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县古遗址
『壹』 河南淮滨县有可以旅游的地方没
有,风景名胜如下期思古城 期思古城位于白露河和淮河汇流处的中间偏南地带,距淮滨县城东南三十华里,为淮滨县期思镇政府所在地。古城北靠小死河,小河由北向南至古城下折向东去,古城以北,死河以西为岗地,死河以东为湾地。古城以南约为四华里的小片岗地,南下至白露河为十里草湾。期思古城便座落在东、南、北三面湾地包围的一片岗地上。 古城遗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700米,南北长400-500米,古城除北面紧靠死河与城内地面相平,已无墙址痕迹外,其余三面墙址继续可见。墙址残高2-4米,基宽32米左右。东部和南部护城河残迹尚存。在古城遗址范围内,地面遗物较为丰富。已采集到的有商周时代的陶鼎、鬲足;西周、春秋、战国时代的铜剑、铜戈、铜矛、铜鼎、铜壶和较多的铜贝——蚁鼻钱,并发现春秋战国时代楚国金币“郢爰”一块,以及汉代石印章等遗物。 期思西周为蒋国故城,春秋时灭于楚,置期思邑,汉置期思县,南朝梁天监四年置期思州,陈置边城郡,隋废郡改县,唐初期思县废,一直隶属固始,1952年8月建立淮滨县,从此期思归淮滨所辖。 1978年通过文物普查,建立了文物保护小组,1982年淮滨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定了保护范围,树立标志说明,现保护尚好。 淮河博物馆 淮河博物馆建于淮滨县城东湖风景区内的东山岛上,建设用地3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总投资5000万元,由博物馆主体楼、碑林、三贤阁、过岛路桥和具有春秋战国时期风格的图腾柱等附属建筑组成。博物馆设16个专题展厅,用丰富翔实的文物资料全面展示淮河流域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水治理文化,再现淮河流域的历史发展进程、再现我国人民多年来导淮治淮的梦想、愿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巨大治淮成果。[1] 东西湖风景区 淮滨县东西湖风景区,位于淮河支流饮马港口段,新老城结合部。景区面积3.85平方公里,水面面积3000余亩,大小岛屿18座。景区内种植各种名贵花木数十种共十万余株,亭台楼阁点缀其间。其主要景点有楚相公园、东湖庄园、音乐喷泉广场、连心桥、烟波亭、九曲桥头园区、宣传文化活动中心、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2] 编辑本段文化遗产 淮滨县历史悠久,是楚相孙叔敖的故乡,境内周代蒋国故城等遗址至今仍闪耀着古文化的光芒,淮滨县城即古乌龙集,自古以来就是南北文化的交汇点。据乾隆《光州志·盐法》载:“本州共计一万二百一十六引盐船,自淮北至正阳关,经乌龙集小船起驳,由淮河入境抵州”。
『贰』 河南信阳有哪些名胜古迹
1、浉河区:鸡公山风景名胜区、南湾湖风景区、车云山、集云山、云雾山、天云灵山寺
山、连云山、四望山、波尔登森林公园 。
2、 平桥区:湿地公园、震雷山、天目山、城阳城遗址保护区、北湖国家水利风景区、淮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3、罗山:灵山寺、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九里落雁湖、龙池、何家冲。
4、 光山:大苏山、净居寺(宋真宗题匾)、五岳湖风景区、万海峰将军旧居、邓颖超祖居、司马井(司马光砸缸)、王大湾会议旧址。
5、潢川:望河楼、三义观、七里清泉司马光故居 。
6、淮滨:期思古城、淮滨县湿地保护区 。
7、息县:濮公山。
8、固始:九华山旅游风景区、陈元光故居、王审知故居、郑成功墓地、番国故城遗址。
9、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天台山、淮岭生态园、黄毛尖、香山湖、许世友将军墓、金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10、商城: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汤泉池、黄柏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鲇鱼山水库、观音山。
『叁』 能否介绍介绍淮滨县
