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原古遗址
❶ 全世界有多少人知道阳原这个地方
阳原县是河北省张家口市下辖的一个县。阳原县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理坐标:北纬39°53′~ 40°22′,东经113°54′~ 114°48′。东接宣化,南连蔚县,西与山西大同毗邻,北与怀安县和山西省天镇县交界。总面积1849.35平方公里,常用耕地面积75万亩。境内南北环山,桑干河由西向东横贯全境,地貌有山地、山前丘陵平原、河川,总的特点是西南高、东北低,南山高、北山低,呈两山夹一川的狭长盆地。平均海拔约1100米,最低海拔770米,最高海拔2045.9米,相对高差近1276米。 阳面积1834平方千米,人口28万。
县人民政府驻西城镇。 邮政编码075800。阳原,古称弘州,位于河北省西北部,畿经张宣,邻近京津,毗邻大同,靠近内蒙。阳原历史,境内有国际上公认的泥河湾是早更新世纪标准地层等旧石器时代遗址。桑干河由西向东横贯全境,县内盛产蔬菜、玉米、杂豆和水果,并逐步向名优特迈进。近年来,县域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了煤炭、皮毛、陶瓷、雕刻、建筑建材、机械铸造、食品加工等一系列支柱产业。
阳原县在张家口市的位置阳原县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西南部,桑干河流域,邻接山西省。大秦铁路经过境内。汉朝设置阳原县,清朝改为西宁县,1914年复改阳原县。农产品有谷子、玉米、高粱、马铃薯等。畜产以驴、骡著名。矿产有煤、磷等。工业有采矿、机械、化学、皮革等。名胜古迹有澡洗塘温泉、珍珠泉、鹫峰寺等。详见http://ke..com/view/1600763.html?wtp=tt 我也是刚刚学习的,呵呵
❷ 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遗址的介绍
泥河湾遗址来位于阳原县源东部,桑干河北岸,石匣里乡境内,是国际标定的第四纪地层代表地点,其研究价值可与世界公认的人类起源地——东非的奥杜维峡谷相媲美,素被国内外地质和古生物工作者所公认,成为中国以至其他大陆进行地层对比的标准剖面。泥河湾标准地层记录了第三纪晚期至第四纪地球演化和生物、人类进化的历史,受到国内外地质、古生物、古人类及史前考古专家的极大关注。
❸ 阳原县小长梁文化遗址相当于()早期的文化遗址
、小长梁遗址简介 小长梁是位于桑干河南岸的一个小土梁。1978年,中科院古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内现了容小长梁遗址,经过多次发掘,发现了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可以鉴定的种类有貂、古菱齿象、中国三趾马、三门马、披毛犀、鹿、羚羊、牛类等。三趾马是第三纪的标志动物,可延续到第四纪早期,在泥河湾各遗址中,只有小长梁遗址发现了这种古老动物化石。在小长梁遗址出土的石器以小型为主,有石核、石片、石器1000多件,同时还有打击骨片。小长梁遗址形成于湖滨相沉积层中,遗物几乎未受到扰动,属于原地埋藏。小长梁遗址的发现,意味着早期人类就生活在小长梁一带。做为人类活动最北端的见证,被镌刻在北京中华世纪坛的青铜甬道上
❹ 阳原有什么名胜古迹
山中的清泉,源源不断,那是大地的一脉乳汁;真诚的友谊,与日俱增,那是心间的一脉深情。
❺ 阳原县在古代是哪个地方方
阳原县战国时,属赵国,置安阳邑,治所 在今开阳。秦朝时,仍置安阳邑。
西汉内时,属并州代郡容,置三县,其中之一为阳原县。置县时间为汉景帝前元年间(前156~150年)。东汉时,今阳原县属幽州代郡,东汉建武二十七年(51年),阳原县撤销。
三国魏时,置安阳县,属幽州代郡。晋朝时仍为安阳县。北魏初,仍置安阳县,属代郡。
隋时,阳原县东、西分属涿郡、雁门郡。唐初沿袭隋制。武德六年(623年)年,属蔚州灵丘县,乾元元年(758年)至唐末,属河东道兴唐府兴唐县。
五代十国时期,属晋国蔚州。后晋天福二年(937年),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天福三年,属辽。
辽时,属西京道大同府。统和年间(983~1012年),置弘州,辖永宁、顺圣二县。金仍置弘州,属西京路大同府。
元初,阳原县属中书省大同路弘州。辖襄阴、顺圣二县。
明朝时,阳原县直属京师宣府。
清朝时,属直隶省宣化府。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改名为西宁县。
民国二年,为避免与甘肃省西宁府重名,将西宁县改为阳原县。
❻ 泥河湾遗址与泥河湾博物馆哪个值得一去
泥河湾是河北省阳原县东部的一个小村庄,位于桑干河上游的阳原盆地。距今约二百万年前,远古的人类就活动在这片土地上。
