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甘肃马家窑遗址出土的

甘肃马家窑遗址出土的

发布时间: 2021-02-02 09:35:33

A. 马家窑遗址的出土文物

遗址断崖暴露的文化层厚约3.5米,房址有方形、圆形,多为半地穴式。遗址旁有公共墓地,仰身直肢葬,随葬彩陶较多。
马家窑时期房屋遗迹27处,制陶窑址3处,灰坑985个(甘肃省文物工作队、临夏回族自治州文化局、东乡族自治县文化馆:《甘肃东乡林家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第四集)。从地层上初步搞清了马家窑类型遗存早、中、晚三个阶段的堆积关系。 马家窑类型的陶器,多为橙黄色,彩陶非常发达,许多器物的口沿、外壁和大口器的里面都施以彩绘,花纹全部为黑色,主要包括有垂帐纹、水波纹、同心圆纹、重叠三角纹、漩涡纹、蛙纹和变体鸟纹等。夹砂陶多饰以绳纹,某些器物的下部装饰有绳纹、上部施彩。
出土的陶器分泥质和夹砂两类,主要采用泥条盘筑和捏塑法制作。根据地层堆积,分早、中、晚三期。早期的陶器数量较少,主要有瓶、罐、盆、钵等,瓶多为喇叭口,罐为敞口,盆的口沿外卷,钵为圆唇。彩绘为黑色,漆黑发亮,纹饰以旋纹和弧线纹为主,线条粗健古朴;中期的瓶口沿向外翻转,颈部变长,罐的颈部变短,纹饰以弧形并列条纹为主,线条均匀细密,活泼流畅;晚期陶器数量最多,陶质较粗,主要器形有盆、钵、碗、壶、瓶、罐等,色彩也发生变化,出现了白彩,纹饰简化、潦草,以旋纹、平行条纹为主,色彩清淡,白彩多为辅助装饰,黑白分明,对比强烈,是晚期的突出特点。
陶器以彩陶为主,器形有壶、罐、盆、瓶、碗、钵等。,壶颈较细直,出现红彩。边家林晚期的器形和纹饰与半山早期的花寨子下层遗存类似,已清楚地显示出向半山类型过渡的趋势,填补了从马家窑类型发展到半山类型的缺环。地巴坪遗址位于甘肃省广河县城东南6公里处地巴坪村西北的广通河南岸台地。这里不但有半山类型遗存,还有马厂类型、齐家文化的遗存。
彩陶
彩陶,即彩色陶器,利用赤铁矿粉和氧化锰作颜料,使用类似毛笔的工具,在陶坯表面上彩绘各种图案,入窑经900~1050℃火烧后,在橙红的底色上,呈现出黑、红、白等颜色的图案。自1912年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后,甘肃、青海、陕西、宁夏、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四川、湖北等省区均陆续出土,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文化类型。
先民创造的最灿烂的文化、是彩陶艺术发展的顶峰。它不仅是工业文明、农业文明的源头、同时它源远流长地孕育了中国文化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它神奇辉煌的艺术魅力至今还在震撼着我们的心灵。马家窑文化具有非凡的文化价值、欣赏价值及收藏价值。

B. 中国的黍稷考古有什么发现

中国黍稷的考古发现早而丰富。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西到新疆,东到黑龙江省的新石器遗址中,多处发现黍稷的遗迹。迄今为止,年代最早的是甘肃东部渭水上游的秦安大地湾一期文化遗址,发现少量的黍稷炭化种子。此种子经甘肃师范大学植物研究所鉴定,确认是黍稷(P.miliaceum)。经北京大学考古研究室用C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5200年,考古资料同时还发现石器、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60余件。石器多为打制和磨制,琢制较少,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已有一定基础。其次是1977—1979年在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遗址发掘中,发现有炭化的黍稷种子,经C14测定距今上限为9300000年,这两地的考古说明黍稷在中国的栽培历史至少已有7000~8000年了。黍稷的考古发现年代比较早的还有:辽宁省新乐遗址发现炭化籽粒距今6000年。山东长岛县北庄遗址发现黍壳标本,年代为公元前3500年。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史家层中发现黍壳及灰色朽粉,经西北农学院专家鉴定确认是黍。灰色朽粉经黄其煦先生用灰象法鉴定,证明是黍稷的遗迹,距今5000~5500年。甘肃东乡马家窑遗址出土的黍稷是迄今为止年代较早最为完整的考古标本,黍储存在袋状窖穴中,一个窖穴内的堆积层厚0.4m,体积1.8m3。叶及带着小穗的圆锥花序虽然已经炭化,但保存得相当完好。经西北师范学院植物研究所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标本的根、茎、叶、籽实的形态特征,发现与西北地区种植的现代黍基本相似,因而确定为Panicum miliaceum。从堆积物中判断当时收割的方法是用较锋利的刀类工具把带小穗的花序细枝割下来,再精心地用黍的细秆分别捆成小把,晒干后整齐堆放于窖穴之中。陶罐中还发现黍的籽粒,可见当时的农业生产水平已大大提高。同时也证实,黍稷是当时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作物。马家窑遗址距今约5000年左右。

