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西游记
㈠ 有没有对西游记特别了解的朋友,可以稍微科普下孙悟空
对坐烹茶,且看《煮酒探西游》
煮酒探西游 — 深度全面解读西游记
《西游记》的故事家喻户晓, 表面上看,讲的是唐僧取经,师徒四人不畏艰险战胜困难,终成正果。但细看此书,里面有违逻辑、前后矛盾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根本就无法用常理解释。比如:
1. 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十万天兵天将都奈何不了他,为什么在西天路上反而还斗不过一些妖怪呢?
2. 唐僧为什么要去西天取经? 取回经来究竟是干什么用的? 真的是为了普度众生吗?
3. 孙悟空一个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为什么还要慢慢吞吞地走到西天取经呢,不嫌麻烦么?
4. 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烧了49日也没有烧死。为什么差点被红孩儿吐的一把火给烧死了?
5. 神仙们既然可以长生不死,那么,为什么一个个的还要跑去吃王母娘娘的蟠桃呢?
6. 玉皇大帝真的是昏庸无能吗?那么,他又怎么可能成为万神的主宰呢?
7. 唐僧既然是有道高僧转世,为什么他总是过不了惊恐之关?老是被吓的屁滚尿流。
8. 妖怪们为什么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为什么就没有任何一个妖怪对此产生怀疑呢?
9. 妖精抓到唐僧后,总是不急着吃掉,他们究竟在等什么呢?为什么没有一个抢了就咬一口吃的?等等。
这么多的矛盾、硬伤,当然,还远远不止这些,可以说比比皆是。作者解释得了吗?于是, 民间就有这样一句俗语:“看了西游记, 说话象放屁。” 可是, 《西游记》的作者会有那么弱智吗? 我们通观西游记全书,发现这些矛盾并不是简单的笔误,而分明是作者重点刻意描写的对象。那么,我们只能认为这是作者在有意巧设机关,故意写出一个有违逻辑、前后矛盾的西游故事,为我们出了一个天大的“谜语”,就看我们是否能够猜中谜底。作者的布局功夫之高,乃世所罕见。其实,解谜的“玄机”就隐藏在小说《西游记》的原文之中。这些矛盾都是有解的,只是多数读者都没有认真看而已。我们把全书中所有矛盾的地方联系起来看,都可以根据原著所给出的依据,而将其中的玄机一一破译开来!!!
西游记究竟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下面,我将采用逻辑推理的手法, 重新解读《西游记》。郑重申明--本文讨论的范围:
1. 仅限于小说《西游记》。和其他的神话故事无关。
2. 仅限于小说《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逻辑关系进行推理。
3. 小说《西游记》中虚设的人物角色,与现实无关。小说中的宗教根本不是现实中的宗教,小说中的唐僧也不是现实中的玄奘法师,这个很早就有定论了。切勿自作多情,对号入坐!
目录
(1) 唐僧的父母之谜
(2) 《西游记》中最大的秘密
(3) 殷小姐为什么要绣球招亲
(4) 唐僧的亲爹究竟是谁
(5) 小姐为什么要弃婴江中
(6) 唐僧复仇
(7) 观音菩萨的黑帐
(8) 唐僧的相貌之谜
(9) 唐僧为什么要取经
(10) 唐太宗地府还魂
(11) 真经究竟有什么作用
(12) 取经难, 传经更难
(13) 观音菩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4) 皇帝是最佳的传经人选
(15) 观音选定取经人始末
(16) 大闹天宫的受益者是谁
(17) 佛道相争
(18)神仙的分布状况
(19) 官封弼马温
(20) 孙悟空究竟有多大本事
(21) 大闹天宫的背后
(22) 猪八戒戏嫦娥的真相
(23) 猪八戒是怎样调戏嫦娥的
(24) 取经队伍究竟有多少人
(25) 如来佛送给观音的3个金QQ
(26) 火烧观音院
(27) 唐僧究竟有没有凡心
(28) 《四圣试禅心》的真相
(29) 唐僧为什么要赶走孙悟空
(30) 唐僧肉是一种稀有资源
(31)神仙的等级是怎样定位的
(32) 神仙的修炼历程
(33) 太上老君VS观音菩萨
(34) 红孩儿
(35) 取经不是作戏
(36) 西游记中最牛的神仙
(37) 五庄观的秘密
(38) 长生不老之吃人秘方
(39) 西游记中最厉害的法宝
(40) 敲诈如来佛的人
(41) 西游记中最奇特的妖怪
(42) 真假美猴王之谜
(43) 孙悟空是怎样成佛的
(44)冒充如来佛的人
(45)看看老子是哪个!
