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寨遗址
⑴ 我国正式开展阳关考古调查做什么
日前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阳关遗址考古调查与研究”项目于2017年9月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联合考察队目前已经开始了调查勘探工作。“阳关在哪里”这一千年未解之谜,或将因此揭开。
张俊民说,遗迹已被黄沙掩埋千年,考古难度较大,仅靠地表情况难以获得有效信息。此次考古调查中,联合考察队除了全面梳理前人研究成果,还运用卫星遥感等技术寻找阳关的位置。
目前,联合考察队对南湖周边,特别是古董滩、红山口一带进行了无人机航拍和实地调查。在古董滩的全面航拍,取得影像6000多张,可以生成1:500和1:1000的电子地图。
考察队完成了40多处疑似影像点的实地核验,排除了有可能是古道、长城、烽台和壕堑的地点,确认了几处古代水渠、耕地和村庄遗迹。此外,他们还采集了40余件测年标本,这为进一步认识疑似点的时间、判定疑似点的属性提供了直接佐证。
据悉,相关工作还在继续。
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⑵ 阳关故址是怎样被发现的
由于历史的久远,阳关关城烽燧能够保存下来的非常少。特别是至宋代以后,因与西方交流的陆路交通衰落,阳关的古关逐渐被废弃。
后来,人们在古董道西十四道沙渠后发现大量墙基遗址。经试掘、测量,房屋排列整齐清晰,面积上万平方米,附近有宽厚的城堡垣基。因此,基本可以断定阳关故址位于此处。
后来的阳关因为丧失了其位置上的战略意义,再加上自然条件的恶化,成了一片荒漠之地。
阳关故址古道
⑶ 历史上的阳关古道具体在哪里
阳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70公里处的南湖乡境内,因在玉门关以南,故名阳关。为汉武帝开辟河西,"列四郡,据两关"的两关之一,它是汉武帝时设在河西走廊西端的重要关隘,在军事上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自古为丝绸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必经关卡,西部边境之门户,高僧玄奘从印度取经归国,就是从天山南麓西入阳关回到长安的。 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西汉王朝为抗南昌匈奴,经营西域,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同时建立了阳关和玉门关。从此,阳关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又是"丝绸之路"南路的必经关隘,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自西汉以来,各个王朝都把这里作为军事重地派兵把守。多少将士曾在这里戌守征战;多少商贾、僧侣、使臣、游客曾在这里验证过关;又有多少文人骚客面对阳关,感叹万千。 据史料记载,西汉时,南湖置龙勒县,阳关为都尉治所。魏晋时在阳关置县,唐代设寿昌县。高僧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就是走丝路南道,东入阳关返回长安的。宋以后,来自白龙堆的流沙逼着人们东撤,阳关被无情的沙漠掩埋了。 而今,昔日的阳关城堞早已荡然无存,仅剩有墩墩山上被称为"阳关耳目"的一座烽墩。残高4.7米,底长宽8-7.5米,顶长宽8-6.8米,攀登烽顶,方圆数十里尽收眼底。墩台南侧是一片四、五公里见方的凹地,人称"古董滩",到处可见碎瓦残片,是当年历史的见证。 古董滩流沙茫茫,一道道错落起伏的沙丘从东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沙梁之间是砾石平地。汉唐陶片,铁砖瓦块,俯拾皆是--如果看到颜色乌黑、质地细腻、坚硬如石的砖块,千万莫要小瞧它,昔日有名的"阳关砚"就是用这种铁砖磨制的。因为它曾是阳关城墙上的砖块,便称之为阳关砖,用它做的砚台便叫"阳关砚",其特点是冬不结冰,夏不缩水。如果你运气好,还可能会拣到金、银、玛瑙、五铢钱、陶器、箭头、铁刀片……当地人说:"进了古董滩,空手不回还。" 