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家河遗址
Ⅰ 《山海经》是什么样的书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专述古代地理、物属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
Ⅱ 求教关于《山海经》中刑天,炎帝,黄帝等人的问题!
基本属性
具体内容
山海经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据说原共22篇约 32650 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 篇,未把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全书内容,以五藏山经5篇和海外经4篇做为一组;海内经4 篇作为一组;而大荒经5篇以及书末海内经1篇又作为一组。每组的组织结构,自具首尾,前后贯串,有纲有目。五藏山经的一组,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的非常清楚。《藏山经》主要记载山川地理,动植物和矿物等的分布情况;《海经》中的《海外经》主要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主要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荒经》主要记载了与黄帝、女娲和大禹等有关的许多重要神话资料。 该书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然后向西,再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古代中国也一直把《山海经》作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价值参考。
流传版本
《山海经》传本较多,除各种单行本外,收入丛书者有 《道藏》本 《四库全书》本 《格致丛书》本 《二十二子》本 《百子全书》本 《四部备要》本 《龙溪精舍丛书》本等 现存最早的注本是晋郭璞《山海经注》。清郝懿行采前人注释之长,撰《山海经笺疏》十八卷,别为《订论》一卷,贡献甚大。今人袁珂《山海经校注》集诸家之长而又时有发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1] 书籍特点《山海经》奇书 《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它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山海经》为述图之书。 刘锡城在《全像山海经图比较》(1)序言中指出:“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流观山海图”(《读山海经13首》)、学者郭璞的“图亦作牛形”和“在畏兽画中”的记载和论述,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曾有“山海图”流行于世。而且据说《海经》部分是图在先、文后出,因而“以图叙事”的叙事方式,至少在战国时代就已形成一种文化传统”。马昌仪(2)也认为:“《山海经》的母本可能有图,它(或其中一些主要部分)是一部据图为文(先有图后有文)的书,古图佚失了,文字却流传了下来,这就是我们所见到的《山海经》。”刘宗迪(3)写道:“《海经》的荒诞色彩和神话色彩,与这本书的特殊来历息息相关,这本书的来历在古代典籍中是独一无二的,简单地讲,这本书是述图之作,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看到的《海经》,先有图,后有书,书中的内容是对一幅图画中内容的写照。《山海经》中的文字多静态的刻画,而少动态的叙述,多记空间方位,而少间时间进程,其述图特点可谓一目了然,其实,前人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最早指出这一点的是宋代学者朱熹,但前人在这一点上都有同一个误解,即认为整部《山海经》包括《山经》都是有述图的。实际上,像《山经》那样包罗万象的博物学知识是不可能在图中画出来的,更何况其中还记载了很多动物的声音、习性等等。这些内容又如何能用图画表现出来呢?除非古时候已经有了现在这样的多媒体技术。不过,《海经》所凭借的图画早就佚失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山海经》中都有插图,怪怪奇奇,琳琅满目,那只是后人根据书中的内容想象增补的,与我说的古图完全不是一回事”。 第二,《山海经》保留了大量远古时期的史料。 早稻田大学藏 山海经蒋本
《山海经》历来被大多数人认为“荒诞不经”。连敢于打破《尚书》束缚,将中国上古史推 至炎黄二帝的史学家司马迁都说“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形成这种看法的原因似乎与《山海经》由图到文字的成书过程有关。例如《海外东经》记载“工虫在其北,各有两首。一曰在君子国北”。根据《山海经》先有图后有书的成书过程推测,《山海经图》上在君子国的北方画有一个彩虹的“虹”字,表示该地经常见到彩虹。当时的图像文字应该类似甲骨文的虹字,是彩虹的图像,两端有首(见熊国英著《图示古汉字》)。而后来古人根据《山海经图》著《山海经》时,时间已经过了几百年,而著者并不见得一定是文字学家,这时彩虹的虹字已经成为“工虫”的样子,因此将彩虹描述为工虫,并望文生义将其描述为“各有两首”,使后人无法知道到底叙述的是天边的彩虹呢,还是描写一只有两个头的怪物。所以就连司马迁也说“余不敢言之也”。 第三,《山海经》与东方夷族有关。 金荣权在“帝俊及其神系考略”一文中指出:“帝俊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一个谜一般的神性人物,他的事迹既不为正史所载,也不为诸子所传,只见于《山海经》之中,尤其集中反映在“大荒”、“海内”两经之中。究其神系渊源与脉略,显不属于炎帝世系,也不隶属于黄帝世系,是与炎、黄两大神系并存的第三神系”。“关于帝俊在中国古代诸神中的地位,今天众说纷纭,然一般认为帝俊当是上古时代东方民族的祖先神,这种看法是一致的,因为《山海经》记载的帝俊活动地及其子孙之国大多在东方”。 