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九曲湾铜矿遗址
㈠ 高纯度天然铜哪里产,上次在电视上看到中国哪个山区有一种乌奇在(高纯度天然铜石)有大蛇相伴的地方.
高纯度抄天然铜——自然铜。
自然铜常见于原生热液矿床、含铜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下部及砂岩铜矿床中,它是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中还原条件下的产物。自然铜在地表及氧化环境中不稳定,易转变为铜的氧化物和碳酸盐,如赤铜矿、孔雀石、蓝铜矿等矿物。
世界著名的自然铜产地有美国的上湖(Lake Superior),俄罗斯图林斯克和意大利的蒙特卡蒂尼。中国的湖北大冶、云南东川、江西德兴、安徽铜陵、四川会理以及长江中下游等地的铜矿床氧化带中皆有产出。湖南麻阳县九曲湾铜矿床也以自然铜为主要铜矿物。
㈡ 麻阳属于那个省
麻阳县位于湖南省西部,地处雪峰山与武陵山脉之间,属云贵高原的延伸地带。
全县南北西三面群山屏列,锦江河贯穿西东,平缓开阔,形成西南山地,东北丘陵和中部河谷丘平,使全县地貌构成南西北三面高,中间低,朝东斜开口,略似“簸箕”状。海拔最高1405米,最低130米。以丘陵为主,平、岗、山原兼有。平原分布于锦江(辰水)及其支流两岸,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盛产稻谷,系县内主要产粮区。丘陵分布较广,纵横交错于乡镇之间,层层梯田,茶桐遍野。岗地分布于平原与丘陵的交接地带,分割零乱,呈馒头状,宜栽种柑桔、桃李及油菜、小麦。山原分布于南、西、北三面边缘,峰峦起伏,林木茂密。
清凉山地处怀化、铜仁、吉首西南大三角的重心位置,属武陵山脉,海拔高度为510米,清凉山山峦叠障、坡陡岭险、谷狭涧深,山中泉水叮咚,流水潺潺,树高林茂、松涛绵绵,有各类山珍奇果,有钟乳奇特,引人入胜的恐龙洞有品质极高,含多种微量元素的恐龙山泉,更有历史悠久,佛神朝拜的米贡峰清凉古寺。
麻阳境内大小山涧溪河287条,密布全县,汇集锦江。锦江横贯西东,流经13个乡镇,至辰溪县城注入沅水。70年代,大小船只从高村上溯抵贵州铜仁,下行辰溪,沿沅水达沅陵、常德等地,系麻阳交通大动脉,亦为湘黔边境运输要道。
沅水
沅江支流。又名锦水、锦江、麻阳河,古武陵五溪之一。源出贵州省江口县梵净山西麓太子石,经江口、铜仁至文昌阁入湖南省麻阳县境,曲折东北流至麻阳县城转东流至太平溪口,又东南流转东北流经湄河湾入辰溪县境后,经潭湾镇至辰溪县城对河小路口注入沅水。长295公里。湖南境内长145公里,流域面积7536平方公里。年幸免流量180.3立方米/秒。河床比降0.55‰。湘境文昌阁至八里桥一段,河宽平均为180米。河床为卵石及岩石,其中险滩较多,尤以大破滩为最险。八里桥以下经锦和镇至高村一段,多为卵石滩,坝多水浅流争。湘境内主要支流有滑石江,毫罗溪、鸬鹚江、龙门溪。其中毫罗溪又名尧里河,源出凤凰县黄合营,于麻阳苗族自治县高村镇南尧里村人辰水,长73公里,平均宽约25米,流域面积699平方公里,年均流量21.72立方米/秒。河床比降3.47‰。中游截流建有黄土溪中型水库;龙门溪,源出怀化市火炭冲,于辰溪县王家洲北入辰水,长51公里,流域面积351平方公里,年均流量1.83立方米/秒,河床比降2.11‰,中游泳池东侧建有长田湾中型水库。
麻阳县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开发利用,现已查明地下矿藏有34个矿点,其中吕家坪镇九曲湾一带的铜矿分布广,质纯、含铜率高,开采历史悠久。
全县水利资源丰富,境内大小溪流98条,主要河流、溪水6条,其中最大的锦江河(古称辰河),及秦汉时期的“五溪”之一;目前全县已建成水力发电站12个,年发电量1.2亿千瓦时。
瓜果开发达到一定规模,2000年全县柑桔、无籽西瓜种植面积达6.8千公顷,总产量达到7万吨,其中“麻阳”牌碰柑、冰糖柑畅销全国。
㈢ 中国古代青铜冶铸技术的青铜器的早期采冶
根据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中国古代制造青铜器主要分为采冶与铸造两个大的工艺过程。
采冶,即首先通过铜矿石冶炼成纯铜,通过锡矿石冶炼成锡,然后把铜和锡按不同的比例冶炼成铜锭。
我国广袤的土地上蕴藏着丰富的铜矿,其作为冶铜的重要原料很早就被记录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据战国时的《管子·地数篇》记载:“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山,……上有慈石者,下有铅锡赤铜。”又据战国时期的《周礼·地官》记载,当时还设有管理矿山的矿人。新中国建立以后,在湖北大冶铜绿山,湖南麻阳九曲湾,内蒙古赤峰市林西,江西瑞昌铜岭,安徽南陵、铜陵等地发现了古代采冶铜矿遗址。在铜矿开采遗址附近一般都发现有冶炼遗址,这说明当时铜矿冶炼环节是就地进行的。 到了春秋时期,铜的采掘、冶炼技术有了很大发展。1974年湖北大冶铜绿山古矿井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铜绿山有两处古矿井,春秋晚期一处,战国一处。矿床的开采采取了竖井与斜井、斜巷与平巷相结合的采掘方式,并且用各种技术手段解决了井下通风、排水、矿石提供和巷道支护等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在铜绿山矿区先后发现的六座属于春秋时期的炼铜竖炉之中有三座炉基的通风沟、炉缸、金门(铜液和铜渣放置口)和通风口保存完好。
炉高12—14米,有石块支撑在炉缸底部,用以保温防湿,防止炉缸冻结;炉缸壁上有呈喇叭形的、口径5厘米的鼓风口;炉旁设有工作台,用于加料和安放鼓风设置。还有利用封闭已经废弃的巷道的办法,控制因不同井口的空气压差而自然形成的气流,使之到达工作面的最深处。另外,他们还采取了将矿石在井下进行初选,然后将贫矿和废石填充采空区,以及将品位高的矿石通过设在各层平巷上的辘轳逐级接力提运到井上等方式。这些迹象都说明春秋时期铜的采掘和冶炼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㈣ 国内铜矿主要类型
我国地处欧亚、印度洋和太平洋世界三大板块交会地区,区域地质背景复杂,有利于形成各种类型的铜矿,加之环太平洋、古亚洲(中亚-蒙古)和古地中海(阿尔卑斯-喜马拉雅)世界3大铜成矿带都通过我国,因此我国铜矿床工业类型齐全。迄今为止,全球各种主要铜矿类型均已在我国境内发现,计有斑岩型、矽卡岩型、海相砂页岩型、陆相砂页岩型、海相火山岩型(即黄铁矿型)、陆相火山岩型、铜-镍硫化物型、脉型和自然铜型等。有的学者(刘雅蓉,1989)把海相火山岩型和陆相火山岩型合称为火山沉积型,把海相砂页岩型和陆相砂页岩型合称为层状型。总的来说,我国铜矿资源也很丰富,铜金属总储量已超过7000万t,它们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大兴安岭、祁连山、中条山、西南“三江”、川西南—滇中和天山、阿尔泰山、北山及内蒙古狼山—渣尔泰地区。和国外相似,我国的铜金属储量主要也是集中在斑岩型、海相砂页岩型、海相火山岩型、铜-镍硫化物型和矽卡岩型5种铜矿类型,所不同的是我国的矽卡岩型铜矿占的位置更重要一些,因为我国碳酸盐岩石比较发育,岩浆活动频繁(特别是燕山期);其他类型的铜矿在规模、品位等方面也还有一些差别(矿床规模普遍较小,铜的品位较低),这可能和我国的地质演化及其他地质特点有关。我们根据我国各铜矿类型所占铜金属储量比重的大小,把它们依次排列为:斑岩型→海相砂页岩型→矽卡岩型→海相火山岩型(即黄铁矿型)→铜-镍硫化物型,其中斑岩型铜矿的储量占全国50%以上。目前,我国的大型、超大型铜矿床基本上都产在上述5种铜矿类型中,它们所占有的铜金属储量为全国总储量的80%以上。
(一)斑岩型铜矿
这是我国最主要的铜矿类型,它们主要分布在东北兴安岭、山西中条山、长江中下游、西南“三江”、北疆和华北克拉通北缘5个地区,它们基本上位于世界3大斑岩型铜矿带(环太平洋带、古亚洲带和古地中海带)的分布区内。它们的分布与构造作用关系密切,总的受构造活动带控制,但就单个矿床而言,矿床定位于隆坳交接部位,并靠隆起一侧(芮宗瑶,1998)。在斑岩体中,并不是整个岩体内都有铜矿,而往往只是在斑岩体外缘的某些部位,该处一般裂隙构造比较发育,蚀变作用比较强烈,成矿作用发生在成岩之后,显然成矿是与热液活动有关。目前,我国已知的5个超大型铜矿床中,斑岩型铜矿就占了4个,即西藏玉龙、江西德兴铜厂与富家坞和黑龙江的多宝山(储量已接近超大型规模)。另外还有内蒙古乌奴格吐山、山西铜厂峪、江西德兴朱砂红、西藏贡觉多霞松多和西藏察雅马拉松多5个大型铜矿床。我国的斑岩型铜矿床中铜的平均品位,相对比国外要贫一些,矿石含铜量多低于1%。斑岩型铜矿床的矿石组分较复杂,可综合利用的元素较多,最常见的有钼,常形成典型的斑岩型铜-钼矿床,其次是金、银、铼、硒、碲,它们都可作为副产品进行回收。有的可能还伴生有铂族元素,但这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深入工作才能确定。
(二)海相砂页岩型铜矿
