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碣石遗址
『壹』 碣石碑在哪里
曾经有一位农民学者仔细精读曹操的《观沧海》从诗中找到对碣石的位置描述,便前往实地考察希望查清情况。终于发现在位于河北昌黎县西北方向9千米的地方发现的碣石与诗句中所描述的一模一样。
但是1984年根据考古学家的考察,距山海关10多公里紧靠渤海边上的辽宁绥中县的万家乡发现了一处占地面积达14平方千米的宫殿遗址,还有两座数层高的宫阙,其中宫殿里面出土的云文纹瓦证实了是秦汉时期遗留下来的,那么这样是不是就说明这处宫殿是秦始皇出巡修建的行宫啦!可是没有证据证实此处就是碣石的位置啊~~
考古学家还在北戴河海滨的金山嘴一带发现了秦汉古城和烽火台等历史遗址,从地理位置来看,此处和古代典籍所记载的更为符合,也说得通。
在万家镇和海滩也发现了宫殿的些许遗址,那么这些种种说法,到底哪个才能够揭开东临碣石之谜呢!这个谜团至今谁也说不上来,还得进一步探讨研究。
结语:不论碣石是在辽宁绥中县万家乡海边还是在北戴河海滨的金山嘴,这两处都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属于临榆县地,旁边都有一些奇特的礁石和海蚀岩。发现的秦汉时期的行宫遗址也说明了这两处地方是临海观景的极好地方,值得前来观海~~
『贰』 秦始皇行宫群遗址——碣石宫是在东戴河附近吗好想去玩
这个旅游景点确实属于东戴河旅游景区的,如果你来之前,请去东戴河旅游网官网看看你想要看的景点、住宿等相关。
『叁』 碣石宫的“碣石宫”质疑
据笔者所知,关于“碣石宫”的文献记载,始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战国时,齐国人驺衍“如燕”,“昭王拥慧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此碣石宫为燕昭王款待驺衍,“亲师事之”之所。《史记正义》认为,这座冠以“碣石”之名的宫馆,“在幽州蓟县西二十里,宁台之东”。即认为在今北京市大兴县境,其地根本无碣石山可言,去海也很远。历代注疏家大多认为燕昭王在燕国都城为驺衍筑碣石宫,是“借美名命之”(程大昌《禹贡论》语),“此碣石特宫名耳”(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语)。也有人疑在昌黎、抚宁一带,如明代学者蒋一葵在《长安客话》中,引述《大明一统志》记载云:“都城南旧有碣石馆,考之乃辽时永平馆,朝士宴集之所也。或谓蓟州东去抚宁县,枕海有石,如甬道数十里,即禹贡冀州之碣石。燕时故宫疑在斯地,后人承讹袭舛,遂主其说。”但其将“碣石宫”(后人称其为“碣石馆”)记入《皇都·杂记》中,并引述了唐朝陈子昂蓟邱览古诗“南登碣石宫,遥望黄金台”(黄金台亦为燕昭王所筑,在燕故都),以及当时的已故都人刘效祖蓟门怀古诗“驺衍曾居碣石宫,人传只在蓟门东”。实际上,他也认为碣石宫在蓟门,说在抚宁一带只是一“疑”。按照燕昭王在都城招贤纳士的壮举,他为应招而来的驺衍筑宫,只能在都城,不可能在远离都城几百里外的海滨。借碣石山山命其名,是为壮其声威。也就是说,此“碣石宫”旁附近并无碣石山,也不在东去五六百里外的碣石山所在地或其邻近地域。驺衍后来又回到了齐国,晚年他曾为齐使赵。他当年究竟在碣石宫留居多久,已很难考究。其所居的碣石宫即便安然保留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按其建筑规模及其历史状况,也很难成为秦始皇出巡的行宫,即使改建为行宫,也在燕故都地,与建在辽西郡海边的两座行宫风马牛不相及。苏先生对此史况当有所知晓,但他却在鉴定石碑地、金山嘴秦代行宫遗址时,一连认定了两个“碣石宫”,这就不能不让人莫明其妙了。情有可原的是,苏先生在作出“碣石宫”的判断时,肯定受到了秦代行宫遗址发现地即为古碣石所在地这一说法的强烈影响。其地既然有“碣石”,其宫很可能就是历史上曾有过的“碣石宫”,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推理。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继一个秦代行宫遗址发现之后,又发现了一个秦代行宫遗址,而且这两座秦代行宫遗址均明显与秦始皇东巡碣石有密切关系,这就难为苏先生了,只好都认定为“碣石宫”。殊不知,态好表,矛盾却难以解决。道理很简单,即使按照有的古人所疑,燕昭王所筑的“碣石宫”很蹩脚地建在了这一带,也不会由一个变成两个吧?倘若在这一带再发掘出一两个秦代行官遗址(这并非无稽之谈,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在关中以外修建的行宫有四百处,当时的辽西郡地域广阔,恐怕在沿海不会仅修这两座行宫),终归不会出现一连串的“碣石宫”吧!