徐旭生(5)说:“帝俊这个人物,在《山海经》里面,可以说是第一显赫的了。里面载他的事,多至十六(在《经》里面只有帝颛顼多至十七事,可是他与九嫔葬处一事三见,那只剩下十五事。此外黄帝十事,炎帝四事,帝喾三事,帝尧二事,帝舜九见八事,帝丹朱二事,帝江一事,帝鸿一事。其余的人没有帝称)”。通过这十六项的帝俊故事可以看出,第一,他东西南北,无所不至;第二,古代重要的大发明,差不多全出于他的子孙;第三,包括姬姓、姜姓、姚姓在内许多氏族都是由他分出;第四,太阳是他的儿子,月亮是他的女儿,在他之下有“人面、犬耳、兽身,珥两青蛇,名曰奢(she)比尸”的神人和“五采之鸟”的“下友”。 第四,《山海经》有两部分组成。 顾颉刚(8)认为:“《山海经》则至今流传,其中《山经》和《海经》各成一体;《海经》又可分为两组,一组为《海外四经》与《海内四经》,一组为《大荒四经》与《海内经》。这两组的记载是大略相同的,它们共就一种图画作为说明书。所以可以说是一件东西的两种记载”。现代研究同意这一观点,王宁在“《山海经》的分篇问题”中说“《大荒四经》其实就是另一个版本的《海外四经》”。因此,在考证《山海经》地望时,《大荒东经》和《海外东经》可以相互印证。 第五,《山海经》地理描写的顺序与现实的顺序不同。 《山海经》的顺序是南、西、北、东,这可能与古人“天南地北”的习俗有关。也就是说,古《山海经图》与现在的地理图在方位上不同。以《海外东经》的汤谷地望为例:“黑齿国在其北,为人黑,食稻啖蛇,一赤一青,在其旁。一曰在竖亥北,为人黑首,食稻使蛇,其一蛇赤”。郝懿行云:「黑下当脱齿字。王逸注楚词招魂云:『黑齿,齿牙尽黑。』高诱注淮南坠形训云:『其人黑齿,食稻啖蛇,在汤谷上。』是古本有齿字之证。“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上述记录明确说明《山海经图》中,黑齿国在图的上方(南方),而汤谷在黑齿国的下方(北方)。这为《山海经》地望考证提供了方向上的坐标。
书籍目录
山海经
山经 第一卷 《南山经》 第二卷 《西山经》 第三卷 《北山经》 第四卷 《东山经》 第五卷 《中山经》 海经 第一卷《海外南经》 第二卷 《海外西经》 第三卷 《海外北经》 第四卷 《海外东经》 第五卷《海内南经》 第六卷 《海内西经》 第七卷 《海内北经》 第八卷 《海内东经》 大荒经 第九卷 《大荒东经》 第十卷 《大荒南经》 第十一卷 《大荒西经》 第十二卷 《大荒北经》 第十三卷《海内经》
地域范围
《山海经》的地域范围: 《南山经》东起浙江舟山群岛,西抵湖南西部,南抵广东南海,包括今浙、赣、闽、粤、湘5省 《西山经》东起山、陕间黄河,南起陕、甘秦岭山脉,北抵宁夏盐池西北,西北达新疆阿尔金山 《北山经》西起今内蒙、宁夏腾格里沙漠贺兰山,东抵河北太行山东麓,北至内蒙阴山以北 《东山经》包括今山东及苏皖北境。 《中山经》为中原豫州河南西南巴蜀一带。《山海经》把巴蜀和中原同列为《中山经》体现了《周易》的西南得朋的华夏民族观念。也有一说山海经中所述之处很多不在今天的中国境内。
编辑本段历史考究
简介 根据以上背景和原则,我们通过研究鲁东南地区龙山时期(伯益为龙山文化后期东夷部落首领)考古资料和历史地理文献,考察鲁东南地区沿海一带人文风物山川地理形势,发现《海外东经》描述的地域与《尚书》中嵎夷的地望以及海岱地区龙山文化尧王城类型的分布极为一致,现报告如下: 海岱地区龙山文化尧王城类型及其地域分布 王守功(10)在《山东龙山文化》一书中指出:“尧王城类型主要分布于沂山之南、蒙山以东的鲁东南地区。这一区域的地貌以丘陵为主,间有较大的河谷平原。该类型西、北两侧分别于尹家城类型、姚官庄类型相邻,东至黄海,南界约在陇海铁路以北。行政区划包括临沂、日照两市和江苏东北角之一部分”。“根据遗址分布特点可以推测,日照、临沂一带是尧王城类型的中心地带。这里地理环境特点是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河流众多,古代环境同现在差别较小。考古发现表明,这里龙山文化遗址十分密集,且不乏大型遗址”。 山海经
尧王城类型也称两城类型。张学海(11)在《试论莒地古文化古城古国》一文中指出:“莒地龙山文化属两城类型。该类型的范围大体在沂蒙山东南,尼山以东,以鲁东南地区沂沭河流域为中心,北包鲁东胶州、崂山、青岛市区等地,南含江苏淮北东部地区,是龙山文化的主要地方类型之一。除莒地的四个龙山聚落群以外,尚有临沂东部沂沭河中游群,临沂西部、费县东北部、平邑北半部沂河中游、祊河流域群,沂南东部、临沂北境、莒县西南端沂河上游群,苍山南半部、枣庄东南部群,此外北面的诸城中北境、高密南境、胶州西南境似有一小群,其东的胶州东北部、青岛市区尚有少数遗址,不足10处,未作群体对待;南面的临沭、郯城及同其接境的江苏赣榆、东海、新沂也应有两三个小群,总计达11个聚落群,仅山东境内就有遗址450处以上,占山东境内龙山遗址总数的三分之一强”。 因此,龙山文化尧王城(两城)类型的分布区域为南起江苏灌云县,北到山东青岛市的东部沿海一带。而这一带的大型龙山文化遗址基本都集中在日照地区,比如尧王城遗址、两城遗址、段家河遗址、东海峪遗址、另外还有大型大汶口文化遗址如凌阳河遗址和丹土遗址。因此日照地区是尧王城类型中的重点区域。 《尚书》中嵎夷的地望 据《尚书.尧典》,羲和浴日的汤谷(旸谷)在一个叫做嵎夷的地方。“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孔安国注云:“东夷之地称嵎夷。” 而嵎夷在中国东方的青州。《尚书.禹贡》曰:“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潍、淄其道” 。《尚书。禹贡》又载:“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乂,蒙羽其艺;大野既猪……浮于淮泗,达于河(荷)”。历史上有人认为日照属于徐州。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沂河流域属徐州无疑,但日照地区在沭河以东,似乎不属于徐州。因为徐州之民在《禹贡》中被称为淮夷,历史上也曾称为“徐夷”。如果日照属于徐州,则日照先民应为淮夷或徐夷,显然与历史记载不符。日照地区在历史上和传说中从来没有淮夷或徐夷的记载。 根据南宋或者清乾隆年间编写的《四库全书》中的禹贡九州图(12),日照地区应属于青州。图中以泰山、蒙山到羽山一线为界,其北为青州,其南属徐州淮夷,嵎夷恰恰就包括日照地区。 山海经
