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广西贝丘遗址

广西贝丘遗址

发布时间: 2021-01-25 20:16:24

❶ 广西有什么著名的历史遗址

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流向由南向北)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流向由北向南)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2018年8月13日,灵渠等4个项目入选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融安县南朝古墓群。融安县地处桂中北部,地属山区,全县大部分地区为山坡土岭。融安县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代为融州。秦未汉初、三国时代为潭中县地。唐、宋、元、明时期为融州。融安县发现及发掘的古墓葬中都是以南朝古墓为主。在广西南朝古墓中很有它的代表性和浓厚的地方特色,对当地的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甑皮岩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西桂林市甑皮岩路26号,地处桂阳公路与万福路交汇处,距市中心约8千米,公交车可直达,是岭南地区唯一一个国家级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文物景区。
晓锦遗址坐落在距资源县城13公里的晓锦村后龙山上。经有关专家对原始文化层与出土文物进行分析,晓锦古人类遗址至少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应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期可能至商周时期。
百谷遗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那毕乡大和村百谷屯东北,为旧石器时代遗址。 百谷遗址原始地貌保存完好,石制品埋藏丰富。已发现数量较多的石制品,及可供年代测定的玻璃陨石标本。遗址表面还发现更多的大型砾石石器。在高岭坡遗址内,出土了石制品69件和玻璃陨石等。之后又出土石制品90余件,证实砖红壤是石器的原生地层,推断距今约70万年,把人类在广西活动的历史大大提前。
顶蛳山遗址遗址地处邕宁邕江支流八尺江右岸,是一处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遗址,整个山丘呈椭圆状南北延伸,地势东高西低,总面积约4000多平方米,被列为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和国家大遗址展示中心之一。
社山遗址又称交东贝丘遗址,位于广西省防城港下辖东兴市江平镇交东村西南海边,是新时期时代的遗迹。遗址在高出海面约10多米的山丘上。山上有一社山,遗址在社山东部隆起处,故得名社山遗址。
鲤鱼嘴遗址为旧石器至新石器时期的古遗址,位于广西柳州市区南部大龙潭公园内的大龙潭东北、龙山南麓的岩厦下,北距柳江河约3公里,遗址面积约200余平方米。
柳城巨猿洞位于柳城县社冲乡新社冲屯西北500米的楞寨山,洞口离地面约为90米。1956年该屯村民覃秀怀在挖岩泥时发现,1957年至1963年,中国科学院古人类和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先后六次对该洞进行发掘,挖掘总长度为180余米,是挖掘到巨猿和其他动物化石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地方,对研究人类起源和地质变迁有重大科学意义。
靖江王陵,位于广西桂林市区七星区东郊尧山西南麓,南北15公里,东西7公里,共有王亲藩戚墓葬300多座。整个陵园规模庞大、气势磅礴,有“北有十三皇陵,南有靖江皇陵”之称,其中有11人葬尧山,有“靖江王11陵”之谓。靖江王是朱元璋于洪武三年首批分封的十个王国之一,也是唯一以侄孙辈受封的藩王。
灵泉寺遗址。2006年8月至10月,柳州市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会同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距今灵泉寺东南80米处的区域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500平方米。经过发掘清理,揭露地下遗址约300平方米,清理出灵泉寺3期建筑遗迹:一期约为唐代,二期约为北宋末期至南宋中期,三期约为明代中期。
智城城址位于广西南宁市上林县。遗址包括覃排乡爱长村石俭屯西北450米处的智城垌古城址和澄泰乡洋渡村石牛山六合坚固大宅颂碑。智城古城建于公元634年至682年之间,城址分内城和外城两部分。总面积6.19公顷,周长1.7公里。

