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北苑贡茶遗址

北苑贡茶遗址

发布时间: 2021-02-09 02:43:36

❶ 建茶的中国茶叶的龙头——建茶极品北苑御茶

说贡茶,中国朝朝代代多的是。所谓“贡品”,凡民间上好物品上献朝廷供皇室用者皆可谓贡,有吃的、用的、玩的。如果论中国御茶,历史上只有两个,一是顾渚御茶,一是北苑御茶。顾渚御茶产在湖州、常州接壤的长兴、宜兴边境一带,北苑御茶产在建州(今建瓯)境内。
唐代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图志》上说顾渚山紫笋茶采制最多时“役工三万,累月方毕”。袁高的《茶山诗》更说:“动生千金费,日使万姓贫。”所有这些,确实都说明了顾渚贡茶的规模很大,耗资不少。这个由州官建立起来的中国最早的御茶苑,到南唐保大四年(946年)因“命建州置的乳茶,号京铤,乃罢贡”。算来一共存在176年。
北苑御茶和顾渚御茶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首先,北苑最初是闽国朝廷于龙启元年(933年)办的御茶苑,其后建州被南唐占领,御茶苑又被南唐朝廷(保大初)接管;南唐亡,宋开宝初(968年)北苑被宋朝廷派官员接管,先有丁谓,继有蔡襄,代有重臣襄其事,成为北宋、南宋以至元代的朝廷御茶苑,直至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罢造,御焙关闭,共存在458年,比顾渚、阳羡多存在282年。当然,不论顾渚、阳羡还是北苑在官焙关闭之后,都像殒落的彗星拖着长长的光芒落入民间,并且仍然由地方官府征集其地民间精品茶入贡,这种情形跟御茶又自当别论了。
御茶从规模而言,北苑大于顾渚、阳羡。《嘉靖建宁府志》载:宋代北苑官焙有三十二所,小焙数十所,分内园外园,内园三十六是专供“玉食”的,外园三十八是采制赏赐大臣的,按宋子安的《试茶录》等专著,内外园面积不少于一百平方公里。每到采制季节,便征召建宁府六县丁夫上山采制,多则七八万人,少则五六万人。这跟顾渚、阳羡派用徭役是一样的,只是规模更大,徭役更多。
北苑的最大贡献是使团茶的采制技艺发展到顶峰。苏东坡有一首讽喻诗云:“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宠相加,争相买宠出新意,今年斗品充官茶。”这里讲的“前丁”即丁谓,北宋太宗朝进士,咸平初(998年)任福建转运使,在建安北苑督造凤团,精品年产不过四十饼;“后蔡”是指蔡襄,在丁谓漕闽之后相隔42年,即庆历初任福建转运使,又在北苑督造出小团龙凤茶,“其品绝精,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大小团茶都是当时极品,除供皇室御用外,只有少数分赐近臣。到了熙宁年间(约1071年)贾青为福建转运使,又造出比小团更加精奢的“密云龙”,密云龙也是二十饼为一斤,但等级在包装上加以区别,双袋装的叫双角团茶,不论大小都用“绯”包装,用来赏赐大臣,而御用“玉食”则独用“黄盖”。《清波杂志》上说宣仁皇帝因为被“戚里贵近”乞赐密云龙闹得不得安宁,恨叹说:叫建州今后不要造密云龙算了。当然密云龙仍在采造上供,而名声却更大了。到绍圣间(1094—1097年)奉诏把“密云龙”改为“瑞云翔龙”。据史籍资料,建安团茶最精美、最繁盛的高峰,当是宣和年间郑可简漕闽之后的事,他把团茶分成细色茶五纲四十三品种,根据不同采制时间和茶树品种,“形制各异”。这五纲的第一纲叫试新,顾名思义,这是最早的试产茶,产区斗茶常用这种茶;第二纲叫贡新,最早上供的贡品;第三纲有龙团胜雪等十六个品种;第四纲有万春银芽等十三个品种;第五纲有瑞云翔龙等十二个品种。这五纲细色茶一旦焙成便速派官员飞骑急驰送入京师,到全部发完时夏季已过半了。按《宣和北苑贡茶录》说:第三纲中的白茶和龙团胜雪两色是在惊蛰前即“兴役”采制了,欧阳修所说的“建安三千五百里,京师三月尝新茶”,到宣和时上供时间又提前一些。淳熙十四年(1187年)赵汝砺著的《北苑别录》,与六十年前的《宣和北苑贡茶录》所列细、粗分纲品名基本相同,这说明“贡纲”制品已成不变之法,换句话说,此时茶采制技术已达到顶峰。
北苑,可以说是中国茶叶的龙头。理由有四:
第一,在北苑存在时期,也是中国茶学研究步入系统化、科学化时期,而且主要的茶学专著是以北苑为研究对象的。已知宋代二十多部茶叶专著中接近三分之二讲的是北苑,这中间影响较大的有丁谓的《建安茶录》、蔡襄的《茶录》、宋子安的《东溪试茶录》、黄儒的《品茶要录》、刘异的《北苑拾遗》、周绛的《补茶经》、吕惠卿的《建安茶记》、熊藩的《宣和北苑贡茶录》、赵汝砺的《北苑别录》、章炳文的《壑源茶录》、顾元庆的《茶谱》、范逵的《龙焙美成录》等等,连徽宗皇帝赵佶也参与了研究,写下《大观茶论》,这是古今中外所没有的,更是顾渚、阳羡时期所未见。
第二,正是风盛的茶学研究,大大促进了团茶制作技艺的不断提高,同时也推动了茶文化的快速发展。唐代的刘贞亮,把饮茶的好处加以总结归纳,提出茶有“十德”、“以茶可行道”的学说。但是把茶文化升华到一个新境界,比较完整地创立茶道精神的,当推宋徽宗赵佶。赵佶,史称“善百艺”,创瘦金书法,在音乐、绘画、诗歌等方面都有很深造诣,对茶学也有颇深研究。他以建安北苑、壑源为研究对象,写出的《大观茶论》中,最先提出“清、和、澹、洁”四字的茶品精神,在后来的岁月里被公认为茶道风范。在赵佶提出茶品精神后,茶道之风开始在朝廷内外形成,三十年后的绍兴十一年(1141年)日本高僧茶西禅师到中国求禅朝佛,带去了《大观茶论》,并把赵佶所提的茶道精谛翻释成“清、和、澹、静”四字,在日本传播,引起极大反响,后来武野绍鸥、千利休等人逐渐完善,形成了日本茶道。因此,我们有理由认定建安是我国茶文化的发祥地并不过分。
第三,带有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的斗茶活动,始于唐而盛于宋。陆羽的《顾渚山记》写到斗茶;但把斗茶豪情和宏大场面描写得淋漓尽致的则是范仲淹的《斗茶歌》和唐庚的《斗茶记》。他们写出了斗茶的文化氛围,更写出了东方文化的特色。据一些史籍资料记载,斗茶文化是丁谓、蔡襄在建安主持漕务、监造龙茶时,将斗茶引向上层社会、引进宫廷、播向各地的。与此同时因斗茶应运而生的是建窑所产的黑釉瓷茶盏,日本僧人到我天目山拜求佛禅带回建盏,称为“天目瓷”,被视为“稀世之宝”。据史籍资料载:在宋代和斗茶形成姐妹篇的“分茶”游艺,也由北苑茶官传入上层社会。分茶法是茶文化中的一种绝技,后来随着团茶的消失而消失。
第四,对茶的关注、赞颂、以茶会友、以茶交际,并付之以诗文的风盛时代,当推宋朝。宋朝文人中吟茶诗词歌赋,相互传唱,十分普通。特别是在宋代古茶诗、茶词中几乎有一半以上是褒赞颂扬北苑贡茶和建茶的,其作者之广、篇幅之多为历史所罕见,也是其他茶类所未有的。茶诗茶词增大了茶文化氛围,也是茶文化的巨大助推器。建安北苑正是引领宋代茶文化的龙头,其诗词之多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关于建州北苑御茶的地位问题,1990年5月,南京农大教授朱自振、中国茶叶博物馆主任张子华两位专家到建瓯考察北苑御茶的历史文化,到东峰镇裴桥村林垅山察看宋庆历间所刻的记录龙凤贡茶始创年代、焙址的凿字岩后,发表了权威性论断,争论至此划上句号。1995年元月,日本前东京博物馆副馆长、茶史专家林物晴三等专家实地考察了北苑遗址和凿字岩,高兴地叫道:“找到了中国茶的龙头啦!”并捐款二百万日元建立凿字岩保护亭。
北苑御茶设官衙督造,掠民山、役民力,不惜工本,用徭役丁夫血汗凝聚起来而标榜封建王朝皇冠上的这颗耀眼明珠,也植下了劳动者的愤恨之根,招来了一拨又一拨的抗争。宋元改朝换代的战乱,元初黄华在建安树旗反元,一次又一次给北苑御茶以沉重打击,元成宗大德初(1297年)被迫在武夷山筹建御茶官焙,以替代北苑。大德六年御茶园正式移置武夷山九曲溪的第四曲溪旁,北苑则交给建安县地方官府营办。这便是史志上记载的北苑官焙为什么转移到武夷山的缘故和过程。武夷官焙产量少,不足以供上御用,原来北苑所辖的茶园仍由地方官府承办,生产龙凤团茶上贡。因此,同属于建宁府的建安县北苑官焙和崇安县武夷官焙,一样地打上龙凤团茶的牌子上贡。这种两县官府营办御茶的情形,很有点像本文开头所说的顾渚与阳羡共办紫笋御茶一样。建安与崇安,直至明洪武二十四年九月朱元璋下令罢造龙凤团茶而同时结束了官府营办御茶的历史。
北苑有金灿灿的历史,也有茶工茶农的血泪,但不管怎么说,它却是中国茶叶史上一颗最耀眼的明珠,是茶叶的龙头,是研究茶史不可忽视的最最重要的篇章。