这种铜矿类型主要产于海相细碎屑岩-碳酸盐建造中,赋矿围岩为细碎屑岩(有的含火山物质)或碳酸盐岩石,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展布,并随地层同步褶皱,有的地段还有后期切层的铜矿脉产生。矿床规模一般较大,主要分布在四川会理—云南东川—易门—元江、山西中条山、内蒙古狼山—渣尔泰和青海鄂拉山地区,它受陆内裂谷(亦有人称坳拉谷)或隆起区的边缘海槽控制。海相碎屑岩型铜矿容矿地层的时代主要是元古宙和古生代。和国外相比,我国的元古宙更重要一些,主要矿床都是产于中、新元古代细碎屑岩(有的含火山物质)-碳酸盐建造中,它是我国铜矿重要类型之一。其中最大的矿床是云南东川汤丹铜矿,据最近的资料,其铜金属储量已接近超大型矿床规模(250万t)。另外还有内蒙古潮格旗霍各气、乌拉特后旗炭窑口、青海兴海铜峪沟和云南东川落雪等大型铜矿床。矿石成分简单,主要为铜、铁的硫化物,如斑铜矿、黄铜矿、辉铜矿和黄铁矿等,有的还有方铅矿和闪锌矿,个别矿床附近还有钴异常显示。目前,产于古生代沉积盆地中的海相砂页岩型铜矿,在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基本上没有发现,但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塔里木和柴达木地块的周边地区,现已找到了这种类型的矿床,但由于工作程度低,其规模远景尚不大清楚。青海古生代地层内的铜峪沟(大型)铜矿床中,矽卡岩矿物较多,过去多称其为类矽卡岩型矿床但根据其围岩为砂页岩,矿体顺层分布及矿床的其他特点,把它划归砂页岩型铜矿可能更合适一些。由于这种类型铜矿床的规模一般较大,因此今后应注意在塔里木和柴达木地块周边寻找海相砂页岩型铜矿床。
(三)矽卡岩型铜矿
这是我国有特色和很重要的铜矿类型,它产于中酸性侵入岩与碳酸盐岩石的接触带中。分布范围非常广,遍及我国大多数省(自治区),如西藏、江西、湖北、广东、黑龙江、云南、内蒙古、山东、安徽、山西、江苏、广西、湖南、辽宁和青海等省(区)都有产出,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云南、山东及广东几省这种类型矿床最多,特别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矽卡岩型铜矿床常常成群成带出现,并经常和斑岩型铜矿共存,其分布特征一般是岩体内部为斑岩型,岩体边缘接触带中为矽卡岩型,因此我们有时称其为斑岩-矽卡岩型,如云南的雪鸡坪、江西城门山和湖北封山洞矿床都是斑岩型和矽卡岩型两种类型铜矿并存。目前,已知矽卡岩型的大型铜矿床有江西瑞昌武山、九江城门山、铅山天排山和湖北大冶铜录山、广东曲江大宝山与安徽铜陵冬瓜山等。矽卡岩型铜矿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矿床小而富,矿石铜的品位可达2%~3%,主要为大、中、小型铜矿床及矿点,基本上不形成超大型矿床。矿石成分相对比较复杂,常含有钴和少量的金,不同矿床的伴生组分不一,有钼、铅、锌、锡和磁铁矿等。
(四)海相火山岩型铜矿
这种类型铜矿西方国家多称为块状硫化物矿床,而原苏联则称之为含铜黄铁矿型,它是我国重要的铜矿类型之一。其品位较富,多数矿床的含铜品位都在1%以上。矿体和地层产状一致,呈层状、透镜状,成群出现。从太古宙到第三纪的地层中都有矿床产出,成矿时代的范围大,我国主要是产于元古宙和古生代海相火山岩中。分布地区广,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祁连山与西南“三江”地区,如甘肃、青海、四川和云南等省,此外在辽宁、陕西、山西、新疆等省(自治区)亦有产出。这类矿床为海底火山活动的产物,大多数海相火山岩型铜矿都产于不同成分火山岩的交接部位。含矿火山岩大多属细碧角斑岩建造,包括有凝灰质火山岩和火山熔岩。较著名的大、中型铜矿床有新疆北部阿舍勒、青海玛沁德尔尼、甘肃兰州白银厂、四川会理拉拉厂和九龙李伍及云南新平大红山等矿床,属同生源积成因。这类矿床在空间上常与铁矿伴生,如云南大红山和甘肃陈家庙矿床等,其上部为含铜(磁)铁矿床,下部为含铁铜矿床。
(五)铜-镍硫化物型铜矿
这类矿床在空间分布和时间上都与镁铁质基性—超基性岩体关系密切,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与矿化都受岩体控制,矿体多呈似层状、透镜状,产于层状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侵入体的底部接触带,通常认为是重力分异、流动分异和结晶分异的结果。这些镁铁质基性—超基性岩体主要沿古大陆边缘或陆内裂谷或陆内深大断裂分布,它们是在拉张环境中地幔岩上涌的产物。形成这种类型矿床有两个很重要的条件:一是裂开深度要大;二是深部成矿物质丰富。这种情况与海相火山岩型铜矿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只是成矿方式不同罢了。因而在产有铜-镍硫化物型铜矿床的深大断裂带的延伸地区,常出现成矿时代与铜-镍硫化物型铜矿床不同的海相火山岩型铜矿床,如在额尔齐斯超岩石圈断裂带中,东南部有早二叠世喀拉通克铜镍硫化物矿床,西北部有中泥盆世的阿舍勒海相火山岩型铜矿床;又如北祁连海相火山岩型铜矿带的北侧有中元古代(1509Ma)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这两种类型铜矿的空间分布关系,其在成因上有何联系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因为这对找矿很有意义。从现有资料来看,我国铜-镍硫化物型矿床基本上分布在长白山、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和横断山5个地区,最著名的矿床有甘肃金川、新疆富蕴喀拉通克和吉林盘石红旗岭,其中甘肃金川矿床中铜、镍的金属储量都达到了超大型矿床的规模,而且其中伴生的铂族元素是目前我国铂族金属的主要来源。
(六)陆相砂页岩型铜矿
这种类型铜矿在我国有较重要的意义,它产于中—新生代陆相盆地(云南震旦系下统的澄江组陆相砂岩中亦有铜矿化)中,根据矿床产出的区域地质背景、矿体产状和矿石矿物的差异,又可分为两个亚类。一种是铜矿化多顺层分布,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和美国科罗拉多高原的砂岩型铜(铀)矿相同,但那里多为产于氧化-还原带中的矿卷状矿体),为含矿岩系。以红色砂页岩为主,夹黄色、灰色、紫色、绿色等杂色砂页岩,这套岩性组合常被称为“红层”。盆地面积相对不是很大,为一些断陷盆地与山间盆地,因而形成的矿床一般规模不大。盆地底部一般为暗色的粗碎屑岩或煤系,中部为含铜建造,上部为膏盐建造。铜矿化产于红色碎屑岩所夹的浅色砂页岩(一般为灰色、灰绿色、灰黑色等)中,矿石矿物以辉铜矿、铜蓝、斑铜矿、黄铜矿、孔雀石、蓝铜矿、黄铁矿、白铁矿为主,有少量的方铅矿、闪锌矿和砷黝铜矿。矿石铜品位较富,一般在1.0%~2.0%之间,不同矿床中常伴生有铀、银、硒等有用元素,有时还可圈出它们的矿体,甚至还可形成含铜铀矿床或含铜银矿床。这种矿床的成因,20世纪80代以来人们的认识比较一致,先期同生沉积,后期热液叠加改造成矿,我们把它称之为沉积改造矿床。陆相砂页岩型铜矿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如湖南的衡阳盆地、麻阳盆地、云南的楚雄盆地和四川的安宁河盆地,它们在同一地区受相同的层位控制。较著名的矿床有云南大姚的六苴、大村、凹地苴,牟定郝家河、四川会理大硐厂和湖南麻阳九曲湾及常宁柏坊等,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这种类型的大型矿床,这可能与岩矿的陆相盆地规模不大有关。另一种是产于陆相砂页岩中的铜矿,目前仅见于云南兰坪-思茅盆地,它主要分布于兰坪盆地西沿的澜沧江沿岸澜沧江深大断裂东侧和思茅盆地中部NNW向的中轴深大断裂附近。区内断裂构造非常发育,矿化成群出现,主要集中在中侏罗统,其次是三叠系,二叠系,白垩系和第三系,岩性有砂页岩、火山岩和灰岩,代表性矿床有金满铜矿(中型)。另外,其附近的地表泉华中亦有铜矿化(孔雀石),泉华覆盖于第三系之上(如兰坪县啦井北山)。矿体主要呈脉状,矿石矿物以黝铜矿、斑铜矿和黄铜矿为主,其次为黄铁矿、孔雀石、蓝铜矿,偶见辉铜矿、方铅矿、闪锌矿。其矿体展布和矿物组合显然不同于第一种矿化,这反映它们在成因上有差别,可能是一种新的铜矿类型。我们在研究滇西三江地区腾冲两河金矿、381铀矿、江城勐野井钾盐矿、兰坪铅锌矿、金满铜矿和啦井铜矿化点时,提出它们为陆相热水沉积成因。并根据产状又将陆相热水沉积矿床分成3个亚类,即盆地沉积型、充填(贯入)沉积型和泉华沉积型,金满铜矿床属充填(贯入)型陆相热水沉积型矿床。该矿床有大脉型和细脉型两种矿体,大脉型矿体是该矿床的主体,沿层间断裂破碎带分布,严格受断裂破碎带控制,其铜金属储量占全矿的86%,铜品位为0.65%~12.02%,平均为2.04%;细脉型矿体多,规模小,品位低,多低于1%,最大矿体的铜品位为0.65%~1.94%,平均1.03%,分布分散,大多分布在侏罗系中统花开佐组上段的灰色细砂岩中,个别产于大脉型矿体相应部位。
(七)陆相火山岩型铜矿床
