济南开元寺遗址
㈠ 济南有哪些寺庙
1、开元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千佛山东南佛慧山峰下深涧内。明初,济南版城内开元寺权被官府占用,僧众徙居于此,遂改称”开元寺”。原寺已毁,现存遗址公园。
2、合龙寺,位于济南长清区武家庄乡黄豆峪村东侧,合龙寺南接岱岳、北枕济南、东近神通(寺)、西王灵岩(寺),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3、朱老庵,庵畔有泉名曰圣水,此泉又是泉城新七十二名泉之一,水质甘洌,常年丰旱如一,颇具灵性。
4、神通寺,位于山东省济南历城县柳埠青龙山麓,为古代名刹,也是山东佛教的发祥地。原名郎公寺,约建于东晋初,前秦皇始元年(公元351年),开山祖师为僧朗公禅师。
5、衔草寺,1276年由灵岩寺退堂方丈复公率徒浩公至此重修殿宇,开堂收徒极盛。明末衰,清复兴。现存元代石塔1座,内有木雕关公像、泥塑天王像、武士像、木刻佛像。
㈡ 开元寺在什么地方
福建省泉州市西街
开元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内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容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该寺始创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莲花道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开元寺。现存主要庙宇系明、清两代修建,南北长26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面积78000平方米。
(2)济南开元寺遗址扩展阅读:
开元寺布局,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有:紫云屏、山门(天王殿)、拜亭、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东翼有檀越祠、泉州佛教博物馆(弘一法师纪念馆)、准提禅院;西翼有安养院、功德堂、水陆寺;大雄宝殿前拜亭的东、西两侧分置镇国塔、仁寿塔两石塔,俗称东西塔。
拜庭两旁古榕参天,大雄宝殿雕塑技术高超,尤其是粱槽间的24尊飞天乐伎,在中国国内古建筑中罕见。殿前月台须弥座的72幅狮身人面青石浮雕,殿后廊的两根古婆罗门教青石柱,同为明代修殿时从已毁的元代古印度教寺移来。大殿内用近一百根海棠式巨型石柱支撑殿堂,俗称"百柱殿",殿内供奉的五方佛像,法相庄严,是汉地少有的密宗轨制。大雄宝殿之后的甘露戒坛,系中国现存三大戒坛之一,坛之四周立柱斗拱和铺作间的24尊木雕飞天。
㈢ 济南开元寺的寻找历史上的开元寺
老城的考古发掘从来没有像这一次一样让济南人如此激动!8月21日,备受人们关注的济南县西巷考古发掘工作宣布暂停。这时,围绕着济南开元寺的猜测已经成为备受济南人关心的话题。
2003年4月19日,县西巷拓宽工程工地上,冒雨施工的工作人员意外发现了六尊残破的石佛造像。这些残破无头但贴金彩绘的北朝及隋代佛像一下子把人们的目光吸引了过来。县西巷考古发掘工作由此拉开了序幕。
在考古工作者烦琐的考古发掘过程中,没有人会想到这里的地下竟藏着如此多的秘密:陶片,古井,石佛造像,宋代修建的开元寺“杂宝经藏地宫”遗址,有着重要文字记载的石碑,唐朝神龙二年的汉白玉经幢残件,埋藏石刻佛像的地宫,“三合土”夯筑的方坛…… 开元寺就在老城的县西巷?得知消息的市民们蜂拥考古发掘现场。在无数双眼睛的注目下,考古工作者慢慢拂去文物遗存上的尘迹,也拂去了压在开元寺遗址上的斑斑风尘。
在考古工作者的土铲和毛刷下,埋藏在地底下的开元寺佛光逐渐重现:
7月27日,在经过多日的辛苦之后,考古工作者发掘出土了北宋时期修建的开元寺“杂宝经藏地宫”遗址以及“开元寺修杂宝经藏地宫记”铭文碑,带有“维大宋齐州开元寺两经藏院主僧智全有祖师内外临坛大德广教大师讲维摩经赐紫僧词演……”字样的碑文一下子揭开了开元寺的身世。 8月4日,挖掘出土刻有“大唐神龙二年”字样的汉白玉经幢残件,将济南城开元寺的历史推到了唐朝开元年间之前。