泥河湾遗址位于河北阳原县东部,桑干河北岸,化稍营镇泥河湾村境内,位于桑干河上游的阳原盆地。距今约177万年前,远古的人类就活动在这片土地上。泥河湾标准地层记录了第三纪晚期至第四纪地球演化和生物、人类进化的历史,受到国内外地质、古生物、古人类及史前考古专家的极大关注。
折叠编辑本段泥河湾盆地
泥河湾盆地,位于河北阳原县东部,桑干河北岸,化稍营镇泥河湾村境内,东西长60余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
在200多万年前,这里是一个较大的湖泊,湖泊的周围,是古动物的世界。后来,湖水干枯,湖底裸露,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干枯的"古湖平原"变成了丘陵、台地、盆地,泥河湾盆地就是其中之一。此时,盆地周围的山地森林密布,气候温暖潮湿,野生动物密集,同时也是远古人类理想的生活场所。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外科学家就在这一带发现了许多双壳蚌化石和哺乳动物化石,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地质及古生物工作者到这里多次进行考察,发现了数以百计的、种类繁多的动物化石,又发现了许多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在时代上,从100多万年到1万年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每个阶段的遗址都有,且内容十分丰富。其中百万年以上遗址就有18处,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考察发现证明,泥河湾遗址是寻找早期人类化石的一处重要地区。河北省考古工作者把泥河湾遗址称为"旧石器考古的圣地"。一些考古工作者提起泥河湾时,都说"那里遍地都是宝"。
折叠编辑本段泥河湾遗址
泥河湾遗址群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桑干河畔,以及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和人类旧石器遗迹而闻名于世。长期致力于泥河湾遗址群这一研究的张家口市政协主席张宝华说,对马圈沟遗址的发掘研究,使泥河湾遗址的年代有了巨大突破,把亚洲文化的起源推进至距今200万年前,从而在东非澳杜威峡谷之外找到了地球上第二个200万年前的古人类活动遗迹,向"非洲唯一人类起源论"提出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挑战。同时,它还发现了世界旧石器考古发掘中极为罕见的、距今200万年前的、可以复原的远古人类的进食场景。可以说,这一遗址群直接改写了世界关于人类起源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成为人类寻根问祖的圣地。
1924年9月,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和桑志华在考察内蒙古萨拉乌苏的返回途中来到张家口,会同美国地质学家巴尔博在泥河湾进行了短暂的地质考察。在科学报告中,巴尔博将盆地内的河湖沉积物命名为泥河湾层,从而拉开了泥河湾盆地科学研究的帷幕。从那一刻起至今80余年,经过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位专家、学者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在东西长82公里、南北宽27公里的桑干河两岸区域 内,发现了含有早期人类文化遗存的遗址80多处,出土了数万件古人类化石、动物化石和各种石器,几乎记录了从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发展演变的全部过程。在我国已经发现的25处距今100万年以上的早期人类文化遗存中,泥河湾遗址群就占了21处。如此集中的早期人类遗存在全世界绝无仅有。泥河湾遗址群出土的古人类化石、动物化石、各种石器总计达到数万件。这些远古的文化遗址分布面广、内容丰富,囊括了古人类学、旧石器考古学、古生物学、第四纪地质、古地磁学、古气候学和年代测定等多个学科,几乎记录了人类的起源和演变的全过程,是一个天然博物馆,对探索世界早期人类的发展及其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泥河湾早期文化遗存的密度之高,年代之久远,不仅在国内绝无仅有,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特别是2001年马圈沟遗址的发掘,首次发现了距今约200万年前人类进餐的遗迹,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人类起源地。泥河湾向人们昭示:人类不仅从东非的奥杜维峡谷走来,也有可能从中国的泥河湾走来。 专家介绍说,保护开发泥河湾遗址群的价值不可估量。它是我国以至世界上独具特色的旧石器考古研究基地,泥河湾盆地有国际地质考古界公认的第四纪标准地层,泥河湾盆地、泥河湾地质剖面、泥河湾动植物群、泥河湾文化遗址已成为世界古人类文化等多学科研究的宝库。