它主要见于我国东部中生代中酸性陆相火山岩分布区,其次是我国西部川滇黔三省的二叠纪陆相峨眉山玄武岩中亦有一些铜的矿化和矿点。此外,在我国西部的准噶尔、西天山、西秦岭、可可西里和冈底斯山等地,从石炭纪到第三纪亦有基—中—酸性陆相火山岩型铜矿床和矿化,但目前发现的矿床不多。陆相火山岩型铜矿首先受火山岩建造类型控制,并顺深大断裂分布。过去由于我国陆相火山岩型铜矿的大型、超大型矿床发现较少,因此与前述的矿床类型相比,研究程度相对要低一些。陆相火山岩型铜矿常和次火山岩在一起,容易把它当成斑岩型矿床,但斑岩型与陆相火山岩型中的铜矿化差别很大,斑岩型铜矿床整体上以浸染型矿石为主,而陆相火山岩型却以脉状矿石为主。此外,陆相火山岩型铜矿的围岩蚀变也是很特征的,常见有明矾石化、冰长石化和迪开石化等陆相火山岩型特有的围岩蚀变。此类矿床的矿石成分比较简单,有时伴生有银、金。陆相火山岩型铜矿在长江中下游及闽浙粤沿海等省的燕山期陆相火山岩中常有产出,但所见矿床的规模都不大,目前只有福建上杭紫金山铜矿达到大型规模。该矿床产于北西向的云霄-上杭深大断裂中的上杭白垩纪陆相火山-沉积盆地的东缘,矿石矿物以黄铁矿、蓝辉铜矿-辉铜矿为主,其次是硫砷铜矿、铜蓝及少量斑铜矿等。
(八)脉型和自然铜型的铜矿
其所占铜金属储量的比例很少,而且有的斑岩型、陆相火山岩型和陆相砂页岩型铜矿中亦有脉状矿体产出,故在此不对这两种铜矿类型进行介绍。
上述7种铜矿类型都是按含矿主岩划分的,这在野外和室内都比较好识别,有关各类矿床的成因及其详细情况将由以后各章进行深入论述,在此不予讨论。还应该特别说明,近几十年来,我国地质工作者在铜矿的找矿和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我们也必须清楚地看到,过去我们的工作主要是集中在我国东部地区,而对我国西部的广大地区,由于交通不便和经济比较落后等原因,地质基础研究和找矿的工作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在该地区找到上述类型的铜矿,甚至发现新的铜矿类型也还是有可能的。近年来,我国相继在西部地区找到了一些大型或有大型远景的铜矿床与地区,如四川盐源西范坪(大型,富碱斑岩型)、云南德钦羊拉(大型,块状硫化物型为主)、维西托顶(中型,块状硫化物型)、景谷民乐(中型以上,斑岩型)、思茅大平掌(中型以上,海相火山岩型)和塔里木与柴达木周边地区的古生代海相砂页岩型等,这说明我国今后找到大型、超大型铜矿床是有可能的,特别是在我国西部地区找矿前景更好,当然工作的难度还是很大的。
参考文献
1.中国矿床编委会编著,中国矿床(上册),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
2.中条山铜矿地质编写组,中条山铜矿地质,北京:地质出版社,1978。
3.云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砂岩铜矿地质,北京:冶金出版社,1977。
4.王之田、秦克章,中国铜矿床类型、成矿环境及其时空分布特点,地质学报,1988,第62卷,第3期。
5.冉崇英、刘卫华等,康滇地轴铜矿床地球化学与矿床层楼结构机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6.朱训等,德兴斑岩铜矿,北京:地质出版社,1983。
7.汤中立,金川铜镍矿床成矿模式,现代地质,1990,第4卷,第4期。
8.宋叔和,祁连山一带黄铁矿型铜矿的特征与成矿规律,地质学报,1955,第35卷,第1期。
9.宋叔和,黄铁矿型铜和多金属矿床——世界范围内一些主要矿带和矿床类型对比研究趋势,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所刊,1982,第5卷,第3号。
10.张洪涛、芮宗瑶,论中国斑岩铜矿系列的地质背景,地质学报,1991,第65卷,第3期。
11.李朝阳,季宏兵,颜文,云南兰坪-思茅盆地陆相砂页岩中脉状铜矿床成因讨论——一种新的铜矿床类型,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庆贺涂光炽院士从事革命和地球科学工作60周年暨80华诞,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等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34~42。
12.张洪涛,芮宗瑶。论中国斑岩铜矿系列的地质背景,地质学报,1991,65(3)。
13.杨应选、仇定茂、阙梅英等,西昌-滇中前寒武系层控铜矿,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14.芮宗瑶、王龙生,中国铜矿床分类新方案,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探,1994,第3卷,第4期。
15.芮宗瑶、黄崇轲、齐国明等,中国斑岩铜(钼)矿床,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
16.孟宪民,矿床分类与找矿方向,矿床学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
17.姜复芝,我国海相火山铁铜矿床的成因类型及某些成矿特征的讨论,矿床地质,1983,第2卷,第4期。
18.赵一鸣、林文蔚、毕承思等,中国矽卡岩矿床,北京:地质出版社,1990。
19.涂光炽等,中国层控矿床地球化学(第一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20.郭文魁,我国铜矿床工业类型及分布规律,地质月刊,1959,第1期。
21.郭宗山,扬子江下游某些矽卡岩铜矿床,地质学报,1957,第37卷,第1期。
22.常印佛、刘湘培、吴言昌,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
23.章午生,德尔尼矿床地质,北京:地质出版社,1981。
24.谢家荣,中国铜矿的分类、分布及普查勘探方向,地质论评,1957,第17卷,第1期。
25.翟裕生,长江中下游铁铜矿床类型、形成条件和成矿演化,地质科学,1983,第4期。
26.黎功举,东川式铜矿床类型演化及找矿实践,地质与勘探,1978,第1期。
㈤ 求我国最早炼铜的方法,在什么时候。
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及采冶业
商周时代是中国的青铜时代,当时铸造的大批精美的青铜器,是中国古代先民对世界文明的杰出贡献。它们的出土,不仅再现了古代中国青铜时代的风貌,而且展示了古代工匠在青铜冶铸技术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水平。商周青铜冶炼和铸造工艺的研究,对揭示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很长一个时期以来,研究冶金史的学者多偏重于对青铜铸造工艺的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30多年,随着铸造作坊、尤其是采矿和冶炼遗址的发现和发掘,研究手段的改进,模拟实验的进行,为深入探索这个课题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并填补了冶金史研究中的一些空白。
采冶遗址的发现 商周青铜的成分主要是铜与锡,铜与铅或铜与铅、锡的合金,一般称为锡青铜、铅青铜或铅锡青铜。铜器所含的微量元素的测定表明,各地铸造铜器的原料多取自附近的含铜矿脉,如镇江附近商周墓葬和窖藏出土的铜块含有较大比重的铅和微量的锑,就与中原青铜器的铜料不含锑及含铅量低明显不同。湖北大冶铜绿山、湖南麻阳九曲湾、内蒙古林西大井等地都发现了采矿与冶炼遗址,大多为东周时期遗存,但铜绿山古矿冶遗址的上限可到西周,下限则可延至汉代以后。这几个地点都发现了古人采掘时开拓的竖井、平巷、采矿工具、提升与排水用具及铜矿石。铜绿山古铜矿的采掘工作是在大理岩与火成岩之间的破碎带中进行的,采掘时开拓的成组井巷中架设了相当完整的木质框架支护,深距地表四、五十米。(见彩图[湖北大冶铜绿山东周古矿井遗址])另两个地点则利用岩石的裂缝沿矿脉进行采掘,不用或很少使用木质支护。在跨度大的采空区内,则保留“工”字形矿柱为支护。麻阳九曲湾有一条巷道斜长140米,垂直深度约80米。有的是采用露天开采。在铜绿山和大井,矿井附近都有冶炼遗址,说明采掘的铜矿石就在采场附近冶炼。
铜绿山发现的10座炼铜竖炉都用土夯筑而成,可分炉基、炉缸和炉身3个部分。炉缸的截面多为长方形,设有金门。大井发现的12座炼铜炉有两种不同的形制:一种炼炉的截面呈椭圆形或马蹄形,直径0.8~1.2米,金门作拱形,朝西北方向,高0.2米,宽0.1米;另一种则被称为多孔串窑式(有许多圆孔和弯曲的孔道),直径1.5~2米。这些炼炉的周围都有木炭、孔雀石、碎矿用的石砧、石球、冶炼时排放的大量炉渣及陶质生活用具等。由炼铜原料可知,当时的冶炼工艺是氧化矿的还原熔炼。大井的冶炼遗址出土有马头形的陶质鼓风管,表明已能用人工鼓风掌握炉温。模拟实验证明,用春秋时期的这种竖炉炼铜,可以连续加料、连续排渣和间断放铜,具有较高的熔炼能力。铜绿山遗址的炉渣多冷凝成薄片状,酸度适宜,含铜量仅为0.7%,反映了春秋时期的冶铜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东周时代冶铜竖炉 铜绿山出土]
铸铜作坊 商周时代的都邑遗址几乎都发现了铸铜作坊遗址。其面积有数万平方米的,也有10余万平方米的。作坊址内出土了为数可观的陶范、坩埚块、木炭、小件青铜器和铜锭、铜渣以及与铸铜生产有关的其他遗存。这些作坊址的发现说明商周王室及诸侯所用的青铜器大多是就地生产的。