石碑地、金山嘴秦代行宫遗址的发现,使人与秦始皇东巡碣石联想起来,不足为怪。完全可以肯定地说,这两处行宫均为秦始皇(包括秦二世)东巡碣石驻跸之地。问题是,秦始皇所巡视的主要目标——“碣石”,是否必定在这两处驻跸之地,也就是说,在秦皇岛一带海边发现了秦代行宫遗址,就算解开了“千古之谜”,发现了被某些人认为已失明的“碣石”。问题恐怕远不是这么简单。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在统一中国之后,为广播皇帝的声威,视察边疆防务,加强对各地的专制统治,生前曾先后五次大规模地出巡,到处祭祀名山大川,刻石记功,还进行了封禅、求仙等活动。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三十二年),他第四次巡狩郡县,巡视的是东北和北方边境地区。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刻碣石门。”同时在旧燕国海滨进行了求仙活动。在战国时,燕、齐两国海滨地区曾是方士们活动的地方。据传说,燕国人宋毋忌、正伯侨、羡门子高等先后修仙成道,仙人在当时几乎成了燕国的特产。后来这一风尚传到了齐国。当时又传说,这些仙人的居地在燕国东边和齐国北边的渤海,要求仙必须得到海上去。因此,当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二十八年)首次出巡到旧齐国海滨时,怂恿他求仙的方士就不计其数。他听信方士徐福(一名徐巿,旧齐国人)的话,派遣徐福带童男童女到海上访三个神山。毫无结果后,秦始皇仍不甘心,这年借巡视北边之地。直奔“碣石”,在旧燕国海滨又大搞求仙活动。他听信了方士卢生(旧燕国人)等人的话,派卢生下海去求羡门、高誓等仙人,又派韩终(或作韩众)、侯公、石生等去求仙人不死之药。仙人是根本不存在的,韩终等一去不返。卢生等又跑了,按说秦始皇应当醒悟,但他一心求长生不老,至死仍很尊信方士。从这些情况看,断定石碑地、金山嘴这两个秦代行宫遗址,均为秦始皇当年“之碣石”后,举行求仙活动之地,似毫无疑义。问题在于这两处行宫遗址,是在碣石山附近地区,还是为“碣石”所在地。
“碣石”一名始见于《尚书·禹贡》。《禹贡》中的记载有两处,一在“冀州”:“……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一在“导山”:“导岍及岐……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前者讲的是岛夷(一作“鸟夷”)入贡航道,以“碣石”为驶向古黄河口的转航之标;后者讲的是山脉走势,“碣石”为群山入海之识。按此记载,“碣石”当为渤海北岸一座有独特风貌的大山。此外,《山海经》中明确载有“碣石之山”。由此可知,“碣石’为远古时这一带海畔的名山。秦始皇“之碣石”,当为奔这座历史名山而来,刻石也当刻在这座名山的门户之地,即“碣石门”。关于碣石山的记载,秦之后的汉朝学者记述的是很清楚的。西汉孔安国曾明确指出:“碣石,海畔之山也。”东汉许慎在《说文》中云:“东海有碣石山。”汉以后学者记述得更加清楚,东晋郭璞云“碣石”为“海边山”,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明确指出:“秦始皇、汉武帝皆尝登之”,汉武帝“登之以望巨海,而勒其石于此”。