除上述6例外,据文献报道还有以下几例:辽宁省北票丰下夏家店遗址发现黍粒。甘肃青岗岔遗址发现黍及其草秸。青海民和核桃庄遗址发现黍粒(鉴定时只剩下黍壳了)。新疆和硕新塔拉遗址发现炭化黍粒。黑龙江省东康遗址发现炭化黍粒。我国长江以南的新石器遗址中,至今还未发现黍稷。但在湖南汉代马王堆墓中发现黍的籽粒。根据鉴定,籽粒外形完好,长椭圆形,顶端稍尖,籽粒长度为2.84.4mm,证实是黍,年代为公元前168年。从马王堆出土的古文字判断,黍稷在湖南当时还占重要地位。

以上是我国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黍稷最重要的考古资料。除我国外,世界上还有其他国家发现黍稷遗迹的考古资料。如欧洲中部的湖上居民遗存,曾发现粟、黍的痕迹。这是世界上著名的遗存,距今只有4000年的历史。据黄其煦提供的资料,希腊塞萨利中部的阿尔基萨(Argissa)的前陶期地层中发现炭化的黍稷籽粒,年代为公元前5000~6000年。中欧线纹文化晚期的德国朗威勒(Langweiler)遗址发现了黍稷,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综上所述,中国确实是世界上黍稷考古发现年代最早、资料最丰富的国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现存的黍稷考古发现,中心地区年代较早,四周较晚,说明中国的黍稷不可能是从外地传入的。

C. 马家窑文化彩陶鸟纹壶距今多少年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而得内名,年代约为距今5000年-4000年。马家窑遗容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麻峪沟口,1923年-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兼考古学家安特生在甘肃、青海一带调查,其助手们在1924年发现马家窑遗址并进行了发掘。1957年开始,甘肃省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发现了马家窑类型叠压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之上的地层关系。马家窑人在日常生活中,制作了大量精美的陶器,彩陶的成就尤为突出。马家窑遗址出土的陪葬陶器中,彩陶达到80%。马家窑文化,一九二三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故名。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出现于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时间晚期,历经了三千多年的发展,有马家窑、半山、马厂等类型。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及甘肃,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一带。

D. 甘肃历史上有无烧造陶瓷窑厂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而得名,年代约为距今5000年-4000年。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麻峪沟口,1923年-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兼考古学家安特生在甘肃、青海一带调查,其助手们在1924年发 现马家窑遗址并进行了发掘。
甘肃广河齐家坪遗址在洮河西岸,是一处宽阔而平坦的河边台地,陶器独具特色,制陶业比较发达,各遗址都出土有大量的陶器,种类繁多,有泥质红陶、橙黄陶、灰陶和夹砂红陶。多手制,轮制较少。齐家文化受龙山文化的影响较大,陶质细腻,器型较小,多素陶,器型丰富,有罐、盆、碗、豆、鬲、蚕、学和动物形器物,其中最具时代特征的是双大耳罐、三大耳罐和双耳侈口高领罐。齐家文化是早于甘肃仰韶(即马家窑文化)不含彩陶的遗存,将其列为甘肃六期远古文化之首,称为齐家期。
甘肃武威市西夏瓷窑遗址:凉州区古城镇烧制瓷器始于唐朝而兴盛于西夏,是西夏官窑所在地,也是西夏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直到近代还有瓷窑生产。如今在古城镇古城、上古等村庄的山沟里、街道边,还有大量历代烧瓷遗留下的瓷器碎片。
山丹县陶瓷起源较早,历史悠久。山丹四坝滩遗址、壕北滩遗址出土的陶瓷器皿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山丹境内就有先民开始烧制陶瓷。明洪武年间,大黄山北麓的瓷窑沟、县城西南的碗窑沟就有烧制陶砖和陶瓷器皿的手工作坊。
磁窑---平川地处甘肃中部白银市,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拥有千年制陶历史文化,境内陶土资源丰富,种类齐全。
甘肃省华亭县“华亭陶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华亭地方特色的粗瓷、普瓷、紫陶瓷等品种,相应出现了彩绘色瓷和注浆等工艺。