古董滩上的古董为啥这样多呢?相传唐天子为了和西域于阗国保持友好和睦的关系,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于阗国王。皇帝下嫁公主,自然要送好多嫁妆。金银珠宝,钱币绸缎,应有尽有。送亲队带着嫁妆,长途跋涉来到了阳关。当时这里是绿树掩映的城镇、村庄、田园。因为出了阳关便是无际沙漠,路途艰难,送亲队伍便在此地歇息休整,做出关的准备。不料,晚上狂风大作,黄沙四起,天黑地暗。这风沙一直刮了七天七夜。待风停沙住之后,城镇、村庄、田园、送亲的队伍和嫁妆全部埋到了沙丘下。从此,这里便荒芜了。等到大风刮起,流沙移动,沙丘下的东西就露出了地面。 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凄凉悲惋,寂寞荒凉。然而,今天的阳关、南湖,已是柳绿花红、林茂粮丰、泉水清清、葡萄串串的好地方。烽火台高耸的墩墩山上,修建了名人碑文长廊。游人漫步在长廊里,既可欣赏当代名人的诗词书法,又可凭吊古阳关遗址,还可以远眺绿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风光。
⑷ 古代的阳关是现在在的哪个地方
古代的阳关是现在甘肃敦煌西南。
阳关位于河西走廊的敦煌市西南七十公里南湖乡“古董滩”上,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而取名阳关。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年间,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阳关即是两关之一。
阳关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又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关隘,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据史料记载,西汉时为阳关都尉治所,魏晋时,在此设置阳关县,唐代设寿昌县。宋元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阳关也因此被逐渐废弃。
(4)阳关寨遗址扩展阅读:
阳关名称由来:
阳关,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而取名阳关。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年间,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阳关即是两关之一。阳关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又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关隘,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据史料记载,西汉时为阳关都尉治所,魏晋时,在此设置阳关县,唐代设寿昌县。宋元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阳关也因此被逐渐废弃。旧《敦煌县志》把玉门关与阳关合称“两关遗迹”列敦煌八景之一。
阳关考古发掘:
1943年考古学家向达先生在这里考察时写道:“今南湖西北隅有地名古董滩,流沙壅塞,而版筑遗迹以及陶片遍地皆是,且时得古器物如玉器、陶片、古钱之属,其时代自汉以迄唐宋皆具,古董滩遗迹迤逦而北以迄于南湖北面龙首山俗名红山口下,南北可三四里,东西流沙湮没,广阔不甚可考”。
1972年酒泉地区文物普查队于古董道西14道沙渠后,发现大量版筑墙基遗址,经试掘、测量,房屋排列整齐清晰,面积上万平方米,附近有连续宽厚的城堡垣基。阳关故址当位于此处。
阳关石碑及古董滩古董滩因地面曾暴露大量汉代文物、如铜箭头、古币、石磨、陶盅而得名。在古董滩随手捡到古代钱币、兵器、装饰品、陶片等并不稀奇,所以当地人有“进了古董滩,空手不回还”之说。
⑸ 甘萧省有什么历史遗迹
莫高窟:位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
敦煌古城:位于敦煌市至阳关公路的南侧大漠戈壁
嘉峪关关城:位于嘉峪关市区西南6公里处
