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郑育林西安大遗址保护利用情况

郑育林西安大遗址保护利用情况

发布时间: 2021-01-26 21:18:51

『壹』 西安已经启动了明德门遗址保护工程吗

据报道,来6月18日,作为“长相思·忆长自安”——唐都长安1400年文化旅游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唐长安城明德门遗址保护工程在西安正式启动。

报道称,明德门作为唐长安城的正南门,是体现唐长安城中轴对称布局的重要节点,是我国历史上首座五门道城门,开创了中国古代都城城门建制的最高制度,见证了长安作为唐代丝绸之路起点的重要地位。

项目建成后,明德门遗址将充分发挥文物见证历史、弘扬传统、传播价值的独特功能,对周边城市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改善产生积极影响,成为继大雁塔、小雁塔、青龙寺、大明宫、天坛遗址之后,又一个彰显西安城市形象的重要文化地标和精神标识。

文章来源:央广网

『贰』 大明宫开辟成国家遗址公园有何意义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市太华南路,地处长安城北部的龙首原上,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平面略呈梯形。 大明宫是唐帝国最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群,也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宫殿建筑群,是唐朝的国家象征,大明宫初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毁于唐末,面积3.2平方公里。 大明宫遗址是1961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际古遗址理事会确定的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遗址保护工程,是丝绸之路整体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是西安城市建设、大遗址保护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工程,西安的“城市中央公园”,使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成为带动西安率先发展、均衡发展、科学发展的城市增长极,成为西安未来城市发展的生态基础、最重要的人文象征,并成为世界文明古都的重要支撑,进一步提升西安的城市特色。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叁』 西安曲江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办公室电话

西安曲江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办公室
地址:西安市太华北路89号
电话:029-86708125
029-86708124
希望采纳

『肆』 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是现代重建的吗

是的
虽然只是一些土台子,你看不到什么复原建筑。但如果你热爱历史,那请你来这里。这里一定会让你领略到大唐的雄伟气魄,带你感受真正的唐文化。踩在遗址台基上,便能回想起那1000多年前,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场景。同时,在这里,你也能够学习到文物的保护,了解遗址公园的真正内涵,要比看一堆仿制品好得多。

『伍』 大明宫遗址公园值得去吗知乎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太华南路,大明宫地处长安城北部的龙首原上,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平面略呈梯形。
大明宫是唐帝国最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群,也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宫殿建筑群,是唐朝的国家象征,初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毁于唐末,面积3.2平方公里。
大明宫遗址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际古遗址理事会确定的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遗址保护工程,是丝绸之路整体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是西安城市建设、大遗址保护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工程,西安的“城市中央公园”,使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成为带动西安率先发展、均衡发展、科学发展的城市增长极,成为西安未来城市发展的生态基础、最重要的人文象征,并成为世界文明古都的重要支撑,进一步提升西安的城市特色。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20年2月,景区自恢复运营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对全国所有医护工作者实行免费参观游览政策,全国医护工作者持有效证件(医师证或护士证)本人可享受免费参观重点旅游景区和博物馆。
遗址简介
建筑布局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太华南路,大明宫遗址公园是唐长安城“三大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中最为辉煌壮丽的建筑群,地处长安城北部的龙首原上,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平面略呈梯形,占地面积约3.2平方公里。原宫墙周长为7.6公里,四面共有11座门,已探明的殿台楼亭等遗址有40余处。大明宫南部为前朝,自南向北由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为中心组成;北部的内廷中心为太液池。
发展定位
以大明宫遗址
大明宫夜景
大明宫夜景
保护改造和展示盛唐文化为特色,建设集文化、旅游、商贸、居住、休闲服务为一体的、具有国际水准的城市新区。
总体思路
以文化大策划和超前规划为先导,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建设为带动,以组织大型城市运营商参与土地一级开发为主导,以“整体拆迁、整体建设”为保障,以改善区域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城市品质为宗旨,努力建设人文、活力、和谐西安的示范新区,探索大遗址带动城市发展的新模式,开辟大遗址保护和利用的新路径,积累城市整体拆迁与开发建设的新经验。
建设目标
建设具有世界意义的文物保护示范工程;
建设世界一流的国家遗址公园;改善人居环境,创造规划和建设的国际典范;实现历史与现代、经济与社会、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和谐共融,协调发展;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实现区域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
规划格局
将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设成为未来西安的“城市中央公园”,使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成为带动西安率先发展、均衡发展、科学发展的城市增长极,成为西安未来城市发展的生态基础、最重要的人文象征,并成为世界文明古都的重要支撑,进一步提升西安的城市特色。
在空间形态上形式“一心两翼三圈六区”的基本格局:
两翼:以火车站北广场为轴心,沿陇海线形成东西两大城市改造板块;一心: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三圈:形成未央路、太华路、北二环三个商业圈;
六区:规划建设文化旅游区、商贸服务区、商务核心区、改造示范区、中央居住区、集中安置区等六个功能区。
历史沿革
合作开发
2007年7月17日,2007香港-西安投资推介会曲江专场在香港成功举行。出席签约仪式的领导和嘉宾有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孙清云,西安市委常委、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景俊海,市长助理、曲江新区管委会主任段先念,中海外公司高层以及香港工商界、金融界等知名人士等400余人。
此次推介会上,西安曲江新区和香港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外公司)签署大明宫项目整体合作开发框架协议,中海外公司将斥资200多亿参与世界级文化遗产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设和周边地区改造工程。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成后,将成为与美国国家中

