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桐柏县古遗址

桐柏县古遗址

发布时间: 2021-02-08 23:31:42

㈠ 河南省桐柏县和泌阳县哪个才是盘古开天传说的发源地

桐柏山 就在俺们家不远处

㈡ 什么古代健筑在桐柏

汉代冶铁遗址
早在西汉,境内冶铁业十分发达,现境内留有张畈汉代冶铁遗址一处。该遗址位于固县东北部张畈村境内,毛集河与南小河交汇处。遗址略成正方形。面积约94000平方米。1958年大炼钢铁时,曾挖得富矿粉2000砘,地面散有大量炉渣、汉代板瓦,简瓦、盆罐残片及少量六朝时期的瓦片。文化层厚达8米左右。出土文物有锄、锤、刀、锛、砧子、铁块、铁板、三角铁(重达10公斤)及炭,耐火砖等。据考证,该遗址系西汉至六朝时遗址。对我国冶铁技术的发展极具研究价值。1963年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代建筑—火神庙
固县镇地处豫、鄂两省交界。历史上地处南北边地,一直是楚地与中原之地的边界。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边陲重镇的特殊性质,至明、清时发展到极致。清康熙时成为桐柏县四大名镇之一。当时湖北等地商人纷纷来此经商,集市内店铺林立。为方便湖北商人,湖北人集资在此建湖北会馆,与之相配套,分别建成了财神庙、火神庙、娘娘庙等庙宇,占地百余亩,后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悉数被毁,老街现保留有明代建筑火神庙一座和湖北会馆扁额一个(现保存与桐柏县淮渎庙内)。火神庙现存于镇老街东南部,是湖北会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正殿三间,东西偏殿各一间。座北朝南,为砖木结构。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整个建筑采用九梁十八柱结构,墙柱采用汉白玉雕莲花纹石墩,廊前檐下雕刻有百鸟朝凤花纹,工艺精美,展现了当时精湛的雕刻艺术。该建筑高大宏伟,结构严谨,展现了当时精湛的建筑技术,对研究我国古建筑技术具有极高价值,1987年被桐柏县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㈢ 桐柏山的旅游资源


桐柏山位于秦岭向大别山的过渡地带上,区内奇峰竞秀,层峦叠嶂,森林密布,瀑泉众多;以南北气候交汇区位最为完整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中原罕见的原始次生植被为特色。淮河被华夏儿女尊为“风水河”,与黄河、长江、济水并称为我国古代的“四渎”。

