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堂辟雍遗址
❶ 汉明堂的汉明堂遗址
一说,在市区东北约7.6公里西城村东,中隔东溪及明堂泉。四周平衍之地一自然土石高丘如台兀立,高约10米,周200米,台顶平阔,四周如削,只有东西两侧曲径可登。传此即为遗址所在。旧志曾说,台上有汉代碎瓦、陶器残片甚多,并有成片红烧土。《重修泰安县志》亦不如此记载,更无其他史书记载,只是传说。
一说,在奉高汶水之上。
据《史记·封禅书》及《水经注·汶水》记载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降坐明堂,为古周明堂,之后又“欲治明堂与奉高旁”。武帝巡东莱(今莱州市)过泰山,济南人公玊带献上相传为黄帝时的明堂图,“图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之,通水圜垣为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名曰昆”。秋,武帝令奉高地方官员依照此图,建明堂于汶水之上。《汉书·地理志》记载:“奉高有明堂,在(治)西南四里,武帝元封二年造”。《晋书》卷十四:“泰山郡汉置,统县十一,户九千三百。奉高西南有明堂”。《资治通鉴》胡三省注:秋,作明堂于汶上。〔班志,泰山郡莱芜县。……据班志,明堂在泰山奉高县西南四里;又禹贡,浮于汶,达于济;此明堂当在济之汶上。琅邪之汶入于潍,而潍入于海,其地僻远,非立明堂处。汶,音问。〕……元封五年(乙亥,公元前一零六年)……春,三月,还至太山,增封。甲子,始祀上帝于明堂,配以高祖;因朝诸侯王、列侯,受郡、国计。
清叶圭缓《续山东考古录》谓汉明堂在故县村南石碑村汶河旁,是可信的。考今市区东约19公里的故县村,即汉时奉高县治所,石碑村在故县南2公里,其封泰山下东方,如郊祠太一之礼。封广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则有玉牒书。今所传为汉明堂故址则是可信的。不过无遗迹可寻,故十分准确地点难以确指,为考古之一大憾事。
❷ 明堂辟雍是什么意思
明堂辟雍
“明堂辟雍”是一座建筑,但它包含两种建筑名称的含义,它是中国古代最高等内级的皇容家礼制建筑之一。明堂是古代帝王颁布政令,接受朝觐和祭祀天地诸神以及祖先的场所。辟雍即明堂外面环绕的圆形水沟,环水为雍(意为圆满无缺),圆形像辟(辟即璧,皇帝专用的玉制礼器),象征王道教化圆满不绝。
中国西汉元始四年(公元4年左右)建造的明堂辟雍,位于长安(今中国中西部西安市)南门外大道东侧,符合周礼明堂位于“国之阳”的规定。它是一座重要的早期坛庙,外围方院,四面正中有两层的门楼,院外环绕圆形水沟,院内四角建曲尺形配房,中央夯土圆形低台上有折角十字形平面夯土高台遗址。
据复原后得知,中央建筑下层四面走廊内各有一厅,每厅各有左右夹室,共为“十二堂”,象征一年的十二个月;中层每面也各有一堂;上层台项中央和四角各有一亭,为金、木、水、火、土五室,祭祀五位天帝。五室间的四面露台用来观察天象。全体各部尺寸又有许多繁琐的数字象征意义。整群建筑十字对称,气度恢弘,很符合它的包纳天地的身分。
❸ 明堂辟雍有用来干什么的
“明堂辟雍”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皇家礼制建筑之一。“明堂”是古专代帝王颁布政令,接受属朝觐和祭祀天地诸神以及祖先的场所。“辟雍”即明堂外面环绕的圆形水沟,圆形像辟(辟即璧,为皇帝专用的玉制礼器),环水为雍,意为圆满无缺,象征王道教化圆满不绝。
明堂辟雍建于西汉元始四年(公元前150年左右),按照周礼明堂位于“国之阳”的规定,位于长安南门外大道东侧。明堂方位正南北,外围方院,四面正中有两层的门楼,院外环绕圆形水沟,院内四角建曲尺形配房,中央的夯土圆形低台上有折角十字形平面夯土高台明堂遗址。
明堂原是一个十字轴线对称的三层台榭式建筑。中央建筑下层四面走廊内各有一厅,每厅各有左右夹室,共为“十二堂”,象征一年的十二个月;中层四面每面也各有一堂,即明堂(南)、玄堂(北)、青阳(东)、总章(西)四“堂”;上层台顶中央和四角各有一亭,呈井字形构图,为金、木、水、火、土五室,祭祀五位天帝,五室间的四面露台用来观察天象。
