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定陶遗址

定陶遗址

发布时间: 2021-02-05 05:30:33

㈠ 定陶 汉墓什么时候发现的

定陶大型汉墓位于菏泽市定陶县马集镇大李家村西北约2000米,属于灵圣湖遗回址的组成部分。上答世纪50年代遗址地面仍保留有三个高大的墓葬封土堆,农业学大寨时期被取土平毁。此次发掘的属于其中一座墓葬。考古发掘工作于2010年10月正式开始,至今年4月,初步掌握了墓葬的规模、结构和保存情况。

㈡ 定陶区的古代名人

仿山旅游区位于城区北6公里,菏(泽)商(丘)公路东1公里处。属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鲁西南地区著名旅游景点和游览胜地,为国家AAA级景区。

官堌堆
官堌堆位于定陶区西北6.3公里,仿山乡姜楼村南400米处。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堌堆高6米,长60米,宽
48米,总面积近2900平方米。
官堌堆文化内涵丰富,从发掘出土的石刀、石镰、石针、陶器等文物考证,此堌堆为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新石器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洪水茫茫,人类只得择高台居住。大禹治水成功后,“九河既道,雷夏复泽,于是民得下丘居土”。该堌堆乃大禹治水前原始居民的居所。 戚姬寺位于城区东北6.5公里,杜堂乡戚庄村西,占地面积3334平方米,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戚姬,汉高祖刘邦之爱妃。楚汉相争时,彭城(今徐州市)一战,刘邦失利,逃至定陶,夜宿戚家寨(今戚姬寺东),与戚姬结为夫妻。戚夫人就此有孕,后生子如意。[7]

项梁墓位于定陶区城东北2.5公里,堌堆刘庄西南100米处。现存封土高出地面2米,南北长130米,东西宽52米,占地面积10余亩,平面呈椭园形。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梁王台遗址位于定陶区城东北3公里,定陶镇贾楼村西北100米。梁王台南北长50米,东西宽35米,高2米。乃汉初梁王彭越的点将台。2013年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定陶城区往东北走5华里,就到了一个叫崔庄的小村落。穿过一片田地,往村北再走200米,有一土冢,即为范蠡墓,2013年被列为山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史记·货殖列传》:范蠡“之陶为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范蠡十九年间,三致千金,富可敌国,成为后世商人尊奉的商业鼻祖。 左山寺,又名左山禅寺,位于定陶区马集镇郭庄村南300米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原名兴华禅院,建于东汉年间,隋、唐、宋时最为兴盛。
明代寺院占地2.67余公顷,自南至北依次建有戏楼、寺门、钟楼、鼓楼、关帝庙、白衣奶奶庙、龙王殿、祖师庙等300余间,以天王殿、十八罗汉堂、立佛殿、睡佛殿、藏经殿和百神殿最为雄伟。殿中的神像雕刻精巧,造型优美,百神殿百尊神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寺院西南角有宝乘塔,下藏舍利子6颗。
定陶灵圣湖汉墓位于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马集镇大李家村西北约2000米。

墓地原有3座大型封土墓葬,封土早年被平毁。 该墓葬属于“甲”字形大型木椁墓,封土直径约150米。从墓室结构初步判断,墓葬年代属于西汉晚期。该墓是山东发掘的规模最大的木椁墓葬。2013年4月,山东省定陶灵圣湖汉墓入选 被称为“文物界奥斯卡”的201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 定陶战役
陇海战役后,国民党军迅速在郑州、徐州地区集结了14个整编师32个旅共30万人的兵力,准备对冀鲁豫解放区发动进攻,企图歼灭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于陇海路以北之定陶、曹县地区。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决定,集中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第2、第3、第6、第7纵队及冀南、冀鲁豫两军区之武装共5万人,首先歼灭整编第3师,尔后再歼整编第47师一部或大部,以粉碎郑州各路敌军的进攻。定陶战役历时5天,共歼灭国民军1个整编师师部、4个旅,共1.7万余人,其中俘敌1.2万人,缴获坦克6辆及大批军用物资。

㈢ 黄肠题凑的定陶发现

2011年6月,考古人员对山东定陶灵圣湖遗址一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时有重大考古发现,据专家介绍,“黄肠题凑”墓葬规格的西汉墓室在山东省尚属首次发现。2013年4月9日,山东定陶灵圣湖汉墓考古项目顺利入选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据介绍,墓位于山东省定陶县马集镇大李家村西北约2000米,墓地原有3座大型封土墓葬,早年被平毁。近几年历经多次盗掘,给该墓保护带来很大难度。墓葬现存封土分两部分。该墓葬属于甲字形大型木椁墓,墓道为斜坡式,两侧带有二层台。墓坑近方形,属于地上墓坑。墓葬的核心部分是墓室,墓室近方形,边长约23米,顶部及四周用青砖垒砌封护。木椁墓室包括“黄肠题凑”、回廊外12个侧室、回廊、前室、中室、后室以及前、中、后三室的8个耳室、各室间甬道、四个门道,中室内放置有一具漆棺。整个墓室结构南北对称。据统计,墓室外围的黄肠木近21000根,每根长1.15米。各侧室壁皆为黄肠木垒砌,长70厘米,共12006根。回廊内、中室四周也由黄肠木叠垒,共2412根。黄肠木皆是3根薄枋木穿榫连接成一组。椁室顶部垒砌五层宽窄不均、厚30至40厘米的枋木。木质保存较好,木材总量约2200立方米。经初步鉴定木材种类,椁室顶部五层枋木为楠木及硬木松,黄肠木属于柏木,棺为梓木。
另“黄肠题凑”是西汉帝王陵寝独特的形制,椁室四周用柏木堆垒成回形结构,是一种高规格葬制,只有天子才能享用,但天子也可以把这种待遇赏赐给王侯级皇室成员及宠臣。定陶地区在西汉时期定陶间续隶属梁国、济阴国(郡)、定陶国。称王者有梁王彭越、刘恢、吕铲、刘揖、刘武、济阴王刘不识、第一定陶国王刘嚣、第二定陶国一任定陶王刘康、二任王刘欣、三任王刘景。史料记载,刘康为汉元帝之子,公元前41年被立为济阴王,公元前36年封为定陶恭王,公元前25年死后葬于定陶。汉成帝无子,公元前7年,刘康之子刘欣继承皇位,尊刘康为恭皇,置地扩建恭皇陵。根据史料记载排查,该墓只有定陶王刘康及其王后较为符合。但刘康徙封到定陶为王仅3年,建如此规模的大型“黄肠题凑”墓并非易事,且不属于定陶国辖区的山阳郡(国)人是否参与为其建墓亦有疑问。
定陶王后丁姬在《汉书·成帝本纪》中有记载:“建平二年(前5年)六月庚申,帝太后丁氏崩。上曰:朕闻夫妇一体。诗云:‘谷则异室,死则同穴。’昔季武子成寑,杜氏之殡在西阶下,请合葬而许之。……帝太后宜起陵恭皇之圆。遂葬定陶。发陈留、济阴近郡国五万人穿复土”;《汉书·外戚传》载“遣大司马票骑将军明东送葬于定陶,贵震山东”;哀帝以汉代“天子之制”殡葬其母丁姬,用“梓宫”,着“珠玉之衣”。因此,丁太后死后以“黄肠题凑”葬制葬于定陶应为可信。“山阳昌邑”等地名正迎合“发陈留、济阴近郡国五万人穿复土”之言。而且元、成、哀帝时期,西汉晚期外戚专权,王氏与傅、丁氏间的斗争甚为激烈。致使王莽秉政后,毁傅、丁两太后坟冢。王莽对丁太后墓的破坏,大体应主要是将墓中的随葬品清除、去掉玉衣、替换木棺,而墓外的陵园及其他设施并非毁之殆尽,正迎合发掘清理后只有木棺,无玉衣、陪葬器物等情况。
还有另一种说法,据《定陶县志·封域》记载:“左冈寰宇记云,左冈冈阜连属,林木交映,以近左城,故名。相传春秋左邱明父葬处,其旁为汉定陶共王陵,按志左城即古陶邱地。”现今左山寺正好位于该墓葬群南4华里。如果说此左山即为彼左山,那么该墓地即为定陶共王陵。虽然被盗严重,但从出土较多的鎏金车马器以及10余片金箔及其他文物,墓葬规格显然属于诸侯王级,结合定陶汉墓的墓葬结构以及出土青砖带有大量楷书兼隶、行书体文字演变时代特征,判定该墓葬时代属于西汉晚期。

