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寻游记
⑴ 寻一篇游记论文,就是到某个地方或者几个地方旅游的所见所闻,3000字左右,好心人帮帮忙啊。。。
会稽山阴之地,山水秀丽,繁华富庶。东晋王羲之、谢安等人的兰亭雅集尽显魏晋风流;南宋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悲剧令人悲叹不已;近代鉴湖女侠秋瑾的事迹荡气回肠。我总觉得如人一样,每一个城市都有每个城市独特的气质。同为古城,同处长江三角洲,苏州与绍兴就又不同的城市气质。相对而言,地处越地的绍兴似乎比苏州更刚硬一些。同是吴方言,绍兴人说话总没有苏州人说话那样软糯。绍兴人的脾气似乎也比苏州人更暴躁一些。似乎绍兴的文人更适合执剑,而苏州的文人更适合配玉。
当然,在这里并不是要比较绍兴与苏州的城市文化的,而是要记录我们7月14日的绍兴之行的。
参观鲁迅纪念馆是我们这次活动的重头戏。鲁迅纪念馆位于浙江省绍兴市都昌坊口,建成于1953年1月,由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组成。我们刚踏进鲁迅故居的大门,一块大大的金字“翰林”牌匾就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鲁迅的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做过江西一个县的知县老爷,后来又到北京当上内阁中书,成为标准的京官。既是翰林又是京官,这就决定了周家大宅占地1000多平方米,这也鲁迅获得了一系列穷家小户的孩子所无法享受的条件。家里四五十亩水田,就是周介孚不从北京汇一文钱回来,日常生计总是绰绰有余,足以将贫困从他身边赶得远远的。但这样的优越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一场科场舞弊案将周家的好日子从巅峰打落谷底。因此周家大宅虽然高广幽深,但其无论是内部装修布置还是家具器皿,都显得过于简陋,与“翰林”大匾并不相称。就如周家的厨房虽然有三眼大灶,也有特地为客人准备的小灶,不过厨房里的碗碟器皿制作得似乎太过粗糙,远没有苏州很多大户人家诸如潘家、陆家那样所用的器皿那样精工细作、精巧玲珑。再如鲁迅的卧房内虽然有一张铁力木大床,不过这种木头在当时并不是太贵重,而且房间里除了床、书桌、衣柜以外再无其他,而且家具虽然如明式家具般线条简洁,不过并不如真正的明式家具般光洁雅致,反而给人一种破旧的感觉。周家因祖父获罪而家道中落,鲁迅的父亲又卧病在床,少年鲁迅就常往返于当铺和药铺之间,变卖家中财物来给父亲治病,维持家庭生计。这样看来,周家大宅的破落也就不难理解了。
穿过一条幽暗的甬道就到了百草园。我终于见到了初中语文课本里读到的“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草木原本无声,园里也原应静谧,只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打破这里的寂静,应而也就见不到鸣蝉、蟋蟀、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听导游说院子刚刚整修过,所以也见不到何首乌、木莲、覆盆子。这些东西我虽然在药店里见过,不过还没见过新鲜的。这次见不到了,心里有小小的遗憾。不过百草园虽然不大却清新质朴。对少年鲁迅来说实在是乐园。鲁迅在这里捉虫、捕鸟、塑雪罗汉,留下了无数美好的回忆。墙角还有一组雕像,是少年迅哥儿在听长妈妈讲故事。大概就是文章里提到过的美女蛇的故事吧。长妈妈身边,一只猫安详地卧着。鲁迅关于百草园的记忆是欢乐的,充实的。所以在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里写道百草园、社戏、五猖会、长妈妈时,语言自然平实,真挚质朴。我想,每当回忆起这些时,鲁迅那阴郁的脸上会露出少见的笑容吧。《朝花夕拾》是鲁迅少见没有把其作为匕首和投枪的文章。文章里透出了鲁迅的点点温情而不是冷峻严肃。不过鲁迅毕竟在童年及少年时期就饱尝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这对他的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这导致了他似乎认为人世间到处都是黑暗而不太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爱,即使对一些美好的事物,他也总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看待人事物,他的目光犀利得近乎残酷。再加上在写《朝花夕拾》时他已经经历了出国、受辱、弃医从文、回国受到推崇和压制,所以,这本散文集里除了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之外,还有像《狗·猫·鼠》、《二十四孝图》这样的犀利透彻,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刻反思,对落后国民性进行深切批判的文章。这两篇散文已经不像散文,而像杂文了。或许是因为在百草园得到的快乐和在家庭中受到的压制对比太过明显,才会使鲁迅将关于美好回忆的文字写得更美好,而将关于落后封建家庭的问题写得更犀利吧。
