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钱局遗址

钱局遗址

发布时间: 2021-01-24 10:41:34

Ⅰ 古代的钱叫什么

我国古代货币,各朝称谓不同。以先秦货币为例

1、平肩弧足空首布

成色年代:春秋早中期 形制特征:平肩、裆部呈弧形,銎(音穷)长,有穿孔,銎内一般留有寒。面文铸有干支、数目、天象、地名、事物、阴阳五行、方位、吉语等。币材多为青铜。

1、尖足平首布

成色年代:春秋早期。战国赵铸币。耸肩、方裆或弧裆、尖足。以一jin(左右结构,左为‘金’,右为‘斤’)、半jin(同前)二等纪值分别称为“平首尖足大布”,“平首尖足小布”。面文为城名,部分小布面文有“半”字。背文一般为数字。体轻薄。币质为青铜。

1、三孔布

成色年代:战国后期 战国后期钱币。按背文分大小两式。圆首、圆肩、圆裆、圆足,首及两足各有一圆形穿孔。面文多为地名,背文有纪重和纪值文字。大者背文“一两”,小者背文“十二铢”(半两)。

1、锐锋刀

成色年代:春秋晚期 。又称针首刀。是尖首刀的一种特别形式,首部尖细如针,钱文多为抽象符号。

1、截首刀

成色年代:战国早期。以尖首刀截首而成,基本与尖首刀相同。

1、直刀

成色年代:春秋战国之交。战国中晚期中山国、赵国铸币,也称圆首刀或平首刀。刀身直或略带弧形、圆首,柄面多有二直线,体型轻薄,其中“yan(内外结构,外为‘门’,内为‘言’)阳”(今陕榆)小直刀尤为薄。除“甘丹”“白人”“成帛”有背文,其余背多平素。

1、圆孔圜钱

成色年代:战国中晚期。战国中晚期铸币,外圆、孔圆、背平素,面背间有拔模斜度,因此背径大于面径,背孔小于面孔,边缘常残留火口。多数面背无廓,少数品类正面有廓。大篆文,行粗放。青铜质。主要流通于秦、赵、魏故地。

1、方孔圜钱

成色年代:战国后期。战国后期秦、齐、燕等国铸币。外圆孔方,或有廓或无廓,为后世方孔圆钱之祖。含有“半两”、“两甾”、“文信”、“长安”、“yi(左右结构,左为‘贝’,右为‘益’)化、yi(同前)四化、yi(同前)六化”、“一刀、郾刀、郾四”等品类。

(1)钱局遗址扩展阅读:

起源贝币

中国最早的货币是海贝。海贝在史前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在夏代纪年范围内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和商周墓葬中,屡有发现,《盐铁论·错币》中并有“夏后以玄贝”的记载。

海贝是产自南方暖海的远方外来交换品,是美丽珍贵的装饰品。它开始起货币作用,似可上溯到夏代,即中国进入阶级社会、国家产生的时候。商和西周时已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在商代晚期和西周,还出现无文字的铜仿贝。至东周发展成为有铭文的铜贝蚁鼻钱,形成正式金属铸币,主要流通于南方楚国地区。

另一种最早的货币是铜质的钱、镈、刀。钱、镈是农具,刀是多种用途的工具,它们也是人们可以让渡的财产,在殷周或更早的遗址中都有出土。大概在殷商晚期和西周,这些铜工具在不同地区形成一般等价物。

钱、镈至春秋发展为专职货币,即后人所称的空首布;虽保存青铜铲的基本结构,有细长的銎,但已不适宜装木柄,不能作工具使用,而成为具有典型意义的先秦铸币。至战国进一步发展为略具铲形小铜片的布币,主要流通于北方周、晋、郑、卫地区。青铜刀至东周发展为刀币,主要流通于齐国及燕、赵地区。

在中国的商代,已经开始以贝壳作为货币使用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天然的贝壳作为货币渐渐供不应求了,于是出现人工贝币,如石贝币、骨贝币、蚌贝币等。到了商代晚期,出现了用铜质的金属贝币。

