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战役遗址有什么
Ⅰ 平津战役有什么历史意义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个战役。 东北解放以后,据守张家口、北平、天津、唐山一线的国民党华北“剿总”傅作义集团50多万人,面临东北、华北解放军的联合打击,已成惊弓之鸟。是撤是守,蒋介石、傅作义各有打算。虽然他们的主张不同,但都对自己的力量估计过高,而对我军的力量估计不足。因此傅作义集团采取了暂时固
守平津,确保海口,以观战局变化的方针。为了防止傅作义集团南撤西退,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决定以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主力联合举行平津战役,就地歼灭傅作义集团,并采取了这样几条措施:东北野战军立即结束休整,取捷径以最快速度隐蔽入关,突然包围唐山、塘沽和天津之敌,斩断敌人海上退路;徐向前兵团停止攻打太原,杨成武兵团撤围归绥(现呼和浩特),以免傅作义作战失利后向西北逃跑;通过与傅作义进行谈判,将其稳住等。 在平津战役中,解放军参战总兵力100多万人,中央决定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三人组成党的总前委,林彪为书记,统一指挥作战和接管平、津、张、唐等地的一切事宜。平津战役开始以后,我军首先对傅作义集团进行分割包围,截断其西退、南撤的通路,将这只惊弓之鸟变成了笼中之鸟。然后按照毛泽东确立的先取两头后打中间的攻击次序,逐一歼灭被围困在新保安、张家口、天津等地的敌人,解放了天津和塘沽。天津解放后,北平守敌25万人陷于绝境。为了保护北平这座文化古城,中央军委决定继续同傅作义谈判,争取和平接管北平。通过谈判,傅作义接受毛泽东提出的“八项和平条件”,率部接受和平改编。 1949年1月31日,平津战役胜利结束,人民解放军进驻北平城,北平宣告完全解放。一个多月后的3月15日,中共中央由西柏坡迁到北平,人民解放军总部也随之迁到北平。又过了6个多月,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定都北平,并改北平为北京。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三大战役中最后一个战役,此役共歼灭、改编国民党军52.1万人,人民解放军伤亡3.9万余人。这一伟大胜利,是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相结合的结果。使悠久的文化古都北平和工商业大城市天津回到人民手中,并从此写就新的历史篇章。
Ⅱ 平津战役纪念馆怎么样
简介:平来津战役纪念馆,位于源天津市红桥区,是一座全面介绍平津战役的现代化展馆。纪念馆于1997年建成,占地4.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由胜利广场、主展馆、多维演示馆和军威园四部分组成。 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平津战役纪念馆基本陈列包括:战役决策、战役实施、人民支前、伟大胜利、英烈业绩五个部分。该馆是反映中国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平津战役的专题纪念馆。聂荣臻元帅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2017年12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
注册资本:120万人民币
Ⅲ 平津战役纪念馆的馆舍介绍
平津战役纪念馆位于天津红桥区,是一座全面介绍平津战役的现代内化展馆。主要由容多维演示馆、纪念广场、胜利花园、序厅、战役决策厅、战役实施厅、人民支前厅、伟大胜利厅、英烈业绩厅等组成。多维演示馆运用现代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结合全景式超大屏幕环球电影、背景画、战场微缩景观和音响,生动逼真地再现了平津战役的宏大场面 陈列内容比较丰富,有战役决策、战役实施、人民支前、伟大胜利、英烈业绩等五个部分组成。纪念馆主体建筑雄伟挺拔、气势磅礴,既蕴含中国传统韵味,又富有现代审美风格。前区是暖灰色花岗岩饰面斗拱造型的三层。 展馆,古朴庄重;后区是金属材料构成的巨大银灰色球体建筑,恢宏壮观。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写的“平津战役纪念馆”七个金色大字,镶嵌在展馆的巨大牌楼式眉额上,为纪念馆增添了光彩和神韵。
Ⅳ 天津博物馆,周邓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之类的,那个比较有意思
班级活动,还是天津博物馆比较好,内容丰富,男女皆宜,而且还有个银河广场
其次是周邓纪念馆
至于平津战役纪念馆,只是比较符合男生的口味
Ⅳ 高分!!急求!!天津的革命历史遗迹有哪些
1、 望海楼教堂
望海楼教堂是一座典型的法国式天主教堂,砖木结构,正面有三个内塔楼,容呈笔架型,内部并列两派立柱,看起来有些陈旧和沧桑。去的时候是星期天,人们正跪在垫子上虔诚地做弥撒,唱颂歌,鸽子在教堂的窗户上安静的休憩,一片祥和。如果不是立在教堂侧面的一块白色的介绍牌,人们很难相信在一百多年前这里曾发生过那样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介绍牌已经破损不堪,字迹也很难辨认,依稀可见天津教案等几个字。时过境迁,很多事情已经被人们遗忘,但历史却不应该也不会被忘记。“火烧望海楼”,史称“天津教案”。
