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洞遗址最早发掘于
⑴ 江西境内至今发现最早的人类活动的地点在
仙人洞 江西境内迄今发现最早的人类活动地点在万年县仙人洞
⑵ 中国出现的最早陶器在什么年代
陶器历史悠久,中国出现的最早的陶器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距今约两万年。
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初见简单粗糙的陶器。陶器在古代作为一种生活用品,在现在一般作为工艺品收藏。最古老陶制容器是中国江西仙人洞文化的陶器罐碎片,于2012年发现的。大约追溯到前20,000年至前19,000年。
仙人洞遗址坐落于万年县大源乡境内,地处赣东北石灰岩丘陵地区的一个山间盆地。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就对遗址有过大规模的发掘,先后五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人工制品和动物骨骼等,其中早期陶器的出现引起了学术界高度关注。
2009年,北京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合作团队决定对万年仙人洞陶器的年代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采集了系列碳十四测年样品和地层微结构样品,证实以前发掘的考古地层是人类活动形成的原生堆积,不存在自然过程或者后期活动的搅扰,所测定的碳十四年代代表了同层位陶器的年代。
由此证实仙人洞遗址出土陶器的年代可以早到距今2万年,是目前世界上已发表陶器的最早年代。
(2)仙人洞遗址最早发掘于扩展阅读:
中国早期陶器的起源:
一、中国南方早期陶器
目前南方早期陶器均发现于长江以南、雪峰山以东的中国地势第三阶梯的丘陵地区,包括南岭以北的江南丘陵区(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湖南道县玉蟾岩)、武夷山以东的浙闽丘陵(浙江浦江上山、嵊州小黄山)和南岭以南的两广丘陵区(广东英德牛栏洞和广西境内的桂林大岩、桂林庙岩、桂林甑皮岩、柳州鲤鱼嘴、邕宁顶蛳山)。
这些丘陵地区海拔较低,相对起伏较小,喀斯特地貌发育。现属于亚热带气候,水、热条件优越,且季节分配比较均衡。该区域内植被丰富,为季风常绿阔叶林,层次结构复杂。
二、中国北方早期陶器
目前,中国秦岭-淮河地理屏障以北地区的早期陶器多发现于华北平原西侧,处在从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地区的低山丘陵区域或丘陵外缘向平原的过渡地带。
该区域现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热量资源虽丰富,但气候比较敏感,冬季寒冷干燥,受西北季风的影响较为明显,易受西伯利亚冷空气的影响,夏季高温多雨,植被为落叶阔叶林,水、热条件及植被情况不及南方地区。
三、中国早期陶器的南北分异
中国早期陶器的出现是我国旧石器时代晚期偏后阶段的重要文化现象,在不到1万年的时间内在我国中东部现今秦岭-淮河南北的广大区域先后不断被使用。
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中国陶器在其滥觞阶段,就已经形成了区域体系,大体能够以现今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北两区。南区以长江中下游的江南丘陵区的万年仙人洞和道县玉蟾岩为代表,陶器出现的时代早,器形为圜底釜类器;
北方以华北平原西侧的东胡林和李家沟为代表,陶器出现的时代较晚,器形为平底直腹罐类器。由于陶器制作的复杂性和器形的多变性,南北方早期陶器区域体系的形成,显示出旧石器时代晚期后段人群社会网络的复杂性,不同社会网络内部的交流比较频繁,进而形成了南北有别且各自稳定的文化传统。
⑶ 仙人洞遗址的介绍
江西仙人洞遗址坐落于江西万年县大源乡境内,地处赣东北石灰岩内丘陵地区的一个山间盆地。容为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位于江西万年县城东北15公里处的小河山。遗址分为上下两层。据放射性碳元素断代未经校正,下层遗存年代约为距今8825±240年。1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考古人员就对遗址有过大规模的发掘,1993年、1995年和1999年由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美国安德沃考古基金会(AFAR)组成联合考古队先后进行了五次发掘,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人工制品和动物骨骼等。在美国《考古》杂志2013年第1期评选中,入选2012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
⑷ 名词解释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
