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西游记唐僧取经用了多少年

西游记唐僧取经用了多少年

发布时间: 2021-01-24 19:15:26

1. 唐僧(唐玄奘)取经总共用了多少年

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用了多少年?
唐僧在小说《西游记》中是大唐得道高僧,佛学造诣相当高。唐僧俗家姓陈名祎,乳名叫做江流儿。唐僧自幼身世坎坷,婴儿时期流落至金山寺,后被金山寺长老收养,留在寺院之中。

后来唐僧带着三个徒弟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回到大唐。那么唐僧取经用了多少年呢?据《西游记》中记载唐僧取经是用了十四年之久。贞观一十三年,唐僧受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点化,在接受观世音赠予的两件宝物锦斓袈裟与九环锡杖后拜别唐太宗前往西天取经。
取经路上遭遇很多困难,各种劫难层出不穷。在观世音的指点下,唐僧收了无父无母却神通广大的石猴孙悟空作为弟子。孙悟空法力高强,却是顽劣,不服管教,打死了一群要抢劫的强盗,唐僧恼恨孙悟空的凶狠与莽撞,要赶走孙悟空。不料却激发猴子的凶性,观世音及时赶到救下唐僧,后来观世音教唐僧一段紧箍咒用来管教泼猴。
在紧箍咒作用下,孙悟空变得安分许多。随后唐僧又收了二徒弟猪八戒,三徒弟沙悟净。师徒四人一起西天取经。取经路途险恶,虽有三个徒弟在身,但是路上的妖精都想吃到唐僧肉,因为传说吃到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所以取经途中唐僧屡屡被妖怪捉走。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每次都奋力将唐僧从妖怪手中救回。唐僧用了十四年度过无数劫难才到达雷音寺,师徒四人感情越加深厚,在取了绝世真经后,回到大唐普渡众生。
揭秘唐僧赶走孙悟空几次
由明代吴承恩所编写的小说《西游记》被翻拍了很多次,但是个个都是经典之作。在这部小说中孙悟空和唐僧之间的矛盾也是书中非常引人入胜的情节。唐僧曾因为对孙悟空失望至极,接连几次赶走孙悟空。那么唐僧赶走孙悟空几次呢?

唐僧和大徒弟孙悟感情是很深厚的,但矛盾也是最多的了。从对于好人坏人的看法,到对孙悟空的脾气等等一系列描写中,都可以看出唐僧在某些方面对孙悟空的行为是非常不满的。而对于这种矛盾,吴承恩也写了唐僧的应对办法,即:将孙悟空赶回花果山。
据书中记载,唐僧一共将孙悟空赶回三次。第一次是因为孙悟空和唐僧借住农家,结果那一家是强盗,孙悟空见其没有人性,行为难以忍受,便将其全部打死。唐僧不能接受,觉得人都是可以变好的,孙悟空犯了杀戒,于是将孙悟空赶回花果山,孙悟空觉得自己没有错,所以拒不认错。后来观音赶来传授给唐僧一段紧箍咒,用来制服孙悟空。
唐僧第二次赶走孙悟空是因为一个女妖怪接连幻化成一家三口凡人,想要趁唐僧不备,捉了他,谁知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连打两遍白骨精,第三遍时,唐僧念紧箍咒。孙悟空强忍头疼,打死了准备捉唐僧的白骨精。唐僧又想起他第一次胡乱杀生,一气之下,将孙悟空赶走。后唐僧再次遇劫,孙悟空才被猪八戒请回来。
最后一次,强盗打劫,孙悟空打死强盗后再次被赶走,六耳猕猴化作孙悟空抢走包裹,后被如来识破。所以唐僧总共是赶走孙悟空三次。
唐僧在女儿国发生了什么事情
唐僧女儿国的故事是出自《西游记》,此部著作是由明朝的吴承恩编著的。书中的主人公唐僧受观世音点化后决定西天取经,途中经过了一个前所未知的国家——女儿国。