继秦皇、汉武之后,魏武帝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其诗中所云“碣石”也是指的碣石山。在其后三十一年,司马懿领兵到辽东伐公孙渊时,《晋书·宣帝纪》清楚地记其“进师”是“经孤竹,越碣石”而“次于辽水”的。很明显非山不可用“越”字。《魏书》、《北齐书》在记载北魏文成帝、北齐文宣帝“登碣石山”时,均未省略“山”字,还记文成帝“观沧海”后,“大飨群臣于山下”,“改碣石山为乐游山,筑坛记行于海滨”。这些历史记载,不是我们今人凭借某一两处考古发现,可随意更改的。诚然,史书中亦不乏关于“碣石”为石的记述,东汉学者文颖在注《汉书》时曾云:“此石著海旁。”《尔雅·释名》也说:“碣石者,碣然而立在海旁也。”此外,《说文》在言“东海有碣石山”之前亦云:“碣,特立之石也。”对此,《辞海》注释者的见解是:“(碣石)山南去渤海约四五十里,但古人记载中或作在海旁,或作在海中,这是由于山势兀立,从海上远望,宛如在海边或海中之故》。”(1979年版)还应指出的是,《水经注》中也有关于“碣石”为石的记述,并云“世名之天桥柱也”。不过,郦道元明确指出是“当山顶有大石如柱形,往往而见立于巨海之中”。也就是说,有着特殊定义的“碣石”是“如柱形”的,而且位于碣石山之巅。从中可知,史书中记载的称其为石的“碣石”是存在的,其就在碣石山顶。无可争议的是,这块“碣石”也就是碣石山“之所以名也”(《昌黎县志》语)的根由。与这些历史记载名实相符的,在秦皇岛一带,或云在山海关内外沿海地区,唯有今河北昌黎县城北的碣石山。其山顶“形如冢”,从海上远眺如天桥柱石,此即为“古碣石”。这是被古今不少学者考证认定的,并非欺世之谈。目前所叹的是,在碣石山下尚未发现秦代行宫遗址,但这并不能表明,今昌黎县城一带在历史上就根本上没有建筑过秦始皇的行宫。今昌黎县城距北戴河海滨金山嘴直径约30公里,由陆路去约40公里,与金山嘴距石碑地的距离相差不了多少,其地当年完全有建行宫的可能性。当然,即便确定有秦代行宫遗址,其名也不会是“碣石宫”,只是秦始皇巡视旧燕国海滨的众多行宫之一。
由于史书中关于“碣石”的记载有些纷杂,“碣石沦海说”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曾成为权威说法,为学术界所广泛采用。当代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教授著文《碣石考》,否定“碣石沦海说”,确认今碣石山即古碣石山时,因解释不通郦道元关于“天桥柱”的描述,从而提出了另有一块“碣石”没于陆的说法。这样,就使得当代一些学者在考证碣石时,纷纷在昌黎、乐亭、抚宁、秦皇岛一带海边寻找起消失的“古碣石”来。在这这种情况下,辽宁省的一些考古工作者在绥中县海边发现秦、汉建筑遗址时,即认为邻近海中的“姜女坟”礁石可能是那块“碣石”,也是情有可原的事。但是,未经严谨的考证,便说“姜女坟”就是“碣石”(此说法在石碑地秦代行宫遗址发现两个多月即公诸报端了),未免操之过急,言之失慎。因为没料到,继石碑地秦代行宫遗址发现后,金山嘴也发现了秦代行宫遗址。既然辽宁省一些考古工作者以发现秦代行宫遗址为依据,发出“姜女坟”为“碣石”的“爆炸性新闻”,河北省的一些考古工作者又有何不可依据考古发现,说“碣石”在金山嘴呢?这样,又一个“碣石”也问世了。顺便指出的是,某些记者和通讯员在报道这两处秦代行宫遗址发掘消息时,似乎有失公允。