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游记
Ⅰ 阳光车游记中任务链约翰的要求 怎么找到约翰啊
去“伦敦”买!“伦敦”的“特产”的第二个就是“巧克力”。
Ⅱ 游约翰农庄的作文,写葡萄
约翰农庄游记
星期六,我和妈妈爸爸一起去温岭约翰农庄游玩。
我们一路上谈笑风生,边聊天,边看风景,有一个地方令我记忆深刻,在那里,向窗外望去去,眼前是一大片倒着的甘蔗,在甘蔗与我们的中间,隔着一条河,河的水位有些偏高,看来这里也被洪涝席卷了。
车又开了一会儿,我们就来到约翰农庄的入口了,在入口处,立着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葡萄美酒夜光杯,乡村旅游来相会。”这两句话不但为游客简单的介绍了这个农庄盛产葡萄,是以乡村为主题的,还勾起了游客进去一探究竟的欲望,真是一举两得啊。
进入农庄,向路的两旁看看,发现在路的两旁,长着的不是杂草,而是南瓜,这些南瓜开着金黄色的花,非常好看。路的上方,是一个个我们搞不清楚是什么种类的瓜和葫芦,这些葫芦和瓜形状怪异,葫芦就像一个大棒槌,上面是一个直径大约3厘米的小球,就像棒槌底部的装饰,往下看是一根悠长又粗的管子,底部是一个直径达10厘米的大球,就像是镶在棒槌上的流星球,非常好玩,那些瓜也不甘示弱,一个个像是在做倒立版的仰卧起坐,非常有趣,瓜藤和葫芦藤密密麻麻的缠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绿色的遮阳棚,在收获的同时,还能挡太阳,一举两得,绿色环保。
接着,我们就进入葡萄园品尝葡萄了,在这个葡萄园里,种着三种葡萄,一种叫巨峰,虽然名字里带有“巨”,但是并不大,又黑有小;一种叫藤稔,就是我们平常吃的紫葡萄;还有一种叫金玉,白中带绿,就像玉一样,非常漂亮。这几种葡萄酸甜可口,让人吃了还想吃。可是,午饭的时间到了,我恋恋不舍地走出葡萄园,迎着清凉的海风,坐上了车子。
约翰农庄可真是个好地方啊!
Ⅲ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人物生平
1749年8月28日,歌德出生于法兰克福镇(位于黑森州)的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小时候,父亲是严厉的、严肃的。而母亲则用不同于父亲的那种温柔、体贴的母爱安抚、保护、激励着歌德,引导他对学习的兴趣,并竭力培养歌德掌握对于文学的正确理解能力。
母亲常常把他放在自己的膝头,讲述各种各样有趣的故事给他听。母亲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言辞新奇而丰富,歌德常常听得如醉如痴。也许正是传承了母亲的这种才能,歌德成年以后母亲仍是跟他像朋友般共同探讨问题。对于儿子的作品,母亲是凡有必读,并总能给予恰如其分的评论。歌德悟性很高,妈妈一点就通,并能很快完善自己暴露出来的不足。
除了1750年12月7日出生的妹妹科尼丽亚·弗里德里柯·克里斯蒂娜之外,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其他兄弟姐妹都很早夭折了。1758年,歌德染上了天花。
歌德受到父亲和家庭教师的教育,也学习骑术和击剑。
歌德很早就已经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在这方面他首先把注意力投向了克洛普斯托克和荷马。14岁时,他就想参加一个田园诗协会。同时,他也喜欢戏剧,因此在法国占领期间他频频造访法国剧院。1763年他在一场音乐会上见到了当时年仅7岁的莫扎特。
1765年9月30日他离开法兰克福,到莱比锡学习法学。
1765年10月至1768年8月年间,歌德在莱比锡学习。他听了作家盖勒特(Christian Fürchtegott Gellert)的诗艺讲座,并参加了他的写作风格练习。同时他也接受了莱比锡学院院长安瑟的绘画课程。他爱上了凯特馨·勋考普夫(Kaumlthchen Schoumlnkopf),并在欢乐、轻快的诗句中,以洛可可风格传统歌颂了这段爱情。(诗集《安内特》(Annette))
莱比锡市最著名的和拥有第二长历史的饭店:奥厄巴克斯·凯勒饭店和这里的浮士德的故事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至于奥厄巴克斯·凯勒成了他在戏剧《浮士德》的第一部中涉及的唯一的真正存在的地方。一次大咯血使得歌德不得不中断学业,于1768年8月28日返回法兰克福。 1776年,歌德作为枢密公使馆参赞开始为萨克森-魏玛-埃森纳赫公国(魏玛共和国)服务,并获得了更多的政治任务。他在大公送给他的带花园的房子(歌德屋)中住了六年,并按照公园的规格亲自设计和建设了房子周围的花园。他也在图林根(Thüringen)的伊姆河(dieIlm)边的自然风景公园的设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希望上帝使我成为园丁或实验员,这样我该多幸福啊。”
他认识了贵族妇女夏洛特·冯·施泰因。他们保持了一段十年之久的亲密关系。
1779年他被提升为枢密顾问。他接受比他年轻8岁的大公卡尔·奥古斯特的让他在微型小国魏玛任职的建议是为了进行政治上的改革。在议会中歌德的职权越来越大。政治——即使在他不再担任公务之后——一直是他关注的领域。
这一年他开始进行深入的自然科学研究。