江西仙人洞遗址坐落于江西万年县大源乡境内,地处赣东北石灰岩丘陵地区的一个版山间盆地。为新石权器时代洞穴遗址。位于江西万年县城东北15公里处的小河山。遗址分为上下两层。据放射性碳元素断代未经校正,下层遗存年代约为距今8825±240年。[1]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考古人员就对遗址有过大规模的发掘,1993年、1995年和1999年由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美国安德沃考古基金会(AFAR)组成联合考古队先后进行了五次发掘,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人工制品和动物骨骼等。在美国《考古》杂志2013年第1期评选中,入选2012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
⑸ 仙人洞遗址的发掘成果
仙人洞遗址下层遗存中陶器多粗砂红陶,器类仅见罐一种,表现了较强的原始性。生产工具中石器以打制为主,磨制石器数量和种类均较少。另外还有锥针、镞、凿、鱼镖等骨角器和极少的蚌器。
上层遗存中有了较大的进步,陶器有夹砂红陶、泥质红陶、细砂或泥质的灰陶,器类有罐、豆、壶等。生产工具中打制与磨制石器共存,新出现石锛、骨矛和蚌镞。仙人洞人应该是依靠渔猎和采集来获取食物的。它代表了当时华南地区洞穴遗址的一些共同特质。
出土的石器有一部份是打制的,如刮削器、砍砸路等,有些握石片在打下来后未经任何加工就用来作切割或刮削之用。还有一部份石器则是经过磨制的,如钻孔器、凿、铲等;磨制得也比较粗糙。陶器都已破碎。从残片观察,器型大多是手工捏制而成的圆底罐,器内壁凹凸不平,胎壁厚薄不匀,胎质粗劣,有些还掺和了蚌末、石英粒;陶色很不稳定,有的在同一块陶片上呈现红、灰、黑三色;内壁和外壁均饰粗绳纹。这些都显示制陶技术尚处于原始阶段。当时烧造陶器可能是采用平地堆烧的方法。骨器有鱼镖、凿、针、笄等。鱼漂上刻有倒刺,戳鱼的功能较强。凿用于加工木器。针用于缝制衣服。笄上刻有条纹,以使束发时不易滑脱。蚌器多数穿孔;孔一般是对钻或敲凿而成;敲凿的孔四周很不规整。
经过鉴定,遗址里发现的大量兽骨都是野生动物遗骨,鹿、猿、虎、野猪、麂、猪獾、小灵猫、果子狸、猕猴等,龟、鳖、螃蟹的碎骨。考古工作者还在泥内发现属于四个个体的人骨化石。
最古老的陶器
2012年,在中国江西省的仙人洞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陶器。考古学家在上世纪60年代、90年代以及2000年都在仙人洞遗址进行过考古发掘,但对于最古老陶器的年代一直不明确。中国、美国和德国的研究人员重新调查了该处遗址,并对取样进行放射性碳素断代法测定,将最早出现陶器的时间确定为2万年到1.9万年前。这项研究的参与者之一、哈佛大学的考古学家,同时也是《科学》杂志关于该考古发现文章合著者之一欧弗·巴尔·约瑟夫认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陶器。”“所做的这些,意味着时代更早的陶器可能会在中国南方发现。”
⑹ 华夏文明发源地是哪儿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华夏,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专区,广义上包括今河南省全部、属山西省东南部、河北省南部、山东省西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西北部等区域。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 当与外族对应时,中原又泛指中国。
中原,本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被视为天下中心。中原也被称作中土、中夏。 中原地区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扩展而逐渐向外蔓延,扩大了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汉族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文化比较先进的华夏民族以别于四夷而称中华。
中原地区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的地区,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辽朝、北宋、南宋、金朝、民国等先后有20多个朝代 ,3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中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逐鹿中原,方可鼎立天下。中国有历史记载或考古证据表明较长时间的主要政权的八大古都中,中原地区占据四个,分别是洛阳、开封、安阳和郑州。
⑺ 美国《考古学》杂志在评出了2012年全球十大考古发现,江西万年洞两万年前陶器赫然在列!
就是不知道要万年前的陶器模样我家还有一个特大陶壶呢
⑻ 中国文明发源地是哪里
华夏文明亦称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三个,即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中华文明是三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
⑼ 海城仙人洞遗址的考古发掘
从1979年起,考古人员们先后对仙人洞逬行了4次考古发掘,发现的刮削器和用于狩猎内的石球等石器多达近万件,还有形容制失逬的骨鱼镖、骨矛头、骨针和装饰品,说明旧石器时代晩期人类,已经懂得了缝制,有了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