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商代早期铸铜作坊内,熔铜的坩埚系用草拌泥制成。陶范与铜器一致,均为素面。出土铜爵据电子探针测定,含铜92%、锡7%,铜锡比例与郑州二里冈期青铜器的配比十分接近。郑州商代遗址发现的两处铸铜作坊,分别在城南的南关外和城北的紫荆山北地。熔铜工具除有草拌泥制作的坩埚外,还用外敷草泥的陶质大口缸或大口尊。不过从大型铜鼎的发现看,也有使用熔铜炉的可能。不少陶范上都刻有花纹。这两个作坊除生产青铜礼器外,南关外铸铜作坊中还出土不少青铜,紫荆山北的作坊则出土不少刀、镞,因而被认为是铸铜手工业中出现分工迹象的反映。
安阳殷墟的苗圃北地、西周时代的洛阳庞家沟铸铜遗址和新郑郑韩故城、侯马牛村古城南郊的东周铸铜作坊,都是古代规模较大的铸造场所。这几个地点都发现了体积较大的熔铜炉、大批陶范及与铸铜有关的工具和用具。苗圃北地铸铜遗址出土的熔铜炉若按残壁的弧度推算,直径约在60~70厘米。另有一种土坑式的熔炉,直径1米,深0.5~1米。洛阳庞家沟发现的熔铜工具有3种,其中大型熔铜炉的内径160厘米,壁厚30~35厘米,并设有鼓风口。洛阳、新郑、侯马等地作坊中都发现陶质的鼓风管,说明熔铜炉具备较好的熔化能力。用这样大型的熔炉熔铜,与当时铸造大型青铜器的情况是适应的。
㈥ 科学家们在湖南麻阳和湖北大冶铜绿山分别发现了哪些铜矿遗址
1979年4月,科学家们在湖南麻阳发现一处春秋战国时的铜矿遗址,这里有古代的矿井14处,内其中一处还是容露天开采,其余的是地下开采。1974年,湖北大冶铜绿山曾发掘出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另一处铜矿井,这个古矿井保存得非常完整,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历史实物。考古学家们发掘出了两处井口:“十二线老窿”和“二十四线老窿”,两处相距300多米。“十二线老窿”的发掘点距地表面达40多米,在这50平方米的发掘面积里,发现了8个竖井和一个斜井。竖井的井口直径约80厘米。“二十四线老窿”的发掘点距地表面50多米。在约120平方米的发掘面积里,有5个竖井,1条斜巷和10条平巷。竖井的井口直径一般是110到130厘米,比“十二线老窿”大。
㈦ 谁能告诉我关于铜及铜基合金
我觉得用失蜡法可以。详见这三篇文章:
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及采冶业
商周时代是中国的青铜时代,当时铸造的大批精美的青铜器,是中国古代先民对世界文明的杰出贡献。它们的出土,不仅再现了古代中国青铜时代的风貌,而且展示了古代工匠在青铜冶铸技术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水平。商周青铜冶炼和铸造工艺的研究,对揭示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很长一个时期以来,研究冶金史的学者多偏重于对青铜铸造工艺的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30多年,随着铸造作坊、尤其是采矿和冶炼遗址的发现和发掘,研究手段的改进,模拟实验的进行,为深入探索这个课题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并填补了冶金史研究中的一些空白。
采冶遗址的发现 商周青铜的成分主要是铜与锡,铜与铅或铜与铅、锡的合金,一般称为锡青铜、铅青铜或铅锡青铜。铜器所含的微量元素的测定表明,各地铸造铜器的原料多取自附近的含铜矿脉,如镇江附近商周墓葬和窖藏出土的铜块含有较大比重的铅和微量的锑,就与中原青铜器的铜料不含锑及含铅量低明显不同。湖北大冶铜绿山、湖南麻阳九曲湾、内蒙古林西大井等地都发现了采矿与冶炼遗址,大多为东周时期遗存,但铜绿山古矿冶遗址的上限可到西周,下限则可延至汉代以后。这几个地点都发现了古人采掘时开拓的竖井、平巷、采矿工具、提升与排水用具及铜矿石。铜绿山古铜矿的采掘工作是在大理岩与火成岩之间的破碎带中进行的,采掘时开拓的成组井巷中架设了相当完整的木质框架支护,深距地表四、五十米。(见彩图[湖北大冶铜绿山东周古矿井遗址])另两个地点则利用岩石的裂缝沿矿脉进行采掘,不用或很少使用木质支护。在跨度大的采空区内,则保留“工”字形矿柱为支护。麻阳九曲湾有一条巷道斜长140米,垂直深度约80米。有的是采用露天开采。在铜绿山和大井,矿井附近都有冶炼遗址,说明采掘的铜矿石就在采场附近冶炼。
铜绿山发现的10座炼铜竖炉都用土夯筑而成,可分炉基、炉缸和炉身3个部分。炉缸的截面多为长方形,设有金门。大井发现的12座炼铜炉有两种不同的形制:一种炼炉的截面呈椭圆形或马蹄形,直径0.8~1.2米,金门作拱形,朝西北方向,高0.2米,宽0.1米;另一种则被称为多孔串窑式(有许多圆孔和弯曲的孔道),直径1.5~2米。这些炼炉的周围都有木炭、孔雀石、碎矿用的石砧、石球、冶炼时排放的大量炉渣及陶质生活用具等。由炼铜原料可知,当时的冶炼工艺是氧化矿的还原熔炼。大井的冶炼遗址出土有马头形的陶质鼓风管,表明已能用人工鼓风掌握炉温。模拟实验证明,用春秋时期的这种竖炉炼铜,可以连续加料、连续排渣和间断放铜,具有较高的熔炼能力。铜绿山遗址的炉渣多冷凝成薄片状,酸度适宜,含铜量仅为0.7%,反映了春秋时期的冶铜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东周时代冶铜竖炉 铜绿山出土]
铸铜作坊 商周时代的都邑遗址几乎都发现了铸铜作坊遗址。其面积有数万平方米的,也有10余万平方米的。作坊址内出土了为数可观的陶范、坩埚块、木炭、小件青铜器和铜锭、铜渣以及与铸铜生产有关的其他遗存。这些作坊址的发现说明商周王室及诸侯所用的青铜器大多是就地生产的。
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商代早期铸铜作坊内,熔铜的坩埚系用草拌泥制成。陶范与铜器一致,均为素面。出土铜爵据电子探针测定,含铜92%、锡7%,铜锡比例与郑州二里冈期青铜器的配比十分接近。郑州商代遗址发现的两处铸铜作坊,分别在城南的南关外和城北的紫荆山北地。熔铜工具除有草拌泥制作的坩埚外,还用外敷草泥的陶质大口缸或大口尊。不过从大型铜鼎的发现看,也有使用熔铜炉的可能。不少陶范上都刻有花纹。这两个作坊除生产青铜礼器外,南关外铸铜作坊中还出土不少青铜,紫荆山北的作坊则出土不少刀、镞,因而被认为是铸铜手工业中出现分工迹象的反映。
安阳殷墟的苗圃北地、西周时代的洛阳庞家沟铸铜遗址和新郑郑韩故城、侯马牛村古城南郊的东周铸铜作坊,都是古代规模较大的铸造场所。这几个地点都发现了体积较大的熔铜炉、大批陶范及与铸铜有关的工具和用具。苗圃北地铸铜遗址出土的熔铜炉若按残壁的弧度推算,直径约在60~70厘米。另有一种土坑式的熔炉,直径1米,深0.5~1米。洛阳庞家沟发现的熔铜工具有3种,其中大型熔铜炉的内径160厘米,壁厚30~35厘米,并设有鼓风口。洛阳、新郑、侯马等地作坊中都发现陶质的鼓风管,说明熔铜炉具备较好的熔化能力。用这样大型的熔炉熔铜,与当时铸造大型青铜器的情况是适应的。
苗圃铸铜遗址和侯马铸铜遗址都发现了与铸铜有关的居址、窖穴、水井、祭坑、烘范窑和道路、工作台面等遗迹。各个作坊址出土的陶范数以万计,其中一部分陶范可以拼对成套。从陶范的型腔可知,有铸礼器的,也有铸乐器、工具、兵器、车马器或其他装饰品的。侯马铸铜作坊中还铸造中国最早的青铜铸币空首布以及铜带钩等物品。
铸造青铜器的模具有陶范、石范和金属范 3类。陶范的原料主要是粘土和砂子,一般都是就地取材。由于陶土的耐火度高,易于透气,来源又极方便,所以各地作坊都普遍运用,成为中国青铜时代铸造工艺的一大特点。造形简单的工具、兵器等用单范或双合范铸造,一范可使用多次。青铜容器则用复合范铸造,一套模具只能铸造一件器物。石范在夏县东下冯遗址、清江吴城遗址等地都有发现,数量不多,都是铸造刀、镞等小件器物的模具。金属模具有铜范和铁范两种。山东临淄发现的铜范是铸造青铜铸币“齐法化”的模具。河北兴隆发现的铁范则是铸造铁工具的铸范。
青铜铸造工艺的杰出成就 铸造一件青铜器需要经过塑模、翻范、烘烤、浇注等一整套工序。即将准备铸造的器形先塑出泥模,在泥模上翻出外范,在泥模或外范上雕刻所需的花纹,然后在泥模上削出范芯或另外制作范芯,范芯与外范之间的距离,即为浇注后铜器器壁的厚度。为防止陶土干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缩裂和变形,陶土中粘土和砂的成分配比要合理。外范和范芯阴干、晾晒后,组合放入烘范窑中烘烤,使之脱水和定型。经常是出窑后趁热进行浇铸。大件器物需挖坑固定,用槽注法浇注。一次浇铸完成的,俗称浑铸法。比较复杂的器形则先铸附件、后铸器身,或先铸器身,然后将附件铸接上去,称为分铸法。商代已经使用分铸法,东周时期分铸法的使用更加熟练。商代和西周铜器的装饰纹样多在泥模上雕刻,有的在外范上加工,东周时期有的采用花纹印版在模上捺印,有些可能是将印出花纹的泥片贴附在模胎之上,提高了工效。铸造一件铜鬲,需用4块外范和1块范芯,一件铜爵则需16块陶范。曾侯乙墓钟架中层的一件甬钟,铸造时共用了136块陶范。
