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山游记
『壹』 河()()()
成语词目 释义 出处 人气
河东狮吼 比喻悍妒的妻子对丈夫大吵大闹。 宋·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 635
河海不择细流 比喻不论大小,一律收容。 《史记·李斯列传》:“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 633
河汉无极 河汉:银河;极:尽头,边际。银河广.. 《庄子·逍遥游》:“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 467
河梁携手 河梁:桥。指送别。 汉·李陵《与苏武》诗:“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侧.. 497
河梁之谊 河梁:桥,指送别之地。指送别时依依.. 汉·李陵《与苏武》:“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侧,.. 454
河落海干 比喻一点不剩。 473
河目海口 河目:形状像河一样的眼睛,上下眼眶.. 《孔子家语·困誓》:“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独立于东郭门外.. 492
河清海晏 河:黄河;晏:平静。黄河水清了,大.. 唐·郑锡《日中有王子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 881
河清难俟 俟:等待。很难等到黄河水清。比喻时.. 《左传·襄公八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457
河山带砺 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 513
河水不洗船 比喻不相干或相安无事。 464
河鱼腹疾 指腹泻。 《左传·宣公十二年》:“河鱼腹疾,奈何?” 445
河清人寿 古时传说黄河水千年一清,因以之极言.. 清·顾贞观《金缕曲·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词之二:“但愿.. 52
河清三日 为升平祥瑞的预兆。 《易纬乾凿度》卷下:“天之将降嘉瑞应,河水清三日。”明·张.. 38
河清社鸣 为太平祥瑞的象征。 《文选·李康〈运命论〉》:“夫黄河清而圣人生,里社鸣而圣人.. 39
河清云庆 黄河水清,云呈五彩。古人以为太平祥.. 明·张居正《承天大志纪赞·龙飞纪》:“河清云庆,祥光烛天。” 45
河沙世界 指多如恒河沙数的佛世界。 语出《金刚经·一体同观分》:“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 40
河山之德 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 38
河水不犯井水 比喻互不干犯。 无 66
河同水密 比喻彼此关系密切。 《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邵氏故意欲责秀姑,却教秀姑..
成语查询结果
成语词目 释义 出处 人气
河斜月落 表示夜将尽。同“河倾月落”。 清·洪升《长生殿·偷曲》:“你看河斜月落,斗转参横,不免回.. 46
河鱼天雁 古传鱼雁都能传递书信,后即以之借指..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意马心猿萦梦寐,河鱼天雁托.. 78
河鱼之疾 河鱼:腹疾的隐称,因鱼腐烂是从腹中.. 《左传·宣公十二年》:“河鱼腹疾,奈何?” 54
河奔海聚 比喻思路开阔,文辞畅达。 元·刘埙《隐居通议·理学二》:“与朱文公往复辩论,每书辄倾.. 37
河伯为患 指歪门邪恶的风气。 无 47
河不出图 河:指黄河。黄河当中没有出现河图。.. 无 40
河出伏流 比喻潜在力量爆发,其势猛不可挡。 语出《淮南子·坠形训》“河出积石”汉高诱注:“河源出昆仑,.. 45
河东三箧 指亡失的书籍。 语出《汉书·张安世传》:“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 35
河东狮子 旧指妒悍的妇女。 明·梅鼎祚《玉合记·砥节》:“吼动河东狮子,惊回海底鸥儿。” 90
河东狮子吼 比喻妒悍的妻子发怒,并借以嘲笑惧内.. 宋·洪迈《容斋三笔·陈季常》:“陈慥字季常……自称‘龙丘先.. 80
河汾门下 河:黄河。汾:汾水。用以比喻名师门.. 隋末大儒王通(文中子)在黄河、汾水之间设馆教学,远近来此求.. 55
河海清宴 比喻天下太平。同“河清海晏”。 清·纳兰性德《金山歌》:“河海清宴,中外乐康。” 44
河汉江淮 黄河、汉水、长江与淮河的合称。比喻.. 明·黄叔初《端正好·寿李如真明府》套曲:“生就的准绳规矩,.. 59
河涸海干 河流干涸,大海枯竭。比喻穷尽、彻底.. 《三峡五义》第五五回:“谁知那姓展的不知好歹,他说菜是剩下.. 40
河决鱼烂 比喻事物坏到极点,不可收拾。 清·王夫之《读通监论·晋武帝》:“孰如近在汾晋之间,使我不.. 34
河溓海晏 犹言河清海晏。比喻天下太平。 唐·陈集源《龙龛道场铭序》:“地平天成,河溓海晏。” 37
河溓海夷 犹言河清海晏。比喻天下太平。 《宋书·礼志三》:“故精纬上灵,动殖下端,诸侯轨道,河溓海.. 43
河门海口 比喻说大话。 元·无名氏《午时牌》第二折:“你忒河门海口,不要我拣好的,.. 42
河倾月落 表示夜将尽。 元·陈樵《月放过赋》:“河倾月落,馀欢未歇。” 142
河清海竭 黄河水清,大海干涸。比喻难得遇到的.. 《西京杂记》卷四引汉·枚乘《柳赋》:“小臣莫效于鸿毛,穿街
成语查询结果
成语词目 释义 出处 人气
河清海宴 比喻天下太平。同“河清海晏”。 明·张居正《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垂衣而治,际河清海宴..
成语查询结果
成语词目 释义 出处 人气
过河拆桥 自己过了河,便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 元·康进之《李逵负棘》第三折:“你休得顺水推船,偏不许我过.. 894
过河卒子 象棋规则中卒子只能向前,不能后退,.. 1509
恒河沙数 恒河:南亚的大河。象恒河里的沙粒一.. 《金刚经·无为福胜分第十一》:“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 634
黄河水清 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 三国·魏·李康《运命论》:“夫黄河清而圣人生。” 703
济河焚舟 渡过了河,把般烧掉。比喻有进无退,.. 《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楚舟。” 510
江河日下 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 清·郑燮《焦山别峰庵雨中无事书寄舍弟墨》:“岂得为日月经天.. 575
江河行地 象江河在陆地上奔流一样。比喻确切不.. 467
俟河之清 俟:等待。等待黄河变清。比喻期望的.. 《左传·襄公八年》:“《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678
悬河泻水 悬河:瀑布;泻水:水很快地往下流。..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 497
银河倒泻 泻:水从高处往下直流。象银河里的水.. 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 423
饮河满腹 比喻人应知足,贪多无益。 《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 416
中河失舟,一壶千金 比喻东西虽然轻微,用得到的时候便十.. 《遏冠子·学问》:“中河失船,一壶千金,贵贱无常,时使物然.. 537
冯河暴虎 犹言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 无 51
恒河一沙 比喻极其渺小。 清·各邦额《夜谭随录·宋秀才》:“宋阴念一身蜩寄世间,真如.. 119
临河羡鱼 比喻空有愿望,而无实际行动。 西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 52
山河表里 形容形势险要。 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楚师背酅而舍。晋侯患之,听舆.. 37
山河易改,本性难移 指习惯成性,很难改变。 无 63
投河奔井 指投水自杀。 无 41
投河觅井 即寻死觅活。闹着要死要活。多指用自.. 俞平伯《中年》:“但是在另一方面,说非看不可,或者没有得看.. 38
先河后海 先祭河神,后祭海神。比喻治学要弄清.. 《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
大好河山 河山: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 652
海晏河清 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 唐·郑锡《日中有王子赋》:“河清海晏,时和岁丰。” 752
还我河山 表示决心从侵略者手中夺回本属于自己.. 宋·赵与时《宾退录》第五卷:“徽宗尝梦吴越钱王引徽宗御衣云.. 449
锦绣河山 形容壮丽华美的祖国山河。 元·白朴《梧桐雨》第二折:“统精兵直指潼关,料唐家无计遮拦.. 454
笑比河清 形容态度严肃,难见笑容。 《宋史·包拯传》:“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488
百二河山 百二:以二敌百。指山河险固,可以二.. 《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悬隔千里,持.. 36
半壁河山 指国土的一部或大部分。 清·钮琇《觚剩·虎林军营唱和》:“昊《怀古》四首《咏岳忠武.. 38
带砺河山 带:衣带。砺:磨刀石。河:黄河。山.. 无 42
海沸河翻 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同“海沸江翻”。 清·洪升《长生殿·合围》:“抵多少雷轰电转,可正是海沸河翻.. 44
砺带河山 黄河细得像衣带,泰山小得像磨刀石。..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 34
邈若河汉 形容奇异怪诞之极。 无 39
邈若河山 形容遥远得如隔山河。同“邈若山河”。 无 37
气壮河山 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 无 37
鱼烂河决 鱼肉腐烂,黄河溃决。比喻因自身原因.. 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论》附录汉班固曰:“河决不可复壅,鱼..