E. 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值钱吗

马家窑遗址是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中国西部甘肃省的临洮县。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100年~公元前2700年.瑞典地质学家兼考古学家安特生在甘肃、青海一带调查,其助手们在1924年发现马家窑遗址并进行了发掘。1957年开始,甘肃省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发现了马家窑类型叠压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之上的地层关系。马家窑文化和马家窑类型均由该遗址而得名。
马家窑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文化遗迹,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遗址文化层包括新石器时代较早期的马家窑文化,较晚期的齐家文化,以及更晚期的寺洼文化。当中以马家窑类型的文化遗存最为丰富,马家窑文化以及马家窑类型也均以该遗址命名。该遗址内涵非常丰富,出土有大量的彩陶和石器。房屋有方形、圆形两种,结构多为半地穴式。居址旁有公共墓地,盛行仰身直肢葬式。
马家窑文化制陶业非常发达,其彩陶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爽朗的风格,但表现更为精细,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比仰韶文化有进一步的发展,艺术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陶器大多以泥条盘筑法成型,陶质呈橙黄色,器表打磨得非常细腻。许多马家窑文化遗存中,还发现有窑场和陶窑、颜料以及研磨颜料的石板、调色陶碟等。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早期以纯黑彩绘花纹为主;中期使用纯黑彩和黑、红二彩相间绘制花纹;晚期多以黑、红二彩并用绘制花纹。马家窑文化的制陶二I:艺已开始使用慢轮修坯,并利用转轮绘制同心圆纹、弦纹和平行线等纹饰,表现出了娴熟的绘画技巧。彩陶的大量生产,说明这一时期制陶的社会分工早已专业化,出现了专门的制陶工匠师。彩陶的发达是马家窑文化显著的特点,在我国所发现的所有彩陶文化中,马家窑文化彩陶比例是最高的,而且它的内彩也特别发达,图案的时代特点十分鲜明。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随着大量新出土材料的积累,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研究,越来越受学术界关注,逐渐形成为史前文化研究中的一大热点。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论述、分析、探讨彩陶花纹的演变、装饰手法的运用、装饰部位的选择等,研究工作在不断地深入。陶器分泥质和夹砂两类,主要采用泥条盘筑和捏塑法制作。根据地层堆积,分早、中、晚三期。早期的陶器数量较少,主要有瓶、罐、盆、钵等,瓶多为喇叭口,罐为敞口,盆的口沿外卷,钵为圆唇。彩绘为黑色,漆黑发亮,纹饰以旋纹和弧线纹为主,线条粗健古朴;中期的瓶口沿向外翻转,颈部变长,罐的颈部变短,纹饰以弧形并列条纹为主,线条均匀细密,活泼流畅;晚期陶器数量最多,陶质较粗,主要器形有盆、钵、碗、壶、瓶、罐等,色彩也发生变化,出现了白彩,纹饰简化、潦草,以旋纹、平行条纹为主,色彩清淡,白彩多为辅助装饰,黑白分明,对比强烈,是晚期的突出特点。

你要看看你的彩陶是否是真品,从哪里购买的?色彩程度等是否符合马家窑彩陶?

其实收藏起来也是非常不错的啊~~ :)

F. 瑞典专家在甘肃发掘一把史前青铜刀,究竟发现了什么秘密

要知道当时所发现的这把青铜刀,对于整个国家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青铜当时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明,同时也是这种文明的重要标志,所以,这把青铜刀的出现说明了当时马佳瑶的文化已经到达了文明的程度。这个发现无疑对于中国来说意义非常重大,也代表着当时中国实力的强盛。就是这一顶小小的青铜刀,却对中国历史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这把青铜刀就可以推断出中国具有5000多年的历史而这把刀也是青铜制品。就是这样的一种发现,足以改变了整个历史。青铜器和文字一直被认为是文明时代最主要的标志之一,所以在马家窑发现青铜刀,说明在当时马家窑的文化已经上升到了文明的程度。而在5000多年之前,中国就能够造出青铜刀,无一不说明当时中国的实力强大。这是每一个华夏子孙都值得骄傲的地方。


