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燕城遗址
Ⅰ 历史名城北京曾是几代王朝的都城留哪些哪些历史遗迹
北京城建城已有3040年的沧桑历史...
1.最早叫‘蓟’是春秋战国时期周朝-燕国的都专城...
2.在北宋时期是辽国属的陪都因为这个陪都位于它所统辖的疆域南部,所以叫‘南
京’,又称‘燕京’
3.在南宋时期是金国的都城叫‘中都’
4.在元朝时期作为元朝的都城叫‘大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元大都。
5.在明代时期最初叫北平,后朱元璋次子朱棣从他侄儿手中夺取统治权后把都城迁到了北平改名;‘北京’
6.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都城 清朝的统治者完全沿用了明朝的北京城,没有什么变动,就连紫禁城在内,也只是对建筑物做了一些重修和局部的、小范围的改建、增建工作。
Ⅱ 北京的历史朝代和主要遗迹
春秋 战国时期 为燕国国都,当时称为 蓟 。
辽代 为陪都,称 燕京 。
金朝专 (1115年 - 1234年)自金世属宗起至1217年为 中都 。
元朝 为 大都 。
明朝 自 永乐帝 起为首都,称为 京师 。
清朝 入主中原后亦把北京作国都。
中华民国 北洋政府 时期,当时称 北平 。
现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首都。
历史遗迹,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山戎文化遗址,琉璃河西周燕国都城遗址,大葆台汉墓,唐法源寺,辽天宁寺,房山金陵,元大都遗址公园,元代运河北京段,明清两代皇城,紫禁城,明十三陵,卢沟桥,清代的万寿山颐和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圆明园遗址
还有一些寺院,如大钟寺、法源寺等等。
Ⅲ 收集一些关于北京城历史的资料。
北京城,是中国历史上最后5代封建王朝辽的陪都及金、元、明、清的都城,其设计规划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最高成就,被称为“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
古代,相传黄帝曾率本部落和炎帝部落在现在北京附近的涿鹿打败九黎部落,杀死了他们的酋长蚩尤,并建立部邑。到了黄帝的第三代,额项曾到幽陵祭枢,幽陵或幽州即北京地区的总称,到帝尧时代才建立幽都,幽都即古代北京。
(3)北京燕城遗址扩展阅读:
历史沿革
明清北京城的前身为1264年营建的元大都城。大都城设计时曾参照《周礼·考工记》中“九经九纬”、“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记载,规模宏伟,规划严整,设施完善。
1368年(洪武元年)八月,明朝将军徐达攻陷元大都。由于元顺帝不战而逃,城市未受到破坏,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但是由于城池过大,不利于防守,于是徐达决定将北城墙向南移2.8公里,放弃城北的城市建设预留用地。
1398年,朱允炆继位,是为明惠帝,改元建文。1399年(建文元年)四月开始削藩,史称“建文削藩”。1399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于1402年夺得帝位,是为明成祖,于1403年改北平为北京。
北京城建成后,曾多次面临蒙古瓦剌部的入侵,1476年(成化十二年)提出在京城外加筑外城的建议。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开始修筑前三门外的关厢城(三座独立于城门之外的小城),但由于需要拆毁的店铺民房甚多,民情汹惧,工程不久即停止。
Ⅳ 燕京大地上的长城遗址是
在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修筑长城止于清朝。清入关以后,对长城是否继续修建进行过长期的争论。对于长城的防御作用是不容否认的,有不少的人提出要修长城,这些建议也曾引起清朝统治者的注意和考虑。但为什么决定不再修筑长城了呢?这还要从清朝统治政策的改变和军事形势的变化来考虑。康熙皇帝巡视到东海时曾写过一首诗,就表明了这种认识的转变:“万里经营到海涯,纷纷调发逐浮夸。当时费尽生民力,天下何曾属尔家。”在康熙看来,秦始皇为修筑长城耗尽了民力,但结果怎么样呢?天下并未永远属于他。由此,清朝统治者把统治的策略调整到了“怀柔”政策上来,以亲和来拉拢蒙、藏等各族的王公贵族,这对安抚边疆各族巩固统治秩序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因此,清朝并未继续长城工事的修建。现在的长城遗址都是明和明以前各朝代所遗留的。