我们最后去的地方是三味书屋。进入正堂,我们就看到了文章中写道的匾额和“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的画。鲁迅的座位在比较靠墙的位置。少年鲁迅在上课时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将小说上的绣像描在荆川纸上应该不会被先生发现吧,不然也描不成一大本的《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我不禁开始想象那位“极方正,质朴,博学的”寿镜吾老先生大声朗读的情景:“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果然是沉醉在好文章里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三味书屋好像比周家大宅还要幽暗,除了那匾额和画,其他都是黑黢黢的一片。因此,人身处其中也就感到更加压抑。或许是因为从前的孩子们在这里开始真正接触四书五经,开始真正踏上科举入仕之路。与家相比,在这里孩子们的天性受到更多压抑的缘故吧。
绍兴是江南文化重镇,深受温润的江南文化浸润,但又更多地受到“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刀兵之气的影响,因此“绍兴师爷”成为说话刁钻刻毒的代表。而生长在这种环境下的鲁迅也是在具有了深厚的国学功底和难忘的留日经历之后对传统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而更为尖锐地揭开国家和民族的疮疤“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PS:其实7月14日久去了,到现在才写真是不好意思。哎,有时候真的太懒了。
⑵ 关于寻梦环游记的感悟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内心有着说不出来的复杂感。总的来说,让我感觉很温暖,是那种骨子里的温暖。下面我具体的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其实电影想要表达的东西还是蛮多的,我个人就是以上的一些感想。我希望自己能够一直坚持梦想,做好人生的每一次选择;我希望自己能够做到时常去关心亲人;我希望自己能够一直记得生命中所有重要的人;当然,我更希望你不要将我遗忘。
⑶ 三寻的意思
三寻的意思
是
1,多想想在做决定
2,人过三旬 人过了30岁的年龄
十岁为一旬
⑷ 寻一篇以“XX游记”为题的作文
1、《格列佛游记》作者是___________,主人公是___________。
2、《格列佛游记》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名)抨击英国18世纪的资本主义统治,颇具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色彩。
3、千百万人熟知的“雅虎”网站,原名“Yahoo”,在《格列佛游记》的第四卷“_________”中提到的怪物“雅虎”,现已成为因特网世界最令人熟悉的名词之一。
4、这种游戏常常会有意外事故发生,这些事故是有案可查的。我亲眼看到两三个
候补人员跌断了胳膊和腿。但是更大的危险发生在大臣们自己奉命来表现功夫的时
候,因为他们想跳得比以前好,又想胜过同跳的人,猛然来一下,很少有不摔倒的,
有人甚至要跌两三次。听说在我来到这地方一两年之前,佛利姆奈浦就因此差点儿
跌死,要不是皇帝的一块座垫恰好在地上减轻了他跌落的力量,他的脖子是肯定折
断了。
1.”这种游戏”是指什麽游戏?
2.这一段话强调了哪两个内容?
3.这种游戏发生在能够国家?做这种游戏有什麽用途呢
4、《格列佛游记》用“————”“————”(国名)抨击英国18世纪的资本主义统治,颇具讽刺色彩的色彩。
填空
5、格列佛在_________遇到了可怕的风暴。(顺达列岛/苏门答腊岛)
6、格列佛吃了含催眠药的食物,昏睡后被运到了首都_________城市。 (密而登都)
7、利立普特国不远处还有个小人国叫__________ 答:(不来夫斯古帝国)
8、简答格列佛为何成了利立普特国举国称颂的英雄? (利立普特国不远处还有个小人国,两国之间经常交战,这次由于格列佛潜入水中,用长绳和钩子把那个小人国的战船都拉回了利立普特国,利立普特国未发一兵一卒就大获全胜,所以格列佛就成了英雄。)
9、格列佛乘坐的“冒险号”船经过_______国家遭遇了海上季风风暴。 (印度)
10、格列佛应“好望号”船长__________邀请在一次出航。 (威廉•罗宾逊)
11、在去往东京的途中他们遭遇了大海盗船,船上都有哪国人? (英国、荷兰等)
12、格列佛所到达的“飞岛”是借助_________或升或降,从一处移另一处。 (借助磁石)
13、飞岛国王惩罚人的手段有几种。 (两种 一种温柔 一种严厉)
14、在“飞岛”上国王陛下巡视这个国家第二大的城市是_________。 (林达洛因)
15、离开飞岛后他到了“拉格多”在那里他到了数学学校,老师的教学方法很奇特。请简答
(命题和证明都用头皮一样颜色的墨水写在在一块饼干上,然后让学生空腹吞下饼干。)
16、 “慧骃国”每四年的春分时节要举行________大会。 (全国代表大会)
17、《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用(跳绳比赛)来选拔官员的,她第四次出游来到了(慧骃国)(国名)
18、格列佛先后主要到了那几个国家(按顺序写)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
19、格列佛以(随船医生)身份,得以随船出游,周游世界的。
20、《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急剧讽刺色彩的小说,请概括写出其中两个讽刺性的故事情节?
