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白庙岗遗址

白庙岗遗址

发布时间: 2021-01-25 22:28:11

1. 白庙村的历史由来

白庙村,位于咸阳城区东北15公里的渭北黄土台原上,是渭城区韩家湾乡辖下的一个普通村庄。明、清时期,该村官路口寿峰寺的白色墙面为过往车辆提供了一个显目的标志,寿峰寺习称白庙。村以庙名,遂定名为白庙村。
白庙村南面不远处是埋葬着西汉第二个皇帝——汉惠帝刘盈的安陵大冢。村周围有汉安陵邑城垣遗址。附近的汉代文化堆积层及建筑材料、生活用品等遗物,时有发现。因此,白庙村作为西汉安陵邑的故地,已属毋庸置疑的事实。但是,这块地方汉代以前的历史演变及其与中国古代司马氏、班氏两大史学世家的关系等历史文化渊源,还有待挖掘和展现。本文就此谈一些个人看法,以供识者参考。 秦汉以前,白庙村所在的安陵故城是什么地方?成书于唐初的《括地志》里有答案:“安陵故城在雍州咸阳东二十一里①,周之程邑也。”然而周之程邑,并非此地建置的源头。罗长源的《路史》说:“程。商封吴回后,今咸阳故安陵城,周程邑也。”郑樵的《通志》也说:“程氏,伯爵,风姓,重黎之后也。重为火正,裔孙封于程”。(关于吴回、重黎,下文有解)。由此可见,程是商代咸阳市区境内的一个小封国,这个封国怎样演变为周之程邑,需要作进一步考察。
商代后期,居住在关中西部的周族势力逐步强大起来。该部族的首领由于坚持推行其祖先后稷、公刘等创始的种植技术,促进农业生产而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与此同时,在政治上以“仁政”对抗殷商王朝的“暴政”,对周围的部族,采取德威并重的措施,促其归顺,从而使统治区的范围不断扩大。当时,处于周国东部的程国,因“损禄增爵,群臣貌匮,比而戾民②”而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况下,周族的首领季历于公元前1124年(商武乙二十四年)率师伐程,占领了程地。之后,又于公元前1108年(商文丁五年),在这里营造程邑,创建了见诸记载的咸阳境内渭水北岸的第一座城邑③。
程邑的建造,暴露了季历东进的意图,对殷商王朝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这块地方北距泾、南控渭、东部为泾渭之会,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进可顺流而下,直捣黄河以东;退可赖三面临水,以为屏障。程邑建造后不久,季历便被商王文丁杀掉。季历死后,其子孙在西周建国前仍居于程邑,“维周王宅程”(《逸周书·大匡》)。季历的儿子周文王,从程地出发,消灭了渭河南部沣河流域的侯爵大国崇国,把周国的国都,由关中西部的周原迁到了关中中部的丰京。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除了在沣河东岸营造镐京之外,程邑仍然是他的居邑和攻打商王朝的根据地。《吕氏春秋·审应览,具备》 记载:“不得其具,贤虽过汤武,则劳而无功矣。汤尝约于亳,武王尝穷于毕裎(程)矣。”证明武王伐纣的准备工作,是在毕程④这个地方进行的。西周建国后,这里是程伯的封地。西周末,程伯的后代同周平王一起迁到洛阳。程国故地,经过战乱,同丰、镐二京一道被夷为平地,成了“彼黍离离,彼稷之苗”的田野。
周王朝东迁之后,关中西部靠养殖业起家的秦族勃然兴起,他们在依照原先周族的路线,沿渭河东进的同时,获得了种植业的生产技术,使种植业和养殖业都得到了发展。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在程国故地,建造了都城咸阳。孝公的后代,一方面不断东征,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另一方面陆续将都城由渭北向渭南扩展,意欲把都城的中心逐步由渭北转置渭南。延至秦始皇,第一个目标已经实现,第二个目标却是在秦亡后,由西汉王朝实现的。
通过以上记述,可以将程邑的历史地位,概括为以下三点:第一,咸阳的建城时间,不应由公元前350年的秦国都城算起,而应由公元前1108年商代的程邑算起,迄今已有3110多年的历史。第二,程地是中国周、秦两个朝代实现大统一的出发点。如果说周代实行的是诸侯分封制度的大统一的话,那么,秦代实行的则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大统一。两次统一,在中国历史上,都起到了推进社会进步的划时代作用。第三,咸阳的城市建设,汉代以前,经历了两次由渭北向渭南的扩展过程,同样也经历了两次彻底的毁灭,是中国历史上诸多王朝“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一面镜子。 程邑与史学世家司马氏的关系,从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中可以找到线索。司马迁写道:
“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后也。当周宣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司马氏世典周史。”