1780年6月23日,他成为魏玛共济会分会:阿玛利亚(Amalia)分会的学员,1781年6月23日,歌德成为正式会员,1782年4月2日升任会长。在他升迁的几周后,阿玛利亚分会不得不停止工作,因为当时共济会的活动遇到了敌对情绪。
1782年大公把一所妇女广场(Frauen plan)边的房子租给歌德,1792年它最终被送给了歌德。在这里歌德一直居住到去世。妇女广场边的花园也是诗人自己建设的。(1885年,歌德的最后一名孙辈后代和继承人去世后,这所妇女广场边的房子就被宣布为国家博物馆。二战后这所房子遭到严重破坏,所以园艺师、作家卡尔·福斯特(Karl Foester)来到魏玛并重新建设了花园。)
1777年歌德进行了第一次哈尔茨山之旅。12月10日,他登上了布罗肯山(der Brocken),这被认为是首次冬季攀登此峰的行动。1783年他进行了第二次哈尔茨山之旅。此后的1784年他进行了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哈尔茨山旅行。
众所周知,歌德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杰出的思想家。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个科学研究者,而且涉猎的学科很多:他从事研究的有动植物形态学、解剖学、颜色学、光学、矿物学、地质学等,并在个别领域里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就。
1784年歌德在人类的颅骨旁发现了颚间骨。虽然法国科学家魏克·达苏在此之前四年就已经发现,但歌德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独立完成的。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歌德还是一位画家,更准确地说,是一位有相当造诣的画家。歌德的天性极其活跃,他的求知欲非常强盛。他把他的精神触角伸向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认识外部世界的所有手段。他的智慧、他的勤奋,他那深邃的目光、他那敏锐的感官,以及他长达82个春秋的高寿,使他在不同领域里——首要是在文学创作上——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绘画艺术上,并几乎一直热情地进行实践,画了2700幅之多,这其中绝大多数是风景画,也包括他进行科学研究时所绘下的画图以及他对人体进行的临摹等。
1786年6月歌德前往意大利,专心研究自然科学。从事绘画和文学创作,陆续完成了《在陶里斯的伊菲格尼亚》和《哀格蒙特》等作品,也写了《塔索》和《浮士德》部分章节。在魏玛,只有他亲密的侍从兼秘书赛德尔(Philipp Seidel)知道他此行的目的地。在意大利,歌德自称“菲利普·米勒”(Filippo Miller)。他给家里写的第一批信件没有署明日期。到了罗马,歌德才向亲友报告了自己真实的决定和打算:他要在意大利呆相当长的时间。
歌德在《意大利游记》中描述了他的意大利之旅。1786年他在罗马结识了画家缇士拜恩,1787年他同缇士拜恩和其他人到那不勒斯旅行。同年缇士拜恩的著名油画“歌德在意大利”诞生了,画中描绘了在罗马的丘陵地带的旅人歌德。歌德也在那里认识了安格莉卡·考夫曼。 1788年回到魏玛后只任剧院监督,政治上倾向保守,艺术上追求和谐、宁静的古典美。1794年与席勒交往后,随着欧洲民主、民族运动的高涨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他的思想和创作也随之出现了新的飞跃,完成了《浮士德》等代表作。
歌德的晚年,欧洲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发过革命掀起了全欧洲性的革命高潮,先进国家的工业革命突飞猛进,工人运动已经兴起,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广泛流传,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遍及全欧。这些情况促使歌德的眼光突破德国的狭隘世界,更多地注意到全欧洲、甚至世界的变化,更多地接受社会新思潮。这些都有助于他克服前一时期思想上的狭隘性。大约从40岁起,歌德的身体就变得僵硬和难以行动。他受到严重的椎间盘损伤和多根胸椎变形之苦。
1795年他开始了与席勒的友谊。席勒最初是作为历史学教授来到耶拿的。他们的友谊一直延续到1805年席勒去世。
1798年歌德写下了哀歌“植物的变形”。
席勒去世后一年,歌德和克里斯蒂安娜·福尔皮乌斯结了婚。歌德从1789年起与她同居,两人生有一子:奥古斯特。
在埃尔富特(Erfurt)召开诸侯大会之际,拿破仑一世接见了歌德,并授予他荣誉军团勋章。