此国中全是女子,半个男子也没有。八戒因为口渴喝了子母河中的水,竟然有了身孕,只要三天就可以生下一个女孩,大惊之时,有一婆婆告诉他们,只要喝了落胎泉的泉水就会没事了。孙悟空想去讨要泉水,谁知竟和主人有仇。聚仙庵的庵主是红孩儿的叔叔,责怪悟空当初下水太重,几次三番不给悟空泉水,后来找来沙悟净帮忙才取得泉水,解了猪八戒和沙悟净的的难。
女儿国从未有男子,女儿国的女王见唐僧相貌堂堂,动了芳心,想要唐僧娶她,让唐僧做国王。唐僧一代高僧,怎可破戒近女色,于是唐僧果断拒绝。悟空担心女王得知后不肯交换文关,于是便假装答应后,得了文关,师徒四人找寻机会离开,哪想唐僧忽然被一个女妖怪抢走了。
悟空几人连忙追上,寻了机会变成蜜蜂进了妖怪山洞,见妖怪行为举止不善,就打了起来,后来落败。三人逃走。第二日,双方再次交手,悟空几人见女妖的毒厉害,只好离开,后求救昴日星官,方降服了那妖怪,救出师傅。
悟空按照唐僧吩咐,将山洞中被抓女童放回家后,一把火烧了山洞,继续西天取经之路。唐僧女儿国之行也落下帷幕,而女王也只好在女儿国继续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

2. 唐僧去西天取经用了多少年时间

17 年左右。

唐太宗贞观3年(629年),年仅29岁的青年和尚玄奘带领一个弟子离开京城长安,到天竺(回印度)游答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过高昌国时,那里的居民非常推崇佛教,国王见他们是从大唐来的和尚,非常高兴,愿封他们为护国法师,加上黄金百两、骏马千匹。

贞观20年(646年),47岁的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经书657部。而在中国老百姓印象中, 《西游记》中的唐僧(玄奘)似乎是西天取经第一人。

(2)西游记唐僧取经用了多少年扩展阅读

唐僧十八岁出家皈依佛门,经常青灯夜读,对佛家经典研修不断,而且悟性极高,二十来岁便名冠中国佛教,倍受唐朝太宗皇帝厚爱。后来被如来佛祖暗中选中去西天取经,并赐宝物三件,即袈裟、九环锡杖、紧箍咒。

唐僧身材高大,举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经造诣极高。小说中他西行取经遇到九九八十一难,始终痴心不改,在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的辅佐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为弘扬佛家教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不忘他的历史功绩。

3. 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用了多长时间

玄奘这次西行,历经年之久,5万里行程,138个国家,带回了佛教经典520箧,657部。返回长安以后,他刻苦翻译佛经,在20年间共翻译出1335卷。他还将中国的《老子》等书翻译成梵文,传入印度。他被誉为我国古代三大佛经翻译家之一。