玉门关:位于敦煌市城西北80公里的戈壁滩上
甘肃汉长城遗址:西起今敦煌市西端的湾窑墩,沿疏勒河经后坑子、玉门关、大月牙湖,由三个墩人安西,过西湖、望火堡、布隆吉、桥湾,穿玉门市北石河沿岸,进金塔后沿弱水北通居延。另一路从金塔顺黑河经高台、临泽、张掖、山丹,过永昌、民勤、武威、古浪、永登等地,渡黄河入宁夏
阳关:位于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
张掖大佛寺:位于张掖城西南隅
榆林窟:位于瓜州县锁阳城镇
河仓城:位于敦煌西北60公里处的戈壁滩中
炳灵寺石窟:位于永靖县西南约四十公里处的积石山的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
锁阳城遗址:位于瓜州县锁阳城镇
破城子遗址:位于瓜州县锁阳城镇常乐村西
黑水国遗址及汉墓群:位于张掖市西北12.5公里处
永泰古城:位于景泰县寺滩乡
骊靬古城:位于金昌市永昌县(今焦家庄乡者来寨)
骆驼城遗址:位于张掖市高台县骆驼城乡永胜村西3公里处
悬泉置遗址:位于敦煌市甜水井东南2公里吊吊泉沟口西侧
⑹ 求《阳关古道苍凉美》 原文
一到敦煌,我就想起了阳关。阳关在哪里?它还是那么的荒凉、那么的令人感伤吗?于是,一缕思绪把我们带到了古董滩,那里即是阳关的遗址。
古阳关故址位于敦煌市城西75公里的古董滩上,三面沙丘,沙梁环抱,流沙茫茫,一望无际。它与玉门关遥相呼应,像两颗明珠镶嵌在至今仍保存着的一段汉长城的两端。阳关这样的边塞之地之所以闻名遐迩,并不起始于王维的那首《渭城曲》,而是因为它自汉魏以来就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门户,在军事上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在玉门关以南,故名阳关。阳关与玉门关成犄角之势,就象西域交通线的一对雄狮,扼踞要地,虎视眈眈,或迎来送往一批又一批使者、商贾、旅人、僧侣;或高举烽燧,抵御入侵之敌。高僧玄奘从印度取经归国,就是从天山南麓西入阳关回到长安的。一直到宋朝以后,由于海上交通兴起,两关才始见衰败,最后才成了“春风不度玉门关”,“绝域阳关道,胡烟与塞尘”的蛮荒之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描写离别的情景的名句,出了阳关之后就是漠漠的弋壁滩和沙漠,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再次相见确实是不容易的。
阳关古道的地势十分平坦,各种交通工具可以任意驰骋,毫无阻碍,难怪人们常把“阳关道”比喻为光明大道。走在去阳关的路上,沿途四周景色瞬息万变。极目天涯,云山浩渺,天高云净,大漠苍茫,平沙千里,风尘漠漠,轻风薄雾,缭绕飘指。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与蓝天比阔似地对峙着,偶而有红柳、芨芨草、骆驼刺等沙生植物零星地点缀在远处,把广袤的戈壁滩映衬得更为荒凉,仿佛驾一叶扁舟,行进在平静的海洋里。车轮飞转,发出沙沙的声响,远方地平线,隐隐约约出现了锯齿形的一线屏障。那屏障原是一条林带。汽车驶进林带,就好象突然从沙漠里闯进了绿色的海洋。这水渠交错、万木争春的景象,仿佛就是可爱的江南水乡。
汽车穿过禾田,钻出林带,向一座沙丘上的烽火台驶去,车轮在沙漠里划出一条很深的辙印。那巍峨挺拔的阳关烽燧犹如瀚海沙漠中的海市蜃楼,呈现出一派峥嵘奇殊、光怪陆离的大漠风光。此情此景,让我想起唐代诗人王维《元二之安西》诗,一句“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道尽多少离愁别绪和万般无奈。现在我还没出阳关,就有了心灵上的认同感。当年王维的这首诗经配曲吟唱,成千古绝唱,流芳百世,如泣如诉的惜别情怀在时而激昂时而沉郁的旋律中表现得酣畅淋漓,这就是感动过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阳关三叠》!古时候,还专门有人在阳关的城楼酒店里唱,来为西出阳关的客人送行。其实,诗人送元二使安西,也只送出长安都门三十来里,仅仅到了渭城馆,而阳关离长安却有三千多里呢。更可笑的,是有些诗人和画家,并没有到过阳关,却在那里捕风捉影,吟诗作画,见画题诗;他们写的、画的,都是一幅悲悲切切、凄凄惨惨的景象,把好好的一个阳关描绘得如许凄凉,这正如一位诗人说的:“谓城柳色关何事?自是离人作许悲!”