嵎夷的北部边界大约在青岛市区一带,附近的胶州市三里河曾经是古莒国的国都—介根。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守功先生在《山东龙山文化》一书中指出:“山东地区四个地理单元中,华北平原与胶莱平原地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只有泰沂山系和胶东丘陵基本保持了原来的面貌。在龙山文化时期,泰沂山系南北分属淮河和济水两个水系,两个流域的文化面貌有很大的不同。胶东地区,由于胶莱平原古代为海洋、河湖、沼泽地带,影响着胶东地区与山东腹地的文化交流,因此自古以来就有自己独立的文化特点”。胶东地区的龙山文化为杨家圏类型。也就是说,龙山文化时期尚为海洋或沼泽之地的胶莱平原阻断了鲁东南与胶东丘陵地区的联系。尧王城类型为《禹贡》中的嵎夷,而杨家圏类型为《禹贡》中的莱夷,所以青岛市区一带成为尧王城类型的东北部边界。 嵎夷的南部界限可达江苏灌云县及其周边地区。考古结果证明,鲁东南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延伸到连云港市的灌云县。《山海经。海内经》中记载:“都州在海中,一曰郁州”。何光岳(13)在《东夷源流史》中认为郁州(江苏连云港附近云台山,古称郁州)大部分为郁夷(嵎夷)人所居。这就是说,隅夷的南部边界在江苏灌云县一带。这不但与禹贡九州图相符,也得到地下考古结果的佐证。而这一疆域内的文化恰恰就是龙山文化尧王城类型的范围。 《海外东经》诸方国地望考证 (一)《海外东经》描写的地理走向与鲁东南沿海一带的地理走向一致 《海外东经》:“海外自东南陬至东北陬者”。叙述了从东南方到东北方沿海一带的方国。 《大荒东经》“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吴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渊”。由于《大荒东经》也是按东南到东北方向进行描述,其中的少昊之国(行政版图)可理解为整个《大荒东经》描述的地域的总称。 鲁东南一带龙山时期的尧王城类型考古文化南起江苏灌云县北至青岛市区一带,是《尚书。禹贡》中的嵎夷所在地,在地形上也恰恰是东南至东北走向(图2 夏代地图),所以《海外东经》所描述的恰恰就是尧王城类型考古文化在东部沿海一带方国的分布。 (二)在《海外东经》和《大荒东经》记载的方国中,有四个方国可找到比较清楚的史料佐证。 1.奢比尸国 《海外东经》“奢比尸国在其北,兽身、人面、大耳,珥两青蛇。一曰肝榆之尸,在大人北”。 《大荒东经》:“有神,人面、犬耳、兽身,珥两青蛇,名曰奢比尸”。 肝榆既赣榆,肝榆之尸既赣榆之人。江苏赣榆县原政协副主席郑础久和连云港报社王成章共持此说。 但该赣榆有可能是今之赣榆,亦有可能是古郁州之赣榆。《山海经。海内东经》:“都州在海中。一曰郁州”。根据赣榆县志(14):“赣榆地夏以前属九夷,商属人方,西周属莒、祝其二国。战国时,先后归越、齐、楚领地。秦时置赣榆县,治于盐仓城,属琅琊郡;汉属赣榆、祝其、利城三县,分属琅琊、东海二郡。公元元年,汉平帝刘衍封司徒马宫为扶德侯,置国于赣榆,赣榆县移治郁洲(今连云港市北连云区);公元280年,西晋复赣榆县。南北朝置为怀仁县,世宗大定七年间(1167年)复名赣榆县,此后元、明、清直至民初无变,先后隶属于淮安府海州、江苏省徐海道”。也就是说,要是《海外东经》成书于秦,奢比尸国位于今之赣榆;要是成书于汉代,奢比尸国有可能位于古郁洲,即今之连云港市连云区。 地下考古表明奢比尸国很有可能在连云区。该区域的考古文化以龙山文化藤花落遗址为代表。藤花落遗址位于连云港市中云办事处西诸朝村南部,在南云台山和北云台山的谷地冲积平原上,海拔高度6~7米,为距今4500—4000年的龙山文化遗址。发现奠基坑、灰坑、灰沟、道路、房址、水沟、水稻田、石埠头等遗迹200多处。出土了石器、陶器、玉器 (爰有遗玉)以及炭化稻米等动植物标本2000余件。 2.青丘国 《海外东经》“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一曰在朝阳北”。 《大荒东经》: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 《初学记》卷九引《归藏。启筮》云“蚩尤出自羊水, ……登九淖以伐空桑, 黄帝杀之于青丘。” 江苏赣榆县有青口镇,或许与青丘国有关。青口镇南距连云港60公里,北距日照安东卫80公里。 六朝时李逻注《千字文》“周伐殷汤”,谓妲己为九尾狐,明人小说《封神榜》更发挥其说,成为妖媚工谗的女子主詈称。《山海经。南山经》:“[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郭璞注:“即九尾狐”。由于青丘国距离殷人祖先王亥的方国不远,青丘国应当与殷商有密切关系。 根据《海外东经》,青丘国位于朝阳谷之北(包括东北、西北方位),黑齿国之南(包括东南、西南方位)。 根据《大荒东经》,青丘国位于黑齿国、明星山之间,与白民国和嬴土国相邻”。 3.黑齿国 《海外东经》“黑齿国在其北,为人黑,食稻啖蛇,一赤一青,在其旁。一曰在竖亥北,为人黑首,食稻使蛇,其一蛇赤”。郝懿行云:「黑下当脱齿字。王逸注楚词招魂云:『黑齿,齿牙尽黑。』高诱注淮南坠形训云:『其人黑齿,食稻啖蛇,在汤谷上。』是古本有齿字之证。古人地理与现今不同,南为上,北为下(《山海经》顺序为南、西、北、东)。因此“在汤谷上”即在汤谷之南。 《大荒东经》中“有黑齿之国。帝俊生黑齿,姜姓,黍食,使四鸟”。帝俊的后裔叫黑齿,黑齿建立的国家叫黑齿国。 山海经
黑齿国地望应在赣榆枳汪镇到岚山安东卫、虎山镇一带。证据如下: (1)黑齿国为帝俊后裔姜姓之国。 (2)夏商时姜姓纪国故地在日照安东卫到江苏赣榆之间。 《左传·隐公元年》(15)孔安国疏引《世族谱》说:“纪,姜姓,侯爵”。《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二“海州”条下云:“纪障城,在县(海州怀仁县,今赣榆)东北七十五里,平地近海,周一里余。按《春秋·昭公十九年》:“齐师伐莒”《传》曰:“莒子奔纪障”即此地也””。赣榆到安东卫的距离恰好是75里,所以今安东卫城正是古代纪障城。也有人认为纪障在赣榆县界。《故城春秋——古城遗址考察》(16)一文说:“《左传》记载:“鲁定公十九年(公元前五二三年)秋,齐高发帅师伐莒(莒不事齐故),莒子奔纪鄣”;杜注:“纪鄣莒邑也,东海赣榆东北有纪城”;《路史禅通记》:“有纪氏,有鄣氏”;《通志》载:“纪,都纪,迁于剧,注,纪本在东海故赣榆县纪城是”。“光绪《县志》载:界墙城,即纪鄣城。“界墙城,县北六十里,东际海,西连山”,以东际海西连山的方位来测定,岚山头东南方向的海中古城遗址即纪鄣城无疑”。“《水经注》载:“游水又东北径赣榆北,又东北径纪鄣城东北入海”;杜预《左传》注:“纪、鄣地二名,东海赣榆县东北,有故纪鄣城,即此城也”。这些记载,都说明纪鄣城址在今县城东北境内”。 但赣榆北60-75里的地望大约就在赣榆枳汪和岚山安东卫一带,二者相去并不甚远。纪国大约在商末周初由纪障迁都到今寿光南部纪台村,鄣邑(旧都)仍属纪,春秋时归属莒国。