在谈及“秦皇东巡古行宫,遗址犹存今绥中”时,说“由于秦汉行宫遗址的发现,为‘姜女坟’就是‘碣石’一说提供了实证”(此语抹煞了一个事实:“姜女坟”是“碣石”说并非出现在绥中秦汉行宫遗址发现之前,而是在其后),从而,向世界宣布“东临碣石”的“千古之谜被揭开”(见1986年9月6日《人民日报》第三版)。而报道“北戴河发掘出秦始皇父子行宫遗址”时,避开了“东临碣石”这一所谓“年古之谜”,仅言“秦皇岛得名传说有了确凿依据”(见1986年9月25日《人民日报》第一版)。这就难怪秦皇岛市地方志办公室有些同志心中不平,在《秦皇岛日报》发表《秦始皇东巡碣石》一文时也宣布:“北戴河发现秦始皇行宫,为研究碣石所在地提供了依据。”并介绍苏秉琦等教授认为北戴河发现的行官也名“碣石宫”。
勿庸讳言,不论是在绥中县万家乡海边,还是在北戴河海滨的金山嘴,都有一些奇特的礁石或海蚀岩,而且这两处在新中国成立以前,都属临榆县地,在东汉时与昌黎均为辽西郡临渝县辖地。但是,不论是万家乡海域中的“姜女坟”,包括其附近的“龙门石”等礁石,还是金山嘴的“南天门”,包括其附近的“鸽子窝”(一名“鹰角石”)等海蚀岩,都没有符合“碣石”这一特定名词的形状。若有一点相像的话,恐怕早就被古往今来的无数个觅“碣石”者所发现,不会至今还使一些人把“碣石”称为“千古之谜”。况且,依据《水经注》的记载,这些礁石或海蚀岩既不“当山顶”,也在远离“濡水”(滦河的古称)流域的地方(《水经·濡水注》明确记载“濡水又东南至絫县碣石山”,“絫县”为今昌黎县西汉时的古称)。一言以蔽之,这些礁石或海蚀岩根本不是《禹贡》所记载的“碣石”,也不是秦皇、汉武、魏武等帝王所“登之”或“东临”的“碣石”。《禹贡》记载的“碣石”,秦皇、汉武、魏武等帝王所临幸的“碣石”,就是今昌黎城北的碣石山。至于石碑地、金山嘴等秦代行宫遗址“是秦始皇当年东巡碣石山时,在旧燕国海滨举行求仙活动的下榻之处”。之所以选中这两个地方建筑行官,派遣卢生等方士下海求仙,是因其地临海景观富有神奇色彩,也是极好的观海之地。
『肆』 碣石在哪里
碣石位于绥中县城西56公里处的止锚湾海滨,距山海关15公里,长10公里。这里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海水清澈见底,水浅波轻,海滩宽阔平缓,白沙细腻无泥,海中无礁 石。海滨浴场的海底坡缓,距岸边百米之外海水仅齐胸深。止锚湾东侧的海域浅水区,海底坡度更缓,水拂脚面,极适于儿童游玩。
在距岸边200余米的海面之中, 耸立着三块巨大礁石,高出海面约20余米. 民间传说为孟姜女投海葬身之处.每逢落大潮, 从岸边到礁石隐约现出一条巨石铺就的海中栈 道,可直达礁石脚下。在姜女坟的东西两侧海岸,各有一峭壁伸向海面,东侧叫红石砬子,西侧叫黑石砬子(又称黑山头),象两条巨龙静卧在海中,构成似"二龙戏珠"(海中礁石)的独特景观。近年来,经过考古发现证明,姜女坟就是当年秦始皇、汉武帝、 魏武帝"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碣石,红石砬子、黑石砬子和碣石正对的石碑地都发现了秦汉皇帝巨大的行宫遗址。
『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登的这个碣石到底在哪里
曹操当时御驾亲征,登上碣石山为了抒发一下心中的抱负,而碣石山成为了很多帝王效仿的地方,对于这个碣石山的所在地,大家的说法都不一样。根据诗的内容来看,我认为碣石山在河北省秦皇岛的昌黎县。认为这里是碣石山的原因是因为这里有一座孟姜女庙,而这个庙的对面海上,有两块比较突出的巨石,并且还在这里发现了秦汉的遗迹。