㈣ 山东省定陶县西周王陵在哪里呢

2004年2月,有关部门对周原遗址进行常规普查时,在周公庙风景区发现一处两周时期版最高等级权的大型墓葬群。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组成考古队,对周公庙地区进行了大规模调查,大面积钻探和抢救性发掘。共钻探出墓葬22座,其中有四条墓道的10座,三条墓道、二条墓道和一条墓道的各四座,另有陪葬坑14座。在这以前,由于现有的技术条件、地下文物出土后难以妥善保管等原因,文物法规定各地不得擅自发掘王陵等高级别墓葬。这次周公庙获准发掘,主要是因为目前掌握的周代资料极其有限,此前也从来发现或发掘过一座周代王陵墓葬。发掘周公庙地下墓葬对于填补、丰富夏商周历史具有重大意义。在以前的发掘过程中,已经出现成果,如:发现了数以千计的周代砖瓦、瓦当,打破了“秦砖汉瓦”的说法,把我国建筑用砖瓦的历史至少提前了六、七百年。

㈤ 霸王坟古墓群的西楚霸王之墓

项羽自刎乌江,《史记·项羽本纪》(下简称“本纪”)有载:
於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义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原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於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馀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馀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後,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
项羽自刎以后,汉将争夺项王尸骸,或有自相残杀者死数十人。王翳势强,得项羽头颅,吕马童与杨喜吕胜杨武等四将,各得一体,持向汉王前报功。汉王命将五体凑合,果然相符,遂即分封五人,命吕马童为中水侯,王翳为杜衍侯,杨喜为赤泉侯,杨武为吴防侯,吕胜为涅阳侯。
据《史记》记载,项王战败自刎乌江,楚地全都投降了汉王刘邦,只有鲁县不降服,他们不相信项羽已死。汉王率领天下之兵想要屠戮鲁城,但兵临城下,“犹闻弦诵之声”。考虑到他们恪守礼义,为君主守节不惜一死。便取项王头颅给鲁人看,守城李将军自刎,鲁地父老投降。因为当初楚怀王封项羽为鲁公,他死后鲁国又最后投降,且谷城一带又是项羽的根据地,所以,按照鲁公这一封号的礼仪把项王安葬在谷城附近,即现在位置,并建祠堂以祭祀。汉王亲自发丧,恸哭离去。此事也见《本纪》(另《资治通鉴》中与《本纪》所记同):
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始,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後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
另外还有两地称有霸王墓者,一是安徽省和和县乌江镇凤凰山,附近还有虞姬坟,传说在项王自刎后葬于此,又因是葬了项羽的“分裂之余”即残骸和血衣,故称“衣冠冢”。墓成后有人于此建亭祭祀,人称“项亭”。唐初建祠,上元三年(762),书法家李阳冰篆额曰:“西楚霸王灵祠”。唐会昌元年(841),宰相李德裕撰写《项王亭赋并序》,南唐文学家徐铉撰写《项王亭碑》,南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命名乌江项羽庙为“英惠庙”,历代屡经修葺扩建。后屡遭兵燹,大部建筑物被毁。清同治七年(1868),重塑霸王像,“文化大革命”中,塑像、墓地被毁。1984年重建享殿五间,殿中塑立仿青铜霸王像一尊,高达2.66米。上悬书法家田原手迹“叱咤风云”横匾,还有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朱丹、书法家林散之、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等题写的楹联等。所见项羽陵墓呈椭圆形,砌以青石。墓上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墓前有明万历和州知州谭之风“题西楚霸王之墓”碑。唐宋时有诗人孟郊、杜牧、苏舜钦、陆游、王安石等也曾于此处凭吊题诗。
一是曲阜五泉庄墓,俗称“霸王坟”,位于曲阜西周鲁国故城东北角之东约100米处,原封土直径约50─60米,现存封土直径30多米、斜高20多米。乾隆版《曲阜县志》记载:“在鲁城东里许,俗称为霸王冢,”也就是当地传说的“古城大冢”。乾隆27年孔子六十九代孙孔继汾编纂的《阙里文献考》记载:“曲阜城东北有古冢,俗名霸王头,相传为项羽首处云。”当地也有霸王故事的传说,也有个别名人记诗,如清代颜光猷《赞霸王坟》诗:“四面楚歌霸业移,乌江战败有谁知,鲁人尚自终臣节,闭户弦诵拒汉师”。
那么,历史上的楚霸王项羽墓究竟是哪儿呢?笔者认为我们还是应该依据最早的史料探讨真正的项羽墓,而最早的史料就是《本纪》了,即“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明确指出项羽是葬于谷城。“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进一步说明项羽葬谷城的可信性。而《史记》作者司马迁距楚汉战争时间较近,也应最详实。 《史记》中的“谷城”,就是后来的谷城,今平阴县东阿镇,非是今之东阿县。《辞海》记:“春秋时齐国谷邑,秦代称为谷城,也称小谷,明洪武八年后设东阿县”。汉时置谷城县,与东阿并立两县,同属东郡,北齐时省谷城入东阿县(今旧县乡北东阿镇)。隋开皇16年,由原东阿县析置阳谷县,是取原东阿县界故阳谷亭为名。阳谷亭春秋时期为齐国之阳谷邑,址在今王古店村东(按:应为“阳谷店”,“王古店”是讹称)。因地处谷山(又称谷城山、黄山,在今平阴县东阿镇驻地北)谷城(今东阿镇)之间,故称阳谷,阳谷、谷城非一城也,更异于湖北襄樊市之谷城县。历史上由于黄河泛滥改道,东阿县治也数次挪移,明洪武8年移至谷城。历史上记载项羽墓在谷城的较多,如三国魏时王象、刘劭等编纂的《皇览》
