疙瘩洞遗址
❶ 大城县齐疙瘩古墓
齐圪垯汉墓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大尚屯镇齐圪垯村北200米处。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大专城县大尚屯镇齐圪垯村北属200米处。该墓封土为两个土丘和一块高地。最大土丘居中,高于地表6米,面积约400平方米。丘上曾建有庙宇,当地居民称“玉皇阁”(此阁于1960年被毁)。小丘居东,高于地表4米,丘上曾建娘娘庙,已毁。高地称为汉墓 ,已被破坏,称为西圪垯。1969年,当地挖战备洞时,发现中间大土丘底部为砖砌多室古墓,结构复杂,墓门分东、西、南三门。墓道用大型方砖垒砌,呈口字形环绕连接墓室。中心墓室高约2米,面积16平方米左右。墓道高1.8米,宽1米,全长70米。墓门、墓道基本完整,墓室有塌方部分,但仍能看出圆券顶的结构。在墓内发现陶狗、陶楼、陶盘和五铢钱等。根据墓体结构、墓壁上烟薰陈迹和出土文物鉴定为汉代砖室墓。由于年久被盗,墓主无证可考。
1982年齐圪垯汉墓,被大城县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将齐圪垯汉墓(编号6~9号)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设立保护标志,确定保护范围。
❷ 云南大阴洞遗址考古发现人类早期洞穴墓地保存得如何
根据最新消息来,云南大阴洞遗址考古发源现人类早期洞穴墓地,这批墓葬均为土坑墓,人骨保存较好,葬式多样。
目前,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西北大学等机构合作,对出土人骨开展体质人类学和基因学研究。通过遗存对比分析,初步判断大阴洞遗址的年代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
专家表示,此次发掘工作对于云南古人类活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多样的葬式为古代葬俗研究等提供了科学的实物资料。
大阴洞遗址发现于去年9月,位于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坝美镇者卡村境内,洞内总面积约1500平方米,洞口宽约20米,由前后两个洞厅组成。去年底至今年初,考古人员对该洞穴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前后洞厅发掘面积达300平方米。
❸ 穿洞文化遗址属不属于革命遗址
川洞文化遗址属于革命遗址,这里边儿有过革命的痕迹。
❹ 独石仔古人类洞穴遗址的介绍
“独石仔”洞穴遗址位于广东阳春春城东北30公里处,坐落在陂面镇鹿村岗西南面独版石仔石山。东有漠阳江,西权有大朗、马尾、石人诸石灰岩山峰。由于独石仔独自屹立于诸山的环抱中。故名为“独石”。独石仔洞穴,在山的东麓,是一个裂隙溶蚀形成的高15米、宽28米、深40米的山洞。洞穴两端较高,中部稍低,面积约200平方米、洞口面向东南倚山近水;洞内通风,干亢透气,有暗有光。
❺ 大兴安岭嘎仙洞石室,是古代哪个民族的发源地
大兴安岭嘎仙洞石室,是古代鲜卑族的发源地
噶仙洞为中国北魏拓跋鲜卑先祖所居石室。在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10公里、嫩江支流甘河的北岸。1980年在洞内发现北魏太平真君四年 (443)祝文刻辞
位于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北约10公里、大兴安岭北段顶峰东端。其地峰峦层叠,树木参天,松桦蔽日。洞在峭壁之上,高出平地约5米,洞口西南向,南北长90多米,东西宽27米许,高20余米,相传为仙人洞府。洞内西壁距洞口15米处,有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摩崖铭刻。