Ⅱ 钱的历史是什么

作文:
钱:昨天--今天--明天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钱币功不可没。它走过了漫长沧桑的昨天,活跃在突飞猛进的今天,也必将以崭新的面貌跟随着人类的脚步迈入日新月异的明天。 我国钱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汤时代,那时,人们用石贝、骨贝、陶贝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钱币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既充满欢乐,又充满血腥。它让高尚伴着卑鄙,聪明伴随愚蠢,上演了多少人间的悲喜剧啊。它不但目睹了人类在创造文明中的勤劳和智慧,在创造历史中的邪恶与疯狂,也窥见了人类在商品交换中的诚实守信、公平坦白、老少不欺,甚至还看到了讨价还价、尔虞我诈、钩心斗角。它不但见证了秦始皇剪除六国,统一中国的刀光剑影,也见证了他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的果断意志、聪明才智、坚强决心。秦半两这外圆内方的形态,不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朴素的宇宙观,而且也象征了皇权至上的封建思想。 货币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人类社会发展的智慧史、血腥史。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交换的活动也日益繁荣。于是,各种质地的仿贝币也就应运而生了。其中最能代表我们祖先智慧的要数青铜贝币。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群雄蜂起,诸侯争霸,人们模仿当时的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的形状,铸造了形态各异的青铜币。青铜币的诞生,充分地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在我国历史上,流通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要数秦半两铜钱。它先后流通了两千一百多年。随着历史的演变,它虽然不断变更着自己的名字,或五铢钱或通宝钱或制钱,但它外圆内方的外形却始终没变。直到清朝末年,随着封建王朝的土崩瓦解,它才退出了历史舞台。 到民国,从此,我国的货币发行就以纸币为主了,这是中国货币的一大进步。到了新中国,纸币的先进功能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从解放战争爆发后第一套人民币诞生至今,我国已经发行了五套人民币。人民币长期稳定,信誉极高,即使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也始终保持汇率不变,不贬值,这不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广泛运用,一种新的钱币--信用卡正被人们所接受,它种类繁多、功能齐全、携带方便的优点更是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科学家们正在研究一种最新的钱币--电子币。这是一种以数字形式存在的现金货币。只要人们在电脑的商务服务器上安装一种叫做"电子钱包"的软件,再输入电子货币的数据,就可以使用了。只要我们按一下计算机的按键,就能将现金发送到你需要它去的地方。 我们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普及,钱币还会以更加新颖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

Ⅲ 钱的起源和演变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最早出现的货币是实物货币。一般来说游牧民族以牲畜、兽皮类来实现货币职能,而农业民族以五谷、布帛、农具、陶器、海贝,珠玉等充当最早实物货币。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如半坡出土大量陶罐作为殉葬物;大汶口文化殉葬大量猪头和下颚骨,表明猪和陶器在原始社会后期曾起过货币财富的职能。但众所周知,流通较广的古代实物货币为“贝”。因为充当实物货币,牛、羊、猪等牲畜不能分割,五谷会腐烂,珠玉太少,刀铲笨重,故最后集中到海贝这一实物货币。海贝可作颈饰,有使用价值,便于携带与计数,因此在长期商品交换中被选为主要货币。在考古发掘中,夏代、商代遗址出土过大量天然贝,贝作为实物货币一直沿用到春秋时期。因此中国汉字中和财富、价值有关的字大多与“贝”字有关。如:贵、资、贪、贫、财、购等。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中国古代货币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六次重大的演变:
一、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在中国的汉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字,大都从“贝”。由此可见,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
随着商品交换的迅速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铜贝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
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
二、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
从商朝铜贝出现后到战国时期,我国的货币逐渐形成了以诸侯称雄割据为特色的四大体系,即:铲币、刀币、环钱、楚币(爰金、蚁鼻钱)。
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210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
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的通行,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一次重大演变。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沿续到民国初期。
三、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刘邦建汉后,允民私铸钱币,豪绅富商和地方势力乘机大铸恶钱而牟利。文帝时“邓通大夫也,以铸钱财过王者。”
元鼎四年(前115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这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一次重大演变。
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管。铸币权收归中央,对稳定各朝的政局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四、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四铢”等等(二十四铢为一两)。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李渊决心改革币制,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一反秦汉旧制,钱文不书重量,是我国古代货币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开元通宝钱是我国最早的通宝钱。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钱文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它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后的“民国通宝”。
五、由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
北宋时,由于铸钱的铜料紧缺,政府为弥补铜钱的不足,在一些地区大量地铸造铁钱。据《宋史》记载,当时四川所铸铁钱一贯就重达二十五斤八两。在四川买一匹罗(丝织品),要付一百三十斤重的铁钱。铁钱如此笨重不便,纸币交子就在四川地区应运而生。交子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
交子不但是我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六、由手工铸币向机制纸币的演变
清朝后期,随着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逐渐传入,光绪年间已开始在国外购买造币机器,用于制造银元、铜元。后来,广东开始用机器制造无孔当十铜元。因制造者获利丰厚,各省纷纷仿效。
清末机制货币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手工铸币向机制货币的重大演变。
从此,不但铸造货币的工艺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使流通了二千多年的圆形方孔钱寿终正寝。