37、在慧骃国谁帮格列佛干重活和保护作者? (栗色小马)
38、在佛格佛主人的家里,主人的九岁的女儿给格列佛起了一个什么名字?(格里尔特里格)
39、在飞岛是一个直径为五十码的峡谷,天文学家可以从那里下去,进入到哪里?(天文学家之洞)
40、格列佛在飞岛国因什么而受到轻视?(因为国王和岛上的臣民只对数学和音乐感兴趣,而作者对于这两门学科的了解比他们差远了。)
41、在慧骃国,侍从们帮助下,格列佛建造了一艘独木舟,冒险出海,抵达到哪里并希望在那里安居?(新荷兰)
42、在新荷兰,一个当地人用箭射伤了格列佛,他被武力挟持到什么地方?(一艘葡萄牙船上)
43、格列佛最初被押解到小人国首都王宫时,按照国王的命令交出了一些物品,其它的都还给了格列佛,而有三种被运到了国王的库房中。请说出两种运到库房中的物品?(短剑或腰刀;手枪;弹药袋或弹药包)
44、是什么原因使格列佛误入小人国的?(格所乘航海船遇到强烈风暴,船被撞毁,格列佛逃亡的救生艇又被大风吹翻,格列佛随风和潮汐幸运地漂移到了小人国。)
45、在巨人国里,居民身高 米、麦子也有 米。(18、十多米)
46、小人国利里浦特的党派之争是以 划分阵营。两派是 党、 党。(鞋跟高低、高跟党、低跟党)
47、格列佛最后一次航海来到 国,展示了 颠倒的怪诞景象。(慧骃、人兽)
48、格列佛在大人国的语言是 教的。(农夫的女儿葛兰达克利赤)
49、在飞岛国中有两种侦察案件的方法 、 。(粪便侦察法、字母破译法)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7-10 15:13 50、《格列弗游记》共四部题目分别是什么:
(第一部《利立浦特游记》、第二部《布罗卜奈格游记》、第三部《勒皮他、巴尔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锥、日本游记》、第四部《慧骃国游记》)
51、《格列弗游记》的讽刺是一把多刃的利剑。首当其冲被评点或挖苦,即是当日的英国,也即世界上第一个正在形成的 。 (“现代社会”)
52、格列弗历险的第一地是 。在那里他一只手能拖动整支海军舰队,一餐饭要吞吃一大批鸡鸭牛羊外加许多桶酒。那里的人为了把他这个庞然大物运到京城,动用了五百工匠,无数绳索,九百负担起重、搬运任务的“大汉”,一万五千匹“高大”御马等等。在如此这般的一个微缩国度里,所有的雄心和邀宠,政争和战事都不免显得渺小委琐。党派之争以鞋熙高低划分阵营, 与 你争我斗,势不两立;相邻的国家不但想战胜并奴役对方,还要争论吃鸡蛋应敲哪头之类鸡毛蒜皮的“原则”问题。
(小人国;“高跟党”;“低跟党”)
53、小说第二卷里更足指名道姓地批评了英国。格列弗长篇大论地向 国君介绍英国的历史、制度和现状,以及种种为国家为自己“挣面子”的事。不过,用他们的眼光看,英国是利力浦特般的蕞尔小国,它的历史充斥着“ ”所产生的恶果。
(“布罗丁鲁那克”,即巨人国;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阴险和野心)
54、这部小说不但抨击社会现状,还有意识地模仿了语言和文本。格列弗在小人国抄录了一段官方文告,它赞颂国王是“ ”的“ ”,“脚踏实地,头顶太阳”,等等。但是,无处不在的格列弗眼光,提醒着我们那位国君不过身高十几厘米。“言”与“实”的差距使人捧腹不止。
(“举世拥戴”;“万王之王”)
55、在第四卷里,简明了的文风虽然依旧,但被描述的已是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马成了理性的载体,而人则化作下等动物 。 (耶胡 yahoo)
⑸ 斗罗大陆之寻三记内容简介
讲唐门的另一个天才唐煜穿越到斗罗大陆寻找唐三的故事,
引子
“唐三,唐三……”虽然已经连睁眼的力气都没有了,唐大先生的喉咙里仍就含糊不清地冒出这个名字。
唐煜看着这一切,心里很不是滋味。
唐三是谁?
据说是在唐煜之前,唐门近两百年来最出色的天才,是唯一一个制造出佛怒唐莲的外门弟子。但遗憾的是,因为唐门的种种规定,这位不世天才在23年前跳下了鬼见愁,从此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唐大先生一直以此为唐门最大的遗憾,以致病危仍旧挂念着这个名字。
唐煜就那么静静地望着已经瘦如骨材的唐大先生,眼里不觉充满了泪水。
唐大先生是对自己最好的长辈,甚至超过了自己的父亲,唐煜实在不忍心看着自己最尊敬的长辈就这么离去。
“唐三,唐三……”唐大先生仍旧不停重复着的这个词,但此时此刻,唐煜却觉得这个词犹如刺进自己心窝的利剑,让他痛苦不堪。
让他痛苦不堪的原因出自多方面。
毕竟,同样被誉为唐门近两百年来最出色的天才,但唐大先生在病危时挂念的却是已经离去外门的弟子,这让唐煜很是嫉妒。
不过,这份痛苦更多是来自唐煜的自责。
虽然自己也被誉为唐门的不世天才,但自己却没有唐三对唐门暗器及武学研究的激情,而是把精力放在了武林界一直不怎么看好的判官笔上。其原因,就只是因为他觉得判官笔虽然也是兵器,但却没有其它武器那般重的杀戮之气。
以致于唐大先生经常骂他不务正业,缺乏振兴唐门的责任心。
“如果能再见唐三,我一定要让他做唐门的掌门,只有他,才能提升唐门的新高度。”这是唐大先生以前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在过去,唐煜对这句话不以为然,但在现在,在唐大先生不断的嘶喊声中,却成为了刺激唐煜大脑神经最有效的利器。
“为了大爷爷的心愿,唐三,就算你现在成了一堆灰,我也要把你找回来!”咬了咬牙齿,唐煜在心中坚定地说道。
唐三已经消失23年,该怎么找?唐煜不知道。但他知道,唐三是从鬼见愁消失的,或许,鬼见愁是寻找他的唯一线索。
第二天上午,在给父亲留了一封书信后,唐煜来到了鬼见愁。顺着悬崖往下望了望,深不见底。他扔了块石头下去,却没听到回音。唐煜忍不住打了个寒颤,一句话冲口而出:“掉下去,恐怕连骨头渣都找不到。”
想到这句话,唐煜不由笑了,既然这样,还找得到唐三为什么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线索么?
