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人类为保护遗址的措施

人类为保护遗址的措施

发布时间: 2021-01-23 15:36:29

⑴ 保护人类文明遗迹,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到了遗址
不应该在上面写写画画
类似XXX---到此一游
这样可以保护遗址的原来面貌

⑵ 列举我国远古时期的主要人类文化遗址的名称

1、山顶洞人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1930年发现,1933~1934年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由裴文中主持进行发掘。与人类化石一起,出土了石器、骨角器和穿孔饰物,并发现了中国迄今所知最早的埋葬。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末,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境和在当地的情景相似。山上有茂密的森林,山下有广阔的草原。虎、洞熊、狼、似鬃猎豹、果子狸和牛、羊等生存于其间。山顶洞人以渔猎和北京斑鹿个体的骨骼,应是他们狩猎的主要对象。在遗址里还发现鲩鱼、鲤科的大胸椎和尾椎化石,说明山顶洞人已能捕捞水生动物,把生产活动范围扩大至水域,这标志著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界的能力的提高。
2、元谋人
元谋人,因发现地点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定名为“元谋直立人”,英文称雕塑:Homo erectus yuan mouensis,俗称“元谋人”。“元谋”一词,出自傣语,意为“骏马”。
元谋人牙齿化石是1965年“五一”节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的,元谋县被誉为“元谋人的故乡”。1976年根据古地磁学方法测定,生活年代约为一百七十万年前左右,差距最多不超过前后十万年(也有学者认为其年代不应超过73万年,即可能为距今60万至50万年或更晚一些)。
在约在170万年以前,云南元谋一带,榛莽丛生,森森郁郁,是一片亚热带的草原和森林,先有枝角鹿、爪蹄兽等第3纪残存的动物在这里生存繁衍。再往后推移一段时间,则是桑氏鬣狗、云南马、山西轴鹿等早更新世的动物出现在这片草原和森林。它们大多数都是食草类野兽。为了生活下去,元谋人便使用粗陋的石器捕猎它们。根据出土的两枚牙齿、石器、炭屑,以及其后在同一地点的同一层位中,发掘出少量石制品、大量的炭屑和哺乳动物化石,证明他们是能制造工具和使用火的原始人类。
3、北京人
北京人又称北京猿人,简称“北京人”,科学命名为“北京直立人”又称“中国猿人北京种”(Sinanthropus pekinensis),是生活在更新世 (历史学为旧石器时代)的直立人。化石遗存于1927年在中国北京市西南的周口店龙骨山发现。关于年代的争议较大,一般认为约在距今70万年前。而最近一项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应用Al/Be测年法的结果则把这一年代上推至68-78万年前。北京人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但还是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另指现代意义上的北京人,泛指居住或生活在北京的人。

⑶ 如何保护文化遗产

保护文化遗产的措施:

1、落实责任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文化遗产保护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城乡规划。要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2、加强执法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建设,推进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立法进程,争取早日出台。

3、队伍建设

各级人民政府要将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重点文化遗产经费投入。抓紧制定和完善有关社会捐赠和赞助的政策措施,调动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

4、加大宣传

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认真举办“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3)人类为保护遗址的措施扩展阅读:

文化遗产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宝贵资源。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我国是举世公认的文明古国,是全球排名第二的世界遗产大国和现任世界遗产委员会委员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在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后,目前已拥有世界遗产53项。新时代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形势,形成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发展战略,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有力支撑,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作出更大贡献。

⑷ 为什么说我国是世界上原始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我国早

(4)人类为保护遗址的措施扩展阅读:

1、元谋人

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通过对元谋人遗存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能够制造简陋工具,知道用火(保护自然火种),能够较好适应自然。

2、北京人

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遗址堆积层厚40多米。这处遗址最先于1921年被发现,后来人类学家根据在遗址中发现的3枚牙齿,将活动在这里的古人类命名“北京人”。

1929年,中国的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此后,又相继发掘出土4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共出土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万件石器和大量的动物化石。

