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龙骨坡古猿人遗址

龙骨坡古猿人遗址

发布时间: 2021-01-25 15:16:08

① 龙骨坡古猿人遗址的质疑求证

龙骨坡古猿人遗址占地约700平方米,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内外一些学者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巫山人的年代是否可靠;二是第一次和第二次发掘出土的石器太少,不足以支撑长江流域可能是人类起源地的结论。
对于第一个质疑,中国专家运用不同的检测方法,都证明巫山人化石距今约204万年。对巫山人年代一直持怀疑态度的美国依阿华大学人类学系石汉教授,与另外4位境外学者于1992年夏亲自到遗址现场采样,测定结果也证明了上述结论。
1984年至1985年的考古,只发现了两块石器。“为什么一个遗址只有两块石器?”这是国内外专家关注的焦点。黄万波教授解释说,以前主要是想寻找化石和大的石器,忽略了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研究,所以发掘方法比较粗糙。1997年至1998年,黄万波教授带着考古队再次来到这里,并找到了20多块较大的石器。
“但这还不能说明问题,作为人类生存的环境,应该有人活动的痕迹,比如说打造石器时留下的碎石片等。”黄万波说。来此进行第三次发掘的目的,就是要找到这些痕迹。
“巫山人”是不是人类始祖
“我们这次发掘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在明确的地层单元中找到更多的石器,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说明龙骨坡文化的性质。”考古队队长侯严梅博士说。从动物化石大面积堆积的形状和一些被破碎过的痕迹分析,当时这些动物都是被猎杀,并被搬运过。黄万波教授又从变质石灰石中找到了20多块较大的旧石器。这些石器,都有被磨损和使用过的痕迹。考古专家们称,这些发现,极有可能证明三峡地区是地球上早期人类的发源地之一。
黄万波教授是国际第四纪委员会亚太地区地层分会委员。他说,龙骨坡遗址所以能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强烈关注,是因为它具有四个方面的价值:第一,地层保存完好且层次清楚,其中有三个地质单元可以作为华南更新世早期的标准剖面进行比较研究;第二,遗址中发现的动物群有120种,其中哺乳动物化石116种,是目前中国第四纪化石地点中化石种类最多的一个点,而且绝大多数动物如乳齿象、爪蹄兽、剑齿虎等早已灭绝;第三,经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系和美国、加拿大等国专家测定,龙骨坡遗址距今大约180万年至248万年;第四,灵长类化石种类繁多,有人类化石、巨猿化石、狒狒化石和猕猴化石等。在中国境内,同一地质环境之中发现如此众多的灵长类化石是很少见的。
法国旧石器考古专家博伊达教授十分看好龙骨坡遗址的前景。他认为进一步的发掘和研究将证明,这是东亚最早的古人类遗址。
不管未来如何,巫山人化石的出土,已经填补了我国早期人类化石的空白。龙骨坡遗址,已经显现了其在人类起源和长江及三峡河谷发育史研究上极高的科学价值。

② 巫山猿人的发现有什么重要价值

在龙骨坡化石复点的“巫山老母”制和“巫山少女”两件人类化石,其绝对年代,经古地磁、ESR和氨基酸等三种方法测定,距今有180万年至240万年了。它们代表了中华大地迄今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址和最原始的文化,那就是龙骨坡史前文化。“巫山猿人”是已经发现的我国、乃至东亚最早的古人类,其化石揭示了人类发展的进程,填补了我国早期人类化石的空白,对于研究人类的起源和三峡河谷的发育史,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③ 我国原始社会古村落遗址有哪些