青铜乐器的铸造集中地反映了商周时期铸造工艺所达到的成就。据研究,无论商钟还是周钟,都有良好的音响效果。对曾侯乙编钟进行的检测知道,钟体的合金成分中锡占12.5~14.6%,铅一般为1~3%。这个配比与《考工记》所载“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其一,谓之钟鼎之齐”大体相近。实验表明,钟体含锡量低于13%时,发出的声音单调、尖锐;含锡量太高则钟体易碎。同时,适当的含铅量有利于钟音的衰减和音色的改变,含铅量过低则衰减缓慢,含铅过量则音色恶化。古代工匠在实践中摸索出配料的合理比例,并掌握了热处理等工艺来控制和改善钟的音响,铸造了这一套总音域达5个八度,能奏出完整的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乐曲的编钟。
东周时期已出现叠铸技术。据研究,临淄发现的铸造“齐法化”的长方形铜质模具是翻制泥范用的。将若干烘烤过的陶范叠装起来,浇注时铜汁通过中间的直浇道,流向每一层半月形的内浇道而到达齐刀的范腔之中,一次可浇铸十几个或更多的铸件。
春秋时期还出现了失蜡法铸造工艺。这种工艺是将易熔化的黄蜡制成蜡模,用细泥浆多次浇淋,并涂上耐火材料使之硬化,做成铸型。烘烧后黄蜡熔化流出,形成型腔,用以浇铸铜汁。河南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铜禁和鼎表面的兽头及足、耳等附件,战国早期曾侯乙墓所出的尊盘等都是用失蜡法铸成的。此外,研究者对下寺楚墓所出55号铜鼎的鼎足和曾侯乙墓冰的龙头等部位的焊料进行研究,认为是有金属锡焊接的。
[淅川下寺1号墓出土铜鼎的铸出孔焊接附件]
商周青铜器的表面除了有装饰纹样外,还出现了镶嵌玉或绿松石的“铜镶玉”技术。在商代,这种技术主要用在兵器和小件装饰品上。到了东周时代,这种镶嵌术进一步运用在大型铜容器上,并往往与新出现的金银错、嵌红铜、鎏金等新技术用于同一件器物上。不同色彩互相对比,使青铜器的装饰效果更加突出。
对吴越铜剑进行的研究发现,铸剑时在剑的不同部位使用了不同成分的铜合金。如中脊用低锡或含铅较多的合金,以提高其韧性;两锷则用含锡量19%左右的铜合金。使用不同成分铜合金的直接效果是既保证了两锷的锋利,又增强了格斗时剑体中脊的抗震性能,刚柔相济,不易折断。
在著名的越王勾践剑上有装饰性很强的几何形花纹。对这种花纹的形成存在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是硫化物腐蚀出来的,有人则认为是使用不同的铜合金嵌出的:基体用的是锡青铜,花纹则是锡、铜及铁的合金。由于合金成分和含量不同,所以呈色也不一样,磨砺时因硬度不同而微有凹陷,显示隐花图案(见彩图[越王勾践剑]、[鄂君启节])。虽然看法不同,但研究者一致认为,当时的铸剑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参考书目
北京钢铁学院《中国古代冶金史》编写组:《中国古 代冶金》,文物出版社,1978。
春秋战国青铜器
继西周青铜器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青铜器铸作的又一个高潮期。可分为春秋早期,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战国中晚期3个阶段。春秋早期青铜器形制和组合与西周晚期基本相同, 纹饰也沿袭西周的特点。这一阶段代表器物有山东黄县南埠出土的纪国媵器、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出土的虢国青铜器、湖北京山苏家垅出土的曾国青铜器、山东烟台上夼出土的纪国青铜器、山东历城百草沟出土的鲁国媵器及湖北随县熊家老湾出土的曾国青铜器等。春秋中期以后的青铜器以蟠螭纹的流行为标志,山西侯马所出的陶范和旧著录中的晋公等器物上都有细密的平面蟠螭纹。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 青铜器纹饰发展成浮雕状,繁复的镂空花纹则达到了东周时期青铜器制作的顶峰代表器物有河南新郑铜器群,安徽寿县蔡侯墓铜器群,山西浑源李峪村铜器群以及辉县山彪镇和琉璃阁,河南淅川、长治分水岭,湖北随县擂鼓墩等地出土的铜器群等。到了战国中晚期,许多铜器都变成素面的,而且服御器、日用器大量增加。代表器物有长沙、寿县等地出土的楚器,陕县后川出土的魏器等。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主要特点是:①列国器物大量出现。西周的有铭青铜器属周王室和王臣制作的占大多数,诸侯国的为数甚少。到了春秋时期,王室、王臣的礼器几乎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列国诸侯、卿大夫甚至卿大夫家臣铸造的器物。这和当时王室衰微而诸侯、大夫及家臣势力不断壮大的形势相吻合。②地域风格的形成。大体上呈现以三晋为中心的中原、以秦国为中心的西方和以楚国为中心的南方三足鼎立的格局。此外,北方、西南方、东南方等几处少数民族区域也各有其独特风格。③各地区之间逐渐交流。例如吴越地区流行的细线云雷纹在楚地也时有发现,而原先用于北方的带钩也传播到了南方,从物质文化角度反映出东周时期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④铸造技术的长足进步。器物制作方面主要体现在合范法铸造的高度发达、失蜡法的应用、模印法制范、镶嵌工艺的普遍流行,以及兵器的表面处理技术等。湖北大冶县铜绿山的矿井遗址体现了东周时代青铜冶铸业的巨大规模,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
中国古代青铜冶铸技术
bronze smelting technique in ancient China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现代已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器,是甘肃东乡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铜刀,距今约4800年,经检验,是用锡青铜铸成的。考古发掘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夏代,人们已能用石范和陶范铸造简陋的工具和武器。商代早期的铜爵,所用铸型由多块陶范和泥芯组成,有的壁厚仅2毫米。铸造技术已达一定水平。商代中期已使用锡青铜和铅青铜两种合金,能铸造重80千克的大鼎。具有中国特色的组合陶范铸造工艺在此期间大体已经形成。
商代后期,青铜冶铸业臻于鼎盛,能熟练地使用多种分铸法(先铸器件再接铸附件,或者先铸附件再与器体铸接),以获得复杂的器形,如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圆的柱和就是铸接于器体上的。 的多次铸接更为典型。它的提梁、盖纽采用了多种铸接方式,分两次从五个部位,将七个部件和体接铸成一体。铸型工艺也已规范化。椭圆形容器多采取三等分或六等分的分型方式,方形、长方形容器以对角线的延长线为界,采用四等分或八等分。器物种类繁多,有各类礼器、生活用器、兵器、生产工具、车马器和乐器等。大型铸件用直径达600~800毫米的竖炉熔铜,由槽道浇注。重要器物的合金配比也初步形成规范。
西周时期陶范铸造进一步推广,中期以后形成独特的风格,出现许多新的器形、纹饰。有些器内铸有专篇铭文。技术的进步还表现在铜质芯撑的普遍使用。铜器足部从与铜器内腔相通改为封闭式等。
商周时期制作陶范的泥料,都由含砂粘土或用粘土和砂配制而成,经挖取、破碎、筛选、混和、陈腐、揉制和存性等多道工序(有时还经淘洗和加砂),使泥料具有良好的塑性和复印性,能翻铸出极细的花纹。多数陶范的焙烧温度在700~800℃之间,实际仍为土质,属于土范。后期的某些陶范火候较高,质硬发青,接近半陶质或陶质。早期的陶范用单一的泥料,西周时期已有面料和背料之分。为改善型芯的退让性和透气性,芯料中的含砂量明显增多,颗粒较粗,后期并掺入多量的植物纤维或熟料。
铸范的制作非常精细,分型面开设榫卯,用来定位。最初的铸型只有一个型腔,在商代中期已有一型能铸7~9件的镞范。多数陶范只能使用一次,但山西侯马春秋铸铜作坊所出镢范,可以重复使用十余次。由于采取了一系列工艺措施,铸件表面质量,特别是一些精品,纹饰清晰美观,铸缝极窄,铸造缺陷很少,达到了良好的技艺水平。
据多年来对数以千计的出土实物所作科学考察,证明商周青铜器绝大多数是用陶范铸造的,在不使用失蜡法的情况下,能获得如四羊尊和曾侯乙甬钟那样极其复杂的器形,关键在于铸接工艺和分范合铸等技法的娴熟使用,因而形成商周陶范铸造的技艺特色。
青铜生产工具是构成青铜时代生产力的一大要素。出土文物中常见的青铜手工工具有刀、锥、凿、斧、锛、削、钻、锯等。陕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云南等省相继发现大量商周青铜农具,有耒、耜、、、锄、铲、耨、镰等器类。正是在青铜工具广泛应用的基础上,造就了举世闻名的灿烂的商周青铜文化。