8月7日,发现埋藏残损石刻佛像的地宫,该地宫中央有一个用“三合土”夯筑而成的方形“坛”。这一发现给济南城开元寺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根据县西巷发掘出土的文物遗迹和文字记载,参与考古的多位专家都认为,县西巷附近即为济南城开元寺的遗址,而且这座开元寺的创建年代至少在唐朝神龙年间之前。
由于县西巷考古发掘活动主要是为了配合县西巷改造工作,考古并没有完全按照程序继续发掘。当县西巷改造完毕,深埋在地下的,依然有许多关于开元寺的不为人知的秘密…… 与考古发掘相印证的,是关于济南开元寺的史籍记载。
济南教育学院教授、致力于济南历史文化研究的老专家徐北文介绍说,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曾下令全国各州创建开元寺,一些地方遂直接将原有的寺庙改名,民间盛传的济南开元寺可能即得名于此。
他所查阅的关于济南开元寺的最早历史记载始于宋人。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围打东京开封,各地纷纷起兵勤王。当时的济南义军公推开元寺僧人刘和尚为领袖,赶往开封救援。后来金兵又来,济南开元寺另一位俗名刘文舜的僧人再次领军抗金,直至南渡。 徐北文认为,在县西巷发掘出了开元寺藏经用的地宫,说明开元寺应该就在附近。联系出土的文物和史书记载,济南城内开元寺的规模大约是南到今天的泉城路,北至明湖路,东到县东巷,西至东更道。按照他说的这个范围计算,当时开元寺的面积应该超过一万平方米……
明朝时期,济南成为山东省会,省级官府衙门也搬往济南,原来的济南府署成了按察司署(即今一中地址),开元寺则改建成了济南府署(即今县西巷东邻的省政协地址)。济南城内的开元寺遂告终结。
这件事情在《续修历城县志》有记载:“康和尚院在湖(大明湖)南岸,明初以开元寺为府,移钟楼于此,改名镇安院,又名钟楼寺……今其廛市犹名钟楼寺街。” 据徐北文介绍,现存放在大明湖公园的明昌钟,以前就挂在城内开元寺的钟楼上。明初时候开元寺改建济南府,需要迁钟楼,于是就在原大明湖东南岸的康和尚院另建钟楼,把金代明昌年间铸造的重达8000多公斤的大钟移了过去。同时修葺康和尚院,民间从此俗称之为钟楼寺。至今钟楼台基正对的南北街巷仍名钟楼寺街。
“明朝以前的时候,开元寺就代替官府管理佛教事务,称作僧纲。明朝府衙占据了开元寺后,钟楼寺就接替了僧纲的位置。这个记载说明,当时开元寺的地位、档次非常高。”
据史书记载,开元寺改建为济南府署后,寺内僧众无处可去,都迁到了开元寺的下院——千佛山东南佛慧山的佛慧寺中。自此,佛慧寺改称开元寺。
经过600多年的风雨沧桑,民间盛传的济南城内开元寺已了无踪迹。只剩下深埋于地下的佛像和遗址,独守着明朝以前的开元寺的秘密。 从隋唐至今,济南南部山区千佛山一带一直佛迹众多。三面环山,翠柏笼罩的佛慧山更是承载了从隋至清、绵延上千年的佛教遗传。
佛慧山峰下石壁上刻着的带有“大隋皇帝”的残字,山顶上整石刻就的大佛,摹崖石刻,石窟题记,无一不传递出曾经的佛家胜景。千佛山东南佛慧山下的幽静深涧,就蕴蓄着明代以后开元寺的兴衰沉浮。
据正在修撰《千佛山志》、对济南历史掌故研究甚多的退休干部孔献雷介绍,明代以后改名为开元寺的佛慧寺,从隋代就有人涉足于此,至今寺址石壁上还遗有“大隋皇帝”的字样。唐代开元年间佛慧寺正式创建,北宋景年间重修。直到明朝初期济南城内开元寺僧众迁移至此,佛慧寺的香火才被开元寺的佛光所代替。
徐北文回忆说,解放后,深藏佛慧山涧的开元寺就已没有僧人,由于无人管理,当地农民开始拆除寺庙的砖木砌房烧火,开元寺从此逐渐毁弃。至“文革”时期孔献雷慕名前访时,开元寺还保留着旧日的气势。
据孔献雷回忆,当时开元寺有正殿5间,东西配殿各3间,院子里还有几株宋代丁香。之后开元寺毁弃渐重,最终佛像被毁,寺宇倾圮。今天,人们在松柏笼罩、藤萝垂蔓的佛慧山涧乘凉游玩时,除了残垣断壁的殿基之外,已经看不到关于开元寺的任何旧观了。
曾经香火鼎盛的开元寺,只剩下周边岩壁上的石雕佛像和石窟里的名人题记,在诉说着当年的“暮鼓晨钟,经声佛号”。开元寺东,尚有石洞供着唐贞观年间的佛像,洞下有泉,有元代察罕菩华所题的“长生泉”泉名;寺南的山崖下,有“滴露泉”,又名“甘露泉”,水自岩壁渗出,如同滴露,落入“秋棠池”;寺西密林深处石壁下,有“卧云洞”,深约30米,相传为开元寺卧云和尚修炼之处;寺北石壁上,有鬼蛇雕刻以及上下石室,里面还保留着隋唐宋元明清各代名人的题咏。
“开元寺搬到佛慧寺后,环境幽静,气候凉爽,历史上许多名人都到此访过。明清时候还有许多儒生在寺里读书,像明代文学家李攀龙,就曾经在开元寺住过。”
㈣ 济南至淄博火车路段 能看到一尊大佛 好像除了济南了!问那佛是哪的!怎么去!地属辖区!!
