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公遗址
㈠ 叶氏家族是怎么来的有故事和考证吗
目前,叶姓在中华百家大姓中排名第49位,尤以福建、台湾、广东、江苏、江西等地人数最多,分布最密集。海外则依然以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最多,叶姓华人,已经遍布全球很多地方。
◆姓氏源流
[编辑本段]
叶(Yè 叶)姓源出有四:
1、出自芈姓,颛顼后裔叶公之后,以封邑为氏。据《风俗通义》及《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等资料所载,颛顼后人沈诸梁,又称叶公,叶公即成语“叶公好龙”中的叶公,原名沈诸梁,字子高,系春秋时期楚国左司马沈尹戌之子,才能出众,楚惠王时期被任命为楚国北边要邑叶邑的行政长官,因楚县尹通称为“公”,故称“叶公”。叶公在叶邑兴修水利,使当地的生存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邑人“莫不欣戴”。他平定白公之乱,身兼要职而不恋权位,激流勇退并归隐终老于叶邑。其后裔以邑为氏,叶邑成为叶氏祖地,叶公成为叶氏始祖。
2、出自叶调国。叶调为古国名,故地在今天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者苏门答腊岛,东汉永建六年曾经遣使中国,建立友好关系,叶调国来中国的移民多以叶为姓,传名竹帛。
3、出自中国古姓。中国古姓中的“叶阳氏”、“叶大夫氏”今天已经见不到。按照两字姓、三字姓转为单字姓的规律,叶阳氏、叶大夫氏后来也改为叶氏。
4、出自其他源流和少数民族有叶姓:
① 据《姓氏考略》所载,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日南郡(今越南境内)蛮有以叶为姓者。如春秋时吴国人叶雄即是南方少数民族的后裔。
② 满族纳喇氏、叶赫勒氏、德昂族亥氏,台湾土著、彝、蒙、土家、锡伯、保安、回、苗等民族均有叶姓。
得姓始祖:叶子高。上古时代,颛顼的后裔陆终有六子,其中幼子名季连。季连的后裔曾做过周文王的老师,被周成王追封在荆山(今湖北省西部)一带,立国为荆,定都丹阳,后迁都于郢,改国号为楚。春秋时,楚庄王曾孙戌,在楚平王时任沈县(今安徽省临泉县)尹,其后人便以沈为氏。戌后任楚国左司马,他为人正直,疾恶如仇,深得楚人的敬重。楚昭王十八年(公元前498年),在与吴军打仗时英勇战死,楚昭王遂封他的儿子沈诸梁在叶为尹。沈诸梁承其父志曾平定白公胜的叛乱以复惠王,为楚国立下大功,被封到南阳,赐爵为公,世人尊为叶公。于是其后人便以邑为氏,沈诸梁则被尊为叶姓始祖,因其字号子高,后人也习惯称其为叶子高。
㈡ 平顶山的历史!
1、平顶山为古应国,应国以鹰为图腾,故平顶山又称鹰城。平顶山市古为豫州地。殷商时期,为应、桀部落,西周为武王宗室应侯封地。
2、秦统一后,平顶山境域属颍川郡、三川郡和南阳郡。汉改三川郡为河南郡,北部仍属颍川郡。
3、隋朝分属襄城郡和颍川郡,唐代先后分属汝州郡、许州郡、襄城郡,宋元起止明清分属汝州、许州和裕州。
4、民国初年属河洛道、汝阳道,后分属豫南道、豫东道、豫西道。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平顶山地区分属洛阳专区、许昌专区。1957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平顶山市,为省辖。
6、1960年,撤销宝丰县,将原县属行政区域划归平顶山市,次年又恢复宝丰县制,仍归许昌专署领导。1964年3月,平顶山市改为平顶山特区,实行双重领导,以煤炭部领导为主,河南省领导为辅。
7、1968年3月,恢复平顶山市,同年3月,经河南省革命委员会、河南省军区党委批准,成立平顶山市革命委员会。
8、1981年11月,成立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同时撤销市革命委员会。
(2)叶公遗址扩展阅读:
平顶山市地形地貌
地势西高东低,呈梯形展布。地貌类型多,山脉、丘陵、平原、河谷、盆地齐全。西部巍峨的伏牛山、层峦叠嶂,中部、东部为丘陵、平原。
西部以山地为主,多数山峰海拔500米—1000米,部分山峰海拔在1000米—1600米,最高山峰是鲁山县西部边界的尧山主峰玉皇顶,海拔2153.1米。东部以平原为主。在低山和平原之间,分布着高低起伏的丘陵。从南北看,大体有三列呈北西—南东展布的山地夹两组河谷平原。
㈢ 平顶山历史文化遗址有哪些
