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遗址
㈠ 天目山商周遗址的惊现遗址
天目之名古已有之
泰州的天目山位于姜堰北郊,是一处地势稍高、四面环水的土墩,总面积3.4万平方米,最高处只比河面高出了4米多,与其说是山,不如称其为弹丸小岛。
天目山之名,古来有之。一些学者认为,其提法应比浙江天目山还早。宋代,拒向元军投降、潜逃经过泰州的文天祥曾在《泰州》一诗中写道“羁臣家万里,天目鉴孤忠”。这里的“天目”,指的就是泰州姜堰的天目山。
据明万历《泰州志》记载:“天目山,州治东四十五里,高二丈余,周二百三十步。昔王仙翁(按:王冶,晋代道士)尝隐是山,有二井。”因二井形如天的一双眼睛,故俗称“天目山”。
居民偶然发现文物
天目山由于四面环水,几乎与外界隔绝。上世纪七十年代,人们搭起一座竹桥,登上这座小岛。在盖房取土时,发现了宋代和汉代墓葬,出土了北宋政和铁钱、两汉陶器和铁剑、铜镜、五铢钱等文物。经过文物工作者几次考古调查,在天目山的浅土层中又发现了陶鬲、陶豆、陶罐、铜箭镞、铜削等大量器物,同时还发现了一些鱼、蚌、鸟、犬的遗骨及麋鹿角亚化石。
两次发掘收获颇丰
2000年8月至2003年8月期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江苏省十多位考古专家组成考古队,对天目山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这次发掘,在天目山意外发现了古代城墙、河道、排水沟、灰坑、房址、台基、墓葬等遗迹,说明这里竟是一座湮没于历史长河中的古城。
古城池依天目山地形而建,呈东西较长、南北较短的长圆形,面积约2.5万平方米,设外城和内城两部。被发现的内城规模,与明万历《泰州志》所载的城郭规模相近。由此可推测,在明朝编写《泰州志》的时候,内城仍较为完好地保存在地面上。
原是一座商周古城
专家考证,天目山古城构筑于商周中晚期至春秋早期,在时代上早于常州淹城遗址(约2500年前),它是江苏省首次在长江以北发掘的商周城址,也是目前江淮地区所发现的最早的城址遗迹。
如今,天目山遗址依然是以它原生态的风貌呈现在世人面前。游人踏过吱呀作响的小竹桥,登上浓荫覆盖的土坡,随意间,也许就能在地上,找到一块旧时的残石碎瓦。
㈡ 商朝遗址在那里
偃师商城遗址位于偃师市城西1公里处,北靠邙山,南临洛水。据偃专师市文物局专家介绍,城属址始建年代约为公元前1600年,延续使用200多年,距今已有3600多年历史。城址覆盖在地下1米至4米,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1700余米,中部宽约1120米,由宫城、小城和大城三重城垣及多组宫殿建筑基址组成。
小城临洛河,面积约80万平方米,其布局为面朝后市,择中立宫,对称布局。城南部地势略高处是宫城和官署区,国库位于城西南隅,铸铜作坊位于城外东北河边,普通居住区和手工业作坊主要分布在城的北部。
大城是在小城的基础上向北、东方向进行大规模扩建而成的,面积扩大到190万平方米。大城在保持原有格局基础上,绝大多数宫殿得以改扩建或重建,呈现出盛世景象。
宫城大体呈方形,外围有宽约2米的夯土围墙,布局层次分明,设施完备。由南往北,可分为宫殿区、祭祀区和池苑区三部分,宫殿建筑分为东西对称的两区;祭祀区设置考究,仅猪牲就发现近百头之多;池苑区的核心是一长约130米、宽20米的长方形水池,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城市园林遗址。鐧惧害鍦板浘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最新数据为准。
㈢ 什么商周遗址的文化遗迹再现了商周时期
商朝的遗址主要是殷虚遗址。周朝的遗址应该是镐京遗址。
㈣ 考古学家发现的商周遗址是什么
一个朝代虽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灭亡,但是这个时代的文明却不会因此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总会有一些承载着文化的遗迹重见天日,给人们讲述着那段昔日的故事。今天我们说的这个遗迹是古老的商周遗址,它的重见天日颠覆了考古界的认知,甚至有专家建议把它修建设成公园。
事情发生在2017年的4月份,在彭阳红河流域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们正在进行着考古调查研究。在考古人员们的细心探索下发现了姚河塬商周遗址。这个遗址占地面积达到了60万平方米,大约是整个塬地的三分之一。
这个遗址中专家发现有墓葬,祭祀遗址,制陶作坊,制铜作坊,车马坑,池渠系统,路网,壕沟等遗迹,其中考古专家通过出土的文物诸如陶片,青铜车马器等,可以推断出这个遗址的时期应处于商朝的晚期到西周中期之间。
在这个遗址中出土的大量文物以及各种作坊,都印证了这个遗址的等级非常高,专家在其中一个深度达16米的墓葬中,发现了四辆青铜马车,在墓葬旁边有两个殉葬的马坑,其中殉葬的马坑里的马头都是头朝北方,这可以断定这个墓的墓主人的地位不低。
因为在古代的时候人们都很重视礼乐制度,一个人的生前地位往往会决定他死后的墓穴规格。在周朝时,只有天子在出行的手能够享受六匹马的车架,而这个墓穴的主人可以享受四匹马的车架,其地位应该是诸侯,这么高地位的周代墓穴还是第一次在宁夏地区被发现。
陕西省考古研究员、商周考古学家张天恩据此判断:这个墓葬的主人应该是诸侯国中地位较低的诸侯,因为虽然贵为诸侯但是诸侯间也有实力高低地位尊卑。中国自古以中原为腹地,地位高的实力强的诸侯的封地自然也是在中原地区,所以在宁夏地区的诸侯自然是地位稍次的。
㈤ 天目山商周遗址的遗址价值
天目山商周遗址位于江苏姜堰镇北郊,本世纪70年代后陆续出土商周几何纹陶器残片、商代龙背铜削、铜箭簇、石网坠、灰陶豆、角质亚化石、麋鹿角、铜镜、汉代墓砖等文物遗迹附近出土的彩陶球,为姜堰区的 悠久历史提供了佐证。1276年文天祥路经姜堰,曾留下“羁臣家万里、天目鉴孤忠”诗句。