❷ 福建建欧

建瓯
建瓯市简称芝,位于福建省北部,闽江上游,武夷山脉东南面、鹫峰山脉西北侧。疆域总面积 4233 平方公里 ( 635 万亩 ) ,其中山地 519 万亩,耕地 49.2 万亩;辖 10 个镇、 4 个乡、 4 个街道, 217 个村、 1121 个自然村、 2054 个村民小组、 27 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 51.88 万,其中农业人口 41.65 万;民族以汉族为主,还有畲、苗等 10 个少数民族,是福建省面积最大、闽北人口最多的县级市。 2005 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47.11 亿元。

[历史沿革]

建瓯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3000 多年,是一座有着 1800 多年建县历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西周时期为“七闽”地,秦时属闽中郡。东汉建安初年 ( 公元 196 年 ) 设建安县,是“福建”历史上最早设置的五个县之一。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公元 260 年)设立建安郡。唐武德四年 ( 公元 621 年 ) 设建州,“福建”之名即为福州、建州各取首字而来。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 1162 年)改建州为建宁府,是福建历史上最早设置的府。 1913 年撤府,并建安、瓯宁两县为建瓯县。 1992 年 10 月撤县设市。历代为郡、州、府、路、道治所和闽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出过 1154 名进士、 3 名状元、 10 名宰辅大臣,是福建历史上出进士最多的县。宋代理学家朱熹成长于建瓯,史称“三杨辅政”之一的政治家杨荣和历史学家袁枢、音韵学家吴域、外交家徐竞、文学家吴激、现代革命先驱杨峻德等一些名垂青史的人物诞生于此。李刚、陆游、辛弃疾以及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等曾驻足建瓯并留下赞誉。

[环境资源]

建瓯生态优越,资源丰富。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8.7 ℃,年均降水量 1662.9 毫米。全市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森林覆盖率达 81.5% ,是闽江上游的绿色屏障。水资源总量 44.6 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 57.9 万千瓦,实际可开发装机容量 30 万千瓦。地下已探明或开采的矿产有金、煤、磷、铁、水晶、石灰石、大理石、花岗石等 22 种。建瓯山川秀美,古迹繁多,旅游资源丰富。境内大小特异独秀的山峰众多 , 有聚武夷风光于一炉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归宗岩,有“辰山拱北斗”之称的闽北第二高山辰山,有被誉为中亚热带“森林博物馆”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万木林,有堪称“中华一绝”的妈祖木雕神像。建瓯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丰富的历史遗存。有福建历史上年代最久、规模最大被誉为“南有开元、北有光孝”的光孝禅寺,有闽国帝都标志性建筑“五凤楼”,有宋敕茶神张三公庙及北苑贡茶制造遗址,有全省现存规模最大、具有浓郁宋代建筑风格的建宁府孔庙。还有东岳庙、艮泉井、威武门、临江门、通济门、通仙门等名胜古迹。此外,民俗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竹文化、根艺文化繁荣活跃,其中挑幡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民间杂技项目名录。

[农业经济]

建瓯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金瓯宝地”、“绿色金库”、“竹海粮仓”、“酒城笋都”之称。木竹、茶果、畜禽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和粮食、蔬菜、食用菌、锥栗等十三个重点农产品优势明显。全市农业总产值 26.03 亿元。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市和粮食生产交售先进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59.08 万亩,粮食总产量 21.8 万吨;为全国重点林业县 ( 市 ) ,现有林地面积 507.2 万亩,林分总蓄积量 1903 万立方米,其中用材林面积 188.67 万亩,商品材采伐量 58.59 万立方米;毛竹林面积 124 万亩,名列“中国竹子之乡”榜首,竹材采伐量 1642 万根,鲜笋产量 21.41 万吨;为全国重点茶区之一和闽北乌龙茶发源地,茶叶面积 9.75 万亩,产量 7129 吨;为全省柑桔生产基地市,全市水果面积 24.4 万亩,产量 19.03 万吨,其中柑桔 17 万亩,产量 15.83 万吨;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锥栗之乡”,锥栗面积 41 万亩,产量 1.42 万吨,居全国首位,建瓯锥栗被国家质量技术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产品。此外,还盛产食用菌、莲子、泽泻、仙草、松脂等多种土特产品。笋制品、茶叶、莲子、大米等 12 个农产品获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全年肉类总产量 21383 吨。奶牛存栏 1.06 万头,生猪存栏 16 万头,肉羊存栏 2.6 万头,家兔存栏 7 万只,各类家禽存栏 181 万羽。为全国淡水养殖重点县 ( 市 ) ,淡水养殖面积 2.86 万亩,水产品总产量 1.36 万吨。全市共有农产品加工规模企业 91 家,其中明良食品有限公司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大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全国乡镇企业创名牌重点单位”,颖食物产有限公司、柏物产食品有限公司、弘光席业有限公司等 3 家企业被确认为省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茗苑茶叶有限公司等 10 家企业被确认为南平市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工业经济]

全市工业总产值 28.05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32 家,完成产值 20.87 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 80.4% ,其中非公有制工业企业 123 家,完成产值 19.05 亿元,个数和产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 93.2% 和 91.3% 。初步形成了竹木加工、食品加工两大产业集群和机械、化工、水电三大重点产业。其中竹木加工产业产值 7.49 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 35.89% ,主要企业有丽瓯人造板有限公司、万木林木业集团有限公司、福人木业有限公司、天丰竹业有限公司、特艺竹木有限公司、华宇竹业有限公司、华鑫竹木制品有限公司、三森竹木有限公司等 57 家,主要产品有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细木工板等人造板系列和竹胶板、竹地板、竹凉席、竹筷等竹制产品;食品加工产业产值 6.42 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 30.76% ,主要企业有明良食品有限公司、颖食物产有限公司、东福光食品有限公司、黄华山酿酒有限公司、新叶食品有限公司、柏物产食品有限公司、圣阳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等 29 家,主要产品有白酒、精制茶、清水笋、锥栗等;机械化工产业产值 5.19 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 24.86% ,主要企业有森华集团、立伟塑料有限公司、元润塑料有限公司、福农华工有限公司、芝星活性炭有限公司、东方磨料有限公司、精工齿轮有限公司、巨力活塞有限公司等 28 家,主要产品有铝活塞、碳化硅磨料、电木粉、酚醛塑料、甲醛、农药、满山白糖浆、软脉灵等。全市工业产值上千万元的企业 58 家,其中亿元企业 2 家, 5000 万元— 1 亿元企业 6 家, 3000 — 5000 万元企业 7 家, 1000 — 3000 万元企业 43 家。工业平台不断拓展,城东、莲花坪工业平台及国省道沿线乡镇工业长廊逐步形成。