从1813年10月始,歌德把兴趣集中到了遥远的中国。他先后在图书馆借阅了10多种有关中国的书籍。其中有中国游记和中国哲学方面的著作。他通过英法文译本读了一些中国小说和诗歌,如《好逑传》、《玉娇梨》、《花笺记》、《今古奇观》等。他—直想把《好逑传》,写成一部长诗;读过《赵氏孤儿》之后,受到启发,他又计划写一部戏剧。1827年至1829年间,他便写了14首题名为《中德四季晨昏吟咏》的抒情诗,抒发了他对东方古国的憧憬。通过接触中国的文学作品,歌德从中看到人类共同的东西。他在同助手爱克曼的谈话中阐述了他对中国的理解:“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们—样;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更合乎道德……”他从中国文学谈到德国文学与法国文学,进而提出了“世界文学”,这一全新概念。他说:“我愈来愈深信,诗是人类的共同财产。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使它早日来临。”值得一提的是,20年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以另一思路也提出了“世界文学”这—概念。
1814年歌德到莱茵河和美因河地区旅行。1817年他开始写作“我的植物学研究的历史”,创办“谈自然科学,特别是形态学”杂志(直到1824年)。结成和矿物学家、植物学家施坦博格和音乐家菜尔特的友谊。
1832年3月22日11点半,星期四,歌德病逝。他的临终遗言是:“给我更多的灯吧!”这体现了他作为大文豪的乐观精神。3月26日葬于诸侯墓地。
Ⅳ 《格列弗游记》全部内容
http://www.chinese163.com/Article/ArticleShow.asp?ArticleID=4750
Ⅳ 历史上狄更斯的性格
狄更斯1812年2月7日生于汉普夏的朴次茅斯,他的父亲是海军部军需处的职员,待遇优厚,但是父亲的过度挥霍和愚蠢行为常常使家庭陷于拮据的惨境。1824年狄更斯的家境已经坏到极点,身为长子的他已经辍学,要被送去工厂做工,而他的父亲则因欠债入狱。因为这种家庭生活的窘迫,他只能断断续续入校求学,后被迫到工厂作童工。15岁以后,他当过律师事务所学徒、录事和法庭记录员,甚至还想从事戏剧表演的工作。
传记作家费赫斯特指出,狄更斯曾乐此不疲地从事待选行业,追问自己该走哪条路不该走哪条路。他在20岁作为演员在试镜前曾写道:“看,我可能马上就要过上另一种生活了”。又比如,他心有余悸地回忆12岁时,“我极有可能成为小流氓或者小游民。”他确信无疑,尤其在他父亲负债入狱,举家依惯例连坐时,这种可能性极即将成为现实。对狄更斯而言,职业的选择其实就是生活的选择,金钱的选择。他不想过贫困和粗鄙的生活,发现可以通过写作摆脱生活的困境,就会极力通过连载小说改变生活的现状。他的一生共创作长篇小说13部半,其中多数是近百万言的大部头作品,中篇小说20余部,短篇小说数百篇,特写集一部,长篇游记两部,《儿童英国史》一部,以及大量演说词 、书信 、散文、杂诗等,可以说都是为生活所逼迫作出的反应。
也正是如此,克莱尔·托玛琳的《查尔斯·狄更斯:一生》中用了大量的篇幅阐述狄更斯与金钱的关系。随着小说的成功,他再也不是那个身无分文的穷小子——只是大约在1840年时举债,在外国生活了一段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赚钱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依靠他生活的人也越来越多——他的大家庭、众多的朋友和慈善机构都需要他经济上的资助。在他去世前,他的财富已经积累到了顶点。1860年代,他发行的读物让他赚得盘满钵满,他的第二次美国之旅(1867年)就净赚2万英傍。根据托玛琳的估算,19世纪中叶的英傍换算成等值的现代货币要乘以因数70,所以2万英傍就是现在的140万英傍。1864年,他的最后一部小说《我们共同的朋友》提前获得6千英傍的稿费,相当于今天的42万英傍。
托玛琳通过此举向我们揭开了伟大作家的神秘面纱,他也是个普通人,他活泼、充满魅力、气质非凡、心地无私,同时他还拥有超凡的能量——例如,在1838年,他就同时写《雾都孤儿 》和《尼古拉斯·尼克尔贝》两部小说。但是,他也是人格分裂的个体——他受着折磨、他傲慢、怀恨在心、没有慰籍,而且还犯下了错误,尤其婚姻和爱情上,遭人诟病。有评论者甚至说他是一个维多利亚时期“性虚伪者与痛苦天才的典型”。
Ⅵ 著名探险家 故事
阿蒙森 罗尔德·阿蒙森(Amundsen,Roald 1872~1928)
挪威极地探险家,第一个到达南极的人。1872年7月16日生于奥斯陆附近的博尔格。曾在挪威海军服役。1901年到格陵兰东北进行海洋学研究。1903~1906年乘单桅帆船第一次通过西北航道(从大西洋西北经北冰洋到太平洋),并发现北磁极。在获悉R.E.彼利成功到达北极后,积极准备探测南极。1910年6月乘“前进”号(Fram)从挪威出发,1911年1月3日到南极大陆的鲸湾,1911年10月20日阿蒙森与4个同伴乘狗拉雪橇向南极进发,12月14日到达。阿蒙森断定,人的体力和西伯利亚的矮种马都无法抵御南极的严寒,只有北极的爱斯基摩狗才能在极圈拉雪橇前进.于是阿蒙森用了20条爱斯基摩狗完成了去南极的往返路程.而斯科特主要用西伯利亚的矮种马和少量的爱斯基摩狗,结果狗跑了,矮种马冻死了,使这支队伍过早地接受了严峻的挑战--以后,他们只能靠人拉雪橇前进,这样,速度就大打折扣,遭受灭顶之灾也就成为必然了。
阿蒙森在南极进行了观测研究,于12月17日离开。1926年5月11日至13日,阿蒙森和美国探险家L.埃尔斯沃思、意大利航空工程师U.诺比莱从挪威乘“挪威”号飞艇到阿拉斯加,第一次飞越了北极上空。1928年6月18日,阿蒙森在一次前往北极的飞行中失事亡故。主要著作有《南极》(1912)、《我作为探险家的一生》(1927)等.