佛道文化在桐柏景区文化内涵中也占据着较重的份量。桐柏山道教源渊流长,太白顶汉时曾建“保安观”、“金亭翠阙”历为桐柏旧八景之一。武当派鼻祖张三丰曾在此修真,境内的祖师岭道家的香火仍旺。桐柏山被道家称为“天下第四十一福地”、“三十六洞天”。
桐柏山还是南北气候的过渡带,江淮两大水系的分界线。既有北国山体的雄浑,又有南疆风光的秀丽。因此,奇山异石众多,山泉瀑布随处可见,植被完好,动植物各类纷繁,南北交汇,相互渗透。据调查,现有脊椎动物33目76科326种,其中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如金钱豹、金雕、水獭、大灵猫、小灵猫、麝、白冠长尾雉、大鲵、穿山甲、青羊、红翅凤头鹃等33种。具有良好的过渡带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区系南北兼容,称为中原独特的天然生物物种基因库和自然博物馆,自然植被成为景区一大独特的景观
桐柏山景区饱含苏区文化。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李先念、王震、杨靖宇、彭雪枫、王树声等都曾在这里战斗和工作过。从1925年到1947年22年间,这里先后建立过6个省级、5个地级、12个县级党政军领导机构,原中原军区、中共中央中原局都曾设在这里。1945年10月24日“桐柏三军会师”在我国解放战争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原国家主席李先念为“桐柏英雄纪念碑”和“桐柏革命纪念馆”题词。桐柏山为对后代人进行革命教育的重要基地。
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
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位于豫南鄂北交界的桐柏山脉北麓中段,具体坐标是:东经112°47′-113°11′,北纬32°17′-32°29′,景区总面积266平方公里,核心区为108平方公里,距桐柏县城3公里,内分淮源、太白顶、桃花洞、水帘洞四大各具特色的景区,各类景观一百余处。
淮河源头
《桐柏县志》载:“淮,始于大复,潜流地中,见于阳口”。淮河又称淮水,为古“四渎”之一,是华夏风水河。《尔雅》载:“淮水与澧水同源俱导,东流为淮,西流为澧”,有“江淮同源”之说。主峰北麓山脚下的固庙村西岭,至桐柏县大河镇土门村的新坡岭一线为江淮分水岭,东属淮河流域淮河水系,西为长江流域唐白河水系。
佛道圣地
云台禅寺
云台禅寺座落于桐柏山主峰太白顶之巅,海拔1140米,为豫南名刹。该寺五殿四院,占地22000平方米,各种殿房39间,大小佛像108尊。
水帘禅寺
水帘禅寺位于桐柏县城西南约6公里山峡中。殿堂后面,紧临一座百米峭崖,一泓山泉自崖巅倾泻下来,活像一条水晶挂帘悬在空中,将峭崖上部的一座天然石窟遮掩在幕后,称为水帘洞,寺因以为名。水帘寺,占地面积7300平方米,始建年代已不可考。
英雄桐柏
桐柏山是中共领导开展革命活动较早的地方。桐柏县是河南省九个革命老根据地(苏区)县份之一,是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1)1925年到1947年的22年间,在桐柏县境内先后建立3个中央级、6个省级、9个地级、12个县级党政军领导机构。
(2)刘少奇、李先念、贺龙、王震、彭雪枫、郑位三、王首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工作和战斗过。红三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部队在此驻防、转战,并先后建立20余支地方革命武装。
(3)革命活动遗址主要有: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中原行署驻地旧址,豫鄂边省委旧址,七七工作团旧址,桐柏军区旧址等。
桐柏山太白顶风景名胜区