或许,悬崖下能有什么以前寻找唐三的门人没发现的东西,但该怎么下去呢?唐煜把头伸向那深不见底的悬崖瞧了瞧,不由皱起了眉头。
而在这时,突然从山下飞来一个人影,那人还未停下,嘴里就大声喊道:“小煜,你干吗?”
唐煜听出是父亲唐朋的声音,不由往后退了一步。
父亲是唐煜在这个世界上最害怕的人。因为自己的顽皮,父亲没少打他骂他。打骂对唐煜而言,倒不算什么。他最怕的惩罚是面壁。只要自己做得稍微出格,父亲就会罚自己面壁。而面壁的时间,最短也是一个月。
其实,这根本怪不得唐朋,唐煜自幼丧母,可惜的是,他虽然已近弱冠,却算不得懂事,满脑子都是些希奇古怪的东西,以致于他的天分虽好,但成就一直不高,连唐门至宝心法玄天功,也才练到五重。
武功境界有先天后天之分,但实力远强于后天大成的先天境界却并不是只靠天赋就能达到的,更多的,还需要勤奋。可惜的是,唐煜一直不明白这个道理。
“小煜回来,危险。”唐朋见唐煜后退了一步,身子已经来到鬼见愁的边缘,不由焦急的喊。
谁知道,面相严肃的唐朋引起了唐煜的误会,他的另外一只脚又后退了一不。这一步虽然不大,却足以让唐煜掉下鬼见愁了。唐朋飞身过去,想要抓住唐煜,但却连他的衣服都没碰到。一向以硬汉著称的唐朋突然泪流满面。但可惜的是,一向以为父亲不疼自己的唐煜再也看不到这些。
刹时,唐煜听到了呼呼的风声。完了!唐煜陡然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不甘、后悔、害怕一起涌上了心头。
下坠的速度越来越快,就在他快要失去知觉的时候,唐煜的脑中出现了一个奇怪的景象:一个的男子与唐门十七位长老对持在鬼见愁,笑得尤其的灿烂。
“唐三的一切都是唐门给的,不论是生命还是所拥有的能力,都是唐门所赋予,不论什么时候,唐三生是唐门的人,死是唐门的鬼,我知道,长老们是不会允许我一个触犯门规的外门弟子尸体留在唐门的,既然如此,就让我骨化于这巴蜀自然之中吧。”
那男子平静甚至有些兴奋的声音终于将长老们惊醒,当长老们抬起头看向他的时候,只见一层乳白色的气流瞬间从他身上蔓延开来。
“玄天宝录,你竟然连玄天宝录中本门最高内功也学了?”大爷爷失声说道。
突然,轰的一声炸鸣,当众位长老同时后退以防不测的时候,那男子已经全身。
“而来,而去,佛怒唐莲算是唐三最后留给本门的礼物。现在,除了我这个人以外,我再没有带走唐门任何东西,秘籍都在我房间门内第一块砖下。唐三现在就将一切都还给唐门。”
“哈哈哈哈哈哈哈……”那男子仰天狂笑,猛地向后迈开脚步,此时此刻,众位唐门长老突然发现,竟然没有一个人来得及阻止他,他那在白光笼罩中的身体,闪电般扑向前方的鬼见愁,高大昂扬的身躯腾空而起,朝那山间的云雾飞去……
⑹ 斗罗大陆之寻三记
讲唐门的另一个天才唐煜穿越到斗罗大陆寻找唐三的故事,
引子
“唐三,唐三……”虽然已经连睁眼的力气都没有了,唐大先生的喉咙里仍就含糊不清地冒出这个名字。
唐煜看着这一切,心里很不是滋味。
唐三是谁?
据说是在唐煜之前,唐门近两百年来最出色的天才,是唯一一个制造出佛怒唐莲的外门弟子。但遗憾的是,因为唐门的种种规定,这位不世天才在23年前跳下了鬼见愁,从此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唐大先生一直以此为唐门最大的遗憾,以致病危仍旧挂念着这个名字。
唐煜就那么静静地望着已经瘦如骨材的唐大先生,眼里不觉充满了泪水。
唐大先生是对自己最好的长辈,甚至超过了自己的父亲,唐煜实在不忍心看着自己最尊敬的长辈就这么离去。
“唐三,唐三……”唐大先生仍旧不停重复着的这个词,但此时此刻,唐煜却觉得这个词犹如刺进自己心窝的利剑,让他痛苦不堪。
让他痛苦不堪的原因出自多方面。
毕竟,同样被誉为唐门近两百年来最出色的天才,但唐大先生在病危时挂念的却是已经离去外门的弟子,这让唐煜很是嫉妒。
不过,这份痛苦更多是来自唐煜的自责。
虽然自己也被誉为唐门的不世天才,但自己却没有唐三对唐门暗器及武学研究的激情,而是把精力放在了武林界一直不怎么看好的判官笔上。其原因,就只是因为他觉得判官笔虽然也是兵器,但却没有其它武器那般重的杀戮之气。
以致于唐大先生经常骂他不务正业,缺乏振兴唐门的责任心。
“如果能再见唐三,我一定要让他做唐门的掌门,只有他,才能提升唐门的新高度。”这是唐大先生以前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在过去,唐煜对这句话不以为然,但在现在,在唐大先生不断的嘶喊声中,却成为了刺激唐煜大脑神经最有效的利器。
“为了大爷爷的心愿,唐三,就算你现在成了一堆灰,我也要把你找回来!”咬了咬牙齿,唐煜在心中坚定地说道。
唐三已经消失23年,该怎么找?唐煜不知道。但他知道,唐三是从鬼见愁消失的,或许,鬼见愁是寻找他的唯一线索。
第二天上午,在给父亲留了一封书信后,唐煜来到了鬼见愁。顺着悬崖往下望了望,深不见底。他扔了块石头下去,却没听到回音。唐煜忍不住打了个寒颤,一句话冲口而出:“掉下去,恐怕连骨头渣都找不到。”
想到这句话,唐煜不由笑了,既然这样,还找得到唐三为什么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线索么?