项王冢在东郡谷城东去县十五里。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八济水篇:
又北过谷城县西,济水侧岸有尹卯垒,南去鱼山四十余里,是谷城县界。故《春秋》之小谷城也……县有黄山台。黄石公与张子房期处也。……城西北三里,有项王羽之冢,半许毁坏,石碣尚存,题云项王之墓。《皇览》云冢去县十五里,谬也。今彭城谷阳城西南,又有项羽冢,非也。余按史迁记,鲁为楚守,汉王示羽首,鲁乃降,遂以鲁公礼葬羽于谷城,宁得言彼也。济水又北径周首亭西……又北过临邑县东,……济水又北径平阴城西。
唐初魏王李泰《括地志》
项羽墓在济州东阿县东二十七里,谷城西三里。述征记项羽墓在谷城西北三里半许,毁坏,有碣石“项王之墓”。
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
项羽墓在蕲县东七十里,汉高祖葬羽於谷城,今济北谷城有项羽冢,此又有墓,按《汉纪》,斩羽东城,楚悉定,独鲁不下,乃持羽头示其父兄云云。《项羽传》,杨喜等五人,各分其一体,岂此葬其体,谷城葬其头也。
明末清初顾炎武《日知录》:
《史记》汉高祖以卢贡礼葬项王谷城,即“济北谷城”。
清代洪亮吉游谷城谒项羽墓,也有一篇《东阿县西楚霸王墓记》
予以屠维之岁始夏之月,夜抵东阿县于舍第。及长白谬君寻西楚霸王之墓。维时暑目倾谷,美风满山。元扃既臻,双垄兀云。寻碑读之,云有李将军从王死,实附葬焉。嗟呼,史迁不乱,其名列五代并遗其说,独使天横之客扬义魄于车湖,彭越之臣振哀声于西日,予实恨焉。且夫世之谓大王者,徒以淮阳。旧汉范增本楚生简贤之名,虞兮一致骏焉。———楚邦遗臣,独高埋舄之谊,大王之爱士至矣,将军之报主忠矣。是知之崛起得死士而能,然一人从之,较兴王而裂矣,天之知也,人何恨焉。于是索此村酒,敬奠英魂。昭臣主之大纲,破古今之殊说。可知无松濯濯,不偃汉家之大风。是为记。
上述史书所记谷城、项羽墓,其地理位置与现在相符。《东阿县志》亦有:
汉项羽墓 在县城南,汉高帝既灭楚,鲁犹为项羽守,乃将项羽头示鲁兵,乃降。遂以鲁公礼葬于谷城。皇览曰:“谷城县东十五里有项羽冢”。《水经注》曰:“谷城西北三里有项王之冢在焉。石碣具存”,《皇览》所云非也。《述征记》云在谷城西北三里,盖本之《水经》云。《汉书》注,宋自以宋叫谷熟县,为项王葬所,非是。
另外,《资治通鉴》中也有记载。《东阿县志》言项王墓“在县城南”,鲁西的“谷城”之称明清时已不复存在,所以说在“县城南”。今项羽墓附近的古谷城遗址(按:王古店村东),就是周汉时期的谷城城邑遗址。《县志》所指“《皇览》所云非也”,应是依据晚期的谷城地理位置判断古时谷城位置,真正“非也”。
谷城,历史上较为有名,战国时齐国襄公与其异母妹文姜(原鲁桓公之妻)淫乱的丑事就曾发生在这里,二人曾在这里游乐月余,鲁庄公32年春,鲁庄公发丁夫为管仲在这里筑城,作为他的私邑,称小谷。鲁僖公元年和3年,鲁僖公先后两次会齐侯、宋公、江国人、黄国人在谷城结盟,商议讨伐楚国。11年夏,鲁僖公和夫人姜氏在这里会见齐侯。28年春,齐国因为楚国攻取谷城之故,联合晋国抗楚。此年4月,晋、楚战于城濮,楚国大败。晋国军队谷城停留数日而还。鲁文公17年6月,鲁文公与齐侯盟于谷城。七月,鲁文公从谷回国。
鲁宣公14年冬,公孙归父会齐侯于谷城。并会见晏桓子,与他谈论鲁国礼乐。鲁成公17年11月,齐国大夫崔杼以谷城反叛。秦始皇帝时将全国划分为三十六郡,谷城属济北郡。汉高祖12年,丞相张良跟从皇帝过济北,得谷城山下黄石,取而宝祠之。
我们现在仍能看到这个谷城遗址,它位于旧县乡王古店村东1000米处,基本呈方形,东西800米,南北900米。其东、南、北三面环山,有东西向的两条山水沟在遗址内穿过。土质为山间黄粘土与坡积物混合土,文化层厚在1.5米~4.5米之间。地表暴露物有夹砂瓮罐陶残片、夹砂陶鬲足和泥质灰陶片、豆盘、红烧土块及大量蚌片,并有残存较大灰坑,为商至汉遗址。这个遗址约是春秋时期的“小谷”。在项羽墓附近,也是一个古代商至汉遗址区,东西80米,南北150米。为山间台形地,文化层厚约6米。地表暴露物有蚌片、夹砂红褐陶鬲足、泥质灰陶瓮罐口沿等,部分饰绳纹。证明这一带早期就是人们的生活居住区,同时也证明了历史上的谷城的真实存在。旧县乡项羽墓的存在,并非历史非言,不过埋葬的只是项羽头颅。古时若人身首异处,则以头葬为准,旧如兵神蚩尤冢,蚩尤杯黄帝大败以后,被押到黄帝军中夔鼓下杀死,为了预防他变成妖精,黄帝就把蚩尤的身体肢解,分处安葬,以防他在地下造反。所以今天山东郓城、山东巨鹿县、河北成安、山西运城都有蚩尤冢。但历代史记多人为在“在东平寿张县阚乡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匹绛帛,民名为蚩尤旗”,因为这里埋葬的是他的头颅,古时人们常于十月祭祀蚩尤。他处为其肩髀等,则没有祭祀。楼兰古城还出土有所谓木尸,死者只余头颅,身躯及下肢用木头雕成,木棍代替双臂。这是远里家乡之人若客死异乡,亲友只能把人头带回家乡,然后以树木制成身躯安葬,是以头为重,代表着人的灵魂。所以说这里就是项羽的真实墓葬。至于汉高祖刘邦也仰慕项羽是英雄,给他是否配有完身,则不得而知了。
至于安徽和州和曲阜的“霸王墓”、“霸王冢”,与当时项羽自刎乌江、鲁城(曲阜)难下有关,已有先人指出其两墓地为项羽“衣冠冢”,则非为项羽真实墓葬。这是后人为纪念或据传说故事臆会而空穴来坟,旧县乡霸王墓才是正说。另如唐代程咬金,死后葬余陕西,陪葬昭陵,但他的家乡就有他的墓臧,在腊山村附近,只不过是埋葬他的衣冠罢了,也时其后认为纪念他而修建的。 今东平县旧县乡一带东阿等曾是项羽的根据地之一,因为东平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即“东振齐鲁,北抵幽燕,西逾赵魏,南距大河”,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群雄争霸,多占取东平,楚霸王项羽就是把东平即鲁西南一带作为根据地之一,横扫中原。
