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河文化遗址开工了
A. 湖北省天门石家河文化有那些特色
石家河来文化晚期的瓮源棺葬及其众多的玉器,是长江中游新石器时期玉器的一个重要特色。所谓瓮棺葬是以陶制瓮、缸、盆、钵、罐等容器为葬具,将两者相扣构成瓷棺,安葬死者及置放随葬物品。
石家河隶属于湖北天门县境内,有许多新石器时期遗址,尤其肖家屋脊遗址,有属于石家河文化晚期的瓮棺葬16座。在昀大一座瓮棺之中发现随葬玉器56件,计有玉人头像6件、玉虎头像5件、玉盘龙1件、玉坤11件、玉飞鹰1件、玉珍2件、玉管10件、玉坠1件、玉珠5件、圆玉片2件、玉筹2件、玉柄形饰5件,另有碎玉玦5件。
该墓的玉器数竟占16座墓随葬玉器总数的一半以上,并且还囊括了石家河文化玉器的大部分品种。在其他瓮棺之中,同期发现的品种还有玉羊头、玉鹿头、玉牌形饰、玉长方形透雕片饰及玉纺轮、玉锅、玉A等。
石家河文化晚期墓葬的总体特征是以玉为主,或称以玉殓葬。从肖家屋脊109座墓葬观察,属晚期者77座,16座瓮棺葬中除一座墓葬有一只陶杯外,所有随葬之物全部都是玉器,而没有其他任何生活用具。有的墓虽没有玉器,但却放入了几枚残玉或其碎片。
B. 石家河文化的经济状况
长江中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到新石器时代之末至青铜时代早期,进入了石家河文化阶段。
石家河文化是在屈家岭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当于中原龙山文化的晚期阶段至夏代统治的前期,曾一度称为“青龙泉三期文化”,因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更具这种文化的代表性,故考古界统称之为石家河文化。主要遗址有湖北郧县青龙泉和大寺,房县七里河,天门石家河,当阳季家湖,松滋桂花树,均县乱石滩和花果园,孝感碧公台与涨水庙,枝江关庙山,江陵蔡家台和张泉山,圻春易家山等。这种文化分布地域较广,遍布湖北全境,延续时间也较长。碳 14 测定年代集中在公元前 2400 年前后,晚期已进入中原夏王朝统治时代。
新石器时代长江中游的稻作农业生产始终在稳定地发展着,继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之后,石家河文化的各部落继续在长江两岸从事水稻的栽培和各种手工业生产,并不断吸取黄河流域和长江下游氏族部落的先进经验,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较快的提高。在石家河遗址,发现大片红烧土内夹有丰富的稻壳和茎叶,表明当地的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并且产量较高。许多遗址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也反映了这种情况。长方形无孔石铲、打制双肩石锄、蚌镰、长方形带孔石刀都是实用的农具。
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家畜饲养业也在稳定地发展。青龙泉遗址发现了猪、狗、羊和鹿的骨骸,各地普遍发现的动物骨骼以猪骨最多,尤其在墓葬中大量出土,表明以家畜为私有财产的现象比较突出。
C. 父系社会晚期的石家河文化是怎样的
石家河文化是在屈家岭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当于中原龙山文化的晚期阶段至夏代统治的前期,曾一度称为“青龙泉三期文化”。
因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更具这种文化的代表性,故统称为“石家河文化”,距今约4600年至4000年。该文化出现如石家河遗址群那样的中心聚落,由邓家湾、土城、肖家屋脊等数十处遗址组成。
石家河文化分布地域较广,遍布湖北全境,主要遗址有天门石家河遗址、郧县青龙泉和大寺遗址、房县七里河遗址、当阳季家湖遗址、松滋桂花树遗址,均县乱石滩遗址和花果园遗址、孝感碧公台遗址与涨水庙遗址、枝江关庙山遗址、江陵蔡家台遗址和张泉山遗址、圻春易家山遗址等。
