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宫遗址
『壹』 佛经翻译在中国翻译史上的重要性
梵文巴利文
楷书北京话
五百年来 翻译不易
『贰』 历史上帝王修建了哪些豪华宫殿(至少6个)
故宫,阿房宫 唐长安宫殿是历史上最宏伟的宫殿,根据遗址作出的大明宫含元殿和麟德殿复原充分体现了当时宫殿艺术的成就。现存宫殿还有北京明清紫禁城(故宫)和沈阳故宫(明末清初)两座,以紫禁城最大也最完整。
殷商宫殿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一组廊庑环绕的院落式建筑,有人推测它是早商宫殿。在郑州商城内也发掘有几处较大的建筑遗址,有人认为是商代中期的宫殿遗址。河南安阳殷墟公认是商代后期的宫殿遗址。这些宫殿都是在夯土基中埋木柱,屋顶未用瓦,可见终商之世,宫殿仍未脱离“茅茨土阶”的状态。
西周和春秋战国宫殿
西周宫殿遗址迄未发现。据战国时《考工记》记述,周代宫殿分前朝、后寝两部分。前部有外朝、内朝、燕朝三朝(又称大朝、日朝、常朝)和皋门、应门、路门三门。外朝在宫城正门应门前,门外有阙。内朝在宫内应门、路门之间,路门内为寝,分王寝和后寝。王的正寝即路寝,前面的庭即燕朝。《考工记》在西汉中期被发现,作为《周礼》中佚失的《冬官》,经东汉末郑玄注释,被正式列为儒家经典。故《考工记》所载宫室制度在汉代宫殿中并无反映,对汉以后各代的宫室却有极大影响。这些宫室大都要依照《考工记》,把宫室严格区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并有明确的中轴线。但《考工记》中所述的三门,经郑玄引用郑众的说法扩大为五门,故以后各代宫殿外朝部分都是“三朝五门”。
从已经发现的春秋战国时代的宫殿遗址得知,通常是在高七八米至十余米的阶梯形夯土台上逐层构筑木构架殿宇,形成建筑群,外有围墙和门。这种高台建筑既有利于防卫和观察周围动静,又可显示权力的威严。影响所及,秦汉大型宫殿也多是高台建筑。如山西侯马平望古城、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邯郸赵城、山东临淄齐城等,都有这种宫殿遗址。其中邯郸赵国宫殿遗址,有一条明显的南北轴线。陕西咸阳市东郊曾发掘出秦都咸阳的一座宫殿遗址,它位于渭水北岸高地上,即史书所说的“咸阳北阪”上。这一带宫殿遗址密集,沿临水高地向东延伸。已发掘的一处夯土台基残高约6米,面积为45米×60米,推测原是一座依夯土墩台而建的高台建筑,其中包括殿堂、过厅、回廊、居室、浴室、仓库等。室内还有火炕、壁炉和供保藏食物用的地窖,台面有较完善的排水设施。通过这些可了解战国后期宫殿的概貌。但它只是宫中一所次要宫殿,咸阳宫的总体布局还不清楚。
秦汉宫殿
秦统一全国后,建造了大批宫殿。据《史记》所载,共计关(指函谷关)内300处,关外400处。关中平原和咸阳周围主要的有:咸阳旧宫,渭水北阪上仿六国宫室的一连串殿宇,咸阳旧宫以南隔渭水在上林苑中建造的信宫(始皇二十七年亦曰咸阳宫,后称极庙,以象天极,是正朝所在,为各处宫殿的中心),骊山北麓为太后所居的甘泉宫,咸阳旧宫北面“北陵”上新建的北宫等 。这些宫殿和周围200里内270所宫观之间,有阁道或甬道相连。后来,又在渭水南另营宏伟的朝宫,别称阿房宫,作为主要朝会之所,但未完成而秦亡。
西汉初期利用秦朝残留的离宫——兴乐宫修筑成长乐宫,随后又在其西面建未央宫,作为正式宫殿,以长乐宫供太后居住。文帝、景帝时期增辟北宫供太子居住。武帝时,在城内北部兴建桂宫、明光宫,并在城西上林苑内营造建章宫。各宫占地大而建筑物布局稀疏,不像明清所建那样密集、严谨。每殿自成一区。汉代的前殿进行大朝会,以东西厢作为日常视事之所。王莽时改未央宫前殿为王路堂,比附《考工记》所载的路寝。建章宫是离宫,是宫与苑结合,兼有朝会、居住、游乐、观赏等多种功能的新宫殿类型。
东汉建都洛阳,先营南宫,后增建北宫,两宫分依都城南墙、北墙,中隔市区,用三条阁道相联,宫中各有前殿。汉末桓帝、灵帝时又增筑东、西宫。
魏晋南北朝宫殿
魏晋时宫殿集中于一区,与城市区分明确。曹魏邺城和孙吴建康城宫殿都集中于城北,宫前道路两侧布置官署。两晋、南北朝宫殿大体相沿,其前殿受汉代东西厢建筑的影响,以主殿太极殿为大朝会之用,两侧建东西堂,处理日常政务。从南朝建康起,各代宫城基本呈南北长的矩形,有中轴线,南面开三门,隋、唐、北宋、金、元的宫城均如此,至明代又改为南面一门。