平顶山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名人辈出。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在此均有考古发现。史籍最早见于公元前1324年,《诗经》、《论语》、《山海经》等著作对此地均有记载。西周时期为武王宗室应侯封地,应国以鹰为图腾,因此平顶山市又称鹰城。公元前526年,孔子与叶公曾在这里讨论治国理政之策,留下了“近者悦,远者来”的治国名言。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8处。始建于东汉的香山寺,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庙之一,千手千眼观音得道证果之地,为汉传观音文化源头。始建于北魏的风穴寺,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曾与白马寺、少林寺、相国寺并称“中州四大名刹”。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和应国墓地遗址被国家列为重大考古发现,三苏园是宋代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陵园,叶县县署是我国现存唯一的明代县衙。一年一度的马街书会,绵延700余年不衰,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平顶山被命名为“中国曲艺城”。千百年来,这方热土哺育了众多杰出人物。这里既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墨子、汉代名相张良、唐朝诗人元结和刘希夷、南宋抗金名将牛皋、清代文学家李绿园、现代著名诗人和教育家徐玉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崔琦的故里,又是世界刘姓和叶姓的祖籍地。孔子、李白、韩愈、颜真卿、苏东坡、欧阳修、范仲淹等历代文人名士,或游历于斯,或为官于斯,或安葬于斯,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
㈣ 叶公是哪个朝代的人
叶公简介
叶公沈诸梁,字子高,被楚昭王封为叶邑尹而始姓叶。叶公生于楚国王室之家,曾祖父是春秋五霸之的
其父沈尹戍在吴楚之战中屡立战功。秦国出兵击退吴军后,楚昭王把沈诸梁封到楚国北疆重镇“方城之外”的叶邑为尹。
叶公采取养兵息民、发展农业增强国力的策略,组织民众修筑了中国现存最早的水利工程,使当地数十万亩农田得以灌溉,比李冰修都江堰早200多年。至今,叶公修筑的东陂、西陂遗址保存尚好,见证了 叶公治水的历史。
叶公最著名的功劳是他不以怨忘德 果断率兵平定了白公胜的叛乱,从而稳定了楚国政权。之后,为了楚国的长治久安,他把职位让给别人。
临终之前,叶公留下了“勿以小谋败大作;勿以嬖御人疾庄后;勿以嬖御士疾庄士、大夫、 卿士”的遗 嘱,教育叶姓子孙后代“亲贤臣远小人”,受到了当时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高度评价。
根据《周礼》规制,叶公去世后,即被立祠享祭。叶公的后裔为纪念祖上之德与祖居之地,部分改沈为叶,是为叶姓之源。因此,叶公沈诸梁又是世界叶姓华人公认的始祖。自战国以后逐渐由中原地区向南方及 海外播迁,子孙遍及世界五大洲。每年清明前后,澧河之滨的叶公共场所墓前,来自海内外的叶姓子孙纷纷回乡祭祖,已成为中原文化旅游的一大景观。
叶公好龙典故
子张见鲁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礼。托仆夫而去,曰:“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尘垢,百舍重研,不敢休息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之好士也,有似叶公子高之好龙也。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经,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今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非好士也,好夫似士而非士者也。诗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敢托而去。”
注释
子张——孔子的学生,姓颛孙,名叫师,春秋时陈国人。子张是他的外号。
鲁哀公——春秋时代鲁国的国君,姓姬,名叫蒋。
士——封建社会里,对知识分子的泛称。
舍——音社,古代计算路程的单位,一舍等于三十里。
趼——音俭,同“茧”字,就是脚底上长出的硬皮,俗称老茧。
写——这里是用刀、笔刻画的意思。
窥——音亏窥伺,就是探望、偷看的意思。
牖——音有,窗户。
施——有意,伸出、延伸的意思。
诗——就是《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共三百零五篇,多数是民歌。这里所引的诗句,见《诗经》“小雅”的部分的《湿桑》篇。