或许,悬崖下能有什么以前寻找唐三的门人没发现的东西,但该怎么下去呢?唐煜把头伸向那深不见底的悬崖瞧了瞧,不由皱起了眉头。
而在这时,突然从山下飞来一个人影,那人还未停下,嘴里就大声喊道:“小煜,你干吗?”
唐煜听出是父亲唐朋的声音,不由往后退了一步。
父亲是唐煜在这个世界上最害怕的人。因为自己的顽皮,父亲没少打他骂他。打骂对唐煜而言,倒不算什么。他最怕的惩罚是面壁。只要自己做得稍微出格,父亲就会罚自己面壁。而面壁的时间,最短也是一个月。
其实,这根本怪不得唐朋,唐煜自幼丧母,可惜的是,他虽然已近弱冠,却算不得懂事,满脑子都是些希奇古怪的东西,以致于他的天分虽好,但成就一直不高,连唐门至宝心法玄天功,也才练到五重。
武功境界有先天后天之分,但实力远强于后天大成的先天境界却并不是只靠天赋就能达到的,更多的,还需要勤奋。可惜的是,唐煜一直不明白这个道理。
“小煜回来,危险。”唐朋见唐煜后退了一步,身子已经来到鬼见愁的边缘,不由焦急的喊。
谁知道,面相严肃的唐朋引起了唐煜的误会,他的另外一只脚又后退了一不。这一步虽然不大,却足以让唐煜掉下鬼见愁了。唐朋飞身过去,想要抓住唐煜,但却连他的衣服都没碰到。一向以硬汉著称的唐朋突然泪流满面。但可惜的是,一向以为父亲不疼自己的唐煜再也看不到这些。
刹时,唐煜听到了呼呼的风声。完了!唐煜陡然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不甘、后悔、害怕一起涌上了心头。
下坠的速度越来越快,就在他快要失去知觉的时候,唐煜的脑中出现了一个奇怪的景象:一个的男子与唐门十七位长老对持在鬼见愁,笑得尤其的灿烂。
“唐三的一切都是唐门给的,不论是生命还是所拥有的能力,都是唐门所赋予,不论什么时候,唐三生是唐门的人,死是唐门的鬼,我知道,长老们是不会允许我一个触犯门规的外门弟子尸体留在唐门的,既然如此,就让我骨化于这巴蜀自然之中吧。”
那男子平静甚至有些兴奋的声音终于将长老们惊醒,当长老们抬起头看向他的时候,只见一层乳白色的气流瞬间从他身上蔓延开来。
“玄天宝录,你竟然连玄天宝录中本门最高内功也学了?”大爷爷失声说道。
突然,轰的一声炸鸣,当众位长老同时后退以防不测的时候,那男子已经全身。
“而来,而去,佛怒唐莲算是唐三最后留给本门的礼物。现在,除了我这个人以外,我再没有带走唐门任何东西,秘籍都在我房间门内第一块砖下。唐三现在就将一切都还给唐门。”
“哈哈哈哈哈哈哈……”那男子仰天狂笑,猛地向后迈开脚步,此时此刻,众位唐门长老突然发现,竟然没有一个人来得及阻止他,他那在白光笼罩中的身体,闪电般扑向前方的鬼见愁,高大昂扬的身躯腾空而起,朝那山间的云雾飞去……
⑺ 蹄闲三寻的三寻 是什么意思
九宫格,一款数字游抄戏,起袭源于河图洛书,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中华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宇宙魔方"。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
⑻ 斗罗大陆之寻三记的内容简介
“我不相信这个世界真的有神仙,如果有,那就是我唐煜。”六岁时,他如是说。十年后,他真的成了这个世界的神。为了自己的兄弟,他大闹神界,神界从此把他除名;为了爱人,他逆天改命,最终成就了举世无双霸业……
⑼ 寻一篇游记,500字左右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
褒禅山亦谓之华(读二声)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读一声)”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於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于是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赏析一:《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的代表之作。表面上看,本文是一篇游记,其实是借题发挥的议论文。本文的最大特点是记叙、议论相结合,记叙为议论服务。作者先记叙了自己游山洞的经历。山洞“深”、“难”、“奇”,因有人“怠而欲出”,自己随之而出,所以不能“极夫游之乐”。接着,作者转入议论,“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这样就把人分成两类,只有那些不畏艰险沿着崎岖的山路勇敢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这个道理不仅仅适用于游览爬山,也适用于一切工作。王安石作为一位政治家,从小熟读儒家经典,仰慕孔孟,立志高远。他在政治上的改革不就是探寻险远之处的奇伟瑰怪吗?当然,王安石深知,欲达险远,首先需要立志,这是主观条件。没有远大志向就永远到达不了“险远”。王安石有这个志向,他一生所追求的就是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要经世致用,这个愿望在他上奏仁宗皇帝和神宗皇帝的文章里讲得清清楚楚。有了志,就要持之以恒,有主见,不随波逐流。否则,也不能到达“险远”。在此基础上,自身还要有足够的力量。从政治改革的角度讲,这个“力”是德、才、学、识各个方面综合能力的体现。以上三个方面,志、恒、力都是攀登者自身具备的条件,可谓内部条件。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处,如果“无物以相之”,也不能到达。这里的“物以相之”指什么?作者王安石是有深意的。王安石在做地方官时是就开始推行“青苗法”,效果很好。初试改革,他信心十足。然而改革是十分艰巨的任务,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干扰阻挠。改革如果没有最高权利──皇帝的·评论·赏析语文人生 ·支持是绝对不行的。特别是当改革进行到一定程度,怀疑者、攻击者纷纷而至的时候,关键就看皇帝的态度了。