暴虎冯河 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比.. 《诗经·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 2345
表里山河 表里:即内外。外有大河,内有高山。..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 822
不到黄河心不死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 1150
不废江河 赞扬作家或其著作流传不朽。 唐·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二:“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 512
楚界汉河 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 513
带砺山河 带:衣带;砺:磨刀石;山:泰山;河..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 519
锦绣山河 高山和河流就像精美鲜艳的丝织品一样.. 唐·杜甫《清明二首(其二)》:“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 410
涓滴成河 涓滴:小水珠。一点一滴的水珠汇集起.. 586
口若悬河 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 704
砺山带河 砺:磨刀石;山:泰山;带:衣带;河..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 472
泥船渡河 坐泥土做的船过河。比喻非常危险。 《三慧经》:“人在世间,譬如乘泥船渡河。” 568
被山带河 靠着山,环着河。指形势险要的地方。 《战国策·楚策一》:“秦地半天下,兵敌四国,被山带河,四塞.. 432
气吞山河 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491
气壮山河 气:气概;壮:使壮丽;山河:高山和.. 463
三豕涉河 比喻文字传写或刊印讹误。 《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 614
跳到黄河洗不清 比喻无法摆脱嫌疑。 1040
香象渡河 佛教用语。比喻悟道精深。也形容评论.. 《优婆塞戒经》卷一:“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 504
信口开河 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当一个信.. 1399
血流成河 形容被杀的人极多。 《旧唐书·李密传》:“尸骸蔽野,血流成河,积怨满于山川,号.. 540
偃鼠饮河 比喻所需极有限。 《庄子·逍遥游》:“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百二关河 比喻山河险固之地。同“百二山河”。 金·元好问《岐阳》诗之二:“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 225
百二山河 百二:以二敌百。比喻山河险固之地。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 52
半壁山河 指国土的一部或大部分。 李光《集诗述感》:“半壁山河话战争,布衣空负鲁连名。” 48
辨如悬河 辨,通“辩”。犹言口若悬河。 金·王若虚《<道学发源>后序》:“故士有读书万卷,辨如悬河,.. 38
辨若悬河 辨,通“辩”。犹言口若悬河。 明·张居正《翰林院读书说》:“吾见一人焉,辨若悬河,藻若春.. 38
担雪填河 挑雪去填塞河。比喻徒劳无功。 《全元散曲·普天乐·嘲风情》:“姐姐每钻冰取火,婆婆每指山.. 45
倒峡泻河 比喻文笔酣畅,气势磅礴。 《平山冷燕》第九回:“只那一枝笔,拈在手中,便如龙飞凤舞,.. 36
滴水成河 比喻积少成多。 周立波《山乡世变》上一:“几年过去,聚少成多,滴水成河,手.. 79
负石赴河 河:这里指黄河。背着石头跳进黄河。.. 无 45
后海先河 比喻做事要先本后末。 语出《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 40
挥剑成河 将宝剑一舞,就变出一条河。形容法术.. 无 42
九江八河 泛指所有的江河。 《四游记·灵耀分龙会为明辅》:“却说次日众真君聚朝奏玉帝曰.. 43
口如悬河 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同“口.. 唐·韩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明.. 50
口似悬河 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同“口..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假使苏秦、张仪、陆贾、.. 41
砺岳盟河 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同“砺.. 无 42
邈若山河 形容遥远得如隔山河。 无 42
邈以山河 形容遥远得如隔山河。同“邈若山河”。 无 36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三十年前风水在河的东面,而三十年后..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大先生,‘三十年河东,.. 81
三兽渡河 佛教以兔、马、象三兽渡河入水之深浅.. 《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善男子,如恒河三兽俱渡:兔、.. 58
顺口开河 犹言信口开河。不假深思,不负责任地.. 无
谈若悬河 犹言口若悬河。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 无 44
跳进黄河洗不清 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同“跳.. 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四十二章:“我不是担心他被留在贼营.. 174
跳在黄河洗不清 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二回:“我何玉凤这个心迹,大约.. 62
鼷鼠饮河 比喻欲望有限。 无 44
言类悬河 形容能言善辩,说话滔滔不绝。 南朝·齐·王僧虔《诫子书》:“郭象言类悬河,不自劳苦,何由.. 37
言若悬河 形容能言善辩,说话滔滔不绝。同“言.. 《北史·裴蕴传》:“蕴亦机辩,所论法理,言若悬河,或重或轻.. 37
一虎不河 原指空手搏虎,徒步渡河,比喻有勇无.. 《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论语·述而》.. 73
以指测河 用手指测量河水的深浅。比喻达不到目.. 《荀子·劝学》:“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 38
阻山带河 靠山环河。指形势险要。 《汉书·项籍传》:“秦民失望。于是韩生说羽曰:‘关中阻山带..