央公园相媲美的世界级文化旅游景区。这标志着西安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和谐共生建设上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标志着西安市公共文化建设将迈入国际先进行列。
这次战略合作,是中海外集团全面参与西安城市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且将对西安城市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也是建设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发展战略的重大成果。
国际竞标
2008年1月24日,由西安市文物局与西安曲江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办公室共同举办的“西安·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园区暨国家遗址公园概念设计国际竞赛方案评审

会”在西安隆重召开。乔拉·索拉(ICOMOS司库)、罗哲文、张锦秋、郭旃、安家瑶等10位国内外文物保护和建筑规划大师对本次参赛方案进行了认真评审,最终,以色列阿里拉哈米莫夫建筑师事务所及意大利丹尼尔·庇尼建筑师事务所的设计作品,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
国际竞赛之后,最终确定以澳大利亚IAPA设计顾问有限公司的优胜方案为实施方案,并由该公司负责完成总体概念方案的深化工作以及公园的详细规划工作。
国际竞赛
西安·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园区暨国家遗址公园概念设计国际竞赛于2007年10月28日拉开帷幕,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内,共有29家知名设计机构参赛。经过层层筛选,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挪威、以色列等八家设计机构的设计方案通过初选,并进入本次评审会。这八家参赛单位均为世界顶尖级设计机构,代表了世界古遗址建筑的主要流派。在昨天的评审会上,参赛单位的代表分别走上前台,向与会专家和旁听的市民介绍设计方案的特色,展示了各自不
同的规划理念和设计风格。乔拉·索拉(ICOMOS司库)、罗哲文、张锦秋等专家对参赛方案进行了认真评审,并就文物保护、建筑形态、方案可行性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提问咨询,参赛单位的代表队专家提问一一作了解答。
在昨天的评审会上,针对每一件参赛作品,专家各抒己见,讨论异常激烈。经过严格评审,以色列阿里拉哈米莫夫建筑师事务所的作品获得二等奖,意大利丹尼尔·庇尼建筑师事务所的设计作品获得三等奖,优胜奖,一等奖空缺。专家一致认为,此次获奖的四件作品各具特色,堪称国际一流的设计方案。
同时,专家认为,大明宫遗址保护展示体现中国模式和东方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使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中心的文化产业示范工程成为能够向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推广的模式和样板,那么,作为最佳的概念设计作品,就要求不但在设计上延续大明宫遗址原有的空间秩序,与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总体的规划相吻合,而且在功能布局上也应将历史与现代气息相结合,融合各类的唐文化展示,同时在遗址的保护方面考虑得也比较周全。
规划方案
评审会主办方表示,此次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概念设计国际竞赛,不仅是一次国际化的大型规划设计竞赛,同时也是一场遗址保护与城市规划的竞赛。众多国际顶尖设计团队不仅仅为我们带来了新的理念,同时也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建设指引了方向,让更多富有创意的设计模式融合到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规划中。这次方案评审会圆满落幕后,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正式规划方案即将出台。