淮 滨 县
概 况 位于本省东南中淮河中上游,属信阳地区。面积1192平方公里,人口60.7万,辖21个乡(镇),291个行政村。
自然环境 地处淮河、洪河冲积三角地带,淮河南岸有坡伏丘陵,沿淮河有洼地公布,淮河贯穿中部,境内长70公里,县城下游可通航;洪河长71公里,白露河境内长51公里。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降水量926毫米,全年无霜期224天。
经济现状 国内生产总值124486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67元。现在耕地78.9万亩。粮食作物以稻谷、小麦、大豆为主;经济作物有花生、芝麻、棉花、油菜籽等。森林覆盖率为12.1%;主要树种有杨树、水杉、泡柳等。主要中药村有猫爪草等。土特产有优良品种固始鸡、蜂蜜、山羊板皮、貂皮和兔毛等。
交通现状 境内公路总里程454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38.3公里。有省道2条,全长66公里;县乡道全长388公里。桥梁57座2622延米。乡公路晴雨通车,286个村通汽车。有京九铁路25公里,县辖内设有滨、台头炎车站。境内有滩河、洪河航道。淮河上自淮滨县城,下至淮滨县与固始县交界处,通航里程21公里;洪河上自淮滨县与新蔡县交界处,下至洪河口,通航里程71公里。
名胜古迹 期思故城在县城东南期思村。
『肆』 能否介绍介绍淮滨县
淮 滨 县
概 况 位于本省东南中淮河中上游,属信阳地区。面积1192平方公里,人口60.7万,辖21个乡(镇),291个行政村。
自然环境 地处淮河、洪河冲积三角地带,淮河南岸有坡伏丘陵,沿淮河有洼地公布,淮河贯穿中部,境内长70公里,县城下游可通航;洪河长71公里,白露河境内长51公里。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降水量926毫米,全年无霜期224天。
经济现状 国内生产总值124486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67元。现在耕地78.9万亩。粮食作物以稻谷、小麦、大豆为主;经济作物有花生、芝麻、棉花、油菜籽等。森林覆盖率为12.1%;主要树种有杨树、水杉、泡柳等。主要中药村有猫爪草等。土特产有优良品种固始鸡、蜂蜜、山羊板皮、貂皮和兔毛等。
交通现状 境内公路总里程454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38.3公里。有省道2条,全长66公里;县乡道全长388公里。桥梁57座2622延米。乡公路晴雨通车,286个村通汽车。有京九铁路25公里,县辖内设有滨、台头炎车站。境内有滩河、洪河航道。淮河上自淮滨县城,下至淮滨县与固始县交界处,通航里程21公里;洪河上自淮滨县与新蔡县交界处,下至洪河口,通航里程71公里。
名胜古迹 期思故城在县城东南期思村。
『伍』 沙什么遗址位于河南省淮滨县三空桥乡
沙冢遗址复
沙冢遗址位于淮滨县制城西北30公里处的麻里乡肖营村肖南村民组,一条小河沟自西向东环绕遗址北端,遗址座落在一个宽阔的冲积平原上,隔淮河支流洪河与驻马店地区蔡县境相望。
遗址为台地呈扁长莆,北宽南窄,南北长80米,东西平均宽20米,高出周围地面约5米,文化层厚约5米。当地群众因其台地土松如沙,平地兀起故名“沙冢”。
『陆』 淮滨县的民俗文化
布雕画抄
淮滨布雕画由防胡镇农民郑镇怀所发明,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利。作品《清明上河图》、《八十七神仙卷》、《搜山图》、《古代军戎士图》等在各界国家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屡获大奖。
肖营泥塑
淮滨县三空桥乡肖营村传统文化产品泥塑经过仔细筛选、和泥、捏制、烧炼、彩绘等工序制作而成,用泥塑制作的动物和人物造型,是淮河流域最古老的乐器之一。 淮滨主要特产:乌龙酒、猫爪草、粉条、淮半夏、芡实、黄沙、杨木、拐枣等。
『柒』 想了解淮滨历史,有谁知道
淮 滨 县
概 况 位于本省东南中淮河中上游,属信阳地区。面积1192平方公里,人口60.7万,辖21个乡(镇),291个行政村。
自然环境 地处淮河、洪河冲积三角地带,淮河南岸有坡伏丘陵,沿淮河有洼地公布,淮河贯穿中部,境内长70公里,县城下游可通航;洪河长71公里,白露河境内长51公里。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降水量926毫米,全年无霜期224天。