『贰』 《游小孤山记》译文
《毛泽东诗词》·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咏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1961年12月
【译诗】
风雨将春天送走了,
飞雪又把春光迎来。
正是悬崖结下百丈冰柱的时节,
但仍然有花枝俏丽竞放。
俏丽但不掠春光之美,
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告。
待到山花开满大地时,
梅花就在花丛中欢笑。
【赏析】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宋代林和靖,这位赏梅爱梅的大隐士就有不断吟唱梅花的诗篇。以“妻梅子鹤”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毛主席在这里所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的确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中国写梅之诗不计其数,大意境与大调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心服口服。
年复一年,风雨送春归去,但漫天大雪又将春天迎了回来。哪怕县崖峭壁上结下百丈冰棱,面对如此盛大寒冷的冬景,梅花仍然一支独秀,傲然挺拔。诗人当然也依古训,以诗言志,也借梅寄志。就在这“高天滚滚寒流急”的严峻当口(即:当时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以及反帝、反修的激烈斗争),诗人以隆冬里盛开的梅花勉励自己,劝慰他人,应向梅花学习,在如此险峻的情况下,勇敢地迎接挑战,去展示自己的俊俏。诗人这个“俏”字用得极好,梅花从未出现这的形象就在这一个字上出现了。这是喜悦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胜利者的形象,当然这不仅是诗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诗人自己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这个“俏”包含了多少层深刻的含义啊,积极进取、永不屈服。
下阕,诗人又把梅花的形象向纵深引导,它虽俏丽但不掠春之美,只是一名春天使者,为我们送来春的讯息。而当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时候,梅花却独自隐逸在万花丛中发出欣慰的欢笑。梅花,它在诗人眼中是一名战士,它与严寒搏斗,它只为了赢得春天,通报春天的来临,然后退去,并不强夺春天的美景。这一形象是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形象。诗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已成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它已从一个中国革命者成为一名世界革命者。梅花在新中国里,它的形象已被诗人塑造成型,更加丰满高大了。
意思:
驿亭之外,靠近断桥的旁边,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却无人作主。每当日色西沉的时候,总要在内心泛起孤独的烦愁,特别是刮风下雨。
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春,一意听凭百花去嫉妒。零落凋残变成泥又碾为灰尘,只有芳香依然如故。
鉴赏: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上片写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下片写梅花的品格:一任百花嫉妒,我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我依旧保持着清香。末两句即是《离骚》“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精神。比王安石咏杏:“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之句用意更深沉。
陆游一生的政治生涯:早年参加考试被荐送第一,为秦桧所嫉;孝宗时又为龙大渊、曾觌一群小人所排挤;在四川王炎幕府时要经略中原,又见扼于统治集团,不得遂其志;晚年赞成韩侂胄北伐,韩侂胄失败后被诬陷。我们读他这首词,联系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它是他的身世的缩影。词中所写的梅花是他高洁的品格的化身。
唐宋文人尊重梅花的品格,与六朝文人不同。但是象林和靖所写的“暗香、疏影”等名句,都只是高人、隐士的情怀;虽然也有一些作家借梅花自写品格的,但也只能说:“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南宋肃泰来《霜天晓角·咏梅》)这只是陆游词“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一面。陆游的友人陈亮有四句梅花诗说:“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写出他自己对政治有先见,不怕打击,坚持正义的精神,是陈亮自己整个人格的体现。陆游这首词则是写失意的英雄志士的兀傲形象。我认为在宋代,这是写梅花诗词中最突出的两首好作品。
赏析: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首《卜算子》,作者自注“咏梅”,可是它意在言外,象“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正是以梅花自喻的。
陆游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绝少、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了。从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园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它既得不到应有得护理,也无人来欣赏,随着四季代谢,它默默地开了,又默默地凋落了。它孓然一身,四望茫然,——有谁肯一顾呢,它是无主的梅呵。“寂寞开无主”这一句,诗人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
日落黄昏,暮色朦胧,这孓然一身、无人过问的梅花,何以承受这凄凉呢?它只有“愁”——而且是“独自愁”,这几个字与上句的“寂寞”相互呼应。而且,偏偏在这个时候,又刮起了风,下起了雨。“更著”这两个字力重千均,写出了梅花的艰困处境,然而尽管环境是如此冷峻,它还是“开”了!它,“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它,“完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杨维桢)。总之,从上面四句看,这对梅花的压力,天上地下,四面八方,无所不至,但是这一切终究被它冲破了,因为它还是开了!谁是胜利者?应该说,是梅花!
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它也的确还有“愁”。从艺术手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人、词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写得象这象那,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况周颐说:“词有淡远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为高手。”(〈蕙风词话〉)就是说,词人描写这么多“景物”,是为了获得梅花的“神致”;“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田同之《西圃词说》)。上片四句可说是“情景双绘”。
下阕,托梅寄志。
梅花,它开得最早。“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己);“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张谓)。是它迎来了春天。但它却“无意苦争春”。春天,百花怒放,争丽斗妍,而梅花却不去“苦争春”,凌寒先发,只是一点迎春报春的赤诚。“苦”者,抵死、拼命、尽力也。从侧面讽刺了群芳。梅花并非有意争春,“群芳”如果有“妒心”,那是它们自己的事情,就“一任”它们去妒忌吧。这里把写物与写人,完全交织在一起了。花木无情,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说“争春”,是暗喻。“妒”,则非草木能所有。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标格独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傲骨。