随州桐柏山太白顶风景名胜区,1997年被湖北省批准为湖北省省级风景名胜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该景区没有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规划、建设停滞不前,景区有名无实,甚至面临摘除“省级风景名胜区”称号的尴尬境地。2007年,湖北省林业局批准同意随州市建立湖北七尖峰省级森林公园,公园规划总面积3869.7公顷,建设单位为七尖峰林场,是随州桐柏太白顶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12月14日,随县成立了桐柏山太白顶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同月28日,湖北省省市领导为风景区揭牌,拉开了风景区建设的序幕。太白顶风景名胜区以桐柏山主峰太白顶为中心,北至磨云山寨、南至田王寨,东与河南省淮源风景区相连,总面积75平方公里。景区内沟深崖险、峰峦雄奇,寺特寨古,山壑奇秀闻名遐迩。其中有清水寺、田王寨等二级景点有4个,有塔林、太白红叶等三四级景区有400余个。
上世纪六十年代,一直山大林密的太白顶南麓,因历史原因,植被减少,森林资源破坏严重。为了与景区内自然景区相得益彰,随县政府计划大面积植树造林,计划在2013年之前,让百万株林木在这里生根。
七尖峰森林公园
七尖峰,原名七峰山,位于随州城往北70多公里的万和镇境内。长期以来,七尖峰以山俊、林幽、潭清、泉醇、云奇、瀑秀著称于鄂豫两省,是一方未开发的处女地。
七尖峰森林公园集山、水、林、泉、奇、幽、险、特、古于一体,生物多样性和谐并存。动植物达160多种之多。境内兰花分布广,品种齐全;食用植物珍珠花、蕨菜类,果中精品猕猴桃丰富;药用四宝金叉、石豆、马腾草、天麻园内独有;野生杜鹃、三角枫、五角枫、檀木满山遍野;珍奇动物獾、雉、猪、兔、狼、蛇、羊等出没林间。古刹云禅寺历史悠久,香火久盛不衰。以云禅寺为核心的原始森林保存完好,植物繁茂,古树参天。整个林场景色宜人,人文景观丰富,开发潜力大。
宝刹古寺
七尖峰云堂禅寺
七尖峰云堂禅寺,位于湖北省随州市一百五十华里,主峰海拔九百九十六点六米,一峰耸立,群山环抱,分随北之险,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登临峰顶,可北望黄河,南瞰长江;东穷大别、山川田野,交织纵横,西尽伏牛,群山冈峦乍起乍伏,蜿蜒盘结逶迤而来,旋断旋续,势如游龙。山石千奇百怪,以天然之界,峰下冈峦起伏,山势巍峨古木参天,浓荫覆地,山环水抱。云雾弥漫峡谷,般横瑞彩,氤氲气势磅礴,风光绮丽实乃藏龙卧虎之地。神奇仙游之境,僧道辟谷修道之场所。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水质清洁,实为难得之佛教圣地。唐朝有神僧,号智勤,俗名朱其事,神僧传尊为菩提祖师。河南省邓州人,出家在舍利洲大兴国寺为僧,贞观年间弘化佛法,游化至此,视峰顶怀下,弥勒便便大腹,石窗聚日月之精华,纳山川灵秀。宜建伽蓝“妙觉寺”,至今一千三百多年,菩提祖师,《神僧传》有载,唐开元年间维建本寺,厥后遭兵燹扰攘。寺毁于兵火。
明朝宣德年间,真空禅师主持妙觉寺,明成化十八年,有东鲁青州府益都县石佛寺,昭禅师高足大休和尚,径上伏牛山千峰庵达摩处请疑,犹如蒙遂往四川雾中山过夏打佛七,忽悟心空,方知自性现前。然后,敬礼宝峰石门禅寺,兴无尽和尚,云游欣览山水,见随阳七尖峰白石岩青松异气,应扩建丛林更名“古刹云堂禅林”,又名云堂禅寺。香火渐盛,明朝天启七年重修。
大清乾隆四十八年大规模维建,建筑雄伟,气势磅礴,有小九华之誉称,素称南九华,北七尖峰,传为美谈。僧众日增,是云堂寺的鼎盛时期,又以诸多的名胜古迹,闻名海内,如奇特的白龙池。大雄宝殿檐下自响的木铃,扫地的银杏树,自开的石门,杨树冲天,须风拽旗,峰巅的弥勒顶。主峰的瞭望台,红石寨,天保寨,猴子石,耙石岩,黄龙潭,黄龙庙,黑龙潭,天然卧龙佛,石林迎客松,耸入云霄的佛云洞,老马坟,大仙朵,小仙朵,一字排开的七峰拱朝等古迹,其景物之盛,历来吸引着墨客骚人,及大量的旅游雅士络绎不绝,迷而忘返,被誉为人间福地,洞天佛国之美称。
民国年间有杰出高僧锡住此山,如:真空、海圆、体光、真廓、海默、大黑法师在此习定三年,民国三十年有印辉主持云堂寺事务,抗战时期,中共党员徐三多、董德豹等人,在此搞地下工作,抗战时期原随县万和区长周佰勋将区公所设立寺内。解放前夕,因土匪猖獗,强占本寺,当局派军剿匪,再次毁于兵火。云堂禅寺,自贞观年间菩提祖师朱智勤开山至今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变演经历千年沧桑,经每个朝代兴颓扩建,屡毁屡建,可惜毁于战乱,成为我们看到的的原址。适逢文化大革命,寺院文物古迹被毁坏,是残墙断壁。