G. 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舞蹈纹盆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彩陶造型简洁凝重、气魄浑厚、体现出 朴素、单纯、健康、饱回满的艺术风格。 彩陶的装饰效果给人以生动、自由、舒畅、开放、流动的审美享受。
这个彩陶盆高14厘米,口径29厘米、底部10厘米,卷唇平底,内壁绘有四道平行带彩纹,最上一道较粗,口沿处也由一圈带纹,上下两组纹饰间有舞蹈人三组,每组两边用内向弧线分隔,两组弧线间还有一条斜向的柳叶形宽线。舞蹈纹每组五人,手拉手,面向一致,头上有辫发,外侧的两人的一臂均为两道线,似为表示舞蹈动作之意。值得注意的是在每个人物的体侧都有一尾状物,大约是模拟动物的一种装饰。舞蹈人足下的四道平圆圈线,可能是表示人们在湖边进行舞蹈表演的场景。在这里,彩陶工艺家表现的意境,富有诗情画意。彩答陶盆的外壁用三道线装饰,它模拟着三道绳圈将陶盆紧紧地捆扎着。这是一件杰出的优秀彩陶工艺品。

H. 马家窑遗址的马家窑文化

家窑遗址是黄河上游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首次发现,遗址文化层包括新石器时代较早期的马家窑文化,较晚期的齐家文化,以及更晚期的寺洼文化。该遗址内涵非常丰富,出土有大量的彩陶和石器。该遗址对研究马家窑文化及黄河上游地区诸史前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出现于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时间晚期,历经了三千多年的发展,有马家窑、半山、马厂等类型。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及甘肃,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一带。马家窑文化制陶业非常发达,其彩陶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爽朗的风格,但表现更为精细,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比仰韶文化有进一步的发展,彩陶的发达是马家窑文化显著的特点,按早中晚分半山类型,马厂类型,石岭下类型。
马家窑类型
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中南部和青海东北部,宁夏南部地区。陶器以橙黄陶为主,有少量灰陶。彩陶器型丰富多样,纹饰非常精美,以旋涡纹、水波纹、同心圆纹、动物纹为主,彩陶上的图案表达了当时各氏族部落有着共同的崇拜意识。陶器形状出现了较大变化,盆、碗、钵依然存在,但存贮器瓮、罐、瓶逐渐增多。 烧制陶器的技术和陶窑较仰韶时期有了较大进步,火塘和窑分离,烧窑温度明显提高。并且出现了集中的作坊式制陶窑址。比较完整的遗址如位于甘肃东乡自治县大夏河东岸的林家遗址,包含有马家窑类型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存,是马家窑类型的代表性遗址之一。在这个遗址中还发现了谷子的炭化物。这说明粟是当时先民的主要粮食之一。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马家窑类型早期的典型遗址有永登蒋家坪、东乡林家。马家窑早期彩陶的主要器形仍以盆、钵、碗为主,还有罐、鸟形器、壶、长颈圆腹瓶、筒腹平底及尖底瓶等。多以较稀的黑彩在橙黄陶上绘制花纹。盆、钵、碗中的内彩开始盛行。但内彩的花纹比较简单。
马家窑类型中期的彩陶已进入纯熟精美的境界。马家窑类型中期的典型遗址有东乡林家(中层)、兰州雁儿湾、临洮马家窑、民牙。核桃庄等遗址。这时的器形种类和图案纹饰都有较大的革新与发展。陶器表面打磨尤滑,用浓亮如漆的黑彩画在细腻光洁的橙黄或米黄色陶器上,闪烁着明亮动人的光彩。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进入了彩陶历史的鼎盛期。
马家窑类型晚期的典型遗址有东乡林家(上层)、兰州西坡洼(上层)、青海大通上孙家寨、乐都脑庄、永登杜家台、榆中麻家寺等。这时的彩陶仍以橙黄陶为主。除了单独的黑色彩绘外,还出现了黑白两色并用的彩绘方法,器形以壶、瓶、盆、钵和瓮为主,还有大口浅腹罐、勺、束腰罐等。
半山类型
半山类型因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首先发现于甘肃省广河县洮河西岸的半山遗址而得名。距今约4500年。分布在陇西、兰州、临洮、永昌、武威、古浪、景泰。西至青海的大部分地区。充分证明了中国彩陶源于本土,而且具有东来西去的传播趋势。半山类型除了一些房址夕卜,还发现在房址附近有许多烧制陶器的窑址。半山类型的墓葬除传统土坑墓葬外还发现了石棺墓。随葬品以彩陶为多。半山类型的陶器以红陶为主,有少量的灰陶和白陶。由于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定居生活方式的使然,制陶业逐渐发达,使彩陶艺术发展越发推向历史的鼎盛时期。