王安石对此十分清醒,他希望皇帝能支持他。当他写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后,并没有引起宋仁宗的重视,或者说,宋仁宗根本就不想支持他变法改革。年仅20岁的宋神宗继位后,想有所作为,他重用王安石。于是,王安石上奏《本朝百年无事札子》,论述了宋仁宗执政四十多年的种种弊病,指出了歌舞升平的背后存在的严重危机。在宋神宗的全力支持下,王安石开始了“熙宁变法”。神宗死后,不满十岁的哲宗继位,大权落在太后高氏手中。高太后对变法早就不满了,她执政后,起用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于是变法失败。相之之“物”,还包括一支高素质的官员队伍。王安石非常重视人才,可以说他是一个“人才决定论者”。他笃信“有治人,无治法”。要想振兴宋朝,必须造就一大批既有忠心,又有能力,可以胜任朝廷重托的各级人才。王安石提出了“教之、养之、取之、任之”八字纲领。但由于宋神宗求成心切,熙宁变法在缺少一支精干的官员队伍的情况下就匆匆上马了。由此看来,“物以相之”是何等的重要啊!林纾评析《游褒禅山记》时说道:“此文足以概荆公之生平。‘志’字是通篇之主,谓非定力以济之,即有志亦复无用。故公之行新法坚决,不信人言也。所谓‘无物以相之’,相者,火也;火尽又焉得至?故行新法亦须人以助。武灵王行新法,有肥义诸人相之;公不得韩、富为之相,专恃吕惠卿、李定辈,无济也。‘于人可讥’,则指同时指斥新法者;‘在己为有悔’,非悔新法之不可行,悔新法之不竟行也。‘尽吾志’三字,表明公之倔强到底,不悔新法之不善,而恨奉行者之不力。……按至和为仁宗年号,公实未相,新法亦为萌芽,吾言似少近穿凿锻炼。不知言者心声,公之宿志如此,则异日之设施亦正如此。”林纾的此番分析可谓“此言得之”。令读者费解的是,王安石针对“仆碑”提出“深思而慎取之”的观点,这个观点是否游离于主题之外呢?是否对上段议论有所冲淡呢?细细琢磨,作者把这一小段放在大段议论之后写是有深意的。“仆碑”虽“仆”,毕竟是“碑”,但“其文漫灭”,谬种流传,不得识其真面目。学者不应该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追根溯源,求其本质。王安石变法,有成功的可能,也有失败的危险,中国向来有“成者王侯,败者寇”的说法,一旦变法失败,王安石能否得到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呢?王安石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不是有人称王安石为“奸人”吗?王安石壮志未酬,他成了后世毁誉交织、争论最多、分歧最大、盖棺难定论的人物。仇视王安石的人极尽诬蔑栽赃之能事,欲“漫灭其文”。由此看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这是多么令人惊心的话语啊!由此而知王安石洞悉人生。后人评价此文说:“逸兴满眼,而余旨不绝。”(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宋大家王文公文钞》卷八)“借题写己,深情高致,穷工极妙。”(《唐宋文醇》卷五十八李光地语)“用笔最折。”(沈德潜《唐宋八家文读本》卷三十)这些论述都道出了本文的深层含义,可谓王安石的“知音”。
赏析二:
本文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七月某日,是作者与他的两位朋友和两个胞弟同游褒禅山后所写。这是一篇记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与一般游记不同,独具特色。全文按照记叙和议论的层次,可分五段。 第1段:从篇首至“盖音谬也”。记述褒禅山命名的由来。文章开头紧扣题目,开门见山地先说明褒禅山又叫华山之后,接着追述之所以命名为褒禅山,是因为唐朝有一个名叫慧褒的和尚,一开始住在华山之下,死后又葬在华山之下,所以叫做褒禅。作者由远及近,当追溯了褒禅山命名的由来之后,就把笔墨转向眼前所见的慧空禅院上来。说明现在看到的慧空禅院,就是当年慧褒禅师居住的房舍和坟墓之所在。因为这毕竟是一篇游记,所以当写到慧空禅院之后,便以它为基点,重点突出地来记叙褒禅山的名胜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这三句,说明华山洞的方位及其命名的由来。接着又写距华山洞百余步倒在路旁的石碑,以及碑文的情况。“其文漫灭”一句,从字面上来看,是说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其实,也是为了突出其中尚可辨识的“花山”二字。之所以要突出“花山”二字,在于纠正今人把“花山”之“花”误读为“华实”之“华”的错误。之所以要纠正今人读音的错误,又旨在为下文发表感想和议论设下张本。 第2段:从“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至“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记叙游览褒禅山后洞的情形。这段承接第1段华山洞的方位和命名,进一步分别就华山洞的前洞和后洞加以叙写。前洞,“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虽有美景而不险绝,“而记游者甚众”,不足以游,所以一笔带过。而后洞与前洞相比,则迥然不同,它不像前洞那样平坦广阔,游人举足可到,而在“由山以上五六里”的幽深之处,需要花费气力才能到达,而且“入之甚寒”,所以即使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穷尽它的尽头。然而惟其险绝,才有奇观。因而便引起了作者与同游者的极大兴趣。于是他们拿着火把走了进去,走得越深,行进越艰难,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越加美妙。可是行进的艰难与景物的美妙形成了矛盾,所以同游者之中有倦怠而想出来的人说:“不出去,火把就要烧光了。”