详细
《西游记》中的唐僧,是虚幻的佛教人物,不过他经历九九八十一个磨难去西天取经的事情,却有一些事实依据的。唐朝有个叫玄奘的佛教徒,的确去西天取过佛经。
玄奘出家之前姓陈,玄奘是他的法名,又被尊称为三藏法师,所以有人还称他唐三藏。玄奘13岁时出家,21岁受大戒。22岁离开长安到达四川、湖北、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寻问有学识的和尚,深刻钻研佛教经论。那时国内对佛教经论各有各的评说,翻译过来的佛经,要幺晦涩难懂,要幺失真走样。玄奘决心去佛教的发祥地印度学习和取经。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玄奘从长安起步,路经姑臧(今甘肃武威),再过敦煌,一直向西域进发。在苍茫的戈壁沙漠上行走,没有路标,光有从前走过的马匹、骆驼留下的粪便,或是一堆堆的尸骨。沙漠里不仅没有水,喉咙还渴得发痛,连眼皮也睁不开,甚至浑身焦躁难以忍受。困难不断,但是并未阻挡玄奘前进的步伐。
到了伊吾(今新疆哈密县),高昌国王鞠文泰得知玄奘是个高僧,苦苦相留,可是玄奘决意西行。鞠文泰就派了一些可以吃苦耐劳的人送玄奘到印度。《西游记》里不是说唐僧跟着三个徒弟吗,那些护送玄奘的人虽无神仙般的通天本事,但却有着孙悟空的机敏聪慧、猪八戒的善于驮重和沙和尚的吃苦耐劳。帕米尔高原大雪封山,道路中断,他们被迫在龟兹驻留两个月。在翻越海拔七千多米的腾格里峰时,有几个护送随从被冻死在山上。但是这些都没能使玄奘失去信心,历经多次的艰难险阻,他们最终到了印度。
玄奘先拜戒贤法师为老师,直接研究佛经原文。5年之后,他游学印度各地,并且演讲佛典,还跟印度学者辩证,讨论佛学理论,名扬全印度。公元645年,玄奘才回抵长安。
玄奘这次西行,历经17年之久,5万里行程,138个国家,带回了佛教经典520箧,657部。就在大慈恩寺翻译这些佛经长达11年之久,并创立了佛教的一大支派——慈恩宗。
返回长安以后,他刻苦翻译佛经,在20年间共翻译出1335卷。他还将中国的《老子》等书翻译成梵文,传入印度。他被誉为我国古代三大佛经翻译家之一。
玄奘还依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编写了《大唐西域记》一书,其中记载了取经路中各国山川、城邑、物产、风俗,是探讨我国西北地区及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以及中亚等地历史、地理的重要史书。从19世纪起,已经被英、法、日本学者陆续翻译、注释及出版。
公元664年玄奘去世,说当时有一百多万人为他送葬,三万多人给他守墓尽哀。他从印度取回的佛经被保存在专门为其建造的西安大雁塔之内。

4. 西游记去西天取经用了多少天

唐僧取经为何去时用了14年时间苦历千山万水,回来时却不到8天?

西天取经去时耗时14年多,共5040天

初读《西游记》的读者会感到奇怪,唐僧西天取经,去时足足用了14年多的时间,共计5040天,历经千山万水,遭受81个苦难折磨,好不容易才到达西天取得真经。可是回来时,除了通天河一难在平地发生以外,其它时间都是驾云腾雾,总共不到8天就回到了长安。结果在长安还未来得及传经,就被8大金刚带走,回西天归了正果之位。

唐师徒取经返回时,只用8天时间

唐僧取经去时漫漫长路,归时不足8天,其实是有原因的,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于唐僧本人而言,去时是千磨万砺,以实现从唐玄奘到金蝉子的回归
西天取经有两大主角,一个是唐僧,一个是孙悟空。唐僧前世是如来的二弟子金蝉子,孙悟空的前世大概率是如来的大徒弟,这两人联手转世,就是为了完成取经任务的。

孙悟空好说,一路西行,坚韧不拔,全始全终,顺利完成了保护唐僧的任务,同时,更完成了除妖灭道、弘扬佛教的任务,最后被封斗战胜佛。

唐僧和孙悟空不同,主要体现为:

其一,孙悟空是仙体,唐僧是凡体,唐僧需要通过历练脱却凡体,成就仙果。最终唐僧一直到凌云渡才脱去凡身,元神回归金蝉子,才成就旃檀功德佛。
其二,唐僧前世犯有重罪,禅心不坚,必须要通过九九八十一难来磨砺他的禅心,坚定他一心向佛的决心。所以,他需要通过灾难来修行,因此,必须花时间历练,甚至要考验。

5. 西天取经用了 多少年

玄奘这次西行,历经17年之久,5万里行程,138个国家,带回了佛教经典520箧,657部。返回长安以后,他刻苦翻译佛经,在20年间共翻译出1335卷。他还将中国的《老子》等书翻译成梵文,传入印度。他被誉为我国古代三大佛经翻译家之一。