春秋中期以后,由于失蜡法和低熔点合金铸焊技术的发明和使用,青铜器铸造工艺有显著的改进,从先前较为单一的范铸技术转变为浑铸、分铸、蜡铸、软焊、硬焊、锻造等多种金属工艺的综合运用。陶范铸造的进展,突出表现在薄壁和超薄壁铸件的铸造,如著名的越王勾践剑,剑首的同心圆薄壁构造厚仅0.2~0.4毫米。随着金属工艺的进步和铁工具的使用,错金银、鎏金、线刻等装饰技术在战国时期应用甚广,使一部分器物如河北平山中山王墓虎噬鹿器座等更加富丽堂皇。与此同时,由于商品交换的发展,大部分器物趋于素朴,讲求实用。货币、带钩等类器件的大批量生产,促进了一型多用、叠铸、锚链铸造等工艺的发展。在此期间,有关青铜冶铸的文献记载显著增多,如《考工记》记载:“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然后可铸也”,《荀子?疆国篇》提到:“刑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剖刑则莫邪已”,《吕氏春秋》说:“金柔锡柔,合两柔以为刚”,说明经过长时期的反复实践,铸造匠师们对合金熔炼、铸造和使用性能已取得规律性的认识。其中最重要的记载是《考工记》所载“六齐”法则。实物分析和研究表明,商周青铜器合金配制比“六齐”记载更为丰富,鼎合金配比早在商代晚期已初步形成。到春秋战国时期,重要器物如编钟、铜剑和铜镜等,合金成分配比已很严格,并已广泛使用铜锡铅三元合金。作为世界上最早的见诸文字的合金配制法“六齐”揭示了锡青铜机械性能随锡含量而相应变化的科学规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参考资料:《中国大网络全书》
㈧ 麻阳苗族自治县的经济概况
历史上,麻阳开发较早。西周时期,即有人在九曲湾大规模地开采铜矿,后为楚国四大铜矿之一,其遗址犹存。春秋时期,境内盛产苞茅,风靡九州,《左传》载:“茅贡不入,无以缩酒”;麻阳旧志亦有“楚不输茅贡,齐征之”记载。然而,自西汉以来,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阶级压迫与剥削、种族歧视与奴役,加之频繁的兵祸、匪患、灾荒又不断地造成巨大灾害,人民生活十分贫困。直到1949年,麻阳仍是一个地瘠民穷、交通闭塞、工农业落后的三等小县。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麻阳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人民清匪反霸、镇压反革命,进行土地改革,支持抗美援朝,巩固新政权,解放生产力,经济逐步恢复。1953年贯彻执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逐步实行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国营工业、商业和集体企业,组织农民兴修水利,改善生产条件,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各项事业长足发展。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1789万元,粮食总产量达60720吨,分别比1952年增长34.6%、21.59%。
1958年,由于掀起“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大炼钢铁,大修水利,大办公共食堂,实行供给制,加上连续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大滑坡。1961年粮食产量29183吨,比1957年减少51.04%,市场物资匮乏,人民生活陷入困境,人口出现“负增长”。1962年,县委采取一系列调整措施,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至1965年,麻阳县粮食总产量达64562吨,比1961年增长121.23%,年均增长30.31%;工农业总产值2528万元,比1961年增长52.1%,年均增长13.03%。
1966-1976年,麻阳遭遇十年“文革”浩劫。期间,境内干部群众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坚持生产和工作,兴修水利,大搞农业基本建设,发展社队企业,先后修建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101座、山塘6200口,特别是为“三线”建设服务,修建水电站3座,装机容量9270千瓦;修建公路5条,长162公里;兴办氮肥、电机、机砖、陶瓷、铜矿、汽车修配等企业。1976年,麻阳县粮食总产量85162吨,比1965年增长31.92%,年均增3.55%;工农业总产值4757万元,比1965年增长88.17%,年均增长9.8%。
2005年,麻阳县生产总值升至14.0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9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5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45亿元,人均县内生产总值4192元,财政收入5706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6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05元。
2012年,麻阳县实现生产总值47.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89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17.15亿元,增长14.3%,第三产业18.35亿元,增长12.2%;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5.2:35.2:39.6调整为25.1:36.2:38.7;按常住人口计算,麻阳县人均GDP达到13696元。 1979~2005年,麻阳县成立科学技术学(协)会9个,会员总数210人。科学技术队伍不断壮大,2005年,麻阳县共有科技人员980人,占麻阳县在业人口的1%。25年来,麻阳县有52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省、市各类科技奖,其中获国家奖励3项,获省奖励有11项,获市(地)奖励有38项。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由1989年的30%上升至45%。
2012年,麻阳县成功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6项,专利授权12件。 1979年后,麻阳教育开始拨乱反正,批判“读书无用论”,调整中小学布局,逐步改革管理体制、办学体制,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1988年,普及初等义务教育通过省验收达标。1990~2004年,中央和地方共投入9334.4万元,扩建新校舍182653平方米,改造危房104691平方米,引进和添置大量现代化教学设备。到2000年,扫除青少年文盲和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通过省、市验收达标。2005年,麻阳县有完全中学2所,初中24所,职业中学2所,小学239所,幼儿园66所,在校中小学生52889人,人园幼儿3953人。拥有教职工4946人,其中高级教师218人,中级教师1276人。小学入学率100%,巩固率99%、升学率100%。1977-2005年,共向全国各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6300余人,其中体育人才85人。特级教师傅嘉长于2004年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
2012末,麻阳县有中等专业(职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731人,专任教师60人,普通中学24所,在校学生16226人,专任教师1193人。普通小学146所,在校学生25641人,专任教师1438人,特教学校1所,在校学生78人,专任教师7人,幼儿园(含民办)13所,入园儿童3316人,幼师56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8%,初中入学率为98.7%。2012年麻阳县考入本、专科1014人(其中,本科558人,专科456人),高考录取率达到89.1%。 1978-2005年,麻阳县公开发表各类文学作品89件,艺术作品23件。特别是麻阳“农民画”蜚声国内外。1988年,麻阳县被文化部命名“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至2005年,麻阳县共举办29届“农民画展”,展出作品2067件(次);参加全国性美展7次。联合国教科组织出版麻阳画乡台历一册;麻阳农民画还先后在美、日、德、法、韩、匈牙利等20个国家和地区发表、展出作品80余件。
2012年,麻阳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图书馆1个,群众业余表演队125个,文化市场经营单位(户)310家。广场歌舞、长寿太极、民间书法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极大丰富了麻阳县人民的精神生活。广播事业快速发展。2012年末麻阳县电视覆盖率达到96.8%,广播覆盖率达到41.7%,有线电视用户达到5.78万户。 2012年末,麻阳县各类医疗机构达到33个,农村卫生室360个,拥有床位1106张,每千人拥有卫生床位2.8张,卫生技术人员1022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58人。