1905年12月6日,挪威探险家罗尔德·阿蒙森,他沿被称为“ 西北通道”的美洲北极海岸,从大西洋航行进入太平洋,进行了历时3年的冒险航行。阿蒙森和他的伙伴乘坐的是47吨单桅帆船 “佳阿-号。许多人认为船太小,难免会出事。他们于1903年6月 1日离开挪威。结果船被冰封住将近两年。在他探险的过程中,阿蒙森在威廉王岛上探出北磁极的位置,并发现英国探险家约翰·罗斯约在60年前第一个测定的这一磁极位置有所移动。
1911年12月14日,挪威著名极地探险家罗阿德•阿蒙森历尽艰辛,闯过难关,终于成为人类第一个登上南极点的人。
阿蒙森从小喜欢滑雪旅行和探险,他是世界西北航道的征服者,曾经3次率探险队深入到北极地区。1897年,他在比利时探险队的航船上担任大副,第一次参加了南极探险活动。1909年,当他正在“先锋”号船上制订征服北极点的计划时,获悉美国探险家罗伯特•皮尔里已捷足先登,他便毅然决定放弃北极之行的计划,改变方向朝南极点进发。
1910年8月9日,阿蒙森和他的同伴们乘探险船“费拉姆”号从挪威启航。他在途中获悉,英国海军军官斯科特组织的南极探险队,也是以南极点为目标,早在两个月前就出发了。这对阿蒙森来说,是一个不是挑战的挑战,他决心夺取首登南极点的桂冠。
经过4个多月的艰难航行,“费拉姆”号穿过南极圈,进入浮冰区,于1911年1月4日到达攀登南极点的出发基地——鲸湾。阿蒙森在此进行了10个月的充分准备,于10月19日率领5名探险队员从基地出发,开始了远征南极点的艰苦行程。前半部分大约六七百千米的路程,他们乘狗拉雪橇和踏滑雪板前进。后半部分路程主要是爬坡越岭,尽管遇到许多高山、深谷、冰裂缝等险阻,但由于事先准备充分,加上天公作美,他们仍以每天30千米的速度前进。结果仅用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就于12月14日胜利抵达南极点。阿蒙森激动的心情简直难以言表。他们互相欢呼拥抱,庆贺胜利,并把一面挪威国旗插在南极点上。他们在南极点设立了一个名为“极点之家”的营地,进行了连续24小时的太阳观测,测算出南极点的精确位置,并在点上叠起一堆石头,插上雪橇作标记,还在南极点的边上搭起一顶帐篷。阿蒙森深信斯科特很快就能到达南极点,而自己的归途又是相当艰难的,任何意外都有可能发生。于是,他便在帐篷里留下了分别写给斯科特和挪威哈康国王的两封信。阿蒙森这样做的用意在于,万一自己在回归途中遇到不幸,斯科特就可以向挪威国王报告他们胜利到达南极点的喜讯。
阿蒙森在南极点上停留了3天。12月18日,他们带着两架雪橇和18只狗,踏上了返回鲸湾基地的旅途。1912年1月30日,他们再乘“费拉姆”号离开南极洲,于3月初1911年12月14日,挪威著名极地探险家罗阿德•阿蒙森历尽艰辛,闯过难关,终于成为人类第一个登上南极点的人。
阿蒙森伟大的南极点之行,轰动了整个世界,人们为他所取得的成就欢呼喝彩。
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Robert Falcon Scott)是一位英国海军上校。他未能实现自己第一个到达南极极点的壮志。他的竞争对手罗阿尔德·阿蒙森抢先一个月到达那里。
1910年6月,斯科特乘坐“特拉·诺瓦号”启程。途中,他听说阿蒙森也正在前往南极。
右图:这幅斯科特的照片是由英国南极探险队队员赫伯特·庞廷拍摄的。不久,庞廷和一部分队员奉命回到基地,留下斯科特和他的10名同伴向南极挺进。
1911年11月1日,斯科特的一队人马离开自己的宿营基地,前往南极。暴风雪使旅行十分艰难。因此,1912年1月3日,斯科特决定只带4位同伴前行,他们是爱德华·威尔逊、亨利·鲍尔斯和埃德加·埃文斯、劳伦斯·奥茨。
1月16日,斯科特一行到达南极点。但是,阿蒙森的挪威国旗已经在那里飘扬。他们深感失望,踏上了归途。埃文斯因精神失常死去;奥茨因患严重的冻伤,不愿连累别人,主动要求出去走一圈,在这种环境下,出去只会....剩下的3个人不得不扎营,以躲避恶劣的天气。但恶劣天气没有结束的迹象,终于在3月29日这天,斯科特等3人都死在离开他们的宿营基地几千米处。
人们知晓斯科特最后一次旅行的详情,因为他的日记记到了最后一天。1912年11月,一支搜寻队发现了这本日记,以及斯科特等3人的尸体。3人的尸体被就地掩埋,如今于南极冰下的深处。奥茨的尸体始终未被找到。
Ⅶ 阳光车游记中的给约翰五个巧克力怎么弄
去“伦敦”买!“伦敦”的“特产”的第二个就是“巧克力”。
Ⅷ 约翰克里斯朵夫全书共有几卷 每卷都讲了什么内容啊
《约翰·克利斯朵夫》全书一共十卷。
卷一: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出生在德国莱茵河畔一个小城市的穷音乐师家庭里。
卷二:克利斯朵夫在父亲的严格管教下学习音乐,他早熟的音乐天赋引起了祖父的注意。
卷三:克利斯朵夫经历了两次失败的爱情,他的心绪烦乱,意志更见消沉,整天和一帮不三不四的人在酒馆里泡。
卷四:在巴黎,克利斯朵夫陷入了生活的困境之中。最后,他终于在一个汽车制造商家里找到了一个教钢琴的工作。
卷五:他拒绝一个声音庸俗肉麻的女演员演出自己的音乐剧,又给自己惹了麻烦。
卷六:由于不成功的音乐会,他教课的几份差事也丢了,生活又一次陷入窘境。
卷七:深爱约翰·克利斯朵夫的葛拉齐亚因无法帮助他而伤心地离开巴黎回到了故乡。
卷八:在一个音乐会上,克利斯朵夫结识了青年诗人奥里维,二人一见如故,从此住到一起。
卷九:在瑞士,克利斯朵夫思念亡友,悲痛欲绝。一个夏日的傍晚,他外出散步时与丧夫的葛拉齐亚不期而遇,两人沉浸在重逢的喜悦中。
卷十:岁月流逝,克利斯朵夫老了,葛拉齐亚去世了,充满激情与斗争的生活也遥远了。
(8)约翰游记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罗曼·罗兰生于1866年,卒于1944年,他的一生穿越了法国第三共和国的整个历史时期,这几十年间法国的经济虽然得到发展,但是经过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起义,拿破仑分子和封建残余势力仍然很有市场,加上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德雷福斯事件,社会激烈动荡,思想混乱,人心浮动,世风日下,个人主义泛滥,享乐之风盛行。