据《魏书》载,乌洛侯国世祖太平真君四年来朝,"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石室南北九十步,东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派中书侍郎李敞去祭祀,并"刊祝文于室之壁而还"。现存铭刻的文字共201字,与史籍记载的祝文基本相符,证实为北魏王朝承认的拓跋鲜卑发祥地。洞内堆积有较丰富的文化层,对于研究拓跋鲜卑的早期历史,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洞西侧距洞口约 15米处的石壁上刊刻 "祝文",共 19行,201字,字体大小不一,书体介于楷隶之间,书法古拙,笔势苍劲。内容为北魏第三代皇帝拓跋焘于太平真君四年 (443)派遣中书侍郎李敞来此发祥之地致祭时所刻祝辞,与《魏书》记载基本相符。石室的刻辞是有确切纪年并见于文献记载的重要古代少数民族遗迹。在距地表0.8米深的黑色粘沙土层中,出土很多手制夹砂灰褐陶片,还有石嘎仙洞遗址镞、骨镞等,与完工、扎赉诺尔等地鲜卑遗存中出土物特征相似。在地表以下 1.3米的黄色粘沙土层中,出土有打制的石器,表明这里可能存在着更早的文化遗存。
❻ 嘎仙洞遗址的拓跋鲜卑
拓跋鲜卑是鲜卑的一支,应包括建立代、魏的拓跋部,建立南凉的河西鲜卑秃发部等,而习惯上往往仅指北部鲜卑。
拓跋氏初是鲜卑地处最东北的一支,亦称别部鲜卑。原居于额尔古纳河和大兴安岭北段,“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 1980年在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10公里大兴安岭北段顶巅东侧的嘎仙洞中,发现了北魏太平真君四年,拓跋焘派李敞祭祖先时刊刻于石壁之上的祝文,全文19行,201字,内容与《魏书·礼志》一所载大致相同。但在石刻祝文中则保留了“维太平真君四年癸未岁七月二十日天子臣焘使谒者仆射库六官、中书侍郎李敞、傅”、“如闻旧墟爰在彼方”、“皇祖先可寒配”、“皇妣先可敦配”等文句。证实了可汗、可敦出于鲜卑,柔然称可汗、可贺敦源于拓跋部,其后突厥、回纥、蒙古等的称呼略同。嘎仙洞石室祝文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拓跋鲜卑的发祥地“大鲜卑山”就是在今阿里河附近的大兴安岭北段。据《魏书·序纪》载,鲜卑之先“积六十七世”,至拓跋氏远祖成帝毛时(约在公元前2世纪后期至1世纪前期左右,相当西汉武帝在位期间),为“远近所推,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所谓“国”,当指氏族集团或部落;“大姓”,即指沃族或比氏族较小的家支。毛似是部落联盟的酋长,所称“皇帝”,为拓跋珪时追尊。毛下传五世而至宣帝拓跋推寅(约公元1世纪前期),正值东汉初年,北匈奴西迁,南匈奴保塞,拓跋鲜卑乘隙第一次南迁,至“大泽”,即今呼伦池(达赉湖)。由于地“方千余里,厥土昏冥沮洳(指沼泽地带),谋更南徙,未行而崩”。今发现的呼伦贝尔盟陈巴尔虎旗完工和新巴尔虎右旗扎赉诺尔发现的古墓群,大约就是拓跋鲜卑南迁过程中的文化遗迹,表明拓跋鲜卑确在呼伦贝尔大草原居住过。当时拓跋鲜卑还过着“畜牧迁徙,射猎为业”的游牧生活,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阶段。
推寅后又经六世,至献皇帝邻时,一方面“七分国人,使诸兄弟各摄领之,乃分其氏”,即纥骨氏、普氏、拔拔氏、达奚氏、伊娄氏、丘敦氏、俟亥氏,连同拓跋氏形成“鲜卑八国”,后邻又命叔父之胤为乙旃氏,疏属为车焜氏,形成帝室十姓;另一方面因呼伦池附近荒遐,不足以建都邑,再加上随着拓跋氏社会的发展,部落首领为掠夺财富,扩张势力,就必然向南扩展,遂准备第二次南移。由于年老体衰,乃以位授子圣武帝诘汾。诸汾遵命率众南迁,几经险阻,才到达匈奴故地,即今河套北部固阳阴山一带。这里水草丰美,树木繁茂,是牧猎的好场所,并接近了中原文化。由于两次迁徙策略“多出宣、献二帝,故人并号曰‘推寅’,盖俗云‘钻研’之义”。第二推寅邻命其子诘汾统领部众南迁时,约在公元160至170年之后,即东汉桓、灵二帝之际,当时正是檀石槐部落联盟强盛时期。有学者认为率领族人第二次迁徙的推寅,即是东汉檀石槐统辖的西部大人中的日律推演或律推演,而有的学者则持否定态度,认为无论是时间、地点或事迹都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 拓跋鲜卑进入匈奴故地后,与留居故地的匈奴融合。拓跋力微时,在75个异姓部落中,属于匈奴的就有贺赖氏、须卜氏、丘林氏、破六韩氏、宿六斤氏等。匈奴部落加入拓跋鲜卑联盟后,与之杂居共处,相互通婚,逐渐被鲜卑化。据研究,“拓跋”的含义,乃是北人谓鲜卑父、胡(匈奴)母所生后代之意。《魏书·序纪》谈到力微是其父诘汾与匈奴故地之天女结合所生。实际上是给鲜卑与匈奴通婚抹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此后,有不少晋人和乌桓等部众也成为其“新民”。