改革开放以后,在随州政府支持下,以及僧俗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一九九七年,主持释印国,决意重建兰若,振兴释教。即率僧众居士辛勤劳作,殿堂巍然面世。兰若宇廓庄严古朴,佛像神态栩栩如生,僧俗墨客骚人,接踵而来,络绎不绝,寺院越建一新,晨钟暮鼓,香火旺盛,蒸蒸景象,即成业绩。释印国,颇深得酬慰,重建工作,用戾浩繁,炎黄子孙,礼越康凯,以启世人。
云台禅寺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建,嘉庆年间享有“南方普陀,北方云台”的盛名。佛教圣地、禅宗五个流派之一临济宗白云系祖庭。1989年开始重修。横跨鄂豫两省,大雄宝殿在湖北境内,斋堂在河南境内,所谓“湖北上殿,河南吃饭”。寺旁古井为淮河发源地第一井。现任住持清远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寺庙工作办公室主任)。
卧龙寺
同治三年(1864年)建,原属云台禅寺下院(分院),同属临济宗白云系。住持妙同法师。
玉皇阁
位于淮河镇玉皇顶(又名太乙顶),清朝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建。
清水寺
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有近400年历史。多年来,由于过度砍伐和火烧,寺院周围的山林破坏十分严重,昔日的青山绿水变成了荒山秃岭。2007年10月,清水寺与当地村委会达成协议,将清水寺周边的10000多亩山地承包下来,并开通近七公里的通山公路,为大规模植树造林作准备。同时,清水寺还做出造林规划,计划10年植树50万棵,让周边荒山重现绿林。截至目前,寺院已购买树苗在承包的荒山上种植了松树2万多棵,培育树苗5万株,覆盖面积达200亩。清水寺在植树同时注意护林,利用法会、开展活动等方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当地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号召他们共同护林。
子房庙
据《汉书.张良》载:张良辅佐汉高祖统一天下,积劳成疾,体弱抱病,为求长寿清净,便隐逸山水。他说:“……(我)今以三寸舌……封万户侯,位列侯……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道,欲轻举。于是他云游四海,足遍天下。寻至太白顶主峰一天然洞内隐居修身,故此洞名曰张良洞。
今随县桐柏山太白顶风景区亦有张良庙。
保安禅寺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建,传临济宗。
回龙寺
位于韩家湾,建于清朝乾隆初期,损于文革期间,2008年开始重建。
海会寺
位于车店,建于唐朝,文革时期被破坏,1994年重修。住持印奎法师。
朝阳寺
位于新城晁山界口村,1995年重建。住持印凡法师。
双庙
位于沙河村,损于文革期间,2009年动工重修,定于农历腊月初八落成。住持斯明法师。
另有铁佛寺、天桥寺、佛山寺、黄龙寺(七尖峰黄龙潭旁)、龙华寺(2000年重建)、车店十方寺等,有些仅存遗址。
田王寨
田王寨位于河南省、湖北省交界的桐柏山脉的固城山上。属大别山脉的支脉,淮阳山脉西段。是桐柏山脉的第三高峰,山势险峻,奇峰横出。寨内九个山头,寨墙起伏,宛若长城。寨内面积约1.5平方公里。
主峰建有“金銮殿”(现存遗址),有高水位泉池,名曰饮马池,用之不竭;东边悬崖千仞,有一孔如月,名曰月儿岩;东北有擂鼓台,巨石斜立,探身寨外;西有鹰子咀,如巨鹰凌空展翅;寨西北的飞云峰高1018米,是寨内最高峰,峰顶有龙池,一年四季不干涸,半山腰有洞,无人敢探。寨内有一小溪一年四季水流不断,溪的下面是深潭,听老乡讲,潭里有娃娃鱼。
寨子西北20公里是桐柏山主峰太白顶、东北8公里是水帘洞景区,北面4公里是放马场,是田王过去养马的地方。
田王寨西谷的无风垛,三面峭壁,峥嵘直耸,仅一鸟道可通,中有大石盈丈,裂缝不足二尺,游人必侧身而进,险隘奇绝,中日战争时,富人戴列山,将其黄白细软,全藏于此,日以支枪看守,当时山中匪盗蜂起,未敢犯此。可谓一夫把关,万军莫前。每适大风鼓山,峰顶灯火不动。古老传说峰有避风宝珠,孤峰岑寂,实为修道良所(见《白云山志》)。寨的东面有民间传说的春秋时期宝物随侯珠(旧《辞海》“随和”条目注释:“随侯之珠,卞和之璧,皆至宝也,故随和并称。”)遗失的山涧。