[商贸流通]

历来为闽北商品集散地和贸易中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16.77 亿元,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 13.59 亿元,餐饮业 1.75 亿元,其它业 0.26 亿元。全市城乡共有市场 49 个,经营面积 16 万平方米。其中城区集贸市场 7 个,批发市场 3 个,乡级农贸市场 16 个,村级 23 个,其他专业市场主要有闽北建材市场、闽北汽车城、闽北摩托车批发市场等。在各类市场中,年贸易额上亿元的市场有管葡农贸市场、闽北汽车城、闽北建材市场、闽北笋菇批发市场。全市拥有大型超市 4 家,药品超市 3 家,家具超市 3 家。全市已成立毛竹、水煮笋、蔬菜、锥栗、食用菌、柑桔等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230 个,拥有会员 2 万人。建成了农副产品信息中心、农业技术中心、农业科技信息中心、农业农村工作信息中心等四个信息中心,为农副产品流通搭起了“金桥”。

[项目开发]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 19.53 亿元,全市新上投资 500 万元以上项目 91 个,新上投资 1000 万元以上工业项目 29 个,当年投资 50 万元以上新办项目投资额 8.98 亿元。 18 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 6.66 亿元,列入省和南平市重点建设项目 6 个,完成投资 2.78 亿元。

[对外经贸]

全市新批利用外资项目 24 个,合同利用外资 4100 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 3160 万美元。全市外贸出口企业 27 家,外贸出口总额 2500 万美元,出口规模达百万美元的企业有明良食品有限公司、柏物产食品有限公司、颖食物产有限公司等 8 家。主要出口产品有茶叶、竹木制品、笋制品、工艺品、食用菌等,主要出口日本、美国、韩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财政金融]

全市财政总收入 2.05 亿元,其中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 1.26 亿元,地方级收入中税性收入所占比重达 77.5% 。财政总支出 2.84 亿元。年末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 40.58 亿元,各项贷款余额 21.86 亿元;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打造农村诚信社会,全市共培育信用镇 4 个、信用村 82 个、信用户 21838 户。保险事业不断发展,保险业务保费收入 9467 万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 3867 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 5600 万元。

[基础设施]

为江浙入闽咽喉要地,交通便捷。横南铁路、国道 205 与省道 204 、 303 穿境而过 ,市区距武夷山机场 100 公里;建设中的浦南高速公路和规划中的丽南高速公路在城东交汇,浦南高速公路将于 2008 年建成通车,届时建瓯至福州只需 2 个多小时,至上海只需 6 个多小时。通讯发达,各种现代化先进通信设施齐全。电力充裕,拥有水电站 117 座,总装机容量 9.69 万千瓦,全年发电量 2.08 亿千瓦时,供电量 2.97 亿千瓦时。正在兴建的北津电站、红湖电站、杨墩电站等三大水电站竣工后,全市总装机容量将达 19.62 万千瓦,发电量达 4.88 亿千瓦时。“东扩西进、南拓北延”的城市发展略逐步推进,市区建成区面积 8.5 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 30 平方公里,一批标志性建筑相继建成,城市框架不断拉开,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社会事业]

先后荣获全国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先进市,省一级达标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科技进步先进市等荣誉称号。科技事业不断发展,为第一批全国科技工作试点县(市),一批项目被国家、省科技部门列为重点科技项目。教育两基成果不断巩固提高,素质教育深入推进,高考上线率达 86.51% ,本科和专科上线人数均居南平市第一位。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 308 个,初级卫生保健全部达到基本普及标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急机制初步建立。文化事业健康发展,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版画艺术之乡”,全市拥有文化中心、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 21 个。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深入,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达 93.5% 和 98.8% 。人口与计生工作得到加强,人口出生率为 9.16‰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6.74 ‰, 计生工作继续位居全省计划生育一类先进市行列,被评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

[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8644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752 元。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 29.03 亿元,其中农民储蓄存款余额 6.03 亿元。年末单位从业人员 20416 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2531 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1863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5.7% 。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 7.8 万人。年末共有养老保险人数 74275 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34704 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 19015 人,列入成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人数 3190 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人数 14092 人,扶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 646 人。
http://ke..com/view/159665.htm