Ⅳ “秦、楚、燕、韩、赵、魏、齐”战国七雄的都城,都是现在哪有何依据

周天子大封七百诸侯国,但经过春秋时期的大浪淘沙之后,战国时期,中原大地上还剩下“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有钱又能打的富二代,史学家称其为战国七雄。


那问题来了这七个小霸王,国址在哪?都城又在哪里?


下面请走进土鳖盘道。


临淄城遗址分为大城和小城两部分,小城为宫殿区和贵族居住区,大城则是市井区和商业区。城内目前遗有夯土台、排水道、道路、铁匠铺、铜匠铺、铸钱局、陶窑等遗迹,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陶器和骨器文物,其中包括错金银镶嵌铜牺尊、燕王剑、龙纹矩形铜镜、大铜盂等珍贵文物。

Ⅳ 钱字的起源和演变

钱字起源于,拥有金属冶炼技术以后阶级社会的战争兵器“戈”。

钱演变于经济贸易规模结构的改变和对货币结算的需求演绎。

......

1,钱字的起源。

其实,中国古代的火药和金属冶炼等科学技术,早在六十万年后、原始母系血.统.氏族社会的后期就已经被发明开发应用了,为“三皇五帝”时代君子社会的科技文明活动准备了一定的技术储备,炎黄禹的车船运输与河道桥梁等开发工具中有着充足的金属含量。

然而,钱字的出现并非是来自于原始时期的物贸交换,中国原始时代的人还处于纯粹的草食群体生物种属阶段,根本上不存在物贸交换的贸易需求条件。

... ...

人类最早的贸易活动,开始于五十万年以前炎黄创造了“父系血缘家族生殖遗传”优生优育规则以后,拥有了家庭经济的生活需要,才是开启草食人类“以物易物”贸易方式的开端。

在炎黄禹准备测绘经纬线全球工程的车船制造中,就是以物易物的方式支付材料和工资费用的。

这一支付方式于五十万年以后的廿世纪四五十年代,还在沿用于支付各级干部首长们的工资。

... ...

在这里,大家一定不要忘记或忽略象形字独特的抽象化形的能力。

从钱字的结构中不难看出,从金上下重叠的戈结构,是追寻钱字起源的根本点。

至此,“孔方兄”被历朝沿用到了西洋大头贴式的北洋银铜圆时代而告终。

其间,流行于宋朝银庄之间的通兑银票,始终在后朝的钱庄之间所通行,传递到西方后干脆替代了大额的大头贴式的银圆金币,纸票成为了终端结算的货币,二战以后泛滥于全球。

在电子通兑的现代世界,钱字被淡漠为数字,但铜臭的味道越加的浓郁了~

... ...

钱字,起源于远古的中国,演变于现代的西方。

Ⅵ 宁波是有哪些历史遗址遗迹

网上转的文章供参考
烟花三月最美的地方在那儿呢?江南啊!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杭州去过了?“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扬州去过了?好吧,那今天小编带大家来宁波,江南妹子的吴侬软语定会将你的心儿融化。
不过,小编怎能落入俗套?光带您看看那些表面的繁华有什么意思?作为知性美女的姐妹们,在春游时偶尔来一句“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一定会让同行的理工男刮目相看。
啊哈,如此甚好。
宁波有哪些不能错过的历史遗迹呢?