(1)丹东虎山长城明长城的九镇之一是辽东镇。辽东镇是九镇之中最东边的一个镇。据史料记载:“辽东全镇,延袤千有余里,北拒诸胡,南拒朝鲜,东控福余,真番之境,实为神宗左臂。”辽东地区在春秋战国时期归属燕国。燕昭王修筑燕北长城时,东端起点就在辽东。
丹东地处辽东半岛东南部,北倚长白山,南濒黄海,东隔鸭绿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接壤。
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燕长城、秦长城、汉长城都修至丹东,而明代长城在丹东地区修建的年代是在成化四年(1468年)。据《安东县志》记载:“老边墙在具治东北四十里,叆河北岸与宽甸分界处。山岭绵亘,足资防御。”关于明长城东端起点现仍有不同的说法,但不论哪种观点都认为最东端起点应在丹东境内。现在丹东市郊15千米处存有已修葺后的虎山长城遗址。
丹东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鸭绿江一衣带水,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同饮一江水,是我国万里长城最东端的边境城市。20世纪50年代,丹东这座城市就以抗美援朝的英雄之城而著称,“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具有历史意义的鸭绿江大桥和抗美援朝纪念馆,已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早在1894年,震惊中外的甲午海战就发生在距丹东不远的黄海海面,著名的民族英雄邓世昌和他所指挥的战舰,就在这一海域殉难。现在的丹东正在作为崭新的边境旅游城市,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
(2)八达岭长城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西北,距市区约70千米。八达岭是居庸关的外口,处居庸关之北,又称北口,与南口相对,是居庸关的门户。八达岭地势险要,两山夹峙,中有一径,在岭上可俯视居庸,远眺北京。八达岭关城有东、西两座关门,东叫:“居庸外镇”,西称“北门锁钥”,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
八达岭是军都山主要山峰之一,海拔1015米,由于从这里可以南通南口、昌平、北京,北通延庆,西通沙城、宣化、张家口,道路四通八达,由此,称为八达岭。由于八达岭地势险要,素有:“居庸之险不在关城(居庸关)而在八达岭”之说。
从山海关东门向南延伸8 里为老龙头,这里是长城入海处。在老龙头上建有澄海楼。
Ⅳ 北京房山商周遗址暂停营业了吗
琉璃河虽然地处偏僻,距离市区好几十公里,但对于北京城来说,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这里是西周燕国都城遗址,始于公元前1045年,这一年也被认为是北京建城的开端。琉璃河商周遗址最早在上世纪40年代发现,1972年正式开始发掘。发掘出的遗址包括古城址、墓葬区、居住址三部分,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便建于遗址墓葬区的。博物馆为仿唐风格的楼阁式建筑,馆前的墙壁上刻着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题写的馆名“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Ⅵ 你知道北京城的起源吗有几代王朝曾经在这里建都留下了哪些历史遗迹
北京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历经千年封建王朝,劳动人民造就了这里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北京古迹之多、山水之胜、园林之美,在国际上久负盛名。那宽敞的大道、辉煌的门楼牌坊、宏伟的宫殿,一切的一切都像在诉说遥远、漫长的历史故事……
北京城的起源
北京是世界上建城最早的历史名城。商朝的时候,如今的北京地区存在着蓟、燕两个自然生长的古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灭商,分布于此的燕和蓟被纳入周的版图,成为西周王朝的诸侯国。《史记》载:“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封召公奭与燕”。召公奭与周王室同姓,沿用旧俗建立燕国,此为西周燕国。