最后几句。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前句承上句的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这句七个字四次顿挫:“零落”,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梅花纷纷凋落了,这是一层。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辨何这者是花,何者是泥了,这是第二层。从“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这是第三层。结果呢,梅花被摧残被践踏而化作灰尘了。这是第四层。看,梅花的命运有多么悲惨,简直令人不忍卒读。但作者的目的决不是单为写梅花的悲惨遭遇引起人们的同情;从写作手法说,仍是铺垫,是蓄势,是为了把下句的词意腿上最高峰。虽说梅花凋落了,被践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尘灰了,请看,“只有香如故”,它那“别有韵”的香味,却永远如故,一丝一毫也改变不了呵。
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处境,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尘的凄凉、衰飒、悲戚,一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正是“末句想见尽节”(卓人月〈词统〉)。而这“尽节”的得以“想见”,正是由于此词运用比兴手法,十分成功,托物言志,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成为一首咏梅的杰作。
作者介绍:
人物评传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除名。直到秦桧死后三年(1158)才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宋孝宗即位之初,他被召见,赐进士出身。历任镇江、夔州通判,并参王炎、范成大幕府,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光宗时,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后被劾去职,归老山阴故乡。他“身杂老农间”,为农民送医送药,与农民结下浓厚的情谊。嘉定二年(1210),八十五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他生当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他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将近万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还有词一百三十首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宏丽、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风格清丽、平淡自然。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毛晋《放翁词跋》说:“杨用修(慎)云:‘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秦观),雄慨处似东坡。’予谓超爽处更似稼轩耳。”的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
陆游是爱国主义诗派的一个光辉代表。他的作品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他继承并发摺了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在当时和后代的文坛上产生了深刻影响。
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传世。本文选其诗十一首:《游山西村》、《剑门道中遇微雨》、《病起书怀》、《关山月》、《夜泊水村》、《书愤》、《临安春雨初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沈园二首》、《示儿》;其词五首:《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鹊桥仙》(茅檐人静)、《钗头凤》(红酥手);其文一篇:《游小孤山记》。
评论:
陶渊明爱菊,为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周敦颐喜莲,为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而陆游重梅,则为的是“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的坚贞。这可以从他的《卜算子·咏梅》中得到印证。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读罢此诗,我们也不禁会生出“天下可忧非一事,书生无地效孤忠”的感慨来。作为一代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很早就有“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君书”的爱国之志,二十九岁时,他以状元秀的身份登上仕途可他面对的不仅仅是一部分卖国求荣的投降派,更面对着敬且偏安的昏帝王。因此面对积贫积弱的现实,诗人只能眼睁睁看着南宋走“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的破亡之路。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击、排挤、贬谪,使诗人不得不发出“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浩然长叹了。尽管如此,但是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不从俗媚的节操没有丝毫的改变。即便到了“食且不继”,因为没钱,药也停了吃;因为省灯油,书也没的读,甚至不得不连自己常用的酒杯都忍痛卖掉的地步,他仍然足迹不踏权门,他依旧胸怀杜稷,心系百姓。我们从中仿佛听到了屈原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与坚定,我们仿佛看到了杜甫那“穷年忧黎园,叹息肠内热”的抑郁与沉重。真可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进亦忧,退亦忧”也正是有这样的社会背景,有这样的思想根基,使我们在品读《咏梅》时,更能清楚地看到诗人那至死不渝的追求。
词的开篇,便推出了一组凄清的镜头,冷清的驿站旁,自开自落……一“外”字,一“边”字,让我们不难体会到诗人纵有满腹才华,却无人赏识的落寞。接下来,镜头更近,苍茫的黄昏笼着浓浓的愁绪,凄风苦雨交相侵袭。大有不推残至死绝不罢手之势。一“更”字,不仅写出了嫉妒者的歹毒、凶狼和仇视之深。同时也反衬了诗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坚贞。这样诗人通过描写梅花的困难处境,揭示了“木秀于林,风必吹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的黑暗现实。从而暗示了自已政治上遭受的强大压力和沉重打击。词的下片,进一步咏物明志。“无意”“苦争”不正是诗人“位卑未敢记忧国”的感情的自然流露么,这不也正象这梅花虽先百花而放,却不为争早斗宠吗?“一任”写出了梅的孤傲拔俗,坚贞自韧,“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是说即使凋堆成为泥土。碾碎化作尘埃,心中的那缕馨香不改变。这就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推向了高潮,强烈地表达了诗人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虽九死犹未悔”的自尊,自爱与自律。
纵观全词,诗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这也正象他在一首咏梅诗中所写的“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气怜”。陆游以他饱满的爱国热情,谱写一曲曲爱国主义诗篇,激励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真可谓——
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相关连接:
陆游《卜算子·咏梅》 简析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鉴赏】
这首咏梅词,作者咏物寓志,表达了自己孤高雅洁的志趣。
上阕状物写景,描绘了风雨中独自绽放的梅花。 梅花长在偏僻的“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它不是由人精心栽种的,它寂寞地开放着。“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在这样的暮色黄昏中,独自挺立开放的梅花难免会有着孤苦无依的愁苦,更何况环境如此恶劣,风雨交加,倍受摧残。这实在令人深深叹息。
下阕抒情, 主要抒写梅花的两种美 德。“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它的其一美德是朴实无华,不慕虚荣,不与百花争春,在寒冬就孤傲挺立开放,它的与世无争使它胸怀坦荡,一任群花自去嫉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它的其二美德是志节高尚,操守如故,就算沦落到化泥作尘的地步,还香气依旧。这几句词意味深长。作者作此词时,正因力主对金用兵而受贬,因此他以“群花”喻当时官场中卑下的小人,而以梅花自喻,表达了虽历尽艰辛,也不会趋炎附势,而只会坚守节操的决心。