项羽名籍,始皇十五年(前232年)出生在今江苏宿迁市,身高八尺有余,力大能举鼎,才气超过常人,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大将,被封在项地,所以姓项。其祖父项燕,在秦朝为官,其季父是项梁。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相羽见秦王,对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也”,足见项羽雄心大志。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项梁、项羽叔父二人于会稽起事,队伍逐渐壮大,图谋霸业,扶立楚国旧子熊心为怀王。一路北征,进于齐鲁。首先攻占亢父(时属东平无盐县地),又和齐将田荣、司马龙且的军队一起去援救东阿(属东平地),在东阿大败秦军,并击破东阿附近的秦军。东阿一战使楚军力量壮大的起始点,楚军遂在东原一带屯兵驻城,作为根据地,兵出四击,攻击秦军。项梁欲联合齐军西进,但田荣因齐国故相田角之故不肯发兵,于是项梁派沛公刘邦和项羽另外去攻打城阳,屠戮了这个县。继续西进,取濮阳,攻定陶,沿路攻取城邑,直到雍丘,复回头攻打外黄。
在定陶战斗中,即二世皇帝三年(前217年)十月,项梁死,楚怀王任命爱将宋义为上将军,以项羽为鲁公,为次将,发兵援救赵国,其他各路将领都隶属于宋义,号称卿子冠军,项羽稍不得势。部队进发抵达安阳,停留四十六天不向前进。项羽认为赵国情况危急,“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应该立即战斗,宋义则认为不如座山观虎斗,胜败属谁对楚军都有利,并蔑语项羽:“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不听指挥者皆斩,以此威胁项羽。宋义较自私,因齐国无相国,凭楚军之威派其子宋襄去齐国任相,亲自送到无盐,饮酒高会。时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我们合力攻秦,他却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秦取赵国,势会更强。定陶暂败,怀王坐不安席,集全军于宋义一人,‘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十一月某日清晨,项羽突进军帐,斩其首,对外则言宋义合齐反楚,怀王暗令我诛之。诸将皆慴服,莫敢枝梧,都言开始是相家立楚,今又平乱,遂拥护项羽为代理上将军。于是项羽拥权,派人去追赶宋义的儿子,追至无盐,把他杀了。楚怀王无奈,让项羽作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都归属项羽。
项羽诛杀了卿子冠军,威震楚国,统率诸军,名扬诸侯。项羽激励楚军,使“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士,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渡漳河,破釜沉舟,大败秦军。项羽居诸侯之首,召见诸侯将领,他们入军门时都跪着用膝盖向前走,没有谁敢抬头仰视。自此,项羽真正成了诸侯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隶属于他。
后来项羽攻下秦朝咸阳都称,废怀王自己称王,分封天下,立诸将为侯王。后来项羽又凭借东原之地,平叛齐乱,收取齐鲁全境,进而把山东作为中原地区最大的根据地。刘邦离楚称汉王后,楚汉相争,在东原附近也经过数次战斗,如公元前205年,项羽引兵“至城阳(今菏泽),进谷城,至济北战田荣”,后又“大破汉军,汉军皆走,项随入谷、泗水,杀汉卒十余万人”。但由于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最终败于刘邦。高祖刘邦五年(前202)年自刎乌江(今安徽和县),年仅31岁。王翳拿下项王的头,其他骑兵互相践踏争抢项王的躯体,由于相争而被杀死的有几十人。最后,郎中骑将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争得一个肢体。五人到一块把肢体拼合,正好都对。因此,把项羽的土地分成五块。
历代文人骚客及行政官员也多有前来凭吊者,如南北朝时庾有吾、宋王尔梅、明赵邦彦、清顾炎武等,其中明代诗人张方处有《项王墓诗》二首,一为:“百二秦关王气孤,八千横扫仗昆吾。山围铧领荒坟在,水绕清溪故国无。花草千年迷往事,精灵异代想图雄。李君节义邱山重,春史无名问老夫”。清代进士德清人俞樾在《项王墓》诗中亦有“已置头颅生赠客,还留魂魄战死神”之句。每至清明时节,乡人亦聚此拜祭。
项羽起于民间,三年灭秦,分封王侯,自号“霸王”,势位虽短,但“近古以来未尝有也”。他“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故事也历代流传,“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千古颂歌,“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英雄爱江山更爱美人的故事被中外文人谱写成《霸王别姬》千古绝唱。政通人和,文化兴盛,在我们以文物带动旅游,以旅游促进经济,深入挖掘东平古代历史文化之机,名人文化效应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
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老河口市区南约16.5公里处仙人渡安家岗村汉水东岸的冈地上。分布范围约25万平方米。1992年10月文物部门已发掘了其中的三座土坑竖穴木椁墓,出土有大量青铜器和珍贵的竹简,时代为战国中、晚期,属典型的楚墓。墓地现仍存有四座较大的封土堆,底径约20~40米,高约3~8米。其中位于南部的双冢子较大,当地人俗称霸王坟。周围还有许多战国时期的中小型楚墓。