『陆』 如何保护开发利用历史文化遗址

国外对遗址保护与开发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大遗址保护的基础上,提倡按发掘原貌就地保存,或者采用博物馆进行保护和展示。例如意大利的学者们认为对大遗址保护的原则是不改变遗址文物原貌,采用遗址公园、遗址博物馆等形式保护起来。遗址发掘出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决不搞什么重建或“修复”。另外对文物古迹的保护通常不是个体保护,而是成片保护,即实行“整体保护原则”,对历史悠久的城镇采用法定中心区的形式进行保护,对“历史中心区”的宏观保护,法律规定必须保持古城的原有格局和风貌,不准以任何名义进行任何形式的破坏。国内对于遗址保护与开发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很快,众多学者从各方面提出了自己系统的保护思路,郭蜻娟在《试谈大遗址的保护与开发—兼析汉阳陵的开发》一文中提出了保护遗址文物、社会、环境资源的措施以及经营管理模式与组织形式。龚良在《论明祖陵遗址的保护利用》一文中提出遗址公园应逐步实施保护,以达到保护与利用的有机结合,其中关键是保护与利用“度”的掌握。黄光宇、李和平在《山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观念——论重庆黄山陪都遗址的保护与开发》一文中对山陪都遗址提出整体性、真实性、综合性相结合的保护思想与方法。赵荣、张祖群等在《历史文化名城城市精神的文化地理定位研究—以西安为例》一文中定位了西安古都的城市精神,其中由遗址等构成的文化景观是判别城市精神的四个主要方面之一。

『柒』 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的合作共建

2013年4月2日上午,国家文物局、陕西省政府合作共建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第二次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省长娄勤俭,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魏民洲,副省长白阿莹出席会议并讲话。西安市市长董军表态发言。
汉长安城是我国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都城遗址。2010年7月,国家文物局与省政府签署了《合作共建彰显华夏文明历史文化基地框架协议》,将汉长安城大遗址列入国家文物局“十二五”期间重点文物保护项目。2011年9月,国家文物局和省政府召开了合作共建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第一次工作会议,确定了合作共建工作机制,同时也标志着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娄勤俭强调,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是一项重大的文化建设工程,也是打造彰显华夏文明历史文化基地的重要工作,省级有关部门和西安市要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坚持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原则,从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全局的角度谋划和推进这项工作,统筹考虑文物保护、城市发展和生态建设,积极进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走出一条大遗址保护的新路子。
励小捷指出,汉长安城作为全国首个大遗址保护特区,陕西省和西安市在大遗址保护利用体制机制方面作了有益探索,工作卓有成效。作为一个位于城市核心区域的大遗址,一定要把保护和利用结合起来,处理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建设、改善民生等方面的关系,并与城市规划做好衔接。国家文物局将继续大力支持,使汉长安城这个国家的、民族的、辉煌的历史遗迹得到更好的保护、利用和展示。
魏民洲指出,汉长安城大遗址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历史留给西安最珍贵的记忆,保护、建设和展示好汉长安城大遗址是我们的历史责任。西安市将按照国家文物局和省委、省政府要求,举全市之力,努力把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建设成为彰显华夏文明的文化工程,展示西安形象的生态工程,惠及人民群众的民生工程。
白阿莹指出,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有关各方要按照合作共建框架,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做到保护和利用有机统一。建设中要突出重点,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成熟一个、建设一个、开放一个,同时要确保项目质量,能经得起历史和群众的检验。