这首词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的坚贞不屈,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卜算子【咏梅】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毛泽东
〖原词〗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写这首词本是托梅寄志,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决心,在险恶的环境下决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虽然“已是悬崖百丈冰”,但“犹有花枝俏”--中国共产党就是傲霜斗雪的梅花。
宋代林和靖《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梅花是清丽淡雅的,寄托了他“妻梅子鹤”的隐逸情趣。清代宋匡业《梅花》:“独立风前惟素笑,能超世外自归真。”这梅花是超凡脱俗的,表明他与世无争、超然尘世之情思。宋代陈亮《梅花》诗:“一朵忽先变,百花皆落后。”这昭示着梅花独领风骚的品位。元代王冕的《墨梅》诗:“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赞颂了梅的清雅高洁的内在美。
比较阅读相同点(1)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2)都表现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3)都赞颂了梅花的高洁的品格。(4)都以梅花自比。不同点(1)梅花的形象不同陆 游:寂寞凄凉、饱受摧残, 象征 屡受排挤的主战派。毛泽东:傲寒俊俏、积极乐观。 象征革命者的坚贞不屈 斗争的精神。(2)感情基调不同陆 游:低沉孤高。毛泽东:积极乐观,充满信心比较
平时门 镇江 镇江旅游景点 镇江攻略 镇江游记 首页 > 江苏旅游 > 镇江 > 镇江游记 > 正文 来到镇江金山寺 http://www.woaicn.com 镇江2007-2-6 10:31:37 金山寺这座千年禅宗古刹,经过数次修整,寺貌焕然一新,吸引着海内外众多的游客前来观景拜佛,香火很是鼎盛。在寺内烧香拜佛,又登了塔,时间已晚,依依不舍拜别,往扬州行去! 火车于12点30分准时到站,出了火车站旁边就有直接到扬州的长途客车。大概15分钟一班,交通还是十分方便的。也因朋友已离开扬州,我也不着急着赶去了。临时改变了行程,下午就先游镇江吧! 镇江火车站还是蛮干净的,也不乱轰轰,基本上火车站给人的印象就是脏,乱,差。就这三点而言,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只是附近好象不大热闹,也没啥吃饭的地方,或者吃当地小吃的餐馆也没见到。也可能是我走的方向不对吧,不过自己背了个大包,在三伏天实在也是不高兴走那么远的路了。于是就是车站对面的拉面馆吃了碗拉面,顺便打听了下市内的景点。得知焦山跟北固山离这稍微远一点,最近的还是金山寺,因了芝姐的“新白娘子传奇” 金山寺之名是如雷贯耳了。 于是决定去金山寺了,坐了辆摩的,是个老伯开的,人还蛮热情的,一路上也给我介绍各处景点,还推荐我去焦山,到了金山寺,他还说可以等我游完出来再送我去焦山,我说:好意心领了,只是我旅行比较细,走走看看最起码也要2个来小时,还是不耽误您老做生意了。(估计打车过去也就十来分钟路程,因为回来时我是打车到火车站的,差不多一个起步费吧,镇江的出租也不贵,呵呵,似乎比起上海的出租车费及交通状况来讲,外地的车费真的要便宜许多了。) 金山原是屹立于长江江心的岛屿,曾被称为“江中一朵芙蓉”。后来由于长江江水流变迁,逐渐与南岸相接,遂成为内陆山。如今,金山雄峙于长江南岸,景色壮丽,登临俯视,但见长江浩荡。《白蛇传》中白蛇娘娘与法海和尚大战,水漫金山,更使金山成为家喻户晓的江南名山。 金山寺的进口处修的很气派,几栋仿古的建筑,进门后只见一条笔直的路向前伸展着,路两边放置了许多大水缸,里面是六月仙子荷花,正粉红妆面笑盈盈的迎接着四来的宾客。江苏的好多园林都有着这样的放置,瘦西湖也是如此,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绿化布置。旁边的湖里亦是绿色的莲叶满田田,时有蜻蜓飞在亭亭玉立的荷花上非常之雅趣。 顺着大道大约步行5分钟路,路尽头,眼前出现“江天禅寺”四个大字。原先的金山寺已毁于火,此新建的大雄宝殿既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又保持了佛教寺庙的建筑特色,飞椽斗拱,雕梁画栋,坚固庄严。红色的廊柱,黄色琉璃瓦,特别是其精美的陶瓷彩绘,更是我在其他寺庙所不曾见到的。 殿堂内外金碧辉煌,寺内供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和药师佛三尊大佛,仪态尊严安详,端坐在正中的莲花座上;两边是十八罗汉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大佛背后是一幅巨大的海岛塑像,十方三世佛、菩萨、护法诸天隐现其间。海面上有十八尊者像,海岛观音独占鳌头,两侧侍立善财、龙女,法像庄严。寺内还有天王殿、伽蓝殿、祖师殿、华藏楼、枕江楼、观澜堂、永安堂、等主要殿堂。 穿插一段金山寺的介绍: 金山寺始建于东晋,初建时又称“泽心寺”。南北朝梁武帝特重佛教,曾于天监四年(505年),亲自到金山寺参加水陆大会盛典,这是中国佛教举行水陆法会开始,也是当时佛教中最大盛典。相传法海和尚在此山中开山得金,继而建的庙宇,故又称:金山寺。清康熙南巡时,给金山寺题写了“江天禅寺”的匾额,尽管这块匾额至今仍挂在寺的门楣上,但仍以金山寺名远播还内外。它与宝光寺、文殊院、高旻寺并称为长江流域四大禅宗丛林。 既然到了金山寺,就必须得登那立于见山之巅的慈寿塔。 慈寿塔高约30米,砖木结构,塔内楼梯回旋而上,甚为窄,两人相对而行,必须有一人侧身相让,人生行路亦似于此,与人方便亦是与己方便!每级四面开门,每层有走廊和栏杆可凭栏远眺,每层中间皆有众佛菩萨像,余一一施礼,踏阶而上,气喘吁吁登至塔顶,倚阑干而立,迎面清风徐徐,尽扫先前闷热燥烦。极目远眺,真是风景如画,见长江如巨龙般滚滚而行;南瞻,则都市高楼林立,尽显繁华。头上是兰天白云,浮生若梦;脚下是金山寺的雄伟的殿宇楼阁,香烟缭绕,佛号声声,佛门浩荡! 离塔不远郁郁葱葱古树间有一凉亭,因宜于赏云望江,又称为“留云亭”、“吞海亭”;古人之秒笔足以生花:云皆可留驻,海竟足以吞,何等气势啊!亭内立有一石碑,上刻有康熙亲笔御书的“江天一览”四个大字,故又名“江天一览亭”,据说这是欣赏金山胜景,俯瞰镇江全貌的最佳之处。 藏于山上的有几处洞穴--法海洞,白龙洞、朝阳洞和仙人洞,共称金山“四大名洞”皆有各自神奇的传说。 仙人洞传说是吕洞宾窥视江面处;白龙洞据说可以通到杭州的西湖,自然与白蛇传故事有关了。其中法海洞最为有名,洞中供奉着法海和尚的石像,神情肃穆,有人说他是在忏悔,在闭门思过;有人说他在悟道,悟佛。 因为我们所知的法海和尚皆出自于白蛇传,对于故事中把白蛇与许仙分开的冷酷的法海和尚自然痛恨无比;而实际上法海俗姓裴,是唐宣宗时宰相裴休之子,更是一位得道高僧。他初来金山时,见寺庙倾毁,杂草丛生,山间有一条白蟒蛇经常出来伤人,百姓不敢上山烧香。法海勇敢地与白蟒斗法,将白蟒赶入江里。为民除了一害。他又燃指一节,立志修复古刹。 在僧徒和周围群众的支持下,法海修庙盖屋重续香火,被称为“开山裴祖”。法海圆寂后,弟子们在他坐的石洞里雕了这尊法海石像供奉他。 票35元! 节假日可能会50元! 旅游高峰期间80元
『肆』 关于彭泽小孤山的一篇游记作文
【题解】选自《入蜀记》,为作者在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八月一日和八月二日的两则日记。是时,游被起用为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一路沿长江逆流而上,历尽两岸奇山异景,因作《入蜀记》以记其胜。小孤山,又名髻山,在今安徽宿松东长江中。大孤山,在今江西九江市东南。【原文】八月一日,过烽火矶。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钯泽莹润,亦与他石迥异。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称深潦缩,故得尽见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小孤属舒州罕松县,有戌兵。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自然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逾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庙在山之西麓,额曰“惠济”,神曰“安济夫人”。绍兴初,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葺,有碑载其事。又有别祠在澎浪矶,属江州彭泽县,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舟地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昔人诗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传者因谓小孤庙有澎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蒙,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发。