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马尔康的松岗土司官寨遗址

马尔康的松岗土司官寨遗址

发布时间: 2021-01-25 00:48:51

㈠ 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有什么因人而出名的古迹

梭磨乡—48km—卓克基土司官寨—0.5km—西索民居—7km—马尔康镇(昌列寺)—16km—松岗八角碉—77km—大藏寺

卓克基官寨门票60元
马尔康县境内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卓克基土司官寨、直波碉群。又因地处藏民族嘉绒地区的腹心,经过长期的民族融合,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嘉绒藏族风土人情[1]。独特的垒石为屋建筑传统和“邛笼”式建筑风格,悠久的嘉绒藏戏艺术,别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异彩纷呈的嘉绒服饰,气势宏伟的锅庄舞,制作精良、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品,神秘的大藏寺,精美的唐卡画和绝伦的酥油花等等,让人留连忘返,倍感神秘,是阿坝州以嘉绒民俗风情为特色的旅游胜地。绮丽的高山峡谷风光,既具有雪山的巍峨峻美,又有河谷春的花艳、夏的浓郁、秋的多彩、冬的粗犷。杜鹃、红叶、悬冰、流珠、把马尔康的春、夏、秋、冬描绘得斑斓艳丽,圣洞、城堡、古岩画、土司官寨把马尔康神奇的故事演绎得悠远神秘,奇石、奇树、岩泉、飞瀑更为马尔康平添无限魅力。
http://www.57uu.com/sc/abz/107/

㈡ 松岗镇的旅游景点

松岗镇境内有直波抄碉群和袭松岗土司官寨遗址等景点。 松岗土司官寨位于距马尔康县城15公里的松岗镇松岗村、梭磨河南岸的山梁上,该官寨历经数代土司的维修、扩建,规模巨大,当时是显赫一时、最后一次大规模建造官寨是清康熙年间,创建该官寨的土司名叫昌旺尔甲,他为了显示和张扬自己的权力和光耀,就在原土司官寨的基础上修建了规模巨大豪华典雅、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新官寨、其建筑外观酷似西藏布达拉宫,自称“布达拉宫第二”,也有“小布达拉宫”的称号。可惜,如此美丽、宏伟的建筑却毁于一场大火,令人扼腕痛惜,如今我们所看见残存的双碉全赖于它的坚固而幸免遇难。

㈢ 马尔康县的景区景点

克莎民居
克莎民居位于茶堡区从恩村,是“邛笼”式民居建筑,专高达7层、20多米,为属阿坝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松岗直波古碉
松岗直波古碉是阿坝州保存完好、规模较大的古碉,共由两座碉堡组成,分别高37米和29米,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藏寺
大藏寺位于沙尔宗乡,于1414年由格鲁派祖师宗喀巴的弟子阿旺扎巴大师建造,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第二扎仓”,地位仅次于格律派祖庭甘丹寺。
昌列寺
昌列寺位于英波洛村昌列山上,始建于公元十三世纪四十年代,是藏传佛教宁玛派的著名寺院之一。
卓克基土司官寨
卓克基土司官寨位于卓克基镇,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建筑,始建于1918年,是末代土司索观瀛设计并组织修建的。