Ⅸ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Johann Wolfgang Goethe 1749-1832)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作家,他一生跨两个世纪,正当欧洲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年代。封建制度的日趋崩溃,革命力量的不断高涨,促使歌德不断接受先进思潮的影响,从而加深自己对于社会的认识,创作出当代最优秀的作品。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的生平】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于1749年8月28日生于法兰克福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他的一生可大致划分为5个时期:
◆学习年代和狂飙突进时期(1765~1775) 1765年歌德到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3年后因病回家。在莱比锡时期写出了具有洛可可风格的抒情诗和戏剧。1770年去斯特拉斯堡继续读法律,翌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770年9月与赫尔德结识。在后者的影响下,他阅读荷马史诗、莎士比亚的剧本以及《莪相》等作品,并开始采集民歌。这时他写出优美的抒情诗《欢会与离别》、《五月之歌》、《野地上的小玫瑰》等,开创了德国抒情诗的新时代。1771年8月回到法兰克福,此后几年里除写了《普罗米修斯》等许多诗篇外,还创作了剧本《铁手骑士葛兹·封·贝利欣根》、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等,这些作品成为狂飙突进运动最为丰硕的成果。这部小说发表后引起青年人的强烈共鸣,立即风靡欧洲,奠定了歌德在国际文坛的地位。
◆魏玛前期(1775~1786) 1775年11月歌德应魏玛公国奥古斯特公爵的邀请来到魏玛,担任国务参议员等许多职务,1782年获得贵族身份。他的职责有领导矿山开发、管理交通、领导军事到负责水利、掌管财政等等,此外还要参加各种文艺活动。繁忙的公务,浮华的宫廷应酬和爱情的挫折,使他无法得到创作所需要的安静和时间。和狂飙突进时期相比,他这时期的诗歌趋于平稳,对自然和人生由热情的歌颂转变为深入的观察和探索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歌德的《漫游者夜歌》、《致月亮》等诗歌以及《魔王》、《渔夫》等叙事谣曲均作于这一时期。
◆意大利之行和法国大革命时期(1786~1793) 歌德为了摆脱使他感到厌倦和苦闷的宫廷生活,于1786 年9 月3 日改名换姓,悄然去意大利旅行。意大利明媚的风光和完美的希腊罗马古典艺术使他陶醉。这期间他把《伊菲格涅亚在陶里斯》散文稿改为诗体,完成了悲剧《埃格蒙特》。前者借希腊神话中的人物表达自己的古典人道主义理想。后者取材于16世纪尼德兰人民反抗西班牙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史实,把埃格蒙特塑造成一个受人民爱戴的英雄。
1788年6月歌德从意大利回到魏玛,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只担任剧院总监,兼管矿业。同年7月与假花厂女工克莉斯蒂安娜·武尔皮乌斯相爱并同居,1806年正式结婚。意大利之行使他的诗风起了很大变化。他不再通过骚动不安的情绪来表现自然的原始力和激动的呐喊,而是追求古代歌德故居希腊罗马艺术中体现的宁静、纯朴、和谐的美,以改造人的个性,实现古典人道主义理想,对诗歌形式也给予了更大关注。回魏玛后写的组诗《罗马哀歌》中出现的罗马少女福斯汀娜的形象同克莉斯蒂安娜的形象交织在一起,抒发感官享受,表明诗人身上正在觉醒的性爱要求。1789年完成了剧作《托夸多·塔索》。剧本通过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诗人塔索在宫廷生活中的遭遇,表达了歌德自己在魏玛宫廷的苦闷和矛盾心情。剧中精明强干的大臣安东尼奥和多愁善感、才华横溢的诗人塔索正是歌德自己身上的两面。
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歌德不赞成暴力革命,曾写了一些嘲讽群众和革命的作品。1792年歌德随奥古斯特公爵参加普奥联军征法,翌年美因茨城响应法国革命,成立德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联军围攻法国军队占领的这座城市时,歌德又陪伴公爵参加了这次战役。30年后,在1822年完成的《随军征法记》和《围攻美因茨》中记述了这段经历。
◆和席勒合作时期(1794~1805) 1794年7月底歌德与席勒结交,两人从此频繁交往,密切合作。他们的性格观点虽然不同,但互相取长补短,彼此都受益匪浅。直至1805年席勒逝世的10年,是歌德继狂飙突进时期后的第二个创作丰收期。除两人合作创作的《讽刺短诗》及许多叙事谣曲外,歌德还写了许多重要的哲理诗和表达文艺观点的诗,完成小说《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长篇叙事诗《赫尔曼和窦绿苔》和《浮士德》第一部。这便是文学史上狭义的德国古典文学时期,又称魏玛古典文学时期。