Ⅲ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的旅游信息
地址: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在今西安市未央区汉城乡,北距渭河南岸约2公里,遗址分布于大刘寨、马家寨、小刘寨、柯家寨、周家河湾和卢家口七个村庄范围内。
门票:免费。
交通:234路、331路公交车
Ⅳ 运城市的古迹
池神庙 泛舟禅师塔 常平关帝庙 解州关帝庙* 春秋楼 崇宁殿 舜帝陵 舜帝庙 在北相镇。李岐山墓
李健吾故居 陶朱公墓 蚩尤城遗址 战国墓群 汉墓群 明三官庙 太平兴国寺砖塔 魏豹城 静林寺 元代墓塔 汉博望侯张骞墓 关羽故里 杜康墓 圣寿寺大殿 。汉蔡伦墓 院藏书楼、文庙 。裴祠石刻 裴柏碑馆 伯里合不花墓
上郭春秋-战国古城址 在闻喜县。
邱家庄墓地 在闻喜县。
回坑新石器遗址 在闻喜县。
保宁寺塔 在闻喜县东镇。
宋相赵鼎故里 在闻喜县礼元镇阜底村。
戊戌六君子杨深秀墓 在闻喜县下阳乡。
杨深秀旧居遗址 在闻喜县下阳乡。
战国古墓群 在闻喜县西官庄乡。
香山寺遗址 在闻喜县西官庄乡,有大云寺古柏。
汤王山八景 在闻喜县酒务头乡。
郭璞读书处 在闻喜县酒务头乡。
南白石文化遗址 在闻喜县白石乡。
镇风塔 在闻喜县白石乡。
新绛县
洚州大堂洚州三楼 洚守居园池 福胜寺 白胎寺 碧落碑 稷益庙光村新石器遗址 新绛县泽掌镇。
西尉村新石器遗址 新绛县境。
龙兴寺唐塔
元代孚惠圣母祠
唐代孚惠圣母桥
清濂洞 青龙寺 法王庙马村砖雕墓 稷王庙 大佛寺 宋金古墓群 金文学家段克已墓 北阳城砖塔 圣寿寺舍利塔 大禹渡 广仁王庙 三清殿 龙虎殿 纯阳殿 重阳殿 风陵渡 西侯度遗址* 魏国古城遗址 唐五龙庙
城隍庙 关岳庙 风后墓 羁马古城遗址 后土祠 观音堂 关帝庙 三圣母庙 坡头新石器文化遗址 大禹庙碑 神柏 段干木祠 新石器文化遗址 禹王城址*
司马光墓及祖茔* 薛嵩墓
崔家河新石器遗址 文庙 关帝庙火神庙
唐名臣阳城墓 。
阳公庙 柏塔寺 春秋晋国名臣介子推墓
忠清德之碑
余庆禅院
堆云洞
东下冯文化遗址
冯道墓
西阴新石器文化遗址
金代大钟
大庙新石器文化遗址
稷王庙 古后土祠 秋风楼 东岳庙*
飞云楼 隋思相家王通故里 清过风楼 王通祠 王通墓 八龙寺塔 舍利塔
新石器文化遗址明文庙大成殿
明学者薛萱故里 宋汉泉塔 宋代稷王塔 东汉太尉皇甫嵩故里 孤山桃花洞 战国纵横家张仪故乡 汤陵
双塔交影 栖岩寺塔 普救寺黄河永济蒲津渡遗址
明兵部尚书杨博墓
明礼部尚书孟时芳
古庄遗址
清诗人吴雯旧居遗址
延祚寺梭罗树
王官谷瀑布 药王庙
扁鹊墓
户部尚书阎敬铭别墅
元八卦戏台
汉墓群
“大孝有虞舜帝故里”碑
独头遗址
二贤祠遗址
夷齐墓
唐明皇妃杨玉环故里
独头旧石器文化遗址
吴雯墓
尧王台旧石器文化遗址
Ⅳ 谁知道关于山海经的东东
以下摘自网络,详见http://ke..com/view/11017.htm
山海经网络名片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
山海经
《山海经》全书 18 篇,约 31000 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 13 篇,未把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全书内容,以五藏山经5篇和海外经4篇做为一组;海内经 4 篇作为一组;而大荒经5篇以及书末海内经1篇又作为一组。每组的组织结构,自具首尾,前后贯串,有纲有目。五藏山经的一组,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的非常清楚。 该书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然后向西,在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 古代中国也一直把《山海经》作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价值参考。
特点
《山海经》奇书 《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它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山海经》[1]为述图之书。 刘锡城在《全像山海经图比较》(1)序言中指出:“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流观山海图”(《读山海经13首》)、学者郭璞的“图亦作牛形”和“在畏兽画中”的记载和论述,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曾有“山海图”流行于世。而且据说《海经》部分是图在先、文后出,因而“以图叙事”的叙事方式,至少在战国时代就已形成一种文化传统”。马倡议(2)也认为:“《山海经》的母本可能有图,它(或其中一些主要部分)是一部据图为文(先有图后有文)的书,古图佚失了,文字却流传了下来,这就是我们所见到的《山海经》。” 刘宗迪(3)写道:“《海经》的荒诞色彩和神话色彩,与这本书的特殊来历息息相关,这本书的来历在古代典籍中是独一无二的,简单地讲,这本书是述图之作,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看到的《海经》,先有图,后有书,书中的内容是对一幅图画中内容的写照。《山海经》中的文字多静态的刻画,而少动态的叙述,多记空间方位,而少间时间进程,其述图特点可谓一目了然,其实,前人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最早指出这一点的是宋代学者朱熹,但前人在这一点上都有同一个误解,即认为整部《山海经》包括《山经》都是有述图的。实际上,像《山经》那样包罗万象的博物学知识是不可能在图中画出来的,更何况其中还记载了很多动物的声音、习性等等,这些内容又如何能用图画表现出来呢?除非古时候已经有了现在这样的多媒体技术。