万立庙门,有迅鹘搏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庙祝支:“山有栖鹘甚多。”二日早,行未二十里,忽风云腾涌,急系揽。俄复开霁,遂行。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境”之句为妙。始见庐山及大孤。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晚抵江州,州治德化县,即唐之浔阳县。柴桑、栗里、皆其地也。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岸上赤而璧立,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泊湓浦,水亦甚清,不与江水乱。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其间一日阻风不行,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译文】八月一日,(船)经过烽火矶。南朝以来,从武昌(今鄂城)到京口,都设置了很多(报警的)烽火台,这座山应该是其中之一。从船上看山,只是见到高耸的山峰罢了。等到抛锚停船后,(我)走过山下,(看到)岩石镶嵌在洞穴里,奇形怪状,色彩光亮润泽,也和别的石头不大一样。又有一块巨石,与烽火矶不相连。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高约一百多尺,有红藤绿蔓蒙络在它上面,象宝石镶嵌的屏风。这一天,风平浪静,船走得很慢,又因为深秋,江水较浅,所以能看到这里的一切美景,(正象)杜甫所说的“幸有舟楫迟,得迟所历妙”。经过澎浪矶、小孤山,这两座山东西相望。小孤山属于舒州宿松县,山上有兵戍守着。所有江中的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山之类,都是名闻天下的,但从峭拔秀丽上看,都不能和小孤山相比。从几十里外看去,小孤山碧绿的山峰高高耸立着,直插云霄,已经不是别的山可以相比的了。越近(看)越秀丽,冬天,夏天,晴天,雨天,姿态变化万千,确实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只是(山上的)庙宇太荒凉残破了,如果再增加些楼台亭榭,与山光水色互相辉映,自然会比金山更漂亮了。庙在西边山脚下,匾额上写着“惠济”二字,(里面供奉的)神叫“安济夫人”。绍兴初年,魏国公张浚从湖南回来,曾经修缮过,有座碑记载了这件事。又有另一座庙在澎浪矶,在江州彭泽县境内,三面临着长江,山的倒影映在水中,也是一处名山胜景。船过澎浪矶,即使无风,浪也很大,澎浪矶大概因此而得名吧。古人有诗:“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传说的人说小孤山的庙里有彭郎像,澎浪矶庙里有小姑像,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天晚上,(我的船)就停在沙夹,距小孤山大约一里远。天下着雨,(我)又乘小艇到小孤山的庙中浏览。向南远望,彭泽、都昌一带山峦,烟雨迷茫,沙鸥和白鹭时隐时现。登山临水浏览名胜可算登峰造极了,徘徊了很长时间才回去。刚到庙门口站着,有一只健美的老鹰正在追逐水鸟,掠过江面东南方向飞去,非常壮观。守庙的人说,山上栖息着很多老鹰。第二天早晨,(船)行不到二十里,忽然风起云涌,(于是)急忙系上揽绳。不一会儿,天又转晴,(船又)继续前行。泛舟到彭蠡口,四面望去,没有边际,这时我才领会李白“开帆入天镜”这句诗的妙处。这时才看到庐山和大孤山。大孤山的样子象西梁山,虽然比不上小孤山那样秀丽,但是小孤山的旁边,很有几块沙洲和初生的芦苇;大孤山的四周却是茫茫无际的江水,远望它象浮在水面上一样,也是一种奇观呀!长江从湖口分出一支成为南江,是江西路一带水域。(这一段)长江的水很浑浊,每逢要汲用江水时,都需用杏仁来澄清,过一个晚上才能喝。南江的水却很清,两江的水合流处象用绳尺划分过一样,不相混淆。晚上到达江州,州府设在德化县,就是唐代的浔阳县。柴桑、栗里,都属于江州地面;南唐时由奉化军管辖,现在是定江军。岸上的土是红色的,象墙一样起直立着,东坡先生所说的“舟人指点岸如赪”,说的就是这个。(船)停泊在湓浦口,水也是很清的,不和江水相混。从七月二十六日到今天,前后才六天,其中有一天因为风阻(船)不能行,实际用了四天半的时间,逆水而上,航行了七百里。
『伍』 写泰州名胜古迹的游记
泰州光孝寺,始建于晋朝,距今有一千六百年的历史。 据史记记载,东晋义熙年间(公元-418年)僧觉禅在泰州创建道场古光孝寺。二千年前佛教传入中国,诸多名山宝刹一般都是创於晋朝,兴於唐朝,盛於宋朝。佛教在中国到宋代日益昌盛,至南宋时已达鼎盛时期,泰州光孝寺也在其列亦成为江淮之名刹。 北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当时泰州,颇有地位,州临范围较广,一直管到海边,管着一大片盐场。泰州自吴王刘濞煮海为盐时起,就是重要的盐产地,又因地处江淮之间水路交通要道,又成为重要的税关。据《宋史》记载,绍兴年间,泰州产盐"三十余万席,为钱六七百万缗"、"一州之数,过唐举天下之数"。名臣范仲淹任泰州西溪盐监。可见当时泰州之重要又为繁荣。州内古刹也同样受宠,徽宗赵佶赐名为"崇宁万寿寺";公元1111年即政和元年,因年号更改,又改赐名为"天宁万寿寺",并赐田五千亩。用国家年号相赐寺名,应该说荣誉之高了。 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宋高宗赵构南渡,定都临安。为徽、钦二宗祝福,敕改当时统治区域内大寺为光孝寺者甚多。又赐名该寺为"报恩光孝禅寺"。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泰州遭战祸,光孝寺被毁。后寺僧祖彦复修,工未竣而人先殁。绍熙年间(公元1190年-公元1195年)蜀僧别峰(名宝印,字坦叔,为著名诗人陆游至友)徒德范和尚应转运陈损之聘来任住持。时寺随粗建而大役多未之举。此间宋金之间的关系相对和缓,人心思定。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德范建钟楼。继而,筹建大雄宝殿,需费甚巨,见者缩颈。居士刘洪独施钱五百万乐助,随后施者不劝而集,瞬即集钱四千万有奇。兴工之初,得提举常平使王宁之助,殿得建成。殿"为重屋八楹,东西百三十六尺,南北九十六尺,高百一十尺。佛、菩萨、阿罗汉三十一躯"。佛像后陡壁上嵌塑彩色海岛,众僧伫立礁石,工艺精湛。公元1199年,大殿建成,继任提举常平使韩梃取《华严经》语,书"最吉祥殿"四字为额。这样泰州光孝寺的大雄宝殿亦称为最吉祥殿延续至今,乃至于光孝寺在海外创建的道场台北华严莲社、美国华严莲社的大殿也都为最吉祥殿。此时又另建高阁大楹,用宁宗赵扩在潜邸时书赐光孝寺住持觉深之"碧云"二字为额。余如方丈室、寝室、厨库、水陆堂及左右庑厢,亦同时建成。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四月,德范徒书记蜀僧祖兴请时任宝谟阁待制,著名诗人陆游(放翁)撰《泰州报恩光孝禅寺最吉祥殿》碑文,记其始末。陆游在碑文中详细记叙了光孝寺的历史,又作长篇七言铭文,铭文中赞美泰州"海陵奥区名寰中,长淮大江为提封";赞美光孝寺"是邦巍然千柱宫,中有广殿奉大雄"、"咨尔梵众极严恭,熙运共庆千载逢" 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天竺大讲寺(在今浙江杭州市)僧方志应聘来寺重建殿宇并请浙江布政司参政邑人刘万春(字延之,号忠孕居士)书"碧云方丈",上题"宋额",下署"忠孕居士",制额改悬于方丈室。此后,大殿(最吉祥殿)成为祝厘道场,地方官司遇有朝贺、庆祝诸大典,相沿于此行礼。 清朝初年,殿宇因年久失修,山门、佛殿岌岌可危。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僧玉田应聘来寺,茸圮修坠,增建佛殿、斋堂,并铸金刚经大钟。又经几十年风雨至清朝康熙乾隆之间,光孝寺又一度败落不堪。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有南京金陵大宝华山慧居寺(后改为隆昌寺)僧性慧(字炳一)苏北里下河人。因返里省亲道经泰州驻锡光孝寺目睹寺宇颓败,住僧寥落,不胜嗟叹。后地方士绅盛邀,出任住持而负复兴之责。因为性慧法师为宝华山法系传人,而宝华山又称为律宗第一山,律宗传戒道场。则光孝寺改禅宗为律宗。曰为光孝律寺,一直至今。 性慧即为光孝律寺一世祖。其徒圆能(俗姓张,兴化人,字西林,别号香雨)二十七岁接任住持,能善诗、书、画、原斋堂"当思来处"之横匾及法座两侧之柱联,皆其手书。他毅然以修复寺宇为己任。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四月开工,当年秋,大殿即完工。和硕恭亲王弘昼赐书"最吉祥殿"殿额。越二年,于大殿后建香雨楼(以圆能号名楼),增左右长廊。嗣后,观音、地藏、韦驮、天王、山门等殿或修或建,次第告成。圆能徒明慈建方丈前后楼于碧云阁故址,仍以"碧云方丈"为院额。又建斋堂、祖堂,并于方丈院西增构精舍,辟为园苑。圆能徒孙定莲(字焕然、善诗,《海陵诗汇》采其诗作)复于殿东建厅事,专为地方官司祝厘之所。更在厅事后建千华戒坛,专供僧徒受戒之用。此寺经圆能等祖孙三代十年左右时间苦心经营,楼殿、僧房、长廊达二百余间,寺僧达千余人,四时经声不绝。传戒亦沿为常例,每逢传戒期,求戒僧徒四方云集,千年古刹,名震遐迩。泰坝监挚广宁张世骏及真州副贡页团升先后撰《兴修光孝寺碑记》、《重修光孝寺碑记》,分别由徐步云及宫制锦(字石泉,邑人)书写勒石。两块石碑由于时境变迁已毁坏无存。但《重修光孝寺碑记》有一拓片,系汪秉性先生的百年家藏,他在公元1996年11月1日光孝寺大雄宝殿(最吉祥殿)落成,佛像开光前夕,将此家藏捐赠给光孝寺。碑文记载了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之前圆能祖孙三代重修光孝寺的业迹。 