❷ 有没有人知道广西南宁蛳螺山贝丘遗址的资料

顶蛳山贝丘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文物类别为古遗址,位于广西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新新村九碗坡清水泉与八尺江交汇处三角嘴台地的小山坡上。现为邕宁区文物管理所管理使用,隶属邕宁区文体局。遗址位于距蒲庙镇西南三公里的顶蛳山,东面为清水泉下游,西北有邕江支流八尺江,整个遗址呈西南与东北走向,东西长约100米,南北长约60米,面积4800平方米,遗址横断面可见40—50cm厚螺壳堆积,采集标本有蚌刀、石斧、夹砂粗陶片及多种兽骨。该遗址于1994年8月发现,1997年4—7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西工作队、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和南宁市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发掘。1997年7月3日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立有保护碑记,划定了保护范围:南以木棉树为界,东、西、北以现有的鱼塘边为界。顶蛳山贝丘遗址地层堆积清楚,文化内涵丰富,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被评为该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0年7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将顶蛳山贝丘遗址公布为第五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考古专家论证,依据考古学文化命名的原则,把集中分布在南宁及其附近的以贝丘遗址为特征的一类遗址统一命名为“顶蛳山文化”,这是中国原始文化序列中我区第一个被冠以广西地名命名的史前文化。2001年7月国务院公布顶蛳山贝丘遗址为全国第五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是南宁市(含邕宁、武鸣等七县)首个获得这一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
被国家文物局评为1997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顶狮山遗址,位于邕宁县蒲庙镇新新行政村九碗坡自然村东北约1公里的顶狮山上,属色江支流八尺江右岸第一阶地,八尺江与清水泉交汇处的三角嘴南端。现发掘面积约4000平方米,是广西目前保存状况最好的贝丘遗址之一。1997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队、南宁市博物馆联合对顶狮山遗址进行了第一次发掘。发掘面积500余平方米,共发现三个阶段的文化堆积。目前已发掘出一大批石器、石滩、蚌器、陶片、古人类遗骸等遗物,并陆续发现了牛、鹿、象、马等多种动物遗骸,同时有古斧、骨游等文物。新近又发现了墓葬140多座,墓内保存有非常完整的古人类遗骸化石180多具。这些墓葬大致分为两个时期,分布密集,排列有序。其中有单人墓,也有合葬墓,最大的合葬墓已挖掘出13个人体的骨骼。这批墓葬中,人骨保存状况较好,葬式为屈肢葬和肢解葬,其中肢解葬式前所未见,体现了独特的墓葬习俗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如此令人神往,蕴含富厚而又扑朔迷离之地,谁都会追思先人,发幽幽的怀古之情。

❸ 广西桂陶的“广西桂陶”是广西陶器之适宜称谓

广西陶器统称为“广西桂陶”。用广西区域陶土并制作于广西区域的陶瓷可泛指为“广西桂陶”,此称谓符合广西陶器的实际情况。广西坭兴陶、广西瓷器均适宜称为“广西桂陶”,均属“广西桂陶”范畴。
广西桂陶有万年历史,历经千万年蕴育沉淀,“广西桂陶”已盛名远扬。广西桂陶具有悠久历史,有万年桂陶之称。目前,全世界在同一城市挖掘出三处万年古陶出土遗址的城市仅有广西桂林市,全国挖掘出土四处万年古陶遗址的省份仅有广西自治区。桂林市是世界最重要的陶器发源地之一,广西是世界最重要的陶器发源区域之一。
广西从北至南出土了桂林市庙岩、甑皮岩遗址陶、大岩遗址陶、柳州大龙潭鲤鱼嘴遗址陶、南宁豹子头、顶蛳山遗址陶、钦州市红泥岭、上洋角、独料遗、马敬坡遗址陶等大量古陶。其中经考证:桂林市庙岩素面陶有一万五千年历史,桂林市甑皮岩遗址陶、柳州大龙潭鲤鱼嘴遗址陶有一万年历史,南宁豹子头贝丘遗址陶有八千年历史、南宁顶蛳山遗址陶有五千年历史、钦州市的红泥岭、上洋角、独料遗、马敬坡遗址陶有四千年、三千年历史。广西桂陶在钦州发展至唐宋时期,出现了陶刻书法艺术。民国9年,在钦州城东平心村发现唐刺史宁道务之墓的陶碑,高为四尺余,目前为全国发现最早的陶制墓碑。该碑雕刻了反映宁道务生平事迹的碑文,该碑刻字通体楷书,犹纯作北魏碑字体,共计1500多字,该陶碑现有六分之一存于广西博物馆。唐朝陶碑的发现证明了在距今1300年前广西钦州制陶已出现陶刻书法技艺。
广西桂陶文化历经世代传承,至清咸丰、同治年间,在北部湾钦州地区得到史无前例的爆发与发展。桂陶艺人经过历代蕴育沉淀,终于寻求到运用北部湾钦江两岸软硬陶土创制艺术性独具特色的坭兴桂陶,广西桂陶得到了完美升华。现今存世的咸丰、同治年间的坭兴桂陶作品不乏珍品,坭兴陶亦获得了无数艺术大奖。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三环”为代表的广西陶瓷以“工艺独特,装饰精美,典雅时尚,真正实现了实用性与观赏性价值并重”的特点在海外形成了“广西桂陶”的良好声誉。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