济南千佛山公园,位于市区南部,因千佛山而得名,面积166.1公顷,海拔285米,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
于千佛山的来历,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载:"齐郡接历山,上有古铁锁,大如臂,绕其峰再浃。"相传,本海中山,山神好移,故海神锁之,挽锁断,飞来于此矣。"此神话与现实相近,据今人研究,千佛山是泰山余脉。距今5亿年前,济南地区为海域,18000万年前,发生了燕山运动,沉积的石灰岩跟泰山一起上升,造成了巨大穹窿构造,于是形成了千佛山。
千佛山原称历山,春秋称靡笄山,战国称靡山,南北朝称舜山、庙山、舜耕山。隋开皇年间,依山势凿窟,镌佛像多尊,始称千佛山,并建"千佛寺"。唐贞观年间,重新修葺,将"千佛寺"改称"兴国禅寺"。千佛山遂成为香火胜地。自元代始,每年"九九"重阳节举办庙会。解放后,1959年辟建为公园。千佛山,东西横列,奇伟深秀,从远处望去,犹如一架巨大锦屏。山腰处建有"兴国禅寺"、"历山院"。除此之外,还散落着"唐槐亭"、"齐烟九点"及"云径禅关"坊等。1981年,市总体规划将燕子山、平顶山、佛慧山、金鸡岭以及山南侧的北魏黄石崖石窟造像、佛慧山造像和开元寺遗址、山东麓的辛亥革命烈士陵园划入千佛山范围,作为千佛山风景区。1995年,山东省政府将千佛山列为全省七大风景区之一。以后又相继建成桃花园、瀛芳园、梨园、万佛洞、弥勒胜苑、大舜石图园、佛山书苑等,至此,这里便成为一个融山林、名胜古迹为一体的规模较大的游览胜地。千佛山公园位于济南市南部偏东之处,离市中心不远。千佛山峰峦起伏,林木森森,恰似济南的天然屏障。它是济南三大(趵突泉、大明湖)名胜之一。沿盘道西路登山,途中有一唐槐亭,亭旁古槐一株,相传唐朝名将秦琼曾拴马于此。半山腰有一彩绘牌坊,即"齐烟九点"坊。登上一览亭,凭栏北望,近处大明湖如镜,远处黄河如带,泉城景色一览无遗。千佛山上的石佛雕刻集中在兴国寺后的千佛崖上。兴国寺又名千佛山寺,始建于唐代,后经历代增建,规模渐大。寺门外西南上方的山崖上刻有"第一弥化"四个篆体字,每字约有4米见方。千佛崖上有隋代石佛60余尊,年代悠久,具有根高的艺术价值。千佛山之东,佛慧山上也有雕刻石佛。其中主峰山麓有一佛龛,内有一尊头部佛像,高7米,宽4米多,俗称"大佛头",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石雕。
㈤ 济南开元寺的介绍
济南开元寺遗址,位于千佛山东南佛慧山峰下深涧内。这里山势陡峭,秋日遍地黄花,是济南八景之一。该寺历史悠久,据《续修历城县志·金石三》载,寺址石壁上遗有“大隋皇帝”字样的残字,由此可知,隋朝时期佛家便涉足于此。唐代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又建“佛慧寺”。北宋景佑年间重修。明初,济南城内开元寺被官府占用,僧众徙居于此,遂改称“开元寺”。开元寺三面环山,松柏笼罩,藤萝垂蔓,异常清幽。原有正殿5间,东西配殿各3间,宋代丁香数株。殿后北壁上凿有上下石室多间。
㈥ 长生泉在那里
长生泉在佛慧山开元寺遗址东侧石壁下。清道光《济南府志》著录。泉名刻于回石壁,由元朝山答东肃政廉访使察罕菩华题书。刻石上方有唐贞观时镌刻的佛像一尊。泉水经年不涸,汇为方池,山水渗滴,铿锵作响。水质甘美,旧时供寺内僧人饮用。
㈦ 济南有哪些小众但是有趣的地方
芙蓉街是特别具有济南味道的地方,这里是很有个性的商业街道,长久以来都被成为是齐鲁第一小吃街。
㈧ 济南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好玩地方多得是 一、泉水游 1.护城河;目前护城河可以坐船通游了。起点黑虎泉,途径趵突泉内、五龙潭,终点容大明湖 2.王府池子;老济南风韵 3.黑虎泉;戏水的好去处 4.珍珠泉;古迹众多 二、老街巷、古迹游 1.芙蓉街;老建筑、风味小吃、老字号 2.曲水亭街;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真实写照 3.后宰门街;古街风韵,教堂 4.东花墙子街;府学文庙,泮池等等景观 5.普利街;老字号,草包包子 6.洪楼教堂;顺便看看百年山大 三、城市游 1.泉城广场 2.赤霞广场;英雄山脚下 3.泉城路 4.人民商场;地下人防商城 四、山脉游 1.千佛山 2.佛头山;开元寺遗址、大佛头像、黄石崖遗址 3.英雄山;顺便逛逛文化市场 五、郊区游 1.水帘峡 2.红叶谷 3.锦绣川水库、卧虎山水库、黄巢水库 4.大门牙、小门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