㈨ 怀化巿有多少矿产
1 前 言 怀化市位于湖南省西南边陲,南接广西,西连贵州,与湖南的邵阳、娄底、益阳、常德、张家界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接壤,古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之称,今有“湖南西大门”之美誉。地处北纬25°52′22″—29°01′25″,东经108°47′13″—111°06′30″之间,南北长353 km,东西宽229 km,辖10县1市2区,面积27624km2。有汉、苗、侗等民族,491万人口。湘黔、焦柳、渝怀铁路在这里交汇,已建成通车的沪昆高速公路和拟建的包茂高速公路交叉于怀化,芷江机场有航班通长沙、广州、北京等城市,沅水及其支流遍布全区,组成便利通达的交通网络。
2 矿产资源概况
2.1成矿地质背景
怀化市地处上扬子地块与南华裂陷槽的过渡地带,区内地层发育齐全,构造运动、岩浆活动频繁,矿产资源丰富,是湖南西部重要的能源及金属、非金属矿产基地。
1、地 层
区内地层出露较完整。自元古界冷家溪群至第四系地层均有分布。以板溪群,震旦系及中生界地层分布最广,约占全市面积的四分之三。
冷家溪群、板溪群为地槽型复理石、类复理石建造和沉积火山碎屑岩建造,产沉积型铜矿、锰矿,为金、锑矿主要赋矿层之一。
震旦系下统主要是冰川—冰海相碎屑岩建造,是雪峰金矿田主要赋矿层位。震旦系上统—志留系为浅海泥质、砂质、粉砂质沉积和少量碳酸盐沉积,其中震旦系上统陡山沱组是沉积改造型硫铁、铅、锌矿与沉积型磷矿的赋矿层位。寒武系是沉积型石煤、重晶石矿,钒钼铜铅锌多金属矿赋矿层位。
上古生界为地台型碳酸盐建造,并含海陆交互相或海相含煤建造。
中—新生界为陆相河湖或山麓堆积。侏罗系中上统为本市含煤层位之一,白垩系是我市重要的沉积型铜矿赋矿层位。
2、岩浆岩
区内岩浆岩主要分布于溆浦县境内,其他县(市)仅有零星分布。岩石种类有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等侵入岩和基性喷出岩。活动时期为加里东期、印支期及燕山期。
(1)加里东期岩浆岩
①基性、超基性岩
有隘口—安江基性、超基性岩群;山石洞溢出岩体—玄武岩;会同东育司钠长辉绿岩脉群;陇城一带基性、超基性岩;芷江艾头坪、大洪山基性岩群。岩性有橄榄岩、橄辉岩、辉石岩、辉长辉绿岩、钠长岩、正长岩、拉班质—钙碱质英安岩等。含镍、铬、钴及铂族元素。
②酸性岩
白马山杂岩体(主体)分布于溆浦境内。岩性主要为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含钨、锡、铜、铅、锌、镍、镓等金属元素。
(2)印支期岩浆岩
中华山岩株,岩性为黑云母花岗岩,含钨、钼较高,外接触带见白钨矿床,岩体局地段独居石达工业要求。
(3)燕山期岩浆岩
①基性岩
分布于沅陵方子垭、竹园、叶家山。岩性为辉绿玢岩、辉绿岩、辉长辉绿岩等。
②中性岩
分于溆浦的龙潭,为白马山杂岩体中的岩墙,岩性为石英闪长玢岩。
③酸性岩
分布于溆浦的龙庄湾、青界。岩性分别为二云母花岗岩和斜长环斑花岗岩。其中斜长环斑花岗岩经强烈风化后可成为高岭土,是陶瓷工业的重要原料。
区内还发育数个煌斑岩脉群,主要分布于会同若水,洪江熟坪、铲子坪,溆浦洞底坪等地。主要活动时期为印支—燕山期。受构造控制明显,多呈岩墙或岩脉产出。岩性为斜云煌岩、斜闪云煌岩、拉辉煌斑岩。
3、构 造
我市位于上扬子地块与南华裂陷槽的过渡地带,北区以慈利—松桃—铜仁大断裂(鄂湘黔岩石圈断裂)为界,南东以桃江—城步大断裂为界。根据构造运动强度差别,沉积建造特点、沉积厚度变化、深大断裂展布及其对建造和沉积的控制作用等,将本区划分为雪峰加里东褶皱带、冷家溪隆起、沅陵—辰溪坳陷、湘黔桂隆起、沅麻盆地等五个三级构造单元(图1)。
(1)雪峰加里东褶皱带
东以桃江—城步大断裂为界,西以安化—黎平深大断裂为界,呈狭长带状分布于江南地块东部边缘。
从震旦纪晚期开始本带为边缘海斜坡环境,沉积了厚度不大的炭硅泥质岩建造,西部边缘形成铁质岩、铁矿和锰矿等,寒武纪早期继承边缘海斜坡环境,沉积了一套标准的炭硅泥质岩建造,是本区沉积型钒矿的重要赋矿层位。中晚期为浅海泥质、砂质岩相,少量碳酸盐岩相。奥陶、志留纪本带下沉幅度较大,形成了0-5000米的泥砂质浅海相沉积,沿深大断裂形成两个基性岩带:安江—团头、罗翁—陇城基性岩带。该带与湘中印支褶皱带过渡地区岩浆活动较强烈,以加里东期和印支期为主。沿该带铜锌异常十分发育,且集中带状分布。
(2)冷家溪窿起
西以T3-J1或K与板溪群不整合为界(实为沅水大断裂),南以震旦系与板溪群不整合为界,东以安化—黎平大断裂为界,北东与洞庭坳陷相邻。
晚元古早中期本区的冷家溪隆起及以北地区为滨外陆棚区,沉积了板溪群,为紫红色粘土、砂及碳酸盐岩,属次稳定型复陆屑建造夹碳酸盐建造,厚度由北向南为500—1300 m。冷家溪隆起南部边缘为过渡地区,处于氧化—还原环境,在巨厚的紫红色沉积物中,沉积有数层厚度不等的浅灰绿—灰白色砂泥质沉积物组成马底驿组。形成了本区铜矿的最早的主要矿源层及赋矿层位。
(3)沅陵—辰溪坳陷
东界为安化—黎平大断裂,西以T3-J1与下伏不整合为界与沅麻盆地分开。本区为一古生代坳陷区,实则与沅麻盆地白垩系下伏地层相连,为同一坳陷,只是中生代以后有不同的发展历史。本区基底为板溪群,雪峰运动之后,仍接受了下古生代至上古生代沉积,也是扬子准地台-轴缘坳陷的过渡地带。沉积厚度比轴缘小,震旦系江口组厚度大大减少,仅几米-300余米,含凝灰质,局部缺失江口组,而南沱冰碛岩超覆于板溪群五强溪组之上,震旦纪晚期陡山沱组由东南-西北厚度增大,由几米-100m,是本区重要的沉积矿产层位,如铁、锰、黄铁铅锌矿、磷矿等。陡山沱组总长度达数百千米,铜锌银异常面积大,叠合性好。寒武系中铜锑矿点及水系沉积物异常多。
(4)湘黔桂窿起
其北界以江口组与板溪群不整合为界,东以安化—黎平大断裂为界,本区亦为一长期窿起区,西南包括贵州凯里以东、锦屏、从江等地,即为江南地块的西南端,本区板溪群出露面积约占70%。安化—黎平深大断裂通过本区。本区以产石英脉型金矿为特征。
(5)沅麻盆地
沅麻盆地东界以T3-J1或K1与下伏地层不整合为界,西以K1下伏不整合为界,控制盆地发展的实为东西两个大断裂 :古丈-凤凰大断裂和沅水大断裂(物探资料证实为一大断裂),本区基底为板溪群。白垩系总厚2000-5000m,中上部形成本区有工业价值的河湖三角洲相含铜砂岩建造。
2.2主要矿产资源概况
怀化市目前已发现矿产资源60种(表2-2),占全省已发现124种矿产的48.4%。汇编上图的矿床及矿(化)点922处,其中地质工作程度达到普查及以上的大型矿床20处,中型矿床34处,小型矿床149处;地质工作程度在普查以下的小型以上矿产地52处(表2-3、表2-4)。全市主要矿产22种,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意义的15种大宗支柱性矿产我市有12种,仅缺石油、天燃气及盐矿。
根据对本市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的分析,结合矿产资源的特点,确定本市的优势矿产资源为煤、金、钒、锌、重晶石、磷、电石灰岩、花岗岩,潜在优势矿产资源为石煤、铁、铀、镉、白云岩及其他非金属矿产。
2.2.1 主要矿产资源特征
1、能源矿产
(1)煤
主要分布于辰溪、溆浦、中方等县,其次是芷江、会同、靖州县。本市含煤地层包括二叠系下统栖霞组含煤段(黔阳煤系)、上统吴家坪组(辰溪煤系);上三迭统—下侏罗统小江口群。以黔阳煤系、辰溪煤系工业价值较大,是本市主要含煤地层。
黔阳煤系:煤系地层在溆浦椒板溪最厚达104m,平均厚43.56m。向南、北变薄,鹤城区岩冲平均厚23.26m,双溪一带厚10.18m,最南端靖州厚4m,最厚30m,且有缺失。向北西至辰溪大坪平均厚20m;至沅陵凉水井、马底驿厚2—19m。含煤1—3层(9—11号煤),10号煤较稳定厚0—14.42m。9号煤局部可采。以溆浦大江口至椒板溪含煤性较好。有贫煤、无烟煤、主焦—肥焦煤、肥煤等类型。煤炭灰份一般>25%,全硫平均>3%。典型矿区(床)有辰溪矿区、椒板溪矿区。
表2-2 怀化市矿产资源种类统计表
矿产类别
矿种 合计
已发现矿种
探明有储量的矿种
未探明储量矿种
小计
储量已审
批的矿种
小计
储量未审
批的矿种
小计
能源矿产
3
1
煤
2
铀、石煤
金
属
矿
产
黑色金属矿产
5
3
铁、锰、钒
2
钴、镍
有色金属矿产
8
4
铜、汞、锑、钨
3
锡、铅、锌、
1
钼
贵金属矿产
2(2)
1
金
(2)
(银、砂金)
1
铂
稀有、稀土、分散元素矿产
3
3
镉、硒、碲
非
金
属
矿
产
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
1
1
白云石
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
3
2
磷、重晶石
1
硫铁矿
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产
31
2
耐火粘土、电石灰岩、
11
铝土矿、水泥灰岩、高岭土、陶瓷土、金刚石、膨润土、玻璃砂岩、水泥配料用粘土及砂岩、石膏、硅酸盐钾矿
18
泥灰岩、砖瓦用粘土、建筑材料用灰岩、制灰用灰岩、建筑用白云岩、石英岩、花岗岩、饰面用板岩、基性岩、大理岩、水晶、海泡石、建筑用砂石、砖瓦用页岩