㈥ 范蠡、项王、梁王、戚姬为何都葬在山东定陶

范蠡抄一代商圣《南阳五岳》之一,葬在天下之中定陶。

还有梁王台距离范蠡墓东一千米

难道这一切都是偶然吗?他们都在天下之中现位于山东定陶。商圣戚夫人项王还有戚夫人之子刘如意全部位于这个地方。当年发生了什么,全部葬在在这个充满神奇的地方。

㈦ 定陶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定陶县 定陶古称陶,又名陶丘,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这里渔猎耕种,繁衍生息。自春秋至西汉800多年间,一直是中原地区的水陆交通中心和全国性经济都会,享有“天下之中”的美誉。尧、舜时期为古陶国。夏商有三翮国。公元前12世纪,周武王封其六弟振铎为曹伯,建曹国,都陶丘。据《史记》载:春秋末期,范蠡助越灭吴后, 辗转至陶,“以陶为天下之中”,遂在此定居经商,“十九年间,三致千金”,被后人尊为商祖,死后葬于陶。《汉书·地理志》:“禹贡陶丘在县西南,有陶邱亭。”。据《说文解字》:“定,安也。”定陶之名由此而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始置定陶县历史上曾12次为国,8次为郡,2次置军,终以县至今。 1949年8月,平原省建立,定陶县属平原省菏泽专区。1952年11月,撤销平原省,定陶县随菏泽专区划属山东省。1958年11月,定陶析入菏泽、成武两县,改属济宁专区。1961年6月,恢复定陶县,属菏泽专区。1978年3月,菏泽地区行政公署成立,定陶县属菏泽地区。 1995年10月23日,撤销定陶县孟海乡、张湾乡,设立孟海镇、张湾镇。 2000年,菏泽地区改菏泽市,定陶县属菏泽市至今。定陶县辖6个镇、13个乡。 名胜古迹 仿山 位于县城北6公里,属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鲁西南地区著名旅游景点和游览胜地。《定陶县志》记载:“仿山在县西北十二里,层阜隆然,古曹国葬地,积壤之高,仿佛如山,自曹叔振铎至伯阳二十五代并祠焉。”公元前1046年,武王灭商,分封天下,遂封其弟叔振铎于曹,建曹国,都陶丘。古曹国是西周首次分封的诸侯国之一。曹国自曹叔振铎至伯阳25代君王死后皆葬于仿山,历代国君不断将墓地封高加大,逐渐形成高阜,仿佛如山,故称仿山。公元前487年曹亡后,曹民怀念故国,便在仿山建造曹伯祠,供奉祭祀。曹伯祠屡圮屡建,延续不绝。唐宋以后,仿山陆续建造寺庙道观,至明清时达到鼎盛,庙宇计有40余座,形成规模宏大的风景寺庙园林。为开发利用仿山旅游资源,定陶县政府设立了仿山旅游开发区,运用市场手段筹集资金,投资2.6亿元进行开发建设。目前,投资3800的一期工程“陶都神苑”景区已建成,并对游客开放。规划项目全部建成后,仿山将成为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以儒商文化文化为灵魂,以田园水景为特征,以范蠡文化园、五湖乐园、世外陶村、陶朱公商贸区、陶都神苑五大板块为支撑,融农业观光、城郊游憩、商务旅游、宗教揽胜等旅游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生态旅游区。 官堌堆 位于仿山乡姜楼村南,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堌堆高6米,长60米,宽48米,总面积近2900平方米。公元前202年,刘邦在此登基称帝,故曰官堌堆 ,亦名受命坛、即位坛。官堌堆文化内涵丰富,从发掘出土的石刀、石镰、石针、陶器等文物考证,此堌堆为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新石器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洪水茫茫,人类只得择高台居住。大禹治水成功后,“九河既道,雷夏复泽,于是民得下丘居土”。该堌堆乃大禹治水前原始居民的居所。公元前202年2月,汉刘邦在楚汉相争获胜后,回师定陶,“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阳”,在官堌堆举行登基大典,建立起延续四百年的大汉王朝。 戚姬寺 位于县城东北6.5公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戚姬,汉高祖刘邦之爱妃。刘邦即位后,封吕雉为皇后,刘盈为太子;封戚姬为贵妃,其子刘如意为赵王。后来刘邦感到太子刘盈性情懦弱,“不类己”,常想废掉刘盈,立如意为太子。因此戚姬母子遭到吕后的嫉忌。刘邦死后,吕后便毒死了刘如意,又将戚姬的两眼挖出,双耳烧聋,四肢砍去,灌了哑药,扔在厕所里,名之曰“人彘”(人猪的意思),将戚姬活活地折磨而死。汉文帝刘恒即位以后,铲除诸吕,于公元前179年在戚姬的故乡修建寺院,以作纪念。寺院建筑在高大的土堌堆上,环境僻静,树木参天,引来许多乌鸦来此筑巢。每到傍晚,群鸦归来,绕寺飞鸣,似为哀悼戚姬。 梁王台 位于县城东北3公里,乃汉初梁王彭越的点将台。秦朝末年,昌邑(今属巨野)人彭越曾在定陶、巨野、金乡一带聚众起兵,反抗暴秦。他初事项羽,后归刘邦。在反秦伐楚中,屡立奇功。项羽乌江自刎后,刘邦封他为梁王,建梁国,都定陶。刘邦称帝后,怕有功王侯反叛,便大肆诛戮异姓王。吕后在害死韩信后不久,又诬彭越谋反,刘邦将他杀害,并夷灭三族。为了威慑其他王侯,刘邦下令将彭越的尸体剁成肉块,煮成肉酱,让诸王分食。后人对彭越的这种悲惨遭遇深表同情,就在他的点将台上建殿立碑,以示悼念。梁王台周围低洼潮湿,早晨远望台上,白气茫茫,似雾环绕,因有梁王被害,冤魂不散的传说。 项梁墓 位于县城东北2公里的堌堆刘庄村南。项梁,秦末战争中著名反秦将领,楚名将项燕之子,霸王项羽之叔父。项梁曾因杀人而避居吴中(今江苏苏州)。公元前209年,陈涉揭竿起义,项梁、项羽斩会稽(今浙江绍兴)郡守,举兵响应。项梁借楚将声威,节制起义军各部联合反秦。他自号武信君,在定陶、东阿一带屡破秦军。由于连打胜仗,项梁开始骄傲轻敌,秦将章邯乘机来攻。公元前208年9月,项梁与秦军大战于定陶,兵败身死,就地埋葬。 左山寺 位于马集镇郭庄村南300米处。据《山东通志》载:“山南即旧州治(左城),岗阜连属。林木交映。”当年寺院高大宏伟,古树参天,林木成荫,风景宜人。春秋左丘明父葬于左山,后人有“前贤磊落在春秋,爽气葱茏耀帝邱,太史已随山木古。
求采纳