曹操的这首观沧海勾勒出了大海吞吐日月以及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出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以及壮观雄伟,当时也表达了曹操胸怀天下的心态。
『陆』 秦行宫遗址的历史介绍
北戴河秦行宫遗址又称“金山嘴古城遗址”,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一峰压水、三面清内波”
秦行宫遗址容
的金山嘴,曾是方士求仙的中心与舟樯聚泊的地方,1985年赫然发掘出秦行宫遗址。不论是揭露的建筑遗址以及陶井、水井、灶、水管道、窑穴等遗迹,还是出土的大量板瓦、筒瓦、柱础石、菱形纹空心砖、巨形夔纹半瓦当、云纹瓦当等建筑构件和少量的陶盆、陶甑、铿、罐、瓮等生活用具。这些建筑基址规模宏大,用料非凡,专家们一致认定其时代主体是秦代,可能沿用到西汉初年。与秦始皇东巡有关,是秦碣石行宫的组成部分,是秦始皇建国门的地方,是中华民族第一次大团结、大统一的象征,其意义不亚于万里长城。
『柒』 姜女石遗址的姜女石与碣石
姜女石就是历史上的“碣石”?
碣石、秦始皇求仙是中国历史上都有明确记载的事物,然而又都在漫长岁月的流逝中罩上了层层迷雾,成了千古之谜。1982年以来,辽宁绥中渤海之滨一处占地面积约25平方公里的大型秦汉建筑群址——姜女石遗址的发现为这个千古之谜,提供了一个新解。
碣石之谜
两千年来文献记载的碣石出现多次。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出于拓展疆域显示皇威的政治目的和寻求仙人与长生不老药的个人目的,一共东巡了五次。其中第一次东巡没有到达海边,其余四次都到了海边、海上,“之碣石”是秦皇岛的第四次东巡,即第三次到海边。《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刻碣石门。”目的就是为求长生不老之药。战国时期很多君主都笃信方士,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均曾“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州”,这样,碣石自然成了方士求仙活动的聚居地。《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邹衍入燕,昭王亲往师之,筑碣石宫。”这是史书中第一次提到的碣石宫。邹衍是齐国的大阴阳家,燕昭王对他毕恭毕敬,特意筑建碣石宫,足见当时方士的地位何等显赫。而后碣石成了历代帝王名人挥毫泼墨,吟诗作赋的圣地。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东巡,沿渤海至碣石,武帝同样迷信神仙,极想长生不老,到碣石求仙,为此特意修建了望海台;三国时代的曹操北征乌桓后回师途中登碣石观沧海,留下壮美诗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河澹澹,山岛竦峙”;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4年)伐高丽后,班师回朝,经辽西碣石,登临汉武帝时的“望海台”。
那这个令各代君王神往“碣石”究竟在哪呢?是不是在辽宁境内呢?