永丰库遗址(海曙区)
这是一座以元代永丰库为核心的宋、元、明时期大型衙署仓储遗址。被评为“2002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河姆渡遗址(余姚市)
1973年开始考古发掘,面积约四万平方米,新石器文化遗址。这一时期已出现了干栏式建筑、榫卯结构、水稻种植、饲养家畜以及各种农具等。

胡公岩摩崖石刻(余姚市)
始于1561年,初为纪念明代抗倭名将胡宗宪而雕凿。后又陆续在此开凿了弥勒坐像、济公像、观音及侍童像等八龛十四尊造像,均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上林湖越窑遗址(慈溪市)
上林湖周围12.9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从东汉至北宋的青瓷窑址共有120余处,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古窑址之一,曾被誉为“露天青瓷博物馆”。

秦渡庵画像石刻(慈溪市)
始刻于元代,面朝东方,纵高1.2米,横宽3.5米,主要由方形神龛及左右文字、石刻画像组成。

王锡桐起义遗址(宁海县)
始建于唐广德年间(763~764年),重修于1819年,规模较大,主要由五凤楼、戏台、大殿、后宫等建筑组成。王锡桐曾在此起义。
王锡桐是谁?小编也不知道,给小编的稿子是“沉重打击了披着宗教外衣的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太空了吧?小编顺手问了一下度娘,说是:
当时天主教在东南沿海一带传播,八国联军大举入侵中国,锡桐即秘密组织会党“伏虎会”,并于同年6月发动民众,烧毁大里、中胡教堂,惩办附近一带为非作歹的教民。1902年,面对教会的镇压和勒索,民众忍无可忍,密请王锡桐回乡发动了震惊浙东的“宁海教案”。在州府的镇压下,王锡桐“更名易姓,不知所终”。
唉,不知为什么小编一看见“不知所终”这四个字,就有点心酸的感觉。您呢?

赤坎游仙寨遗址(象山县)
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依山而筑,占地面积约1.86万平方米,是保存较完整的明代抗倭兵寨遗址。

花岙兵营遗址(象山县)
始建于1659年,沿用至1664年,是南明军队在宁波地区的重要军事基地。其中,以雉鸡山西南山腰与西北麓的雉鸡山兵营、高涂岙兵营规模最大。

东钱湖石刻(东钱湖旅游度假区)
建于1118~1584年,主要指南宋史氏望族和明代内阁大臣余有丁墓葬神道的地面石刻群。这些石刻造型精美,栩栩如生,保存完整,在全国实属罕见。

桂井巷(海曙区)
原称“桂花井”,格局形成于明代陆氏家族聚族而居时期;目前,巷内还保留许多明清传统建筑,共计楼群20个,墙门29个。

永寿街(海曙区)
原称“永寿巷”,因巷内曾有永寿庵、永寿桥而得名,保留了宁波较为典型的明清传统街区风貌。

南郊路(海曙区)
曾是宁波最繁华的“南门三市”所在地,其历史可以追溯至唐代,是城区内唯一体现江南水乡“前街后河”特色的历史街区。

云石街(海曙区)
原称“宝云寺巷”,其历史可以追溯至南宋时期,曾是天下讲宗十刹之一宝云寺的最终迁建地,充分展现了宁波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

横河街(海曙区)
古时也称“黉河头巷”,许多民族资本家曾在此建宅居住,至今保存下来一批中西合璧建筑和传统风格民居,充分展示了宁波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结合的独特魅力。

老外滩(江北区)
开埠于1844年,是中国仅存的几个具有百年历史的外滩之一。目前,该区域仍然保存着英国领事馆、浙海关、天主教堂、宁波邮政局等一批欧式风格的近代建筑,完美呈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独特的历史韵味

Ⅶ 上京遗址发现“罕见”钱牌,其中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钱币在历史上每朝每代都有,天圆地方的样式基本都差不多。但在辽代,却出现过一种特殊的钱牌。因为发行量小,其用途特殊,今天,不仅十分罕见,而且其背后还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意义。那么,您知道这种辽代的钱牌到底长什么样子吗?它又有着什么样的特殊意义呢?