始祖神元皇帝力微时(220—277年),拓跋鲜卑开始了第三次迁徙。拓跋诘汾长子秃发匹孤率众从塞北迁居河西。“秃发”或即“拓跋”之异译。由于拓跋部众还梳着辫子,故当时人又称之为“索头”鲜卑或“索虏”,以区别于剃去部分头发的其它鲜卑部。拓跋本支,从力微时起就游牧于上谷(治今河北省怀来县)以西,云中(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东北)一带。由于受西部鲜卑大人蒲头的袭击,部众离散,力微投依于五原郡(治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没鹿回部大人窦宾(纥豆陵宾)之下。与宾共攻西部,宾兵败失马,力微以已所乘骏马与之。宾感相助之恩,准其北居长川(今内蒙古兴和具一带)。经10余年经营,诸旧部民渐往归附。248年(曹魏正始九年),杀窦宾子,并其众,诸部大人悉款服,势力增强,控弦之士达20余万。258年(甘露三年),力微在位第三十九年,从河套北部迁于汉定襄郡之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是年四月,举行祭天大典,诸部君主皆往助祭,唯白部大人观望不至,召而戮之,使远近震慑,相继归附。在由部落贵族和扈从武士操纵的部落大会上,拓跋部正式取得了部落联盟的领导权,力微也巩固了世袭的大酋长的地位。
同时,拓跋鲜卑在向西南发展过程中,对中原曹魏、西晋政权采取和好政策,亦是使拓跋鲜卑得以强盛的因素之一。力微与曹魏“聘问交市,往来不绝”。曹魏赠给拓跋氏金币缯絮,岁以万计。
261年(魏景元二年),力微还遣其子沙漠汗(文帝)至魏都洛阳“且观风土”,实为质子。接受汉人文化,穿着汉服,掌握弹丸等武艺。魏晋禅代,沙漠汗仍留质于晋,每次北归,晋均具礼护送。
❼ 云南大阴洞遗址发现早期洞穴墓地具体情况是什么
近日,考古人员在云南大阴洞遗址开展发掘工作时,发现了目前省内规模最大的早期洞穴墓地,出土陶器、石器、骨器等文物遗存,为滇东南古人类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考古人员共发现17座墓葬,主要集中分布在后洞区深处,呈墓地形式分布。墓葬似经过人为布局,墓葬随葬器物较少,只有部分随葬有陶釜、纺轮和石箭镞。
❽ 我国境内几个重要古人类遗址的区域位置
属于猿人阶段的主要有:1.元谋人。1965年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发现有属于一青年男性的两枚牙齿化石、17件打制石器和40多种哺乳类动物化石,距今约170万年左右。2.蓝田人。1963年在陕西蓝田县陈家窝村发现一个完好的猿人下颌骨化石,属老年女性,距今约50万年。1964年在蓝田县公王岭发现一个猿人头盖骨和1枚猿人牙齿,属于一个30多岁的女性,距今约110~115万年。3.郧县人。1975年在湖北郧具发现4枚猿人牙齿化石,次年又发现6枚猿人牙齿化石,其特征所表现的年代与蓝田猿人接近。4.北京人。发现于北京周口店。从1927年开始陆续发掘出猿人化石,迄今为止,共发现猿人头骨6个,头骨碎片9块,面骨碎片6块,下颌骨15个,股骨7段,肱骨3段,胫骨1段,锁骨和目骨各1块,牙齿152枚。这些化石分属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46个人的个体。北京猿人的头骨最宽处在耳孔稍上处,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颧骨突起,吻部前伸,脑壳较厚,平均脑容量为1059毫升。遗址还发现石器和石片10万余件,洞穴的文化堆积层里有四层面积较大并且较厚的灰烬层,最厚者可达6米。北京猿人的化石资料和遗址的文化堆积,是目前世界上原始人类化石最丰富而且比较完整的。北京猿人的时代距今约69万年。5.和县人。1980年在安徽省和县龙潭洞发现一个相当完整的头盖骨、1块左侧下颌骨碎片和3枚牙齿,距今约30~40万年。6.金牛山人。1984年在辽宁营口县金牛山发掘出一个较为完整的猿人头骨,此外还有椎骨、肋骨、腕骨、掌骨、趾骨等比较罕见的猿人化石50余件,这些化石全部属于一个成年不久的男性个体。距今约20多万年。
我国境内的古人化石资料和遗址比猿人的为多,说明在古人阶段人类活动的区域比以前广泛。其中有代表性的主要是:1.大荔人。1978年在陕西大荔县甜水沟的岩壁上发现一个相当完整的头骨化石,还有180多件石器和10多种动物化石。其头骨化石特征介于猿人和古人之间,是由猿人向古人过渡的典型资料。距今约20~30万年。2.马坝人。1958年在广东韶关马坝墟西南的山洞里发现一个头骨化石,属中年男性,是古人的早期类型代表。3.丁村人。从1953年开始在山西襄汾县丁村陆续发现粗大石器和动物化石,次年发掘出14处化石地点,发现3枚人牙化石。1976年又发现1块约为2岁幼儿的右顶骨化石。距今约10万年。4.许家窑人。1976年至1977年间在山西阳高县许家窑村附近的断崖上发现大量化石,其中有人顶骨10块、枕骨2块、右下颌骨残片1块,臼齿2枚,还有1块附着4枚牙齿的小孩右上颌骨。这些化石分属于14个男女老幼不同的个体。距今约10万年。5.长阳人。1956年在湖北长阳县下钟湾村的名叫堰龙洞的岩洞里发现人的上颌骨化石残片连同2枚牙齿,还有1枚前臼齿。长阳人的嘴部和颌部已经和现代人接近,是较晚时代的古人。
