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群遗址
⑴ 利津的文化
利津县位于山东省北部,渤海南岸,黄河入海口西侧。全境呈狭长带状,沿黄河北岸由西南向东北延伸,宛如一条巨龙,向着浩瀚的渤海奔腾。因其内控黄河,外锁海运要津,故古有“铁门锁浪”之称,今为山东海防前哨,胜利油田重要基地之一。全县南北长102.5公里,东西宽8.5~25公里,总面积1665.6平方公里。其境内海岸线长59公里,黄河流经县境74.5公里。
从1983年10月起,利津县划归东营市辖管,设有5镇4乡1个社区,总人口近30万人。
下面就利津县域地的形成、县名的由来及移民迁入等方面的情况,介绍如下。
利津县域地的形成 :
据专家考证,在利津县版图中,古大陆面积仅占五分之一左右,约五分之四的域地是汉代以后,由黄河冲积而成的新淤地。
从夏商时代到春秋战国时期,今之利津县城及其南部和西部地带(今北宋镇和利津镇、明集乡的部分地区)是凸入大海的古大陆,处在黄河和济水之间。今利津县城当时就在海岸线上,北临渤海,东部为纵深交错的海沟(参见《中国历史地图集》)。西汉末年,王莽新朝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第一次由千乘(今利津县东南境)入海,史称“千乘海口”。滚滚黄水携带着巨量泥沙向渤海湾填充,迫使海水东移,年复一年制造着陆地,淤积出大片大片的沃野。自西汉到北宋千余年间,境内陆地自利津城向北、东北延伸了30多公里。到北宋时,黄河主流从天津入海,黄河故道变为济水河道。据清代康熙十二年(1673年)《利津县新志》记载,利津建县之初,县城北至海70里,东北至海70里。当时,盐窝镇北部是野草丛生红荆遍地的荒洼,汀罗镇前关村(古铁门关)附近是海岸线。今利津镇北部原王庄乡、盐窝镇、北岭乡、虎滩乡的全部及汀河、陈庄的西部形成陆地。金明昌五年(1194年),河决阳武故堤,水流分二,南流夺泗入淮;北流注入黄河故道(古为济水入海道,后称北清河、大清河),由利津县境入海。于是,黄河造陆活动继续进行。至明代弘治年间,又使利津域地向北、东北推进了30多公里。今汀罗镇(含原汀河、罗镇乡)、陈庄镇(含原陈庄、集贤、傅窝三乡镇)全部及今河口六合乡南部形成陆地。这时,全县域地增大到东西宽30公里,南北长 75公里,从县城到渤海60公里。
到明代弘治八年(1495年),黄河改道入淮。黄河入淮后的360余年间,利津县大清河河道稳定,河槽逐年刷深,成为当时盐运、漕运的天然通道。大清河入海处的铁门关成为明王朝的海防要地。
清代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河道复由利津县铁门关以下入海,新的造陆活动再次在利津进行。据《黄河变迁史》记载,从清咸丰五年到1976年的121年间(其间黄河在利津境内实际行水87年),使利津域地又向渤海湾延伸了约50公里,新增淤地100余万亩。海岸线北移到西起挑河东至五河口一线,这也是利津现在的海岸线。
1976年,黄河河务部门在利津县罗家屋子附近,对黄河进行了人工改道。从此,黄河始由垦利县境内入海,停止了在利津县地域的造陆活动。
利津一词的由来 :
利津县历史悠久,自有史记载以来,这里就有人类聚居。1976年在利津城北明集乡南望参村附近,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古窑群遗址,表明了当时生产和文化已较发达。夏商时代,县境西南部的古陆地属兖州之域。周时为齐地,秦时属齐郡。汉代属千乘郡漯沃县、蓼城县地。今之利津城及其西境地属漯沃县,城南部地属蓼城县。蓼城县城当时设在今北宋镇刘城庄一带。东汉以后,黄河来利津域地入海,随着黄河三角洲的形成和发展,利津域地不断向渤海湾延伸扩大。
隋代开皇十六年(596年),废漯沃县置蒲台县,并建永利镇,隶属棣州蒲台县。永利镇是利津县建置之启始,也是利津县的前身。唐、宋时属渤海县永利镇。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1129年,山东滨州地域被金兵占领,永利镇遂为金朝属地。金朝统治北方地区后,将永利镇划归山东东路滨州。此时的永利镇在大清河渡口东岸(今已塌入河中),渡口西岸(即今利津县旧域)的聚落地名为“东津”。居民市肆夹河布列,形成一体。