不过,《海经》所凭借的图画早就佚失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山海经》中都有插图,怪怪奇奇,琳琅满目,那只是后人根据书中的内容想象增补的,与我说的古图完全不是一回事”。 第二,《山海经》保留了大量远古时期的史料。 《山海经》历来被大多数人认为“荒诞不经”。连敢于打破《尚书》束缚,将中国上古史推至炎黄二帝的史学家司马迁都说“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形成这种看法的原因似乎与《山海经》由图到文字的成书过程有关。例如《海外东经》记载“工虫在其北,各有两首。一曰在君子国北”。根据《山海经》先有图后有书的成书过程推测,《山海经图》上在君子国的北方画有一个彩虹的“虹”字,表示该地经常见到彩虹。当时的图像文字应该类似甲骨文的虹字,是彩虹的图像,两端有首(见熊国英著《图示古汉字》)。而后来古人根据《山海经图》著《山海经》时,时间已经过了几百年,而著者并不见得一定是文字学家,这时彩虹的虹字已经成为“工虫”的样子,因此将彩虹描述为工虫,并望文生义将其描述为“各有两首”,使后人无法知道到底叙述的是天边的彩虹呢,还是描写一只有两个头的怪物。所以就连司马迁也说“余不敢言之也”。 也正因为《山海经》的所谓荒诞不经,几千年来该书既不为正史所载,也不为诸子所传,因而也很少被后人改动,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书的风貌和许多珍贵的远古资料和信息。 第三,《山海经》与东方夷族有关。 金荣权(4)在“帝俊及其神系考略”一文中指出:“帝俊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是一个谜一般的神性人物,他的事迹既不为正史所载,也不为诸子所传,只见于《山海经》之中,尤其集中反映在“大荒”、“海内”两经之中。究其神系渊源与脉略,显不属于炎帝世系,也不隶属于黄帝世系,是与炎、黄两大神系并存的第三神系”。“关于帝俊在中国古代诸神中的地位,今天众说纷纭,然一般认为帝俊当是上古时代东方民族的祖先神,这种看法是一致的,因为《山海经》记载的帝俊活动地及其子孙之国大多在东方”。 徐旭生(5)说:“帝俊这个人物,在《山海经》里面,可以说是第一显赫的了。里面载他的事,多至十六(在《经》里面只有帝颛顼多至十七事,可是他与九嫔葬处一事三见,那只剩下十五事。此外黄帝十事,炎帝四事,帝喾三事,帝尧二事,帝舜九见八事,帝丹朱二事,帝江一事,帝鸿一事。其余的人没有帝称)”。通过这十六项的帝俊故事可以看出,第一,他东西南北,无所不至;第二,古代重要的大发明,差不多全出于他的子孙;第三,包括姬姓、姜姓、姚姓在内许多氏族都是由他分出;第四,太阳是他的儿子,月亮是他的女儿,在他之下有“人面、犬耳、兽身,珥两青蛇,名曰奢(she)比尸”的神人和“五采之鸟”的“下友”。 西汉刘向(歆)《上〈山海经〉表》(6)说:“《山海经》者,出于唐虞之际,……禹别九州,任土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后人大多从其说。清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序》称《山海经》相传“作于禹益,述于周秦”。但后人研究认为,《山海经》非一人所作,有出自周人、齐人、楚人之说。而刘宗迪(7)认为,尽管“古人关于禹益作《山海经》的说法虽不可信,但可能也不是空穴来风”。自古以来,“神不禋非类,民不祀非族”,《山海经》中的某些史料特别是反应帝俊神系事迹的人文历史地理资料来自东夷伯益或者伯益的族团应该无大误。 第四,《山海经》有两部分组成。 顾颉刚(8)认为:“《山海经》则至今流传,其中《山经》和《海经》各成一体;《海经》又可分为两组,一组为《海外四经》与《海内四经》,一组为《大荒四经》与《海内经》。这两组的记载是大略相同的,它们共就一种图画作为说明书。所以可以说是一件东西的两种记载”。现代研究同意这一观点,王宁在“《山海经》的分篇问题”中说“《大荒四经》其实就是另一个版本的《海外四经》”。因此,在考证《山海经》地望时,《大荒东经》和《海外东经》可以相互印证。 第五,《山海经》地理描写的顺序与现实的顺序不同。 《山海经》的顺序是南、西、北、东,这可能与古人“天南地北”的习俗有关。也就是说,古《山海经图》与现在的地理图在方位上不同。以《海外东经》的汤谷地望为例:“黑齿国在其北,为人黑,食稻啖蛇,一赤一青,在其旁。一曰在竖亥北,为人黑首,食稻使蛇,其一蛇赤”。郝懿行云:「黑下当脱齿字。王逸注楚词招魂云:『黑齿,齿牙尽黑。』高诱注淮南坠形训云:『其人黑齿,食稻啖蛇,在汤谷上。』是古本有齿字之证。“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上述记录明确说明《山海经图》中,黑齿国在图的上方(南方),而汤谷在黑齿国的下方(北方)。这为《山海经》地望考证提供了方向上的坐标。
目录
山海经
山经 第一卷 《南山经》 第二卷 《西山经》 第三卷 《北山经》 第四卷 《东山经》 第五卷 《中山经》 海经 第一卷 《海外南经》 第二卷 《海外西经》 第三卷 《海外北经》 第四卷 《海外东经》 第五卷 《海内南经》 第六卷 《海内西经》 第七卷 《海内北经》 第八卷 《海内东经》 第九卷 《大荒东经》 第十卷 《大荒南经》 第十一卷 《大荒西经》 第十二卷 《大荒北经》 第十三卷 《海内经》
地域范围
《山海经》的地域范围:《南山经》东起浙江舟山群岛,西抵湖南西部,南抵广东南海,包括今浙、赣、闽、粤、湘5省。 《西山经》东起山、陕间黄河,南起陕、甘秦岭山脉,北抵宁夏盐池西北,西北达新疆阿尔金山,《北山经》西起今内蒙、宁夏腾格里沙漠贺兰山,东抵河北太行山东麓,北至内蒙阴山以北。《东山经》包括今山东及苏皖北境。《中山经》西达四川盆地西北边缘。 也有一说山海经中所述之处很多不在今天的中国境内。
编辑本段考究