我国的原始社会遗址如下:
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
四川巫山龙骨坡(前200万年)
安徽繁昌人字洞(前200万年)
山西芮城西侯渡(前180万年)
云南楚雄元谋人(前170万年)
河北阳原小长梁、东谷蛇(前100万年)
四川古蔺石屏野猫洞
以上,在地质学上属更新世早期。
陕西蓝田人(前100万年)
南京市郊区“南京人”(前六十二万年至五十八万年)
北京周口店人(前505万年)
山西芮城河
河南南召云阳
河北郧县梅铺
大冶石龙头
安徽和县陶店
贵族黔西观音洞
辽宁营口金牛山
本溪庙后山
以上地质年代属更新世中期(前五十万年至三十万年左右)。其中最著名的是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特征:以打制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过着采集和狩猎生活。
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
广东阳春独石子
辽宁营口金牛山人(从猿人到早期智人过渡)
陕西大荔甜水沟人(从猿人到早期智人过渡)
山西襄汾丁村(从猿人到早期智人过渡)
山西阳高许家窖人(从猿人到早期智人过渡)
广东曲江马坝人(典型的早期智人)
贵州相梓岩灰洞
湖北长阳下丁家(典型的早期智人)
辽宁喀左鸽子洞
四川资阳县黄鳝溪
云南富源大河乡茨托村(早期智人)
以上地质年代属更新世晚期(距今约十万年前)。
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
云南丽江木家桥人
黑龙江呼玛十八站
吉林安图明月镇人
内蒙乌审旗萨拉乌苏沿岸
宁夏宁武水洞沟
山东新泰鸟珠台新泰人
山西朔县峙峪
贵州普定穿洞人
河南安阳小南海
河北阳原虎头梁
安徽泗洪下草湾人
山西沁水下川
内蒙呼和浩特大窑
四川汉源富林
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
广西柳江通天岩
青海可可西里
西藏定日苏热、申扎雄梅
台湾台南左镇、台东长滨
以上地质年代属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开始,距今前三万至一万年,同属晚期智人。
旧石器与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期遗址
陕西大荔沙苑
河南许昌灵井
山西怀仁鹅毛口
山西沁水下川
封开黄岩洞
江西万年仙人洞
广西南宁豹子头
哈尔滨顾乡屯
满洲里扎赉诺尔
广西武鸣
洞庭湖区人工培植水稻遗址
湖南城头山古城遗址及水稻田、祭坛遗址
以上地质上属全新世,距今前一万年至七八千年。北方新石器时代遗址(前六千年至二千年)
磁山、裴李岗文化遗址(武安西和新郑西北)遍布武安以南和河南中部(前六千年至五千年)
北辛庄、大汶口文化遗址(前五千四百年至二千五百年)。在山东滕县东南和泰安县南,其文化遗存的堆积可分为三期,后期约为公元前4550至4350年间,与磁山文化基本是同一时期。前二千五百年以后,发展为山东龙山文化。
老官台文化遗址(前六千年左右),在陕西华县。
大地湾文化遗址(前五千八百年至五千四百年),在甘肃秦安县。分布在渭水流域及汉水上游。
以上均早于仰韶文化,在上述几处遗址中已发现了谷物,人们已掌握了种植、饲养、渔猎,制陶术及编织技术,早于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遗址(前五千年至三千年)属黄帝族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文化遗迹,地区较广泛,代表性较强,是考古学上的重要时期。