这些古人类化石和石器的发现,为复原北京人的的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证据。经测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

3、蓝田人

1964年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的古人类被命名为“直立人蓝田亚种”。蓝田人的生活年代,本来认为是距今约69万年前左右,但是1987年重新测定后认为是距今约70万年前到115万年前。

2018年由中英两国科学家共同组成的研究团队,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发现一处古人类活动遗址——上陈旧石器遗址。研究显示,该遗址出土的旧石器工具又向上追溯到约212万年前。

⑸ 在我国境内发现的远古人类遗址主要有哪些

1、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大约70-20万年。遗址发现地位于北京市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北京猿人是生活在远古北京周口店,属于直立人,会使用天然火,打制工具(石器),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

2、 元谋人:发现于1929年5月,发现地点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元谋人,因发现地点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定名为“元谋直立人”,

3、 丁村人:遗迹在山西省襄汾县南约 5公里的丁村南的同蒲铁路两侧。 因发现于中国北方的早期智人化石之一。包括1954年发现的3 枚小孩牙齿和1976年发现的一块小孩顶骨残片。1954年进行大规模发掘时在汾河东岸共发现十个石器地点,1976年又在汾河西岸发现了新的石器地点。

4、山顶洞人: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1930年发现。

5、 河套人: 我国新人化石。1922年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乌审旗萨拉乌苏河河岸砂层中发现。

6、柳江人 :我国新人化石。1958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通天岩洞穴中发现,故名。

7、 麒麟山人 :我国新人化石。1956年在广西来宾县麒麟山洞穴内发现,故名。

8、 资阳人 : 中国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1951年在四川省资阳县城西黄鳝溪修建铁路桥时,在桥墩基坑中发现。

9、 峙峪人 : 1963年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工作者在朔城区峙峪村北的黑驼山脚下,发现了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这处遗址距今约两万八千年,1965年被确定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人类为保护遗址的措施扩展阅读:

西藏古人类遗址

人类的栖息,繁衍总是选择在自然条件比较好的环境里,像西藏这样大高寒地区,一般想象中,人类不需要到那里去,至少,毋须很早以前就去了。可是,事实上,据考古发现,5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已在那里活动了。

1966年7月-8月间,珠穆朗玛峰综合科学考察队在喜马拉雅山聂拉木县亚里村南面,中尼公路和波曲河的东侧,海拔4300米的河流阶地上发现一件打制的石核和石核刮削器,以及20多件用燧石,玉髓,水晶制作的细石器。

随后,又在中尼公路上羊圈(第九道班)东南约1千米的地方,朗弄曲河左侧的阶地上(海拔4900米),捡到3件打制石器。由于当时再进一步说明时代的材料不够,认为大约是全新世初期的物件,那么,也说明距今1万年前,西藏就已经有人类活动了。

到1981年,随着西藏考古发掘工作的收获,可以断言,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人类的足迹就已经到达那里了。

1964年,青藏科学考察队在定日东南10千米的苏热,在第二级阶地上发现49件石片和用石片做的刮削器及尖状器。

这些石器的加工方法,于东北地区旧石器中期或晚期的石器颇为相似,但与邻近的印度聂瓦斯早期或晚期的文化不同,定日石器的特点,可以从中国猿人使用的石器中找到祖型,由此推测,当时的西藏人是从内地迁去的(这批石器虽然发现较早,但研究较晚)。

1976年,在藏北3个地点也发现旧石器100多件,其中卢令地点的最有意思,有各种的刮削器,端刃刮削器和尖状器。制作比较精致,刃口比较薄锐,刃缘也较匀称,颇显示其进步性质。其文化面貌颇与宁夏水洞沟(河套人时期)的旧石器相似。