㈧ 秦汉时期定陶是现在的哪里

定陶古称陶,上古时期为华夏部落活动的核心区域,因尧又叫陶唐氏,遂得名为陶专丘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这里渔猎耕种,繁衍生息。尧、舜时期为古陶国。夏商有三翮国。公元前12世纪,周武王封其六弟振铎为曹伯,建曹国,都陶丘。《说文》:“陶丘有尧城,尧尝居之。”陶丘古城遗址在今马集镇费庄村北200米处。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始置定陶县。历史上曾12次为国,8次为郡,2次置军,终以县至今。
公元前487年,曹国被宋国所灭,郡治移至定陶故城,即今塔坡刘庄与李线庄之间。
自春秋至西汉800多年间,定陶“扼菏(菏水,上古有菏泽,菏山,菏水皆在定陶)、济(济水,古济水过陶丘北,故定陶又名济阴)之要,据淮、徐、宁、卫、燕、赵之脊”,一直是中原地区著名的水陆交通中心、经济都会和军事战略要地,享有“天下之中”的美誉。
西汉建元三年(前138年)改济阴郡,后又改为定陶国,东汉时又改为济阴郡。据《史记》载:春秋末期,范蠡助越灭吴后, 辗转至陶,“以陶为天下之中”,遂在此定居经商,“十九年间,三致千金”,被后人尊为商祖,死后葬于陶,定陶之名由此而始。

㈨ 菏泽定陶马集镇挖墓,是合法的吗,有没有合法批文啊,如果没有农民该怎么办,良田全毁了

我晕,马集哪又发现古墓了?以前力本屯樊庄那边有汉刘邦母亲的墓,现在哪又有了?按照常理来说,这属于占用耕地,应该是有对应补偿的,具体不清楚,建议你去找专业的律师咨询咨询。具体合法不合法,你们要去找他们的工作人员核实,古墓的挖掘手续,应依法向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申报。手续的审批,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手续审批通过后,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会依法对古墓进行挖掘。

国家《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中:第六章,第十七条,第五款规定:对需要长期保存的遗迹或墓葬,应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保护。
换言之,对于没有需要长期保存的遗迹或墓葬,可以不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附:文化部关于发布《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文物)厅(局):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加强我国田野考古工作的业务、技术管理,提高科学水平,保证工作质量,现发布《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请在田野考古工作中参照试行,并把试行中的情况和意见函告我部。

附件:《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

一九八四年五月十日

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田野考古工作是考古学研究的基础,也是保护古代文化遗存的重要手段。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确保田野考古工作符合科学要求,特制订本规程。

第二条 田野考古工作进行领队负责制。领队对执行本规程负有完全责任。每个考古工作者都必须遵守纪律、坚守岗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尊重客观实际的工作作风,模范执行和积极宣传《文物保护法》。

第二章 考古调查与考古钻探

第三条 考古调查

考古调查主要指地面踏察,一般分为区域普查和专题调查。

1. 调查前须拟定调查工作方案,做好资料和物质准备。

2. 调查必须实地勘查,按照《田野考古调查记录表》所列项目逐一填写,或按要点另写出详尽的文字记录。

3. 将调查对象的准确位置标注在地图上,对其全貌和重要的局部摄影、绘图、重要的碑刻、题记等应取拓片。捶拓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确保文物安全。

4. 认真采集各类标本,力求全面反映遗存内涵。

5. 必要时可适当铲平断面或进行个别孔穴钻探,以了解遗存的范围及堆积情况,但不得随意乱挖。

6. 对调查对象要逐一编号。调查所得的全部资料应登记、存档。

7. 及时写出调查工作报告,内容包括:工作经过、主要收获、初步认识、存在问题,以及对今后保护和科研工作的建议等。

第四条 考古钻探

考古钻探是田野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进行时应慎重,尽量减少对古代遗存的损伤。

1. 探孔必须保持规整,孔穴要用纯土填实。

2. 墓葬一般以探到墓口为宜。遗址的布孔不宜过密。

3. 绘制探孔分布图,写出探孔记录,采集探孔遗物。

4. 探明的遗迹现象要写出文字记录,内容包括:分布范围、层位、结构、年代等。测绘平、剖面图。

5. 写出钻探工作报告,内容包括:工作经过、主要收获、初步认识、问题和建议等。

6. 提倡对各种无损伤探测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第三章 遗址发掘

第五条 领队职责

工地领队应对下列事项负责:

1. 组织各项发掘准备工作。

2. 确定发掘区、布方及编号。

3. 指定探方、工作库房和其他工作的负责人。

4. 协调各探方发掘进程,掌握全发掘区的地层划分。保证重要遗迹或遗迹群体的完整。对各种遗迹予以确认、编号及验收。

5. 对发掘中的疑难问题组织现场讨论,并做出最后决定。

6. 决定发掘工作中的其他有关技术问题。

7. 写工地工作日记。主持绘制发掘区平、剖面图。

8. 主持对全部发掘资料的审查、清点、保管和移交等工作。

9. 写出发掘工作情况总结,并对重要遗存提出保护的建议。

10. 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工伤事故,保障文物安全。

第六条 遗址发掘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遗址发掘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揭示与记录遗存的本来面貌。

1. 遗址发掘一般采用探方(沟)法。探方(沟)一般取正方向(磁针指向)。探方面积一般为5乘以5平方米,探沟面积一般为2乘以10平方米,根据遗存的不同和需要亦可适当放大或缩小。探方的西南角为探方的坐标基点。探方的东边和北边各留宽1m的隔梁。东北角1乘以1平方米为关键柱。重要遗址应设立永久性总座标基点。

2. 根据土质、土色和其他现象划分地层和遗迹单位,由晚及早,逐一揭露。必须注意遗存间的关系。

3. 一个遗址的探方、遗迹要统一编号,多次发掘的遗址要避免重复编号。

4. 每个探方及相邻探方平、剖面地层、遗迹现象必须吻合。

5. 跨探方的遗迹单位应由领队指定一方主持处理和记录。需要打掉隔梁时,应征得领队同意。绘好剖面图后方可进行。

6. 较大或较复杂的遗迹现象,应采取分部揭露的方法,如先发掘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一。

7. 重要遗迹如需解剖时,应在仔细观察记录、绘图、照相之后进行,必要时可做模型。重要遗物应在记录、绘图、照相之后起取。

8. 探方负责人必须亲自动手划分地层和处理重要遗迹、遗物,做好记录。

9. 发掘工地必须整洁有序,严防不同地层或遗迹单位的遗物相混杂。发掘完毕,无特殊原因或需要,必须回填。

第七条 出土遗物处理

1. 地层及遗迹单位的遗物应全部采集,标明单位。器物标本(指石、骨、蚌、金属、漆木器,完整或能复原的陶、瓷器,以及其他重要或特殊的遗物)需要单独包装。对难以分清归属的遗物可作参考品或归于较晚的单位。