半山类型彩陶展现了彩陶艺术新的繁荣时期,半山类型的分布区域逐渐西移,根据地层关系年。器形排比,半山类型可分为四期:
一期遗址以兰州三营为代表,还有广河的地巴坪(早期),景泰的张家台(早期)和临夏的张家嘴等。器形以直口直颈壶和短领侈口罐为主。直颈壶口的两侧都有锯齿状的鸡头盲耳,腹部较圆。花纹多以粗细相等的黑锯齿带和红锯齿带相间绘成。颈肩之交都以一根红线和黑锯齿带并行相镶,这是半山彩陶的特点之一。
二期遗址以广河的地巴坪(中期)为代表,还有景泰的张家台(晚期),广河的半山、杜家坪,永靖的樱桃山等。半山期的器形单耳或高低耳的壶和罐的数量增多,而盆和钵很少见。二期彩陶以繁茂致密为特色,旋纹已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花纹。
三期遗址以兰州土谷台(早期)、青岗岔牙。沙井驿为代表,还有青海隆化群科。罐和壶的腹部最宽处上提,底部渐小,器形由稳重趋向挺拔。旋纹仍显彩陶的主要花纹,但旋心扩大。内饰各种精细的花纹。间置的黑色锯齿带纹变宽,而红条纹相反变细。半山三期的彩陶,更加精丽繁缛。
四期遗址以兰州土谷台(中期)为代表,还有乐都柳湾、会宁牛门洞、永靖陈井西山等。显示出了由半山类型向马厂类型演变的过程。壶和罐的底部更收小,腹部成为倒置的鸭蛋形。由于腹上部的彩绘面积大,因此。多绘二方连续的四大圈旋纹和由此发展而来的四大圈纹。神人纹流行起来。这时的神人纹多以红色绘主线。两边镶以黑锯齿带纹,人形举手作撒种状,手和腿的关节处长着爪指,有的头部为圆形花纹,有的头部则消失。
马厂类型
马厂类型因最早发现于青海省民寻县马厂塬而得名,距今4350—4050年,分布范围与半山类型基本相同。但最终向西发展到了武威玉门一带。从出土的大量纺轮和骨针分析,纺织业已得到了迅速发展。陶器以红陶为主,有少量的灰陶和白陶。也出现了大量的红陶衣和白陶衣。纹饰以变体神人纹、波折纹、圆圈纹、回纹、菱格纹、三角纹为主。马厂类型的房址与其他类型相比,差异比较大,已出现单间、套间和多元套间。房址周围有存储东西的小房,并且在房址不远处有烧制陶器的窑址。
马厂类型是半山类型的继续和发展。马厂类型出现了用土红色作底,上面再绘黑色花纹的彩绘方法。或者以两条黑线合镶一条红线的复合线来表现。除这些共同特征外,逐渐发展为两个支流,一支以乐都柳湾、兰州白道沟坪、永登蒋家坪为代表,另一支以永昌鸳鸯池为代表。马厂类型最为典型的陶器是带盖的敛口彩陶罐。马厂类型彩陶和彩绘技法也出现了变化,除了黑、红两色相间使用外,还出现了在红色宽带纹上加绘相应黑色窄带纹的现象。 文化价值
文化是历史的缩影,时代的一面镜子。马家窑文化的高度发展,是新石器时期华夏文明晨曦中最绚丽的霞光,折射着中华先民在远古时代所达到的多项文化成就,马家窑文化不仅包含着史前时期众多神秘的社会信息、文化信息、同时它创造了中国画最早的形式。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绘制中以毛笔作为绘画工具、以线条作为造形手段、以黑色(同于墨)作为主要基调,奠定了中国画发展的历史基础与以线描为特征的基本形式。彩陶是中国文化的根,绘画的源,马家窑文化将史前文化的发展推向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创造了绘画表现的许多新的形式,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图画,就是神奇丰富的史前“中国画”。
观赏价值
马家窑文化,产生在遥远的史前时代。它的图案之多样,题材之丰富,花纹之精美,构思之灵妙,是史前任何一种远古文化所不可比拟的,它丰富多姿的图案构成了典丽、古朴、大器、浑厚的艺术风格。它神奇的动物图纹,恢宏的歌舞,对比的几何形状,强烈的动感姿态,象黄河奔流的千姿百态,生生不息,永世旋动。它象黄河浪尖上的水珠,引领着浪涛的起伏,臻成彩陶艺术的高峰。它留下的极其丰富的图案世界,永远是人类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它所给予我们的欣赏价值是任何现代艺术都不能代替的。越是遥远的文化,就越能成为现代生活中最珍贵的收藏观赏品。马家窑文化彩陶的欣赏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
收藏价值
要看一种物品的收藏价值,就要看它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观赏价值和增值价值等。所有的远古陶都有历史价值,而马家窑文化古彩陶的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是其它远古文化类型的古陶器无法比拟的,特别是它的巨大增值潜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收藏队伍的迅速扩大,将进一步被人们所认识。马家窑文化彩陶的价格,每年都以翻倍的速度增长,成为收藏界十分耀眼的新星。马家窑文化是分布于甘肃一带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彩陶文化,其彩陶占整个陶系的20%-50%,随葬品中可达80%,而且成