随着黄河造陆利津域地不断延伸扩大,特别是由于境内河、海航运更加便利,以及北部海防战略地位的提升,再加之东津古渡给永利镇带来的空前繁荣的变化,金朝统治者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统治和管理,便于金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以永利镇升置为利津县,隶属于山东东路滨州刺史部。县名由“永利镇” 与“东津”合并而得“利津”。《山东通志》记载:“利津县,本隋永利镇地,又邑有东津,合以名县。”此为利津建县之肇始,迄今已有800多年。置县后,在大清河西岸“东津”另建新城,即今利津县旧城。大清河东岸“永利镇”即成为利津县故城。
移民迁入
西汉以来,随着滚滚黄河的泛滥,大片沃野渐次形成。外地贫苦百姓和灶户盐民,纷纷前来垦荒、制盐,谋取生计。散居农户逐渐发展为村落,至隋时初建永利镇,金代时升置为利津县。
置县后,金朝政府制定了一些鼓励农耕和减轻赋税的政策措施,使外地移民进一步增多。从而促进了利津农业的发展。据史书记载:“河北、山西、山东地区,北宋时有五百八十余万户,一千五百余万人。金时增到八百一十余万户,四千八百余万人。”据此可以看出,那一时期利津县的人口也应有大量增加。
在金代统治的百多年间,利津县境内的大清河、铁门关河运、海运及商业贸易获得大的发展;沿海一带的制盐业也开始兴盛起来。因之,外地迁入人员愈来愈多。金朝政府为加强对这些地区的统治和管理,在利津沿海一带建立了丰国镇、永阜镇、宁海镇(今属垦利县),置巡司统管。后来,又建丰国场、永阜场和宁海场三大盐场。大清河入海口处的铁门关码头,是当时运销食盐的集散地,由铁门关南上大清河可运往内地,北去渤海湾可运往各省区。
明王朝建立后,采取“宽恤民力,安抚流亡”的政策,推行“移民就宽乡”、“鼓励自由民垦荒”的措施。明代移民,是利津县自建县以后,人口大量迁入、垦荒事业迅速发展的时期。利津县地旷人稀,被官府视为移民垦荒重点地区之一。洪武二年到二十二年(1369~1389年)和永乐前期(约1403~1424 年),先后有多批移民迁来利津落户。全县农户由原来的8 285户,增至21 200户。当时准确的移民人数虽已失考,但从史书、家谱、族谱和地名普查资料中可知,今之利津镇(含原前刘乡、王庄乡)、北宋镇(含原店子乡、南宋乡)、盐窝镇(含原大赵乡)和明集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村中,有洪武和永乐年间的迁来户,其祖籍都是枣强县;今之北岭乡、汀罗镇的原汀河乡及原陈庄镇,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村中有洪武年间迁来的移民户,他们的祖籍均为洪洞县。至今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民谣:“问我始祖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要问祖上在哪边?本是直隶枣强县。”
清代道光年间(1830年左右),有一批天津移民户来利津北洼垦荒。咸丰五年(1855年)至光绪末年(1908年),利津北洼又形成了大片黄河新淤地,土质肥沃,野生资源丰富,外地民众到“利津洼”谋生者纷至沓来,迁入人口日益增多,今之陈庄镇的原集贤乡大部、傅窝乡少部就是那时迁入的移民户。
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前后,亦有几次外地移民迁入,当时在今利津县境内安置了总计七八千人。
⑵ 渭南旅游景点大全排名是怎样的
陕西辖市,古称下邽、莲勺。为陕西省农业大市和人口第二大市。渭南是陕西省的“东大门”,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是中原地区通往陕西乃至大西北的咽喉要道。著名景点有西岳华山、蒲城桥陵、合阳洽川、富平陶艺村、韩城党家村等。
司马迁祠墓:司马迁祠墓坐落在韩城市南10公里芝川镇的韩奕坡悬崖上,始建于西晋永嘉4年。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位。司马迁祠墓建筑自坡下至顶端,依崖就势,层递而上。登其巅,可东望滔滔黄河,西眺巍巍梁山,南瞰古魏长城,北观芝水长流,可谓山环水抱,气象万千。壮观的自然形式和秀丽的风光,映衬出司马迁的高尚人格和伟大的业绩。
⑶ 无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古运河畔的博物馆值得一去吗
在无锡古运河畔,历史上就有许多的窑厂,尤其是明清时期为江南地区重要的砖瓦生产及贸易基地,如今我们所看到的这座博物馆是在原来的“清名并线水带厂”的厂址基础上改建而成,一共两层高,展厅总面积约3000多平方米,规模颇大。
不知道,你到无锡旅游时,有没有去过或听说过“无锡窑群遗址博物馆”?