根据以上背景和原则,我们通过研究鲁东南地区龙山时期(伯益为龙山文化后期东夷部落首领)考古资料和历史地理文献,考察鲁东南地区沿海一带人文风物山川地理形势,发现《海外东经》描述的地域与《尚书》中嵎夷的地望以及海岱地区龙山文化尧王城类型的分布极为一致,现报告如下: 海岱地区龙山文化尧王城类型及其地域分布 王守功(10)在《山东龙山文化》一书中指出:“尧王城类型主要分布于沂山之南、蒙山以东的鲁东南地区。这一区域的地貌以丘陵为主,间有较大的河谷平原。该类型西、北两侧分别于尹家城类型、姚官庄类型相邻,东至黄海,南界约在陇海铁路以北。行政区划包括临沂、日照两市和江苏东北角之一部分”。“根据遗址分布特点可以推测,日照、临沂一带是尧王城类型的中心地带。这里地理环境特点是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河流众多,古代环境同现在差别较小。考古发现表明,这里龙山文化遗址十分密集,且不乏大型遗址”。 尧王城类型也称两城类型。张学海(11)在《试论莒地古文化古城古国》一文中指出:“莒地龙山文化属两城类型。该类型的范围大体在沂蒙山东南,尼山以东,以鲁东南地区沂沭河流域为中心,北包鲁东胶州、崂山、青岛市区等地,南含江苏淮北东部地区,是龙山文化的主要地方类型之一。除莒地的四个龙山聚落群以外,尚有临沂东部沂沭河中游群,临沂西部、费县东北部、平邑北半部沂河中游、祊河流域群,沂南东部、临沂北境、莒县西南端沂河上游群,苍山南半部、枣庄东南部群,此外北面的诸城中北境、高密南境、胶州西南境似有一小群,其东的胶州东北部、青岛市区尚有少数遗址,不足10处,未作群体对待;南面的临沭、郯城及同其接境的江苏赣榆、东海、新沂也应有两三个小群,总计达11个聚落群,仅山东境内就有遗址450处以上,占山东境内龙山遗址总数的三分之一强”。 因此,龙山文化尧王城(两城)类型的分布区域为南起江苏灌云县,北到山东青岛市的东部沿海一带。而这一带的大型龙山文化遗址基本都集中在日照地区,比如尧王城遗址、两城遗址、段家河遗址、东海峪遗址、另外还有大型大汶口文化遗址如凌阳河遗址和丹土遗址。因此日照地区是尧王城类型中的重点区域。 《尚书》中嵎夷的地望 据《尚书.尧典》,羲和浴日的汤谷(旸谷)在一个叫做嵎夷的地方。“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孔安国注云:“东夷之地称嵎夷。” 而嵎夷在中国东方的青州。《尚书.禹贡》曰: “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潍、淄其道” 。《尚书。禹贡》又载:“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乂,蒙羽其艺;大野既猪……浮于淮泗,达于河(荷)”。历史上有人认为日照属于徐州。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沂河流域属徐州无疑,但日照地区在沭河以东,似乎不属于徐州。因为徐州之民在《禹贡》中被称为淮夷,历史上也曾称为“徐夷”。如果日照属于徐州,则日照先民应为淮夷或徐夷,显然与历史记载不符。日照地区在历史上和传说中从来没有淮夷或徐夷的记载。 根据南宋或者清乾隆年间编写的《四库全书》中的禹贡九州图(12),日照地区应属于青州。图中以泰山、蒙山到羽山一线为界,其北为青州,其南属徐州淮夷,嵎夷恰恰就包括日照地区。 嵎夷的北部边界大约在青岛市区一带,附近的胶州市三里河曾经是古莒国的国都—介根。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守功先生在《山东龙山文化》一书中指出:“山东地区四个地理单元中,华北平原与胶莱平原地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只有泰沂山系和胶东丘陵基本保持了原来的面貌。在龙山文化时期,泰沂山系南北分属淮河和济水两个水系,两个流域的文化面貌有很大的不同。胶东地区,由于胶莱平原古代为海洋、河湖、沼泽地带,影响着胶东地区与山东腹地的文化交流,因此自古以来就有自己独立的文化特点”。胶东地区的龙山文化为杨家圏类型。也就是说,龙山文化时期尚为海洋或沼泽之地的胶莱平原阻断了鲁东南与胶东丘陵地区的联系。尧王城类型为《禹贡》中的嵎夷,而杨家圏类型为《禹贡》中的莱夷,所以青岛市区一带成为尧王城类型的东北部边界。 嵎夷的南部界限可达江苏灌云县及其周边地区。考古结果证明,鲁东南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延伸到连云港市的灌云县。《山海经。海内经》中记载:“都州在海中,一曰郁州”。何光岳(13)在《东夷源流史》中认为郁州(江苏连云港附近云台山,古称郁州)大部分为郁夷(嵎夷)人所居。这就是说,隅夷的南部边界在江苏灌云县一带。这不但与禹贡九州图相符,也得到地下考古结果的佐证。而这一疆域内的文化恰恰就是龙山文化尧王城类型的范围。 《海外东经》诸方国地望考证 (一)《海外东经》描写的地理走向与鲁东南沿海一带的地理走向一致 《海外东经》:“海外自东南陬至东北陬者”。叙述了从东南方到东北方沿海一带的方国。 《大荒东经》“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吴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渊”。由于《大荒东经》也是按东南到东北方向进行描述,其中的少昊之国(行政版图)可理解为整个《大荒东经》描述的地域的总称。 鲁东南一带龙山时期的尧王城类型考古文化南起江苏灌云县北至青岛市区一带,是《尚书。禹贡》中的嵎夷所在地,在地形上也恰恰是东南至东北走向(图2 夏代地图),所以《海外东经》所描述的恰恰就是尧王城类型考古文化在东部沿海一带方国的分布。 (二)在《海外东经》和《大荒东经》记载的方国中,有四个方国可找到比较清楚的史料佐证。 1、奢比尸国 《海外东经》“奢比尸国在其北,兽身、人面、大耳,珥两青蛇。一曰肝榆之尸,在大人北”。 《大荒东经》:“有神,人面、犬耳、兽身,珥两青蛇,名曰奢比尸”。 肝榆既赣榆,肝榆之尸既赣榆之人。江苏赣榆县原政协副主席郑础久和连云港报社王成章共持此说。 但该赣榆有可能是今之赣榆,亦有可能是古郁州之赣榆。《山海经。海内东经》:“都州在海中。一曰郁州”。根据赣榆县志(14):“赣榆地夏以前属九夷,商属人方,西周属莒、祝其二国。战国时,先后归越、齐、楚领地。秦时置赣榆县,治于盐仓城,属琅琊郡;汉属赣榆、祝其、利城三县,分属琅琊、东海二郡。公元元年,汉平帝刘衍封司徒马宫为扶德侯,置国于赣榆,赣榆县移治郁洲(今连云港市北连云区);公元280年,西晋复赣榆县。南北朝置为怀仁县,世宗大定七年间(1167年)复名赣榆县,此后元、明、清直至民初无变,先后隶属于淮安府海州、江苏省徐海道”。也就是说,要是《海外东经》成书于秦,奢比尸国位于今之赣榆;要是成书于汉代,奢比尸国有可能位于古郁洲,即今之连云港市连云区。 地下考古表明奢比尸国很有可能在连云区。该区域的考古文化以龙山文化藤花落遗址为代表。藤花落遗址位于连云港市中云办事处西诸朝村南部,在南云台山和北云台山的谷地冲积平原上,海拔高度6~7米,为距今 4500—4000年的龙山文化遗址。发现奠基坑、灰坑、灰沟、道路、房址、水沟、水稻田、石埠头等遗迹200多处。出土了石器、陶器、玉器 (爰有遗玉)以及炭化稻米等动植物标本2000余件。 2、青丘国 《海外东经》“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一曰在朝阳北”。 