型与装饰技术也至为发达。自本世纪二十年代瑞典人发现此类文化遗存以来,马家窑文化一直处在学术界热烈的讨论中。有关中国古代彩陶是本土发生还是西方传入的课题的研究使之声望日隆,其富丽神秘的图案及多变的造型也令艺术家爱不释手。但无论对这些问题作出怎样的诠释,马家窑文化炊食具本身的精美已足以让后人垂涎了。 仰韶文化是如何发展为马家窑文化的?
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家窑文化,在青海东北部,宁夏南部也有遗存。马家窑文化是中原仰韶文化晚期在甘肃的继承和发展,故又名甘肃仰韶文化。在时间/顷序上,上承仰韶文化的庙底沟类型,下接齐家文化。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马家窑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一一前2050年。 马家窑文化在我州境内均有分布,蕴藏量十分丰富,文化遗址星落棋布。从二十年代起,考古工作者在我州多次调查发现马家窑文化遗址几百处,并在广河县半山、瓦罐咀,东乡县林家,临夏县张家咀,永靖县马家湾等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取得了丰富的考古资料。临夏的马家窑文化遗存,在马家窑文化内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马家窑文化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征,一般分为马家窑、半山和马厂三个类型,分别代表三个发展时期。有些考古者在马家窑类型前插入一个石岭峡类型,我州考古工作者在康乐边家林遗址发掘后,提出边家林类型,介于马家窑与半山之间。 马家窑类型因首次在临洮县马家窑村发现而得名,经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公元前3300一一前2900年。马家窑类型主要分布在陇东陇西,北至宁夏南部和青海西北部,西至甘肃武威。马家窑类型在我州各县均有分布,省级保护单位有东乡县林家遗址,永靖县小茨遗址,临夏县杨家河遗址,临夏市工坪遗址,县级保护单位有积石山三坪等更多。
马家窑类型彩陶在马家窑文化最为精美。马家窖彩陶为泥质红陶,质地细腻,呈橙黄色和土黄色,主要器形是盆、钵、碗、瓶、罐、壶等。马家窖彩陶以明亮的黑彩,在打磨光滑的陶底上绘出草叶、旋涡、波浪、圆点、平行风格等纹饰。无彩陶主要是罐、瓮、甑、砂锅等,其中泥质陶多为素面,夹砂陶多饰绳纹和附加堆纹。 临夏地区马家窖类型彩陶遗存虽然不甚丰富,但也出土了一些珍品。1954年在积 石山三坪发现的彩陶瓮,其造型优美,花纹精细,称之为“彩陶王”,现保存在中国历 史博物馆内。在东乡林家遗址出土的许多马家窑彩陶,也是难得的精品,现成为甘肃省 博物馆珍品。此外,在我州博物馆和各县文化馆也保藏着许多马家窑彩陶。马家窑彩陶 从体型和纹饰上,明显地可以看出,早期器物是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脱胎发展起来 的,晚期器物呈现着半山类型过渡的倾向。
半山类型因首次在我州广河县南山乡半山村发现而得名。它是继马家窑类型之后发 展起来的,经测定,年代约为公元前2900年一一前2350年,分布于陇西河谷和盆地,河西走廊以及青海东北部。半山类型在我州广泛遗存,除广河首次发现的命名地半山遗 口双耳鼓腹小底罐为最多。半山彩绘壬要以黑红两种相间的锯齿纹构成各种图案,常见 的有漩涡纹、水波纹、葫芦纹,菱形纹,网格纹等;夹砂陶肩部多饰附加堆纹。
半山彩陶造型宽厚,纹饰繁密,是马家窑文化的繁荣与兴盛的标志。二十年代瑞典 安特生在广河县征集了大量的半山彩陶的珍品,尤其以彩绘人头陶盖造型最为奇特,现 藏于瑞典远东博物馆。解放以来,我省考古工作者在广河地巴坪等遗址进行发掘和调查 中,取得了大量的科学资料,使这一类型文化内涵有了全面的认识,彻底否定了半山类 型仅为墓葬品的错误观点。
马厂类型,因首次在青海省民和县马厂遗址发现而得名,它是马家窑文化序列最后 一个类型,经测定年代约为公元前2350年一一前2050年,分布区域与半山类型相仿, 西至延伸到酒泉,玉门一带。马厂遗址与我州隔河相望,马厂类型的遗址在我州大量遗 存,其中省级保护单位有永靖杏树台等,县级保护单位更分布全州;在我州珍藏的彩陶 中,五分之三为马厂类型彩陶。 马厂彩陶多为泥质红陶,表面常涂一层红色
陶衣,体型基本脱胎于半山类型,而马 厂罐体型上长下短,腹部上移,耳部变大,以撇口短颈高腹小底罐为其特色。彩绘用 黑、红两色,以四大圆圈为典型纹饰,另外还有蛙纹、回纹、几何纹、波折纹等,早期 常用黑边紫红条带绘制图案,晚期以粗黑线条构成简单的表意纹样。马厂夹砂陶多饰附 加堆纹。 马厂彩陶纹饰相比马家窑、半山类型彩陶制造粗糙,纹饰简单,往往以抽象化的简 单图形,表现想象中的具体实物,由此可见马家窑文化逐渐衰退。马厂类型晚期出现的 菱形纹、编织纹,与后面的齐家文化彩陶纹饰相近。在我州永靖发现的马厂素陶,与齐 家文化更为相似,从而孕育一种新的文化即将在临夏这块地方产生。