1978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泥河湾附近的小长梁东谷坨发现了大量旧石器和哺乳类动物化石.其中包括大量的石核、石片、石器以及制作石器时废弃的石块等。
正是由于这一特殊地位,1997年成为河北省第一个省级地质遗迹保护区,1998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泥河湾就以1994年《光明日报》的报道为例,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北京猿人"的发现者之一贾兰坡院士和他的同事们,在泥河湾盆地小长梁遗址发现了大量的世界上最早的细小石器。这些石器都比较小,大多重在5至10克之间,最小的不足1克。可分为尖状器、刮削器、雕刻器和锥形器等类型,共约2000件。这些石器经过古地磁专家的测定,证明距今约有160万年。贾兰坡院士说,小长梁遗址年代的测定"是最详细可靠的"。而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泥河湾盆地小长梁遗址发现的这些细小石器"竟是如此之多如此之早,加工技术又如此精细、进步",而且世界上尚未见有记录。1957年,贾兰坡院士观察了"北京人"制作石器已很进步,能使用和控制火,因而推断说,距今五六十万年前的"北京人"绝不是最早的人类,"北京人"不是第一。这次细小石器的发现,确证"泥河湾期的地层才是最早人类的脚踏地",于是贾兰坡院士认为,在160万年前,就有如此进步的石器,证明人类起源比过去的认识要早得多,说400万年前有了人类并非夸张。
1995年8月至1998年9月,在以往发掘的基础上,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系合作发掘,在于家沟遗址找到了华北地区极为难得的更新世末至全新世中期的地层剖面和文化剖面,该项发掘入选199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间,1996年6至8月,美国印第安大学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中美联合考古队,对泥河湾遗址也进行过为期两个月的发掘研究工作,获得了一大批较为珍贵的动物化石和旧石器等实物资料,进一步证实泥河湾盆地是中国人类起源的摇篮,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是一座有待深入研究、开发利用的巨大科学宝库和世界文化遗产。2001年10月,在泥河湾马圈沟遗址发现了层位最低、时代最早的遗址,发掘出的几百件石制品、动物骨骼,将泥河湾盆地旧石器的年代向前推进了数十万年,达到距今200万年左右。鉴于泥河湾遗址在史前文化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价值,2001年3月入选"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初,泥河湾地质遗迹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望采纳
❼ 考古是研究人类文明的重要方法,在河北省境内,已经发现了大量古代历史文明的证据。以下四处原始人遗址,
这道题选C。
马圈沟遗址位于河北省阳原县大田洼乡岑家湾村西南;
泥河湾盆地遗址位于河北省阳原县境内东部地区的桑干河流域,这里可能是东亚人种的起源地;
元谋人遗址位于云南省元谋县,元谋人距离现在约170万年,是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化石遗址;
磁山文化遗址位于河北省南部武安市磁山村东约一千米处的南洺河北岸台地上,距离武安城大约17千米。
祝你学习进步!
❽ 谁能介绍河北阳原县小长梁遗址
位于阳原县大田洼乡官厅村北500米,1978年,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尤玉柱、汤英俊和李毅等发现并进行发掘。发现石器1000余件,属于小石器传统;山土的动物化石有桑氏鬣狗、三趾马、三门马、披毛犀牛、羚羊等。其地质年代为距今136万年。小长梁遗址对研究我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
探讨小石器系统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长梁遗址作为我国古人类活动最北端的见证,被镌刻在中华世纪坛的青铜甬道上.