昨日的阳关城早已被历史所湮没。只见荒丘起伏的墩墩山仍有一汉代烽燧傲然屹立着,保存完好。戈壁沙丘间,那一座土红色的砂质山峰上,仅剩下了这座被称为“阳关耳目”的烽墩残存。它残高4.7米、底长宽8米,以土坯加芦苇筑成。烽燧的作用是报警,登上这座烽燧,方圆数十里尽收眼底,足见其战略上的重要性。在阳关遗址周围还有十几座这样的烽燧。
我们登上烽火台,但见南边有一块铁牌,那上面写着四个工整的字“阳关古城”。几个人瞪大眼珠向四面看,只见红沙缈缈,却不见古城的一砖一瓦。现在,古阳关已被流沙掩埋了,当年筑城用过的石头也已经风化为红尘了。我在烽火台上拾到了一块火红的小石子,它应该是阳关古城的遗物。据史书记载,这座残存的烽火台和阳关古城一样,都是汉代建筑。烽火台的构造十分简单,只不过用当地产的土坯、芨芨草芦苇秆一层隔一层地垒起来。奇怪的是:人们素称短命的草木留下的痕迹,竟比石头砌就的阳关古城还要长久!我想这大约是由于当地风沙大,却又很少降雨下雪的缘故吧。
阳关古城,以雪山为屏,也有过美丽的环境,一千多年前,它曾是湖水碧清、林草丰美、野马奔驰的地方,只是由于种种天灾人祸,才成了连天的荒漠。站在烽火台上眺望,远处是峰峦危峭的鸣沙山,西去是我国第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远方是祁连山脉。可见西出阳关是很荒凉的。虽然城关东面现在已变成一片绿油油的庄稼地,但它当年的雄姿似乎仍历历在目,使人总有无限的感慨。这里已看不到阳关故城,远处有寿昌城废址,只有在沙丘之间暴露出的板结地面。山下南面有一片望不到头的大沙滩。经考古队挖掘,沙滩上有大片版筑遗址,房基排列整齐而清晰,面积约上万平方米。附近还有一段高不过0.6米的断断续续的城堡墙基,这就是阳关遗址。当地人称之为古董滩。这里流沙茫茫,一道道错落起伏的沙丘从东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沙梁之间,为砾石平地。汉唐陶片,铁砖瓦块,俯拾皆是。如果看到颜色乌黑、质地细腻、坚硬如石的砖块,千万莫要小瞧它。昔日有名的“阳关砚”就是用这种铁砖磨制的。因为它曾是阳关城墙上的砖块,便称之为阳关砖。用它做的砚台便叫“阳关砚”。用阳关砚磨墨写毛笔字十分方便,其特点是冬不结冰,夏不缩水。听着旅伴的介绍,我也不由地感慨起来,好像这凄冷的月台也有几分暖意了,瘦风中扑面而来的沙尘就好似神女那温柔的抚摸。没有了残垣断壁,没有了驼铃声声。今日长长的新修回廊外,只剩下围栏中的夯土墩在风沙中诉说着丝路南道上曾经的悲欢故事。只剩下铁黑色的出土城砖昭示了曾经的似铁雄关。但据说从古董滩向西翻越几道山梁,仍能看到阳关的遗址,与脚腕一样高低的墙基隐约可辨,碎瓦破砖已散落遍地,只能令人发思古之幽情,望遗址生感慨。在阳关烽燧附近,现在新修了阳关博物馆,里面展出从沙漠中挖出的古董,据说都是曾经繁华的阳关城的遗物。里边有两个地摊,卖的是形态各异的阳关石。这些不到巴掌大的石头看起来层峦起伏,象千年风化形成,触摸起来却坚硬无比,令人爱不释手。我很贪心地买了四块阳关石,提在手上沉甸甸的,仿佛凝聚了阳关的千年沧桑。