敢——语助词,冒昧、对不起的意思,用在句子开头。
新序——我国一部古书的名称,是西汉著名经学家、散文家刘向编辑的。书中记述了许多的古代历史的故事。
评点
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
㈤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的弃,还,走的意思还有白话的意思
弃:语气词。还(xuán)走:转身就跑。还,通“旋”。走:逃跑。这句话的意思是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被吓的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茫然无措。这句话出自汉代文学家刘向的《新序·杂事五》中的“叶公好龙”一成语。
原文: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译文: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都刻着龙,屋子内外都雕刻着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来到叶公的住所,龙头搭在窗台上探看,龙尾伸到了厅堂里。
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被吓的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茫然无措。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
(5)叶公遗址扩展阅读:
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但历史上的叶公却不是这样的人。
叶公最著名的功劳是他不以怨报德,果断率兵平定了白公胜的叛乱,从而稳定了楚国政权。之后,为了楚国的长治久安,把职位让给别人,这一让贤之举,被专家们评为不迷权贵、深明大义。
叶公沈诸梁,字子高,被楚昭王封为叶邑尹而始姓叶。叶公生于楚国王室之家,其曾祖父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秦国出兵击退吴军后,楚昭王把沈诸梁封到楚国北疆重镇“方城之外”的叶邑为尹。沈诸梁受到了楚国朝野及四境诸侯的敬重,时年24岁。
经考古发掘证实,他主持叶政期间,采取养兵息民、发展农业、增强国力的策略,组织民众修筑了中国现存最早的水利工程,使当地数十万亩农田得以灌溉,这比著名的蜀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早200多年,比郑国渠早300多年。至今,叶公修筑的东陂、西陂遗址保存尚好,是叶公治水的历史见证。
㈥ 叶邑古城的叶公和叶公文化
旧县是古代名城,春秋时期应国之都,桐叶封地为叶邑。据立于旧县乡南村的青石碑刻记载:古邑为千碑之城,百泉之汇,素有昆澧二水抱佳城、伏牛二龙镇昆阳(旧县)之说。
旧县乡是叶公诸多美谈的发祥地,人们所了解的叶公故事,在这里都能寻到踪迹。
公元前489年,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时,专程到叶地拜访叶公,希望能得到叶公的重用。孔子在叶期间,多次和叶公谈论为政之道,并称赞叶公治叶经验为“近者悦,远者来”。叶公说:“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却不以为然地说:“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因为二人观点不一致,孔子的叶邑之行并未得到所期望的结果。于是他很快离叶北返,孔子的门人大为不满。后来,一些儒士借用叶公喜欢画龙的故事杜撰了《叶公好龙》的寓言,把叶公喻作伪君子。至今在旧县乡南村和北村还存有当时叶公问政的遗址。
叶公宰叶期间,励精图治,兴水利,劝农桑。率民众修筑的东、西二陂,可灌溉农田数十万亩,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之一,对叶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叶公令人景仰,叶公文化更是传之久远。关于叶公主叶期间的踪迹甚多,至今保存完好或具有深远影响的如叶公陵园、叶邑关、问政书院、玩龙仙台、墨池、东西二陂、诸梁寨等。
叶公是全世界叶姓华人的始祖,引得无数叶氏后裔纷纷至此寻根问祖。叶县在2000年和2004年成功举办了两届世界叶氏联谊会,不仅为海内外叶氏后裔提供了拜谒先祖的机会,也推动了叶县经济的迅猛发展。
㈦ 叶姓原本姓什么