㈣ 松岗碉群的简介

松岗直波八角古碉群景区位于马尔康县城17公里的松岗乡直波村,藏语意为“峡谷口上的官寨”,建于清乾隆年间,为松岗土司建,虽为碉群,实有三碉,碉为石木结构,八角,整体由下向上渐内收呈台锥形。其中一座高29米,一座高41米,另一碉已残。为省政府第三批公布之文物保护单位,嘉绒地区有“千碉之乡”的美誉,而作为全国文物保护的碉楼却仅此一处。
四川马尔康县,风景秀美,著名电视剧《尘埃落定》曾在这里拍摄取景。马尔康县直波村,有一座修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43米高的八角碉楼,半个多世纪来,已经倾斜2.3米,经历3次大地震而屹立不倒,被称为中国版的“比萨斜塔”。2001年7月,直波碉楼被国务院认定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站立松岗桥头,仰视二碉,一雄踞村北山脊上,一耸峙村中,相距50米。碉为石木结构,八角整体由下向上渐内收尾台锥形,其中一座高31米,如直刺蓝天的无尘墨剑,另一座高28米,如从空而落,玉笋刺空,各有一势。另两碉已残败不堪了。两碉对峙,可敌万军,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据传双碉内有暗道相通,碉底有井可储粮食数月不腐。 对面上坡上的官寨遗址是显赫一时的松岗土司官寨遗址。当时修建的富丽堂皇,所耗人力和才力在当时四土地区来说是“四土之最”,有“布达拉宫第二”之称。可惜,如此美丽、宏伟的建筑其命运同阿房宫一般毁于一场无情的大火。如今所见残缺不全双碉和遗址也算后人来凭吊夕日的一种见证。
建造规模
建于清代中叶直波村的两座为八角碉,相距50米,石块合泥砌成,内有木制楼梯,内呈圆形,外面呈八角形。南碉内径8米,每角两测边长2.05米,墙厚0.95米,调高29米,共7层。北碉内径8.5米,每角两测边长2.15米,调高24.7米,共6层。第二层开一门,据传内有地道与河流相连。
景点介绍
站立松岗桥头,仰视二碉,一雄踞村北山脊上,一耸峙村中,相距50米。碉为石木结构,八角整体由下向上渐内收尾台锥形,其中一座高31米,如直刺蓝天的无尘墨剑,另一座高28米,如从空而落,玉笋刺空,各有一势。另两碉已残败不堪了。两碉对峙,可敌万军,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据传双碉内有暗道相通,碉底有井可储粮食数月不腐。 对面上坡上的官寨遗址是显赫一时的松岗土司官寨遗址。当时修建的富丽堂皇,所耗人力和才力在当时四土地区来说是“四土之最”,有“布达拉宫第二”之称。可惜,如此美丽、宏伟的建筑其命运同阿房宫一般毁于一场无情的大火。如今所见残缺不全双碉和遗址也算后人来凭吊夕日的一种见证。

㈤ 为什么要去看卓克基土司官寨的意义和目的

为什么要去看卓克基土司官寨的意义和目的?
要去看卓可基土司官寨的目的,主回要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恢复他答的原来面目,对于我们国家的历史文物和民族文化有很好的展现和修复工作
卓克基土司官寨
卓克基土司官寨,位于距马尔康县城7公里的卓克基镇西索村。寨始建于1718年清朝乾隆年间,为四层碉房,1936年毁于大火,1938年-1940年,土司索观赢组织人力进行重建。
1935年7月,MAO同志及中央机关长征途中曾在官寨住宿一周。1988年,卓克基官寨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卓克基土司官寨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

