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故宫遗址
⑴ 朱元璋在他的老家凤阳建的皇宫,比故宫还大一万平方米,为何
说到古代的皇宫,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北京的紫禁城,紫禁城现在又被称为故宫,是明清两朝的都城,是中国目前现存面积最大的皇宫遗址,在中国还有一个皇宫,比紫禁城还要大12000平方米,现在只是一个小县城。
故宫又称紫禁城。中国古代讲究“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用天上的星辰与都城规划相对应,以突出政权的合法性和皇权的至高性。天帝居住在紫微宫,而人间皇帝自诩为受命于天的“天子”,其居所应象征紫微宫以与天帝对应,《后汉书》载“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宫,象而为之”。
还有就是凤阳鼓楼,是中国台基最大鼓楼,在鼓楼的门额上书有“万世根本”4个大字,远观气势仍旧宏伟壮观。本期内容就到这了,博学多才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⑵ 紫禁城是按凤阳的样子造的吗
是的 凤阳明中都城位于凤阳县城西北。始建明洪武二年(公元年)。是营建南京故宫和北京故宫的蓝图。
“明中都”坐落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西北部的淮河南岸高地上,占地面积约50多平方公里,是明太祖朱元璋决定建造的一座豪华都城。
“明中都”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朱元璋诏以家乡临濠为中都。集全国名材和百工技艺、军士、民夫、罪犯等近百万人,经过六年的营建,到洪武八年四月,突然以“劳费”为由罢建。经过6年的施工,“明中都”已完工的项目有禁垣、皇城和宫殿等。由于兴建和使用时间短暂,“明中都”未能形成政治中心,但在城市规划的某些布局上,特别是在宫殿布局上,则为后来改建南京都城宫殿和营建北京都城宫殿绘制了蓝图,制作了样板模式。“明中都”历经600多年的战火与风雨,如今只剩下皇城遗址。
明中都内有钟楼、鼓楼,目前保存完好的只有鼓楼 。现鼓楼内有明太祖朱元璋的塑像及大明王朝的介绍;存有世界上最大的鼓和最小的微型鼓(直径2cm )。我们从鼓楼周边的建筑群仍然可以想象出明中都当年的盛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cb71940100bi0r.html
从史书中可以了解到,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把北平改为北京,并于公元1406年,诏令建造北京宫殿,也就是今天的北京紫禁城的。既然明确了是明成祖朱棣建殿。可为什么还有人说,是朱元璋建的紫禁城呢?为什么还有人说,不单单北京有紫禁城呢?
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周苏琴:“今天北京紫禁城确实它有两个蓝本,就是明初的时候朱元璋曾经在南京建立一个宫城,另外还在他的老家凤阳建立一个中都城。所以说现在北京紫禁城,是按照明代的这个中都和南京建成的。”
我们今天看到的北京紫禁城就是明成祖朱棣在凤阳、南京紫禁城的设计基础上建造的。朱棣曾是镇守北京的燕王,他认为他的根基在北平,于是迁都北京。而且当时的北京由于连年战乱城破垣败。于是朱棣下令在元朝大都的东边建一座新城,同时把皇宫也建起来。
http://..com/question/15640777.html?s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