㈣ 桐柏县在哪个市区

桐柏县,属于河南省南阳市。

南阳市桐柏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豫、鄂交界处。地理坐标在东经113°00´至113º49´和北纬32º17´至32º43´之间。东邻信阳市,南界湖北省随州、枣阳两市,北邻泌阳、确山二县,西接唐河县。全境东西长76.1公里,南北宽49.3公里,土地总面积1913. 8平方公里。

桐柏史称"天下七十二福地"之一,名胜古迹众多,历史文化深厚,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民风形成了桐柏独特的文化,淮源文化、佛道文化、盘古文化、红色文化成为中原乃至民族文化的丰富和延伸。境内以"四大文化"为主线,以淮源风景名胜区为重点,构成了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4)桐柏县古遗址扩展阅读:

截至2019年8月13日,桐柏县共辖13个镇、3个乡、2个产业集聚区,分别是:城关镇、月河镇、固县镇、毛集镇、大河镇、平氏镇、埠江镇、吴城镇、淮源镇、回龙乡、黄岗镇、朱庄镇、新集乡、程湾镇、安棚镇、城郊乡、县产业集聚区、桐柏化工产业集聚区。

桐柏县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主动出击,完善招商引资机制,盘活招商引资力量和资源。重点围绕现有的碱硝化工业、机械制造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对行业内位次靠前的企业进行一次梳理,抽调精干人员组建专业招商小分队。

按照有产业配套班子、有产业招商线路图、有产业重点目标企业导引图、有产业具体招商方案的“四个有”工作机制,在重点区域实施定向精准招商。着力推进现有产业延链补链招商。

碱硝化工业产业链,重点是借助天津理工大学平台,洽谈染料中间体及其他十余个无机化工建设项目;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链,重点是加强与中国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全国农业龙头企业协会合作,提升招商实效。