在《史记·楚世家》里,司马迁又写道:帝喾时代,因重黎对作乱的共工诛之不力而被帝喾所杀,“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及其后代在夏代有无封地,封于何处,不得而知,但商代封于程地,却是有籍可查的事实。他们的任务是“世序天地”,这也许是那个时代史官的首要任务。我们翻开《尚书》中的《尧典》和《舜典》,一开头就是“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⑤”,目的是要通过天象观测来弄清时间,如果不首先弄清时间,将何以纪事?所以古代的史官也称作天官。
吴回的后代,在西周时期,并没有失掉其伯爵的地位和史官的职务。周初的史官程伯史佚(史佚又称尹佚),为武王、成王、康王时名臣,与太公望、周公旦、召公被尊为“四圣”。史佚后裔世代袭封至周宣王时的程伯休甫,才因“失其守”而降为司马氏。司马氏虽无爵位,但仍承担着“世典周史”的工作。公元前770年,他们随周平王一起迁到洛阳。大约在公元前649年左右,因东周王朝政局混乱,司马氏逃到了晋国,随后又流落到卫、赵、秦等地,不从事史官工作。后世史家,对这一现象发出了“畴人子弟分散”、“史不记时,君不告朔”的憾叹!
司马氏流落到秦国的有名将司马错,秦惠王时因伐蜀功留作郡守。司马错的孙子司马靳,跟随武安君白起参加长平之战,回来后同白起一并被秦昭王赐死咸阳杜邮亭。司马靳的第五代孙司马谈,重新操起史官的业务,其子司马迁,继承父业,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史学巨著《史记》。
以上记述表明:程这个地方,始终是和史官的名字连为一体的,从商封吴回的后代算起,到周的程伯史佚、休甫、司马氏,在这里居住和活动了800余年。可以说,这里不仅是司马迁老祖宗的宅居,而且是商、周时代中国的史学之乡。 公元前188年,西汉惠帝死葬安陵,置安陵邑,迁关东“倡优乐人”五千户到此作为安陵邑的居民。后来安陵的居民发展到万户以上。住户中有许多名门望族,班氏家族就是其中之一。
班氏家族之涉于史学,是从东汉初年班彪开始的。《后汉书·班彪列传》记:“彪既才高而好述作,遂专心史籍之间。武帝时,司马迁著《史记》,自太初以后,缺而不录,后好事者颇或缀集其事,然多鄙俗,不足以踵继其书。彪乃继采前史遗事,傍贯异闻,作后传数十篇,因斟酌前史而讥正得失。”
班彪死后,他的儿子班固,为完成其父的未竟之业,“潜精研思”,在安陵故里对班彪史记后传的体例和内容进行修改、补充和提高。此项工作开始不久,便被人密告到汉明帝那里,说他私自改作国史。明帝下诏,把班固关进长安的牢狱,抄收家藏全部书籍。班固的弟弟班超怕班固在郡守的刑考下不能自明其说,便急速驰往京都,向明帝说明情况,得到了明帝的谅解,擢班固任兰台令史、典校秘书等职,给班固的修史工作提供了官方的认可和有利的条件。此后,班固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终于基本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整的断代史《汉书》。
班固任职的同时,班超也随母亲到了洛阳,因家贫,常常为官府抄写文书聊以糊口。明帝知道后,给了班超兰台令史的职位,使他们兄弟能够在一起从事同一的工作。但班超志不在编书,而在“立功异域,以取封候”,干一番惊天动地事业的理想上。后来他率领三十六人之师,转战西域各国,打通了长期被匈奴控制的西域南北两路交通;因屡建奇功而被封为定远侯,任西域都护之职。班超在西域呆了三十一年,一直呆到七十岁高龄,才在他的妹妹班昭给和帝那篇感人肺腑的陈词下,被调回京城。班超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他打通西域的业绩,而且还有激励后人勇敢精神的“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文化遗产。
班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史学家,是《汉书》的撰写人之一。她的兄长班固生前并没有全部完成《汉书》的编写工作,所剩下的《天文志》及《异姓诸侯王表》《诸侯王表》《王子侯表》《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外戚恩泽侯表》《百官公卿表》《古今人表》等都是由班昭完成的。班昭不仅完成了《汉书》的编写任务,而且通过她的校对、刊行,使《汉书》流传于世。《汉书》成书后,读不通的人甚多,班昭又担任教师,对他们进行教习。东汉著名学者马融,就是伏于班昭阁下就读的学子之一。
班超的儿子班勇,也是这个史学世家的一名成员。班超死后,匈奴又一次侵占西域各国,并攻占了西域都护府,造成“玉门关闭,西域路绝”的局面。汉安帝任班勇为西域长史,率兵与北匈奴呼衍王决战车师北部,歼灭了匈奴的主力,再次开通东汉与西域各国的交往,营造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和平安定环境。班勇没有忘记自己是史学家的后代,搜集了西域各国地情资料,以备著史之用。《后汉书·西域传》卷末记:“今撰建武以后,其事异于先者,以为《西域传》,皆安帝末班勇所记云。”班勇的贡献,已被载入史册。
综上所述,班氏三代,可称是中国汉代名副其实的史学世家。
如果把白庙村与汉代的安陵邑、商周的程邑连接起来,是不是可以说,这个地方是中国史学家的摇篮。