隋唐宫殿
隋代营大兴城,于宫城前创建皇城,集中官署于内。宫内前朝一反汉至南北朝正殿与东西堂并列,即大朝与常朝横列的布置,追绍《周礼》古意,比附三朝五门南北纵列的布置方式,在中轴线上,于宫南正门内建太极、两仪两组宫殿。唐承隋制,仅改殿门的名称。唐长安大内以宫城正门承天门为外朝,元旦、冬至设宴会,颁布政令,大赦,外国使者来朝等,均在此举行。门内中轴线上建太极、两仪两组宫殿,前者为定期视事的日朝,后者为日常视事的常朝。五门依次是:承天门、嘉德门、太极门、朱明门、两仪门。这种门殿纵列的制度为宋、明、清各朝所因袭,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宫殿布局的典型方式。
唐高宗时在长安城东北外侧御苑内建大明宫。前部中轴线上建三 组宫殿,以含元殿为大朝,宣政殿为日朝(又称“正衙”),紫宸殿为常朝(又称“内衙”)。内廷殿宇则自由布置,并和太液池、蓬莱山的风景区结合,这是汉、魏以来宫与苑结合的传统布局。隋、唐两代,离宫也很兴盛,重要的有麟游仁寿宫(唐改为九成宫)、终南山太和宫(唐改为翠微宫)、唐时的华清宫等。在赴离宫的沿途又建有大量行宫。
宋金元宫殿
北宋汴京宫殿是在原汴州府治的基础上改建而成。宫城面积仅及唐大明宫的1/10左右,官府衙署大部分在宫城外同居民住宅杂处,苑囿也散布城外。宫廷前朝部分仍有三朝。但受面积限制,不能如唐大明宫那样前后建三殿。其宫城正门为宣德门,门内为主殿大庆殿,供朝会大典使用,相当于大朝。其后稍偏西为紫宸殿,是日朝。大庆殿之西有文德殿,称“正衙”。其后有垂拱殿,是常朝。三朝不在一条轴线上。宫城正门宣德楼,下部砖石甃砌,开有五门,金钉朱漆,雕刻龙凤飞云,上列门楼,左右有朵楼和阙,都覆以琉璃瓦,可见北宋宫殿气局虽小,但绚丽华美超过唐代。为了弥补宫前场面局促的缺陷,宣德楼前向南开辟宽阔的大街,街两侧设御廊,街中以杈子(栅栏)和水渠将路面隔成三股道,中间为皇帝御道,两侧可通行人。渠旁植花木,形成宏丽的宫城前导部分,也是金、元、明、清宫前千步廊的滥觞。
金中都宫殿位于明北京城西南,因袭北宋规制,但中轴线上建筑分皇帝正位和皇后正位两大组,由于广泛使用青绿琉璃瓦和汉白玉石,建筑风采绚丽。元大都宫殿在都城南部,分3部分:大内宫城是朝廷所在,在全城中轴线上;宫城之西有太后所居的隆福宫和太子所居的兴圣宫;宫城以北是御苑。宫内继承金中都宫殿在中轴线上建大明殿、延春阁两组,为皇帝、皇后正位。其他殿宇也有不少特色,如在传统汉式殿宇内用毛皮或丝织品作壁障、地衣、不显露墙面、地面和木构架,保持了游牧民族毡包生活习尚;琉璃瓦当时已发展成黄、绿、青、白等多种色彩,又喜用红地金龙装饰;还有畏吾儿殿、棕毛殿和砖石结构建筑,显示了汉、藏、中亚等多民族建筑因素的影响。
明清宫殿
明代曾在三处建造皇宫:南京、中都临濠和北京。南京宫殿始建于元末(1366),宫城在旧城外东北侧钟山西趾的南麓下,填燕雀湖而建,地势有前高后低之弊。但北倚钟山,南临平野,形势显敞,且与旧城区分明确,互不干扰,也无官署与民居杂乱交混的弊病。皇城正门称洪武门,门内御道两侧为中央各部和五军都督府,御道北端有外五龙桥,过桥经承天门、端门,到达宫城正门午门。宫内中轴线上前后建两组宫殿,前为奉天、华盖、谨身三殿,是外朝主殿;后为乾清、坤宁两宫,是内廷主殿左右有东西六宫。这种在中轴线上前后建两组宫殿的布置与金中都、元大都宫殿相同,但它又以外朝三殿比附三朝,以洪武门至奉天殿前的五座门比附五门。明代三朝与唐、宋时期每朝各为一所独立宫院不同,只是在一所宫院中前后相重建三座殿而已。明南京宫殿今只存午门和东西华门的基座。
明北京宫殿建于永乐十五年至十八年(1417~1420),清代时虽屡加改建、重建,但基本格局未变,迄今尚有许多殿宇属于明代遗构,是中国现存最宏伟壮丽的古代建筑群。