叶(Yè叶)姓源出有四: 1、出自芈姓,颛顼后裔叶公之后,以封邑为氏。据《风俗通义》及《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等资料所载,颛顼后人沈诸梁,又称叶公,叶公即成语“叶公好龙”中的叶公,原名沈诸梁,字子高,系春秋时期楚国左司马沈尹戌之子,才能出众,楚惠王时期被任命为楚国北边要邑叶邑的行政长官,因楚县尹通称为“公”,故称“叶公”。叶公在叶邑兴修水利,使当地的生存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邑人“莫不欣戴”。他平定白公之乱,身兼要职而不恋权位,激流勇退并归隐终老于叶邑。其后裔以邑为氏,叶邑成为叶氏祖地,叶公成为叶氏始祖。 2、出自叶调国。 叶调为古国名,故地在今天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者苏门答腊岛,东汉永建六年曾经遣使中国,建立友好关系,叶调国来中国的移民多以叶为姓,传名竹帛。 3、出自中国古姓。中国古姓中的“叶阳氏”、“叶大夫氏”今天已经见不到。按照两字姓、三字姓转为单字姓的规律,叶阳氏、叶大夫氏后来也改为叶氏。 4、出自其他源流和少数民族有叶姓: ①据《姓氏考略》所载,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日南郡(今越南境内)蛮有以叶为姓者。如春秋时吴国人叶雄即是南方少数民族的后裔。 ②满族纳喇氏、叶赫勒氏、德昂族亥氏,台湾土著、彝、蒙、土家、锡伯、保安、回、苗等民族均有叶姓。 得姓始祖:叶子高。上古时代,颛顼的后裔陆终有六子,其中幼子名季连。季连的后裔曾做过周文王的老师,被周成王追封在荆山(今湖北省西部)一带,立国为荆,定都丹阳,后迁都于郢,改国号为楚。春秋时,楚庄王曾孙戌,在楚平王时任沈县(今安徽省临泉县)尹,其后人便以沈为氏。戌后任楚国左司马,他为人正直,疾恶如仇,深得楚人的敬重。楚昭王十八年(公元前498年),在与吴军打仗时英勇战死,楚昭王遂封他的儿子沈诸梁在叶为尹。沈诸梁承其父志曾平定白公胜的叛乱以复惠王,为楚国立下大功,被封到南阳,赐爵为公,世人尊为叶公。于是其后人便以邑为氏,沈诸梁则被尊为叶姓始祖,因其字号子高,后人也习惯称其为叶子高。◆叶姓典故 中国古代寓言“叶公好龙”的故事家喻户晓,喜假龙而惧真龙的叶公,成了口是心非、虚伪者的象征。殊不知,历史上的叶公不仅是叶姓的始祖,还是春秋楚国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因为历史原因,许多人心目中的叶公形象与历史上的叶公真人不符,我们有责任还其‘庐山真面目’,”郑州大学教授安国楼说。日前,中国首次发行了成语故事《叶公好龙》特种邮票。 安国楼教授说:“这则传说经刘向《新序》记载后,广为流传,而世间所谓的‘龙’压根儿就不存在,何以言真假。” 据当地官员介绍,由于“叶公好龙”这则成语的缘故,海内外许多叶氏后裔无法自豪地介绍自己的始祖,许多叶县籍人氏无法自豪地介绍自己与“叶公”同乡。为此,“叶公与叶姓文化学术研讨会”曾专门在河南省叶县对此进行研讨,50多位专家引经据典,为叶公“平反昭雪”。专家考证,叶公沈诸梁,字子高,被楚昭王封为叶邑尹而始姓叶。叶公生于楚国王室之家,曾祖父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其父沈尹戍在吴楚之战中屡立战功。秦国出兵击退吴军后,楚昭王把沈诸梁封到楚国北疆重镇“方城之外”的叶邑为尹。 经考古发掘证实,叶公采取养兵息民、发展农业、增强国力的策略,组织民众修筑了中国现存最早的水利工程,使当地数十万亩农田得以灌溉,比李冰修都江堰早200多年。至今,叶公修筑的东陂、西陂遗址保存尚好,见证了叶公治水的历史。 根据《周礼》规制,叶公去世后,即被立祠享祭。叶公的后裔为纪念祖上之德与祖居之地,部分改沈为叶,是为叶姓之源。因此,叶公沈诸梁又是世界叶姓华人公认的始祖。自战国以后逐渐由中原地区向南方及海外播迁,子孙遍及世界五大洲。◆迁徙分布 1、叶公去世后,经历战国时代,秦国灭楚之际,其后裔为避免灭族之祸,其中一支或者数支改沈为叶,尊沈诸梁为始祖,辗转迁居于河北河间、陕西雍州、江苏下邳。这就是叶县虽然是叶姓的祖地,而叶姓族人并不多,河南一带的叶姓,多为后来南迁重返故乡留下来的原因。 2、西晋末年,由于各少数民族问鼎中原,流徙到陕西、河北的叶姓后裔一部分向南迁徙,一部分重返中原,此时形成了以“南阳叶氏”为代表的望族概念。 3、唐宋时期是叶姓迁徙最频繁时期,这次因支系较多,迁徙往返不定,有避唐末之乱的,有在宋朝为官随宋室南渡的,其中从河南叶县迁居固始、光山的一支对叶姓以后的流徙有很大的影响。宋末迁往福建的叶昂、叶洙、叶霆成为安柄、佛岭、莲溪叶姓的始祖。世居下邳的叶姓,此时也大量迁居浙江括州、宁波一带。唐宋时期,也是叶姓名人辈出的时期,叶姓成为江南的著姓。 4、明清之际,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沿海一带的有志之士,纷纷到海外发展,其中就有叶姓名流。明朝过海去台湾的人为数不少,到清代去台湾的开创基业的更多。