这么一说,大家就随着他一起走了出来。一旦走出洞后,作者却深有感慨,慨叹自己所到达的地方比起喜欢游览的人,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在洞的左右壁上,题字留念的人已经很少了。如果再往深处走,到达的人就更少了。这说明没有大志而畏于艰险的人,是不能够深入险境而窥视到异观的。因而又回顾自己在洞里还没有出来的时候,“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是可以继续前进的,只是听了倦怠者的话,随着走出洞来,而不能极尽游览之乐。目的不达,满腹憾恨之情溢于言表,由此可见作者不畏艰险的积极进取精神。 第3段:从“于是余有叹焉”至“此余之所得也”。写未能深入华山后洞所产生的感想和体会。这段开头“于是余有叹焉”一句,奠定了全段的基调,为展开议论作了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转折。行文先从古人的行事说起,而后又回到游览风物上来,加以发挥议论。就古人来说,他们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都有所得,这是因为他们对事物观察思索得深切,而没有探索不到的地方。作者称引古人,是为了借古鉴今。不言而喻,今人行事,要想有所收益,也必须具有古人那种探索的精神。但事实上,并不是人人都具有这种精神的。就以游览风物来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种现象,就正是缺乏探索精神的表现。而天下的奇异雄伟、异乎寻常的景物,又常常在险远之处,人们却又很少能够到达,那也就不可能看到奇景异观了。那么怎样才能看到奇景异观呢?作者进而又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说。一是“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里强调了一个“志”字。只有胸怀大志,才有可能到达理想的境地。二是有了大志,不随随便便地止足不前,“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这里又强调了一个“力”字。这个“力”,是指气力。如果气力不足,像“有怠而欲出者”那样,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三是有了大志和气力,而又不轻易地倦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里又强调了一个“物”字。这里所说的“物”,是指火把之类的借助之物。当游览者走进昏暗之处的时候,如果不借助火把之类的物来照亮前进的道路,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总之,只有具备志、力与相助之物这三个条件,才能到达理想的境地。这是就正面来说。反过来说,气力可以达到而又未能达到,这对别人来说是非常可笑的,对自己来说是很可悔恨的。如果竭尽了自己的志气,也仍然达不到,也就没有什么可悔恨的了。这样,谁还能讥笑他呢?作者从正反两方面把道理说得清清楚楚。这就是作者游览华山后洞之后的心得和体会。这个心得和体会,是十分深刻的,它的客观意义却远远超过了游览,而可以用之于从事一切事情。 第4段:从“余于仆碑”至“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写由于仆碑而引起的联想。作者从仆碑上尚可辨识的“花山”之“花”字,今人误读为“华实”之“华”,从而联想到古籍,“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从山名的以讹传讹,联想到古籍的以讹传讹,使作者触目伤怀,慨叹不已。因而又进一步提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对待传闻要“深思”而“慎取”这个提法,也很精辟。它对学者整理和研究古籍,鉴别其真伪,恢复其本来面目,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有指导意义的。 第5段:从“四人者”至篇末。记同游者姓名和写作时间。 从以上五段简略地叙述和分析里不难看出,本文虽以游记命题,但所写重点却不在于记游,而在于写作者在游览中的心得和体会,并着重写了两点:一是写华山山名的本末;一是写游览华山后洞的经过。写华山山名的本末时,从今人对“花山”读音之误,联想到对古籍的以讹传讹,从而指出对古籍要持“深思而慎取”的态度。这既是对当时学者的劝勉,同时也是作者自己治学态度的写照。王安石在治学方面,就颇多创见,不为前人之见所束缚。比如他与门人一起修撰《诗》《书》《周礼》三书的经义和《老子注》等书的注疏,以代替汉儒以来的章句之学,就是突出一例。再如他写的咏史和怀古诗,也多半一反常人之见。在《商鞅》诗里写道:“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在《贾生》诗里写道:“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贾谊)。”这些都反映出他的新见解。这些见解,又都是为他打击旧党,推行变法革新服务的。因而也可以说他变法革新的理论和实践,就正是他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得出“深思而慎取”的结果。写游览华山后洞的经过时,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而游者也随之越来越少的情况,进而论述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要想看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就必须有一个不畏艰险,一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同时还要具备足够的实力和可资凭借的外界条件。