❸ 北苑贡茶的北苑贡茶历史

东峰种植茶叶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茶叶产区之一。据有关文字记载和当代茶学专家陈椽考证,在南北朝时(479-502年)建州就已有人工种茶和从事茶叶加工生产。至唐朝开元天宝间(713-755年)建州境内就已盛产茶叶,且茶叶制作已从草茶向蒸青茶过渡。《画墁录》述:唐贞元年间(785-804年)常衮担任福建观察使兼建州剌史,在建州主持改革茶的制作工艺,把蒸青茶叶研末和膏,压成茶饼,创制了研膏茶,俗称片茶,因茶饼中间打有一小孔便于用绳穿起来携带,所以也叫串茶。研膏茶的名品叫“紫笋”,又叫“香腊片”(一种加腊面的片茶),在全国已享有声誉。贞元后期,建安山地种茶已相当普遍,而且出现了许多种茶大户和一些因办茶园发家的“茶焙地主”,建安吉苑里张廷晖便是突出的一个。到了唐末,建安研膏茶开始进入上层社会,并被地方官列为每年上供的贡品。
至南唐,王审知建立闽国,当时建安吉苑里茶焙地主张廷晖在凤凰山拥有数十里茶园,生产的质量相当不错,民间传说因为当时闽王好茶,而且特别喜欢张的凤凰山茶,于是不断来索取,张不堪其扰,加上闽王之子王延禀、王延政等人内讧争战,战事频生,民不聊生,茶业难以维持。闽龙启元年(933年)张廷晖干脆把凤凰山方圆三十里的茶山献给了闽国。闽王因此大喜,并封了个“阁门使”官给他,依旧让他管理茶园。并把凤凰山办成闽国的御茶园,因凤凰山在闽国北部,取名北苑,这便是北苑御茶园的由来(嘉靖《建宁府志》亦载:“龙启中(933-934年)里人张廷晖以所居地宜茶,悉输之官,由是始有北苑之名”)。《中国茶叶大辞典》记:南唐保大元年(943年),闽王延政遣潘承佑主北苑茶事。靠着朝廷的支持,北苑研膏茶在制作工艺上得到很大提高,保大四年命建州制的乳茶,号曰京铤。 据史料记载,北宋(熙宁、元丰年间)是北苑发展高峰期。建安有官私茶焙一千三百三十六焙。其中官焙三十二焙,小焙十余。当时建茶以北苑为主,《宋会要辑稿》载:“元丰七年(1084年)建茶岁出不下三百万斤。”北苑的黄金时代止于宋未。
北苑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宫廷御茶园,宋代贡茶产制中心,中国团饼茶最高制作工艺的发祥地。 北苑御焙所产龙团凤饼、密云龙等御茶享誉华夏。主要精品有小龙团、密云龙、瑞云翔龙、白茶、龙团胜雪。时人慨叹:“茶之妙,至胜雪极矣,每斤计工值四万。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胜造其极。”有诗云:皇帝一盅茶,百姓三年粮。宋徽宗赵佶所著的《大观茶论》载:“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北苑御茶从南唐五代十国闽龙启元年至明洪武二十四年,持续上贡达458年。
据史籍载,北苑黄金时期,曾设有漕司行衙,建有御茶堂、御泉亭、乘风亭、凤味亭、凤山阁、望京楼、星辉馆、贡茶院等及御茶园诗刻、北苑五咏碑、乘风堂记、御泉亭碑、御茶堂碑等众多碑碣石刻,可惜这些亭榭碑碣已被岁月湮没,惜俱无存。但今还有遗址可寻觅,如龙凤池、红云岛、望京楼、凤凰阁等隐隐可辩。1987年4月,在全国文物田野普查中,裴桥村焙前自然村林垅山坡处发现一宋庆历戊子年(1048年)北苑茶事摩崖石刻“凿字岩”。记载了北苑的地理位置,御焙年代,官焙作坊名称及北苑行衙官署等有关史料。是北苑唯一现存极珍贵的历史遗迹(详见北苑茶事摩崖石刻、御泉碑记、御茶园诗刻碑文)。1995年1月,福建省博物馆考古队队长王振镛等4人进驻焙前村,首次对焙前村北苑“龙井”进行实地挖掘,经考古确认“龙井”为宋代北苑“御泉井”遗址。同年11月,省博物馆考古队第二次进驻焙前村,对北苑制茶作坊上门垱遗址考古发掘。发现宋、元时期院落、天井、道路、水井、水池、土灶等50多个遗址单位共近万平方米,宋、元时期文化层试揭露面积646平方米,考古发掘结束,遗址回土以保护。
嘉靖《建宁府志》记,北苑官焙有三十二,小焙十余焙,分内外园,内园三十六处是专供“玉食”的,外园三十八处是采制赏赐大臣用。志书上的内外园是指北苑御茶园的范围。大致分布于今东峰镇的大部,小桥镇的西部,及南雅、东游、川石等乡镇的部分山地。当年张廷晖把凤凰山方圆三十里茶园献给闽国,面积不小于一百平方公里。而以东峰镇裴桥村为中心区域。行衙官署却设在焙前自然村的上门垱和界山后一带。至今裴桥村焙前自然村仍存有宋代茶事摩崖石刻一处及“御泉井”、“龙凤池”、“红云岛”等遗址。且宋赵汝砺《北苑别录》御园篇记内园禁苑九窠十二垅之麦窠、凤凰山、小苦竹、苦竹园头、大窠头、黄际、东际、西际、张坑、横坑、曾坑、上下官坑等(山地名沿袭至今)众多御茶园分布在裴桥村境内。宋子安《东溪试茶录》记官培三十二焙之东山十四焙的壑岭、苏口、曾坑、厄源、范源及北苑龙焙、乳桔内焙、乳桔外焙等官焙大都分布在东峰镇的裴桥、杨梅、长源、铜场、东溪口等行政村境内。许多村庄如焙前、后焙、东焙、西焙、壑源(亦称郝源,即今裴桥村福源自然村)、苏口、铜场、溪口等官焙村名仍袭称至今。 宋元改朝换代的战乱,给北苑御茶以沉重的打击,元成宗大德初(1297年)被迫在武夷筹建御茶官焙,以替代北苑,大德六年御茶园正式移置武夷九曲溪的第四曲溪旁,北苑则交给建安县地方官府营办。建安茶民并未因御茶移置武夷而摆脱重负,北苑奉诏仍采制团茶上贡。压榨愈重,反抗愈烈,北苑官茶成了多事的爆发点。朱元璋深知北苑事端缘由,多有感触,明朝洪武二十四年九月,干脆下令罢造龙凤团饼贡茶。清蒋蘅《记十二观》述:“元时武夷兴而北苑渐废”,明时北苑尽废。
建安北苑御茶从五代闽国龙启元年(933年)设御焙,到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罢造,历经四个朝代,二十六位皇帝,进贡朝廷持续达458年。
自明洪武朱元璋下令罢造后,北苑并未因“罢造”停办,《野获编》载:“至洪武二十四年九月,上以重劳力,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其品有四,曰采春、曰先春、曰次春、曰紫笋。置茶户五百,充其徭役。”因须上供贡茶,建安县不得不修葺北苑茶焙和堂室门楼,仍以“五百茶户,充其徭役”采制散茶上贡。罢造后北苑只是除了缩小旧园,整个茶业不再官营,北苑不再生产龙凤团饼茶罢了,但团茶生产和采制工艺仍代代相传,从不间断。有清代“杨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诗云:“头纲八饼建溪茶,万里山东道路賖。此是蔡丁天上贡,何期分赐野人家”。
值得一提的是北苑民间团茶,自闽国至宋到元,誉冠天下。它一直是北苑官茶上供的“附纲”,可以说她与北苑是同胞姐妹,只不过一个是戴皇后之冠,走红宫廷,一个着民服素装,出入民间,为人称道。北苑茶在中国茶叶史上占着极高的位置,理所当然地履盖着团茶篇章的绝大篇幅。明洪武间罢造龙凤团饼,官茶亡,而民间团茶却像慧星拖着长长的光芒,一直到清朝中后期消失,不愧为茶叶家族中的长寿者。北苑是中国团茶最高制茶工艺的发源地。

❹ 福建南平建欧有什么好玩的

建瓯生态优越,资源丰富。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8.7 ℃,年均降水量 1662.9 毫米。全市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森林覆盖率达 81.5% ,是闽江上游的绿色屏障。水资源总量 44.6 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 57.9 万千瓦,实际可开发装机容量 30 万千瓦。地下已探明或开采的矿产有金、煤、磷、铁、水晶、石灰石、大理石、花岗石等 22 种。建瓯山川秀美,古迹繁多,旅游资源丰富。境内大小特异独秀的山峰众多 , 有聚武夷风光于一炉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归宗岩,有“辰山拱北斗”之称的闽北第二高山辰山,有被誉为中亚热带“森林博物馆”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万木林,有堪称“中华一绝”的妈祖木雕神像。建瓯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丰富的历史遗存。有福建历史上年代最久、规模最大被誉为“南有开元、北有光孝”的光孝禅寺,有闽国帝都标志性建筑“五凤楼”,有宋敕茶神张三公庙及北苑贡茶制造遗址,有全省现存规模最大、具有浓郁宋代建筑风格的建宁府孔庙。还有东岳庙、艮泉井、威武门、临江门、通济门、通仙门等名胜古迹。此外,民俗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竹文化、根艺文化繁荣活跃,其中挑幡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民间杂技项目名录。