⑷ 岱海遗址群的“三大代表遗址”
岱海遗址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凉城县岱海周围,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版遗址。岱海遗址群权,由王墓山、老虎山、园子沟等三处典型遗址组成。 墓山遗址分成上、中、下三区,总面积约17万平方米。
王墓山遗址分成上、中、下三区,总面积约17万平方米。已清理出半地穴式房址21座、灰坑15个,其年代为距今6000年至5000年左右。
老虎山遗址是“老虎山文化”的命名地,总面积约13万平方米,已清理出半地穴式房址68座、灰坑34个、窑址和墓葬各3座。其年代为距今4500年至4300年左右。
(4)窑群遗址扩展阅读
园子沟遗址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已清理出窑洞式或半地穴式房址87座、灰坑4个、窑址6座,出土陶、石器200余件。
房址均沿等高线成排分布,居住面及墙壁上抹有白灰面,这批保存较好、布局有序、形制规范的窑洞式房屋在国内同期遗址中少见。其年代为距今4500年至4300年左右。
⑸ 官窑现在遗址是今天哪个地方
钧官窑遗址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景区。组建于1991年6月,位于河南省禹州钧官窑路北段版,占地47000平方米权。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钧官窑遗址坐落其中。钧瓷是我国陶瓷中的奇珍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为宋代五大名窑瓷之一。它以五彩斑斓的釉色,古朴典雅的格调,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之美誉。
⑹ 一篇无锡古运河之旅的作文
古运河之韵
站在清名桥向东南远望,一色碧绿铺满粉墙黛瓦的江南民居,绿树成行,枝叶拂面。或随路延伸,或依坡起伏,或沿河滴翠。在这簇簇绿色中,敞露着一座座窑墩陈迹,也许是古窑的残土肥沃,树木草花特 别茂盛,特别丰腴,槐可参天,柳拂人面,每一棵都如塔如钟,贮满沉思,然后又渐渐撒开枝叶,卷起团团绿烟,带着岁月的沧桑直向云天飘曳。这就是“古窑披翠”的景观。
明清时期,随着官府建城筑墙、民间造桥建房的需要,无锡的烘窑造砖行业应运而生。古窑所在的大窑路地区,西临古运河,北靠伯渎港,河道四通八达,河岸平坦,水运便捷。附近土质优良,适宜制砖造瓦,人们就地挖土建窑,自制土坯凉干烘制,以后逐年增加,形成规模。至清代已集中200多座“蒙 顶倒焰窑”,其时有“横十里竖十里”之说,窑座群集在纵横二三里方圆之内,为苏南仅有,可谓“窑窑 相望,烟尘袅袅”。
当年的烘窑业是无锡地区的手工业先驱,兴旺时期,直接和间接从事窑业生产的工人达万人。民间曾流传过一句俚语,叫做“窑荒十八行”,窑业兴则十八个行业兴,窑业衰则十八个行业衰,可见,当时窑业在无锡的地位是何等的举足轻重。
当年的烘窑业是无锡地区的手工业先驱,兴旺时期,直接和间接从事窑业生产的工人达万人。民间曾流传过一句俚语,叫做“窑荒十八行”,窑业兴则十八个行业兴,窑业衰则十八个行业衰,可见,当时窑业在无锡的地位是何等的举足轻重。
古窑是明清乃至近代手工业发展和社会文化的见证,座落在沙巷3号的十九世纪中期建造的窑业公所 ,如今保存完好,这座石库门结构的建筑墙厚如堡,风格雄浑凝重,如能在此地建成窑业砖瓦历史的博物馆,再现“窑有百座,窑工近万”的盛景,那是很值得观瞻的事。