可以说江苏、浙江、江西、广东的叶姓客家人,没有那个分支不出海发展,现居港、澳、台各地的叶氏都是其后裔。叶姓在台湾人口有20余万,在各大姓中排名第20位。 5、清末民初,沿海和港、澳、台的叶氏后裔开始发展到南洋诸国,特别是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最多,美、加、澳、日等国也出现了叶姓的贤达与精英。旅居马来西亚的叶亚来,其后裔在马来群岛成为大族。 目前,叶姓经历了数千年的繁衍,此时已是足迹遍天下了。尤以福建、台湾、广东、江苏、江西等地人数最多,分布最密集。海外则依然以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最多,叶姓华人,已经遍布全球很多地方。 叶姓在当今中华百家大姓中排行第四十九位,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一。 叶清臣(1000~1049)北宋大臣。字道卿,苏州长洲(一作浙江乌程)人。天圣二年(1024)进士,历任光禄寺丞、集贤校理,迁太常丞,同修起居注,权三司使。《宋史》有传。《全宋词》录有其词作。 叶梦得(1077~1148)宋代大臣,著名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累官翰林学士,户部尚书,尚书左丞等。 叶颙(1100~1167)宋宰相。字子昂,兴化军仙游(今属福建)人,绍兴进士。累官南海主簿,吏部侍郎,尚书左仆射兼枢密使,首荐汪应辰、王十朋等,高宗嘉纳。卒谥正简,颙为人清介,自初仕至宰相,服食,不改其旧。 叶适:温州永嘉(今属浙江省)人,宋代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官至礼部侍郎,著有《习学记言》、《水心先生文集》等。 叶欣:上海松江人,清代著名画家,为“金陵八家”之一。 叶燮 : 吴江(今属江苏省)人,清代文学家,长于诗论,著有《原诗》等书。 叶紫:湖南益阳人,现代小说家。作品有《丰收》、《山村一夜》和《星》等。 叶挺:广东省惠阳人,中国无产阶级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领导过“八一”南昌起义,参加过广州起义。后任新四军军长,因飞机失事而遇难身亡。 叶仁遇:宋代著名画家,所绘题材多取自江南市肆风俗田家景物。叶梦得:宋代吴县人,著名文学家,官至户部尚书,著有《石林春秋传》、《石林居士建康集》、《石林词》、《石林诗话》等书。 叶向高:今福建省福清人,明代万历年间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等职,光宗时出任宰相,为官忠勤耿直,著有《说类》一书。叶宪祖:今浙江余姚人,明代戏曲家。作品有七种传奇,二十四种杂剧。 叶子奇:龙泉(今属浙江省)人,明代学者,著有《草木子》四卷。 叶绍袁:吴江(今属江苏省)人,明代文学家,著作有《叶天廖四种》等。 叶芸来:广西人,太平天国将领,在据守安庆与湘军奋战中,不幸城失人亡。 叶恭绰:广东番禺(今广州市)人,初任湖北农业学堂及方言学堂教习。曾拥护袁世凯称帝,后在国民党中任职,著有《遐庵江稿》、交通救国论》等书。 叶楚伧:今江苏吴县人,早年入同盟会,参与创办《国民日报》,后成为国民党要员,任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国民党政府立法院副院长等职。 叶圣陶:江苏苏州市人,著名的作家、教育家。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人民出版社兼总编辑.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已进入国家领导人行列。 叶剑英:广东省梅县人,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之一。早年任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后参加北伐战争、领导广州起义。解放后,曾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 叶富:原名贵富,字梦梅,1848年12月25日生于广东广州府新安县九龙司(今香港岛),祖籍广东东莞水南人,中国清末海军爱国将领。1871年福州马尾船政学堂第一届驾驶班毕业,1874年任福建水师海东云舰管带;1876年任靖远舰管带;1878年9月任超武舰管带。1879年1月沈葆桢调超武舰和叶富管带前往南洋海军,驻扎浙江温州。1880年,浙江匪徒黄金满扰乱台州,超武舰奉命派往进剿,管带叶富带领全舰官兵英勇杀敌,不幸壮烈牺牲,时年32岁。清廷下诏书赠游击,并给骑都尉世职。叶富与邓世昌都来自广东,同期考入船政学堂驾驶班。他们在学生时期即成为挚友。