(46)孙悟空的师父究竟是谁
(47)如来与菩提
(48)佛法无边
(49)西游记中的国王
(50)西游记中最逍遥自在的妖怪
(51)是谁迫害的牛魔王
(52)铁扇公主的身世之谜
(53)土地公公也疯狂
(54)牛魔王是怎样屈服的
(55)五百年前闹天宫的究竟是谁
(56)西游记中的恐怖基地
(57)孙悟空VS狮子精
(58)妖祖
(59)吃唐僧肉的正确方法
(60)孙悟空看管蟠桃园真相揭秘
(61)金蝉子转世之秘
(62)大鹏VS如来
(63)唐僧在女儿国结婚了
(64)唐僧有没有桃花运
(65)沙僧为何不卖力
(66) 卷帘大将受苦之谜
(67) 唐僧究竟信不信佛
(68) 唐僧取的是什么经?
(69) 猪八戒为何老是要散伙
(70) 取经为何遭勒索
(71) 猪八戒究竟有多大功劳
(72) 都是取经的受益者
(73) 西游记的主旨是什么
(74) 《西游记》之成功法则
写在前面
《西游记》的故事家喻户晓, 表面上看,讲的是唐僧取经,师徒四人不畏艰险战胜困难,终成正果。但细看此书,里面有违逻辑、前后矛盾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根本就无法用常理解释。想读透读通西游记吗?且随老孙思路,慢慢读来,细细说与你听!读者需知:小说故事,纯属虚构。
对坐烹茶,且看《煮酒探西游》
㈡ 深度解释西游记
有人说,当你有一天真正读懂了《西游记》,你也就懂得了世间所有苦难的真谛,也就懂得了整个人生的真谛!小孩子是根本读不懂西游记的。个人认为,《西游记》可排在四大名著之首!而且它还是世间最伟大的一部成功学!看似是打妖怪的故事,其实是告诉人们如何战胜心魔的成功学。吴承恩通过西天取经的神话故事,引领我们在人生路上不断地去克服内心、战胜心魔,最终取得真经、成就人生。
《西游记》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这师徒五人只是一个人!孙悟空是人的心,唐僧是人的身,猪八戒是人的情欲,沙和尚是人的本性,白龙马是人的意志力。
孙悟空是斜月三星洞中菩提祖师的弟子,“斜月三星”就是个心字(斜月不就是那一勾吗?三星不就是那三点吗?),所以孙悟空是心的弟子,也是心。这一颗骚动不安的心,于天堂地狱善恶之间自由穿梭。《楞严经》上说心有七十二相,悟空也就有72变,世人的心非常善变,瞬息间七十二变。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黄帝八十一难经》上说“人昼夜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息”,所以金箍棒是气。什么东西能够上至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大能通天,小之则如绣花针呢?不就是人的气度吗?