两千年来文献记载的碣石出现多次,但是碣石何在,其本身及周围环境与自然风貌怎样,长期以来一直众说纷纭,遂成千古悬案。文献本身记载较为简略,注释也多不相同。因此,要解决碣石的问题,必须把考古材料、实地考察与文献相对应才能得到圆满的答案。
姜女石遗址出土了我国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最大瓦当
姜女石即姜女坟,传说中孟姜女投海自尽之地,其实是一种天然的海蚀柱。姜女坟在山海关附近几百里的海域内,好似一个特立的海上标志,十分引人注目,它的地理环境,外观形状等都与史籍所记碣石十分近似。姜女石遗址以“石碑地”台址为中心,以“黑山头”、“止锚湾”建筑址为两翼,恰如“一宫两阙”,面向海中的“碣石”(姜女坟),高台临海,雄伟壮观。“石碑地”中心的夯土台是遗址的主体建筑,夯土台高达8米,宫城墙体基础宽2.8米,基础上一般有宽1米左右的窄墙。房屋一般建在夯土台基上,两侧是成组的宫殿式布局的房址,现保留成排柱础,塌落的屋顶瓦面,花面空心踏步砖(台阶),完整的排水道系统,尤其出土的夔纹大瓦当,直径54厘米,瓦高37厘米,通长68厘米,大半圆形。这是我国迄今为止考古工作者发现的最大的瓦当。瓦当是我国古代建筑椽头筒瓦前端的遮挡,用以防止雨水。残筒面饰粗绳纹,里有模布麻点纹,夔纹遒劲,刀法简练。夔纹身躯屈曲转折,极度夸张,线条遒劲。历代瓦当皆小,这种硕大的瓦当目前在我国仅见于陕西临潼秦始皇陵,整个遗址规模也只有秦代阿房宫可媲美,是典型的秦朝皇家级建筑规格,故考古学家认为这里就是秦始皇的行宫“碣石宫”,与秦始皇东巡碣石的历史事件有关。可能是秦始皇和秦二世皇帝巡视渤海湾时的行宫,它对于我们了解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对山海关外的开发,研究当时我国东北部的政治、经济状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是中国秦汉时代考古中的一项重大发现。姜女石可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碣石”。由于这是我国考古界首次在关中以外地区发现的秦代行宫遗址,其历史意义与学术价值不言而喻。1988年国家文物局把该遗址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又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姜女石遗址还分布有汉建筑遗址,由于据地表较浅,保存状况极差,建筑的布局情况不如秦碣石宫的遗址保存的完好,出土了卷云纹瓦当等一批极富汉代特征的建筑遗物。碣石宫利用海滨自然景观,前临一望无际的渤海,海中昂然耸立碣石,其意境极佳,是十分理想的避暑胜地。现辽宁省博物馆《辽河文明·华夏一统》展厅关于碣石宫的多媒体展示就是“碣石宫”建筑遗址的复原以及秦汉皇帝东巡来碣石行宫的场景。相邻展柜中陈列着出土的夔纹大瓦当、空心踏步砖、卷云纹瓦当等秦汉时期的建筑构件,这些文物历经两千多年向我们述说着那段辉煌的往事。
『捌』 秦朝的建筑及其作用
秦统一之后,各国都是他的领土了,当年属于燕国的这块地方也是秦的了。这个地方我想是被秦始皇看重了,海里有碣石山,就是秦帝国的东大门,想以这个宫殿为基础改造扩大成大工程。所以我怀疑这个秦碣石宫,秦再建的碣石宫是在燕的碣石宫基础上改建的。支持我的猜测的证据是出在这个遗址上。那时候我去的时间,距现在差不多快二十年了。当时试掘过这个大土墩,石碑地的四十米见方土墩,就是试掘已经发现燕瓦当。
其中有两块残破的,为什么说是燕代的呢?是从瓦片的瓦当上面来判断的。那种饕餮脸,像两个大眼睛一样,变形的,又像云纹,主要是饕餮脸变的这种纹样,这在燕国是常用的纹样之一。还有像植物纹的树叶这种,这是燕瓦当里常用的题材,所以这两块瓦应该说也是两块燕瓦。因此这个遗址出现燕瓦当,就又提供了一个佐证,我们推断秦碣石宫就是在燕碣石宫基础上扩大建成的。
原来,雄伟的碣石宫与碣石,并不是始建于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的大一统时代,而是在燕代的基础上扩建的。显然,重建后的碣石宫与它的前身相比,更具蓬勃气势。其雄伟的排场,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使得它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一统帝国东大门。