毕业后,同在福建水师任兵舰管带,后李鸿章调邓世昌前往北洋海军(北洋水师),沈葆桢调叶富前往南洋海军,同时并肩保卫中国沿海地区。因同为海军出身,后两家结为亲家,叶富的儿子叶说周[原名叶锦瑛(锳),镇雄]娶了邓世昌二女儿邓秀婵为妻。 叶茂:英文名:Lenny网名:百里奚子奚武汉新东方学校视听说全能飞跃班、美语听说中级主讲教师 毕业于霍普金斯大学SAIS学院中美文化研究方向,现为武汉大学社会保障博士生,湖北硕博英语演讲比赛第一名,2005国际社保年会同声传译。 教学特色:对美语流利训练有深入的研究,10年来点滴记录口语学习心得,著有《中级美语学习笔记》,从语音语调到词汇意群、句式段落流利、文化思维差异,步步为营,全面打造口语实力。课堂气氛活泼而风格隽永,明丽与厚重兼融。 个人理念:研究西方文明,热爱传统文化。诗词国学衣冠礼乐,乃是文化之根,不可废弃;在个人身上,东西方文明完全能够和谐交融。第一位穿汉服走上新东方讲台的老师,“中国式学位服”设计者。 理想: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叶飞(1914—1999),姓叶原名启亨。福建南安市金淘镇占石村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㈧ 《叶公好龙》中叶公虽确有其人,但是这个故事却是虚构的,作者是借讽刺叶公讽刺当时统治者怎样的本质
这个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同时也讽刺了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人。叶公最著名的功劳是他不以怨报德,果断率兵平定了白公胜的叛乱,从而稳定了楚国政权。之后,为了楚国的长治久安,把职位让给别人,这一让贤之举,被专家们评为不迷权贵、深明大义。叶公沈诸梁,字子高,被楚昭王封为叶邑尹而始姓叶。叶公生于楚国王室之家,其曾祖父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秦国出兵击退吴军后,楚昭王把沈诸梁封到楚国北疆重镇“方城之外”的叶邑为尹。沈诸梁受到了楚国朝野及四境诸侯的敬重,时年24岁。经考古发掘证实,他主持叶政期间,采取养兵息民、发展农业、增强国力的策略,组织民众修筑了中国现存最早的水利工程,使当地数十万亩农田得以灌溉,这比著名的蜀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早200多年,比郑国渠早300多年。至今,叶公修筑的东陂、西陂遗址保存尚好,是叶公治水的历史见证。史学专家安国楼博士称,叶公确实有画龙的爱好,但龙是神化了的动物,不可能下降叶宅,“叶公好龙”折射出叶公所在地和所处时代龙文化的丰厚内涵。专家们还指出,汉代刘向描写的这一寓言故事,反映出汉代儒家思想走向独尊的地位后,对楚道之风等其他学派的贬斥。根据《周礼》规制,叶公去世后,即被立祠享祭。叶公的后裔为纪念祖上之德与祖居之地,部分改沈为叶,是为叶姓之源。因此,叶公沈诸梁又是世界叶姓华人公认的始祖。每年清明前后,澧河之滨的叶公墓前,来自海内外的叶姓子孙纷纷回乡祭祖,已成为中原文化旅游的一大景观。
㈨ 叶公原名叫什么
“叶公好龙”中的叶公,原名沈诸梁,字子高,系春秋时期楚国左司马沈尹戌之子,
㈩ 请问百家姓里的‘叶’是由古代哪一个朝代开始的
叶(Yè 叶)姓源出有四:
1、出自芈姓,颛顼后裔叶公之后,以封邑为氏。据《风俗通义》及《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等资料所载,颛顼后人沈诸梁,又称叶公,叶公即成语“叶公好龙”中的叶公,原名沈诸梁,字子高,系春秋时期楚国左司马沈尹戌之子,才能出众,楚惠王时期被任命为楚国北边要邑叶邑的行政长官,因楚县尹通称为“公”,故称“叶公”。叶公在叶邑兴修水利,使当地的生存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邑人“莫不欣戴”。他平定白公之乱,身兼要职而不恋权位,激流勇退并归隐终老于叶邑。其后裔以邑为氏,叶邑成为叶氏祖地,叶公成为叶氏始祖。
2、出自叶调国。叶调为古国名,故地在今天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者苏门答腊岛,东汉永建六年曾经遣使中国,建立友好关系,叶调国来中国的移民多以叶为姓,传名竹帛。
3、出自中国古姓。中国古姓中的“叶阳氏”、“叶大夫氏”今天已经见不到。按照两字姓、三字姓转为单字姓的规律,叶阳氏、叶大夫氏后来也改为叶氏。
4、出自其他源流和少数民族有叶姓:
① 据《姓氏考略》所载,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日南郡(今越南境内)蛮有以叶为姓者。如春秋时吴国人叶雄即是南方少数民族的后裔。
② 满族纳喇氏、叶赫勒氏、德昂族亥氏,台湾土著、彝、蒙、土家、锡伯、保安、回、苗等民族均有叶姓。