炼心能使人的心眼明亮,灼亮心眼,所以八卦炉烧不死反而能让孙悟空炼成火眼金睛(悟空的眼睛明亮了,象征着心眼明亮了)。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五行山压住悟空,象征着世俗世界的金木水火土那样强大地压住了那颗上天入地的心。五行山也象征着佛学中的“贪、嗔、痴、慢、疑”,佛祖说这五个字概括了一切人的身行心念,即便是孙悟空,依旧逃不出这五个字。闹天宫时的孙悟空正是被这五毒所困。现实中,又有多少佛门弟子,自以为有所悟,精心力修“戒、定、慧”,到头来依旧不离“贪、嗔、痴”,只因不了解“贪、嗔、痴”的本质。五行山后为两界山,过了这一山,曾经那颗骚动不安的心终于跳出三界了。
孙悟空一个筋斗就十万八千里,正好是灵山的距离,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灵山再远也就是心的一个念头就到了!善恶只在一念之间,一念就可成佛,一念也可成魔。师徒五人在西天路上打妖怪,其实指的就是一个人在人生路上除心魔,取经就是一个修心的过程。真正的灵山,就在我们的心中。这也就是孙悟空常常对唐僧说的那句话:“只要你见性志成,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还有唐僧刚开始踏上取经路时,乌巢禅师传授他一部《心经》,并且也对他说:“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但是唐僧听不懂啥意思,最后直到抵达灵山,由孙悟空点醒了他之后,他才明白。因为要靠心来点醒自己,才能明白,而且那时候心魔全都除掉了,也就领悟了。
“定心真言”紧箍咒能定心、约束心,让心疼了又疼。收伏悟空之后,也就归正了那颗七十二变的心。孙悟空一上路就打死了六个强盗,在原著中,六个强盗的名字分别是“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身本忧、意见欲”,这就是六根。孙悟空打死了六根,说明六根清净乃取经之本。白龙马是意志力,人的意志起初就像野马,只有确定了前进的目标,才能专心专意的取得真经。收伏小白龙,达到心意合一,只要心意合一,志向坚定,没有到不了的西天。后来又收了八戒和沙僧, “身、心、情、性、意”这个最完美的团队就组成了。
西天路上,悟空化斋前经常在地上划一个圈,这是心给人定的界限,但人的身体(唐僧)总是会被欲望(猪八戒)牵着走!于是人(师徒几个)就容易离开内心(悟空)设定的界限(划的圈),于是一出界限便遇上种种心魔(妖怪)。
心(悟空)引领着人(师徒几个)不断前进,一路上悟空降妖,说的就是心去降心魔。西天路上的每一个妖怪都是有含义的!所有的妖怪全都是一个比喻!全都是心魔的幻化。每一个妖怪所代表的都是世间那些牵绊人的东西,都是一个人自己的心魔!西天取经的过程就是一个人去除心魔的过程。师徒五人在取经路上不断的去除妖怪,指的就是一个人在人生路上不断的战胜心魔!
例如,黑熊怪是心魔,悟空的嗔念使他催火烧了观音禅院,于是出现了阻碍他成佛的心魔,于是黑熊怪就来了。
牛魔王也是悟空心魔所变,红孩儿、牛魔王、火焰山都是心头上的火焰。牛魔王与悟空为结拜兄弟,又势均力敌,所以发火就是自己跟自己较劲。火焰山形成原因是早年孙悟空踢下一块火砖,火焰山大火正是悟空出八卦炉后为出一口恶气而放的,到头来却烧伤了自己。火焰山这一难是由孙悟空早年顽空之心所生,所以说“牛王本是心猿变”,要“打破顽空参佛面”,在这里孙悟空剪除了顽空之心。
红孩儿象征着仇恨之火,一个人活在仇恨中,到头来只会烧伤自己的心(红孩儿烧伤了悟空)。此外,红孩儿还象征着“赤子”,我们要保住赤子之心。“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在人生路上保住赤子之心,不要被自己的“三昧真火”烧毁了,要保住那份童心(赤子被菩萨保住了)。
黄风怪会吹三昧神风,他代表社会风气,社会风气能使人心(悟空)迷失方向。
白骨精的三个形象分别代表了一个人的情、爱、欲,心将它们全部打死,说明在人生的路上我们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爱、欲,不要让其成为我们前进的障碍。此外,白骨精也象征人皮面具,人皮面具(白骨精)能引出人的本能欲望(所以猪八戒开始挑拨离间),使人迷失了自己的内心(所以唐僧把孙悟空赶走了),人总是会被世间种种美丽表象所迷。