2. 白庙镇的介绍

白庙镇是临泉县抄辖镇。1948年设袭白庙乡,1961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由白庙、姚集2乡合建白庙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15公里。面积44平方公里,人口4.6万。蚌(埠)阜(阳)关(庙)公路横穿境内。辖白庙、卞庄、邵营、普营、季桥、姚集、鲁桥、孟楼、净堂、大常庄、岗上、南徐庄、北孙油坊、大坑李庄、中杨庄、东孙庄16个村委会。

3. 南阳有个蒲山吗

蒲山镇位于南阳市北15公里,是卧龙区十五个乡镇办之一,南接七里园乡,西连谢庄乡,北和石桥镇接壤。镇政府驻地姚亮村地处浅丘陵区,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紫山山麓,东部为白河冲积平原,土壤多为红粘土,河流有梅溪河、泗水河、黄渠河、温凉河、白河,均为季节性河流。蒲山盛产大理石,为豫西南最大的建材基地,境内有蒲山,独山,丰山,紫山四座孤山。独山、丰山为风景名胜区,丰山有霜钟、古柏等文化遗址。境内东南部黄山村内有黄山新时器时代文化遗址。年平均降雨量900毫米,年平均气温17℃,2004年,全镇总面积139.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3万亩,总人口11.9万人,农业人口8.11万,非农业人口3.79万人。
蒲山镇原名槐树湾公社,办公地点在今槐树湾街,1986年6月迁至蒲山脚下的姚亮村井洼,改名为蒲山乡。1997年改名为蒲山镇,沿用至今。全镇下辖蒲山店、蒲山二村居委会、清泉(回民村)、槐树湾、张营、黄山、大庄、马营、李才、黄渠河、姚亮、周湾、马寨、宋营、丁庄、田营、汪寨、刁沟、李湾、帅庄、靳岗、倪家洼、陈家岗、陈家庄、师杨庄、高庄、赵官庄、小赵庄、周后王、火星庙共30个行政村。全镇有187个自然村,294个村民组,21173户居民。境内除汉族外,还有回族、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清泉、张营、蒲山店3个行政村,少数民族人口约1200人。

4. 你知道古格王国的遗址在我国哪里吗

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札布让区2公里外象尔河畔的一座土山上。

5. 古格王国遗址壁画的介绍

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札布让区2公里外象尔河畔的一座土山上。遗址占地约18万平版方权米,从山顶到山脚密布房屋建筑、佛塔、洞窟达600余座,形成一组庞大的古建筑群。其中白庙、红庙和小经堂内均绘有色彩鲜艳的壁画。白庙,因庙墙涂白色而得名,建在最下层。