仰韶在河南渑池。以此为代表的文化遗址遍布于豫、陕、晋、冀等省以及东至鲁西北,北至河套,西至宁夏陇西,南至鄂西北,分为半坡(西安)、庙底沟(三门峡)、西壬村(山西芮城)、王湾(洛阳)、大河村(郑州)、后岗、大司空树(安阳)等类型。
其中:后岗文化下层属炎帝族文化,上层为小屯文化,属商文化。
山西襄汾陶寺村古城遗址(约四五千年前)
马家窖文化遗址(前3300-2050年)
马家窑在甘肃临洮,以此为代表,包括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种类型。主要分布于东起甘肃渭河流域,西至河西走廓和青海河湟地区,是仰韶文化晚期的一个分支,又名甘肃仰韶文化。
龙山文化遗址(前2900-1900年)属夏文化。
以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为代表,分布于山东、苏北、皖北、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及辽东半岛南端、鄂西北、河套东北隅等地。分为庙底沟二期文化,以安阳后岗为代表的河南龙山,以城子崖、日照为代表的山西龙山文化(典型的龙山文化),以长安客省庄为代表的陕西龙山文化,以襄汾陶寺为代表的陶寺型龙山文化五种类型
齐家文化遗址(前二千年左右)
在甘肃广河齐家坪遗址为代表,分布于东起甘肃泾渭,西抵青海河、湟,南至甘南白龙江流域,北入内蒙阿拉善。上承马家窑文化,晚期进入青铜时代早期,约与中原夏朝同时。
红山文化遗址(前3500年左右)
以内蒙赤峰市东北红山后遗址为代表,分布于内蒙东南部、辽宁西部、河北北部、吉林西北部。相对时间与中原仰韶文化大致相当。
南方新石器时代遗址(前五千年至二千年)
青莲岗(江苏淮安东北),青莲岗遗址在江苏淮安东北,北阴阳营文化(南京市南大校内)(前五千四百年至三千年),以此为代表广泛分布在江苏淮河下游和宁镇地区以及安徽东南部。
西藏昌都卡若和拉萨市北郊曲贡村遗址(前五千五至四千年)。
四川广汉月亮湾三星堆古蜀国文化遗址(还在发掘中)(前三千年至一千年)
江川李家山、昆明晋宁石寨山战国,西汉时期古滇文化遗址(前二百年左右)
昆明官渡区羊甫头战国时期滇王国文化遗址(正在发掘中)(前五百年左右)
大溪文化(前四千四百年至三千三百年)
以四川巫山大溪遗址为代表分布于东至湖北江陵、公安,南至湖南澧水流域,洞庭湖北岸,北抵汉水中游等地。
屈家岭文化(前三千五百年至前二千六百年)
以湖北京山屈家岭遗址为代表,分布于湖北江汉平原至河南南阳盆地。
河姆渡文化(前五千年至前三千三百年)
以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为代表,分布于宁波绍兴平原的东部,越海东达舟山群岛。
马家滨、崧泽文化(前五千年至四千年)
以浙江嘉兴马家滨遗址为代表,分布于钱塘江以北,西北至常州一带太湖流域。旧称江南青莲岗文化。后发展为上海青浦县东的崧泽文化,其后,又发展为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前三千三百年至二千三百年)
以浙江余杭良渚镇遗址为代表,分布于太湖流域及宁波、绍兴平原西部,旧称杭州湾龙山文化。
其他原始文化:
普遍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以南,越海至台湾、海南岛。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起,延续时间较长,各地文化面貌亦各不相同。