新人阶段的古代人类还有一些原始人的特征,但其体质形态的主要方面已经和现代人相差无几。这个阶段的古人类在我国境内分布更广,其中最主要的有:1.峙峪人。1963年在山西朔县峙峪村发现人的枕骨化石1块,石器15000多件。峙峪人的时代距今为28000年。2.河套人。内蒙古和陕、甘、宁相连的河套地区,自1922年以来多次发现古人类遗址。1922年在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发现1枚小孩门齿化石。1956年和1960年又在这一带发现有人顶骨和股骨化石。河套人是由古人阶段向新人发展的过渡形态的典型。3.资阳人。1951年在四川资阳县黄鳝溪发现一老年女性的头骨化石,另外还有1件骨椎化石。资阳人头骨最宽处在两侧顶结处,冠状缝和矢状缝的锯纹比较简单,人字点和枕骨外粗隆点基本上处于一条直线上。这些特征都和现代人接近。4.柳江人。1958年在广西柳江的一个岩洞里发现头骨化石1个、下胸椎4个、肋骨5段及其他骨骼化石,属于一个40岁左右的男性。5.麒麟山人。1965年在广西来宾县麒麟山发现属于一老年男性的部分颅骨化石,其时代和柳江人接近或稍晚。6.山顶洞人。1933—1934年间在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顶部的洞穴里发现有较晚时代的人类化石和文化堆积,定名为山顶洞人。其化石材料包括三个相当完整的头骨,还有头骨残片、下颌骨、脊椎骨、枕骨和牙齿等,分别代表着至少8个人的个体。山顶洞人的相貌已经和现代人没有什么明显区别,其脑容量已达1300~1500毫升。他们有方形的眼窠、高大的颧骨、广阔的下颌。古人类学家认为,“假若给他们穿戴上现代人的服饰和我们站在一起,谁也不会用奇异的眼光多看他们一眼。”(贾兰坡:《“北京人”的故居》,北京出版社,1958年版,第37页)山顶洞人的时代距今约18000年。
从遥远的古代开始,中国境内的辽阔土地上,就星罗棋布地居住着许多原始人类。在一二百万年的漫长年代里,他们经过猿人、古人和新人等发展阶段而接近于现代人类。
❾ 溶洞遗址bug被封了没
没有 我现在还在卡呢
❿ 穿洞史前遗址分几部分
穿洞史前遗址年代,其下部仅有一个碳14年代数据,为距今1.6万年左右,为第八至十层。中部为距今约9610年,为第六至七层,发现遗物极少;上部为第二至五层,第三层为距今约8080年,第五层为距今约8540年,人类化石大部采自5层以上。下部遗物被称为穿洞早期文化,上部为晚期文化。穿洞的早期文化比较接近四川汉源的富林文化和桐梓马鞍山遗址上部的文化遗物,与攀枝花市龙湾洞的下层器物组和汉源狮子山的石制品大同小异。上部地层的人类化石包括完整的头骨一具以及上、下颌骨、单个牙齿和部分体骨,至少分属于老年、中年、青年和儿童5个个体。位于第四层的头骨保存较完好,是一个女性青年的。
穿洞遗址出土的人类化石的形态特征多数具有现代人形态特征,与资阳人同属晚期智人亚种。1万余件石制品绝大多数也来自上部地层,除石片和石核外,石器类型有砍砸器、尖状器和刮削器。骨角器也主要出自上部地层。骨器以骨锥为主,还有骨铲和骨棒等以及少数刮制的鹿角铲。骨、角器总数近千件,骨器类型多,器形周整,磨制精工,为国内少见。穿洞人的用火遗迹包括上、下部的几个灰烬层、火堆遗迹以及数以万计的烧骨和少量的烧土块、炭屑和烧石。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有熊、虎、犀牛、鹿和麂等10多种,基本上都是现生种。下部石制品细小,石器多向背面加工,与北方小石器文化传统有关系;上部石制品相对粗大,打片多用锐棱砸击法,石器加工精细,多向破裂面加工,具有猫猫洞文化的特点。穿洞遗址对研究同时代不同文化关系,以及旧石器时代后期和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衔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大量磨制和刮磨制骨器的发现,也改变了我国南方骨器贫乏的状况,对我国境内早期人类制造骨器技术增加了较多的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