详细
《西游记》中的唐僧,是虚幻的佛教人物,不过他经历九九八十一个磨难去西天取经的事情,却有一些事实依据的。唐朝有个叫玄奘的佛教徒,的确去西天取过佛经。
玄奘出家之前姓陈,玄奘是他的法名,又被尊称为三藏法师,所以有人还称他唐三藏。玄奘13岁时出家,21岁受大戒。22岁离开长安到达四川、湖北、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寻问有学识的和尚,深刻钻研佛教经论。那时国内对佛教经论各有各的评说,翻译过来的佛经,要幺晦涩难懂,要幺失真走样。玄奘决心去佛教的发祥地印度学习和取经。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玄奘从长安起步,路经姑臧(今甘肃武威),再过敦煌,一直向西域进发。在苍茫的戈壁沙漠上行走,没有路标,光有从前走过的马匹、骆驼留下的粪便,或是一堆堆的尸骨。沙漠里不仅没有水,喉咙还渴得发痛,连眼皮也睁不开,甚至浑身焦躁难以忍受。困难不断,但是并未阻挡玄奘前进的步伐。
到了伊吾(今新疆哈密县),高昌国王鞠文泰得知玄奘是个高僧,苦苦相留,可是玄奘决意西行。鞠文泰就派了一些可以吃苦耐劳的人送玄奘到印度。《西游记》里不是说唐僧跟着三个徒弟吗,那些护送玄奘的人虽无神仙般的通天本事,但却有着孙悟空的机敏聪慧、猪八戒的善于驮重和沙和尚的吃苦耐劳。帕米尔高原大雪封山,道路中断,他们被迫在龟兹驻留两个月。在翻越海拔七千多米的腾格里峰时,有几个护送随从被冻死在山上。但是这些都没能使玄奘失去信心,历经多次的艰难险阻,他们最终到了印度。
玄奘先拜戒贤法师为老师,直接研究佛经原文。5年之后,他游学印度各地,并且演讲佛典,还跟印度学者辩证,讨论佛学理论,名扬全印度。公元645年,玄奘才回抵长安。
玄奘这次西行,历经17年之久,5万里行程,138个国家,带回了佛教经典520箧,657部。就在大慈恩寺翻译这些佛经长达11年之久,并创立了佛教的一大支派——慈恩宗。
返回长安以后,他刻苦翻译佛经,在20年间共翻译出1335卷。他还将中国的《老子》等书翻译成梵文,传入印度。他被誉为我国古代三大佛经翻译家之一。
玄奘还依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编写了《大唐西域记》一书,其中记载了取经路中各国山川、城邑、物产、风俗,是探讨我国西北地区及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以及中亚等地历史、地理的重要史书。从19世纪起,已经被英、法、日本学者陆续翻译、注释及出版。
公元664年玄奘去世,说当时有一百多万人为他送葬,三万多人给他守墓尽哀。他从印度取回的佛经被保存在专门为其建造的西安大雁塔之内。

6. 在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用了多少年

17年
贞观元年(627)--贞观五年(631)
贞观元年(627)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始自长安神邑,终于王舍新城,长途跋涉五万余里。
贞观二年正月玄奘到达高昌王城(今新疆吐鲁番县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礼遇。后经屈支(今新疆库车)、凌山(耶木素尔岭)、素叶城、迦毕试国、 赤建国(今苏联塔什干)、飒秣建国(今撒马尔罕城之东)、葱岭、铁门。到达 货罗国故地(今葱岭西、乌浒河南一带)。南下经缚喝国(今阿富汗北境巴尔赫)、揭职国(今阿富汗加兹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国(今阿富汗之巴米扬)、犍双罗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连的阿富汗东部一带)、乌伏那国(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区),到达迦湿弥罗国。在此从僧称(或作僧胜)学《俱舍论》、《顺正理论》及因明、声明等学,与毗戌陀僧诃(净师子)、僧苏伽蜜多罗(如来友)、婆苏蜜多罗(世友)、苏利耶提婆(日天)、辰那 罗多(最胜救)等讨信纸佛学,前后共2年。以后,到磔迦国(今巴基斯坦旁遮普)从一老婆罗门学《经百论》、《广百论》;到至那仆底国(今印度北部之菲罗兹布尔地方)从毗腻多钵腊婆(调伏光)学《对法论》、《显宗论》;到阇烂达罗国(今印度北部贾朗达尔)从旃达罗伐摩(月胄)受《众事分毗婆沙》;到窣禄勤那国(今印度北部罗塔克北)从阇那 多学《经部毗婆沙》;到秣底补罗国(今印度北部门达沃尔)从蜜多犀纳受《辩真论》、《随发智论》;到曲女城(今印度恒河西岸之勒克 )从累缡耶犀纳学《佛使毗婆沙》、《日胄毗婆沙》。贞观五年,抵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受学于戒贤。