恐怕谁都知道普通的一块瓦片有多大,但是差不多有一张茶几大小,重达150多斤,要两三个人才能抬得动的一块瓦片,你有没有见过呢?作为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重要节点之一的无锡窑群遗址博物馆不久就将面向社会开放,在布展过程中,博物馆从各处征集到了120余件展现无锡窑业历史和文化的砖瓦文物,而就在这些“宝贝”中,两块巨大的瓦片格外引人注目,堪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在窑群遗址博物馆内见到了这两块“巨瓦”。其中一块尺寸为70厘米×64厘米×10厘米,重达150多斤,另一块较小的尺寸为47厘米×64厘米×10厘米,也有100多斤重,两块瓦片的表面均刻有“袁恒盛号”的铭文。窑群遗址博物馆馆长、大窑路窑业世家黄家后人黄寿林向记者介绍,这两块瓦片是由同为大窑路窑业世家的殷家提供的,发现的时候瓦片上已布满了青苔。
据专家考证,这两块瓦片起码有四五百年历史,为皇宫所用瓦片,之所以流落在民间,推测其很有可能是这一类型瓦片的样品,能够保留到今天,确实十分罕见。这么重的瓦片,屋顶怎么承受得起呢?黄寿林告诉记者,这两块瓦片并非“盖瓦”,应该是斜屋面底部用作排水的“底瓦”,而且皇宫中的建筑异常大气而且结实,所以才有可能使用体积如此之大、分量如此之重的建筑材料。
在窑群遗址博物馆的展厅中,除了这两块“巨瓦”之外,还有包括金砖、城砖、墓砖、砖雕、水牌等等各种类型的砖瓦制品,涉及到建筑材料和生活用品。黄寿林向记者介绍,从明洪武年间一直到解放初期,大窑路的窑业兴盛了几百年,这里曾经聚集着大大小小百余座古窑,出产的砖瓦远近驰名,“大窑货”有口皆碑,甚至还有产品远销至南洋。虽然历经时代变迁,百余座古窑只剩下十六七座,保存较完好的也仅有六七座,但是这些古窑,以及由其出产并留存至今的各类砖瓦产品,却是古运河畔曾经辉煌的无锡窑业的历史见证。因此,在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复的过程中,打造窑群遗址博物馆展现无锡窑业的历史和文化就成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据悉,博物馆将完成背面三个窑址的修复,这些窑址修复后将与博物馆连为一体,成为一个有效的展示部分。此外,博物馆的文物征集工作还在继续进行,除了已经进馆的120余件砖瓦文物外,记者在黄寿林的办公室又见到了他征集到的20余件用于砖瓦生产的工具,有些是仿制的,但是更多的是当年留下的实物。黄寿林向记者介绍,这些工具也即将进入博物馆,配合馆内的主题雕塑,向游客生动再现砖瓦生产的流程和工艺。
(我在网上拼凑起来的。。。语句不通顺 不要怪额 我还没有完整的看过一遍呢。。。- -)
⑺ 明长城砖窑群的开放
明长城砖窑群坐落在距秦皇岛市区28公里的抚宁县板场峪村长城脚下,于2002年冬被发现并开始发掘出土,目前已探明有66座砖窑和灰窑。据考证,这一带在明代属蓟镇长城的重要关隘,明隆庆、万历年间,戚继光等将领曾对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的明早期石筑夯土长城进行加砖重修,这些砖窑就是为满足当时大量用砖的需要而成批修建的。这样大规模的、保存完好的长城砖窑群的发现,对研究明长城的建筑形制及建筑材料具有科学价值,被长城学家称为长城考古史上从未有过的重大发现。
首批开放的明长城砖窑是河北省文物工作者已经完成考古发掘的2号、4号两座砖窑。两座砖窑结构基本相同,由窑门、窑室、工作面三部分组成,其中窑室又有火膛、窑床、烟孔、烟囱、窑身、窑壁和窑口等构造。窑门形制完整,均为半圆形券门,用青砖砌成。除窑顶被揭开外,两座砖窑遗址完全呈现出土时的情形:2号窑内,满窑400多年前烧制好的长城砖一层层错落着码放如初,共有17层1700多块,4号窑底部存有少量竖放的长城砖。每块砖长36厘米,宽17厘米,厚9厘米,重约10.5公斤。河北省秦皇岛市境内的明长城砖窑群遗址近日部分向游人开放,先睹为快的游客不禁赞叹400多年前先人高超的烧砖工艺。
⑻ 井陉窑遗址的考古过程
中国考古工作者经过10年的考古调查,共发现并确定了10处窑区遗址,其中河东坡区、冯家沟区的面积已超过10万平方米,而城关窑址时代跨度大,内涵丰富,最为重要。
1989年河北省文物工作者在对井陉文物进行复查时,发现了东关、河东坡、东窑岭村三处窑址,并在此后的8年时间内,在井陉境内的天长、秀林、南陉三个乡镇及矿区天护、冯家沟村约16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发现了九处窑区。包括东关、河东坡、东窑岭、梅庄、南秀林、冯家沟,南陉、北陉、南防口,共三大片,面积超过一百六十万平方米。