金钱(金角大王、银角大王)能把人心捆住、封住,难以逃脱。作者将这个道理比喻成了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用幌金绳把孙悟空捆住了,用紫金葫芦把孙悟空封住了。后面在小西天,冒充佛祖的那个黄眉怪用金铙把孙悟空封住了,金铙这个法宝也象征金钱,金钱能把心困住。
七个蜘蛛精代表人的七情六欲,七情六欲就像蜘蛛结的网一样,能把人困住。世人因思(丝)生情,被情丝缠绕。蜈蚣精身上有千只眼睛,乃是人眼所见的各种物质欲望的象征。
蝎子精代表美色,美色就像蝎子一样会勾人,所以师徒几个都敌不过她。
真假美猴王,一个真心向佛的悟空击败了一个不真心向佛的悟空,其实是自己的两种意志互斗,是一个人的两颗心。书中很明确的说到这一难是由师徒四人的心魔所生,孙悟空的“神狂之心”,唐僧不辨真假的“道昧之心”,猪八戒沙僧不肯说情的“嫉妒之心”,师徒师兄弟之间的“猜忌之心”。生出了“二心”,就必须除掉第二颗心,只有打消二心,一心一意,才能取得成功!所以假孙悟空被打死了,师徒几人才得以继续上路。
在比丘国,鹿精要吃一千个小孩的心,象征“多心”。孙悟空变做假唐僧,比喻这时的唐僧和悟空合二为一,他剖开自己的肚皮滚出了一堆心来,也是象征“多心”。我们常说“心头鹿撞”,人有“二心”就会生出灾祸,更何况这多心。收服了这个鹿精,心头也就没有鹿撞,“多心”就会变成“一心”,只有一心一意才能成功。
悟空三兄弟好为人师,在玉华州收了国王的三个儿子为徒弟,教他们习武。好为人师,不谦虚,因此惹出一窝狮子精。狮者,师也。
九灵元圣是西天路上最厉害的妖怪之一,是一只九头狮子,可妙擒孙悟空。九头狮子象征“九思”,孔子曰:“君子有九思。”,一个人如果做到了九思就可以成圣,九思成圣,所以叫九灵元圣。
九思分别指的是:
1)视思明:当我们看事物时,要看清事物的真相,不要被事物的假像所蒙蔽。
2)耳思聪:如果我们能管住我们的耳朵,辨别出真假是非,那我们将不再被外物所伤。
3)色思温:色代表情绪,温代表喜怒哀乐皆不发。成大事,情绪控制要达到喜怒哀乐皆不发。
4)貌思恭:貌代表形为,恭代表恭敬心,做任何事都应有一份恭敬心去对待。
5)言思忠:言代表言语,此句意为不说谎话。
6)事思敬:敬代表全力以赴,做任何事都应全心全意的去做。
7)疑思问:“君子不耻下问”就为此理。
8)忿思难:忿代表忿忿不平,生气的时候要想到后果灾难,不可以意气用事。当我们遇到别人对自己发火时,也应该换位思考一下他的难处,可能就不再生气了。
9)见得思义:君子看到的都是义,小人看到的都是利。无论别人给予了我们多少,我们都要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做到了这九思,就可成圣了。孙悟空代表的只是世人之心,怎么可能打得过已成圣的九灵元圣?
师徒在寇员外家里借宿,遭遇打劫,寇员外被强盗打死,唐僧被冤枉入狱。寇员外姓寇而被寇,唐僧求道而得盗,因为善恶不过是一念间。
最后的玉兔精,真假公主,求真去假之后,离真理也就不远了。
对唐僧师徒而言,历经磨难,去除了一路上的妖魔鬼怪,终于到达灵山了,也就成佛了。对一个人而言,克服了自身的种种习气,魔障消灭,即见灵山。
最后心(孙悟空)被封为斗战圣佛,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只要懂得约束自己的内心,终可成功。身体(唐僧)被封为旃檀功德佛,做人要心身合一,才能得真经。情欲(猪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情欲是戒不掉的,所以最终只被封为使者。本性(沙和尚)被封为金身罗汉,因为本性像金一样珍贵。意志力(白龙马)被封为八部天龙护法,我们要时刻捍卫自己的意念,所以被封为护法。
至于书中那些形形色色的国家里所发生的荒诞怪事则是对当时社会的辛辣讽刺。狮驼城是一个巨大的妖精王国,也是黑暗时代的一个巨大折射。
最后佛祖之所以给师徒无字经,是因为无字经才是真经,无字经的“经”是“经历”的意思,这一路上的“经历”才是更重要的“经”,远远胜过那些个文字。一个人,若在经历世间一切事之后,依然能保持一颗真心,即使未到西天,而心中早已成佛。坚定不移,寓为金刚,既然心已成金刚,那么心头(悟空的头)上的金刚箍便不必存在了。佛之经典,正为《金刚经》。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读同一段文字,他的体会是不一样的。比如《西游记》,同一个人在几岁时读和二十几岁读,他的体会是完全不同的!再过二十年再读,体会又会不同!