记得采纳啊

❺ 建茶的建茶六绝

建瓯茶事,历史悠久。在漫长的茶史上,留下了令人惊奇的熠熠光芒。历史上,象福建省建瓯市这样熔茶品(“北苑”龙凤团茶)、茶具(建安“建窑”所烧制的“建盏”)、茶艺(建安“斗茶”习俗)、茶神(凤山茶神张廷晖)、茶业(前丁后蔡詹金圃)以及荟萃众多名家的颂茶诗文和研茶专著于一炉的茶文化发祥地,可谓绝无仅有!
1996年10月4日,在福建省建瓯市建县1800周年盛典之际,日本国前东京博物馆副馆长林物晴三先生亲临建瓯,为他1995年元月莅瓯探访日本茶盏、茶道祖地时捐资兴建的建瓯宋代“北苑”龙凤团茶遗址“凿字岩”保护亭落成剪彩,从而又一次向世人昭示了在中国茶史上隐退已久的中国茶文化发祥地建瓯的瑰丽风采。
近年来,曾先后探访和揭示过建茶绝世之迷的专家学者有:世界医务协会药茶顾问、中华茶人联谊会顾问、中国茶叶泰斗张天福教授,南京农大朱自振教授,中国茶叶博物馆张子华主任,中国茶叶质检中心骆少君主任,以及福建省博物馆林忠干先生等。
可以说,建瓯茶事,历史悠久。在漫长的茶史上,留下了令人惊奇的熠熠光芒。归结起来,有以下“六绝”:一是建溪官茶天下绝;二是建安斗茶天下绝;三是建盏茶具天下绝;四是凤山茶神天下绝;五是建瓯茶业天下绝;六是北苑茶文天下绝。 建瓯植茶,根据史乘考证,大约可追溯到公元前202—300年的战国末期和秦汉初期。至唐中期,建瓯已盛产茶叶。陆羽(729-780年),在其所著的《茶经》“八之出”中就提到建州产茶,而且赞道“往往得之,其味极佳”。闽龙启元年(938年),邑人张廷晖将凤凰山方圆三十里的茶山悉数献给了闽王,被列为皇家御茶园,因该园地处闽都之北,故称“北苑”。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朝廷派重臣柯适漕闽监制北苑龙凤团茶,茶品不断升级,品质高贵,外形精美。在御品的推动下,建茶更是精益求精,一时名冠天下。
宋代周绛在其所著的《茶苑总录》中盛赞道:“天下之茶建为最,建之北苑又为最”。陆游亦有诗颂道:“建溪官茶天下绝”。欧阳修曾在《归田录》中叙道:“庆历中,蔡君谟(即蔡襄)为福建路转运使,始选小片龙茶以进,其品绝精,谓之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北苑龙凤团茶分为细色五纲和粗色七纲,其中细色五纲有龙焙贡新、龙焙试新、龙团胜雪等十五个品名、无比寿芽等十三个品名、太平嘉瑞等六个品名。
建溪官茶之所以名冠天下,是因为它有以下四大优势:
优势一:贡御及时,先声夺人。自惊蛰前开始采造,不出十日已成,仲春即达京师。还形成了独特的喊山之俗:“调民数千,鼓噪山傍,以达阳气。”欧阳修《尝新茶面圣谕》诗:“建安三千五百里,京师三月尝新茶。”
优势二:工艺精良,规程严谨。采造规则极其考究,可谓择之必精,濯之必洁,蒸之必香,火之必良。为了保证质量还制订了严密的七大操作流程:一为采茶,二为拣茶,三为蒸茶,四为榨茶,五为研茶,六为造茶,七为过黄。
优势三:装潢考究,外表华丽。细色五纲团茶的包装圈以箬叶,内以黄斗,盛以花箱,护以香篚,扁以银铒,花箱内外,又有黄罗幕之,可谓什袭之珍矣。粗色七纲团茶的包装圈以箬叶,束以红缕,包以红楮,缄以菁绫。元人周密《乾淳岁时记》对其华丽的包装盛誉道:“转遗好事,以为奇玩。”
优势四:造型美观,精品迭出。形态有方形、圆形、圭形、花叶形等;印模有龙腾凤翔等,阴阳交错,图文并茂。主要精品有小龙团、密云龙、瑞云翔龙、白茶、龙团胜雪。时人慨叹:“茶之妙,至胜雪极矣,每斤计工值四万。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胜造其极。”有诗云:皇帝一盅茶,百姓三年粮。 大量史藉资料表明,唐代后期,建瓯茶乡即出现了“斗茶”活动,当地人又称作“茗战”。斗茶发源于福建建州,到了北宋,由于境内“北苑”御茶园的兴起,又进一步在御品的推动下,比试茶品高低的斗茶风气愈加盛行。每到新茶制成之时,茶农便要将上好的新茶拿到公共场合,比试茶水的汤花,评判茶质的优劣和茶技的高下,从而演化成为一种相对固定的生产风俗沿习相承。这种斗茶习俗后经丁谓、蔡襄等名家的倡导,传播到上层社会,迅即发展成为鉴赏茶品、冲泡茶艺的盛会;更经大批文人墨客的刻意渲染和提炼发挥,进而充实成为一种清新雅致的茶道艺术。
据蔡襄《茶录》和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所述,建安“斗茶”,大体有以下几个程序:一是研茶协盏。即第一步是要将茶饼碾碎成末,置入微热过的茶盏之中。二是调膏点注。即第二步是先要执壶注入适量的初沸开水,调和茶末似浓膏,然后轮番点注,比试汤色,以清白色为贵,黄白色为贱。三是击拂候汤。即第三步是要使茶面泛起汤花,再视茶面出现水痕的先后,先者为劣,后者为尊。四是细啜吟咏。即第四步是在胜负甫定之后,继而细啜慢饮,品评得失,吟诗赋文,尽享其趣。
建安的茗战,经丁渭、蔡襄等名家的倡导,传播到上层社会,逐渐演化成一种鉴赏茶品,冲泡茶艺,清新雅致的茶道艺术。
建安的“斗茶”活动,被公认为中国茶文化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茶文化的精髓是茶道,而茶道的发端则源出于建安“斗茶”。 以和、清、敬、寂等四规七则为核心的日本茶道艺术最初就是发端于建安的茗战。 由于宋代斗茶,茶色尚白,应运而生的便是当年“建窑”所烧制的“建盏”——黑釉瓷茶盏珍品的问世了。
“建窑”大约创烧于晚唐五氏;鼎盛于两宋及元初;至元中后期衰落;明代基本废烧。据有关文献的记载,当时计有”龙窑”99座,其生产的瓷器被列为中国八大名瓷之一,时称“建盏”。“建盏”问世后,驰名海内外。特别是日本人对它更是珍爱有加,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把它列为国宝级的文物。
“建窑”所烧制的“建盏”——黑釉“兔毫盏”,具有自身独特的形制风格和工艺特点。其一是器物除沿口较薄外,其余部分都极厚重,特别是从腹部至圈足底围厚度最大,有的器物胎厚达一厘米。其二是器物中有不少带字器底,留有“供御”、“进盏”等字样,表明它是专为宫廷烧制的御用之品。其三是器物都有带有一种很深的绀黑色,有些则多少带有一些褐色、酱色或其它颜色。由于釉中并排地呈现出褐色或铁锈色的筋脉,酷似兔毫毛,被称为兔毫斑,其盏以此故名“兔毫盏”。这种特殊花釉的烧成,说明我国的瓷器工艺到了宋代,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其四是器物已普遍采用轮制方法,所烧制的器形都很规整,装烧均采用通钵,一器一匣,尚未发现叠烧的现象。其五是器物的烧制采用“龙窑”,其窑炉的长度短则几十米,长则百余米。一窑的装烧量最高可达十万余件。
历代文献都给“建窑”和“建盏”以极高的评价,同时赋予它很高的地位。蔡襄在《茶录》中道:“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说:“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朱琰在《陶说》中称:“宋代茶尚撇碗,以建安兔毫盏为上品。”
可以看出,建安“建窑”所烧制的“建盏”问世后,即驰名海内外,被世人尊为瓷中珍品,从而成了宋代建州茶事中与“北苑”龙凤团茶相匹成配、名倾天下的双璧之一,在茶艺王国的星空中交相辉映。 凤凰山在今建瓯城东16千米东峰霞镇后焙村境内。地貌北高南低,后宽前窄,南端直抵东溪,宛如一凤凰匍伏饮水。另有凤髻岩,突兀伫立于凤凰山南麓临溪的颈部,由四、五瓣岩块呈下窄上宽状展开如维妙维肖的凤冠。
蔡襄在所著的《茶录》中称:“(北苑凤凰团茶)惟凤凰山连属诸焙所产者味佳。”丁谓在所著的《建安茶录》称:“凤山高不百丈,无危峰绝崦,而冈阜环抱,气势柔秀,宜乎嘉植灵卉之所发也。”宋子安在所著的《东溪试茶录》称:“其阳多银铜,其阴孕铅铁,厥土赤贲,厥植惟茶。”
凤山茶神,供奉在今建瓯东峰霞镇东二里的后焙村境内,民间流传当地茶农为纪念宋代北苑茶焙的鼻祖张廷晖在茶业中的开拓性贡献,特立祠庙以祭祀之。凤山茶神庙的原名称恭利祠,民间老百姓又叫张三公庙,现在则称凤翼庙或茶神庙。
茶神张廷晖,字仲光,仕闽为阁门使,唐末五代时期原为闽国建安县吉苑里的茶焙地主。在当时,张廷晖不仅开垦和拥有了凤凰山方园三十里的茶山;而且在茶叶的种、采、拣、蒸、造等方面,特别是在蒸青碎末茶向研膏茶演变发展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北宋初,张廷晖去世后,里人以神祠之,岁修茶贡,祈祷多验。宋绍兴中(1131-1162年),朝庭赐封他为美应侯,累加效灵润物广佑侯,进封济世公。夫人封协济夫人。