清入关前,于1636年在今沈阳市区建宫殿,规模较小,分3路建筑(见沈阳故宫)。入关后虽沿用明故宫,但清帝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等处。苑囿即成为清帝主要居止场所。所以都设外朝、内廷,建有大量殿宇,规模虽不及大内宫阙,但也很可观。秦始皇、汉武帝所开创的离宫制度,在清代苑囿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叁』 唐太宗墓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城西北22.5千米的九嵕山上,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从唐贞观十年(636年)文德皇后长孙氏首葬,到开元二十九年(743年),昭陵建设持续了107年之久,周长60千米,占地面积200平方千米,共有180余座陪葬墓,是关中“唐十八陵”,也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园中规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被誉为“天下名陵”。
昭陵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实物见证,是了解、研究唐代乃至中国君主专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难得的文物宝库。
(3)翠微宫遗址扩展阅读
因病去世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生病(一说是服用天竺长生药导致暴疾),医治最终无效,命李治到金掖门代理国事。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廿六己巳日(649年7月10日),太宗驾崩于终南山上的翠微宫含风殿。初谥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加谥文武圣皇帝,唐玄宗天宝八年(749年)加谥文武大圣皇帝,天宝十三年(754年))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总评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为人所津律乐道,颂扬备至。学界对他的雄才伟略和他对中国历史所作出的重大贡献都给予积极的肯定。李世民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反隋建唐的斗争中起着领导作用,唐太宗玄武门之变的胜利,在客观上对唐初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唐太宗不歧视少数民族,除对突厥的侵扰用兵外,主要是采用怀柔的政治手段处理民族问题,方法妥当,政策开明,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昭陵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唐太宗
『肆』 各个朝代的宫殿都在什么地方
1、秦朝
咸阳宫,秦帝国皇宫,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咸阳市东区
2、隋朝专和唐朝
太极宫,属是隋、唐两代的皇宫。位于长安城中轴线北部,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隋称大兴宫,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改称太极宫。因其为唐帝国的正宫,故又称“京大内”,唐高宗时期修大明宫后改称太极宫为“西内”。
3、宋朝
北宋定都以后,仍沿用五代宫苑旧址,但对五代时期的宫殿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扩建,扩建后的东京宫殿称为大内、宫城。
4、元朝
大安阁建于元至元三年,是忽必烈攻陷南宋汴京后,“取故宋熙春阁材于汴,稍损益之,以为此阁,名曰大安。”元朝皇帝在这里举行重大的朝政典礼,如皇帝登基、接见外国使者等。
5、明朝和清朝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
『伍』 谁知道北宋宫殿的名字,要全,要具体.