6. 古格王朝的遗址在哪

古格王国遗址是一座高原古城,位于西藏阿里札达札布让区象泉河畔的一座土山上,占地约18万平方米,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为研究西藏历史和古代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古格王国历史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吐蕃王朝的晚期。古格王国对内发展生产,与邻国打仗,都需要人力、财力,但随着藏传佛教势力的扩大,国王与佛教首领之间的矛盾日愈尖锐,导致战争,最终灭亡。1961年,古格王国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从1985年被考古发掘后,在古格遗址周围不断发掘出的造像、雕刻及壁画是这个神秘王朝留给人们的宝贵财富。现古格王国旅游的非常受人欢迎。

7. 古格王朝遗址的建筑群区

王室建筑主要集中在山顶,有房屋40余间,均为土木建筑结构,平顶。每间房屋的面积在12到18平方米之间,多数是一层建筑,但也有两层或三层的。这一部分的建筑物多已残破,但从格局看,仍透出当年颇具匠心的设计理念。
王室成员居住的宫室在山顶南部的东面,面积虽然不太大,但却小巧别致。在王宫的西部,有一面积约200平方米的建筑残迹,是王室建筑中最大的建筑物,估计这是王国用来议事的大厅堂。厅内地面是石子和沙泥夯打处理过的,这也是藏族人常用于处理室内地面及屋顶的建筑工艺,在许多藏区依然保存着这一方式。
由于几百年风沙雨水的侵蚀,地面及墙头已布满沟隙。在山顶的北部,尚存一洞口,深有20来米,洞口狭小,但洞底开阔。一条坡度很陡的隧道向下延伸,这是山体中还没有完工的地下宫殿,很是令人惊叹。整个王室建筑都在山顶上,四周全部是悬崖峭壁,险不可攀,只有一条长约50米的曲折幽暗的登山隧道连接半山腰与山顶王室区。立于山顶,纵览全城,东西两侧的山沟、北部开阔地带以及象泉河谷地全都尽收眼底。
宫殿区
古格王朝宫殿建筑主要集中在山顶东南部,共有房屋56座,多数为一层建筑,也有二三层建筑。王宫西面,有一处面积约200平方米的建筑残迹,大约有半个篮球场大,系当年王朝集会的议事大厅,为王城中最轩敞的建筑,现仅存围墙。山顶北部有一洞口,通向20米深的国王“冬宫”,由8个面积20平方米左右的窑洞组成。冬宫为地道式建筑,盘旋通往山下,其间有一连串地穴式房屋,有望孔、小窗,室内套室,洞中有洞,颇为复杂。札达及阿里都很难见到树木,建城之初木材的奇缺是可以想见的,何况王宫又建在山顶上,建筑困难程度可见一斑。
寺庙区
在古格王国建筑群遗址中,最为显眼的建筑多数是佛教建筑。现存仅有6座:山顶上突兀而出的坛城殿、山坡台上两相辉映的红庙和白庙、高低错落的大威德殿和度母殿、山坡西北侧高耸的佛塔。这些风韵犹存的佛殿建筑在山顶上格外醒目。
红庙与白庙
红庙和白庙是6座寺庙中规模最大的,面积各300多平方米,还遗存有700余平方米的壁画。壁画题材有各类佛、菩萨、度母、护法神、高僧像以及吐蕃赞普世系图、古格王及臣后礼佛图、释迦牟尼传记图等。壁画上的人物极具动感,数千人物绝少雷同。庙内天花板上的图案多达500多种,大部分为装饰图案,少量为飞天、瑞兽题材。这些图案色彩浓艳,线条流畅,借鉴了印度、尼泊尔艺术的表现手法,充分体现了古格王国独特的艺术气质和时代风格。
防御区
防御区主要有3个古代防御工事,一个扼守在河口,一个雄踞在一座100多米高的小山上,还有一座则屹立于象泉河床附近,三座防御工事成犄角状互相呼应。公元1630年古格王国近邻的拉达克人攻占了古格都城。公元1680年,清政府派兵收复古格;由于这里地势险要,而且是通往古格的必经之路,所以成为了当时的战略要地。
土林
土林是西藏最为壮丽的景观之一,在地貌学上称为“水平宕层地貌”,是经过流水侵蚀形成的比较特殊的决生松造地貌。结构致密而坚实的砂岩和砾岩常常构成粘土岩的保护层,或平铺于岩壁的顶部,或突出于岩壁之上,与软岩层次交互组成。那高而平的山顶被纵向切割侵蚀成一条条深深的沟壑。晚霞下那一座座山峰连成的“林海”十分壮观,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种奇特神秘的地貌依山环绕,遍布了整个札达县。据说,藏族先民们就是利用“土林”这一自然资源掘洞而居,才建立起雄伟的古格王国的。