新石器时代长江中游的稻作农业生产,始终在稳定地发展着,继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之后,石家河文化的各部落继续在长江两岸,从事水稻的栽培和各种手工业生产,并不断吸取黄河流域和长江下游氏族部落的先进经验,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较快的提高。
在石家河遗址,发现大片红烧土内夹有丰富的稻壳和茎叶,表明当地的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并且产量较高。许多遗址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也反映了这种情况。长方形无孔石铲、打制双肩石锄、蚌镰、长方形带孔石刀都是实用的农具。
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家畜饲养业也在稳定地发展。青龙泉遗址发现了猪、狗、羊和鹿的骨骸,各地普遍发现的动物骨骼以猪骨最多,尤其在墓葬中大量出土。
这表明猪头骨的多少往往是作为衡量财富多少的重要标尺,说明当时以家畜为私有财产的现象比较突出。
石家河文化,以出土小型精致的玉件而备受关注。琢玉工艺崛起,特色鲜明,玉器有人面雕像、兽面雕像、玉蝉、玉鸟、玦、璜形器等,都属于小型玉器。
玉人头、玉鹰、玉虎头和玉蝉属于石家河文化玉器中的精华部分。这些玉器体积小、重量轻,纹饰简洁,做工却很精细。它们大多出土于成人瓮棺之中,显示石家河先民具有特殊的原始宗教信仰。
石家河文化中的玉人头基本都具有“头戴冠帽、菱形眼、宽鼻、戴耳环和表情庄重”的特征,但在造型上富于变化。这些玉制的人头形象可能代表着石家河先民尊奉的神或巫师的形象。
石家河文化的动物形玉器多为写实造型:展翅飞翔的玉鹰生动逼真、惟妙惟肖;玉虎头方头卷耳,生气勃勃;玉蝉写实的形象,开创了商周时期玉蝉造型的先河。石家河文化的玉器,代表了江汉平原史前玉雕的最高水平。
邓家湾遗址的个别地段,集中出土了大批小型陶塑,有的一座坑中竟达数千件之多。所塑有鸟、鸡、猪、狗、羊、虎、象、猴、龟、鳖以及抱鱼跪坐的人物等。
而在邓家湾遗址发现了铜块和炼铜原料孔雀石,则标志着冶铜业的出现,从石器到铜器的使用,是生产工具的一次巨大进步。
总之,石家河文化遗存表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分工,也促进了各氏族部落之间产品交换的逐渐扩大,私有制在氏族公社内部慢慢滋生起来。父系社会正走向解体,奴隶社会开始出现。
D. 玉凤的湖北天门石家河文化玉凤
新石器时代玉凤,1955年出土于湖北省天门市石家河镇罗家柏岭遗址 。版现收藏于中权国国家博物馆。
最大径:4.9厘米
厚:0.6~0.7厘米
所处时期:新石器时代石家河文化(距今约4700~4400年)
出土时间:1955年
出土地点:湖北省天门市石家河镇罗家柏岭遗址
E. 长江流域的石家河文化代替屈家岭文化的意义是什么
石家河文化的玉器代表了江汉平原史前玉雕的最高水平。
另外,在邓家湾遗址还发现了铜块和炼铜原料孔雀石,标志着当时冶铜业的出现。
石家河文化晚期大小墓差别悬殊。肖家屋脊一座大型土坑墓长3米多,随葬品百余件;另一座成人瓮棺中有小型玉器56件,居该文化已发现的玉器墓之首。钟祥六合大多数瓮棺内随葬玉石器及玉石料。这些表明人们以玉器为财富。一般认为,该文化已处于原始社会瓦解阶段。
由此可知,距今4600年前,屈家岭文化已经被石家河文化取代。早期石家河文化出土的红陶缸上有类似于文字的刻画符号,其中“牛角杯形”刻画陶符和描绘“稻草人形”的陶符,表明石家河人盛行“灌褅”崇祀“帝”礼。而“帝”是人祖至上神。这种祖先崇拜与双墩文化祖先崇拜极为相似。
石家河古城内邓家湾社祀中心还发现了陶祖,说明石家河人有生殖崇拜现象。1954年冬,京山和天门县修建石龙过江水库干渠,考古工作者沿渠道进行调查,在京山屈家岭和天门石家河发现了许多古遗址。石龙过江水库指挥部文物工作队在石家河配合工程,发掘了罗家柏岭、杨家湾、石板冲、三房湾四处遗址。这是江汉地区相当重要的一次考古发掘。
1956年,石家河遗址由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世纪70年代后期,石家河遗址群的考古工作重新起步。1978年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试掘了邓家湾遗址,1982年湖北省博物馆试掘了谭家岭、土城遗址。1987年春季,荆州博物馆和北京大学考古系联合发掘了邓家湾遗址。这几次发掘虽然规模都不大,但获的资料和信息却十分丰富。