与印度聂瓦斯晚期巴基斯坦索安晚期文化也有类似之处,似乎这里是喜马拉雅山南北两坡两处文化交流的结合地。

至于细石器,分布很广,已发现25个地点,分布的范围:北纬28度15分-34度47分,东经82度0分-88度41分。海拔4600米-5200米不等。共获细石器265件,有契形石核,锥形和半锥形石核,柱形石核,刮削器,雕刻器,尖状器等。

在这纵横千余里的细石器分布区内,所见到的石器面貌,基本上一致。研究者认为,这些细石器与青海,新疆南部所见到的细石器是同类的,因此认为,约在四五千年前,游牧部落早就在西藏广袤的范围内活动了。

⑹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主要是因为什么

主要原因:

中国国土大部分处于温带地区,气候适宜,广阔的水网分布,广袤的土地,能承载大量人口的进行农耕经济。

远古人类活动遗迹大都是在河谷地带、开阔地带、湿润地带发现,而中国这部分地区分布比较广阔,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绝大部分国土在温带地区,气候适宜,境内河流纵横,土地肥沃,特别是长江、黄河流域,更适合古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舒适的气候可以为生存提供了重要保障,使得人们得以繁衍,再加上中华文明从始至今未曾断绝。

此外,四大文明古国也只剩下中国,其他三个古国已经灭亡,只留下痕迹,这也算是中国成为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的原因。

元谋人

元谋人,因发现地点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定名为“元谋直立人”,英文称雕塑:Homo erectus yuan mouensis,俗称“元谋人”。“元谋”一词,出自傣语,意为“骏马”。

元谋人牙齿化石是1965年“五一”节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的,元谋县被誉为“元谋人的故乡”。

1976年根据古地磁学方法测定,生活年代约为一百七十万年前左右,差距最多不超过前后十万年(也有学者认为其年代不应超过73万年,即可能为距今60万至50万年或更晚一些)。

北京人

北京人是生活在远古北京周口店,属于直立人,会使用天然火,打制工具(石器),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

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中国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这就是名震世界的北京人。

他们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打制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森林茂密,野草丛生,猛兽出没。

北京人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木棒,凭着极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艰难的斗争。

蓝田人

“蓝田人”即“蓝田猿人”,学名为“直立人蓝田亚种”,英文名称:Homo(Sinanthropus)erectuslantianensis。是中国的直立人化石,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早期直立人,生活的时代是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

1964年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命名为“直立人蓝田亚种”。

⑺ 简述古人类遗址与古文化遗址的区别 急用。。。。谢谢~~~

古人类遗址。古人类遗址即是指从人类发展到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活动遗址它是人文旅游资源中年代最为久远的景观。我国是世界上保存完整的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目前年代最早的是距今204万年以前的重庆巫山人化石发掘地、170万年以前的云南元谋人化石发掘地、50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北京人化石的发掘地都是著名猿人遗址。其中北京周口店为我国境内发现最早的猿人住所,也是当今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化石最齐全、最多的一处,因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古文化遗址。夏至文化遗址是指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古代人类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的场所遗址包括古城池、古战场、古道路等。这类遗址往往给人以古代社会发展和各地历史兴衰更丰富的畅想空间。殷商遗址、丰镐遗址、咸阳遗址、楼兰遗址等都是著名的古城遗址;三国赤壁之战遗址,楚汉鸿沟之战遗址,南宋具世界意义的合川钓鱼城之战遗址均是著名的葳战场遗址;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遗址,剑门蜀道遗址则是代表性的古道路遗址。