《大荒东经》: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 《初学记》卷九引《归藏。启筮》云“蚩尤出自羊水 , ……登九淖以伐空桑 , 黄帝杀之于青丘。” 江苏赣榆县有青口镇,或许与青丘国有关。青口镇南距连云港60公里,北距日照安东卫80公里。 六朝时李逻注《千字文》“周伐殷汤”,谓妲己为九尾狐,明人小说《封神榜》更发挥其说,成为妖媚工谗的女子主詈称。《山海经.南山经》:“[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郭璞注:“即九尾狐”。由于青丘国距离殷人祖先王亥的方国不远,青丘国应当与殷商有密切关系。 根据《海外东经》,青丘国位于朝阳谷之北(包括东北、西北方位),黑齿国之南(包括东南、西南方位)。 根据《大荒东经》,青丘国位于黑齿国、明星山之间,与白民国和嬴土国相邻”。 3、黑齿国 《海外东经》“黑齿国在其北,为人黑,食稻啖蛇,一赤一青,在其旁。一曰在竖亥北,为人黑首,食稻使蛇,其一蛇赤”。郝懿行云:「黑下当脱齿字。王逸注楚词招魂云:『黑齿,齿牙尽黑。』高诱注淮南坠形训云:『其人黑齿,食稻啖蛇,在汤谷上。』是古本有齿字之证。古人地理与现今不同,南为上,北为下(《山海经》顺序为南、西、北、东)。因此“在汤谷上”即在汤谷之南。 《大荒东经》中“有黑齿之国。帝俊生黑齿,姜姓,黍食,使四鸟”。帝俊的后裔叫黑齿,黑齿建立的国家叫黑齿国。 黑齿国地望应在赣榆枳汪镇到岚山安东卫、虎山镇一带。证据如下: (1)黑齿国为帝俊后裔姜姓之国。 (2)夏商时姜姓纪国故地在日照安东卫到江苏赣榆之间。 《左传•隐公元年》(15)孔安国疏引《世族谱》说:“纪,姜姓,侯爵”。《太平寰宇记》卷二十二“海州”条下云:“纪障城,在县(海州怀仁县,今赣榆)东北七十五里,平地近海,周一里余。按《春秋•昭公十九年》:“齐师伐莒”《传》曰:“莒子奔纪障”即此地也””。赣榆到安东卫的距离恰好是75里,所以今安东卫城正是古代纪障城。也有人认为纪障在赣榆县界。《故城春秋——古城遗址考察》(16)一文说:“《左传》记载:“鲁定公十九年(公元前五二三年)秋,齐高发帅师伐莒(莒不事齐故),莒子奔纪鄣”;杜注:“纪鄣莒邑也,东海赣榆东北有纪城”;《路史禅通记》:“有纪氏,有鄣氏”;《通志》载:“纪,都纪,迁于剧,注,纪本在东海故赣榆县纪城是”。“ 光绪《县志》载:界墙城,即纪鄣城。“界墙城,县北六十里,东际海,西连山”,以东际海西连山的方位来测定,岚山头东南方向的海中古城遗址即纪鄣城无疑”。“《水经注》载:“游水又东北径赣榆北,又东北径纪鄣城东北入海”;杜预《左传》注:“纪、鄣地二名,东海赣榆县东北,有故纪鄣城,即此城也”。这些记载,都说明纪鄣城址在今县城东北境内”。 但赣榆北60-75里的地望大约就在赣榆枳汪和岚山安东卫一带,二者相去并不甚远。纪国大约在商末周初由纪障迁都到今寿光南部纪台村,鄣邑(旧都)仍属纪,春秋时归属莒国。 (3)古纪障之纪国的姜姓非炎帝之姜,而是帝俊之姜,土著之姜。 纪国姜姓为炎帝后裔的记载出现较晚,最早见于唐代《元和姓纂》(17)和宋代《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18)所载,相传西周初年炎帝的后代受封于纪国(今山东省寿光县纪台县). 春秋时, 纪国被齐国所灭, 其后以国名"纪"为氏。 但有史料证明纪障(古纪国)之姜姓非炎帝之姜,而是帝俊之姜,土著之姜。证据如下: 第一,《山海经》数次提到炎帝及其后裔包括在海岱地区的后裔,但在《海外东经》或《大荒东经》的地域内从未提到炎帝之姜姓。
Ⅵ 灵宝市历史简介
1,灵宝地处黄河中游,属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位居豫秦晋三省交界的枢纽地带。境内的函谷关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是古代通洛阳、达长安、连京都、接帝畿的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灵宝虞夏时属豫州,商为桃林,周名桃林塞,置函谷关。春秋初属虢,关西属秦。晋灭虢,函谷关东属晋。
2,秦置桃林县,属三川郡。汉元鼎三年(前114年),函谷关迁新安县,同年在函谷关故关置弘农县(以弘农涧水得名)。
西汉元鼎四年置弘农郡,领弘农、陕、渑池、新安、宜阳、陆浑、卢氏、丹水、析、商、上洛等十一县。同年在湖关地置胡县。西汉建元元年(前140年)改名湖县,属京兆尹。新莽改弘农郡为右队,领弘农县。后汉复弘农郡。
3,建武二年(26年)划丹水、析属南阳郡。建武十五年(39年)划商、上洛属京兆尹,增湖县、华阴两县。弘农郡领弘农、陕、渑池、新安、宜阳、陆浑、卢氏、湖县、华阴9县,后改为恒农郡。
4,义宁元年(617年)复置湖城县,仍存阌乡县,属河南郡。同年弘农郡更名凤林郡,领弘农、阌乡、湖城3县,属豫州。此时灵宝地区有弘农、朱阳、邑阳、桃林、阌乡、湖城、玉城(义宁元年置)7县。
5,中华民国初年属河南省豫西道。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属河南省第十一行政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灵宝、阌乡初属陕州专区。1952年4月,陕州专区撤销后属洛阳专区。
(6)姚家河遗址扩展阅读
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
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位于灵宝市境内,是一处融军事文化和老子文化为一体的人文游览区,以两个文化为主题,形成了文武合璧的太初宫和函谷关两大景区。
函谷关始建于西周,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从时间意义上讲,堪称“天下第一关”。它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辞海》)。
荆山黄帝铸鼎原风景名胜区
荆山黄帝铸鼎原风景区,位于河南省灵宝市西25公里处阳平镇境内,它是中华文明始祖轩辕黄帝铸鼎祭天、奠定邦国、驭龙升天的地方。《史记·封禅书》载:“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成崩焉…。其臣左彻取衣冠几杖而庙祀之”铸鼎原由此而名。