道光末年,江苏巡抚梁章钜(字闳中,又字苣林,福建长乐人)过泰州,曾应知州张之杲(字东甫,浙江钱塘人)之邀游,访光孝寺,在其所作《下河舟中杂诗》中写道: 此间刺史旧同官,助我清游续古欢。 爱读剑南碑记好,碧云香雨一庭宽。 咸丰年间,两淮盐运使乔松年驻泰州,作《海陵八景诗》八首,赠羽士宋阳裕,取光孝寺"规模宏丽,僧律严密,有楼曰'香雨'",定为海陵后八景之一"梵宫花雨"。 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住持德厚联合镇江、扬州十大寺联合进京请龙藏一部,藏香雨楼上,因改楼名为"藏经楼"。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退居法成(字少云,善书能画)及其徒孙德厚,徒曾孙谷鸣修茸方丈前楼(实为谷鸣主修),珍藏光孝寺历代相传之室--《汝帖》,定楼名为"传汝楼"。方丈室后特为退居法成起居之所,定名"小休",并由法成手书"小休"(附跋)为额。 民国时期,国家多故,地方不靖,寺趋颓败。培安和尚于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授常惺法师记。待其圆寂后,常惺法师遂於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春,入主光孝。常惺法师接任住持后,即创办光孝佛学研究社(即光孝佛学院),以造就宏法人材。常惺法师接任住持时,适值苏北大水为灾,他协助当时政府募集赈款,办收容所。除大殿、方丈室及退居斋、库房而外,悉数供给难民居住。民国二十二年春(公元1933年)常惺法师授南亭、苇宗、脱烦三人记其法名依次为昙光、昙影、昙华。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春,常惺法师因担任中国佛教会秘书长,厦门南普陀寺住持闽南佛学院院长、北平万寿寺住持则将光孝寺住持一职文给南亭担任。南亭和尚一身担负教务寺务与会务(泰县佛教会会长)三副重责,从容就道,分头发展。克期完成全县寺庙总登记,召集青年僧伽施以救护训练,集合城乡诸山僧尼诵、讲仁王般若经,以护国安民,表现了佛教救世度生的热诚。扩大招生,增聘教授,调整教材,分班授课,一时弦歌之声远播,修学秩序井然,在日报辟佛教副刊,使光孝佛学院一时名震遐迩。 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新四军挺进苏北,陈毅司令第二次来泰与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李明扬等商洽团结抗日大计时,曾应邀假藏经楼下,对该部军官、教导总队宫佐作了阐述团结抗日救国道理,宣传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的讲话。 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春,住持一职由南亭交其法弟苇宗接替。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秋苇宗和尚病逝。次年春由南亭法徒沛霖和尚接任住持,民国三十六年春(公元1947年)南亭和尚特代沛霖传法予妙然、广静、昌言三人,助理寺务。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冬,妙然、沛霖先后至上海,并由妙然将光孝常住文物携至上海银行保存。昌言、广静同赴武昌佛学院求学。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春,南亭尚奉其师焦山退居方丈智光大师,应台湾其徒孙成一法师函邀赴台。1950年后,南亭和尚等在台湾弘法传戒,办僧教育,创办佛教杂志,讲经,做法会等筹办佛教会,由是台湾佛教,方始脱离斋教型式,恢复了祖国佛教的传统规模。1952年创办华严莲社于台北。1964年春间南亭和尚念其光孝寺选其在台光孝学生成一、妙然、守成授予光孝菩提记,成一法名瑞定,妙然法名瑞清、守成法名瑞栖。责被等矣两岸交通后负责返里修复光孝祖庭。 1949年以后,光孝寺寺僧亦大部离散。主要建筑均被逐步拆除。如千华戒台殿宇、大雄宝殿、藏经楼、天王殿及庑厢等,材料移作他用。遗址亦改建厂房。原明代建筑西板堂,也因年久失修,倒塌不存。尚存仅山门殿、法堂、碧云丈室及传汝楼、小休楼等建筑。 1984年2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泰州市佛教协会,并将光孝寺列为江苏省重点寺庙之一,逐步恢复旧日规模。1986年11月,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第十五届大会在尼泊尔王国首都加德满都召开。光孝寺第十七代法系传人,台湾华严莲社董事长成一法师与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相遇。成一恳求赵朴初帮助恢复祖庭光孝寺。朴老答复"我会尽力"。1988年,海峡两岸管道开放,成一、妙然回到祖庭光孝寺,以光孝寺法系人的身份立字据,由原来泰州北山开化禅寺退居方丈肇源老和尚先在常惺、南亭二公灵前拜法,完成法系手续后,再由他代表沛瀮老和尚传法给松林、禅根二师。1989年6月,经泰州市政府批准成立光孝律寺修复委员会。肇源任光孝寺修复委员会主任、光孝寺住持。1990年3月肇老圆寂,松林继任住持,继续修复天王、山门二殿以及大雄宝殿奠基。1994年松林圆寂,禅根再行继任,此后至1996年11月经过十载的辛苦努力,光孝寺山门、天王、最吉祥三座大殿,全堂佛像,先后落成开光,佛日因而得以重辉。 2000年春,住持禅耕,化缘既了,证入涅盘,2003年12月14日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弘法大和尚入主光孝,荣任住持,为光孝律寺第十八代法系传人。 光孝律寺渊源流长,久远历史,薪火不断,绍隆佛钟,佛法昌隆。
『陆』 去焦山公园秋游游记
今天是长假的第二天,我和同学在爸爸妈妈带领下来到焦山公园游玩。天朗气清秋色宜人正是游玩的好时节,公园里游人如织。
我们来到了码头,坐上了轮渡来到了焦山。刚上岸,妈妈就给我们拍照片。到了盆景园,我对妈妈说:“妈妈,你能不能把相机给我自己去拍几张照片呀?”妈妈说:“好哇!”于是就把相机递给了我,让我自己拍。
后来我们又去玩卡丁车,开电动船,玩得十分开心。最后我们又去撑船漂流。刚上船,船老是摇晃,戴乐妍一不小心掉到了河里,她爸爸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她的衣服,把她拎到了竹筏上。我看见戴乐妍浑身都都湿透了,我们也都吓坏了,但她却没有哭。最后,我带着这个勇敢的故事回家了!
『柒』 文章提到"金山,焦山,落星之类",有何用意
《游小孤山记》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写的一篇游记,其提到的小孤山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城东南长江里。
译文:
八月一日,(船)经过烽火矶。南朝以来,从武昌(今鄂城)到京口,都设置了很多(报警的)烽火台,这座山应该是其中之一。从船上看山,只是见到高耸的山峰罢了。等到抛锚停船后,(我)走过山下,(看到)岩石镶嵌在洞穴里,奇形怪状,色彩光亮润泽,也和别的石头不大一样。又有一块巨石,与烽火台不相连。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高约一百多尺,有红藤绿蔓缠绕在它上面,像宝石镶嵌的屏风。这一天,风平浪静,船走得很慢,又因为深秋,江水较浅,所以能看到这里的一切美景,(正像)杜甫所说的“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
经过澎浪矶、小孤山,这两座山东西相望。小孤山属于舒州宿松县,山上有兵戍守着。所有江中的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山之类,都是名闻天下的,但从峭拔秀丽上看,都不能和小孤山相比。从几十里外看去,小孤山碧绿的山峰高高耸立着,直插云霄,已经不是别的山可以相比的了。越近(看)越秀丽,冬天,夏天,晴天,雨天,姿态变化万千,确实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只是(山上的)庙宇太荒凉残破了,如果再增加些楼台亭榭,与山光水色互相辉映,自然会比金山更漂亮了。庙在西边山脚下,匾额上写着“惠济”二字,(里面供奉的)神叫“安济夫人”。绍兴初年,魏国公张浚从湖南回来,曾经修缮过,有座碑记载了这件事。又有另一座庙在澎浪矶,在江州彭泽县境内,三面临着长江,山的倒影映在水中,也是一处名山胜景。船过澎浪矶,即使无风,浪也很大,澎浪矶大概因此而得名吧。古人有诗:“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传说的人说小孤山的庙里有彭郎像,澎浪矶庙里有小姑像,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这天晚上,(我的船)就停在沙夹,距小孤山大约一里远。天下着小雨,(我)又乘小艇到小孤山的庙中浏览。向南远望,彭泽、都昌一带山峦,烟雨迷茫,沙鸥和白鹭时隐时现。登山临水浏览名胜可算登峰造极了,徘徊了很长时间才回去。刚到庙门口站着,有一只健美的老鹰正在追逐水鸟,掠过江面东南方向飞去,非常壮观。守庙的人说,山上栖息着很多老鹰。
第二天早晨,(船)行不到二十里,忽然风起云涌,(于是)急忙系上揽绳。不一会儿,天又转晴,(船又)继续前行。泛舟到彭蠡口,四面望去,没有边际,这时我才领会李白“开帆入天镜”这句诗的妙处。这时才看到庐山和大孤山。大孤山的样子象西梁山,虽然比不上小孤山那样秀丽,但是小孤山的旁边,很有几块沙洲和初生的芦苇;大孤山的四周却是茫茫无际的江水,远望它象浮在水面上一样,也是一种奇观呀!长江从湖口分出一支成为南江,是江西路一带水域。(这一段)长江的水很浑浊,每逢要汲用江水时,都需用杏仁来澄清,过一个晚上才能喝。南江的水却很清,两江的水合流处象用绳尺划分过一样,不相混淆。晚上到达江州,州府设在德化县,就是唐代的浔阳县。柴桑、栗里,都属于江州地面;南唐时由奉化军管辖,现在是定江军。岸上的土是红色的,象墙一样起直立着,东坡先生所说的“舟人指点岸如赪”,说的就是这个。(船)停泊在湓浦口,水也是很清的,不和江水相混。从七月二十六日到今天,前后才六天,其中有一天因为风阻(船)不能行,实际用了四天半的时间,逆水而上,航行了七百里。