整群建筑十字对称,气度恢弘,符合它包纳天地的身份。
❹ 有没有书专门写两汉时期建筑考古成果的
《杨鸿勋建筑考古学论文集(增订版)》收入了较多关于两汉时期建筑考古的文章:
西汉未内央宫前殿与椒房殿容复原初探
西汉桂宫明光殿复原研究
从遗址看西汉长安明堂(辟雍)形制
略谈王莽九庙的复原问题
南越王宫殿辩——与“船台说”商榷
积沙为洲屿激水为波澜——南越宫苑初露端倪
五华南越王长乐台原状的推测
崇安闽越王宫前殿复原初探
今文学派九室明堂论的体现——东汉雒阳明堂
东汉灵台复原探讨
杨鸿勋先生的在《宫殿考古通论》一书中包括以下章节:
第十四章“非壮丽无以重威”——西汉宫殿
第十五章南越王和闽粤王的宫殿
第十六章东汉雒阳的宫殿
以上是一般的聚落。如果涉及墓葬建筑,还可参考张卓远著《汉代画像砖石墓葬的建筑学研究》,《中国墓葬建筑文化》中的汉代部分。
❺ 明堂辟雍的源流和发展
成书于春秋时代的《考工记》记载,夏有世室,商有重屋,周有明堂,它们的基本形式都是在土台上建屋,平面呈井字形构图,相邻为九,间隔为五。但至今尚未发现这时期的明堂遗址。不过作为一种祭祀性建筑,它应当起源于原始氏族社会中。考古发现的西安半坡村新石器时代的“大房子”遗址,方位正南北,方形,内有4根对称的柱子,柱子连线可划分成井字形构图。“大房子”面积很大,室内约120平方米,显然是氏族成员集会的场所。在以农业生产为主,又以血缘关系为社会纽带的原始社会后期,氏族成员集会的一项主要活动就是祭祀与农业有关的神帝和自己的祖先。所以“大房子”可能就是明堂的最初形态。
进入奴隶制社会以后,祭祀已成为一种礼仪,“大房子”也变成了有象征意义的礼制建筑。井字形构图符合数和形的和谐性与对称性,很便于体现祭祀、礼制内容的严肃性和神秘性,于是在“大房子”的构图基础上演变成《考工记》叙述的夏、商、西周明堂形式。 但其中的“夏后氏世室”,建筑尺度大大超过商和西周,而与汉代明堂接近,同时它的设计构图已很成熟,构造技术先进,可能是当时托名夏朝的一个理想设计方案。明堂在周朝是作为天子接见诸侯王公的场所,有实用功能,同时也有体现周礼的象征作用。周礼是儒学推崇的最高典章,兴建明堂则是朝廷的重大盛举,汉以后的明堂形制也就成为经学家考证的重要课题。秦和西汉初年不重视儒学,没有兴建明堂。汉武帝独尊儒术,于元封二年(110) 在泰山建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1座明堂,据《史记》记载,它的形式是:“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通水,水圜宫垣。为复道,上有楼”,估计这是一个对称的台榭式建筑。西汉末年王莽标榜恢复周礼,于元始四年(公元4年)在长安(今西安市)南郊由大经学家刘歆设计了明堂辟雍。这座建筑的遗址已于1957年发掘出来,很明显地带有《考工记》明堂构图形式的遗意,是一座台榭式的建筑。但直到西汉末年,经学家对明堂只有简单的形式描述,如上圆下方,分为9室12堂,1室4门8窗等,而没有关于象征含义的解释。到东汉中元元年(56)在洛阳(北魏)新建明堂,才有了很明确的象征含义,它的形式仍是继承《考工记》以来的井字形构图的台榭式。两晋和南朝也建明堂,但完全舍弃了十字对称、井字分隔的台榭式形式,而改为一般的木结构殿宇。只有北魏太和十五年(491) 在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造明堂,还继承汉明堂的形式。隋朝统一全国,几次议建明堂,著名建筑家宇文恺经过考证进行设计,还制作了模型;唐太宗、高宗又议造明堂,经过经学家们更详细的考证,终因各家分歧太大而没有建成。武则天垂拱三~四年(687~688)决心“不听群言”,“自我作古”,在她亲自过问下于洛阳建成了中国古代体量最大、形式最奇特的一座楼阁式的明堂;到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拆去上层加以改建。 北宋政和五~七年(1115~1117)拆改京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宫内秘书监,又按周礼建造了一座明堂。它既不是汉朝的台榭式,也不是南朝的大殿式,更不是唐朝的楼阁式,而是由几个天井联系的院落。