得姓始祖:叶子高。上古时代,颛顼的后裔陆终有六子,其中幼子名季连。季连的后裔曾做过周文王的老师,被周成王追封在荆山(今湖北省西部)一带,立国为荆,定都丹阳,后迁都于郢,改国号为楚。春秋时,楚庄王曾孙戌,在楚平王时任沈县(今安徽省临泉县)尹,其后人便以沈为氏。戌后任楚国左司马,他为人正直,疾恶如仇,深得楚人的敬重。楚昭王十八年(公元前498年),在与吴军打仗时英勇战死,楚昭王遂封他的儿子沈诸梁在叶为尹。沈诸梁承其父志曾平定白公胜的叛乱以复惠王,为楚国立下大功,被封到南阳,赐爵为公,世人尊为叶公。于是其后人便以邑为氏,沈诸梁则被尊为叶姓始祖,因其字号子高,后人也习惯称其为叶子高。
编辑本段◆叶姓典故
中国古代寓言“叶公好龙”的故事家喻户晓,喜假龙而惧真龙的叶公,成了口是心非、虚伪者的象征。殊不知,历史上的叶公不仅是叶姓的始祖,还是春秋楚国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因为历史原因,许多人心目中的叶公形象与历史上的叶公真人不符,我们有责任还其‘庐山真面目’,”郑州大学教授安国楼说。日前,中国首次发行了成语故事《叶公好龙》特种邮票。
安国楼教授说:“这则传说经刘向《新序》记载后,广为流传,而世间所谓的‘龙’压根儿就不存在,何以言真假。”
据当地官员介绍,由于“叶公好龙”这则成语的缘故,海内外许多叶氏后裔无法自豪地介绍自己的始祖,许多叶县籍人氏无法自豪地介绍自己与“叶公”同乡。为此,“叶公与叶姓文化学术研讨会”曾专门在河南省叶县对此进行研讨,50多位专家引经据典,为叶公“平反昭雪”。专家考证,叶公沈诸梁,字子高,被楚昭王封为叶邑尹而始姓叶。叶公生于楚国王室之家,曾祖父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其父沈尹戍在吴楚之战中屡立战功。秦国出兵击退吴军后,楚昭王把沈诸梁封到楚国北疆重镇“方城之外”的叶邑为尹。
经考古发掘证实,叶公采取养兵息民、发展农业、增强国力的策略,组织民众修筑了中国现存最早的水利工程,使当地数十万亩农田得以灌溉,比李冰修都江堰早200多年。至今,叶公修筑的东陂、西陂遗址保存尚好,见证了叶公治水的历史。
根据《周礼》规制,叶公去世后,即被立祠享祭。叶公的后裔为纪念祖上之德与祖居之地,部分改沈为叶,是为叶姓之源。因此,叶公沈诸梁又是世界叶姓华人公认的始祖。自战国以后逐渐由中原地区向南方及海外播迁,子孙遍及世界五大洲。
编辑本段◆迁徙分布
1、叶公去世后,经历战国时代,秦国灭楚之际,其后裔为避免灭族之祸,其中一支或者数支改沈为叶,尊沈诸梁为始祖,辗转迁居于河北河间、陕西雍州、江苏下邳。这就是叶县虽然是叶姓的祖地,而叶姓族人并不多,河南一带的叶姓,多为后来南迁重返故乡留下来的原因。
2、西晋末年,由于各少数民族问鼎中原,流徙到陕西、河北的叶姓后裔一部分向南迁徙,一部分重返中原,此时形成了以“南阳叶氏”为代表的望族概念。
3、唐宋时期是叶姓迁徙最频繁时期,这次因支系较多,迁徙往返不定,有避唐末之乱的,有在宋朝为官随宋室南渡的,其中从河南叶县迁居固始、光山的一支对叶姓以后的流徙有很大的影响。宋末迁往福建的叶昂、叶洙、叶霆成为安柄、佛岭、莲溪叶姓的始祖。世居下邳的叶姓,此时也大量迁居浙江括州、宁波一带。唐宋时期,也是叶姓名人辈出的时期,叶姓成为江南的著姓。
4、明清之际,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沿海一带的有志之士,纷纷到海外发展,其中就有叶姓名流。明朝过海去台湾的人为数不少,到清代去台湾的开创基业的更多。可以说江苏、浙江、江西、广东的叶姓客家人,没有那个分支不 出海发展,现居港、澳、台各地的叶氏都是其后裔。叶姓在台湾人口有20余万,在各大姓中排名第20位。
5、清末民初,沿海和港、澳、台的叶氏后裔开始发展到南洋诸国,特别是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最多,美、加、澳、日等国也出现了叶姓的贤达与精英。旅居马来西亚的叶亚来,其后裔在马来群岛成为大族。
目前,叶姓经历了数千年的繁衍,此时已是足迹遍天下了。尤以福建、台湾、广东、江苏、江西等地人数最多,分布最密集。海外则依然以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最多,叶姓华人,已经遍布全球很多地方。叶姓在当今中华百家大姓中排行第四十九位,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一。
叶清臣(1000~1049) 北宋大臣。字道卿,苏州长洲(一作浙江乌程)人。天圣二年(1024)进士,历任光禄寺丞、集贤校理,迁太常丞,同修起居注,权三司使。《宋史》有传。《全宋词》录有其词作。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大臣,著名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累官翰林学士,户部尚书,尚书左丞等。