作者吴承恩在开篇写到“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意思就是“要想知道人生的真谛,那就必须看西游记!”。可惜,看懂《西游记》的人实在太少。
以上转自网络。
㈢ 昨天在2012吧,看到一个解析《西游记》的帖子,很有深度,注意非吴闲云版。
飘过
㈣ 西游记深度解析 谁写的
吴闲云
㈤ 求《西游记》真相解读完整版啊,跪求!
我看你是现代剧武侠剧看多了,没有细看过西游记
其实写的很符合逻辑,孙悟空和符合一个人从追求到巅峰的一个心理变化
我先解释你前9个问题
1.轮起武术,西游记里面那个怪物能没千年道行?
孙悟空学艺仅仅几年武艺就达到巅峰,他们能差哪去?
而说到天庭,天庭上真正出战的有几个将?,就那几个,就算到了孙悟空倒塌老君的炼金炉,玉帝身边的护卫也能和孙悟空战平
但是武艺不代表就会什么道术,孙悟空用法天象地,也就杨戬用法天象地应对,
所以到了地面的妖怪,真正比的是宝物,道术,而不是武艺
2.这个问题还是建议你在细看西游记,里面写的很清楚
3.同上
4.孙悟空并非烧不死,孙悟空在太上老君哪里是因为他躲在风洞,有烟无火,最后把眼睛熏病了,后面叫火眼金睛,
最能体现孙悟空能被烧死的,可以看借芭蕉扇那点,孙悟空借假的芭蕉扇,由于孙悟空没念避火诀,而被烧伤,
5.这个问题要看孙悟空推到人生果后到其他地方寻找医树的方那段,寿星就说,镇元大仙的人生果吃一个可以延寿一类,而我们还要修元什么的才能延寿,可见仙并非不死
6.这个问题还是自己看西游记中玉帝的行事手段,再来论他是否无能
7.。。。。。。你把“高僧”当什么了?,现实并非像现代电视剧那样,把xx拍的多么无谓,而西游记就是一部写的很现实的小说
8.这问题也能体现你没细看西游记,有几个妖怪这样说过,唐僧是十世修炼的好人,而且阳元未泄,具体可在根据地5个回答所说的答案在看西游记就知道妖怪是如何“养生”的
9.晕,细看细看细看西游记、。。。
西游记究竟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答:西游记“究竟”说的是什么故事,我不知道,也许我愚钝,
但是西游记表面上的写的是有理有据,如果还有啥西游记问题 不明白,在追问吧
㈥ 谁能解读西游记后传
这部剧有一些漏洞和错误,其中较明显的是玄奘念成玄ZHUANG,还有一些逻辑错误。但是也有许多我们值得一看的优点,比如说演员和演技。尤其是剧情的大体,对于西游记迷们来说,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一下大家对于唐僧师徒在取完经,功德圆满以后的事情的好奇(像电视剧宝莲灯,我开始看时就是被里面的成佛后的悟空吸引),再说,这本来就是虚构的,我们何必要斤斤计较呢,看得好就可以了。。。。只不过这部剧后悟空都升到了最高的位置(万佛之祖),所以很难再据此拍续集2了。
里面的悟空在成佛后仍然有之前的冲动和意气用事,但是多了一些理智和正义。。。而且功力大涨(对战六耳猕猴居然几招就赢了)。。。
其后在泾河龙王事后就铁了心的助佛除魔,其正义感也由原来的顽皮和冲动转移到原则与冷静的思考。之后悟空原来体现在顽皮上的智慧(例在原西游记中扮小妖救师傅)在理智上发挥到了极致。。。。。。
其实无天本不用利用悟空,因为没有悟空,就算灵童在,也只是个人,但无天想做到完美,完善,,,于是被悟空反利用,,,
悟空的原实力远不及无天,但十六舍利是其功力上升十倍以上,
最后悟空赢了,他也完成由顽皮到理智的彻底历练
我很喜欢这部剧,原因就是开头所说,如果你也喜欢,我们可以探讨一下
㈦ 西游记的深度解析,这是真的吗我不敢相信,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故事……