在中国茶史上,茶人死后为神,张廷晖有可能是唯一的一个。可以说,凤山茶神张廷晖的名字在世界茶史上留下了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线。 建瓯茶业历史悠久,至唐贞元二十年(804年),建州刺史常衮造出名震江南的研膏茶。《十国春秋唐元宗本纪》称:“保大四年(946年),命建州制的乳茶,其品又精于研膏茶,名甲天下。”
宋代,建瓯茶业走上了巅峰。先是丁谓,造凤团龙团。《画墁集》称:贡不过四十饼,专拟上供,虽近臣之家,徒闻而未尝见。后是蔡襄,又造出小龙凤团。《归田录》称:其品绝精,谓之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
建茶在制作工艺上,主要是改变了工夫茶的原有做法,采用了半发酵技术,同时改蒸青为炒青,实行杀青、捻揉,并进行拼配和精制。
按《闽书》所载:当时北苑共有官焙三十二,小焙十四,内园三十六所,外园三十八所,内园专供御饮,外园以备赐予近臣。另据有关史籍文献记载,宋代建瓯已开始注重对茶园土质与茶品关系的研究,并总结归纳出“(凤凰山)其阳多银铜,其阴厚铅铁,厥土赤坟,厥植惟茶”,“庶知茶于草木,为灵最矣,去亩步之间,别植其性”,“亦犹桔过淮为枳也”(《东溪试茶录》);“种茶宜择山高向阳之地,有黑土小砂砾者种之,其味清远,兼有岩骨花香之胜”(《建瓯县志》)。
建瓯北苑的龙凤团茶,自宋初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朝廷派重臣漕闽监制始,至明洪武二十四年(891年)朱元璋下令罢造止,历时达414年之久。清道光年间,建茶再度兴起。至光绪中期,建瓯产茶数量已“实超宋代而过之”。 宣统二年(1010年),在南洋第一次劝业会上,建瓯的金圃、泉圃、同芳星三号茶庄均荣获金奖。民国二年(1913年),在巴拿马展览品赛会上,詹金圃送展的乌龙茶再获一等奖,杨瑞圃、李泉丰茶庄送展的乌龙、水仙获二等奖。建茶品质又一次走上巅峰,产量亦高居全省之最。建瓯茶业的成就地位一直持续鼎盛到近代。
建茶从唐至清,前后历时一千余年之久,茶农在总结传统经验的基础上,改良茶树品种,完善培植技术,提高制作工艺,更新花色品种,从而不断地丰富了建茶的历史内涵,为世界茶史写下了闪光的一页。
更值得特别一提的是,2006年,位于建瓯东峰焙前“北苑御焙遗址”被公布为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建瓯茶业在中国茶史上再次确定了一个至尊无上的地位。 在建瓯传统茶文化的诸多盛事佳话中,还涌现出大量赞颂建茶、建盏、建安斗茶的诗文,其数量之多、名家之齐,堪称中国文苑史上的一绝。已知写过吟咏建茶、建盏、建安斗茶诗文的名家有宋祁、林逋、丁谓、蔡襄、范仲淹、梅尧臣、李虚已、沈括、王安石、苏轼、苏辙、秦观、黄庭坚、陆游、李清照、曾几、晁补之、周必大、杨万里、朱熹、郑板桥等三十多位。其中,陆游的《建安雪》苏轼的一首《水调歌头·桃花茶》和范仲淹的一首《和章岷从事斗茶歌》,磁石般地把人们从“北苑”龙凤团茶美奂美仑的品味中带入了一个飘飘若仙的梦幻境界。请看:
建安雪
宋·陆游
建溪官茶天下绝,香味欲全须小雪。
雪飞一片茶不忧,何况蔽空如舞鸥。
银瓶铜碾春风里,不枉年来行万里。
从渠荔子腴玉肤,自古难兼熊掌鱼。
苏轼的《水调歌头·桃花茶》
已过几番雨,前夜一声雷。
旗枪争战,建溪春色占先魁。
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结就紫云堆。
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
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
唤起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
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范仲淹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节选)
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群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碧玉瓯中翠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千手指。
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冥。
众人之浊吾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
尝新茶呈圣俞
宋·欧阳修
建安三千五百里,京师三月尝新茶。
年穷腊尽春欲动,蛰雷未起驱龙蛇。
夜间击鼓满山谷,千人助叫声喊呀。
万木寒凝睡不醒,唯有此树先萌发
另据统计,宋代有关茶叶研究的专著约有二十多种,其中专门研究建茶的就有十三、四种之多。主要包括:蔡襄的《茶录》、丁谓的《建安茶录》、赵汝砺的《北苑别录》、吕惠卿的《建安茶记》、熊藩的《宣和北苑贡茶录》等。此外还有一些论及建茶或以建茶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茶叶专著,如顾元庆的《茶谱》、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等。
历史上,象福建省建瓯市这样熔茶品(“北苑”龙凤团贡茶)、茶具(建安“建窑”所烧制的“建盏”)、茶艺(建安“斗茶”习俗)、茶神(凤山茶神张廷晖)、茶业(前丁后蔡詹金圃)以及荟萃众多名家的颂茶诗文和研茶专著于一炉的茶文化发祥地,可谓绝无仅有! 建茶之名,最早见于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有“生福州、建州……;往往得之,其味极隹。”之语。建州位于福建北部,汉末设建安郡,唐、宋设建州府,辖建安、瓯宁、崇安、建阳、浦城、松溪、政和七县。因为当时建州所产茶并不著名,故唐人很少提及。陆亦不提“建安之品”。到了宋代,建茶成为一朝时尚,便常见之于诗文了。蔡襄《茶录》称之“建安之品”;赵佶《大观茶论》称之“建溪之贡”。而最早直接称“建茶”的,可能要数李虚已的《建茶呈使君学士》一诗。由此可见,建茶,实际是以产地为名,泛指产于建州、建安一带的茶。又因建州境内有建溪流经,同时也指产于建溪一带的茶。
尽管如此,在不同历史时期,建茶的具体涵义还是有所不同。唐、宋时,建茶的生产中心在建州府治(今建瓯市)东郊的凤凰山。当时的茶,是一种压制成小茶饼的蒸青绿茶。工艺精致,产量极少,主要是进贡给皇帝,由皇帝分赐给宫廷大臣。由于这种小茶饼的外形往往印有龙凤团案,故称之为“龙凤团茶”。所以,那一时期的建茶,主要是这种茶。又由于五代闽国时,凤凰山茶园成为皇家御茶园,地理上位于闽国北部,称之“北苑”,所产茶便名为“北苑贡茶”。名虽不同,实际所指的也是“龙凤团茶”。
到了元代,由于龙凤团茶的制作费时费工,冲泡又极繁琐,不为来自北方的元代统治者喜欢。再加因连年战乱,凤凰山茶园开始衰落,而与此同时,两百里外的武夷山所产茶开始为人所重,元代统治者便将御茶园移至武夷山。重心虽然变了,所生产的茶依然是紧压蒸青绿茶,仍叫“龙凤团茶”。由于武夷山在崇安县境内,位于建溪上游,疆域上仍属建州,所以,尽管其时已有“武夷茶”之称,一般人则仍然将武夷产茶当作建茶。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明初,才发生较大改变。明王朝建立后,鉴于前朝教训,采取了一些减轻民赋政策,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措施,就是罢废武夷山御茶园,停止生产费时耗工的“龙凤团茶”。皇家一旦不再支持,龙凤团茶就没有了前途。自此后,包括武夷山在内的建溪一带茶园,全部改为生产散茶。初时学习安徽黄山的“松萝”制法生产绿茶,但是由于武夷山的特殊地理环境,所产散形绿茶没有优势,为了寻找出路,大约在明朝后期,武夷山茶农开始生产半发酵乌龙茶,于是一举成名。“武夷茶”成为特指名茶。这种情况,极大刺激了整个建溪流域的茶业。本已将近荒废的凤凰山茶园,也开始种植和生产乌龙茶。到清朝中后期,凤凰山所在的建瓯县所生产乌龙茶,在南洋劝业会以及巴拿马博览会上数次获奖,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可与武夷茶相抗。于是,建茶之名重新焕发光彩。只不过,此时的建茶,与历史上的建茶,已经有了许多不同的内容。