1996年,石家河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F. 长江流域的石家河文化遗址的特点是什么
石家河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末期铜石并用时代的文化,距今约4600年至4000年,因首次发现于湖北省天门市石河镇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我国湖北及豫西南和湘北一带。
此地有一个规模很大的遗址群,多达50余处,该处已经发现有铜块、玉器和祭祀遗迹、类似于文字的刻画符号和城址,表明石家河文化已经进入文明时代。
石家河文化分布地域较广,遍布湖北全境,延续时间也较长。主要遗址有湖北郧县青龙泉和大寺、房县七里河、天门石家河、当阳季家湖、松滋桂花树、均县乱石滩和花果园、孝感碧公台与涨水庙、枝江关庙山、江陵蔡家台和张泉山、圻春易家山等。
石家河遗址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迄今发现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该遗址群的文化遗存从相当于大溪文化阶段开始,经屈家岭文化至石家河文化,形成一个基本连续发展的过程。
石家河文化晚期已经进入夏代统治的前期,曾一度称为“青龙泉三期文化”,因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更具这种文化的代表性,故统称之为石家河文化。
尧舜禹时期,中原地区黄河流域洪灾泛滥,鲧禹父子治水的传说流传后世。而江汉地区也出现了严重洪涝灾害,石家河文化创造的“筑城——围堰——分洪区”抗洪技术体系,正是对这一灾害的最好注释。
在这场天灾面前,双方都把生存与发展的希望寄托在豫西南丘陵地带。因此,三苗和尧舜禹之间的冲突,也是双方争夺生存空间的一场较量。这是双方冲突不绝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石家河文化与中原地区龙山文化的交流、碰撞,印证了史籍记载的尧舜禹讨伐三苗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在新石器时代,我国长江中游的稻作农业生产始终在稳定地发展着,在石家河遗址,发现大片红烧土内夹有丰富的稻壳和茎叶,表明当地的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并且产量较高。
许多遗址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也反映了这种情况。长方形无孔石铲、打制双肩石锄、蚌镰、长方形带孔石刀都是实用的农具。
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家畜饲养业也在稳定地发展。青龙泉遗址发现了猪、狗、羊和鹿的骨骸,各地普遍发现的动物骨骼以猪骨最多,尤其在墓葬中大量出土,表明以家畜为私有财产的现象比较突出。
邓家湾遗址的个别地段,发现了大批小型陶塑,有的一座坑中竟达数千件之多。所塑有鸟、鸡、猪、狗、羊、虎、象、猴、龟、鳖以及抱鱼跪坐的人物等。
这些小塑像集中于窖穴之中,有祭祀的味道。陶器大部分为黑色,不过也有不少红色的陶杯和陶塑,是该文化的一大特色。
石家河文化的陶器刻画符号以象形符号为主,大多以简练的笔画勾勒出某一事物的外部形态,.一件陶器上只有一个符号,而且绝大多数为单体符号,少数几个为合体符号。
刻画的基本笔画为弧线和直线,间或用少数未戳穿的圆形小戳孔。少到二划,多到十余划,主要是用某种材料制成的锐器在大口尊、缸的坯体上刻画而成。沟槽较深,有些残片往往沿沟槽断裂,沟槽内的颜色与器表一致,笔道深粗均匀,线条自然流畅。
有些符号因刻画较深,坯体烧干后槽口张裂,其现存宽度往往大于刻时的宽度。高领罐等泥质灰陶小件陶器则是在陶器烧成后或是使用过程中刻画而成,笔道浅细,刻画处的颜色比器表要浅。
石家河文化的小型精致的玉件也非常有特色。这些玉器体积小、重量轻,纹饰简洁,做工却很精细。它们大多存在于成人瓮棺之中,显示石家河先民具有特殊的原始宗教信仰。