上世纪七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北京房山县琉璃河镇东北的董家林村一带发现了规模巨大的商周文化遗址,包括居民住址、墓葬区和古城址。专家通过对墓葬及出土器物的考证以及对古城遗址的考察,断定这里就是周初燕国始封地,而古城应是燕国的都城。
由于琉璃河遗址被确认为燕国的都城,北京建城的年代被推断为灭商之年的公元前1045年,1995年,北京市政府正式确认了这一说法。
燕都蓟城的地理位置位于今天北京广安门一带,原白云观以北蓟丘台。随著燕国的强大,蓟城被建设成富冠天下的名城,称为燕京,与赵国邯郸、齐国临淄、楚国宛城等齐名。北京城的城址,自蓟城迄今,虽历数千年,但位置一直都在永定河穿越西山,流入北京平原的古渡口处。这种沟通华北平原和蒙古、东北交通的枢纽位置,便是蓟城崛起的主因。
明清两代帝都
公元1368年,明军攻入大都,改大都为北平府,为燕王朱棣封地。后来朱棣篡位,是为明成祖。朱棣即位于南京,公元1403年称永乐元年,但极思念其兴王之地———北平。礼部尚书李志刚于永乐元年正月,“首发建都北平之议”,并于当年改北平为北京,升为陪都。明成祖于永乐四年下诏,以建“行在”为名,开始筹备营建北京城及宫殿。永乐十四年下诏准备迁都北京。从此北京城开始以皇宫的规制进行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才基本竣工,历时十五年,一座超过前代的帝都焕然屹立在东方。
1644年,清军进占北京,同年,顺治帝正式由沈阳迁都北京。除修缮宫殿、城墙外,城区基本上都没有改动,但京城西郊皇家园林建设远远超越了前代。自康熙起,先后修建了畅春园、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清漪园、静明园及至今完好的颐和园等,其瑰丽幽雅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概括而言,以辽为界,北京城市的性质大致可分两个阶段。辽之前,先秦之际的蓟、燕,十六国之慕容儁、唐之安禄山与五代刘守光虽均曾先后立都北京,然这些政权,或为诸侯之国,或为割据势力,尚不属全国意义上的都城,北京的城市性质从总体上看应为我国北方重镇。自辽始,北京的政治地位开始抬升,逐渐由北方重镇向全国政治中心转化。先是辽立南京为陪都,但并未成为正式国都。金虽立都北京,但也只能是我国北半部的政治中心。元代才是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之始,而后,除明初与民国短暂时期之外,北京的这种特殊政治地位至今不改。
旧北京城的发展,经历了元朝的奠基,明朝的改建,清朝的修建三个阶段,最终成为中国古代帝都建筑艺术中的杰作。
Ⅶ 战国最大都城燕下都遗址是怎样的
燕下都遗址位于河北省易县东南,北易水与中易水之间,是战国时期燕国都城的遗址,也是战国都城中面积最大的一座。燕下都遗址保存较完整,年代较集中,是反映战国时期城市发展的有代表性的城址。
西周武王灭商后,分封召公于北燕,成王时召公之子立国,建都于蓟,即今北京,后世称“燕上都”。后来燕国迁都于易水河畔,称为“下都”。
燕下都创建时间约在公元前475年。历经易王、昭王、惠王、武成王、孝王、喜王共百余年。公元前222年秦灭燕,城即被废弃不用。
燕下都遗址平面呈长方形,城的中部有纵贯南北的运粮河故道,与河平行筑有一道隔墙,将城分为东西二城。
东城分为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居民区、墓葬区、古河道区5个部分。
宫殿区在城的东北部,由武阳台、望景台、老姆台等建筑基址组成,由南向北形成一条轴线。其中主体建筑武阳台最大,高11米,分上下两层,台东西最长处约140米,南北最宽处约120米,它相当于燕下都全城的制高点。
燕下都以高大的夯土台基为主要特点的宫殿群遗址,反映了战国时期城市建筑的巨大规模和城市经济、文化的高度发达。
武阳台东北、东南和西南,分别是以小平台、路家台、老爷庙台三座夯土台基为主体建筑的宫殿建筑组群。城内有制作铁器、兵器、骨器、陶器、钱范、钱币等的手工业作坊遗址,皆靠近古河道的南支和北支。
墓葬区设于城的西北角,有九女台和虚粮冢两个墓区,王侯贵族墓葬按尊卑等级排列得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墓葬中有大量的珍贵遗物。
东城遗址保存较好,城垣轮廓清晰可辨,残垣断壁,历历在目。城内发现了许多的兽首陶水管、筒瓦、板瓦等建筑构件,这些建筑构件的做工大都十分讲究。
东城的西北隅有两个公室墓区。隔墙以北的俗称虚粮墓区,有13个高大的封土堆,由北向南分成4排。从其中的遗物看,虚粮墓区应是战国晚期燕国的王陵区。
隔墙和古河道以南的俗称九女台墓区,有10个封土堆,由北向南分成3排,最南一排仅一座,在墓区的西南角。
九女台墓区残存有仿铜的陶镬鼎两尊、大牢九鼎一套、大牢七鼎二套、羞鼎四件;陶二套。鼎之数合乎王制。九女台墓区可能是战国晚期以前的燕国王陵。
西城平面略呈刀形,北垣中部偏东向外突出部分,习称斗城,无东垣,是东城的附属建筑,年代当晚于东城。