经济现状 国内生产总值124486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67元。现在耕地78.9万亩。粮食作物以稻谷、小麦、大豆为主;经济作物有花生、芝麻、棉花、油菜籽等。森林覆盖率为12.1%;主要树种有杨树、水杉、泡柳等。主要中药村有猫爪草等。土特产有优良品种固始鸡、蜂蜜、山羊板皮、貂皮和兔毛等。
交通现状 境内公路总里程454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38.3公里。有省道2条,全长66公里;县乡道全长388公里。桥梁57座2622延米。乡公路晴雨通车,286个村通汽车。有京九铁路25公里,县辖内设有滨、台头炎车站。境内有滩河、洪河航道。淮河上自淮滨县城,下至淮滨县与固始县交界处,通航里程21公里;洪河上自淮滨县与新蔡县交界处,下至洪河口,通航里程71公里。
以汉族为主,到2000年7月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全县民族数达17个,分别是汉族、蒙古族、固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土家族、傣族、佤族、景颇族、土族。但少数民族人口比重较小,仅占全县总人口的0.1%。
名胜古迹 期思故城在县城东南期思村。
『捌』 现任河南省淮滨县长梁天简历
有,风景名胜如下期思古城期思古城位于白露河和淮河汇流处的中间偏南地带,距淮滨县城东南三十华里,为淮滨县期思镇政府所在地。古城北靠小死河,小河由北向南至古城下折向东去,古城以北,死河以西为岗地,死河以东为湾地。古城以南约为四华里的小片岗地,南下至白露河为十里草湾。期思古城便座落在东、南、北三面湾地包围的一片岗地上。古城遗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700米,南北长400-500米,古城除北面紧靠死河与城内地面相平,已无墙址痕迹外,其余三面墙址继续可见。墙址残高2-4米,基宽32米左右。东部和南部护城河残迹尚存。在古城遗址范围内,地面遗物较为丰富。已采集到的有商周时代的陶鼎、鬲足;西周、春秋、战国时代的铜剑、铜戈、铜矛、铜鼎、铜壶和较多的铜贝——蚁鼻钱,并发现春秋战国时代楚国金币“郢爰”一块,以及汉代石印章等遗物。期思西周为蒋国故城,春秋时灭于楚,置期思邑,汉置期思县,南朝梁天监四年置期思州,陈置边城郡,隋废郡改县,唐初期思县废,一直隶属固始,1952年8月建立淮滨县,从此期思归淮滨所辖。1978年通过文物普查,建立了文物保护小组,1982年淮滨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定了保护范围,树立标志说明,现保护尚好。淮河博物馆淮河博物馆建于淮滨县城东湖风景区内的东山岛上,建设用地3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总投资5000万元,由博物馆主体楼、碑林、三贤阁、过岛路桥和具有春秋战国时期风格的图腾柱等附属建筑组成。博物馆设16个专题展厅,用丰富翔实的文物资料全面展示淮河流域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水治理文化,再现淮河流域的历史发展进程、再现我国人民多年来导淮治淮的梦想、愿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巨大治淮成果。[1]东西湖风景区淮滨县东西湖风景区,位于淮河支流饮马港口段,新老城结合部。景区面积3.85平方公里,水面面积3000余亩,大小岛屿18座。景区内种植各种名贵花木数十种共十万余株,亭台楼阁点缀其间。其主要景点有楚相公园、东湖庄园、音乐喷泉广场、连心桥、烟波亭、九曲桥头园区、宣传文化活动中心、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2]编辑本段文化遗产淮滨县历史悠久,是楚相孙叔敖的故乡,境内周代蒋国故城等遗址至今仍闪耀着古文化的光芒,淮滨县城即古乌龙集,自古以来就是南北文化的交汇点。据乾隆《光州志·盐法》载:“本州共计一万二百一十六引盐船,自淮北至正阳关,经乌龙集小船起驳,由淮河入境抵州”。
『玖』 淮滨古代被称为什么
一直称淮滨。 淮滨以居淮河之滨而得名
有一个别名乌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