◆晚年时期 1805年5月9日席勒的逝世对歌德是个巨大的打击,他觉得自己失去了“生命的一半”,创作受到很大影响。后来他重新振作起来,写出《十四行诗》,出版长篇小说《亲和力》。后者写4个男女由于两性间的吸引力的变化而重新组合的悲剧故事,诗人藉此来探讨自发情感与道德规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带有当时盛行的浪漫主义的影响。从1813年起歌德就研究阿拉伯、波斯的诗歌以及中国、印度的文学和哲学。1814年~1815年到德国南部旅行又使他恢复了青春,写了许多优美的诗篇,后又加以补充,共240首,形成了《西东合集》这部重要的诗集。它和《中德四季晨昏杂咏》一样,是诗人把西方和东方文化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的出色的努力。
1816年歌德的夫人逝世。这以后他潜心创作,完成了最重要的几部作品。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从1777年开始写作到完成,历时50年 ,分为《学习时代》 和《漫游时代》两部分。主人公力求摆脱狭隘的环境,追求更高的理想,虽然走过迷途,但他不断自我克制,把握命运之舵,终于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反映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在这个时期歌德还完成了他的代表作:诗剧《浮士德》。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的主要作品】
《葛兹·冯·伯里欣根》 : 《葛兹·冯·伯里欣根》是德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历史剧。葛兹原是16世纪德国的一个没落骑士,他曾一度参加农民起义, 后来背叛了农民。葛兹作为一个骑士、作为一个垂死阶级的代表,起来反对现存制度的行动,是骑士阶级对皇帝和封建领主的悲剧性的对抗。但是,在歌德的笔下,葛兹被写成一个反对封建暴政、争取自由和统一的英雄,他深切的同情人民的苦难,斥责争取权利、祸国殃民的诸侯,因而受到人民的爱戴。剧中对于当时黑暗社会的谴责,对于自由和统一的热烈向往,对于个人反抗的英雄的歌颂,都表现了狂飙突进运动的精神。在艺术上,剧中采用了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方法。
《少年维特的烦恼》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一部书信体小说。很大程度上是根据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写成。主人公维特是一个出身市民的青年,他向往自由、平等的生活,希望从事有益的实际工作 。但是,围绕他的社会却充满着等级的偏见和鄙陋的习气。保守腐败的官场,庸俗屈从的市民,趋势傲慢的贵族使他和周围的现实不断发生冲突,他自己又陷入毫无希望的爱情之中,最后走上了自杀的道路。作品以浓郁的诗意和强烈的感情表达了维特的痛苦、憧憬、他的多情善感和愤世嫉俗情绪,喊出了一代青年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建立合乎自然的社会秩序和平等的人际关系、实现人生价值的心声。表达了觉醒的德国青年一代的革命情绪,因此,它一发表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形成了一阵维特热,而且很快就流传到欧洲各国,成为第一部发生重大国际影响的各国文学作品。
《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是歌德取材于古代希腊神话的一部诗剧,剧本虽然没有写完,但流传下来的片段已表达出歌德年轻时代的强烈的反封建精神。剧中的普罗米修斯否认宙斯的权利,反对宙斯的专横跋扈,并且要创造和他一样蔑视宙斯的新的人类。维特身上所缺乏的那种坚韧的性格,在这个神话人物身上得到了体现。
《哀格蒙特》:剧本《哀格蒙特》取材于16世纪尼德兰人民反抗西班牙的斗争历史。哀格蒙特在历史上是一个动摇不定的贵族反对派,歌德把他写成一个为民族的自由和统一而斗争的、受到人民爱戴的英雄。但是他缺乏积极的行动,主张采取温和的手段,最后被处死。剧中仍然保留着狂飙突进运动的革命情绪,但人物的反抗精神已经降低。
《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虽然不如《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那样引人,然而它以探求理想的社会制度为中心,认为人们只有在为集体福利而积极劳动中才能获得人生的意义,思想比较开阔、积极。歌德晚年的许多抒情诗中闪烁着唯物主义、乐观主义思想的光芒,在当时消极浪漫主义文学风行一时的德国文坛上独放异彩。
《浮士德》:《浮士德》是歌德的一部代表作,他写这部巨著,前后曾用了60年之久。《浮士德》是一部长达一万二千一百一十一行的诗剧,第一部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分五幕,二十七场。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作品取材于16世纪关于浮士德的传说。主人公的一生经历了书斋生活的知识悲剧,和魔鬼靡非斯特订约后,在魔鬼的引导下又经历了爱情悲剧、政治悲剧、美的悲剧和事业悲剧等阶段,从“小世界”到“大世界”,最后在改造自然的事业中得到满足,在悟出人生真谛的瞬间死去。这是一位一心摆脱狭隘环境、不断探索真理、追求崇高理想的巨人形象,他的一生反映了欧洲自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300年文化发展的历程。
【歌德名言,警句,格言,语录摘抄】
· 任何人都不笨但如果你不利用你的大脑你会发觉你很笨!