石家河文化中的玉人头基本都具有“头戴冠帽、菱形眼、宽鼻、戴耳环和表情庄重”的特征,但在造型上富于变化。这些玉制的人头形象可能代表着石家河先民尊奉的神或巫师的形象。
石家河文化的动物形玉器多为写实造型,玉人头、玉鹰、玉虎头和玉蝉属于石家河文化玉器中的精华部分:展翅飞翔的玉鹰生动逼真、惟妙惟肖;玉虎头方头卷耳,生气勃勃;玉蝉写实的形象,开创了商周时期玉蝉造型的先河。
G. 石家河遗址的保护规划
词条:石家河考古遗址公园
石家河遗址发现之后,保护管理工作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2004年12月,国家文物局派中国建筑设计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对石家河遗址进行了调研、考察,作出了石家河遗址“十一五”规划和价值评估方案。国家文物局已将石家河遗址作为全国30处大遗址之一,列入国家文物保护“十一五”计划 和国家大遗址保护项目库 。根据国家文物局的意见,市人民政府已委托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联合编制《石家河遗址保护管理总体规划》,2004年11月已对遗址进行了现场调研,编制了《规划》立项报告,2006年正式编制《石家河遗址保护管理总规》,2007年底完成编制工作。
天门市政府按照湖北省文物局的部署,委托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制了《湖北省天门市石家河遗址保护管理总体规划》,拟分三期目标进行实施。据专家评估,石家河遗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
《总体规划》把史迹展示作为一个重要容进行了具体规划。史迹展示包括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石家河遗址展示园,具体包括石家河古城防御工程展示、城内建筑遗迹模拟展示、城外建筑 遗迹及墓葬发掘现场展示。 第二部分是石家河遗址博物馆。展示遗址出土文物以及各种遗迹复原模型。 第三部分是配套项目展示。包括摸拟考古园、仿古陶艺园、文物精品复制园等。
H. 石家河文化的简介
中国长江中来游地区的青铜文化。因湖北自天门石家河遗址群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湖北及豫西南和湘北一带,最北处可扩展至黄河南岸的郑洛地区。为承袭屈家岭文化演变而来 ,年代距今约4800~4200年 。该文化出现如石家河遗址群那样的中心聚落,由邓家湾、土城、肖家屋脊等数十处遗址组成。当时的经济生活以稻作农业为主。在邓家湾遗址发现了青铜铜块和炼铜原料孔雀石,标志着冶铜业的出现。琢玉工艺崛起,特色鲜明,玉器有人面雕像、兽面雕像、玉蝉、玉鸟、玦、璜形器等,都属于小型玉器。邓家湾遗址的个别地段,集中出土了大批小型陶塑,有的一座坑中竟达数千件之多。所塑有鸟、鸡、猪 、狗、羊 、虎 、象、猴、龟、鳖以及抱鱼跪坐的人物等。
I. 石家河遗址的文化影响
石家河文化大厦,与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江苏新沂的大汶口文化、辽专河流域的红山文化、黄河流域属秦安大地湾的仰韶文化、山西襄汾的陶寺文化一起,共同编织出一幅新石器时代多彩的文化画卷,共同推动着史前文化走向文明的门槛。4000多年过去了,创建石家河文化大厦的居民,他们的容颜躯体早已随风消散。但是,这座史前文化大厦闪耀着的时间幽光和绚丽光辉,将会永远镌刻在中华文明起源的历史进程中。
[参考文献]
(1)石家河考古队等:《肖家屋脊》,文物出版社,1999年。
(2)石家河考古队等:《邓家湾》,文物出版社,2003年。
(3)北京大学考古系等:《石家河遗址调查报告》,《南方民族考古》第五辑,1992年。
(4)张绪球:《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论》,湖北科技出版社,1992年。
(5)韩建业,杨新改:《五帝时代》,学苑出版社,2006年。
(6)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