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震中遗址
『壹』 为什么要创建512汶川大地震纪念馆
是为纪念“汶川5·12大地震”而兴建的博物馆,
历史价值:历史不仅是站在今天看过去,而且要站在明天看今天。从这样的历史观出发,人们有责任把此次地震灾难作为一次历史性事件记录下来,见证它的破坏力,见证当今直面这场灾难的举动,见证这代人的精神境界。
学术价值:“5·12”汶川大地震是我国西部地区建国以来发生的损失最惨重的一次破坏性地震。因此,关于此次地震中地质、地貌的研究以及水源等多方面的重要资料,可以说具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在汶川或其附近的某个有代表性的遗址上修建汶川地震博物馆,对地震的相关研究来说无疑是一个“活化石”。
精神价值:此次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过程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人文情怀,焕发出患难与共、血浓于水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一笔无穷的财富,是民族精神的一次升华。
意义
1、建立一座博物馆是要见证汶川地震的巨大破坏力,见证这一悲剧的事实。
2、在地震学、地质学、建筑学还是科学地抗震救灾方面都有重要的价值。
3、它将见证当代中国人面对这一特大灾难表现出的特有的气质与崇高境界。它将坚实而鲜明地记忆着中国人勇敢、坚韧、博爱、团结和神圣的生命情感。
汶川大地震不只是汶川的灾难,而是整个国家的灾难,甚至是整个人类的灾难。记忆必须物化,物化才能定格为不朽。所以,无论从哪种角度而言,建立汶川地震博物馆都应该是众望所归。
收藏
1、地震的见证物,包括图文资料、废墟书包、遇难者遗物等;
2、道路中断、邮政邮路标志物,发行的邮票、纪念封、纪念戳等;
3、记录抗震救灾的邮集;
摘自:http://ke..com/link?url=thd1oz8_-_7Ph0m2NkSh0YS2N0l2Pt_Ns02S_
『贰』 512汶川大地震的震中位置具体位于哪个县镇
汶川大地震的震中是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和北川县县城。汶川地震的震中烈度高达11度,汶川地震的10度区面积则为约3144平方千米,呈北东向狭长展布,东北端达四川省青川县,西南端达汶川。
以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和北川县县城两个中心呈长条状分布,面积约2419平方千米。其中,映秀11度区沿汶川—都江堰—彭州方向分布,北川11度区沿安县—北川—平武方向分布。
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北至辽宁,东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门、泰国、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叁』 5.12汶川地震遗址在什么地方
5.12汶川地震震中遗址位于四川省汶川映秀镇的地震遗址,全天开放。
汶川地震从这里开始撕裂大地,伴随恐怖的巨响,几百万立方米的岩石碎块从陡峭的山崖上倾泻而下,造成汹涌的岩石流,顺山谷呈之字形几大沟谷两侧山体,形成长达近3千米的岩石流和9处山体击打面的震源景观。
(3)512震中遗址扩展阅读: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汶川县映秀镇南方向约11千米处(北纬31°,东经103°24‘)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震源深度14千米。昔日秀美繁华的映秀几乎被夷为平地。
5.12汶川地震震中,位于映秀镇百花大桥之上的牛眠沟口、莲花心至漩口镇的蔡家杠村。汶川地震从这里开始撕裂大地,伴随恐怖的巨响,几百万立方米的岩石碎块从陡峭的山崖上倾泻而下,造成汹涌的岩石流,顺山谷呈之字形几大沟谷两侧山体,形成长达近3千米的岩石流和9处山体击打面的震源景观。原牛眠沟被瞬间添高30米。
汶川地震中,都汶公路全线80%的道路被损毁,10余千米的路段被崩塌的山体完全覆盖,50余座桥梁受损,7座桥梁完全垮塌,数十处山体滑坡。其中,位于映秀与漩口交界的百花大桥,桥面断裂,桥墩震毁,全长500米的大桥轰然整体垮塌。
『肆』 汶川大地震,北川大地震遗址还在吗
汶川大地震,北川大地震遗址还在,北川地震遗址,太震撼了,新北川是山东援建的,路都修得很好。
1、老北川县城已经成为地震遗址,一进北川现场,强迫的压抑感,让人都不敢大声说话。
4、每天,这里都有来自各地的游客前来悼念,并在纪念台上献上鲜花。在公园内卖鲜花和纪念品的商贩,均是受灾贫困群众。
(4)512震中遗址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汶川县映秀镇南方向约11千米处(北纬31°,东经103°24‘)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震源深度14千米。昔日秀美繁华的映秀几乎被夷为平地。
2、汶川地震中,都汶公路全线80%的道路被损毁,10余千米的路段被崩塌的山体完全覆盖,50余座桥梁受损,7座桥梁完全垮塌,数十处山体滑坡。
『伍』 请问512汶川大地震的震中位置具体位于哪个县镇
时间:2008年5月日14时28分04.0秒
纬度:31.0°N
经度:103.4°E
深度:33km
震级:里氏8.0级
最大烈度:11度
震中位置:四川汶川县映秀镇
都江堰市西21km(267°) 崇州市西北48km(327°)
大邑县西北48km(346°) 成都西北75km(302°)
历史背景:
汶川地震是中国自我国建国以来最为强烈的一次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