玄奘在那烂陀寺历时5年,备受优遇,并被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前后听戒贤讲《瑜伽师地论》、《顺正理论》及《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以及因明、声明等学,同时又兼学各种婆罗门书。

历游五印 贞观十年玄奘离开那烂陀寺,先后到伊烂 钵伐多国(今印度北部蒙吉尔)、 萨罗国、安达罗国、驮那羯碟迦国(今印度东海岸克里希纳河口处)、达罗毗荼国(今印度马德拉斯市以南地区)、狼揭罗国(今印度河西莫克兰东部一带)、钵伐多国(约今克什米尔的查谟),访师参学。他在钵伐多国停留两年,悉心研习《正量部根本阿毗达磨论》及《摄正法论》、《成实论》等,然后重返那烂陀寺。不久,又到低罗择迦寺向般若跋陀罗探讨说一切有疗三藏及因明、声明等学,又到杖林山访胜军研习唯识抉择、意义理、成无畏、无住涅盘、十二因缘、庄严经等论,切磋质疑,两年后仍返回那烂陀寺。此时,戒贤嘱玄奘为那烂陀寺僧众开讲摄论、唯识抉择论。适逢中观清辨(婆毗呔伽)一系大师师子光也在那里讲《中论》、《百论》,反对法相唯识之说。于是玄奘著《会宗论》三千颂(已佚),以调和大乘中观、瑜伽两派的学说。同时参与了与正量部学者般若 多的辩论,又著《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已佚)。还应东印迦摩缕波国(今印度阿萨姆地区)国王鸠摩罗的邀请讲经说法,并著《三身论》(已佚)。

接着与戒日王会晤,并得到优渥礼遇。戒日王决定以玄奘为论主,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在五印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当时玄奘讲论,任人问难,但无一人能予诘难。一时名震五印,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戒日王又坚请玄奘参加5年一度、历时75天的无遮大会。会后归国。

7. 西游记唐僧取经用了多少年

新版的西游我不知道有没有和旧版的一样,如果说你问的是“六小灵童”“马德怀”“迟重瑞
”“闫怀礼”他们演的那个版本的话,那我可以告诉你,是13年!

8. 《西游记》取经用了多少年

  1. 用了十四年。

  2. 出处:

    第九十八回 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
    如来因打发专唐僧去后,才散了传经之属会。旁又闪上观世音菩萨合掌启佛祖道:“弟
    子当年领金旨向东土寻取经之人,今已成功,共计得一十四年,乃五千零四十日,还少
    八日,不合藏数。望我世尊,早赐圣僧回东转西,须在八日之内,庶完藏数,准弟子缴
    还金旨。”如来大喜道:“所言甚当,准缴金旨。”即叫八大金刚吩咐道:“汝等快使
    神威,驾送圣僧回东,把真经传留,即引圣僧西回、须在八日之内,以完一藏之数,勿
    得迟违。”

  3.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完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汉族长篇神魔小说。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取材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汉族民间传说。

9. 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用了多少年

用了十四年。
出处:
第九十八回 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 如来因打发唐僧内去后,才散了传经之会。容旁又闪上观世音菩萨合掌启佛祖道:“弟子当年领金旨向东土寻取经之人,今已成功,共计得一十四年,乃五千零四十日,还少八日,不合藏数。望我世尊,早赐圣僧回东转西,须在八日之内,庶完藏数,准弟子缴还金旨。”如来大喜道:“所言甚当,准缴金旨。”即叫八大金刚吩咐道:“汝等快使神威,驾送圣僧回东,把真经传留,即引圣僧西回、须在八日之内,以完一藏之数,勿得迟违。”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完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汉族长篇神魔小说。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取材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汉族民间传说。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