东汉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礼仪制度已经非常完备,周礼中的明堂功能已由其他礼制建筑分别代替,以后各代的明堂,只是某种政治的象征而已。北宋以后各代均不再建明堂。只有明朝嘉靖二十四年(1545)改建北京天坛,新建圆形大享殿(即清的祈年殿),曾经一度把它附会为古代明堂。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在国子监正中新建一座辟雍,方亭外绕圆形水池,附会为古代辟雍型制。但这个辟雍是太学的别称,与明堂本没有关系,只不过是借用了环水的一点形式。
❻ 明堂辟雍的明堂辟雍
“明堂辟雍”是一座建筑,但它包含两种建筑名称的含义,它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版级的皇家礼权制建筑之一。明堂是古代帝王颁布政令,接受朝觐和祭祀天地诸神以及祖先的场所。辟雍即明堂外面环绕的圆形水沟,环水为雍(意为圆满无缺),圆形像辟(辟即璧,皇帝专用的玉制礼器),象征王道教化圆满不绝。
中国西汉元始四年(公元4年左右)建造的明堂辟雍,位于长安(今中国中西部西安市)南门外大道东侧,符合周礼明堂位于“国之阳”的规定。它是一座重要的早期坛庙,外围方院,四面正中有两层的门楼,院外环绕圆形水沟,院内四角建曲尺形配房,中央夯土圆形低台上有折角十字形平面夯土高台遗址。
据复原后得知,中央建筑下层四面走廊内各有一厅,每厅各有左右夹室,共为“十二堂”,象征一年的十二个月;中层每面也各有一堂;上层台项中央和四角各有一亭,为金、木、水、火、土五室,祭祀五位天帝。五室间的四面露台用来观察天象。全体各部尺寸又有许多繁琐的数字象征意义。整群建筑十字对称,气度恢弘,很符合它的包纳天地的身分。
❼ 历史上朝拜祭祖的地方为什么叫明堂辟雍
明堂创始于黄帝,夏代叫“世室”,商代叫“重屋”,周代才叫“明堂”。传统的明堂辟雍起源于汉代,最早修建于这些建筑是在首都长安,现在的遗址也能看得到,位于今天的西安市西郊,有三处不一样的遗址,东面的明堂遗址靠西面的观色,还有居中的遗址。
明堂是古代皇帝宣教化的场所,是中国古代最高规格的理智建筑,其使用权归皇帝所有。根据以前的史料记载,核心建筑物大约直径有60米,上面建有压制的台线,每边约40米,四角矩形构成方面,围墙外面有一个360米的环形水渠,整座建筑物为双重外圆的方结构中心建筑物为17米的中心台体,称为泰式。
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想法去修建,但并不是每一个王朝都有自己的勇气和魄力去修剪它,因为他是最具有政治意义的一个理智建筑,修建要符合人们的认知。否则修建只会引来非议和争论,其次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财力,对于朝廷没有钱来说,这也只是一个奢侈品。
❽ 求明堂辟雍解释!
“明堂辟来雍”是一座建筑,但它包含自两种建筑名称的含义, 它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皇家礼制建筑之一。明堂是古代帝王颁布政令,接受朝觐和祭祀天地诸神以及祖先的场所。 辟雍即明堂外面环绕的圆形水沟,环水为雍(意为圆满无缺),圆形像辟(辟即璧,皇帝专用的玉制礼器),象征王道教化圆满不绝。
平面正中的建筑坐落在直径62米的圆形夯土基台上,呈亚字形台榭,每边长42米。中心建筑四周,由四面围墙、四向远门和四角曲尺形配房围成方院。围墙外环绕一圈环行水渠。整组建筑形成圜水方院和圆基方榭的双重外圆内方格局。中心建筑正中为17米见方的中心台体,四隅各有两个方形小夯土台。中心台体上建一大尺度的方室,为“太室”,外侧小夯土台上各建一小室,与太室一起构成中心建筑上层的五室。中心建筑的中层,在台体的四面各建一堂,这四个堂分别为名堂、青阳、总章、玄堂,上层五室与四堂构成九室。文献有“明堂之制,周旋于水”,辟雍“圆如璧,雍以水”“明堂外水曰辟雍”,此处为两者合二为一。展示了典型的双轴对称的台榭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