无独有偶。几百年后,同样不懂金融的大明朝朱皇帝也干过一回这样的事儿。而且他更省事,直接用纸印出来——发行大面额的纸钞。当然,结局都是一样,到最后纸钞都成了废纸一张,无处兑现。

不管结局怎样,辽代钱牌的发现,在考古史上还是有着重大意义的。它填补了史志和泉谱的空白,并且把古代铸造钱牌的历史,又向前足足提前了300多年。

Ⅷ ,钱字的起源和演变

“钱”是我国对货币的俗称。是在特定国家或经济体内的物资与服务交换中充当等价物,或是偿还债务的特殊商品。为什么称货币为“钱”呢?“钱”字又有怎样的由来呢?
由来
原来,在漫长的商品交换发展中,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不是一开始就用黄金,而是先用牲畜。但是牲畜大小、肥瘦、雌雄、健病有不同,加上它不能分割,不易携带、保管,就被谷帛代替。
可是以谷帛充当一般等价物也会出现“温谷以要利,作薄绢为市”的投机现象,又因它们品质不一,作价势必要引起麻烦。
这样久而久之,人们就以武器和生产工具等实物作为一般等价物,进行商品交易。而我国古代有一种农具,当时称为“钱”,“钱”最初是农田耕作的一种用青铜铸造生产工具的名称。
因为农家必须依赖这种工具从事生产劳动,而且“钱”又比土地和其它物品易于交换,由于它较长时间地被当作交换媒介物,后来便逐渐演变成为货币,“钱”这个名称也就被沿用了下来。
到了汉代,封建迷信的统治者,出于聚敛财富的愿望,将“钱”又改称为“泉”,“泉”便成了“钱”的借用。用“泉”来称呼货币更加形象,难怪有人形象地比喻:泉是由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再流向四面八方。因此直到现代,“泉”这个借用词还在用,比如:集币迷们总是以“泉友”相称。
我们现在在博物馆等处,见到的“布币”比农具“钱”要小得多,但保持了“钱”的原形。1980年版第四套人民币伍元钞票,对着光照一照,它的水印图案就是“布币”~


Ⅸ 澄县铸钱遗址还存在吗

有的

1979年9月24日,业善公社东白龙大队坡头村生产队社员马冬春等人在村东北土壕取土时,发现西汉五铢钱铜范41件。10月6日省文管会和县文化馆对铜范出土地进行勘测。1980年10月14日到11月3日进行发掘和清理,确定为西汉铸钱遗址。《考古》杂志1982年第1期发表了该遗址的发掘简报。该遗址位于坡头村东北200多米处。西北据县城35公里,东南距大荔县双泉乡1公里,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47米。从断崖中暴露出的堆积物看,文化层厚度30—80厘米。发掘过程中,除在铜范出土地点周围,采集到大量的薄厚不等的西汉粗、细绳纹板瓦残片、粗绳纹残砖块、灰陶罐残口沿、指甲纹陶片和粗绳纹残筒瓦外,还清理发掘出四座陶窑(编号一二三四号),一二号陶窑严重破坏,三四号陶窑基本完好。
一号窑在土壤的断面上,座南面北,以窑室的东壁为准,方位零度,窑室约有1/3的地方受到破坏,仅留工作室、火门、火膛和窑床部分。工作室南北长1.72米,东西宽1.25米。火门南北长32厘米,东西宽60厘米。火膛南北长90厘米,东西宽1.25米。窑床东西宽1.25米,南北残长5.5厘米,高17厘米。由火膛底至地表1.40米。窑室内壁是厚5厘米的青色硬烧土,外为厚10厘米的红烧土。在火膛内发现铜范、陶范和铁器。在工作室的东北角发现了炼铜用的铁锅。在火门两壁有火烧过的痕迹,底部有大量的木炭灰、红烧土块及零星的木炭块。证明当年在这个窑内进行过生产。因为窑室不大,窑床面积有限,不可能烧制大量的陶范,可能为烘烤陶范上面的钱模用,拟属烘范窑。
二号窑在烘范窑西北55米处。窑址上部被村民取土时挖掉,下部保存完好,该陶窖座西面东,以西壁为准,方位10度,火门、工作室和窑室相连。窑室内前部为火膛,后部为窑床、烟囱。窑址南北2.7米,东西7米。工作室为长方形,南北2.8米,东西1.7米。进火门的通道,南北45厘米,东西1.2厘米。火门宽75厘米,残面隔火墙砖4层。火膛平面似梯形,前接火门,后接窑床。上底即火门,南北长75厘米,下底即窑床前端,南北长2.7米,两条斜面长1.7米,上下两底间相距54厘米,由底部至窑床面高55厘米。在火膛内发现大量草木灰,证明是以草木为燃料。窑室内火膛、窑床和烟囱的周壁,均为青色的硬烧土面。
三号窑位于烘范窑下北38米处,座北面南,以窑室东壁为准,方位9度,形制结构分窑室、火膛、烟囱、火道和火门五部分。窑室为方形。顶为砖砌穹庐形,残高1.94米,复原高度2.82米,窑壁涂有草泥一层,顶残留1—7层,窑床南北长2.85米,东西宽2.72米。火膛横深1.88米,弧顶,下低于窑床40厘米,上高于窑床1.08米。近火门处呈圆口状。烟囱在窑室北壁有三个,中间一个为主囱,高1.6米,宽42厘米,深57厘米,两下角的烟囱高41厘米,宽28厘米,深30厘米。火道在火膛中间,两端分别与主烟囱和火膛相连。火道口宽10厘米。火门口宽67厘米,用砖圈底,复原高度为94厘米。
四号窑位于三号窑西南2米处,座西面东,以北壁为准,方位276度。通长6.53米。形制结构与三号窑基本相同。