水气矿产
2
1
矿泉水
1
温泉
总 计
58(2)
10
25(2)
23
辰溪煤系:煤系地层最厚12.5m,一般2—3m,顶部含煤一层(8号煤)。煤厚0—5.5m,平均0.44m。由辰溪小龙门向南至靖州,向东至溆浦大部地段不可采或缺失。煤炭灰份一般>30%,硫含量在8%±,属中—高灰分、高硫、肥—焦肥煤,宜作动力用煤。典型矿区有辰溪矿区和五一煤矿区。
小江口群:以辰溪寺前铺至怀化泸阳一带沉积较厚。煤系地层平均厚寺前铺82.4m、小龙门77.54m、泸阳95.39m。向南至岩冲平均厚65m,至中方厚10m±,竹田以南迅速尖灭。向北至辰溪狮子山平均厚25m,至大坪厚23m。含煤1—8层(由上而下1、2、3、4上、4下、5、6、7号煤),其中7、4下、3、2号煤发育较普遍。煤层多呈鸡窝状及透镜状,极不稳定。可采1—4层,煤层厚度0.5—3.19m。煤炭灰份>35%(小龙门43.54%),全硫含量0.4—2.9%,为肥气煤,经洗选可作配焦用煤。典型矿区有辰溪五一煤矿区。
(2)石 煤
石煤产出层位为安江、沅陵、靖州、溆浦、新晃等地的震旦系陡山沱组顶部,靖州的灯影组中部,溆浦、麻阳、新晃、靖州的寒武系(以下统为主),溆浦与洞口交界处的奥陶系。与之伴生的主要矿产有钒、铀、钼等。典型矿床有溆浦乌峰石煤矿。
(3)铀
主要赋存于震旦系上统灯影组、寒武系下统牛蹄塘组(小烟溪组),尤以灯影组具有较大工业意义。灯影组中部含硅质泥岩是主要含矿层位。 2、黑色金属矿产
(1)铁
沉积型铁矿:本市均为小型矿床(点),品位低,质量差。有震旦系上统陡山沱组菱铁矿(辰溪的雷家坡),寒武系中统底部赤铁矿(中方的新建、芷江的丁家坪),寒武系中上部菱铁矿,小江口群菱铁矿(寺前铺)。菱铁矿一般为高硅、高磷、高硫非自熔性贫矿。赤铁矿为高硫、高磷酸性贫矿石。
沉积—轻变质铁矿(江口式铁矿),自洪江市古佛山—洞口县江口—洪江市禾黎坪(罗翁八面山)至绥宁县小沈、界头炉—寨市—通道县烂阳,呈NNE东向分布,断续延长160km。铁矿层赋存于江口组第三段顶部,含铁岩系厚从0—168.29m,一般30—50m。TFe15—35%,一般20—30%,为高硅、低硫、中磷酸性贫矿石。典型矿床有洞口县江口铁矿。
(2)锰
本市以浅海相沉积型锰矿为主,次为风化淋滤型。矿层有震旦系下统湘锰组锰矿(湘潭式锰矿,本市的主要类型),上统陡山沱组钴锰矿。湘锰组工业锰矿体主要分布于溆浦—洞口、绥宁黄双坪及靖州、寨牙等地,受滨海局限盆地亚相控制。含锰岩系厚由数十厘米到数十米不等。原生菱锰矿矿石含Mn11—20%±,次生氧化锰矿石含Mn13—39%±。属高磷酸性锰矿石。典型矿床有洞口县江口锰矿。
陡山沱组钴锰分布于溆浦县小横垅、丁家庄等地。含矿1—5层,厚度一般小于1m,含钴0.01—0.05%,含Mn10—55%,一般20%±。含矿层位在区域上尚稳定,分布较广。
(3)钒
本市钒矿资源丰富,分布广,层位稳定,厚度大。产出层有寒武系下统下部—底部硅质、炭质板岩;中、上统炭质板岩;震旦系上统陡山沱组硅质岩、硅质板岩。尤以寒武系下统下部—底部硅质、炭质板岩中钒矿分布最普遍。常以钒、钼或磷、钒、钼矿产出,且含U、Cu、Ni、Ag、Zn等多种元素。一般含矿1—2层,厚0.5-几十米,一般在2米以上,矿层延长达几十千米。含V2O5一般0.5—1 .0 %,最高2 .97 % ,含Mo 0.01—0 .05 % 。当炭质板岩含炭量高时则本身就可属石煤矿。典型矿床有洪江双溪钒矿。
3、有色金属、贵金属矿产
(1)铜
本市铜矿类型有沉积型、沉积—变质型、沉积—淋滤型、热液型等。以沉积型的含铜砂岩型铜矿工业意义最大。
含铜砂岩型铜矿多分布于沅麻盆地东部边缘,自沅陵老鸦溪—泸溪浦市到麻阳九曲湾、黄双一带均有产出,矿层赋存于白垩系第三岩组中上部的灰绿、灰白色长石石英砂岩(统称浅色层)中。浅色层与红色岩层交替产出,厚度大于0.5的浅色层有135层,其中矿层38层,矿化层12层。矿体厚度多在数十厘米至1—2m之间,品位变化0.3%—12.66%,一般<2%。典型矿床有麻阳九曲湾铜矿。
沉积—变质型铜矿主要分布于沅陵竹园—响水洞—马底驿—齐眉界—叶家山、麻阳栗坪,芷江杨门坳、双岩塘、艾头坪,洪江黄狮洞,中方铁坡小酿溪等地。矿层产于板溪群马底驿组第二段(钙质岩段)硅化白云岩、灰岩、泥灰岩、紫红色板岩夹灰绿色板岩中,品位一般<0.5%,最高1.99%。典型矿床有沅陵寺田坪铜矿、芷江双岩塘—杨门坳铜矿。
沉积—淋滤型铜矿主要赋存于寒武系下统小烟溪组底部炭质板岩中,矿化一般1—2层,品位一般<0.5—1%。此外,奥陶系下统白水溪组下部灰绿色页岩、钙质页岩中亦有分布,如靖州仗冲铜矿点。典型矿床有洪江罗翁铜矿。
热液型铜矿产出的围岩各式各样,有砂岩、砂质板岩、板岩、硅质岩、灰岩等。构造类型可以是层间破碎带、压性、压扭性、张性断裂及节理裂隙等。新晃马王铜矿、通道铜厂界铜—钴多金属矿即属此类型。典型矿床有新晃马王铜矿、多金属矿。
(2)铅、锌
市内铅锌矿主要有沉积—再造型(董家河式)和热液型两大类。
董家河式铅锌矿主要分布在辰溪和沅陵。矿层产于震旦系上统陡山沱组底部白云岩中。分上矿层和下矿层2层矿,以上矿层为主,下矿层一般不具工业意义。矿体厚一般1—2m,锌品位一般1.5—2.7%,铅品位一般<0.3%,硫品位一般15—30%。伴生组分有镉、银等。除此而外,新晃碧林—贡溪一带、辰溪六斗坪、麻阳李坪溪寒武系下统清虚洞组和敖溪组白云岩的铅锌矿亦属此类。典型矿床有沅陵董家河铅锌矿。
热液型铅、锌产出围岩类型有板岩、灰岩、页岩、冰碛砾岩等。多受断裂破碎带、节理裂隙控制,规模小,品位一般较高。如马王铜铅锌多金属矿,麻阳县铅厂界铅矿等。
(3)汞
集中分布于本市西部湘黔边境一带,受凤凰、铜仁两大断裂控制,形成巨大的NNE向汞矿带。含矿围岩主要为寒武中统敖溪组之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其次是寒武下统清虚洞组白云岩。含矿系数和品位都比较低,但尚能达到工业要求,伴生有硒,可综合回收。典型矿床有新晃酒店塘汞矿。
(4)锑
主要分布于沅陵、辰溪、溆浦、中方、洪江等地。按围岩性质、矿体产状、矿物共生组合可分为:①产于碳酸盐岩中的似层状锑矿;②产于碳酸盐岩中裂隙充填型锑矿;③产于硅酸盐岩中充填破碎带型钨锑金矿;④产于硅酸盐岩中裂隙充填型锑矿或锑金矿。典型矿床(点)分别为①辰溪田湾锑矿;②溆浦伏水湾牛母冲和中方下坪锑矿点;③溆浦观音堂、龙王江、白竹坪、沅陵贵溪、芷江荒田坳、通道黄柏等地锑矿;④沅陵沃溪钨锑金矿。
(5)钨
主要分布在中华山岩体和龙潭—白马山岩体内外接触带及东北部溆浦让家溪—安化、沅陵官庄一带。有矽卡岩型白钨矿;气成—高温热液型黑钨白钨矿;中—低温充填破碎带型钨锑矿床等。典型矿床分别有洪江栗山坡钨矿,中华山岩体中的沙溪钨矿;溆浦曾家溪钨矿。
(6)金
金是本市重要矿产。主要分布于沅陵、洪江市,其次是会同、溆浦、靖州、中方、辰溪、新晃等。有岩金和砂金等矿床(点)。
其中岩金有石英脉型和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前者典型矿床有沅陵沃溪金矿、会同漠滨金矿,后者有洪江铲子坪金矿。
(7)银
本市仅见伴生银矿,与发现的金、铜、铅锌矿伴生。如麻阳九曲湾铜矿含银1—5g/t;沅陵董家河铅锌矿含银19.63—62.4g/t;会同陶金冲金矿含银1—81.1g/t;洪江铲子坪金矿组合分析含银20—30g/t。
4、化工原料矿产
(1)磷
磷是本市主要矿产之一。赋存于震旦系上统陡山沱组及寒武系下统牛蹄塘组。以前者主,主要分布在沅陵张家滩,辰溪谭家场、三塘驿和中方花桥一带,品位10—18%,平均14—15%,厚度1—3m,往南东品位降到15%以下,厚度只几十厘米至一米余。寒武系下统牛蹄塘组矿层1—3层,含矿率低,由于其上有重晶石矿、钒、钼矿层及石煤、多金属元素,具有综合开采利用价值。
(2)硫
本市硫铁矿分布广泛,主要有4种类型。①震旦系上统陡山沱组沉积—改造型黄铁(铅锌)矿(董家河矿区);②二叠系下统栖霞组含煤段中结核状黄铁矿;③寒武系下统炭质板岩中黄铁矿;④充填破碎带型脉状黄铁矿。其中第①类在沅陵、辰溪一带多与铅锌共生,溆浦—安化一带以黄铁矿为主,伴生有铅锌矿。典型矿区有沅陵董家河矿区。第④类型典型矿床有芷江杨柳湾黄铁矿,硫品位为23.53%。②、③类型多不具工业意义。
(3)硅酸盐钾矿
主要分布于新晃、麻阳,其次是辰溪—怀化等地。含矿层岩系为寒武系中统敖溪组中下部含钾水云母粘土岩夹灰岩、砾状灰岩、泥质灰岩等。矿层厚3.6—47m不等,典型矿床有新晃中寨硅酸盐钾矿。
(4)重晶石矿
本市重晶石矿有沉积型和热液型2类。
沉积型以寒武系下统牛蹄塘组为主,分布于本市新晃—贵州天柱一带的贡溪向斜。其次是田家坪组(洪江市野牛界—洞口大溪)和震旦系上统陡山沱组(洪江市大鸿坡、新晃碧林)。典型矿床为新晃贡溪重晶石矿,地表氧化矿石BaSO4含量52.96—94.56%,一般80—90%,平均86.36%。
热液型重晶石矿分布于麻阳的石羊哨、锦和、岩门、咸池坳和沅陵北溶、芷江丁家坪等地。主要产于白垩系红层分布区。一般规模较小。BaSO4含量大多在90%以上,含铅锌较高。
(5)电石灰岩
本市电石灰岩资源尚未查明,仅溆浦大江口电石灰岩矿区进行过较详细的工作,近年在辰溪的火马冲有发现。含矿层位主要为石炭系中上统壶天群。矿床实例如大江口电石灰岩矿,共三层矿,矿层厚1—8.5m,CaO含量55%。
(6)白云岩矿
主要分布于辰溪长田湾、小龙门、寺前铺,中方花桥、泸阳、新建,溆浦均坪、大江口,洪江黔城,会同坪村,靖州飞山、横江桥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