铸鼎原现存唐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轩辕黄帝铸鼎碑铭》碑一通,它是全国迄今发现的关于记载黄帝功绩的最早的一通碑刻,是研究黄帝文化的稀世珍品,也是铸鼎原悠久历史的见证。
亚武山风景名胜区
亚武山位于灵宝市豫灵镇南25公里的小秦岭山脉之中,东据崤函,西临潼关,背靠秦岭,俯视黄河,主峰海拔2156.9米,总面积100平方公里,是河南省海拔最高、
面积最大的风景名胜区。相传真武大帝在此出家,后转至湖北武当山得道,这里便称作亚武山。远看诸峰如凤凰展翅,跃跃欲飞,故又名凤凰山。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灵宝
Ⅶ 白河县有什么古建筑
文物古遗址
白河县城绣屏山古生物化石点
在白河一中至县政府机关后院,沿绣屏山坡地段发现有石斧、石凿、骨锥。出土还有剑齿象、梅花鹿、野猪、仓鼠、箭猪等动物骨骼化石。化石上多有砍砸、刮削痕迹。石化程度深的近似绿玉。
牛家湾汉、三国、南北朝遗址
位于县城西10公里汉江南岸第二阶地,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00余米。出土有灰色素面大板瓦、筒瓦,板瓦长40厘米、宽25厘米、厚2.5厘米。还有素面陶罐、盆、瓮等,另有“正始元年”、“元熹二年”纪年砖。在遗址附近还有南北朝墓群,70年后多被毁作耕地。
月儿潭秦、汉、三国、南北朝遗址
位于月儿潭街后,东西长180米,南北宽100米,上延至麒麟沟,出土有大量薄壁灰色素面陶器,几何纹、叶脉纹长条砖和“太康”、“天监”、“熹平”、“和平”、“正始”、“鸿嘉”纪年砖。附近有砖券墓(俗称参筒),出土有平底圆腹灰陶罐、贝币、半两、五铢钱、铜箭镞、弩机等。
红花县南北朝遗址
位于仓上乡冷水河与裴家河交汇处东侧一级阶地上,东西长300米,南北宽100米,南高北低,地势开阔平坦,土层较厚。出土有细绳纹红陶片、圆腹薄壁素面灰陶罐,几何纹、波浪纹、叶脉纹、宝相纹长条砖,并有砖券墓,“红花县”地名旧县志无载。传说白河县城原定建此,因选址县官嫌土轻而弃。道光年间有人以古砖上“红花”二字杜撰为“红花县”。讹传日久,变成地名。据实查考,疑为古代村镇遗址。该遗址西侧临冷水河,河北阶地上亦有大量砖券墓,墓室中有陶猪、陶狗、灰色素面薄壁陶罐等陪葬品。
茅坪遗址
位于茅坪街北侧缓坡地带,在这一地段已发现过石斧、石凿、石铲、石刀、陶器,浅层地下有绳纹砖与素面砖,现为耕地。
张家庄新石器遗址
位于冷水乡观音滩下东南250米,面积约850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0.70~0.90米,距今约5000年左右。出土有褐色绳纹夹砂陶罐、盆、瓮和泥质红陶钵,石器有石斧、石刀。70年代后受破坏严重。
大坪新石器遗址
位于大坪街西南100米,面积约60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0.70米,距今4000年左右。出土有红色夹砂陶罐、盆,个别器物上绘有兰纹。稍有破坏。
Ⅷ 陕西省安康市 的历史资料
1、乾隆四年(1739)兴修万工堰,分衡河水西流入渠,每岁派款雇修,历九年未成。乾隆十三年(1748),知州刘士夫到任勘察,捐养廉金三百,筹集资金,另派督工,授以规划,渐引渐垦,经三年成渠1260丈,灌田2000余亩。
2、乾隆二十年(1755)重修万春堤(古石堤),长210丈。15年后又增高5尺。
3、乾隆三十五年(1770) 五、六月洪水入城,汇积东关,不能泄。次日巳刻(9~11时)决惠壑堤。
4、乾隆四十八年(1783) 兴安州升为兴安府,领六县二厅,以本州地并汉阴地,在府城设安康县。
5、乾隆五十二年(1787)乾隆三十七、三十八年,四川、湖北流民络绎徙流安康,栖谷依岩,开垦度日。湖南、河南、江西、甘肃等地贫民,携家室来川道两山垦荒。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兴安府各县查报户口共380125人,安康县129575人。
6、嘉庆二年(1797)三月,王聪儿、姚之富率白莲教起义军,突破清军封锁,进入白河、旬阳,转至安康。九月,与川北入陕李全起义军在兴安府汉江南会合,活动于安康、平利、紫阳、岚皋一带。十二月,起义军一部攻兴安,渡汉江北上。
7、嘉庆十三年(1808)重修老城,经四年竣工。此年,知府叶世倬为《蚕桑须知》作序,推行植桑、饲蚕、烘茧、缫丝之法,劝谕绅民兴桑养蚕,优奖广植桑树,勤于饲养者。此年,全县人口203579人,其中客籍49243人,僧道452人。
8、嘉庆二十年(1815)郑谦、王森文纂修《安康县志》20卷。
9、道光二年(1822)划县境南区设砖坪厅(今岚皋县)。
10、道光十二年(1832年)八月八日至十二日,大雨如注,汉水上涨,加上南山洪水暴发,十四日水高数丈,淹城塌房,溺死多人。
11、道光十三年(1833)徐登元等劝捐建成衡口岭南书院。
12、道光十七年(1837)新城举人张鹏飞主关南书院讲席,开办“来鹿堂”,刊刻经史子集200余种。同年秋,运书数车赴京,以自用书拒交厘金,被缉拿。张鹏飞秘折《治平二十四策》上奏,道光皇帝赦“越职言事罪”,放还乡里。十九年(1839)诏免书籍笔墨厘税。
13、道光十九年(1839)陈仅调任安康知县,从紫阳引进红薯新品种。
14、道光二十年(1840)恢复已失学田,兴建学舍。
15、咸丰二年(1852)八月三十一日,汉水溢,决小南门入城,庐舍坍塌无算,兵民溺死3000多人。十月,赈济兴安灾民口粮一月。
16、咸丰六年(1856)大旱,大饥。太平军遣人自湖北入境,侦察军情。
Ⅸ 山海经是什么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专奇书。该书作者属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 。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相关内容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9)姚家河遗址扩展阅读:
《山海经》中,有大量看似“超自然”的内容,呈现出客观知识和主观想象混合的杂糅局面,所以在“子不语怪力乱神”的传统语境中,深入研究它的人不多。
到了近代,随着国人知识结构、学术体系和研究方法的大大拓展,以及甲骨文等新资料的不断出现,被视为中国神话第一经典的《山海经》地位跃升,无论在学术界还是普通读者中,粉丝数都大大增加。王国维、谭其骧、小川琢治等中外学者都对它的价值,给予了相当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