该遗址共出土文物220件,计有五铢钱铜范41件,铁锅1口,铁卡钳3件,铁拐脖鼓风管1件,铁钳1件,铁铲1件,铜五铢钱2枚,砂磨石2个,陶钱范100多件,坩泥坯圆筒56件,陶窑垫4个,小陶罐1个,陶甑1个,条砖两块。五铢钱铜范分大小两种,均为明文范母,形状均为长方铲形,底角剁角,钱模上“五株”二字反刻。大铜范39件,每件重5.5公斤,小铜范每件重3.25公斤。带柄长41.5厘米,口宽3.5厘米,厚0.8厘米,正面中部有凹槽,槽上宽下窄,长38厘米,口宽3.5厘米,深0.5厘米,各钱模之间均有分槽,两边有排气道,钱模四行,以主槽为中轴对称排列,靠主槽两侧各排11枚。两边各排十枚,每范共42枚;小铜范2件,每件重3.25公斤,造型与大铜范基本相同(附大小铜范拓片)。铁锅用于炼铜,沿宽9厘米,口径52厘米,口沿有一喇叭形流槽,流槽长9厘米,宽8—10厘米,锅厚一厘米,高20厘米,锅内涂一层0.5厘米厚的细加沙红胶泥耐火材料,背面上部铸有两个圆形对称的短足,短足长9厘米,直径4.5厘米,流槽两旁偏下处有铁环一对,直径为5厘米。
此外,在烘范窑附近,还发现了大量的木炭灰和小木炭块,说明当时炼铜铸钱时用木炭作燃料。
坡头西汉铸钱遗址出土的钱范数量之多,居全国第一位。西汉坡头铸钱厂,史书并无记载。这一发现弥补了历史上的空白,给中国货币史的研究增添了新的资料。几座陶窑较为完整,设施齐备,工具齐全,给我们研究西汉铸钱工艺及具体生产流程,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铜范制作精美,造型大方,充分反映了古代人民高度的智慧和才能。它对我们研究汉五铢钱的铸造历史和祖国货币史的发展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史学价值。

Ⅹ 钱山漾遗址的详细介绍

钱山漾东西宽约1公里,南北长约3公里,是东苕溪的一段。东苕溪发源于天目山,经德清,北流至湖州定安门南与驿西桥处,汇西苕溪注入太湖。由于东、西两苕溪水汇合,往往形成河水逆流;波浪冲刷,使遗址遭受破坏,数以千计的陶片、石器、遍于滩野。
遗址面积数万平方米。已发掘731.5平方米。遗址堆积丰厚,内涵丰富,出土遗物陶器、石器居多,陶器主要有鼎、豆、簋、壶、罐、鬹等。有机质文物数量多,保存好,有篓、篮、簸箕等竹编和桨、杵等木器,还有家蚕丝织的残绢片、丝带、纺线和麻布、麻绳等。钱山漾遗址是目前出土有机质文物最丰富的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家蚕丝织物是我国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家蚕丝织物,丝织物平纹结构、密度体现出良渚文化时期纺织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对研究良渚文化社会、经济生活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