❻ 茶叶的历史谁知道

中国是茶的祖国。中华民族是发现、栽培茶树,加工、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悠久的产茶历史,辽阔的茶区,优越的自然条件,精湛的采制技术,形成了源远流长、琳琅满目、千姿百态的中国名茶。中国所以能形成四千余年的茶文化历史,是因为茶具有自然的、诱人的、独特的色香味形和茶对人体特有的功效。
中国茶始于神农,兴于唐宋。据研究,在商朝周武王联合部落尊长伐纣,尊长就曾进贡茶叶。西晋(公元265-316年)已有贡茶的记载,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也记有贡茶。到了唐朝,开始有名茶的记载。各朝代有关名茶的著作如下:
(一)唐朝(公元618-907年):共290年,李肇著《唐国史补》、陆羽著《茶经》(公元775-780年)以及诗人李白、卢仝、白居易、杜牧等的诗歌中,均有名茶记载。
(二)宋朝(公元960-1279年);共320年,《床史·食货志》、欧阳修著《归田录》、叶梦得著《辟暑录语》、宋徽宗著《大观茶记》、蔡襄著《茶录》、宋子安《东溪试茶录》、黄儒《品茶要录》、唐庚《斗茶记》、熊藩《宣和北苑贡茶录》、赵汝砺《北苑别录》,均有名茶记载。
(三)元朝(公元1271-1368年):共98年。马临《文献通考》对名茶和茶的产地作了记载。西湖龙井始于元代,虞集的《游龙井》诗中有记载。
(四)明朝(公元1368-1644年):共277年。有关茶叶的专著很多,达五、六十种,记载的名茶也多。其中以顾元庆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著的《茶谱》和屠隆于万历十六年(公元1590年)撰的《茶笺》,以及许次纾于万历二十五年撰写的《茶疏》这三部书中记载较多。
(五)清朝(公元1644-1911年):共268元。有《广群芳谱茶谱》、陆廷灿所撰《续茶经》,彭昌运的君山茶诗。
据查证,清朝以后,传统名茶没有间断,一直延续到现在。其中有绿茶类:西湖龙井、庐山云雾、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信阳毛尖、六安瓜片、老竹大方、恩施玉露、长溪珍眉等;黄茶类:君山银针;黑茶类:云南普洱茶、苍梧六堡茶、湖南天尖;白茶类:白毫银针、白牡丹;青茶类: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闽北水仙、凤凰水仙;红茶类:祁门红茶。
茶叶随着时代的兴衰而时兴时败,特别是战争年代,民不聊生,茶园荒芫,名茶得不到发展,反而有的停产失传。新中国成立后,百业俱兴,特别是近年来,传统的历史名茶得以恢复,新创制的名茶如雨后春笋,这些品质优异、风味独特的名茶,不断满足了消费者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要求。同时也推动了名茶加工技术的提高和发展。

❼ 建瓯有什么民俗啊

建瓯生态优越,资源丰富。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8.7 ℃,年均降水量 1662.9 毫米。全市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森林覆盖率达 81.5% ,是闽江上游的绿色屏障。水资源总量 44.6 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 57.9 万千瓦,实际可开发装机容量 30 万千瓦。地下已探明或开采的矿产有金、煤、磷、铁、水晶、石灰石、大理石、花岗石等 22 种。建瓯山川秀美,古迹繁多,旅游资源丰富。境内大小特异独秀的山峰众多 , 有聚武夷风光于一炉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归宗岩,有“辰山拱北斗”之称的闽北第二高山辰山,有被誉为中亚热带“森林博物馆”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万木林,有堪称“中华一绝”的妈祖木雕神像。建瓯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丰富的历史遗存。有福建历史上年代最久、规模最大被誉为“南有开元、北有光孝”的光孝禅寺,有闽国帝都标志性建筑“五凤楼”,有宋敕茶神张三公庙及北苑贡茶制造遗址,有全省现存规模最大、具有浓郁宋代建筑风格的建宁府孔庙。还有东岳庙、艮泉井、威武门、临江门、通济门、通仙门等名胜古迹。此外,民俗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竹文化、根艺文化繁荣活跃,其中挑幡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民间杂技项目名录。

❽ 建盏的产地

建盏产自建窑,“建窑”是我国著名的古窑之一,有大量遗址位于今福建省南平专市建阳区各属地(古时隶建宁府瓯宁县),它的制品在宋代已负盛名,由于宋时崇尚斗茶之风,故除了必需提供优质的茶叶之外,还需要有最适于斗茶所用的茶具。建宁府宋时已出产许多贡茶如建瓯北苑贡茶、武夷山御茶,“建盏”又是当时上至至尊、下及士大夫们都认为是斗茶最佳的珍品。宋代的著名文人墨客就有一些名句来秒颂它。例如“兔毫紫瓯新”、“忽惊午盏免毫斑”、“建安瓷盌鹧鸪斑”、“松风鸣雷兔毫霜”、“鹧鸪碗面云萦字,兔毫瓯心雪作泓”、“鹧鸪斑中吸春露”等。

❾ 建瓯的简介

建瓯
建瓯市简称芝,位于福建省北部,闽江上游,武夷山脉东南面、鹫峰山脉西北侧。疆域总面积 4233 平方公里 ( 635 万亩 ) ,其中山地 519 万亩,耕地 49.2 万亩;辖 10 个镇、 4 个乡、 4 个街道, 217 个村、 1121 个自然村、 2054 个村民小组、 27 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 51.88 万,其中农业人口 41.65 万;民族以汉族为主,还有畲、苗等 10 个少数民族,是福建省面积最大、闽北人口最多的县级市。 2005 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47.11 亿元。

[历史沿革]

建瓯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3000 多年,是一座有着 1800 多年建县历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西周时期为“七闽”地,秦时属闽中郡。东汉建安初年 ( 公元 196 年 ) 设建安县,是“福建”历史上最早设置的五个县之一。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公元 260 年)设立建安郡。唐武德四年 ( 公元 621 年 ) 设建州,“福建”之名即为福州、建州各取首字而来。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 1162 年)改建州为建宁府,是福建历史上最早设置的府。 1913 年撤府,并建安、瓯宁两县为建瓯县。 1992 年 10 月撤县设市。历代为郡、州、府、路、道治所和闽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出过 1154 名进士、 3 名状元、 10 名宰辅大臣,是福建历史上出进士最多的县。宋代理学家朱熹成长于建瓯,史称“三杨辅政”之一的政治家杨荣和历史学家袁枢、音韵学家吴域、外交家徐竞、文学家吴激、现代革命先驱杨峻德等一些名垂青史的人物诞生于此。李刚、陆游、辛弃疾以及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等曾驻足建瓯并留下赞誉。

[环境资源]

建瓯生态优越,资源丰富。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8.7 ℃,年均降水量 1662.9 毫米。全市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森林覆盖率达 81.5% ,是闽江上游的绿色屏障。水资源总量 44.6 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 57.9 万千瓦,实际可开发装机容量 30 万千瓦。地下已探明或开采的矿产有金、煤、磷、铁、水晶、石灰石、大理石、花岗石等 22 种。建瓯山川秀美,古迹繁多,旅游资源丰富。境内大小特异独秀的山峰众多 , 有聚武夷风光于一炉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归宗岩,有“辰山拱北斗”之称的闽北第二高山辰山,有被誉为中亚热带“森林博物馆”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万木林,有堪称“中华一绝”的妈祖木雕神像。建瓯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丰富的历史遗存。有福建历史上年代最久、规模最大被誉为“南有开元、北有光孝”的光孝禅寺,有闽国帝都标志性建筑“五凤楼”,有宋敕茶神张三公庙及北苑贡茶制造遗址,有全省现存规模最大、具有浓郁宋代建筑风格的建宁府孔庙。还有东岳庙、艮泉井、威武门、临江门、通济门、通仙门等名胜古迹。此外,民俗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竹文化、根艺文化繁荣活跃,其中挑幡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民间杂技项目名录。