④ 巫山猿人遗址龙骨坡山体是由什么构成的

巫山县庙宇镇龙坪村,坐落在长江巫峡南岸,是一个恰好位于北纬30度上的小山村,它距离长江边50千米,海拔在800米左右。龙骨坡是由石灰岩构成的山体,南坡有一巨大裂隙,称为“龙洞”。北侧与洞外沟谷相通,南侧伸向石灰岩内部,其中堆积大量的角砾、砾石、砂质黏土和黏土,堆积物由钙质胶结。

⑤ 中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猿人化石

“巫山人”化石是中国境内迄今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

1985年,考古工作者在四川省巫山县庙宇镇龙坪村龙骨坡,发掘出一段带有2颗臼齿的残破能人左侧下颌骨化石以及一些有人工加工痕迹的骨片。1986年又发掘出3枚门齿和一段带有2个牙齿的下牙床化石。

经学者研究,龙骨坡遗址出土的遗物代表了一种能人的新亚种,后被定名为“能人巫山亚种”(Home erectus wushanensis),一般称之为“巫山人”,距今约201~204万年。

(5)龙骨坡古猿人遗址扩展阅读:

关于“巫山人”的争议:

云南元谋人距今170万年,被公认为是我国境内最早出现的人类,然而专家却对此提出疑问。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万波带领的中法考古队,日前在重庆巫山庙宇镇龙骨坡古人类遗址现场的考古工作中,发现了距今200多万年前的古老石器,该结果显示,“巫山人”距今200多万年,比元谋人还早30多万年。

由于化石材料的缺失,巫山人是人是猿尚有巨大的争议,著名古生物学家吴新智就不同意其为人类的说法,国际古生物学界对巫山人也基本上持否定的态度。此次出土的大量有清楚人工打击痕迹的石器,以及大量的古人类生活遗迹可以进一步考证出,200多万年前,“巫山人”已经产生了文化。

文化是区别“是人还是猿”的重要标准。所以,“巫山人”是人而不是猿,比云南元谋人还早30万年。

⑥ 龙骨坡古猿人遗址的考古发掘

1985年10月13日13时许来,一段古人类下自颌骨化石在此出土。这段化石包括一段左侧下牙床和一个上内侧门齿,牙床上带有两颗臼齿。研究显示,化石的时代超出了周口店北京人和印度尼西亚桑吉根标本下限而接近东非上新世——更新世人的下限,同东非早更新世能人处在同一进化水平上。
1997年,考古队在第二次发掘中又发现了距今200万年的“有清楚的人工打击痕迹”的石器,不仅证明三峡地区曾经经历了连续2000年的火山爆发,而且发现了140万年——200万年前的蝴蝶猿人和智人化石。
自20世纪50年代在东非大量出土距今200—400万年前属于早期人类的化石后,非洲已被普遍认为是人类起源的首选地。更多的西方学者也认定中国不可能是人类起源地。
龙骨坡的考古发现,迅速在世界考古界引起轰动。