居住在临夏原始地域,创造马家窑文化的原始居民,据人骨鉴定,属于蒙古人的东亚类型,与中原仰韶文化创造者同属一个种族。从瑞典人安特生从广河半山征集的陶塑 人头壶盖观察,也是圆脸,面部较平,颧骨较高,鼻梁较矮,系蒙古人种。另外,在临 夏市博物馆保存的一件陶塑人头壶盖上可明显看到,此是一位马厂女郎,脸部平展,头 部有黑彩线条饰披散状。马家窑文化的前身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陶塑人像也为披发, 两者是相一致的。而历史记载古代西域戎羌人都是披发。马家窑文化居民已经养羊,而羌的本义就是牧羊人,所以,马家窑文化的居民当是戎、羌族系的祖先。 马家窑文化的原始先民,已经进入农业种植时代,据东乡林家遗址发掘发现,有粟和麻籽的碳化物,反映了临夏农业发展历史。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临夏先民也制造原 始生产工具石铲、石锄等,同时,伴随原始手工业的兴起,制作了木作工具石斧、石 凿、石锛等。这些石器一般打磨精细,常有穿孔,工艺精细。纺织工具有陶纺轮,从遗 址出土的麻籽的情况来看临夏先民身着的当是麻布一类的衣服。另外,有些骨珠、骨 针、骨簪之类的日用品,其手工精细程度相当高。从有些墓中随葬的猪、狗和羊的情况看,家畜饲养也有一定的规模。出土的骨镞、石镞和石弹丸,表明了狩猎水平。
仰韶文化,中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最早发掘的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而得名。其分布,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中原地区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共发现遗址约1000多处,经较大规模发掘的典型遗址有10余处。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前3000年。仰韶文化的前身是老官台、李家村、磁山、裴李岗诸文化(有人统称为“前仰韶”时期新石器文化),在中原地区发展为庙底沟二期文化。仰韶文化以其分布之广泛,延续之久长,内涵之丰富,影响之深远,而成为中国诸新石器文化中的一支主干,它展现了中国母系氏族制繁荣至衰落时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
发现和研究仰韶村遗址位于渑池县城北,包含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河南龙山文化和东周文化等不同遗存。1921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发掘了该遗址。后来又在黄河中、上游调查发现了若干类似的文化遗址。由于这些遗存均含有一定数量的彩陶,曾被统称为“彩陶文化”。1926年起,中国学者先后发掘了山西夏县西阴村、万泉(今万荣)荆村、河南安阳后冈、浚县大赉店等遗址。1931年梁思永在后冈第一次发现了商代文化、龙山文化、仰韶文化上下依次堆积的“三叠层”,从而明确了仰韶文化的相对年代。自仰韶文化发现至40年代,学术界还初步探讨了该文化的特征和性质等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仰韶文化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有了新的收获。进行了广泛的考古调查,比较大规模地发掘了一批重要遗址,如陕西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华县元君庙和泉护村、华阴横阵,河南陕县庙底沟、洛阳王湾、郑州大河村等。在田野工作的基础上,以若干典型遗址为代表,考古界分析了仰韶文化的面貌,并对其分区、类型、分期及相互关系等问题,结合放射性碳素断代测定的绝对年代,进行讨论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还对其彩陶纹饰、制陶工艺、生产工具、建筑技术、埋葬习俗等,作了专题研究。又通过研究村落布局、住房形式、埋葬制度、工具用品等实物资料,综合探讨了仰韶文化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状况,以期复原当时的社会历史,其中主要对半坡类型的社会结构有了较多的认识。
主张仰韶文化为父系氏族社会者,认为当时已有发达的锄耕农业,处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之后;又提出墓葬中随葬品之有无和多寡,与私有制萌芽有关,这是父系氏族产生的标志。还有的以仰韶文化晚期轮制陶器的产生和多间房子的出现,作为父系氏族社会的征兆。