他这种力图精进,永攀高峰的精神,同他后来在变法革新中所表现的不怕围攻、百折不回的精神也是完全一致的。这种积极进取精神,同他的变法革新,虽有其不可避免的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然而却也能给人以有益启示和鼓舞。 本文的写作技巧也是比较高明的。既然本文的重点不在记游,而在写游览中的心得体会,所以在材料的取舍上,行文的组织安排上,是颇费一番切磋琢磨之功的。作者在记游中,处处为写心得体会搭桥铺路,使记游与心得体会十分和谐自然地结合起来。文章开头“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看来只是叙说褒禅山的原委,平平淡淡,并不新奇。但细加玩味,却不寻常。它不仅为下文考究褒禅命名的由来起着开拓的作用,而且也把有关全局的“华山”二字突现出来。作者突现出“华山”,对全文的记游和议论是有着重要作用的。可以设想,倘若读者不了解褒禅山就是“华山”,那么文章题为《游褒禅山记》,而下面所记的,也就是与“华山”不可分割的华山前洞、华山后洞,便失去了根基,而令人不可思议。随之游览华山后洞,从而发表议论也将成为不可能。所以首句把“华山”突现出来,是十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它对全文来说,起着先引和铺垫的作用。然而作者又不特意去就“华山”而论“华山”,却以考究褒禅山命名由来的方式来突现它,这就更显得自然入妙了。从考究褒禅山命名的由来来看,文从字顺,无懈可击;从记游角度来看,又顺理成章,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基于本文是以记游为辅,以议论为主的特点,所以作者在记游中写什么,不写什么,以及怎样写,也是经过周密考虑,严加取舍的。文中所写华山、慧空禅院、仆碑和华山前洞,由于都不是所写重点,所以都一笔带过。而它们的出现,又都是为写华山后洞,特别是写游华山后洞作铺垫过渡的。详其所详,略其所略,对所写重点游华山后洞,则刻意作了较为细致地记叙。作者先写华山后洞幽深昏暗,寒气袭人,虽好游者不能穷;次写入之愈深,进之愈难,见之愈奇;次写怠而欲出者声张出洞,同游者遂与之俱出;次写入之愈深,记游者愈少;次写既出之后,有人责备怠而欲出者;次写作者悔恨随怠者而出,不能极尽游览之余,层层深入地写出了游览华山后洞的全过程。这之中有环境气氛的渲染,有游人的活动,有意志不坚强者的退缩,有责怨之辞,有悔恨之语。记游详尽曲折,思想斗争波澜起伏,这就为下文抒写心得体会,发表议论,作了自然而然地铺垫过渡,使记游与议论紧密地融合起来。再如作者写仆道之碑,叙写“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并从而考究今人读音之谬,也是有意安排。它对下面针对后人对古籍以讹传讹的现象发表议论,同样起着铺垫的作用,使之前呼后应,结为一体。总观全文,记游为议论提供了条件,而议论则是记游的必然发展。为突出所写重点,作者严于取舍,精于剪裁,善于铺垫过渡的写作技巧,是值得借鉴的
赏析三:《游褒禅山记》是以借游山探洞为题,阐述治学之道.它是以议论为主,记游为次,通过记游进行说理的优秀散文.
王安石这次游褒禅山,因未能穷究山洞奇险之景,"不得极夫游之乐"败兴而归.然而他在自我引咎追悔,反复思辩中,深刻地领悟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的道理,并由此对治学之道进行深入的思考.
先叙后议,结构严谨自然.文章从介绍褒禅山得名之由落笔,既而简要地叙述了华山前洞和后洞的概况,然后通过详细地描写他们进入幽暗深邃的后洞的经过写出了作者"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的真切感受,真可谓一语双关,既是对游洞实景实情的描写,也是对全文中心议题的表示.接着,作者又用入洞越深,记游者越少的事实来强化自己的切身感受,慨叹自己在"力尚足以入,火尚以明"的情况下,却随着人群畏难退缩,半途而废,乃至追悔莫及的惆怅之情.文章从客观上的记叙向主观的议论逐渐自然过渡,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上下文一气呵成,显得气势流畅.
前呼后应,议论层层相关.文章围绕着"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这个中心议题逐层展开,文意由叙探洞转向议治学.作者学习古人求思之深,故"往往有得"的治学精神,认识到在客观条件许可下,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树立雄心壮志,才会不避险远,百折不挠;矢志不渝,勇往直前,最终必定能取得奇伟,瑰怪,不同凡响的成就.只要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即使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也决不会因为遭到他人的讥讽而后悔.文章紧紧扣住"深""难""奇"三字,从志向,力量,物质条件三方面,进行游洞和治学二者间的相互比拟,由实而虚,因事明理;触类旁通,融叙事与议论为一体.读者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从消极悔恨到积极反省,从感到不尽兴变为有所得的思想情绪的变化.
在游山途中,一块字迹模糊而仆倒在地的碑石,竟引起了王安石极大的兴趣,他从碑石上"花山"二字考证出当时人们把"华山"的"华",读作"华实"的"华"是错误的.并且由此联想到因为古代文献资料的不足,在治学过程中,常常出现以讹传讹的现象,于是他强调指出:治学中应具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作者借残碑议治学,以小喻大,首尾贯通;不仅加深了文章议论的深度,更表现出作者严谨的章法和奇妙的构思.
这篇游记语言凝炼且富有逻辑性,准确而概括地表达了文章曲折深奥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