⑻ 我们应如何保护人类文明的遗址

保护古遗址就是拓展文化传承的现实环境。古遗址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特点,囊括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伦理道德和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和传统习惯,是民族共同体的历史生命在现实社会的延续,承载着本民族特有的价值取向和基本认识标准。一句话,保护古遗址就是保护民族的基本文化习性与民族精神的传承环境。如何通过古遗址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揭示人类文明特别是传统文化的特色,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使民族文化传统与人类现代文明相适应,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现代保护意识的共铸与技术手段的应用,保护古遗址,推进文化传承向健康方向发展,逐步改善古遗址保护的现实环境。 保护古遗址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古遗址的存在与开发利用的意义是十分明显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与环境下,如何实现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古遗址是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要实现经济与社会、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发展,就必须通过对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来构建科学发展的内涵,通过对古遗址的研究认识,不断推进古遗址重要性和保护意义的宣传,增进共识,提高古遗址在和谐发展过程中的影响作用,使人们从古遗址中汲取营养,在保护中学习体会感悟,激发人们热爱古遗址、保护古遗址、利用古遗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保护古遗址就是发展旅游产业的源泉。就我们临潼来讲,依托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的文物资源这一得天独厚优势,发展旅游产业,打造中国第一景区并不是梦想。旅游产业发展与文物保护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完善的统一体。发展旅游产业可以促进文物保护,同时,为了发展旅游业,吸引游客,就要注重文物保护。由于探古求知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要,而文物古迹的开发利用正好能够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文物古迹作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一旦受损,很难恢复原样。保护利用好它,使其尽量完好无损地展现在游客面前,以获取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从而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为了使文物古迹能够永久地保存下来,长期为旅游所用,政府和管理部门以及周边群众必然会重视辖区范围内的文物保护,从而使文物资源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永生资源。
保护古遗址就是建设活力临潼的财源储备。发展旅游可以部分解决文物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我区文物古迹众多,而政府财力有限,每年用于文物保护的费用相对于众多的文物古迹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由于各种原因许多文物藏品和古迹因无经费进行维修与保护而遭毁灭。因此,通过发展旅游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文物保护单位经费不足的问题。文物古迹既然可为旅游区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那么,旅游单位自然会从经济收益中提出相当部分,用于区内的文物保护。这样无论对国家,还是对集体和群众来说,这都是一件有益的事情。所以,只有我们坚持通过多种形式和多个层次的财力投入和努力保护,就可以使大批文物得到抢救和保护,进而永远遗存,从而实现对那些震古烁今的古遗址的最有效、最有益的利用,进而实现适度开发,使之产生长远的经济效益。
保护古遗址就是推进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保护古遗址,实施古遗址本体保护和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最大限度地保护其原始风貌,以及通过技术水平与保护手段的结合,使古遗址本体与自然环境相适应,与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相适应,推进人文环境的改善,使各级政府与企业、群众以及文物保护单位利益相一致,真正实现把保护放在开发利用之前,把教育功能放在认识发展之中,使这些古遗址既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又能做到展示教育和科学研究以及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⑼ 人类遗址按时间排列

考查历史复遗址是我们学习历史最直制观的方法,下面是保留了我国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遗址,依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山顶洞人遗址 ②元谋人遗址纪念碑
③北京人遗址 ④河姆渡遗址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②③①④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相关内容。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原始社会人类出现的时间。山顶洞人距今约1.8万年,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河姆渡人距今约7000年,所以其先后顺序是②③①④,答案选D。

⑽ 找出中国境内10个人类遗址(名称,地点,年代),拜托了,谢谢

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大约70-20万年。遗址发现地位于北京市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
元谋人:发现于1929年5月,发现地点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
丁村人:遗迹在山西省襄汾县南约 5公里的丁村南的同蒲铁路两侧。1954年进行大规模发掘时在汾河东岸共发现十个石器地点,1976年又在汾河西岸发现了新的石器地点。
山顶洞人: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1930年发现。
河套人: 我国新人化石。1922年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乌审旗萨拉乌苏河河岸砂层中发现。
柳江人 :我国新人化石。1958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通天岩洞穴中发现,故名。
麒麟山人 :我国新人化石。1956年在广西来宾县麒麟山洞穴内发现,故名。
资阳人 : 中国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1951年在四川省资阳县城西黄鳝溪修建铁路桥时,在桥墩基坑中发现。
峙峪人 : 1963年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工作者在朔城区峙峪村北的黑驼山脚下,发现了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这处遗址距今约两万八千年,1965年被确定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