⑦ 龙骨坡遗址的争论

巫山龙骨坡下颌骨引发人猿之争
在1985年巫山龙骨坡下颌骨化石被发现后,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它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到底是人还是猿?年代判断是否准确?为什么龙骨坡遗址发现的石器那么少?种种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科学家。
巫山龙骨坡遗址已经历了3个阶段的发掘:1985年~1988年,1997年~1999年,2003年~2006年。20多年过去了,经过三期大规模的考古发掘,这些问题找到答案了吗?
1984年,黄万波等在巫山庙宇镇龙洞东侧的一面山坡地采集到了剑齿虎、乳齿象、爪蹄兽等绝灭动物的化石。他们由此判断,这里曾经生活着一个非常古老的动物群,年代至少超过100万年,这就是现在的巫山县龙骨坡。从1985年到1988年的4年间,黄万波等在这里发掘获得了一段下颌骨化石(上面带两颗牙齿)、两件石器(安山岩制成的砍砸器和石英岩石锤)和包括巨猿、大熊猫等在内的116种哺乳动物化石。
专家们通过古地磁和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法测定了龙骨坡遗址的年代。古地磁测量用的样品为土样,分别采自1层~22层,测得结果为180万年~240万年,人化石所在层位是第8层,其年代为距今204万年;电子自旋共振法采用的样品为动物的牙齿,样品分别采自2~3层、4层、5层,测得这3个样品的平均年代为173万年。下颌骨化石出土于7~8水平层,因此,电子自旋共振法推测其年代应该远远早于173万年。1991年,黄万波将研究成果汇集到《巫山猿人》一书。
此后不久,美国艾奥瓦大学古人类学家石汉致信黄万波认为下颌骨化石年代太早,不可信。于是,黄万波去信邀请石汉访华,两人1992年同去龙骨坡,按照自上而下的层序采集测年样品,带回美国进行ESR测年。1994年测年结果出来了,龙骨坡4~5水平层年代为距今102万年前,巫山猿人位于第8水平层,其年代必定更早。于是,黄万波等在1995年的英国《自然》杂志(第378卷,275页~278页)上发表了《亚洲的早期人类化石及其石器制品》一文,报道了他们的发现。但是,由于下颌骨化石比较残破,对其分类在学术界有分歧;也有学者认为,发现的石器只有两件,数量少,有待今后发现更多的材料。
在国内外专家的质疑声中,1997年~1999年,黄万波等再次来到龙骨坡。这次除发现了更多的动物化石外,又发现了20余件以石灰岩为原料打制的大型石器。2003年~2006年,中法联合考察队在龙骨坡进行了第三次发掘,除发现重要的巨猿等哺乳动物化石外,又发现了数百件以变质灰岩为主的石器。由于改变了发掘方法,考古人员获得了更多的信息,在地层剖面上揭示了23个不同时代的居住面,发现了若干件石器与象、牛、鹿、麂等多种食草动物化石肢骨出现在同一层位的情况,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
这么多大型动物的前后肢骨与数件石器堆积在一起,排除水流分选作用和其他非人为因素,究竟意味着什么?反映出了何种埋藏环境? “唯一的解释就是有思维的食肉动物所为。”黄万波说,“发现了23个文化层,就是说这种食肉动物在龙骨坡生活了很长时间。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这种食肉动物究竟是什么?”
是人,还是古猿?
“通过23年在龙骨坡的考古研究,龙骨坡文化找到了。”黄万波说。
黄万波解释道,古猿与人的区别有两点:一是形态,两者有显著差别,但是在某些方面模棱两可;二是文化,因为文化是基石。光说形态,不考虑文化的话,不可能把现代人的起源讨论清楚,因为证据不足,亦难令人信服。1960年,考古学家乔纳森在东非大裂谷发现了能人头骨,信息传出后,不少人依其形态比较,认为能人不是人而是猿。随后,他们在能人化石的同一层发现了大量石器,从而为人与猿之争画上了句号。
人和猿的区别标准,就是是否产生了自己的文化。这是黄万波对那段下颌骨化石的判断。
其实,在《亚洲的早期人类化石及其石器制品》发表后不久,就有人对此提出质疑。1996年的英国《自然》杂志(第381卷,202页)上发表了Schwartz和Tattersall的题为《谁的牙齿》的文章,通过形态比较,他们发现龙骨坡化石的下第一臼齿明显小于在东南亚发现的类似牙齿化石。2000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新智院士在《人类学学报》(第19卷,第1期)上发表了题为《巫山龙骨坡似人下颌属于猿类》的文章。吴新智的结论是:“就已有的标本所提供的证据而言,它属于猿类已是没有疑义的了。”
吴新智简要地介绍了他的主要判断依据。
首先,古猿和人的第二前臼齿和第一前臼齿的接触面的位置不同,非洲和亚洲很多标本都有明确的表现。人的第一前臼齿在第二前臼齿的正前方,第二前臼齿上与第一前臼齿接触所产生的小的接触面在牙齿前面的中部,而古猿的第二前臼齿上的接触面向舌侧偏移。这是区分人和猿十分重要的特征,龙骨坡化石恰恰表现出了猿的特征而不是人的特征。
二是东非能人和格鲁吉亚170万年前人类下第二前臼齿标本的跟座长度都大约相当于齿冠长度的1/3,没有多大的变异范围,而龙骨坡化石却比它们大一倍。另一方面,龙骨坡标本的这个特征却与禄丰古猿比较接近。还有,龙骨坡下颌骨化石的厚度比同时代的非洲的人类化石要薄得多,其间差距很大。
吴新智说:“如上所述,龙骨坡标本具有这些与人不同而与猿相近的特征。这段下颌骨属于人,属于古猿,不是观点的不同,是对错的问题。根据形态来判断是非常客观的,龙骨坡的下颌骨标本已经足以作为证据,判断它属于猿。”
黄万波表示希望能够继续龙骨坡遗址的第四阶段的发掘,期待着更多的新发现和新的研究成果,来最终解开谜团。