2、千像寺遗址
千像寺素有“盘山明珠”之誉,位于盘山东麓的千像寺,总占地面积7200平方米,始建于唐开元年间,辽、明、清各代均进行过修建或重建。千像寺依地势在中轴线上修建有前、中、后三进大殿,皆正南北向。正殿和天王殿之间左右两侧各有东西向的配殿一座。寺前东侧有辽圣宗耶律隆绪统和五年立的《盘山佑唐寺创建讲堂碑铭》一通,碑铭记录了千像寺的来历。千像寺曾是我国重要的佛教圣地之一。明清时期曾三次重建。抗日战争时期,千像寺被毁于日本侵华的战火,成为一片废墟,现仅存各殿基址。
此外还有平津战役纪念馆。
Ⅵ 平津战役纪念馆除了身份证,其他证件管用吗
根据规定,23种有效身份证件是:居民身份证、临时身份证、户口簿、内军官证、军人保障卡、武警警容官证、士兵证、军队学员证、军队文职干部证、军队离退休干部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来往港澳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外国人居留证、外国人出入境证、领事馆证、外交官证、海员证、护照、外交部开具的外国人身份证明、地方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开具的护照报失证明和铁路公安机关填发的乘坐旅客列车临时身份证明
Ⅶ 平津战役纪念馆的历史相关
作家田茂泉介绍,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2、第3兵团及地方武装一部在北平(今北京)、天津、张家口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决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
人民解放军完成对傅作义集团的分割包围,切断其南撤西逃之道路。1948年11月23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开始由锦州、营口、沈阳等地出动,向平、津、塘、唐地区挺进。25日,华北军区第3兵团由集宁地区东进,29日向张家口地区守军发起攻击,相继占领柴沟堡、万全、沙岭子等地,形成对张家口包围之势。傅作义急令在北平的第35军(欠1个师)及怀来(今怀来镇)的第104军第258师乘汽车连夜驰援张家口;又令昌平的第104军主力移至怀来,涿县的第16军移至南口、昌平间,以确保北平与张家口的联系。
人民解放军逐次歼灭新保安、张家口、天津国民党军。人民解放军在完成了对傅作义集团的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之后,按照毛泽东的指示精神,采取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战法,逐次歼灭被围的傅作义集团。
傅作义率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天津解放后,北平国民党守军25万人,陷入了人民解放军的重重包围之中。中共中央军委为保护这一文化古城,决定继续进行谈判,争取以和平方式进行接管;同时,亦训令部队作好强攻的准备。
自1948年12月中旬起,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已就和平解决平津问题,与傅作义派出的代表进行过多次谈判。1949年1月14日,毛泽东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提出与南京国民党政府及其任何地方政府和军事集团进行和平谈判的“八项条件”。在天津解放的第2天即1月16日,平津前线司令部致函傅作义,敦促其当机立断,站到人民方面。同时,中共地下组织和爱国民主人士及傅部之开明人士亦作了有力的工作,傅作义接受了人民解放军提出的条件,并派副总司令邓宝珊到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谈判,于21日达成了和平解决北平的协议。22日,北平守军开始撤出城外听候改编为人民解放军。31日,古都北平宣告解放。北平的和平解放,是中国人民革命运动中最重要的军事发展和政治发展之一,成为执行毛泽东提出的以“八项条件”解决国民党军的第一个榜样。
Ⅷ 天津遗址有哪些
首先告诉你,大沽炮台遗址还在,大沽口炮台位于天津市东南60公里塘沽区海河与渤海的交汇处,是“外接深洋,内系海口”的“海门古塞”。大沽口是京津门户,海防要隘。炮台始建于明代后期,清代多次进行整。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6月,八国联军向大沽炮台发起猛烈轰击,天津军民不畏列强,浴血鏖战,终因炮台弹药爆炸起火,炮台失守。大沽口炮台现存炮台遗址3座,以“威、镇、海”三字命名。大沽口炮台已成为近代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的历史见证,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津是一座既蕴涵古都风韵,又富有现代气息的大都市。悠久的历史为天津留下了许多极具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胜迹。漫步城中,那堪称“万国建筑博览会”的幢幢风格迥异的小洋楼、古朴典雅的天津老城、逶迤穿城而过的海河风光带,异彩纷呈的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领人流连驻足;市郊风光秀丽的山林湖泊、绿树环抱的深山古刹,世界闻名的万里长城更是中外客人游览观光的好地方。天津还有如下风景名胜区,如果你时间充沛的话,不妨去玩玩,好玩的地方还是蛮多的!!
