汩罗白茅城遗址
㈠ 湘阴和汨罗是什么关系啊 有谁知道
湘阴和汨罗现在是同属于岳阳这个地级市的县级市,两者相邻,以六塘至白水(具体说是原种场)为界。在以前,汨罗没有建市的时候,汨罗是属于湘阴县的。汨罗在春秋时为罗子国都城,秦置县,南北朝设州,唐并入湘阴,1966年分家建县,1987年撤县建市。 隋开皇九年(589年)省湘阴入岳阳县,县治迁长乐(今汨罗市长乐镇)。开皇十一年(591年)改岳阳县为湘阴县,县治又迁至春秋罗子国都城、秦代的罗县县治古罗城(今屈原行政区马头槽)。唐武德八年(625年),并罗县入湘阴。此时县域广阔,地辖今湘阴、汨罗、平江三县(市)。唐中宗神龙三年(707年)因地域太广,难于治理,遂析湘阴县东部地置昌江县(今平江县),同属岳州。同年湘阴县治迁城江城(汨罗市川山坪镇常公村)。五代后周广顺三年(953年)县治再迁白茅城(今汨罗市川山坪镇石桥村)。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湘阴改属潭州(今长沙市)。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县治迁湘江之畔的瓦碎潭,即现在的县城(文星镇)。元成宗元贞年间升湘阴为州,属潭州路,文宗时又改属天临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州为县,属长沙府。清朝仍属长沙府。民国初年直属湖南省。民国26年(1937年)底,湖南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29年(1940年)设行政督察区,湘阴均属第一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湘阴属长沙专署,1952年属湘潭专署,1964年属岳阳专署。1966年,划出湘阴县东部5个区建汨罗县(后改市)。1986年,属地改市后的岳阳市。
∟ 1966年汨罗县自湘阴划出,另设一县。现湘阴南北纵长61公里,东西横跨51.5公里。东接汨罗,西连益阳,北交岳阳、沅江,南邻望城。全县总面积 1548.17平方公里。人口约70万。
㈡ 湘阴县的建制沿革
湘阴早在新石器时代,即有先民在此开拓,至夏代,为三苗部落所居。
周代,成王分封诸侯,湘阴地属楚国。文王徙罗子国遗民至湘水之南,县境为罗子国地。
秦始皇废封、行郡县,改罗子国为罗县,隶长沙郡。
西汉高祖刘邦徙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吴改长沙为国,东汉建武七年复长沙郡。或国或郡,罗国均为其属地。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徇定荆州的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罗县属刘。刘备、孙权以湘水为界分治荆州后,罗县归孙,仍隶长沙郡。至晋代隶属未变。
南朝宋元徽二年(474年),湘州刺史王僧虔为安置巴峡流民,上表割罗县、益阳、湘西三县部分地置一新县,名湘阴,属长沙内史,县治设琴棋望(今县芦苇场鲇鱼洲中部)。 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县治迁黄花城(今鹤龙湖镇黄花岭)。
隋开皇九年(589年),省湘阴入岳阳县,县治迁长乐(今汨罗市长乐镇)。
开皇十一年(591年),改岳阳县为湘阴县,县治又迁至春秋罗子国都城、秦代的罗县县治古罗城(今屈原行政区马头槽)。
唐武德八年(625年),并罗县入湘阴。此时县域广阔,地辖今湘阴、汨罗、平江三县(市)。
唐中宗神龙三年(707年),因地域太广,难于治理,遂析湘阴县东部地置昌江县(今平江县),同属岳州,同年湘阴县治迁城江城(汨罗市川山坪镇常公村)。
五代后周广顺三年(953年),县治再迁白茅城(今汨罗市川山坪镇石桥村)。
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湘阴改属潭州(今长沙市)。
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县治迁湘江之畔的瓦碎潭,即县城(今文星镇)。
元成宗元贞年间,升湘阴为州,属潭州路,文宗时又改属天临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州为县,属长沙府。
清朝时期,湘阴县仍属长沙府。
民国初年,湘阴县直属湖南省。
民国26年(1937年)底,湖南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29年(1940年),湖南设行政督察区,湘阴均属第一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湘阴属长沙专署。
1952年,湘阴县属湘潭专署。
1964年,湘阴县属岳阳专署。