阳关,昔日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关隘。原本,它不过是一道关,一道屏障。哲学家站在这儿,找到了答案,于是宣称,即使人生从同一起点出发,却有不同的道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抽象的对立概念如此生动地写在阳关之下。诗人站在这儿,与朋友依依不舍,然而天地间没有不散的宴席,只是“西出阳关无故人”,伤感充满着城外的小河。我希望那时那刻,夕阳中的驿道,最好是彩霞满天。然而,在阳关道上留下足印的哲学家与诗人最初并不是哲学家与诗人,他们原本就是一民夫。对更多的人来说,这阳关古道无异于是一道生死关,归乡的路成了夜晚奢侈的梦,像阳关上的那弯月,清冷而高远。他们之中更多的是没有太多的选择,是被强押而来,在这条原本传播文明的古道,冲冲杀杀……于是,这些走过生死之劫的将军和士兵,便成了哲学家与诗人,他们留下的点滴感慨,震撼着无数人的心灵。那漫天飞舞的黄沙,纷纷扬起的,其实正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站在阳关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空旷而沉寂的世界,如果有谁肯驻足凝听,就会发觉历史在熔岩下奔突、沉默,仅是我们这些无知无能者屏住的呼吸。于是阳关,不再是一道关卡、一道屏障,而是烙在我们心上永远的痛。 在黄沙莽莽的尽头,残阳用它最后的热力抹红了蔚蓝的天际。一处黄土垒起的城堡的废墟,固执地挺立在天际线上,用苍凉和粗旷的轮廓,述说着曾经的繁荣与衰败,和依然的迷茫与高傲……这是最有震撼力的景观。 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凄凉悲惋,寂寞荒凉。然而,今天的阳关、南湖,已是柳绿花红、林茂粮丰、泉水清清、葡萄串串的好地方。烽火台高耸的墩墩山上,修建了一排古亭廊,是曰:名人碑文长廊。游人漫步在长廊里,既可欣赏当代名人的诗词书法,又可凭吊古阳关遗址,还可以远眺绿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风光。我置身入那亭廊之中,放眼望去,只见前路流沙茫茫,远处一道道错落起伏的沙丘,精致地自然排列着,简直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啊。一望无涯的沙漠,引人无限的遐想,《阳关三叠》的旋律,不知不觉飘然在我的耳边回荡了起来。 今天的阳关,和平时代的阳关,烽火台的狼烟只能是用来吸引游客的独特风景了。然而,阳关雄奇的地势,阳关引领的土地,阳关的霸气,依然存在,不存在的是烽火连天,黄沙穿甲,血染沙丘,马革裹尸,刀光剑影般的战场了。 “何必‘劝君更饮一杯酒’,这样的苦酒何须进,且把它还给古诗人!什么‘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的诗句不必吟,且请把它埋进荒沙百尺深!”这是郭小川的诗句吧?
⑺ 阳关的具体关址是怎样的
关城废弃后,关于阳关的具体关址也引起了争议。有一位学者在考察阳关时曾写道:今南湖西北隅有地名古董滩,流沙壅塞,而版筑遗迹以及陶片遍地皆是,且时得古器物如玉器、陶片、古钱之属。其时代自汉以迄唐宋皆具,古董滩遗迹迤逦而北以迄于南湖北面龙首山俗名红山口下,南北可三四里,东西流沙湮没,广阔不甚可考。
后来,人们在古董道西十四道沙渠后发现大量墙基遗址。经试掘、测量,房屋排列整齐清晰,面积上万平方米,附近有宽厚的城堡垣基。因此,基本可以断定阳关故址位于此处。
⑻ 玉门关和阳关的历史资料及旅游景点.