⑧ 重庆目前最早的人类遗迹发现于哪个县

我国科学家在重庆市巫山县龙骨坡发现的一颗牙齿化石经过年代测定,距今204万年,这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化石,由此将我国人类起源的时间往前推进了100万年!昨天,在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主办的“巫山龙骨坡远祖之谜”研讨会上,记者获悉,这项研究结果改写了科学界先前对人类演化史的认识。中国人祖先起源于长江三峡在此之前,史学界普遍认为人类单一起源于东非大裂谷,而后迁徙到世界各地,而我们中国人的祖先“东亚型人”则是几十万年前才来到中国的。而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龙骨坡巫山古人类研究所所长黄万波为首的科研人员历时20多年所做的一项研究则推翻了这一著名论断。1985年,黄万波等人在重庆龙骨坡发现了一段左侧下牙床和一个内侧门齿,经过北京大学考古系陈铁梅等人用电子自旋共振法测定,牙齿化石时间为204万年。他们的研究表明:中国人的祖先——“东亚型人”,其发祥地位于长江三峡地区的重庆巫山龙骨坡。自此,人类的起源历史可以上溯到204万年以前,这论证了“东亚人起源于长江三峡”的学说。“巫山人”比“元谋人”还早在中学历史课本中写着:“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是中国最早的人类。”如今这一说法在科学家的研究下有待修改,因为在巫山龙骨坡发现的“巫山人”在204万年以前,比元谋人还早了30万年。这不但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化石,而且将中国的史前文化往前推进了100多万年,这说明204万年以前,中华大地上就已经有了人类的足迹,而龙骨坡文化则成为中国远古历史的第一篇。“北京人”祖籍不在北京从1984年开始,黄万波等人在长江流域陆续发现了多达五处的人类化石遗址,其时代涵盖了200万年至5000年前。“如果把我国采集到的古人类化石汇集到一起,就会发现长江流域发现的人类化石地点最多,占了总数的86%,而长江流域以外的一些地点,如北京人、蓝田人等,其原籍也不在北方,而是随着自然环境的变暖和生活半径的扩大,一支越过秦岭抵达蓝田,另一支则沿着东部平原迁移到了华北的北京,成为了‘北京人’。”黄万波告诉记者,过去学界普遍认为“东亚型人”是几十万年前变成“人”之后才从非洲来到东亚的,而“巫山人”的发现则至少说明早在200万年前甚至更远,东亚就来了一批“猿人”,“因为那时‘猿’的特征还比较明显,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所以从‘猿’变成‘人’这一重大转变是在中国大地上完成的,所以我们有理由怀疑人类单纯起源于非洲的说法。”这项结论证明北非型人和东亚型人各为古猿的一支,各自演化成为现代人,从而改变了人类走出非洲后迁徙的模式,改写了科学界对人类演化史的定论,进一步支持“人类多地起源”的学说。

⑨ 列举我国现存的古遗迹

大明宫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明宫是唐帝国最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群,也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宫殿建筑群,是唐朝的国家象征,大明宫初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毁于唐末。面积3.2平方公里,是北京明清故宫的4.5倍大。唐大明宫是东方园林宫殿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大明宫遗址是1961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际古遗址理事会确定的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遗址保护工程,是丝绸之路整体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是西安城市建设、大遗址保护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工程,西安的“城市中央公园”,使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成为带动西安率先发展、均衡发展、科学发展的城市增长极,成为西安未来城市发展的生态基础、最重要的人文象征,并成为世界文明古都的重要支撑,进一步提升西安的城市特色。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故宫
天坛
圆明园

⑩ 巫山猿人遗址被誉为什么

巫山猿人来遗址位于我国三峡自腹地的重庆巫山县龙坪村龙洞堡西坡龙骨坡,这里除了发现的两件古人类化石外,还发现了一批石制品和120种古脊椎动物,其中哺乳动物化石116种。

后经考证,这两件人类化石是生活在201万年至204万年前的巫山人。巫山猿人遗址被誉为“中国人类历史最早的摇篮”。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