· 谁是最幸福的人?乃是能感到他人的功绩、视他人之乐如自己之乐的人。
· 最大的幸福在于我们的缺点得到纠正,我们的错误得到补救。
· 能把自己生命的终点和起点联结起来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 在蠢人感到人生困难的时候,贤人看起来容易;而当蠢人感到容易的时候,贤者就感到困难。
· 人生一世不就是为了化短暂的事物为永久的吗?要做到这一步,就须懂得如何珍视这短暂和永久。
· 虽然人人都企求得很多,但所需要的却是微乎其微。因为人生是短暂的,人的命运是有限的。
· 凡不是就着泪水吃过面包的人是不懂得人生之味的人。
· 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 生活也好,自由也好,都要天天去赢取,这才有资格去享有它。
· 只有这样的人才配生活和自由,假如他每天为之而奋斗。
· 一个人只要宣称自己是自由的,就会同时感到他是受限制的。如果你敢于宣称自己是受限制的,你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
· 对别人述说自己,这是一种天性;因此,认真对待别人向你述说他自己的事,这是一种教养。
· 真正的志同道合者不可能长久地争吵;他们总会重新言好的。
· 只要你告诉我,你交的是些什么样的人,我就能说出,你是什么人。
· 友谊只能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得到保持。
· 知道危险而不说的人,是敌人。
· 人应该有爱好真理,一见真理就采纳它那样的心灵。
· 错误同真理的关系,就像睡梦同清醒的关系一样。一个人从错误中醒来,就会以新的力量走向真理。
· 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
· 对真理的热爱就体现在:知道怎样去发现和珍惜每一件事物的好处。
· 我们对于真理必须经常反复地说,因为错误也有人在反复地宣传,并且不是个别的人而是有大批的人宣传。
· 关键在于要有一颗爱真理的心灵,随时随地地碰见真理,就把它吸收进来。
· 把前人获得的零星的真理找出来进一步加以发展,就是当之无愧理应受到奖赏的功劳。
· 聪明的年轻人以为,如果承认已经被别人承认过的真理,就会使自己丧失独创性,这是极大的错误。
· 真理是一只火炬,而且是一支极大的火炬,所以当我们怀着生怕被它烧着的恐惧心情企图从它旁边走过去的时候,连眼睛也难以睁开。
· 看出错误比发现真理要容易得多;因为谬误是在明处,也是可以克服的;而真理则藏在深处,并且不是任何人都能发现它。
· 谁接受纯粹的经验并且按照它去行动,谁就有足够的真理。
· 知识的历史犹如一只伟大的复音曲,在这只曲子里依依次响起各民族的声音。
· 世界上有许多既美好又出类拔萃的事物,可是他们却各不相依。
· 我们虽可以靠父母和亲戚的庇护而成长,倚赖兄弟和好友,借交游的扶助,因爱人而得到幸福,但是无论怎样,归根结底人类还是依赖自己。
· 我的遗产多么壮丽、广阔、辽远!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亩是时间。
· 把时间用得节省些,我很可能把最珍贵的金刚石拿到手。
· 今天做不成的,明天也不会做好。一天也不能虚度,要下决心把可能的事情,一把抓住而紧紧抱住,有决心就不会任其逃去,而且必然要贯彻实行。
· 一个钟头有六十分钟,一天就超过了一千分钟。明白这个道理后,就知道人可作出多少贡献。
· 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世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 正当利用时间!你要理解什么,不要舍近求远。
· 只要我们能善用时间,就永远不愁时间不够用。
· 要做一番伟大的事业,总得在青年时代开始。
· 事业最要紧,名誉是空言。
· 一个人无论往哪里走,无论从事什么事业,他终将回到本性指给的路上。
· 事业是一切,名号只是虚声。
· 劳动可以使我们摆脱三大灾祸:寂寞、恶习、贫困。
· 你若要为你的意义而欢喜,就必须给这个世界以意义。
· 凡是自强不息者,最终都会成功。
· 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聪明人会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专心致志地去学一门,学一门就要把它学好。
· 幻想是诗人的翅膀,假设是科学的天梯。
· 就科学来讲,把前人获得的零星的真理找出来进一步加以发展,就是当之无愧理应受到奖赏的功劳。
· 幻想是诗人的翅膀,假设是科学家的天梯。
· 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地办事。
· 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
·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
· 一杰出的哲学家说,建筑是冻结了音乐,许多人对他的这个说法摇头,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相信没有比这个巧妙的思想换一种说法更好了,那就是把建筑叫做无言的音乐。
· 谁有用脑子去思考,到头来他除了感觉之外将一无所有。
· 当一个伟大的思想作为一种福音降临这个世界时,它对于受陈规陋习羁绊的大众会成为一种冒犯,而在那些读书不少但学识不深的人看来,却是一桩蠢事。
· 并非语言本身有多么正确,有力,或者优美,而在于它所体现出来的思想的力量。
· 我们的生活就像旅行,思想是导游者,没有导游者,一切都会停止。目标会丧失,力量也会化为乌有。
· 异端是生活的诗歌,因此有异端思想是无伤于一个诗人的。
· 我们比较容易承认行为上的错误、过失和缺点,而对于思想上的错误、过失和缺点则不然。