玉门关故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西北80公里的戈壁滩上(它与洒泉的玉门关是两个地方)。相传“和田玉”经此输入中原,因而得名。它是古“丝绸之路”北路必经的关隘。现存城垣完整,呈方形,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4米,残垣高薪9.7米,全为黄胶土筑成,面积663平方米,西墙、北墙各式各样开一门,城北坡下有东西大车道,是历史上中原和西域诸国来往过乘及时性邮驿之路。
阳关故址在敦煌市城西的古董滩上。阳关因陋就简居玉门关之南,古以南为阳, 故称“阳关”,是古代中外 陆路交通咽喉之地,也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古城关东为农田,远处有寿昌城废址,三面沙丘,沙梁环抱,流沙茫茫,一望无际,北面墩墩山上有一汉代烽燧,保存完好。东为红山口。西有南北直向的深沟,长约20米,沟中泉水涓涓,甚为甘洌。两岸有汉墓多座。现在古阳关虽已被流沙掩埋了,但从古董滩向西翻越几道山梁,仍能看到阳关的遗址,与脚腕一样高低的墙基隐约可辨,碎瓦破砖已散落遍地,只能令人发思古之幽情了。
黄沙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诗中那悲壮苍凉的情绪引发人们对玉门关这座古老而富有神奇传说的关塞的向往。
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相传和阗美玉经此输入中原而得名。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境内,位于敦煌市西北约90公里处,为汉代西陲两关之一,是丝绸古道西出敦煌进入西域北道和中道的必经关口,自古为中原进入西域之门户。
玉门关名称的来历有一个传说。相传丝绸之路畅通之后,西域诸国的商队络绎不绝地经此入关。于阗国的特产“和田玉”也源源不断地经此运往内地。于阗国王为换回中原王朝的大批丝绸,派了官兵,专门押解运送玉石。官兵押运了几次后,就出现了怪事--驮运玉石的骆驼一进城就口吐白沫,昏迷不醒。押运官对此束手无策。一个拉骆驼老人告诉押运官:“骆驼入关生病,事出有因。咱们长年途经此地运玉石,从未祭礼关神。再不祭祀,恐怕下一趟也要生病”。押运官问:“依你之见,如何才能消病除灾,确保人畜平安呢?”老人说:“用上等玉石,在此城关门上镶嵌一圈,这样关楼就有了光彩,关神也就高兴了。”押运官按老人的建议办了,骆驼灾病果然消除,平安到达了长安。关城因为城门砌了一圈闪光的玉石从此就称为玉门关。
玉门关的设立,始自西汉武帝时,距今已有2千多年的历史。秦汉以来,好战的匈奴对汉民族威胁很大。汉初,匈奴东败东胡,西逐大月氏,占据河西,并以河西为基地,屡犯汉境。汉王朝开始曾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希图换取暂时的安宁。汉武帝时,放弃了和亲政策,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反击。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西征,沉重打击了匈奴右部。同年,汉分河西为武威、酒泉两郡。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又增设张掖、敦煌两郡,同时建玉门关和阳关。从此,玉门关和阳关就成为西汉王朝设在河西走廊西部的重要关隘。
西归汉以后,内地通往西域及欧洲诸国的通路打开了,中国特有的丝绸源源不断运往西方,西方的音乐、宗教以及葡萄、石榴、核桃,苜蓿等也从此传入中国。人们习惯把东起长安(西安),联络亚、欧、非3大洲,遥遥数千里的交通大道称为“丝绸之路”。这条路自敦煌以西分为两路,一条出敦煌向西北经玉门关、鄯善北行,叫天山北路;一条出敦煌向西南经阳关、安南坝,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行,叫天山南路。因此,玉门关和阳关也就成为丝绸之路上通往西方的重要关卡,是西行商旅和文臣武将的重要停息站。当时玉门关,驼铃悠悠,人喊马嘶,商队络绎,使者往来,一派繁荣景象。