㈥ 卓克基土司官寨的建筑特色

卓克基土司官寨位于马尔康县城东南约7公里的卓克基镇,地处梭磨河与西索河交汇处的高地上,也是马尔康至成都、小金两条公路的交叉点,依山傍水,景色秀丽。在交通不发达的岁月,这里是嘉绒藏区东去汶川进入内地的必经之路,北面经草地可走甘青两省,南经小金可至雅安、西昌,西经金川、丹巴可到甘孜、西藏。被称为扼控川西北高原山地交通的锁钥。卓克基土司官寨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建筑,始建于1918年,是末代土司索观瀛亲自创意设计并组织修建的。整个建筑由四组碉楼组合而成封闭式的四合院,院内中心部分为天井,单层面积达1500平方米。正面南楼为一楼一底建筑,其底层由大门入内,系门厅;二层为汉式“会客厅”亦称“外宾厅”,为土司接待汉族官商客旅的专门场所,顶为平顶,如今天的阳台,用于沐浴阳光,观赏景色,或向隔河仰视的西索村差人发号施令。官寨正对面的北楼为四楼一底,一、二、三层为库房、客房、茶房等,四、五层正中为大经堂,两侧则对称排列着黄教、本教等藏传佛教各大教派的经堂;四层经堂墙外有悬挑出墙外的木质转经回廊,廊内安置有一列牛皮包裹的木质经筒。官寨左右两面的西楼、东楼分别为三楼一底、四楼一底建筑,是土司及家眷的住房、书房、厨房、库房及当班大管家、小管家、杂役的住房;西楼、东楼左边分别有阶梯式木楼梯直通顶层,各楼房靠天井处又有一周木质回廊作为同层各楼道间往来的通道。在官寨左面耸立着一座与西楼连通的四角形的碉楼,初建时共9层28米,现仅存6层、余高20米,形态稳健,气势轩昂,不仅是土司及家人在紧危情况储藏珍贵物资及藏身的防御性建筑,同时亦是土司至高无上的权力、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红军当年的会议室
官寨的屋顶采用了嘉绒传统的密梁式粘泥夯筑平顶和汉式三角木行架构成的悬山式屋顶两种结构形式。由于官寨整个建筑依山就势,在侧立面又采用前低后高的拖厢做法,因此各楼面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层次清晰,别有洞天。官寨建筑的屋面共分三个层次,最低层为南楼的平屋顶,距地表高度7米;次层为西楼的悬山式屋顶,距地表高度16。40米,最高层由官寨东楼的悬山式屋顶及北楼的悬山式屋顶所组成,其高度为19。50米。东、西、北楼屋顶上覆有小青瓦,正反相扣,檐前有滴水装置。 官寨四周墙体均用片石砌成,用石灰加糯米汁勾缝。墙体厚达1米,采用内直外收的砌法,上窄下宽,整个墙体处于抗压状态,成为建筑的承重主体,加之内部木结构横梁的互相支撑拉合,整个建筑亦下大上小,重心向内,稳定性强。墙体四周开有内大外小的小窗作通风和了望防御之用。
官寨的外部装饰以石块、片石的天然成色作为基调,从而使整个建筑显得古朴凝重,与整个自然环境浑然天成。四面墙体正中镶嵌石刻彩绘的天神或地神,相传有镇妖、避邪之功能。四角上各安置一木雕龙头,龙头上各系一铜质风铃,常作吟风啸月,歌秋颂春之音。官寨的内部以木板或石墙隔成63间大小房屋,各屋又以各种藏汉家具填充空间,使屋内布局合理,井然有序。大小经堂内帷幔低垂,神灯长明,香烟缭绕,内墙四周绘有佛本生经的故事等内容的壁画,色彩艳丽,笔法细腻。置身其中,会有一种“语默动静,一切声色,尽是佛事”的感触。 上藏民的楼房,必须扶着圆圆的木扶手才上得去,可能是要尽量节省空间的缘故,楼梯一级一级挨得密密匝匝的,按汉族的习惯觉得一点也不好走,每登上一步都非得要有耐心不可!土司管家的工作室兼卧室,以及卧室里间摆放着的硕大无比装粮食用的木箱。管家在土司的家庭里有至高无尚的地位,基本上他是这个家族经济和政治的核心人物。仔细端详了挂在墙壁上的管家的尊容,看上去的确深沉睿智沉稳中又带些阴骘,完全一副非凡人物的举止。其实他的起居并不奢华,甚而可以叫住朴素。但看上去简单的陈设中却处处显露出大管家的威仪!从房屋里间的谷仓可以显露出这个家庭的丰衣足实和管家的精明强干。接着走进土司家庭用膳的房间,这里的布置相对来说就豪华了许多,走进去给人一种金碧辉煌又有些融融和和的感觉。土司家庭的用餐是严格地规定了座次尊卑的,主座自然是土司和正室夫人,他俩的座位居高临下,座前搁一长条几案,下面是一张长桌,桌凳上都铺着五彩织锦般的羊绒,桌子的左右两边的上方必须坐着土司的儿子,接下去是儿媳,儿孙,正对着土司和夫人的才是女儿和姐妹之辈。
土司的卧室
走进了土司的卧室,房间很宽很有气派就陈设的精美自不必说,墙上土司及夫人的合影更让人回味,十七代土司大人索官瀛阔脸饱额,一副作深远沉思的模样,尊容神圣不可侵犯;他的正室夫人是个美丽温柔的汉家女子,她细腻的容颜给人一种平静温暖的感觉,使人相信她是一个相夫教子,怜恤下人的好主子!他们的卧具肯定是整个官寨最好的,床是藏家风格,床面很宽朗,上面尽是缤纷色彩象征着吉祥如意的繁花盛景。卧房的里间是珍藏金银珠宝的所在,里面的宝物晶莹闪烁,数不胜数,让人惊谔于这个家族的鼎盛辉煌,但同时又会联想到这是由多少奴隶的骨血所凝固而成繁荣,富贵以极在奴隶制社会自然也残忍以极! 二楼看了看,走进红军事迹展览厅,1935年7月初,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在此居住了一周,并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专门讨论了民族地区的有关问题。当时由于藏汉的隔膜,红军的民族政策的人文色彩浓厚,哪怕红军进入这个地方遭到土司指挥下的民团的阻击,红军也是尽量地少损伤民族的利益,有些喜剧的是,在艰难进击过程中,红军发射了两枚信号弹,土司及家人以为汉人放了神火,这是无以抗拒的,于是就率众仓惶逃窜,使红军不费一枪一弹地攻下了官寨。以后红军非常尊重藏文化,没有任何伤损官寨利益的举止,世世代代成了藏区的佳话,也以此促进了藏汉的和合!长征几件期间红军先后在马尔康及卓克基驻留一年之久,留下了众多的革命遗迹。当我们看到陈列室里红军在藏区一带险山恶水中进行艰苦卓绝战斗的浓缩图时,无不感怀中国革命的曲折艰辛,中国革命最终能取得彻底的胜利,真正是那个外国记者所说的“人间奇迹”!这些享受胜利果实的一代人又一代人是真的的不敢忘恩啊!
走向一楼,每间屋看了一看,不过是些农具,器械,粮食之类。和每个民族一样,人们都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向大自然索取又奉献,人才有了生存之源生命之本,因此一个藏民说得好:“是这样的山川河流给了我们生存的根本,我们知道要永远和大自然保持亲睦和合的关系,每天我们都要向天地祷告,希望在冥冥之中它能永永远远地使我们人类生活得称心如意!”
卓克基土司官寨规模庞大,构造精细,几乎囊括了嘉绒藏族建筑艺术之精华,是藏汉民族建筑艺术高度融合的典范,也是土司制度兴衰和艰苦卓绝红军长征精神的历史见证。2005年,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经典旅游景区之一。