『捌』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新地标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开园前夕,“大明宫——世界的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昨日在大明宫丹凤门遗址召开。来自世界各地文化遗产保护及考古学领域的近50位专家学者齐聚大明宫,共同探讨遗产保护及可持续发展。
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英国牛津大学、英国牛津考古基金会、大明宫遗址区保护办联合主办。研讨会上,来自英国、美国、西班牙等国的专家和我国遗产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大明宫遗址考古、大明宫的遗产价值、遗址公园与考古工作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关于开园——
遗址公园将成为千年古都新标志
长期困扰遗址保护的老大难问题终于得到了永久解决,昔日拥挤密集覆盖遗址的城中村棚户区被拆除,堆积如山的垃圾堆被清理,遗址区已经与城市建设区和生活区成功地剥离开来……专家们踏上大明宫遗址,为这里的旧貌变新颜深深感慨。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将成为人居环境最美、文化品位最高的城市新区,成为千年古都——西安新的重要标志和亮点。”省文物局副局长张文表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搬迁了3.5平方公里范围内10多万居民,实施了一大批遗址保护项目和环境整治项目,提高了遗址保护水平,极大地改善了遗址保护环境和城市面貌,为全国的大遗址保护树立了典范。
市文物局局长郑育林表示,一系列考古工作和保护、展示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揭开了西安大遗址保护利用的新篇章,使大遗址从城市中脏乱差的区域,转变为城市中文化气息浓郁,环境优美的区域,“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改善了城市面貌,也造福了当地百姓”。
研讨中,英国牛津大学考古学院、英国牛津考古基金会等专家学者,以切身感受介绍了参与大明宫项目的整个过程,并从西方视角对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进行了解读。他们表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建设,是中国文物保护和利用的一次综合性、大规模的有益探索。中、西方将共同努力,将中外文化遗产保护手法相结合,力求全面、立体、生动地展示大明宫这一千年遗址的整体风貌。
关于考古 ——
“大明宫遗址起码还要发掘200年”
“遗址公园开园后,考古工作不会结束,反而是一个有计划、有步骤的新开始。”作为大明宫考古发掘的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西安研究室主任安家瑶表示,目前大明宫遗址区发掘面积最多1%,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尤其在含元殿和宣政殿之间,将是以后考古工作的一个重点。
安家瑶说,意大利庞贝古城1748年发现,日本奈良平城宫从1959年正式发掘,计划还将发掘200年。“所以大明宫遗址起码还要发掘200年,这还是很保守的一种估计。”
关于申遗 ——
大明宫更需要的是理性
“大明宫不要陷入‘中国式申遗风’怪圈。”文物出版社总编辑葛承雍呼吁,既要让一个城市文化软实力“硬”起来,又要让一处历史文化遗址“活”起来,大明宫在全国申遗高潮下更需要的是理性。
他认为,大明宫作为一个文化遗产,其本身遗址历经千年而存在,在学术界研究中逐步形成了统一认知。申遗的出发点是文化,是浸润在文化遗产中的传承思想。大明宫有着自身不可磨灭的文化,不必依靠申遗提高自身的影响,将申遗变成唯一主题,反而会流失中国古代文化信仰的信息,也使得现代保护运营创意贫瘠枯萎。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将于10月1日正式开园迎客。开园后,3000多亩的区域对市民免费开放,仅中间部分的遗址密集区为售票区,实行一票制,成人票价为60元。国庆期间,园区将向社会各界奉献精彩纷呈的演出,同时推出六大亮点景观。
成人票价为60元
大明宫保护办主任周冰在昨日举行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盛大开园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开放后三分之二区域向社会免费开放。免票区市民、游客均可随时前往参观游览,出入自由。收费区主要为文物保护及文物展示区域,将向参观者收取门票,成人票价为60元,此外还将有学生票和团体票等。
据了解,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总投资为120亿元,其中,搬迁安置费用约90亿元,考古、文物保护展示及公园建设约30亿元。建成后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基本还原了唐代大明宫的历史原貌,并在文物保护基础上,体现了旅游的元素。能将游人带回到大唐天子的年代,让人感受到大唐盛世的文化辉煌。
呈现“原真”“完整”的历史文化形态
据介绍,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占地3.5平方公里,面积与举世闻名的纽约中央公园相仿,既保存了大明宫原有的地形和地表的遗址分布,又使西安的城市公共空间激增。2010年10月1日公园开放后,一个功能完备、环境优美、历史文化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示范新区,将以“原真”而“完整”的历史文化形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这一惠及广大道北群众的重大文化工程和民生工程正式启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拆迁、规划、建设等各项工作在紧张有序中稳步推进。建成后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将成为西安市最大的城市中央公园。
开园是考古工作新的开始
“考古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有严格的程序,需要较多的经费和时间,遗址公园对外开放后,大明宫的考古工作还要不间断地继续做。”西安市文物局副局长孙福喜谈及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考古工作时表示:“开园是一个新的开始,考古工作不但没有结束,反而是一个有计划、有步骤的一个开始。”
据了解,建设中,工作人员每发掘一米,都要清除好几米的垃圾堆。“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真正地造福了当地百姓。”一位曾经到过大明宫遗址的外地游客感叹道。如今,拥挤密集的棚户区已经被拆除,堆积如山的垃圾堆已经被清理,遗址区的老百姓住进了窗明几净的新居,城市面貌得到了改善,最主要的是原住址老百姓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极大提高。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六大亮点
■由8公里宫墙、宫门、中轴构成的大规模遗址格局形制
■独特的东方古建筑遗址地标性标志,如紫宸殿、含耀门等
■科学的复原研究基础上建设的大明宫微缩景观
■集考古、科研、科普、游艺和旅游为一体的遗址中心
■以IMAX3D电影、实物、电子、模型和标牌合二为一的遗址阐释系统
■“月光大明宫”的夜景观系统
开园期间的系列活动
9月29日上午,参会代表和社会各界游园活动。
9月30日上午,在丹凤门二楼举办“古城发展与大遗址保护学术会议”及开园仪式。
9月30日晚,举行唐大明宫文物保护基金会捐赠仪式暨开园庆典晚会。
从10月1日至10月7日,举办“圣殿艺术节”活动,邀请了伊朗、意大利、韩国、土耳其、俄罗斯等国家的演出团队,以主题日的形式向社会各界奉献精彩纷呈的演出:
10月1日 中国主题日——盛世华章
10月2日意大利主题日——罗马假日
10月3日 伊朗主题日——波斯风情
10月4日 韩国主题日——动感首尔
10月5日 土耳其主题日——土耳其盛宴
10月6日 俄罗斯主题日——俄罗斯印象
10月7日 万国主题日——欢聚圣殿
路线地址:市内乘车路线:2、k17/17、22、38、46/k46、104、209、216、263、309、409、517、703、801、913(大明宫遗址公园-西安新城军海医院斜对面)