1935年,法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家步日耶来到中国,目的是想寻找亚洲的古人类化石,在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村被称为更新世早期的“泥河湾组”地层的下部采到一块石头。经他研究,确认为石器--“粗糙的手斧”。同时,他还观察了与石器伴生的哺乳动物化石,他认为其中有些骨骼有人工打击的遗迹,有些兽骨的额骨也残留着人工工作过的痕迹,有的鹿角,像是人工有意识地制成匕首。于是他将这些材料整理成一篇论文,发表在法国出版的古人类学杂志上,文章中推断,当时泥河湾一带曾经生活过北京猿人,甚至更早的人类。但是,在步日耶研究上述材料的同时,另一位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也在中国看见过这些标本,却不同意步日耶的论点,认为不是人工的痕迹,写了一篇发驳的文章,也同时刊登在同样的杂志上。这两位专见的争论,曾引起人们的很大兴趣,但由于一时之间找不到更多的材料参加讨论,这件公案也就慢慢地被学术界遗忘了。
直到1972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两名年青的研究人员沿桑干河调查旧石器遗址,在泥河湾之西700米的下沙嘴“泥河湾组”的粗砂层内找到一件具有清晰的人工打击痕迹的石器。与其伴生的动物化石有一件相当完整的纳玛象化石(更新世晚期的象类化石)。此后,又进行核对性发掘,在不远的同一层位中找到数件小型长薄石片和若干曾经人工打击但尚未成型的石器,伴生的动物化石有披毛犀,马,驼鸟,鼠,兔等。这些发现,带来一场争论,问题不在于石器的本身,人们肯定这些石块是真石器,但与石器伴生的动物群时代较晚,无法肯定这批石器是比北京猿人更早的类型。不过,另一些人则认为,在华北地区寻找更早的(比北京猿人还早)人类活动的遗迹,并非出于空想。 1978年8月21日,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第四纪组的研究人员又进入泥河湾盆地考察,于阳原县官村附近的小长梁找到一处内涵极为丰富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泥河湾组"下部的地层中,称之为小长梁遗址。在这里,共发现了2000余件石器,若干打击过的骨片,或留有刻划痕迹的骨片以及吃剩丢弃下来的三趾马,马,羚羊,牛,鹿,犀,虎,象的残骨和牙齿。从考古学角度鉴定,石器与动物群的时代是一致的,也与泥河湾组地层的时代相同,确实比北京猿人的时代要早得多。
研究者从这个遗址中认为,肯定有人在此活动,只可惜尚未发现人类骨骼的化石。至于遗址的年代,经古地磁的测定,泥河湾组的顶部年龄为150万年前,底部为300万年前,遗址的层位定为243万年--255万年之间,大体来说,250万年左右,这就是目前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文化的遗址。根据石器的分析,当时人类已有语言,不然技术传授会有困难。
❾ 张家口的名胜古迹
黄帝城、大境门、万里长城、坝上草原、小五台山。
1、黄帝城
黄帝城,即涿鹿故城,亦称轩辕城,位于涿鹿县矾山镇三堡村北50米处。据《史记》记载,黄帝杀死蚩尤,服炎帝后,“邑于涿鹿之阿”即建都城于涿鹿山下的平地之上。据传,黄帝城即黄帝所建华夏建一都城。
2、大境门
大境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张家口市区北端,建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具有350多年历史。大境门是中国万里长城中四大关口之一,在历史上曾有重要地位。
3、万里长城
长城(The 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4、坝上草原
坝上草原又称京北第一草原,位于河北省境内,特指由草原陡然升高而形成的地带,又因气候和植被的原因形成的草甸式草原。承德以北100公里处,被称为坝上草原地区。
5、小五台山
小五台山(xiǎo wǔ tái shān ),河北省蔚县与涿鹿县交界处小五台山是太行山的主峰,也是主脉之上的最高峰。小五台山有5处制高点,分别为东台、西台、南台、北台和中台,五处台顶的海拔高度均超过2500米,其中以海拔2882米的东台最为著名。
❿ 阳原县泥河湾遗址发现有何重要意义
泥河湾标准地层记录了第三纪晚期至第四纪地球演化和生物、人类进化的历史,受到国内外质、古生物、古人类及史前考古专家的极大关注。据说在200多万年前,这里曾经是一个巨大的湖泊,现在的阳原县、蔚县、大同市、阳高县、怀仁县、浑源县的大部分地区都在它的范围之内,人们把这个已经消失的湖叫大同湖.后来不知道由于什么原因,湖水干涸,变成了一片“古湖平原”。1924年,英国学者巴尔博在泥河湾村和桑干河南岸考察的时候,在地层里发现了双壳蚌化石,认为这个地层比较特殊,叫做“泥河湾层”。考察发现证明,泥河湾遗址是寻找早期人类化石的一处重要地区:河北省考古工作者把泥河湾遗址称为“旧石器考古的圣地”。一些考古工作者提起泥河湾时,都说那里遍地都是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