『捌』 陆游的爱国诗
陆游爱国诗
陆游(1125~1210), 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宋代杰出的诗人,也是诗史上最多产的诗人,今集存诗九千三百余首。陆游生活在北宋后期至南宋前期,当时战争不断,百姓苦难深重,江山支离破碎,陆游的诗歌充分触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回荡着爱国忧民的激情,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 他的诗毫无保留地体现了自己的肝胆肺腑。年轻时因触犯秦桧被黜之后,仍保持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情,并一如既往;壮年之后坐卧所思仍是抗战立功、洗雪国耻;这些在他不同时期的作品中都表现的很明显。即使是到了八十二岁的高龄,诗人的爱国热情依然没有一丝衰竭,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
他的爱国诗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直抒胸臆
《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的“一片丹心”始终得不到报国的机会,不能不常常感到压抑和愤慨,在诗中也就表现为在激昂的基调中又鸣响着悲怆。“气如山”的雄心壮志与“空自许”的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郁结在心的郁闷、失意、悲怆化做了滔滔江水狂泻而出,有着非常强的感染力。
(二) 托物言志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酷爱梅花,因为它象征着气节。他的《落梅》诗说:“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梅花开时不畏严寒,落时不恋春光,来得光明,去得磊落。陆游所心折的正是梅花的这种高洁品格。他甚至幻想“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梅花绝句》), 希望终身与梅花为伴。此词咏梅,实际上是借梅花的品格自明心迹,自抒怀抱。上片感遇。“驿外”二句,说梅花流离沦落,所居非地;“已是”二句,说梅花备受风雨摧残,所遇非时,突出梅花遭遇的不幸。下片咏梅历尽磨难,留得芳香而去。从中不难看到作者身世与人格的投影。他早年因爱国议论触犯秦桧被黜,后来又因“力说张浚用兵”被免职。他在南宋苟且偷安的环境中,一直颇遭时忌,但爱国斗志始终不衰,甚至老而弥笃。此词是他晚年所作,借咏梅以表达其坚定不移的爱国立场和政治节操。
(三) 借景抒情
《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关山月》就题意而生发,叙写同一个月光之下,关山(边境)内外三种不同人(将军、士兵、遗民)的境遇和心态。前四句写将军:临边不战,沉湎声色,弛废战备。次四句写士兵:虚度岁月,暴骨沙头,壮志难酬。后四句写遗民:渴望恢复,连年落空,忍死等待。月亮是全篇的背景光源,三种人都是今夜月下的不眠之人,苍白的月光照出他们各不相同的欢乐悲苦。诗歌的重点是写“壮士心”和“遗民泪”交织成的“月下之恨”,而“将军乐”则从正面揭露了造成这一千古悲剧的历史原因是“和戎”的国策。全诗以淡淡的月光涂抹了一层悲愤的时代色彩,无声地吐诉着作者心头对“和戎”国策的谴责和报国无门的憾恨。
(四) 以梦述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荒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作此诗时作者已经六十八岁,尽管年老体衰,闲居乡下,却仍然盼望着为国尽力。一个深夜,风雨交加,诗人睡梦中仿佛正在战场上激烈拼杀。诗歌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的精神,充分表现了诗人崇高的爱国之情。
朱自清先生在《爱国诗》一文中把我国古典诗歌中的爱国诗分为三类:一是忠于一朝,也就是忠于一姓;其次是歌咏那勇敢杀敌的将士;再其次是对异族的同仇。并指出第三项以民族为立场,范围更为广大。他认为陆游“虽做过官,他的爱国热诚却不仅为了赵家一姓。他曾在西北从军,加强了他的敌忾。为了民族,为了社稷,他永怀着恢复中原的壮志。”因此,他认为:“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
忧国、爱民、誓死抗战,是陆诗的最大特色并能传诵千古的原因。他的诗歌创作,植根于现实生活,基本特征表现为现实主义,同时许多诗中又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陆游语言造诣很高,风格简练自然,一方面由于内容的扎实,感情的充沛,诗人本无须专意于字句的雕琢,另一方面为了把主旨表达的清晰通畅,使作品富有感染力,诗人也很重视在语言的锤炼上精益求精,追求新意,读起来亲切感人。
陆游的诗不仅在当时,也给后世的诗坛以深刻的影响。梁启超在《读陆放翁诗》中写道“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诗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更是把陆游的诗用来鼓舞民族的斗志。
『玖』 焦山有多少年历史
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是由道士葛洪(今镇江句容)炼丹时发明的。东晋时,中原鸿儒显宦纷纷南下,移居京口者众多,或完成大业,或著书立说,著名的有: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寄奴),撰有《世说新语》的刘义庆,著有《晋书》的臧荣绪,选编《玉台新咏》、诗文与庾信齐名的徐陵,中国第一部诗文总集《昭明文选》的编纂者萧统,著有中国第一部系统文艺理论巨著《文心雕龙》的刘勰等。北宋移居镇江的有:著有被誉为“十一世纪的科学坐标”《梦溪笔谈》的科学家沈括,制造世界上最早天文钟“水运仪象台”的科学家苏颂,书画家米芾,抗金名将宗泽。
明清两代镇江名人有:官居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的杨一清,主持编修《大清一统志》《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的张玉书。近代以来有:著有《铁云藏龟》和《老残游记》的刘鹗,著有第一部全面系统的汉语语法专著《马氏文通》的马建忠,历史学家柳诒徵,飞机制造专家巴玉藻,华生电扇发明者杨济川,世界语运动开创者之一的符恼武,金融家陈光甫,桥梁专家茅以升,辛亥广州起义总指挥、被南京临时政府追授为上将军的赵声,辛亥革命著名将领李竟成、解朝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有镇江籍5人,有爱国民主人士冷遹、诗人闻捷。此外,丹阳市为三国吴大帝孙权和南朝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故里,近代有爱国老人马相伯,美术家吕凤子,当代有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句容市有被誉为医药鼻祖的葛玄,晋朝道教理论家、炼丹术家和医学家葛洪,南朝道教思想家、医药学家陶弘景。
镇江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具出土文物及史籍考证,古属禹贡九州之扬州,西周初期为宜候封地,北宋更名为镇江。 镇江风光旖旎多姿,具有真山真水的独特风貌,向以“天下第一江山”而名闻四方。金山之绮丽,焦山之雄秀,北固山之险峻,丰姿各异,人称“京口三山甲东南”;南郊的鹤林、竹林和招隐三寺,山岭环抱,林木幽深,又延伸入城,被誉为“城市山林”。 镇江不仅自然风景见长,而且文物古迹星罗棋布:享誉千古的金山江天禅寺,久付盛名的焦山碑林,别具风情的宋元古街,精巧独绝的过街石塔,隐于苍松翠柏中的昭明太子读书台,雕塑珍品六朝陵墓石刻等,记下了这座古老城市的漫长足迹,也吸引了无数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
市内历史遗存丰富,建寺1500多年的金山寺、建寺1400多年的焦山定慧寺、建寺1500多年的宝华山隆昌寺、建院近2000年的茅山道院都是重要的佛教、道教寺庙。位于焦山的碑林博物馆保存晋、隋、唐、宋、元、明、清历代书法名家和文化名人的书法精品,对海内外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南朝陵墓石刻距今已1700多年,数量之多、行制之大、雕刻之精美、保存之完好,均为全国罕见。镇江博物馆为1890年建造的一组五幢英式建筑,原为英国总领事馆馆址,现收藏有新石器时代至近代的三万余件文物精品。南朝宋、齐、梁三代皇帝,唐名相李德裕、宋名士苏轼、米芾、辛弃疾等,都和镇江有很深的渊源。三国孙刘联姻抗曹,《白蛇传》水漫金山,岳飞、韩世忠抗金等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都展开于镇江。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日本画家雪舟、美国作家赛珍珠都曾先后在镇江生活工作多年,对镇江怀有深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