1995年,井陉窑一次出土了完整的印花模子12件,图案各异,精美程度不仅比定窑模子毫不逊色,且图案形式内窑款超出了定窑的品种;
1998年7月,井陉窑又出土了唐五代、金代的窑炉、作坊,为我国北方诸窑口的关系及陶瓷研究增添了重要实物;
1999年河北省文研所在窑址中找到了流散的30多件瓷器,唐代莲花熏碗、白釉双鱼四系背壶、宋代的水波纹腰圆白瓷枕,金代的戳印立鹿蝶花纹叶式枕,一件件精美的瓷器初步展示了这一窑口长达一千三百多年的制瓷历史,对推动北方古陶瓷史研究有重要价值;
2000年9月,窑群的发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处金代苗姓窑场遗址作坊保存下来晾坯架栏、烘坯碳沟遗迹为金元制瓷史增添重要资料;
2000年“井陉窑出土了戳印点彩戳模”的消息更是震动了国内的陶瓷界,井陉窑的研究成为世纪之交文物界的盛事。
⑼ 无锡有哪些旅游景区
无锡有哪些旅游景区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5A级景区:
无锡中影视基地景区(三国城、水浒城、唐城)、无锡市灵山景区(凭借世界佛教论坛特殊升等)、无锡市太湖鼋头渚风景区
国家4A级景区:
中国吴文化博览园,无锡横山梅园风景区,无锡崇安寺风景区,无锡南禅寺风景区,宜兴善卷洞风景区,无锡市锡惠园林文物名胜区,无锡市蠡园公园无锡市薛福成故居,无锡市东林书院无锡博物院,江阴江苏学政文化旅游区,江阴滨江要塞旅游度假区,宜兴团氿风景区薛福成故居,鸿山遗址博物馆,无锡鸿山泰伯景区,宜兴竹海风景区,宜兴龙背山森林公园,无锡动物园·,太湖欢乐园,中国吴文化博物馆,·鸿山遗址博物馆,名迹景点蠡湖新城风景区(蠡湖广场、蠡湖公园、渤公岛、蠡堤等),无锡海底世界,太湖广场蠡湖中央公园,梁鸿湿地公园,中华赏石园,马山十八湾龙头渚公园,雪浪山公园,绿波湾度假村,太湖度假村,红沙湾生态景区,古运河、南长老街惠山古镇钱钟书故居,张闻天故居,陆定一故居,顾毓琇故居,崇安寺南禅寺,无锡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惠山森林公园,龙寺生态园,无锡博物院锡剧博物馆,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无锡古窑群遗址博物馆,无锡大剧院阿炳故居
无锡有18景
无锡18景为:
徐霞客故居 鹅鼻揽江 龙头马迹 宜兴竹海 运河古风 东林书院
薛家花园 梅园香雪 中视影城 泰伯遗迹 鼋渚春涛 太湖仙岛
二泉映月 灵山胜境 蠡湖烟绿 锡山晴云 寄畅清韵 善卷洞天
其中:
徐霞客故居 鹅鼻揽江 是江阴景点
宜兴竹海 善卷洞天 是宜兴景点
18景中以自然见长的是:鹅鼻揽江 龙头马迹 宜兴竹海 鼋渚春涛 太湖仙岛 善卷洞天
其中鹅鼻揽江是江阴鹅鼻咀公园,20元门票,看长江炮台和江阴长江大桥
龙头马迹在灵山附近,看太湖风光,属龙头渚公园, 门票:25元
鼋渚春涛 太湖仙岛同属鼋头渚公园,门票105元,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
宜兴竹海 看竹成林,品尝竹子周边产品,竹海景区:60
善卷洞天 看地下岩洞,别有洞天:宜兴善卷风景区 120
18景中属人文景观的为:徐霞客故居(12元),东林书院(16元) 薛家花园(25元),泰伯遗迹10元
18景中属人造的为:中视影城 蠡湖烟绿 梅园香雪
中视影城包括唐城(40元),三国城,水浒城(两城联票150元)都是影视拍摄基地
蠡湖烟绿(蠡园30元) 梅园香雪(梅园35元) 都是旧时的私人园林,依山傍湖,风景优美。
二泉映月 锡山晴云 寄畅清韵 同属锡惠公园景区(套票60-70元)古迹众多。
运河古风欣赏运河风光(坐船游船票75元)
灵山胜境:以佛见长,气势恢弘,门票1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