叶颙(1100~1167) 宋宰相。字子昂,兴化军仙游(今属福建)人,绍兴进士。累官南海主簿,吏部侍郎,尚书左仆射兼枢密使,首荐汪应辰、王十朋等,高宗嘉纳。卒谥正简,颙为人清介,自初仕至宰相,服食,不改其旧。
叶 适:温州永嘉(今属浙江省)人,宋代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官至礼部侍郎,著有《习学记言》、《水心先生文集》等。
叶 欣:上海松江人,清代著名画家,为“金陵八家”之一。
叶 燮:吴江(今属江苏省)人,清代文学家,长于诗论,著有《原诗》等书。
叶 紫:湖南益阳人,现代小说家。作品有《丰收》、《山村一夜》和《星》等。
叶 挺:广东省惠阳人,中国无产阶级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领导过“八一”南昌起义,参加过广州起义。后任新四军军长,因飞机失事而遇难身亡。
叶仁遇:宋代著名画家,所绘题材多取自江南市肆风俗田家景物。叶梦得:宋代吴县人,著名文学家,官至户部尚书,著有《石林春秋传》、《石林居士建康集》、《石林词》、《石林诗话》等书。
叶向高:今福建省福清人,明代万历年间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等职,光宗时出任宰相,为官忠勤耿直,著有《说类》一书。叶宪祖:今浙江余姚人,明代戏曲家。作品有七种传奇,二十四种杂剧。
叶子奇:龙泉(今属浙江省)人,明代学者,著有《草木子》四卷。
叶绍袁:吴江(今属江苏省)人,明代文学家,著作有《叶天廖四种》等。
叶芸来:广西人,太平天国将领,在据守安庆与湘军奋战中,不幸城失人亡。
叶恭绰:广东番禺(今广州市)人,初任湖北农业学堂及方言学堂教习。曾拥护袁世凯称帝,后在国民党中任职,著有《遐庵江稿》、交通救国论》等书。
叶楚伧:今江苏吴县人,早年入同盟会,参与创办《国民日报》,后成为国民党要员,任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国民党政府立法院副院长等职。
叶圣陶:江苏苏州市人,著名的作家、教育家。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人民出版社兼总编辑.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已进入国家领导人行列。
叶剑英:广东省梅县人,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之一。早年任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后参加北伐战争、领导广州起义。解放后,曾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
叶富:原名贵富,字梦梅,1848年12月25日生于广东广州府新安县九龙司(今香港岛),祖籍广东东莞水南人,中国清末海军爱国将领。1871年福州马尾船政学堂第一届驾驶班毕业,1874年任福建水师海东云舰管带;1876年任靖远舰管带;1878年9月任超武舰管带。1879年1月沈葆桢调超武舰和叶富管带前往南洋海军,驻扎浙江温州。1880年,浙江匪徒黄金满扰乱台州,超武舰奉命派往进剿,管带叶富带领全舰官兵英勇杀敌,不幸壮烈牺牲,时年32岁。清廷下诏书赠游击,并给骑都尉世职。叶富与邓世昌都来自广东,同期考入船政学堂驾驶班。他们在学生时期即成为挚友。毕业后,同在福建水师任兵舰管带,后李鸿章调邓世昌前往北洋海军(北洋水师),沈葆桢调叶富前往南洋海军,同时并肩保卫中国沿海地区。因同为海军出身,后两家结为亲家,叶富的儿子叶说周〔原名叶锦瑛(锳),镇雄〕娶了邓世昌二女儿邓秀婵为妻。
叶茂:英文名:Lenny 网名:百里奚 子奚 武汉新东方学校视听说全能飞跃班、美语听说中级主讲教师
毕业于霍普金斯大学SAIS学院中美文化研究方向,现为武汉大学社会保障博士生,湖北硕博英语演讲比赛第一名,2005国际社保年会同声传译。
教学特色:对美语流利训练有深入的研究,10年来点滴记录口语学习心得,著有《中级美语学习笔记》,从语音语调到词汇意群、句式段落流利、文化思维差异,步步为营,全面打造口语实力。课堂气氛活泼而风格隽永,明丽与厚重兼融。
个人理念:研究西方文明,热爱传统文化。诗词国学衣冠礼乐,乃是文化之根,不可废弃;在个人身上,东西方文明完全能够和谐交融。第一位穿汉服走上新东方讲台的老师,“中国式学位服”设计者。
理想: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叶飞(1914—1999),姓叶原名启亨。福建南安市金淘镇占石村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 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