㈦ 阿坝州以前真有土司吗

土司制度是在经济交通等客观条件不能满足中央集权对边地统治要求时,产生的一种中央政权对边地实施统治的一种方式,其特点简述为:世官其地,世有其土,土民世耕其地,世为其民。
阿坝州的嘉绒藏区,从元朝始至有解放前夕,实行土司制度。
过去有十八土司之说。这十八个土司为:明正土司(甘孜州康定)、冷边土司(甘孜州泸定东北)、沈边土司(甘孜州泸定)、鱼通土司(甘孜州道孚)、穆坪土司(雅安地区的宝兴)、革个咱土司、巴旺土司、巴底土司(三土司都在甘孜州的丹巴)、绰斯甲土司(金川西部)、祈浸土司(金川)、赞拉土司(小金)、沃日土司(小金东北部)、党坝土司、松岗土司、卓克基土司、梭磨土司(四土司都在马尔康)、杂谷脑土司(理县)、瓦寺土司(汶川)。
以上十八位土司曾在十八世纪,受清廷的封号。到了清末,明正、冷边、逃边、鱼通四个土司,被赵尔丰改土归流而撤销。剩余的14土司地区,就是今天的嘉绒藏族地区。
清代土司有四种类型,即土司、土官、土屯和土弁。土司制大体如下:
指挥司,设指挥使,正三品。
宣慰司,设宣慰使,从三品。
宣抚司,设宣抚使,从四品。
安抚司,设安抚使,从五品。
招讨司,设招讨使,从五品。
长官司,设长官使,从六品。
绰斯甲土司为安抚使,卓克基土司、松岗土司和党坝土司均为长官使。
各土司间互不相属。土司为一地区最高统治者,掌管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大权。土司住的官寨为土司衙门,内设大管家、轮值大头人、秘书长。凡大事由土司召集乘务各大头人开会决定,这种会叫“大头人会议”。如绰斯甲土司的“大头人会议”成员为10个。