8. 河南.周口.新白庙

周口市(辖1个市辖区、8个县,代管个县级市。共20个街道、84个镇[其中1个民族镇]、90个乡)
川汇区(辖9个街道、1个乡)
陈州街道 七一路街道 纺织路街道 人和街道 小桥街道 城南街道 城北街道 城东街道 搬口街道 李埠口乡
项城市(辖6个办事处、12个镇、3个乡)
花园办事处 水寨办事处 东方办事处 莲花办事处 光武办事处 千佛阁办事处 南顿镇 孙店镇李寨镇 贾岭镇 高寺镇 新桥镇 付集镇 官会镇 丁集镇 郑郭镇 秣陵镇 王明口镇 永丰乡 范集乡 三张店乡
扶沟县(辖9个镇、6个乡)
城关镇 崔桥镇 江村镇 白潭镇 韭园镇 练寺镇 大新镇 包屯镇 汴岗镇 曹里乡 柴岗乡 固城乡 吕潭乡 大李庄乡 城郊乡
西华县(辖9个镇、10个乡)
城关镇 西夏亭镇 逍遥镇 奉母镇 红花集镇 聂堆镇 东夏镇 西华营镇 址坊镇 田口乡 清河驿乡 皮营乡 东王营乡 大王庄乡 李大庄乡 叶埠口乡 迟营乡 黄桥乡 艾岗乡
商水县(辖3个办事处、9个镇、11个乡)
新城区办事处 东城区办事处 老城办事处 黄寨镇 练集镇 魏集镇 固墙镇 白寺镇 巴村镇 谭庄镇 邓城镇 胡吉镇 城关乡 平店乡 袁老乡 化河乡 姚集乡 舒庄乡 大武乡 张明乡 郝岗乡张庄乡 汤庄乡
太康县(辖11个镇、12个乡)
城关镇 常营镇 逊母口镇 老冢镇 朱口镇 马头镇 龙曲镇 板桥镇 符草楼镇 马厂镇 毛庄镇城郊乡 杨庙乡 王集乡 高贤乡 芝麻洼乡 清集乡 独塘乡 大许寨乡 五里口乡 张集乡 高朗乡 转楼乡
鹿邑县(辖9个镇、13个乡)
城关镇 玄武镇 枣集镇 太清宫镇 王皮溜镇 试量镇 辛集镇 马铺镇 涡北镇 城郊乡 郑家集乡观堂乡 生铁冢乡 张店乡 赵村乡 任集乡 唐集乡 高集乡 邱集乡 穆店乡 杨湖口乡 贾滩乡
郸城县(辖9个镇、11个乡)
城关镇 吴台镇 南丰镇 白马镇 宁平镇 宜路镇 钱店镇 汲冢镇 石槽镇 城郊乡 虎头岗乡 汲水乡 张完集乡 丁村乡 双楼乡 秋渠乡 东风乡 巴集乡 李楼乡 胡集乡
淮阳县(辖6个镇、13个乡)
城关镇 新站镇 鲁台镇 四通镇 临蔡镇 安岭镇 朱集乡 豆门乡 冯塘乡 刘振屯乡 王店乡 大连乡 葛店乡 黄集乡 白楼乡 齐老乡 郑集乡 曹河乡 许湾乡
沈丘县(辖2个办事处、10个镇[其中1个民族镇]、10个乡)
北城办事处 东城办事处 槐店回族镇 刘庄店镇 留福集镇 老城镇 赵德营镇 付井镇 纸店镇新安集镇 白集镇 刘湾镇 连池乡 石槽集乡 范营乡 李老庄乡 大邢庄乡 冯营乡 周营乡 洪山乡 北杨集乡 卞路口乡

9. 乌鲁克有哪两座建筑遗址

从考古发现来看,乌鲁克有两座相当明显的建筑物遗迹,其中一座是位于市中心的“白庙”(TempioBianco),另外一座是乌尔月神台。

10. 是不是有: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镇白庙岗这地方

圃镇,邮政编码473111,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蒲山街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