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遗址
Ⅰ 平邑有什么遗址或遗迹
1.南武城故城
亦称武城、南城、南成,其遗址在今平邑县魏庄乡境内,北距平邑县城35公里,城址内有南武城、北武城两个自然村。该遗址西北、南两面有苍山、南城山、开明山为屏障,东、北两面有用黄土夯筑的城墙,构成半圆形城郭。其残墙高低不一,低的已不可见,最高处有9米。遗址内文化遗存极其丰富,每一遗迹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中国历史对南武城有浓笔重彩的记述,它不仅因出了澹台灭明、曾参等巨儒而名闻天下,更重要的是在这里发生了许多重要历史事件而被许多经典史志类著作提及,《论语》、《鲁语》、《孔子家语》、《左传》、《战国策》、《竹书纪年》、《史记》、《后汉书》、《晋书》、《括地志》都有对南武城和在南武城发生的历史事件及与此有关的历史人物的记述。因此,南武城故城是平邑境内最负盛名的古代名城。该城遗址在1979年8月被平邑县革命委员会定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上的一些典籍,对南武城的称谓有四:南武城、武城、南城、南成。不同史籍对该城的称谓不同,有些书籍在不同卷次里也有不同的说法。根据古汉语的行文规则可知,武城、南城、南成均为南武城之省笔。
2.颛臾方国故城遗址
从平邑县城驱车东行14公里,便见北依蒙山、南临浚河的颛臾方国故城遗址。其城近正方形,南北长600米,东西宽550米。虽经数千年的磨蚀,其轮廓至今仍然清晰可见,显现出古城几分往日的风采和筑城人的大家手笔。城墙用当地黄土夯筑而成,现南面城墙残存较少,东、西、北面残墙高3—4米,最高处达9米。遗址内文化遗存极其丰富,残砖断瓦俯拾即是。残墙夯土层次分明,对研究当地文化、建筑等方面的历史变迁有极高的实物价值。颛臾方国故城遗址,1979年8月被平邑县革命委员会定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鲁王墓遗址
鲁王墓在白彦镇小山后村东北,有两座,相距50米。墓主为父子,东为鲁怀王墓,西为其子鲁悼王墓,均为明代墓葬。1972年被挖掘,1989年4月被平邑县人民政府定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鲁怀王墓高10米,封土直径30米。墓室为砖石混合结构,底部用条石铺筑而成,墓室四壁均用砖砌筑,墓顶用砖砌为拱形,砖拱上面为封土。从墓中出土圹志1盒(两块),现藏于平邑县博物馆内。墓志盖长91厘米,宽88厘米,高18厘米,阴刻篆文“御赐鲁府怀简世子圹志”10字,分4行。志石长90厘米,宽87厘米,高18厘米,阴刻楷书17行、232字,记述了墓主人的生平。
4.元和石阙
元和石阙因在铭文上有“元和”年号而得名,又因铭文称“皇圣卿冢”而被叫作“皇圣卿阙”。该阙原在平邑城北部的莲花山上,1931年由米轼民主持将它迁至城中的费县县立第二小学院内,1956年建阙屋加以保护,1979年12月被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和石阙有两块,立于墓前东西两侧。两 阙形制相同,均用青色石灰石加工而成,高2.10米、宽0.75米、厚0.59米,正、侧面均分5层。阙顶刻四注式瓦顶,阙顶底部刻檐椽1排,阙顶下面施石1层,四角各雕斗拱1朵,斗拱下面为阙身,四面均有石刻画像,经两千年风蚀,画像和铭文多已不可辨认。
这几个是比较有名的,平邑有6大有名的历史遗址。一般以上述四个为主!!以上也是我专门从平邑政府网找的,希望你能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