㈧ 松岗镇的基本概况

松岗,嘉绒藏语意为“峡谷上的官寨”,因原松岗土司官寨设于峡口得名。松岗镇位于马尔康县城西15公里,梭磨河下游,东接卓克基镇、马尔康镇,南邻党坝乡,西界白湾乡,北邻脚木足乡。镇平均海拔2540米,地形险峻,东高西低,总面积224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2467亩、退耕还林地2752亩、林地17万亩、草场8.2万亩。辖莫斯都、洛威、丹波、哈飘、直波、松岗、蒲尔玛、七里8个村,14个村民小组,36个自然村寨,533户、2196人,城镇人口200余人,基本实现了水、电、路、通讯“四通”。全国最大的人工养獐场,直波古城、莫斯都古岩画和岷江柏自然保护区等旅游资源,恒丰、汇源、兴工三个矿业公司。经济状况:2007经济总收入654万元,其中农业收入196万元,种植业收入185万元。粮食总产量632吨,人均有粮284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755元,各类大小牲畜8081头(只)。
资源状况:松岗镇具有较为丰富的自然、生态和人文资源,已探明的有硅、钽、锂等矿产资源,蓄量较大,目前已得到初步开发,有汇源硅业、兴工实业公司、双晶硅业3个民营企业;辖区内中草药材品种繁多,出产虫草、贝母、羌活等名贵药材,驰名省内外,是农牧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松岗历史文化悠久,辖区内有著名的松岗土司官寨遗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直波碉群,同时还拥有全国最大的人工养獐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莫斯都古岩画以及直波古城等历史人文风景。

㈨ 卓克基的卓克基土司官寨

位于距马尔康县城8公里的卓克基镇西索村。卓克基土司始封于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第一任土司为斯达崩。清乾隆十五年(1750),因随征大金川有功,擢升长官司职,共延续665年,繁衍17代。官寨既是土司办公的衙门,也是土司及其家眷生活的地方。现存土司官寨始建于1918年,1936年毁于大火,1938年由第16代土司索观瀛在原址上进行重建。1935年红军长征期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曾在官寨居住一周。索观瀛熟读四书五经,能讲流利汉语,精明好学。在索观瀛的官寨有一间叫“蜀锦楼”的房间,收藏有大量的藏文和汉文典籍。当年,毛泽东等入住官寨后,发现“蜀锦楼”里居然有如此丰富的藏书,大开眼界。一本线装《三国演义》还放置在大理石书桌上。嗜书如命的毛泽东甚感惊讶,对卓克基土司也有了新的认识。毛泽东不但在官寨内饶有兴趣的重读此书,离开官寨后还将此书带在身边借读。在官寨居住的7天时间里,毛泽东等人谈古论今,指点江山,并对官寨进行详细的考察研究。毛泽东曾感叹:“古有郿坞,今有官寨。土司的这个城堡应该是我们在长征途中见到的最有特色的建筑了。”这里也是矛盾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阿来的小说《尘埃落定》故事背景地,也是著名电视连续剧《长征》的开机地和外景主要拍摄地。1988年被列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整个官寨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有大小房间及展示厅63间。官寨坐北朝南,由四组碉楼组合为封闭式四合院。建筑规模庞大,高大雄伟,构造精巧,囊括了嘉绒藏族石碉古建筑风格于一体,融世俗与宗教建筑理念为一身,独具魅力的城堡式建筑。官寨分东、西、南、北四幢楼,楼层都采用汉式回廊,回廊外用汉式花窗与嘉绒式窗花做装饰。整栋建筑为穿斗式结构,未用一钉一铆,表现出高超的建筑艺术。官寨中,嘉绒文化展示区主要集中在一楼及四楼的部分楼房,分为厨房、经幡房、社稷房、银厅房、酿酒房、衣饰房等12个展厅。二楼主要是红色文化展示厅,共11个展室。三楼主要展示土司文化。五楼及四楼的部分房间为宗教文化展示厅,主要有文经堂、红教殿、黄教殿、长寿殿、狮面空行殿、禁食斋、僧人住房等8个展室。卓克基土司官寨是阿坝州藏羌文化走廊上的经典旅游景区。
1984年,美国著名作家、《纽约时报》总编辑索尔兹伯里来到马尔康,盛赞卓克基土司官寨是“东方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
门票:60 元(儿童票,身高1.3 以下免票;老年人60 周岁以上半票,70 周岁以上免票;现役军人,学生,残疾人凭个人相关有效证件半票)。
官寨开放时间:8:30—19:00。

㈩ 马尔康桌克基土司官寨门票多少钱

成人60学生30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