㈤ 太白顶的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

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位于太白顶北麓,具体坐标是:东经112°47′-113°11′,北纬°17′-32°29′,景区总面积266平方公里,核心区为108平方公里,距桐柏县城3公里,内分淮源、太白顶、桃花洞、水帘洞四大各具特色的景区,各类景观一百余处。
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特色性资源种类繁多,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互相融合,集雄、奇、幽、秀、险、深为一体,融淮源、佛道、盘古、红色、《西游记》诸文化为一身,风景名胜资源在全国具有典型性、稀有性、多样性和完整性等特征,是一处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科研考察,保健疗养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1982年淮源风景区被河南省政府批准为河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被批准为河南省省级风景名胜区,1997年被评为河南省十佳文明景区,2001年又被批准为淮河源国家森林公园,2004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3A级旅游区,2005年被称为“盘古”之乡。2010年国务院发布第七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列名其中。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为此成为南阳市唯一一家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字号”风景名胜区,是河南省9家国家级名胜风景区之一。 《桐柏县志》载:“淮,始于大复,潜流地中,见于阳口”。千里淮河发源于桐柏山脉主峰北麓“小淮井”。淮河又称淮水,为古“四渎”之一,是华夏风水河。《尔雅》载:“淮水与澧水同源俱导,东流为淮,西流为澧”,有“江淮同源”之说。主峰北麓山脚下的固庙村西岭,至桐柏县大河镇土门村的新坡岭一线为江淮分水岭,东属淮河流域淮河水系,西为长江流域唐白河水系。
淮河源发源于桐柏山北麓,一个大峡谷,大峡谷长8公里,呈“V”状,谷深80-160米左右。《岳渎经》载:“禹治水,三至桐柏山”,禹治水的活动范围是江、淮、河、济四条大河,古称“四渎”,历代王朝皇帝祭“渎”即有淮河。秦汉时即在淮河源头建淮渎庙。《禹贡》中记载:“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沂泗,东入东海”。古时的淮河是源于桐柏,东流经河南、安徽、江苏至淮安以东入黄海,淮源在桐柏景别的地方仅靠源河的长度、水量等理由争不走的,也是无可争议的。淮河发源于桐柏山主峰太白顶东沟,史记“淮出胎先簪山”。《大明统一志》载:“桐柏山,淮水出其下”。淮河的源头是由桐柏山58条支流汇成。江河之源的认定,一般要遵循“位高为源,位远为源”的原则。六盘谷定为淮河正源,其因是有三:一是它在淮河58条支流中水位最高(1140米),距东海最远的一支;二是秦始皇二十六条便在这里建立了淮祠。是历代皇廷祭祀淮河之地;三是志载:清乾隆皇帝两次遣官到这里探源,时布政使江兰、河南巡抚毕源都是在这里探得淮水真源的。所以,这里蕴育了悠久面独特的淮源文化。自固庙溯源而上,河道由宽而窄,沿岸有小桥流水,奇石险壁,茂密竹园,幽深水潭,走过六盘谷,当地把源头深谷中一处峭壁称之为“牛槽沟”,直上直下,宛如一矩型牛槽竖立在前方,不可攀越。绕过“牛槽”,河道更加崎岖,河水左冲右绕从石壁上流过,后又“潜流地中,见于阳口”。我国大江大河源头都不太好找,交通不便,或耗时过多,唯独淮源位处中原,交通便利,风景秀丽等诸多优越条件,十分有利于人们探觅。 云台禅寺
云台禅寺座落于桐柏山主峰太白顶之巅,海拔1140米,为豫南名刹。该寺五殿四院,占地22000平方米,各种殿房39间,大小佛像108尊。清初以前,桐柏山道教兴盛,太白顶和桃花洞是桐柏道教的主要道场。清乾隆四十九年,四川宁远府西昌县紫微山宗林寺人和尚临济宗教四十一端德朝五台山归来慕名进山,夜宿桃花洞,以佛法感动道人弃道皈佛。出家修道前曾任阳县令圆明(公元1737-1819年)在太白顶之巅创建云台禅寺,时称“太平寺”,光绪三十二年改名“云台禅寺”,其余人创建普化寺,自此形成以云台禅寺和普化寺为主体的桐柏山佛教禅宗支脉中的临济宗白山系。豫鄂两省诸多县(市)香客结队朝顶进香,络绎不绝,香火颇盛,为全国佛教圣地之一。鼎盛期僧众多达600余人,曾有“南普陀,北云台”之誉。清同治年间,云台禅寺和尚马哈奈曾作为主僧奉诏入宫做佛事,佛事后独受御赐千佛袈裟和金钩玉环,此物现藏于云台禅寺做为镇山之宝。20世纪30年代云台禅寺法一和法达两位法师分别在上海安国寺、北京无量寺弘法,两人分化南北,时有“南法北达”之说。1954年云台禅寺和尚通性访问印度,受赠玉佛一尊,1958年印度总理赫鲁访华时,曾提出要专访云台禅寺,时为交通不便等原因未能成行。该寺可谓高僧辈出,影响海内外,而且一寺座跨豫鄂两省,前殿供道,后殿奉佛,佛道合一,非常独特。如今殿堂巍峨,圣像庄严,门坊轩昂,规模宏大,僧人云集,游人如织。佛教临济宗第四十八代衣钵传人、白云山系第十二代高僧印恭大和尚生前曾深有感触地赋诗赞曰:披雾带云登云台,日暖奇花遍地开。危殿插霄星月近,险峰接天风雨来。云台禅寺在海拔1140米的山顶上,是佛道临济宗白云山系祖庭,不少人誉之为“中原的布达拉宫”。
水帘禅寺
水帘禅寺位于桐柏县城西南约6公里山峡中。殿堂后面,紧临一座百米峭崖,一泓山泉自崖巅倾泻下来,活像一条水晶挂帘悬在空中,将峭崖上部的一座天然石窟遮掩在幕后,称为水帘洞,寺因以为名。水帘寺,占地面积7300平方米,始建年代已不可考。据历代碑刻记载,宋元佑三年(1088)、明嘉靖27(1548)、清乾隆八年(1743)均有重修。千百年来,水帘寺时遭兵燹匪患,几经兴衰。1983年,水帘寺先后在传虚和尚、印恭法师、妙侠法师的主持下,开始大规模的重建修复工作。现已成为南阳市佛教协会、桐柏县佛教协会会址,河南省四大名寺之一。现有玉佛楼、毗庐殿、山门、竹林精舍、华藏图书馆、素餐馆和各类房舍共180多间,塔园一处、石拱桥5座、石栏杆300多米、拦河坝一座、护河堤800多立方米,殿内供奉各类佛像128尊,各类法物法器200件,大型木刻《金刚经》12面,泰国大小铜佛5尊,大钟一口重1.2吨,大鼓一面直径1.3米,宝鼎一幢高3.6米,立各类石碑16通,历代保存《频伽藏》一部,香港佛教青年协会赠送日本版《大正藏》二部、《乾隆大藏经》一部、《洪武大藏经》一部、经书百余册、并捐赠丰田面包车一部,兴建水帘宾馆一座。寺内多处寺匾寺名均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中国书协副主席等名家亲笔题写。现任住持妙侠法师是河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南阳市佛教协会会长、桐柏政协委员。自86年以后,水帘寺对外友好关系日趋发展,往来活动不断增多,在国内和东南亚地区具有广泛影响,现与美国、伊斯兰卡、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台湾、香港、澳门等十几个国家地区以及国内20多个省、市有关团体和知名人士建立友好关系。 桐柏山是中共领导开展革命活动较早的地方。桐柏县是河南省九个革命老根据地(苏区)县份之一,是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1)1925年到1947年的22年间,在桐柏县境内先后建立3个中央级、6个省级、9个地级、12个县级党政军领导机构。
(2)刘少奇、李先念、贺龙、王震、彭雪枫、郑位三、王首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工作和战斗过。红三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部队在此驻防、转战,并先后建立20余支地方革命武装。
(3)革命活动遗址主要有: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中原行署驻地旧址,豫鄂边省委旧址,七七工作团旧址,桐柏军区旧址等。