经历史学家分析,就在秦朝在燕国的碣石门基础上重修自己的东方大门时,似乎不知疲倦的秦始皇又于秦朝的首都咸阳展开了一座更为令人吃惊的巨大工程——阿房宫。如果说秦朝碣石门是东大门,碣石宫是迎接来自东方的贵客的前门脸的话,那么这座远在近千公里之外的建筑,则是一座富丽堂皇的皇家宫殿。
阿房宫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宫殿,无情的战火和两千年的沧桑变迁卷走了它的全部辉煌,只留下千古名篇《阿房宫赋》供后人追思叹息。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起庞大的秦帝国,随后他以举国之力开始了三项巨大的建筑工程:长城、秦始皇陵与阿房宫。两千多年后,人们仍然感叹于秦长城雄伟的身影和始皇陵地下军团的威严肃杀。然而和他们齐名的阿房宫却因为战火,还未全部完工就离开了人们的视野,它的传奇故事仅凭着唐人杜牧的一篇《阿房宫赋》而永远流传后世。
杨鸿勋:中国有一个传说可以验证杜牧的《阿房宫赋》。就说当时楚霸王项羽火烧阿房宫的时候,足足烧了三个月,可以想见阿房宫当时的规模是多么的庞大。
历史上的记载在《史记》里面有,是比较可靠的。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后,他就觉得旧的宫殿不适应了,太小了,而且他的首都咸阳也在扩大,他要把原来各国有钱的人弄到这儿来,免得各国要复辟造反。
很多有钱人都搬到咸阳来了,于是咸阳人很多,他的宫室人也多了,所以他就要扩大新皇宫,和他统一的大帝国相称的新皇宫,叫新朝宫。新朝宫的范围就是《阿房宫赋》写的“覆压三百余里”这么大的一片。其中一个前殿叫做阿房,前殿就相当于北京紫禁城的太和殿。
一般宫殿的命名,都是用吉祥的话。比如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元殿、含元殿,都包含一种国运长久的吉祥意思。但是,阿房是什么意思呢?阿的古音是一个大疙瘩的意思,大土包,土山冈。房呢?是因为它是一个大夯土台,筑的像山一样的大夯土台。所以我怀疑“阿房”是一个工程代号,还没来得及起名字,秦十几年就亡国了。
当时在工地它得有名称,那个大土包像山一样的房子,就叫阿房。这是我的一个猜想,它是前殿的一个代号,单体建筑的代号。因此这个新朝宫也没起名字,就叫阿房宫,大家也就这样叫开了,阿房宫于是就代表了这个宫殿的总体。
后人猜想,或许由于秦朝的工程保密,如此规模庞大的阿房宫竟然没有留下太多记载。于是,在历代建筑师的眼中,这幅设计图成为了一个永远向往而不能触及的秘密。究竟阿房宫中隐藏着怎样的雄伟与奇妙之处,后人至今还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遐想。
杨鸿勋:北京故宫博物院就收藏了一张清朝人画的一幅画《阿房宫图》。这张图画的是清朝的亭台楼阁,完全是清式的。这比阿房宫差着两千年啊。他也是凭想象画出来的,他想象的根据恐怕就是杜牧的《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所以它表现得高低错落,很多宫殿的样子全是清朝的样子。
后来,我根据一些经验,绘制了一张阿房宫图。但是,因为没有发掘,所以只能是一个阶段性的初步的设想。我们还不能叫复原图,可以叫复原的设想或者对原状的一个设想。它的依据就是那个时代前前后后盖房怎么盖,最高级的建筑怎么盖,以及它现在残留的遗迹是什么样子,再根据文献描述它的原状是什么样子,都放在一起经过综合研究提出的这个设想。这个时期应该是战国的晚期了,它所用的工人工匠全部都是战国时期六国的工匠。
他把这些能工巧匠都集中来了,他们给各国的国王,给周天子盖房怎么盖,盖宫殿怎么盖,给他也要照样子这么盖。顶多设计得更大,更花样翻新罢了,但是基本式样,基本的构思意匠是一样的。
因为那时候的建筑制式基本就那样,台上有建筑物,有房子叫做榭。可以肯定地说,它是台榭式的建筑。至于到底是几层,几层台,台上边的建筑群怎么布置的,有多少座,具体位置准确在哪儿,每一座多大,因为没有做过发掘,这些具体的情况说不出来。但是基本的印象是这样,这是没有疑问的。