2. 器物号以探方(沟)的层次或遗迹为单位编排。如层次或遗迹的编号变动,器物号须相应更改。

3. 发掘工地应设立库房,由专人负责。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入库遗物不乱、不损和安全。

4. 工地难以处理的遗物要尽快邀请或送交有关专业人员处理。

第八条 测定标本采集

注意采集碳十四、热释光、古地磁等年代测定标本;注意采集孢子花粉等反映当时自然环境的标本。

第九条 遗址资料记录。

1. 探方、地层和遗迹单位等使用的符号必须统一。
(1)地层根据叠压顺序,自上而下依次编为(1)、(2)、(3)、(4)、(5)等等。
(2)探方和遗迹单位符号一般采用其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如:

探方(沟)--T 灰炕--H 房屋--F 沟--G 灶--Z 窑--Y 路--L 墓葬--M 井--J

2. 文字资料必须合乎记录要点,字迹工整。
(1)坚持写探方发掘日记。内容包括:日期、工作情况、重要遗迹遗物的描述与处理、疑难问题的判断与处理、器物标本的临时登记等。
(2)探方发掘完毕,立即写出探方记录和遗迹记录,填写器物标本登记表。
(3)探方和遗迹记录应使用统一印制的记录本填写。一式二份。

3. 绘图资料要求准确无误,图面清晰、干净,一式二份。
(1)发掘区图包括:位置图和总平、剖面图。平、剖面图要互相吻合。总剖面图要以遗址总座标基点确定水平基线。
(2)探方图包括:平面和四壁剖面图,其他必要附加的平、剖面图,一般比例为1:50。剖面图要以探方座标基点确定水平基线。其他要求同发掘区图。
(3)遗迹图包括:平、剖面(或剖视)图,其他必要附加的平、剖面(或剖视)图,一般比例为1:20。
(4)每幅图必须注明图号、图名、磁针方向、比例、图例、绘制日期、绘图人和必要的说明。

4. 摄影资料必须保证质量和数量。
(1)发掘前要拍摄地貌全景。发掘中的各个阶段要拍摄发掘区全景。
(2)凡遗迹和重要遗物出土情况都要摄影,有的还要拍摄特写照片。对同一对象要进行不同角度与不同感光的重复拍摄。重要的遗迹现象,须在确认摄影资料合乎要求后方继续清理。
(3)摄影要填写登记表。
(4)大面积的考古调查发掘,提倡拍摄或利用航空照片,拍摄电影、录相等。

5. 上述资料以探方或遗迹为单位存档。

第四章 墓葬发掘

第十条 领队职责和工作基本原则

墓葬发掘的领队职责和工作基本原则与遗址发掘相同。

墓葬发掘要注意墓地的平面布局、墓葬与相关遗迹的联系等,并应特别注意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第十一条 墓葬封土

1. 墓葬封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全部掘除、部分掘除或保留。

2. 发掘封土前,应注意封土及其周围有关的遗存,并完成绘图、摄影、文字记录等工作。

3. 发掘封土应分部进行,详细观察封土结构,注意封土与建墓、葬俗有关的遗存,做好资料工作。

第十二条 土圹竖穴墓的发掘

1. 排列密集、关系复杂或与遗址交叠的墓葬,应采用探方法,按遗址发掘的要求,逐层清理,直至生土。

2. 必须搞清墓葬的层位关系,确认墓口界限,方可下挖。要注意区分盗洞、扰洞及其遗留的物品。

3. 填土应逐层发掘,注意填土的结构及与建墓、葬俗有关的遗存。遗物应全部收集。

4. 墓穴(包括墓道、墓室)的清理要注意脚窝、工具痕迹、二层台、壁龛、腰坑等与建墓、葬俗有关的遗迹。要特别注意葬具及其他遗物的朽痕。

5. 随葬品必须经摄影、绘图之后,方得移动。随葬品须逐件编号、登记,其编号必须与墓葬平、剖面图中的编号相符。复杂、易损物品的起取与保存,须遵照有关技术规定,由领队指定有经验的人员专门负责,必要时邀请或送交有关部门进行技术处理。

6. 人骨架应做性别、年龄及体质人类学等鉴定。保存较好的人骨架要全部取回。保存较差的,要尽量取回头骨、盆骨、肢骨和牙齿。骨骼标本要编号,加固。葬式、葬法等有重要价值的,应按原状取回。有可能出尸体的墓葬,要做好出尸体的准备工作,并请医学部门协助处理。

7. 陪葬坑、车马坑等遗迹的清理原则一般同墓室。

第十三条 砖室(石室、洞室)墓的发掘

1. 发掘前须搞清墓葬范围及墓道(门)位置。

2.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由墓道(门)进入墓室清理,否则应采用揭顶法。

3. 要注意墓室的结构。壁画、画像砖(石)和题铭砖(石)等应全部编号、摹绘、捶拓、摄影,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就地保存或全部、部分取回。

4. 葬具、骨架和随葬品的清理原则同土圹竖穴墓。

第十四条 墓葬资料记录

资料记录原则同遗址发掘的要求一致。

1. 文字资料包括:墓葬发掘记录表或详细文字记录、随葬器物登记表。

2. 绘图资料包括:墓地平面图、剖面图,墓葬平面图、剖面图,以及必要的结构图、局部图、分解图和透视图。分层放置的随葬品应绘分层平面图。

3. 摄影资料包括:墓葬结构、葬式、随葬品及与墓葬有关的遗迹现象等。

4. 上述资料以单个墓葬为单位存档。

第五章 发掘资料整理与发掘报告编写

第十五条 发掘资料整理

1. 全面校核田野发掘的记录资料。如原始记录有误,须另纸勘误,严禁改动原始记录。

2. 要尽最大努力复原器物,尤其是陶器。

3. 运用地层学、类型学的方法考察全部资料,确认遗存的相对关系。
(1)选择层位关系明确、出土器物有代表性的若干组遗迹为典型单位。
(2)由早及晚考察器物(主要是陶器)的变化,分型定式,确定标准器。
(3)确定的遗存的年代序列,并反复加以验证。

4. 运用多学科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遗存进行综合考察,如:碳十四年代测定、热释光年代测定、人骨(尸体)鉴定、植物动、标本鉴定、土壤植物孢粉分析、陶(瓷)器成份结构分析、金属成份、结构分析等。