『玖』 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的特区建设

按照《西安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实施方案》,特区建设将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统筹城乡、改善民生”、“文化遗产保护与城乡建设相融合”和“统一规划、统一领导、分步实施”等“四大原则”进行。特区规划范围总面积为75.02平方公里,包括城址区、建章宫遗址区、礼制建筑区和景观协调区,分三个阶段实施。
2012年起至2013年12月为第一阶段,启动、完成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申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这也是特区先期启动项目。项目范围西至西三环路东缘,北至直城门大街北缘外扩20米,东至安门大街东缘外扩20米,南至护城河外扩30-100米不等,包括西安门外由城市快速干道进入遗址入口区域,共计7.14平方公里。项目内容主要包括申遗区域内建筑拆除、环境整治、道路系统建设、遗址保护展示、考古工作现场展示、博物馆建设等。2013年7-8月接受国际专家验收。
第二阶段为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完成汉长安城遗址考古普探成果的规划调整和主要文物本体的保护和展示。全面启动特区建设范围内的基础设施。
第三阶段为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完成汉长安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启动特区整体保护和建设项目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使其成为体制机制完善、管理科学高效、人民安居乐业、生态环境良好、历史文化特色突出的城市新区,成为彰显华夏文明历史文化的重要基地,为建设西安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提供文化支撑。

『拾』 我国大遗址保护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保护格局已经形成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保护自觉性空前提升

尽管大遗址作为学术名词,进入公共传播领域时间不长,但是,良渚、牛河梁、二里头这些大遗址“新贵”的发现、发掘和保护,重新书写和阐释了中华文明的历史;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这些中华大地上人类活动的重要遗址、遗迹,不仅应被每一个华夏子孙“耳熟能详”,也是世界人类文化历史的骄傲。

除了毋庸置疑的重大历史文化价值之外,大遗址保护的另两“大”是规模大和影响大。万里长城、千里运河不必说了,朝阳的牛河梁大遗址、成都金沙遗址、无锡鸿山遗址等等,无不占地数公里乃至数十公里,一些大遗址项目甚至跨省跨区域,关于大遗址保护的任一举措都必然影响深远。因此,近年来,从长城资源调查到大运河申遗,从丝绸之路联合申遗到大明宫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启动,关于大遗址保护的每一项活动,几乎都是“国家行动”。“十一五”期间,我国有100个大遗址项目进入文化发展规划,即将到来的“十二五”规划中,大遗址保护已被列为主要内容。

随着文化传播和城市职能的转化,大遗址保护不仅“修正和改变历史”,也书写和规划城市的当代历史。“纵观无锡发展历程中取得的每一次辉煌,其背后最根本的动力是文化因素,而这些又都根植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之中。”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诗意的讲述可以说是很多城市共同的体会。

“规划一块绿地,可以带动上百亩土地升值,而建设一个遗址公园,则可以让整个城市升值;建设一个工业项目,可以服务一个城市几十年,而保护一处大遗址,可以让一个城市受益上百年、上千年。”正如洛阳市委书记连维良所说,厚重的历史给洛阳留下了包括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东周王城等6处大型遗址,古老的洛阳因此而名,因此受益。僻居乡野一隅的牛河梁遗址的发现,使朝阳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一举成名天下晓”,更是典型案例。