由于残存资料的稀缺,后代的工匠只能通过历史记载中的只言片语找寻战国时期建筑的种种特点,通过寻求旁证的方法,尽量复原阿房宫的旧貌。
杨鸿勋:我们有些旁证材料距离它的时期很近,只有几十年,就是东周时期各国盖的高台建筑。有的已经发掘了,比如在河北省平山县,是当时战国一个小国家的所在地,发掘出中山国国王的陵墓。他的陵墓也是台榭式的,当时是相信人死后灵魂不死,所以国王的陵墓也盖成生前宫殿的样子。但是具体而言,他这个国家小,财力也弱,盖得就比较小,现在残存的只是这么一个土包。
老子有句话,他讲哲学,拿建筑打比方,他说什么事都是从第一步开始,即“九层之台,始于垒土”。老子是春秋时期的人,这就说明当时盛行高台建筑,甚至有九层之台。
『玖』 北戴河秦行宫遗址的基本信息
这些建筑基址规模宏大,用料非凡,专家们一致认定其时代主体是秦代,可能沿用到西汉初年。与秦始皇东巡有关,是秦碣石行宫的组成部分,是秦始皇建国门的地方,是中华民族第一次大团结、大统一的象征,其意义不亚于万里长城。 北戴河秦行宫遗址的发现,对于探索秦代的历史以及秦皇岛地名的由来,具有重要意义。秦行宫遗址的发现,被国家文物局列为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国务院于199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河北省文物局成立了专门的遗址保护管理机构,开始了遗址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拟将其建成宏扬民族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已建成的小型展览室,陈列着遗址出土的部分文物,已经对外开放。
经调查,秦代建筑遗址的三个主要地点就分布在以金山咀为起点的南北轴线上:一是在金山咀上;十是在金山咀北约300米的横山;三在横山北约500米的高地上。但是多年来金山咀和横山以北的建筑遗址已经遭到破坏,考古工作者决定在保存较好的横山遗址进行发掘。
1987年开始,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李恩佳等在横山开始了艰辛的发掘。面对一片荒芜,他们为了找到发掘点,进行了仔细地钻探和研究院,考虑到古代宫殿一般都在最高处建房的惯例,就在地势略高的地方下手!随着发掘的深入,一个座南面北的长方形建筑日益清晰地出现在大家面前,它四面有厚达1.5-2米的墙,中部一道隔墙将之分成独立的二间房子。这一发现让大家又惊又喜;2米厚的墙岂是一般人的房屋能有的?1987年10月,省内外专家二度汇聚秦皇岛,在考察了横山发掘现场后,他们一致确定 这里有皇家建筑。这一结论坚定了河北考古人员的信心。
『拾』 曹操的东临碣石中的碣石在那里
碣石山位于河北省昌黎城北1公里,面积28.8平方公里,形成历史久远,自然风光回秀美,历史文化渊源答,地理位置优越,是五岳之外的“神岳”,是古今中外有名的历史名山、仙山、观海胜地、佛教胜地和旅游胜地。
碣石山主峰仙台顶(又名娘娘顶,又称汉武台),海拔695.1米,是渤海近岸的最高山峰。最早记载见于《山海经》和《禹贡》,于今已有3000多年,是久负盛名的千古神岳。
碣石山壮如泰山,俏似黄山,环山抱水,景色秀美,鸟语花香,气候怡人,山势峥嵘,怪石嵯峨,且植物种类繁多,亦有“北方天然植物园”之美誉,李大钊称“是自然的美,是美的自然”。
据史书记载,封建时代具有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魏武帝曹操、唐太宗李世民,以及北方少数民族驻中原的北魏文成帝、北齐文宣帝等两代帝王,先后登临碣石山,留下了《碣石门辞》、《观沧海》、《春日望海》等传世佳篇。在现代历史上,革命先驱李大钊曾先后七次登踏碣石,并在此写下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革命檄文。伟大领袖毛泽东一句“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山有遗篇”这一传世佳词,更使得碣石山声名显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