㈥ 桐柏县的介绍

桐柏县是河南省南阳市下辖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南阳盆地东缘,桐柏山腹地,豫、鄂专两省交界属处,素有“宛东咽喉”、“信西屏障”之称。桐柏史称天下七十二福地之一,名胜古迹众多,历史文化深厚,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民风形成了桐柏独特的文化,淮源文化、佛道文化、盘古文化、红色文化成为中原乃至民族文化的丰富和延伸。境内以四大文化为主线,以淮源风景名胜区为重点,构成了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胜地。“盘古开天地,血为淮渎”,桐柏为淮河的发源地。境内森林覆盖率达50.3%,有“天然氧吧”之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中原著名旅游胜地。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桐柏革命纪念馆以及面积达95.8平方公里的桐柏山黄岗红叶景区等。1桐柏山是长江和淮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桐柏县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盘古之乡“、”中国天然碱之都“、“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河南省十大文化强县”等称号。2015年国务院批复“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将桐柏县发展纳入国家战略。

㈦ 桐柏山太白顶的人文历史

桐柏山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盘古文化、佛教文化、地质文化和苏区文化于一体。太白顶又名白云山,印恭法师曾作《白云山志》详述太白顶方圆数十里风物。
印恭法师,号体谦,法号常广,俗名盛祥麟。1930年出生于湖北随州解河一塾师门第。少时随父就读,天资聪颖。幼承家教,孔孟经史无不熟读。其母笃佛,日诵《心经》,耳濡目染,已初解佛法四谛之理。耕稼之余,广读佛经,遂坚出家之愿。1952年在湖北海会寺依海墨和尚剃度。1957年秋受戒于南京宝华山隆昌寺。为求索禅宗之机锋妙谛,南渡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参谒一百一十七岁的当代著名禅师虚云老和尚,求其开示禅宗要旨。虚老嘉其诚,摩顶教谕,使其深受教益。后又参学到广东曲江南华寺,时值“反右”运动,遂于1985年返桐柏山,在太白顶四周结茅定居,农作禅修,潜心佛学研究。
1985年,印恭法师开始撰写《白云山志》(太白顶方圆数十里),对一范围的山脉、峰峦、洞岩、溪潭、异石、墓塔、物产、寺庙、历代高僧等尽力作了详细的撰述。历时一年,《白云山志》于一九八六年十月脱稿,原稿毛笔书写,字迹秀丽,言简意赅,图文并存。虽一丘一壑,亦必躬亲实地考查。
该志立意虽偏重佛教,不具正规志书的规范。然所记之材料,对地方修志、水利、山地资源考查等,乃有一定参考价值。开创了本山和尚著书立说的首例。该志文意略参古风、隽永清新,述虽不尽详备,然山川之秀色、风物之概貌已跃然纸上。 相传桐柏山是炎帝神农祭祀太阳的圣地,是太白金星修仙成道的地方,是战国时楚人鬼谷子修真之地。
桐柏山也是大禹治水神话的传说地。《禹贡》载:“(禹)导淮自桐柏……。”相传大禹治淮,发现淮水泛滥有一水妖巫支祁在作怪,即令太阳神的儿子庚辰手拿定水神针捉拿后,用铁链束于淮井中。
桐柏山是汉代汉代名臣张良的隐居地。据《汉书.张良》载:张良辅佐汉高祖统一天下,积劳成疾,体弱抱病,为求长寿清净,便隐逸山水。他说:“……(我)今以三寸舌……封万户侯,位列侯……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道,欲轻举。于是他云游四海,足遍天下。寻至太白顶主峰一天然洞内隐居修身,故此洞名曰张良洞。随州桐柏山太白顶风景区内更有子房庙一座,香火古来不绝。
桐柏山是《西游记》创作起源地,传说巫支祁就是孙悟空的原型。据《新野县志》记载,明代吴承恩曾在桐柏邻县新野做过县令,多次到桐柏山游览,后根据“禹王锁蛟”的故事,并结合桐柏多处地名为雏形完成了名著《西游记》。例如,桐柏山太白顶,相传为太白金星下凡尘之地,与《西游记》中人物太白金星相对应;随县七尖峰云台禅寺祖师智勤号菩提祖师,与《西游记》中人物菩提祖师对应。桐柏县桐柏山淮源风景区内有水帘洞、通天河、跑马场等地名;随县桐柏山七尖峰上有五指峰、和尚石、猴子石、天蓬石、仙人头、大仙垛、小仙垛、黄龙潭、黑龙潭、牛魔石等地名,均与西游记中或人物名或地名相关联。

㈧ 古代桐柏县双河街历史

搜一下:古代桐柏县双河街历史

㈨ 桐柏县平氏镇在唐朝是个什么行政级别

平氏西汉初设县,至宋方废县为镇,历经千年。是桐柏境内最早的县,范版围大致包括今天唐河东权部、信阳西北部、泌阳南部、枣阳随州北部、桐柏全部,县治也多次迁址。汉县大致在今北西村北小店、核桃树、夏菜园,北东村的狮子庄一带,呈西北--东南向。宋县在今老十字街到西门外瓦歘(chua)岗一带,清县志记载:城隍庙,宋县也,在十字街,有遗迹。也就是说平氏的历史应早于西汉,近年发现北菜园凤凰台是古烽火台的遗址,孤峰山有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遗迹,平氏,古矣。