如何保护这些“声名显赫的文明使者”,为历史和子孙尽可能完整、安全地传承这些影响深远的文明载体?从国家到民众,大遗址保护的文化自觉性空前提升。大遗址保护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周口店、隋唐洛阳城、唐乾陵等多处大遗址专项管理法规施行,为大遗址保护提供了制度保障。截至目前,国家文物局已批复了90余处大遗址的保护规划。高句丽、殷墟等重要遗址的保护展示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大明宫、郑州商城等大遗址拆迁和环境整治工作有效改善了遗址周边环境,以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新疆段和西安片区、洛阳片区三线两片为核心,包括100处重要大遗址在内的大遗址保护格局初步确立,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两年,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大遗址保护理念不断创新,形成了《西安共识》、《良渚共识》、《洛阳宣言》,提出了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新理念,大遗址保护进入新阶段。

三大矛盾有所缓和

“举政府之力”几成共识

文化遗产保护千古事,大遗址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镇,大遗址保护也是难上难。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达到同期世界城市化进程速度的两倍,城市发展将面临“加速发展期”,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期”。矛盾的焦点是城市人口激增,城市用地急剧扩张,使许多过去处于城市边缘的大遗址逐渐纳入城市用地范围。

首先是如何解决大遗址保护与土地城建之间的矛盾。无锡鸿山遗址范围内的土地,原来都属于无锡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用地。算眼前账还是算传承账?算经济账还是算发展账?算局部账还是算大局账?无锡政府最后将鸿山遗址7.5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用于鸿山遗址公园建设,对遗址规划范围周边的农业用地进行统一规划和引导,并进行农业结构规划,形成了省级都市农业生态园;并充分利用鸿山遗址、泰伯墓等历史文化资源,结合拆迁安置工作,规划建设了鸿山文化新市镇。通过配套功能的完善,使鸿山大遗址保护和宜人宜居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具有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其次是如何解决大遗址保护与居民生产之间的矛盾。生活在遗址区的居民守着祖先留下来的珍贵文物大遗址,受文物保护法的限制,他们不能办工厂、修路、建房,只能眼看着周边地区的经济不断地超越自己,遗址内的生活基础设施落后,环境脏乱,社会治安也不是很好。

每个人都有享受先进文明发展的权利,不能让传承文明成为“落后吃苦”的理由。西安市在大明宫等大遗址保护规划中,针对不同区域的农民和居民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在保护核心区,把农民变成城市居民,对中青年人员安排就业,对文物保护区实行疏散人口的政策,以减轻对文物本体保护的压力等等。这些做法不一定广泛适用,但是善意的出发点可资借鉴。

由于历史原因,大遗址上往往已经“盘踞”着众多的工厂企业居民住房。拆迁、安置、重建,资金压力大。巨额的资金单单依靠中央补贴远远不够,如何创新投资营运机制,以地方政府筹集为主中央财政补贴为辅,同时支持和鼓励社会多元力量参与,顺利解决了资金筹集的难题,成为大遗址保护要过的第一关。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融资渠道也不同。以西汉南越国遗迹保护为例,对经济相对发达的广州来说,在城市中心发现这一遗迹,全民“狂喜”,城市规划建设为之绕道,保护资金不成问题。这是发达地区。相对不发达的安阳、朝阳等地区,投入资金虽有多少之别,但“举政府之力”之魄力之见识令人感佩。

保护成果受惠于民

展示特色和法规制定并重

专家表示,城市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肌理,顺之则胜,逆之则败,遗址各具特色,所以遗址保护的方式也要防止雷同的倾向,要在深化对遗址文化内涵的理解上下功夫,实现遗址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民众体验到文化遗产保护好处,才会成为身边大遗址最有力的守护者。“考古遗址公园是基于考古遗址本体及其环境的保护与展示,融合了教育、科研、休闲等多项功能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依托考古成果所建成的考古遗址公园,是以遗址为内容,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相较于单纯的遗址保护而言,它更注重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为全民所共享,其服务公众、反馈社会的功能更加突出。”童明康说。

据介绍,大遗址保护管理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将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同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将作为“十二五”期间我国大遗址保护的重要内容得到大力推动和支持。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可建成30处考古遗址公园和50处遗址博物馆。对此,西安市副市长段先念提出针对大遗址保护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国家应该制定《大遗址保护管理条例》,将大遗址保护纳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轨道;其次,由于大遗址保护涉及人口调控、征地、移民、拆迁、环境整治、土地利用调整、经济结构调整等复杂问题,国家应该出台配套政策来协调和处理这些问题。

过去高楼大厦曾普遍被认为是现代城市生活的象征,今天,文化遗产尤其是大遗址则成为城市生活改善的重要标志。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积极保护下,大遗址正在摆脱“蓬头垢面”的形象,逐渐成为城市中最美丽的地方,“莫问遗产兴废事,请君只看大遗址”。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