地震成因: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青藏高原研究专家王二七对汶川地区地质构造比较熟悉,5月上旬刚去过汶川地区。他分析说,汶川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川西龙门山的中心,位于汶川——茂汶大断裂带上。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挤压欧亚板块、造成青藏高原的隆升。高原在隆升的同时,也同时向东运动,挤压四川盆地。四川盆地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块。虽然龙门山主体看上去构造活动性不强,但是可能是处在应力的蓄积过程中,蓄积到了一定程度,地壳就会破裂,从而发生地震。 美国地质勘探局发布的消息也认为,这次地震的震中和震源机制与龙门山断裂带或者某个相关构造断层的运动相吻合,地震是一个逆冲断层向东北方向运动的结果。从大陆尺度上来看,中亚和东亚的地震活动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冲撞欧亚板块造成的。 美国南加州地震研究中心教授郦永刚告诉新华社记者,龙门山断裂带属地震多发区内的活动断层,来自青藏高原深部的物质向东流动到四川盆地受阻,向上运动,两者边界即为断层面。如果断裂每年运动数厘米,每隔50米至70米,积聚的应力和能量就能产生一次里氏7级以上的大地震。由于震源较浅,而且震源机制为向东的逆冲运动,加上震区土质松软,地震波向东能传播很长距离,使得远至上海和北京等城市的人都普遍有震感。 英国地质勘测局地震监测和信息服务中心主任布赖恩·巴普蒂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从地质构造上看,这次地震与喜马拉雅碰撞带有关,“显然是东北-西南向的龙门山断裂带发生挤压作用的结果”。 法国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地质学家保罗·达波尼耶对媒体说,大约5000万年前,印度洋板块向北漂移,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后俯冲到后者的下面,由此形成了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现在仍在受两个板块的挤压,使得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成为地震密集带。
地震类型:
汶川大地震为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 发震构造是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带,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东逆冲运动;这次地震属于单向破裂地震,由南西向北东迁移,致使余震向北东方向扩张;挤压型逆冲断层地震在主震之后,应力传播和释放过程比较缓慢,因此导致余震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
震源深度:
汶川大地震是浅源地震。
汶川地震不属于深板块边界的效应,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坏性巨大。
『陆』 512地震遗址在哪
四川规划建设的“512”地震遗址、遗迹及地震纪念体系中,包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主题展览馆、北川县城地震遗址博物馆、汶川地震震中纪念地、汉旺工业遗址纪念地、都江堰虹口地震遗迹纪念地等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主题展览馆于2010年底在有“中国博物馆小镇”之称的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主题展览馆展厅超过1万平方米,展品以拍摄于“512”抗震救灾不同阶段的写实照片为主,包括国家领导人、解放军和群众等抗震救灾的珍贵画面等,此外还有部分地震实物。除了主题展的基本陈列外,科普模拟展厅将介绍地震的发生、观众如何应对等。
汉旺东汽工业遗址纪念地位于绵竹市汉旺镇,以东汽厂区作为“512”地震对四川造成重大破坏的典型纪念地点,包括地震博物馆、工业博物馆、生态修复展览馆、灾害普及教育中心、科研中心和纪念设施及场地等。
汶川县映秀镇是地震中心,映秀镇对典型倒塌、倾斜建筑现状、沿江公路、百花大桥、公墓、牛眠沟等地震遗迹进行重点保护,形成了“汶川地震震中纪念地”。
“都江堰虹口地震遗迹纪念地”位于都江堰市虹口乡,虹口乡受灾最严重的深溪村,长约3公里的地段内有多处水泥路面、山坡地面拱曲变形和开裂,民房严重移位,树木随断层呈现不同角度倾斜。这些让人匪夷所思的地震遗迹将作为整体保护区,在2010年建成“地震公园”。公园里将修建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的地震陈列馆,对地震中保留下来的实物、图片等进行展出,同时还具备学术、实验室、游客接待、管理等多种功能
『柒』 5.12汶川大地震万人纪念碑在那
5.12汶川大地震万人纪念在汶川县映秀镇旋口中学门口的纪念碑。地震成灾具有瞬时性。
地震在瞬间发生,地震作用的时间很短,最短十几秒,最长两三分钟就造成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使人猝不及防、措手不及。人类辛勤建设的文明在瞬间毁灭,地震爆发的当时人们无法在短时间内组织有效的抗御行动。
地震灾害破坏程度,除了与震级大小有关外,还与震源深度、距震中远近、震中区的地质条件、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人们的防震搞震意识、应急措施和预报预防程度等有关。
地震造成伤亡大。地震使大量房屋倒塌,是造成人员伤亡的元凶,尤其一些地震发生在人们熟睡的夜间。地震还易引起火灾、有毒有害气体扩散等次生灾害。
『捌』 512地震遗址在哪里
县城作遗址 博物馆在任家坪
北川地震遗址
其实地震遗址何止北川,只是在这里保留不建了
『玖』 北川有汶川地震遗址吗
2008年汶川地震是抄中国人心中的痛,为袭了缅怀遇难同胞国家在北川保留了一些地震原貌作为遗址,遗址东接江油市,南邻安县,西靠茂县,北抵松潘、平武县,面积2867.83平方公里。遗址博物馆服务设施系统由任家坪、县城以及堰塞湖3部分区域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