2002年10月22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天目山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城址属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早期,明显受长江以南湖熟文化和中原西周文化的影响。城址在该地区具有较大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力,对研究、填补江淮地区西周、春秋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2006年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9日,经国务院核准公布,天目山 遗址作为历史时期不同朝代、不同类别、不同地域且保存基本完好的典型遗址,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8月至2003年10月,由南京博物院主持,南京博物院、泰州博物馆、姜堰文管办3方人员组成天目山遗址考古队,对天目山遗址先后进行了两次考古考掘,揭露面积1316平方米。考古发现,该遗址是一座西周时期的古城址,分为内城和外城,外城外侧有环城河道,外城墙仅发现东、北、西三侧。内城周长近于万历《泰州志》所载史实。城墙为土筑,始建时城墙高度不超过10米,与古文献相符。发掘中还发现了河道、台基、房址、墓葬、排水沟等古遗迹和大量动物遗物及人工陶器罐、鬲、豆、钵、盆、盘、簋等。天目山西周古城,是目前江淮地区发现的最早城址。这一时期的城址很难得。为春秋时代不同古城结构比较和中国古代城市模式发展研究提供了不可替代的资料。江淮地区西周春秋时期归属及其文化特征,以往缺少研究,史料十分单薄且内容相悖。当时有可能在此活动的有干、淮夷、吴、东夷等国族,但文献缺载。天目山古城是河道中的小城,是春秋早期乃至西周晚吴国向往中原、向北发展的要道中的一座城堡。古城文化因素体现了江南湖熟文化与中原龙山文化交融汇合发展演进的历程。天目山古城地处古长江河道、古海岸线进退变化区域内,该遗址可以为稻作文化的产生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2003年10月18目,首届江苏省文物节暨南京博物院建院70周年庆典中,中国商周考古第一人、夏商周断代工程理论权威专家、北京大学博导邹衡先生,在南京博物院展厅对天目山古城出土文物予以现场点评。
㈥ 商周遗址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商周遗址位于房山区琉璃河内。包含居住址、古城址和墓葬区3部分遗存。这处古文化回遗址从70年代初开始答发掘,通过对出土器物的分析和研究,认定属商周二代的古文化遗存。 居住址发现了当时人们居住的房子,使用过的窖穴,以及属西周时期的遗物,包括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其中有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在一些使用过的灰坑中也发现属于商代的遗物。
㈦ 商周遗址有封土吗
商周遗址位于房山区琉璃河内。包含居住址、古城址和墓葬区3部分遗存。这处古专文化遗址从70年代初开始发属掘,通过对出土器物的分析和研究,认定属商周二代的古文化遗存。 居住址发现了当时人们居住的房子,使用过的窖穴,以及属西周时期的遗物,包括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其中有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在一些使用过的灰坑中也发现属于商代的遗物。
㈧ 商朝遗址在郑州吗
郑州有商代遗址,但是商代遗址不全在郑州。
㈨ 天目山商周遗址的介绍
天目山遗址,位于抄姜堰区城区北部,是一座四面环水的古城址,遗址所在地地势较高,四面环水,形似一座小岛,呈覆钵形,与中国东南地区以往发现的同时期古城有着较大差别。天目山遗址,位于姜堰城区北部,新通扬运河南侧,姜溱河东畔。遗址所在地地势较高,四面环水,形似一座小岛。2006年5月29日,经国务院核准公布,天目山遗址作为历史时期不同朝代、不同类别、不同地域且保存基本完好的典型遗址,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0月18日,首届江苏省文物节暨南京博物院建院70周年庆典中,邹衡先生在南京博物院展厅对天目山古城出土文物予以现场点评。
㈩ 新郑商周遗址
遗址位于河南省新郑市观音寺镇唐户村南部和西部,潩水河与九龙河两河交汇的夹角台地上,历代相传称该地为“黄帝口”,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户遗址文化遗存堆积丰富,包含有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及商周文化,是一处跨时代的聚落群址。其南北长1860米,东西宽300—860米,面积140余万平方米,其中裴李岗文化遗存面积达30万平方米,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的裴李岗文化时期的聚落遗址。2006—2007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遗址进行全面调查和考古发掘,发现旧石器加工地点4处,裴李岗文化时期大型居住基址5000平方米,出土了一批重要文化遗物。发现可以确认的裴李岗文化时期的房址63座,灰坑(窖穴)204座,沟4条(排水系统1条),壕沟1条。这些新发现的房址,不仅数量多,而且形制多样,单间式房址60座,双间式3座。房址分布较有规律,分4组布局,其中2组具有排状布局的特征,是新石器时代早期聚落考古的重大发现,进一步丰富了裴李岗文化的内涵,对研究裴李岗文化时期的聚落形态,房屋建筑方式,特别是裴李岗文化时期的家庭组织结构,农业文明的起源等具有重大学术价值。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