古文化街
初来乍到,想大致领略一番津味、古味、文化味,那最佳去处莫过于古文化街了。穿过“津门故里”的大牌坊,是600米的仿清建筑群,出自数十位书法界名人之手的百块匾额和楹联,充满翰墨气息,犹如百家书法展览。在这条街上出售古玩玉器、古旧书籍、传统手工艺制品和民俗用品,天津的民间艺术品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风筝魏风筝、刘氏砖刻在此设有专店。
天后宫(民俗博物馆)
俗称娘娘宫,座落在天津三岔河西岸、古文化街中心。始建元代(1326年)。这座海神庙与中国沿海一些城市的“妈祖庙”相同,都是供奉一位传说中的神女。天后宫最初为船工祭祀海神天妃,举行酬神演出和聚会场所,每逢天妃诞辰(农历3月23日),举行“皇会”表演龙灯、戏曲、旱船,百戏云集,万人空 巷。现辟为天津民俗博物馆,为天津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天津民俗文化的民祥地。
广东会馆(天津戏剧博物馆)
位于天津老城中心,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为四合院式建筑,戏楼建造独特,是中国罕见的木结构建筑艺术珍品。1912年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曾在这里演讲。现已辟为天津戏剧博物馆。
吕祖堂(天津义和团纪念馆)
位于红桥区如意庵大街何家胡同18号。是清代供奉吕洞宾的道观。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著名的义和团首领曹福田在这里设总坛口,成为当时义和团活动的中心。1985年修复后建立“天津义和团纪念馆”。
石家大院
位于西青区场柳青镇。是清代津门八大家之一石万程第四子石元士旧宅。始建于1875年,占地6千多平方米,由大、小四进院落组成,规模宏大,建造精巧。有“华北第一宅”之称。现辟为杨柳青民俗博物馆。藏有大量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砖雕等民间艺术珍品。
文庙
明代庙,是奉祀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地方,位于南开区东门内大街。始建于明代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为市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
李叔同故居及书法碑林
李叔同是中国著名的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同时也是享誉海内外的佛教高僧。 天津是李叔同的故乡。他的故居在海河岸边的河北区粮店后街60号院内。这座呈“田”字形的清代建筑距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纪念这位生长在天津的中国近代文化大师,1990年10月23日李叔同书法碑林河北区宙纬路揭幕。碑林系古典园林式建筑,镌刻着大师中晚期书法80多件,一座1.2米高的大师铜塑像巍然矗立其间。碑林还刻有众多著名书法家的咏怀之作。
梁启超故居与饮冰室书斋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他的故所和饮冰室书斋坐落在天津市河北区第一工人文化宫附近的民族路上。1924年,在他原寓所西侧,由意大利建筑白罗尼欧设计,建成一幢名为“饮冰室”书斋的灰色两层洋楼,粱启超后期许多重要著作是在这里撰写的。
霍元甲故居和陵园
精武元祖霍元甲,以其精湛的武术技艺和强烈的爱国精神享誉中外。天津西青区小南河村的一座农舍便是霍元甲的故居。这是一个青瓦土坯墙普通农舍式的院落,房屋内陈
很高兴回答楼主的问题 如有错误请见谅
Ⅸ 平津战役纪念馆在哪
平津战役纪念馆,位于天津市红桥区,是一座全面介绍平津战役的现代化展馆。纪念回馆于1997年建成,占地4.7万平方答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由胜利广场、主展馆、多维演示馆和军威园四部分组成。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Ⅹ 天津市平津战役纪念馆是什么时间建造的
平津战役纪念馆,位于天津红桥区,是一座全面介绍平津战役的现代化展馆。于1997年建成,占地4.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由胜利广场、主展馆、多维演示馆和军威园四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