西城城垣系分段用夹板夯筑而成,西垣中部有城门一座。西城内的文化遗存较少,可能是为军事防御的需要而增建的郭城。
燕下都遗址有四条古河道。“运粮河“在城址中部,沟通南北易水;另一支向东折转向南,流出东城,注入城外护城河。城内这两条古河道分别将宫殿区与手工业作坊区、手工业作坊区与墓葬区隔开。
还有一条古河道为东城东墙外的护城壕。这些河道当时在城市规划上起到了保护宫殿区和解决城市供水扑排水作用。
燕下都遗址中发现一件战国铜俑,是我国唯一完整的一件,前额上发分左右向后梳,头巾垂于脑后,身着右衽尖顶窄袖长袍,方领口,腰带两端有带钩连接。
而在武阳台发现的铁胄为我国首次发现淬火钢器的掌握技术,其历史提早了两个世纪。其他如铭文铜戈,刻铭记重的金饰件,大型宫门铜铺首都是极为珍贵的瑰宝。
遗址中的铁器较其他都城为多。主要有铧、二齿镐、三齿镐、五齿耙、铲、锄、镰、等铁农具和斧、锛、凿、锯、削、锤、钻、锥铁工具。车马器、刑具和铁制的剑、矛、戟、刀、盔甲也有相当的数量。
我国古代南方铁器较北方先进,楚国在锻钢技术方面更为进步。燕下都的铁制兵器剑、矛戟镦,经过分析证明,燕国不但掌握了锻钢铸技术及其工艺,而且其淬火铜器在我国古遗物中是最早的,比欧洲的同类技术早1000多年
燕下都的陶器早期以夹砂灰陶为主,晚期以泥质灰陶为主。以云母片为羼和料的粗红陶,则是燕国最富特征的陶器。陶器常见的有鬲、红陶、豆、罐、壶、盆、盂、尊及燕式鬲等。陶器上多有刻记符号、压印符号和印记陶文。
燕下都周围有荆轲塔、镇陵塔等与战国文化相关联的地点,览千古遗址,看易水东流,遥想当年燕太子丹为荆轲饯行的壮烈情景,不禁使人生发出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感叹。1930年,著名的考古学家马衡主持对燕下都老姆台等遗址进行了发掘。1961年,国务院公布燕下都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河北省文物工作队对遗址进行了全面的勘察发掘,揭示了燕下都遗址的原貌。
2001年,燕下都遗址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同年,国家文物局又将其列入百项重大遗址保护项目。
燕下都遗址
Ⅷ 北京古城遗址迁移几次
一共是5次,
开始是在房山燕国,后来是金中都,再就是元大都,然后明朝朱棣建的紫禁城,后来清朝又翻建了一下。
Ⅸ 为什么说燕国初期的始封地在今天的北京地区
有关燕国始封的不同意见,主要是由于资料的不足而引起。但这些分歧已经随着近几十专年来北京属房山县琉璃河遗址考古工作的进展而得到解决。琉璃河遗址位于琉璃河镇北1.5公里的台地上。范围包括含洄城、刘李店、董家林、黄土坡、立教、庄头等六七个村。面积500余万平方米,东西长约3.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遗址分居住区、墓葬区和古城址三部分,70年代以来,经考古工作者多次发掘,证实这是一处规模巨大的商周遗址,古城始建年代不晚于西周初期。在城外不远的黄土坡村(京广铁路两侧)还发现并发掘了一处大规模的西周燕国贵族墓地,墓地并出土了有关燕侯始封的有铭铜器。学术界一致认为,这座古城就是周初燕国的封地所在,是当时燕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燕国最初的都城位于今北京房山琉璃河董家林一带。
琉璃河遗址的发现和年代的确定,最终解决了自汉代以来有关燕国始封地的历史争议。
Ⅹ 首都北京有许多历史遗迹有秦朝的什么
北京历史遗迹中有秦朝的:万里长城、秦直道
秦长城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又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筑长城万余里,以防匈奴南进,史称秦长城。在固原地区境内,实际是在战国秦长城的基础上加以修缮,东西横贯西吉、固原、彭阳三县。在固阳县城北7公里处的色尔腾山上,一条蜿蜒的巨龙盘亘静卧于崇山峻岭之间。远远望去,雄伟壮观,气势非凡。这就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秦长城。
秦直道
秦直道:陕北俗称“皇上路”、“圣人条”,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2至公元前210年命蒙恬监修的一条重要军事要道。秦直道南起京都咸阳军事要地云阳林光宫(今淳化县凉武帝村,武帝乘凉之意),北至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孟家湾村),穿越14个县,700多公里。路面最宽处约60米,一般亦有20米,它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