与其他文化的关系 仰韶文化是由“前仰韶”时期新石器文化发展而来的。后者包括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老官台文化(或称大地湾文化)和李家村文化(见华北早期新石器文化)。其中对渭水流域的老官台文化了解得比较清楚,经过大地湾期、白家期和北首岭期3个发展阶段,一直可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衔接起来。从器物对比来看,“前仰韶”时期新石器文化的陶器以三足器和圜底器为特点,器类中的钵、碗、盂、罐、盘,与仰韶文化早期的器物接近,随时间的推移其特点越加相同。所饰刻划纹、绳纹和线纹,以及简单的彩纹,如宽带纹和在盆、钵内面着彩,都为仰韶文化所承袭并进一步发展。其他如“前仰韶”时期新石器文化圆形或椭圆形的半地穴式房子,成人多实行头向西的单人仰身直肢葬,儿童也用瓮棺埋葬等,都说明它与仰韶文化有渊源关系。有人认为,其演变最早可能是在渭水流域完成的。仰韶文化发展到晚期,即秦王寨类型和西王村类型。前者在中原地区,发展成庙底沟二期文化,后者在渭水流域,发展为赵家来类型和常山下层类型,然后再发展到陕西龙山文化和齐家文化。两者基本上是同步发展的。
仰韶文化与大汶口文化是大体并行发展的两支原始文化,相互借鉴和影响之处很多。如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中的鼎、圈足器和镂孔器,多是大汶口文化的典型器物,为仰韶文化所吸收;大汶口文化刘林、大墩子墓葬中的彩陶盆、钵,无疑是从仰韶文化中汲取的。在长江中游,大溪文化中期的卷唇盆、敛口钵与仰韶文化相同,器盖上的把钮与半坡尖底瓶口形状一致,关庙山遗址出土的彩陶花纹中也有与庙底沟类型特征相同的。黄河上游甘青地区的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中、晚期向西发展所形成的一个地区性支系。接近北方沙漠草原地带的仰韶文化诸遗存,含有不少细石器的文化因素。远处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也含有仰韶文化的纹饰和器形,甚至有人看作仰韶文化向东北发展的地方支系。 总之,仰韶文化在长达2000年的历史行程中,逐渐形成为中华民族原始文化的核心部分,它不断吸收周围诸文化的因素,又给周围文化以不同程度的影响,共同为中华民族文化机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I. 马家窑文化出土双耳罐纹样属于什么纹样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而得名,专年代约为距今5000年属-4000年。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麻峪沟口,1923年-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兼考古学家安特生在甘肃、青海一带调查,其助手们在1924年发 现马家窑遗址并进行了发掘。1957年开始,甘肃省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发现了马家窑类型叠压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之上的地层关系。马家窑人在日常生活中,制作了大量精美的陶器,彩陶的成就尤为突出。马家窑遗址出土的陪葬陶器中,彩陶达到80%。

J. 有那个高人知道这个铜器是一个什么东西是哪个时期的。

铜器,青铜器的简称,也泛称各种铜器。铜器是指以青铜为基本原料专加工而制成的器皿、属用器等。青铜,古称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它化学元素(锡、镍、铅、磷等)的合金,其铜锈呈青绿色,因而得名。史学上所称的“青铜时代”是指大量使用青铜工具及青铜礼器的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黄铜冶炼技术的文明,姜寨遗址出土的黄铜片和黄铜环就是冶炼而成,距今6700年。中国的青铜冶炼掌握的也较早,目前我国最早的冶炼青铜器为甘肃马家窑遗址出土的青铜刀,距今也有5000年。


甘肃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单刃青铜刀是目前已知的我国最古老冶炼青铜器,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青

铜刀。经碳14鉴定距今约5000年。

此刀长12.5厘米,为单范铸成。没有血档及缳首等成熟的后世刀具才有的部件,在刀具形成史上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