[农业经济]

建瓯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金瓯宝地”、“绿色金库”、“竹海粮仓”、“酒城笋都”之称。木竹、茶果、畜禽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和粮食、蔬菜、食用菌、锥栗等十三个重点农产品优势明显。全市农业总产值 26.03 亿元。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市和粮食生产交售先进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59.08 万亩,粮食总产量 21.8 万吨;为全国重点林业县 ( 市 ) ,现有林地面积 507.2 万亩,林分总蓄积量 1903 万立方米,其中用材林面积 188.67 万亩,商品材采伐量 58.59 万立方米;毛竹林面积 124 万亩,名列“中国竹子之乡”榜首,竹材采伐量 1642 万根,鲜笋产量 21.41 万吨;为全国重点茶区之一和闽北乌龙茶发源地,茶叶面积 9.75 万亩,产量 7129 吨;为全省柑桔生产基地市,全市水果面积 24.4 万亩,产量 19.03 万吨,其中柑桔 17 万亩,产量 15.83 万吨;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锥栗之乡”,锥栗面积 41 万亩,产量 1.42 万吨,居全国首位,建瓯锥栗被国家质量技术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产品。此外,还盛产食用菌、莲子、泽泻、仙草、松脂等多种土特产品。笋制品、茶叶、莲子、大米等 12 个农产品获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全年肉类总产量 21383 吨。奶牛存栏 1.06 万头,生猪存栏 16 万头,肉羊存栏 2.6 万头,家兔存栏 7 万只,各类家禽存栏 181 万羽。为全国淡水养殖重点县 ( 市 ) ,淡水养殖面积 2.86 万亩,水产品总产量 1.36 万吨。全市共有农产品加工规模企业 91 家,其中明良食品有限公司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大型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全国乡镇企业创名牌重点单位”,颖食物产有限公司、柏物产食品有限公司、弘光席业有限公司等 3 家企业被确认为省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茗苑茶叶有限公司等 10 家企业被确认为南平市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工业经济]

全市工业总产值 28.05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32 家,完成产值 20.87 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 80.4% ,其中非公有制工业企业 123 家,完成产值 19.05 亿元,个数和产值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 93.2% 和 91.3% 。初步形成了竹木加工、食品加工两大产业集群和机械、化工、水电三大重点产业。其中竹木加工产业产值 7.49 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 35.89% ,主要企业有丽瓯人造板有限公司、万木林木业集团有限公司、福人木业有限公司、天丰竹业有限公司、特艺竹木有限公司、华宇竹业有限公司、华鑫竹木制品有限公司、三森竹木有限公司等 57 家,主要产品有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细木工板等人造板系列和竹胶板、竹地板、竹凉席、竹筷等竹制产品;食品加工产业产值 6.42 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 30.76% ,主要企业有明良食品有限公司、颖食物产有限公司、东福光食品有限公司、黄华山酿酒有限公司、新叶食品有限公司、柏物产食品有限公司、圣阳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等 29 家,主要产品有白酒、精制茶、清水笋、锥栗等;机械化工产业产值 5.19 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 24.86% ,主要企业有森华集团、立伟塑料有限公司、元润塑料有限公司、福农华工有限公司、芝星活性炭有限公司、东方磨料有限公司、精工齿轮有限公司、巨力活塞有限公司等 28 家,主要产品有铝活塞、碳化硅磨料、电木粉、酚醛塑料、甲醛、农药、满山白糖浆、软脉灵等。全市工业产值上千万元的企业 58 家,其中亿元企业 2 家, 5000 万元— 1 亿元企业 6 家, 3000 — 5000 万元企业 7 家, 1000 — 3000 万元企业 43 家。工业平台不断拓展,城东、莲花坪工业平台及国省道沿线乡镇工业长廊逐步形成。

[商贸流通]

历来为闽北商品集散地和贸易中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16.77 亿元,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 13.59 亿元,餐饮业 1.75 亿元,其它业 0.26 亿元。全市城乡共有市场 49 个,经营面积 16 万平方米。其中城区集贸市场 7 个,批发市场 3 个,乡级农贸市场 16 个,村级 23 个,其他专业市场主要有闽北建材市场、闽北汽车城、闽北摩托车批发市场等。在各类市场中,年贸易额上亿元的市场有管葡农贸市场、闽北汽车城、闽北建材市场、闽北笋菇批发市场。全市拥有大型超市 4 家,药品超市 3 家,家具超市 3 家。全市已成立毛竹、水煮笋、蔬菜、锥栗、食用菌、柑桔等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230 个,拥有会员 2 万人。建成了农副产品信息中心、农业技术中心、农业科技信息中心、农业农村工作信息中心等四个信息中心,为农副产品流通搭起了“金桥”。

[项目开发]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 19.53 亿元,全市新上投资 500 万元以上项目 91 个,新上投资 1000 万元以上工业项目 29 个,当年投资 50 万元以上新办项目投资额 8.98 亿元。 18 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 6.66 亿元,列入省和南平市重点建设项目 6 个,完成投资 2.78 亿元。

[对外经贸]

全市新批利用外资项目 24 个,合同利用外资 4100 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 3160 万美元。全市外贸出口企业 27 家,外贸出口总额 2500 万美元,出口规模达百万美元的企业有明良食品有限公司、柏物产食品有限公司、颖食物产有限公司等 8 家。主要出口产品有茶叶、竹木制品、笋制品、工艺品、食用菌等,主要出口日本、美国、韩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财政金融]

全市财政总收入 2.05 亿元,其中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 1.26 亿元,地方级收入中税性收入所占比重达 77.5% 。财政总支出 2.84 亿元。年末金融系统各项存款余额 40.58 亿元,各项贷款余额 21.86 亿元;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打造农村诚信社会,全市共培育信用镇 4 个、信用村 82 个、信用户 21838 户。保险事业不断发展,保险业务保费收入 9467 万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 3867 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 5600 万元。

[基础设施]

为江浙入闽咽喉要地,交通便捷。横南铁路、国道 205 与省道 204 、 303 穿境而过 ,市区距武夷山机场 100 公里;建设中的浦南高速公路和规划中的丽南高速公路在城东交汇,浦南高速公路将于 2008 年建成通车,届时建瓯至福州只需 2 个多小时,至上海只需 6 个多小时。通讯发达,各种现代化先进通信设施齐全。电力充裕,拥有水电站 117 座,总装机容量 9.69 万千瓦,全年发电量 2.08 亿千瓦时,供电量 2.97 亿千瓦时。正在兴建的北津电站、红湖电站、杨墩电站等三大水电站竣工后,全市总装机容量将达 19.62 万千瓦,发电量达 4.88 亿千瓦时。“东扩西进、南拓北延”的城市发展略逐步推进,市区建成区面积 8.5 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 30 平方公里,一批标志性建筑相继建成,城市框架不断拉开,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社会事业]

先后荣获全国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先进市,省一级达标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科技进步先进市等荣誉称号。科技事业不断发展,为第一批全国科技工作试点县(市),一批项目被国家、省科技部门列为重点科技项目。教育两基成果不断巩固提高,素质教育深入推进,高考上线率达 86.51% ,本科和专科上线人数均居南平市第一位。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 308 个,初级卫生保健全部达到基本普及标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急机制初步建立。文化事业健康发展,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版画艺术之乡”,全市拥有文化中心、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 21 个。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深入,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达 93.5% 和 98.8% 。人口与计生工作得到加强,人口出生率为 9.16‰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6.74 ‰, 计生工作继续位居全省计划生育一类先进市行列,被评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

[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8644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752 元。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 29.03 亿元,其中农民储蓄存款余额 6.03 亿元。年末单位从业人员 20416 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2531 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1863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5.7% 。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 7.8 万人。年末共有养老保险人数 74275 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34704 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 19015 人,列入成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人数 3190 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人数 14092 人,扶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 646 人。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