现在的汉玉门关遗迹,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耸立在东西走向戈壁滩狭长地带中的砂石岗上,南边有盐碱沼泽地,北边不远处是哈拉湖,再往北是长城,长城北是疏勒河故道。关城全用黄土夯筑而成,面积约600多平方米。西、北两面各开一门,城垣东西长24.5米,南北宽26.4米,残垣高9.7米,上宽3.7米,下宽4米,南北墙下宽4.9米。城顶四周有宽1.3米的走道,设有内外女墙。城内东南角有一条宽不足1米的马道,靠东墙向南转上可直达顶部。登上古关,举目远眺,四周沼泽遍布,沟壑纵横,长城蜿蜒,烽燧兀立,胡杨挺拔,泉水碧绿。红柳花红,芦苇摇曳,与古关雄姿交相辉映,使你心驰神往,百感交集,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距玉门关15公里处,有河仓古城,为汉代玉门关守卒的粮仓,只存断垣残壁,但犹可见当年之气势。从敦煌去玉门关旅游,只有走戈壁滩上汽车轧出的便道。旅客租用越野车,要请当地熟悉路线的向导带路,以防迷路。
位于敦煌市西南70公里外的南湖乡境内,为汉武帝开辟河西,“列四郡,据两关”的两关之一,自古为丝绸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必经关卡,西部边境之门户。唐代诗人王维首“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更使阳关名扬千古。
阳关建于汉元封四年(前107年)左右,曾设都尉管理军务,自汉至唐,一直是丝路南道上的必经关隘。历史的久远使关城烽燧少有遗存,据(元和郡县志)载阳关,在县(寿昌县)西六里。以居玉门关之南,故曰阳关。本汉置也,渭之南道,西趣鄯善、莎车。后魏尝于此置阳关县,周废。”巴黎藏敦煌石室写本(沙州地志)(P.5034)载:阳关,东西二十步,南北二十七步。右在(寿昌)县西十里,今见毁坏,基址见存。西通石城、于阗等南路。以在玉门关南,号日:“阳关”(注: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可见唐时阳关已毁,仅存基址。古寿昌城在今敦煌市南湖乡北工村附近,阳关在寿昌故城西6里,或10里处,当指约数而言。专家考证,阳关故址就在今南湖乡西面对“古董滩”的流沙地带。
出敦煌市西南行75公里路程即可到达阳关故址:“古董滩”。1943年向达先生在这里考察时写道:“今南湖西北隅有地名古董滩,流沙壅塞,而版筑遗迹以及陶片遍地皆是,且时得古器物如玉器、陶片、古钱之属,其时代自汉以迄唐宋皆具,古董滩遗迹迤逦而北以迄于南湖北面龙首山俗名红山口下,南北可三四里,东西流沙湮没,广阔不甚可考”。1972年酒泉地区文物普查队于古董道西14道沙渠后,发现大量版筑墙基遗址,经试掘、测量,房屋排列整齐清晰,面积上万平方米,附近有继续宽厚的城堡垣基。阳关故址当位于此处。
古代阳关向北至玉门关一线有70公里的长城相连,每隔数十里即有烽燧墩台,阳关附近亦有十几座烽燧。尤以古董滩北侧墩墩山顶上的称为“阳关耳目”的烽燧最大,地势最高,保存比较完整。
阳关古塞何以建在这片荒漠之中?考古学家研究发现,阳关占有“一夫当关,万人莫开”之险要地势。附近在古代又水源充足,渥洼池和西土沟是最大的独立水源,至少在三四千年前,这里就已成绿洲盆地,有发达的火烧沟文化;汉唐时期,阳关军士即借以此水而生息。西土沟平时上游干涸,下游有泉水汇成水溪北流,时有山洪暴发。洪峰过后,沟岸纷纷塌落,河床加宽,大量泥沙顺流而下,遂在下游沉积。泥沙在西北风吹扬搬运下,形成条条沙垄,阳关古城送逐渐被水毁沙埋。
游客到丝路必到敦煌,到敦煌必到阳关。古迹并没有多少好看,关键是去凭吊历史,在想象的空间里去延续历史的哀音。阳关附近有一南湖和葡萄长廊,风格殊具,可参观当地民俗。
⑼ 阳关在古代指的是什么地方
阳关来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自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西汉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和玉门关同为当时对西域交通的门户。
宋代以后,因与西方和陆路交通逐渐衰落,关遂废圮。古董滩因地面曾暴露大量汉代文物,如铜箭头、古币、石磨、陶盅等而得名。《西关遗址考》谓古董滩是汉代以后阳关,但据清《甘肃新通志》及《敦煌县志》认为红山口即阳关。
⑽ 阳关遗址这里的交通怎么样方不方便需要自己开车去吗
你好,阳关遗址这里的交通,应该是不错的,可以打开地图搜索一下,都可以有路线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