语文课上,老师用半节课的时间给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窗帘为什么是蓝色的……说那代表了主人公的心情等等……作者看到了,无奈的一笑:当初写窗帘颜色的时候是随手写上去的……
㈧ 西游记原著赏析。
------《西游记》,的确受益非浅。《西游记》是我国优秀的古典文学名著之一,至今仍广为流传,其中的精彩故事都还记忆犹新。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玄奘怒逐美猴王;孙大圣四海求仙方,观世音甘露活宝树;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智取芭蕉扇。可堪称是经典中的经典。虽然书中有一些看不大懂的地方,但却并没有减弱我对《西游记》的喜爱之情:调皮机灵,诡计多端的老孙;大腹便便,视食如命的老猪;老实忠厚,谦虚谨慎的老沙;有时心软,有时固执的唐僧。这些生动形象、逼真的人物,已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首先,我想谈一谈对唐僧这个一向人们褒贬不一的人物的理解:
第一:耳朵软,没有主见。就等"三打白骨精"为例,小女、婆婆、老伯都是白骨精所变,唐僧不辩真假,也不能怪他,毕竟不如悟空的火眼晶晶。可既然悟空已说出实情,并有白骨脊梁上的一行字"白骨夫人"的证明,唐僧就应相信悟空。八戒一向爱和悟空对着干,在一旁挑衅生事,唐僧果然耳朵软,信了八戒。悟空不住地叫:"师傅,莫念!莫念!"听了都叫人心寒。悟空穿山越岭,擒妖除怪,跟随唐僧一行吃尽了千辛万苦。而唐僧心里糊涂,不明真相,竟然过河拆桥。第二:言而无信。唐僧在"三打白骨精"中,写过一纸贬书,作凭证,不要悟空做自己的徒弟。还发过一段惊人的毒誓:"今后再要你,我就坠下地狱,不地超生!"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可当黄袍怪施法将唐僧变为老虎,悟空急忙迎救之时,唐僧的誓言又在哪里?唐僧只有感激、只有道谢,但内心更多的是羞愧与惊讶!迷途知返自然比执迷不悟要好得远。可是,"为人师表"啊!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第四:固执,自作主张。以"盘丝洞七妖作法"为例。唐僧自作主张去化斋,徒弟们好言相劝,无奈唐僧十分固执,结果成了七个女妖的"上门午餐",唐僧这才含泪悔恨。可是唐僧啊!你为什么总是要做"事后诸葛亮"呢?
然后是孙悟空:
孙悟空是全书中最光辉的形象。"大闹天宫"突出他热爱自由、勇于反抗的精神"西天取经"表现他见恶必除、除恶必尽的精神。孙悟空大闹天宫失败后,经过五行山下五百年的镇压,被唐僧放出,同往西天。他已不再是一个叛逆者的形象,而是一个头戴紧箍,身穿虎皮裙,专为人间解除魔难的英雄。在重重困难之前顽强不屈,随机应机,就是镇魔者孙悟空的主要特征。
接下来是猪八戒:
最初的影响是好吃懒做,因为这个原因已经让孙悟空骂了又骂,同时也给师徒四人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在孙悟空被赶走的这些时候里,它又因为贪睡,害得唐僧误入妖怪的洞穴。不过有的时候,它也挺聪明的。在去请孙悟空的路上,它用了激将法,这点是出乎我意料的。而且,它也很重义气,虽然平时孙悟空一直骂他,但在孙悟空被赶走时,它也落下了眼泪,不是吗?
最后是沙和尚:
老实,这是谈到他的第一印象,其他的就觉得没什么很特别的,相对于猪八戒来说,它更认真,愿意吃苦,毫无怨言。
观世音菩萨选了四个人,真是绝配,孙悟空一身本领,猪悟能敢于斗争,沙悟净憨厚沉稳,唐僧心地善良,师徒四人经历千难万险,终于修成正果,成仙成佛,我真为他们高兴!
㈨ 解读《西游记》的文章
吴闲云大师的 煮酒探西游(西游记未解之谜) 比特老师的比特西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