㈩ 桐柏山的人文历史

桐柏山主峰太白顶,海拔1140米,又名凌云峰、白云山、胎簪山,以水分界,主峰湖北省随州市随县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各占一半。
淮河被华夏儿女尊为“风水河”,与黄河、长江、济水并称为中国古代的“四渎”,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诏令祭祀名山大川,其川有二:曰淮曰济。此地始建淮祠,即淮渎庙。之后历代帝王为赐福消灾,对淮河之神由东渎大淮之神,封到长源公、长源王,其庙宇在历次修复中也按王公规模愈发宏伟壮观,各种殿堂、楼、台、亭、阁及各种显示其崇高权威的饰物如石狮、水兽、旗杆、华表等应有尽有。每年初春朝廷钦差前来祭淮神,在淮渎庙前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步行入内,一般随员则要匍匐前进。庙院内碑碣林立,古柏参天。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自撰文,刻巨碑立于庙内;清康熙御书“灵渎安澜”致祭;雍正书“惠济河漕”赐庙,淮渎成为中国当时建庙时间最早、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庙宇。独特的淮源景胜引来诸多名人骚客到这里赏游咏叹,汉刘邦、唐李白、杜甫、宋苏轼、蔡襄等都首漫游至此,明代“弘正七子”之一的何景明则自号大复山人常住这里(桐柏山又名大复山)。历代文人墨客来这里赏景吟诗的不下百人,传世作品多达360多件。
如今主峰太白顶上建有一井,称之“小淮井”。淮河从这里开始奔涌千余公里,流域面积达27万平方公里。大淮井终年丰沛,从未枯竭。唐代茶圣陆羽考察天下沏茶名泉时,将淮源之水列为“天下第九佳水”。 桐柏山是盘古文化、神话传说十分集中的地方。三国吴人徐整所著的《五运历年记》载“盘古开天地,血为淮渎”。桐柏民间有关盘古的传说神话十分丰富,盘古庙、盘古山、盘古船、盘古井、盘古磨等相关盘古文化的质证性建筑随处可见。中国著名神话学专家袁珂多次来桐柏山考察后认为:“桐柏山是中原盘古文化产生的中心”。
桐柏山还流传着许多“大禹治水”、“禹王锁蛟”及“太阳神”的传说,《禹贡》载:“(禹)导淮自桐柏……”。相传大禹治淮,发现淮水泛滥有一水妖巫支祁在作怪,即令太阳神的儿子庚辰手拿定水神针捉拿,捉住后用铁链束于淮井之中。而庚辰因迷恋桐柏山水美景,不愿随大禹东征治水,大禹一怒之下将其斩首。当地百姓念庚辰伏妖功高,就用石块将大禹怒斩庚辰的整个山顶围砌,叫作“太阳城”。盘古文化、太阳神文化在积淀沉厚。
传说东周周灵王之子王子乔,曾在桐柏山天台观修仙,号桐柏真君;战国时楚人鬼谷子栖此修真;太白金星于此修仙得道。据传桐柏山更是汉代名臣张良的隐居地。洞名曰张良洞。
此外,明嘉靖年间吴承恩曾在桐柏邻县新野作过县令,期间多次到桐柏山游览,后根据“禹王锁蛟”的故事及结合此地的水帘洞、通天河、放马场、太白顶、花果山、老君堂等地名完成了传世名著《西游记》。鲁迅先生在其《中国小说史略》中亦明确指证“巫支祁就是孙悟空的原型”,桐柏山淮源景区为“西学”提供了起源。这在国内景区文化中也是十分罕见的。 相传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居处游憩之地。世人以为通天之境,祥瑞多福,咸怀仰慕。道教潜隐默修之士,喜遁居幽静之山林,故多择有仙迹传说之处,兴建宫观,期荫仙风而功道园融。历代以来,道侣栖止,香客游人络绎不绝,故洞天福地已成为中国绵绣河山之胜境。洞天福地,又名三十六小洞天。
第四十四福地桐柏山在河南省桐柏县 桐柏山又是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衔接地带。
桐柏山古为南北交争,豪杰聚义的必争之地,留下了许多遗迹,遗址和传说,构成了丰富的人文景观。山下古寨城堡林立,其中有盛家寨、磨云山寨、义和寨、小寨、田王寨等。其中田王寨位于主峰太白顶以东,山势险峻,奇峰横出,海拔1018米,寨墙以山势而建,围有九个山头,苑如长城。寨内约5平方公里,寨内建有金銮殿,设有五营四哨。此寨被专家誉为“华中第一寨”。宋朝名将岳飞当年屡出桐柏战信阳,阻金南下,曾屯兵太白顶山南脚下;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开辟了桐柏解放区,解放军桐柏军区第一军区机关设在桐柏山下新城李家沟(今湖北省随州市随县万和镇),现遗址尚存,另外在今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境内现存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中原行署驻地旧址,豫鄂边省委旧址,七七工作团旧址,桐柏军区旧址等多处革命遗址。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