5. 参考有关资料,对遗存进行综合分析。

6. 绘制遗迹、遗物图。编制器物卡片和各种登记表。

7. 写出整理工作总结。对田野工作和资料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必要的说明。

第十六条 发掘报告编写

1. 考古报告必须实是求事地、全面系统地发表资料。

2. 考古报告内容一般包括:遗址(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沿革、既往工作历史;发掘工作经过情况;文化堆积(墓葬布局)与分期;遗迹与遗物;作者认识;有关专业技术报告等。

3. 考古报告中文字、插图、表格、图版必须吻合,确保全部资料准确无误。

4. 考古报告如短时间内不能发表,应先发表简报。多年发掘的大规模遗址、墓地,应按阶段分期整理,分期发表简报。

第六章 发掘资料管理

第十七条 发掘资料管理

1. 文字、绘图、照片和实物等各类资料都是国家的科学档案,必须有专人负责,妥善管理,严防损坏和遗失,任何个人无权私自保存。

2. 实物资料应与登记表所列项目相符。文字、绘图、照片等资料应与档案袋、登记册所列项目相符。

3. 移交和接收各类资料必须有清点交接手续,并做出必要的记录。

4. 所有实物资料的处置,应在考古报告发表之后,由发掘单位提出方案报请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得进行。

5. 对需要长期保存的遗迹或墓葬,应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保护。

第七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本规程的解释权属文化部。各类特殊遗存的发掘可参照本规程的原则进行。

第十九条 本规程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㈩ 求各个朝代都城遗址

一:公元前 (先秦): 1——[夏]安邑山西夏县 西北阳翟河南禹县 2——[商]北亳河南商丘北汤 南亳河南商丘东南汤 西亳河南偃师西汤 殷河南安阳小屯盘庚 朝歌河南淇县纣王 3——[西周]丰镐陕西长安西周文王、丰镐武王 雒邑河南洛阳周成王 ——[东周]雒邑河南洛阳公元前770年 4——(春秋十四诸侯): 鲁曲埠山东曲埠西周初 齐临淄山东临淄西周初 晋绛山西翼城东 秦雍陕西凤翔东南前677年 楚郢湖北江陵纪南城春秋前期 宋商丘河南商丘南西周 卫沫河南淇县同上 陈陈河南淮阳同上 蔡上蔡河南上蔡同上 曹陶山东定陶同上 郑新郑河南新郑春秋初 燕蓟北京城西南春秋 吴吴江苏苏州西周 越会稽浙江绍兴夏 5——(战国七雄): 齐临淄山东临淄西周初 楚郢湖北江陵纪南城春秋前期 燕蓟北京城西南春秋 赵邯郸河北邯郸战国初期 韩郑河南新郑同上 魏大梁河南开封战国中期 秦咸阳陕西咸阳东北前350年自栎阳迁都于此 6——[西汉]长安陕西西安北前200年刘邦建 ——[东汉]雒阳河南洛阳东前25年刘秀建 7——[三国] 魏洛阳河南洛阳东公元220年曹丕建 蜀成都四川成都221年刘备建 吴建业江苏南京222年孙权建 8——(晋): ——[西晋]洛阳河南洛阳东265年司马炎建 ——[东晋]建康江苏南京317年司马睿建 9——[十六国(增冉魏、西燕、代)] 成(汉)成都四川成都李雄于304年建 前赵长安陕西西安西北匈奴人刘曜于318年建 后赵襄国河北邢台羯人石勒于319年建 魏邺河北临漳西南汉人冉闵于350年建 前秦长安陕西西安西北氐人苻健于351年建 后秦长安同上羌人姚苌于384年建 西秦苑川甘肃榆中大营川鲜卑人乞伏国仁于385年建立 前燕邺河北临漳西南鲜卑慕容氏于357年建 后燕中山河北定县鲜卑慕容垂于384年建 南燕广固山东益都西北鲜卑慕容德于398年建 北燕龙城辽宁朝阳汉人冯跋于409年建 西燕长子山西长子西南鲜卑慕容冲于385年建 前凉姑臧甘肃武威汉人张轨于314年建 后凉姑臧同上氐人吕光于385年建 南凉乐都青海乐都鲜卑秃发乌孤于397年建 北凉张掖甘肃张掖西北汉人段业于397年建 西凉酒泉酒泉汉人李高于400年建 夏统万城陕西靖边北白城子匈奴赫连勃勃于407年建 代盛乐内蒙古和林格尔北鲜卑拓跋漪卢于313年建 10——[南朝] 宋建康江苏南京420年承晋 齐建康同上479年承宋 梁建康同上502年承齐 陈建康同上557年承梁 11——[北朝] 北魏盛乐内蒙古和林格尔北386年建 平城山西大同398年迁此 洛阳河南洛阳494年迁此 东魏邺河南安阳北534年建 北齐邺同上550年承东魏 西魏长安陕西西安534年建 北周长安陕西西安556年承西魏 12——[隋]大兴陕西西安581年承北周 洛阳河南洛阳炀帝建 13——[唐]长安陕西西安618年承隋 洛阳河南洛阳承隋 太原山西太原西南 14——[五代] 梁开封河南开封朱温于907年建 唐洛阳河南洛阳李存勖于923年建 晋开封河南开封石敬瑭于936年建 汉开封同上刘知远于947年建 周开封同上郭威于951年建 15——[十国] 吴广陵江苏扬州杨行密于892年建 南唐金陵南京徐知诰于937年建 扬州扬州承吴 吴越杭州浙江杭州钱缪于907年建 楚长沙湖南长沙马殷于907年建 闽长乐福建福州王延钧于933年建 南汉兴王府广东广州刘兖于917年建 前蜀成都四川成都907年王建建 后蜀成都同上934年孟知祥建 南平江陵湖北江陵924年高季兴建 北汉太原山西太原951年刘缗建 16——[北宋]开封河南开封960年承后周 应天府河南商丘 大名府河北大名 河南府河南洛阳 ——[南宋]临安浙江杭州1129年宋高宗赵构建 17——[辽]临潢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耶律阿保机于916年建 大定府内蒙古宁城西南1007年建 辽阳府辽宁辽阳938年建 析津府北京城西南936年建 大同府山西大同1044年建 18——[金]中都北京城西南完颜亮于1153年迁此 会宁府黑龙江阿东城东南完颜阿骨打于1115年建 大定府内蒙古宁城西南1122年建 大同府山西大同1122年建 开封府河南开封1214年建 辽阳府辽宁辽阳1621年建 19——[西夏]兴庆府宁夏银川元昊于1038年建 20——[元]大都北京城1267年建 开平内蒙古正蓝旗东1256年建 21——[明]京师北京城1420年明成祖建 南京江苏南京1363年朱元璋建 22——[清]京师北京城1644年迁此 盛京辽宁沈阳1625年建 23——[民国]南京现在的南京市 24——[中华人民共和国]北平现在的北京 谢谢观看,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