1966年,湖南省划出湘阴县东部5个区建汨罗县(后升为汨罗市)。
1983年2月8日,岳阳市升为地级市,并撤销岳阳地区,国务院批准将撤销岳阳地区后的湘阴县与浏阳县、宁乡县划归长沙市管辖,同年7月13日,恢复岳阳地区,国务院批准将长沙市管辖的湘阴县划归恢复的岳阳地区 。
1986年,湘阴县属地改市后的岳阳市 。
2015年11月20日,湖南省民政厅批复湘阴县乡镇区划调整,将文星镇、石塘乡、白泥湖乡、袁家铺镇、长康镇成建制合并设立文星镇;将青山岛镇与三塘镇成建制合并设立三塘镇 。
㈢ 关于辉县的作文450字。
家乡辉县古称共国,地形北高南低,既有高山峻岭,又有丘陵平川,诗人郭小川曾赞美说“辉县好地方,祖国少有,世界罕见”。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里,辉县源远流长,原始社会这块厚土上就有人类的足迹。据史书记载,远古时这里是共工族的居住地,因此才有共国的称谓。自汉置县后,辉县先后有共县、共城、共州、河平、苏门、辉州等名称,明洪武元年才正式初改名为辉县。1988年撤县设市,但仅在辉县后加“市”称作“辉县市”,一直沿用至今。
风雨沧桑,时空流转,历史在这片土地上留下厚重的文化积淀。辉县城西北有座苏门山,苏门山下有著名的百泉湖,开凿于周代,久有盛名,有北方“小西湖”之称。《诗经 卫风》里“毖波泉水,亦流于淇”,就是指的百泉湖。也有学者认为,《诗经》中所提的“泉”,均是指辉县的百泉湖。有山有水,山水相依,美丽的自然风光,曾吸引了历史上无数文人墨客前来观赏,至今这里仍有宋徽宗、唐伯虎、岳飞、郑板桥等人的碑刻和墨迹。西晋初年的稽康、阮籍、阮咸、山涛、向秀、王戎、刘伶七位名士,曾以“有道则现,无道则隐”的思想,于公元一百七十年前隐居在辉县城西的竹林里,史称“竹林七贤”。北宋理学的创始人邵雍在此学习易经,现在百泉湖畔仍存他留下的“安乐窝”一处。文物部门曾对辉县共城遗址进行调查研究,城墙全部分层夯筑,南北长1200米,东西长1300米,总面积156万平方米。城墙最厚处宽90米,一般处宽70米,高13米。据专家估计按当时生产力水平计算,建这样一座城需十年时间,共城是当时仅次于西周的京城镐京的都城。
上世纪30年代,在辉县琉璃阁发现了一处周代墓地,共出土文物一千多件,种类涉及礼器、乐器、兵器、酒器等,它就像一幅画卷,生动地再现了这块古老土地曾经的辉煌。最值得稀奇的是吴王夫差剑的出土发现。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传世或出土的吴王夫差剑共有6把,其中一把出土于辉县东南的战国墓区,剑身宽5厘米,全长59.1厘米,满布花纹,锋锷仍很锐利,剑身铸有篆书阴文:“攻痦王夫差自乍其元用”等字。
这片热土,为许多历史人物提供了表演的舞台。北宋末年岳飞带领“八字军”曾驻扎在辉县百泉的苏门山下,后在辉县西北的侯兆川大胜金军。元代政治家、诗人耶律楚材敢言直谏,力戒杀戮,晚年隐居于辉县城西的梅溪村,曾提出一系列恢复发展中原经济的政策措施。清初大儒孙奇逢由河北来辉县居于城南的夏峰村,在百泉主讲“夏峰之学”。
这片热土,人才辈出,到了近代,尤为可歌可泣。抗日战争时期,皮定均将军曾是太行七分区司令员,在辉县指挥了多次的对日作战。《平原游击队》中李向阳的原型之一就是辉县人郭兴,那时他任武工队队长,穿梭来往于平原山区之间,歼顽敌,除匪霸,令敌人闻风丧胆。时间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辉县人在县委书记郑永和同志的带领下,战天斗地,大兴水利,一部《辉县人民干得好》的新闻记录片,使辉县名扬全国。如今,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辉县与时俱进,麦浪翻滚,果林飘香,已成为河南重要的优质小麦主产区之一,更有工业的发展和山区旅游的开发,让辉县人的“钱袋子”一鼓再鼓,名列全省百强县前列。
每每和外人谈及家乡,我都会如数家珍地介绍她厚重的历史,以及她当代的巨大变化,言语间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自豪与陶醉。
㈣ 薛城遗址的古代城址
薛国故城
明万历十三年《滕县志·古迹考》载:“薛城,在薛河北、县南四十里,周二十八里,古奚仲所封国,城则田文增筑。”现古城址在滕县官桥及薛城区夏庄一带,距薛城10余公里。故城历经沧桑,凡2000余年,至今城基犹存,清晰可见。夏禹时,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故城东南十余公里有奚公山(今薛城区夏庄乡境内),山上有奚公祠、奚公墓。战国时期,古薛已是拥有6万之家的名城。商朝时,奚仲十二世孙仲虺居邳,国自名薛(仲虺墓亦在今薛城区夏庄乡境内)。周武王时,封任姓之后畛复国于薛,爵为侯。《路史》云:“薛至奚仲至周隐王时,凡传六十四世,有国一千九百余年。”战国初,齐国灭薛,齐威王少子田婴封于薛,号靖郭君。田婴去世后,田文袭父封爵,仍居薛,称薛公,号孟尝君。孟尝君以“好客养士”而名闻天下,他善于用人,广招贤士,门下有食客三千,是当时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后来薛公田文病逝,诸子争立,齐、魏共灭之。