· 我们的生活就象施行,思想是导游者;没有导游者,一切都会停止。目标会丧失,力量也会化为乌有。
· 就妇女在其它方面的才能来说,我倒是经常发现妇女一结婚,才能就完蛋了。
· 世上最艰难的工作是什么?思想。凡是值得思想的事情,没有不是人思考过的;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图重新加以思考而已。
· 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工作,我可以说,我活了七十五岁,没有哪一个月过的是真正舒服生活,就好像一块石头上山,石头不停地滚下来又推上去。
· 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他是自然的奴隶,因为他必须用人世间的材料进行工作,才能使人理解;同时他又是自然的主宰,因为他使这种人世间的材料服从他的较高的意旨,并且为这较高的意旨服务。
· 一个有真正天才能的人却在工作过程中感到最高度的快乐。
· 没有一种礼貌会在外表上叫人一眼就看出教养的不足,正确的教育在于使外表上的彬彬有礼和人的高尚的教养同时表现出来。
· 才能可以在独处中培养,品格最好还是在世界上的汹涌波涛中形成。
· 甘居下位不算美德;能往下降才是美德,承认低于我们的事物高于我们,也是一种美德。
· 慷慨,尤其是还有谦虚,就会使人赢得好感。
· 许多思想是从一定的文化修养上产生出来的,就如同幼芽是长在绿枝上一样。
· 一个人应当有良好的礼貌来突出他特有的天性。人人都喜欢出人头地,但这不应当引起别人的讨厌。
· 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
· 接受忠告,就是增进一个人自己的能力。
· 虔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通过灵魂的最纯洁的宁静而达到最高修养手段。
· 存在着一种出自内心的礼貌。它是变换了形式的爱心。由此产生出一种外部表现出来的最适宜的礼貌。
· 智慧最后的结论是:生活也好,自由也好,都要天天去赢取,这才有资格去享有它。
· 所谓真正的智慧,都是曾经被人思考过千百次;但要想使它们真正成为我们自己的,一定要经过我闪自己再三思维,直至它们在我个人经验中生根为止。
· 智慧只能在真理中发现。
· 什么是最好的政府?就是指导我们自己去治理自己的政府。
· 人不能孤独地生活,他需要社会。
· 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便永远是一个奴隶。
· 智者和愚人都没有害,最危险的倒是智愚参半。
· 一个杰出人物受到一伙傻瓜的赏识,是可怕的事。
· 如果一个聪明人干了一件蠢事,那就不会是一件小小的蠢事。
· 蠢人总是提出千百年前的聪明人已经回答了的问题。
· 身体对创造力至少有极大的影响。过去有过一个时期,在德国人们常把天才想象为一个矮小瘦弱的驼子。但是我宁愿看到一个身体健壮的天才。
· 十全十美是上天的尺度,而要达到十全十美的这种愿望,则是人类的尺度。
· 我不应把我的作品全归功于自己的智慧,还应归功于我以外向我提供素材的成千成万的事情和人物。
·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
·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 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 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
· 天才所要求的最先和最后的东西都是对真理的热爱。
· 如果是玫瑰,它总会开花的。
· 我们全都要从前辈和同辈学习到一些东西。就连最大的天才,如果想单凭他所特有的内在自我去对付一切,他也决不会有多大成就。
· 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工作,我可以说,我活了七十五岁,没有那一个月过的是舒服生活,就好像推一块石头上山,石头不停地滚下来又推上去。
· 一个有真正大才能的人却在工作过程中感到最高度的快乐。
· 我的产业是这样美,这样广,这样宽,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地是时间。
· 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永远找得到充裕的时间。
· 我们对于真理必须经常反复地说,因为错误也有人在反复地宣传,并且不是有个别的人而是有大批的人宣传。
· 人们还往往把真理和错误混在一起去教人,而坚持的却是错误。
· 关键在于要有一颗爱真理的心灵,随时随地碰见真理,就把它吸收进来。
· 谁要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 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
·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办事。
【后世对约翰·沃尔夫冈·歌德的评价】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是公认的世界文学巨匠之一,恩格斯称他为“最伟大的德国人”,是文学领域里“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歌德是德国民族文学的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创作把德国文学提高到全欧的先进水平,并对欧洲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成就使他成为世界文化名人,每年逢他的生日,各国文艺界都举行纪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