薛国灭亡后,秦代设薛郡,汉以后至魏晋均设薛县。隋代废薛后,为滕县领属之地。以后,薛渐为村落,不复旧名。
南常故城
南常故城位于薛城区原南常乡南常村村北,坐落在凤凰山之阳的一片平原地带上。凤凰山又名朝阳山,山势连绵数里,上有三峰高低相错,其间杂有参差的巨石,形似展翅的大鹏,俯瞰南常故城沃野平原。凤凰山北麓有玉华泉,南麓有凉泉,二泉之水合流环绕故城,最后西流入漕河。东峰下有朝阳洞。
故城东有老鸪山,山西侧有元代广威将军同知峄州军事周忠及其子武节将军兼邳州节度副使周瑞昌的墓葬。南常故城东西长约550米,南北宽约440米,略呈长方形。故城东北隅,沿东墙基向北延伸出一个南北约100米的突出残存土墩部分,俗传为“北门”,亦称“瓮上”,其余地上荡然无存。故城附近,古墓很多,经常有画像石刻出土。曾发现距今两千年而完整无锈的汉代环首铁刀、汉代石羊、和大批陶器。
南常故城,旧志一说为建陵城,一说为建阳城。故城坐落在白茅山、寨山之阳,南常村东北方向的一片平原地带上,一条古河沿城址东部自北南流。
关于建陵城一说,《峄县志·古迹考》载:“建陵城在县西四十五里白茅山之阳,汉卫绾封建陵侯即此。”但此说与文献记载不符。《水经注》记载:“沭水,一渎南径建陵县故城东,汉景帝八年(前149)封卫绾为侯国。”《地名大辞典》载:“建陵县,汉侯国,后汉省,故城在今江苏沭阳县西北。”《中国历史地图集》所标汉建陵县位置与《地名大辞典》的记载相同。由引可见,南常故城即建陵故城的说法显系不当。
关于建阳城一说,《诗经·鲁颂》记载:“居常与许。”东汉古文经学大家郑玄注释曰:“常,或作尝,在薛之南。”从《中国历史地图集》上可查见春秋时期“常”的地理位置即今南常故城附近。由此可见,南常故城可视为春秋时期的常(尝)邑。从今地名上看,故城南、北部有南常、前后北常等村,似皆以此城位置而定。《续山东考古录》载:“建阳县城在(县)西微北四十五里,俗称‘建陵城’。”《地名大辞典》载:“建阳县,汉侯国,后汉省,故城在今峄县西。”与《中国历史地图集》所标建阳城位置相同。因此,此城应是西汉时期建阳县城所在地。
西周时期,区境内出现奚、常两个城邑。 奚邑在今区境北部的奚村一带,常邑在今南常、沙沟一带,二邑隶属于薛国。
孟尝君田文,他的父亲是齐威王之子,齐宣王之弟田婴。田婴受封于薛,时所谓薛公。孟尝君其后也承袭了薛公之位。他之所以被称为孟尝君,可能是起先被封在尝邑(亦即薛邑之旁的常邑)。孟尝君为谥号,时称“薛文”,或者尊称“薛公”(参见《史记》)。
其谥号得之,应是“孟”是庶子之长,(伯,嫡子之长。)孟尝君是田婴的小妾所生,妾生之子为庶子,“尝”、“常”古之通用,概于孟尝君早年被封于古薛城之南的常邑有关,“君”当时是对有威望的人的尊称。
故常邑是薛之下邑,是战国田文父子时薛国南面的一个城市。因为当初靖郭君田婴首先在薛国城内大修原薛国宗庙太庙,即原奚仲庙,并又补立自己的田氏宗庙于此,作为新的太庙;而孟尝君又把齐国的宗庙之祭器迁于此,也即立薛城为田氏父子的“国都”,而其附城奚、常,只能称邑。见于“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筑,都曰城。”(《春秋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大凡奚邑也不能够称城的原因,就在于此。由于薛国的太庙,奚仲庙早立于薛国城内,除了祭祀薛祖奚仲之外,还是颁布及其实施宗法制度、占卜、求巫的场所。奚公山上的奚公祠,或车服祠,作为墓前的祭祀祠,只有祭祀奚仲之功能。
安阳故城
故城遗址在今邹坞镇北安阳村北,为西汉新阳国遗址。《汉书·地理志》载:“新阳,侯国,隶属于东海郡。”《峄县志·疆域考》载:“新阳国,鸿嘉二年封,故城在西北四十里,今安阳城。”《中国历史地图集》所标西汉之新阳国地理位置与上述记载相符合。
故城地处台型高地,长宽各约200余米,呈正方形,东、西、南三面墙基比较明显,有的地段竟高出地表4至5米,系由黄土夯筑而成。故城内,地面散见许多陶器残片。故城西北不远为墓山,山之阳古墓成群,这处较大的墓群与新阳故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古临城遗址
古临城遗址已无考,据明万历十三年《滕县志》载:“(临城)县南七十里,临山西,周四里。”相传临城为临王官家所筑,可临王为何时代人也无可考证。现北临城是否临城故址亦无所考,仅考明洪武二年设临城驿,驿址在今北临城小学院内,由此可知,北临城最晚也建在明代以前。北临城北有凤凰台遗址,这“凤凰台”很可能是“烽火台”的讹名。根据现有考证推测,如果今北临城不是临城故城遗址,那么,临城故城遗址也不会离此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