北宋宫殿名称:
大庆殿(正殿),又名崇政殿,是举行大典之所。
延和殿:皇帝举行仪式休息处。
垂拱殿:处理政务召见大臣处。
文德殿:皇帝上朝前休息处。
紫宸殿:皇帝祝寿场所。
集英殿:策士进士处。
勤政殿:皇帝寝殿。
福宁殿:皇帝寝殿。
慈宁殿:皇太后起居处。
慈元殿:皇后、嫔妃居处。
延福宫:独立宫区,帝、后游乐之所。
帝王居处的奢华不表现在宫殿上,而多表现在苑囿上。
南宋朝廷借助于临安的山灵水秀,建造了大量的供帝、后闲适生活的场所。南宋的御园较北宋晚期数量更多、更加兴盛。南宋偏安的一百多年中,各朝帝后游玩、享乐,极尽荣华富贵,过着人间仙境的生活。
(5)翠微宫遗址扩展阅读:
北宋皇宫遗址
1981年春,开封市园林部门在龙亭东湖(潘湖)清理湖底淤泥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明周王府和北宋皇宫遗址的部分遗迹,从而揭开了北宋东京城考古的帷幕。
现已相继调查、勘探和发掘了北宋东京外城、内城、皇城三道城墙和城墙上的部分城门以及城内的汴河、蔡河、古州桥等大批重要的遗址,已初步揭开了北宋东京城遗址的神秘面纱,为研究北宋东京城的起源、发展、鼎盛、衰落特别是东京城的布局等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考古资料。
北宋皇宫遗址的发现,拉开了北宋东京城考古工作的帷幕。随后北宋东京城的外城、内城、皇城、金明池、汴河、蔡河等多处重要遗址相继得到勘探发掘,这些发现对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陆』 皇帝后宫宫殿的名称
以清朝为例,宫殿分布:
太后宫:宁圣宫。
皇帝宫:御乾宫,包括养心殿、御雄殿。
皇后宫:坤宁宫,包括正殿、永寿殿、武台殿、舒敬轩、华沐苑、锦墨居、听雪堂、望湘楼。
低位嫔妃居所:储秀宫。包括四殿、六轩、六苑、六堂、六居、六馆、六楼、六斋。
东六宫:
如绘宫:正殿、雅岚殿、惊鸿殿、吟霜轩、初云苑、月夕居、皎月堂、洛影楼。
长信宫:正殿、含德殿、明光殿、绛雪轩、倚梅苑、宁馨居、语樱堂、天巧楼。
昭阳宫:正殿、飞羽殿、玉堂殿、妙云轩、瑾思苑、合欢居、存菊堂、念凤楼。
养德宫:正殿、景福殿、玉芙殿、澄瑞轩、醉花苑、陶然居、妙音堂、浮碧楼。
娴吟宫:正殿、怡和殿、缀锦殿、太平轩、菱荇苑、莹脂居、菱悦堂、云烟楼。
冰泉宫:正殿、漪澜殿、霁月殿、复香轩、云桂苑、流裳居、体仁堂、永畅楼。
西六宫:
建章宫:正殿、永延殿、金华殿、鑫海轩、睿和苑、画眉居、安鹤堂、依晚楼。
毓秀宫:正殿、南薰殿、曦宜殿、云砚轩、飘絮苑、秋水居、摘月堂、紫荆楼。
华阳宫:正殿、倾颜殿、寒香殿、嘉燕轩、暖妆苑、承香居、彬榭堂、琴韵楼。
永宁宫:正殿、鸣鸾殿、平洪殿、书墨轩、晚晴苑、斜阳居、水影堂、沐云楼。
雨蝶宫:正殿、细碟殿、采容殿、醉霞轩、悦璃苑、菲墨居、珍诗堂、花影楼。
雅风宫:正殿、显亲殿、瑶光殿、芙蓉轩、水妍苑、衍庆居、景平堂、崇韵楼。
(6)翠微宫遗址扩展阅读:
紫禁城的整体布局
故宫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
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故宫南北长约960米,东西宽约750米,面积72万多平方米,现存房屋8000多间。它周围有高10米的城墙,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
四面各有一座门,南为午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紫禁城内由外朝、内廷两大部分组成。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东有文华殿,西有武英殿为两翼,是朝廷举行大典的地方。
外朝的后面是内廷,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以及东、西六宫等,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皇帝、后妃们居住的地方。此外,东侧还有宁寿宫区域,是清朝乾隆皇帝为做太上皇退位养老之所。
『柒』 隋唐建筑的宫殿建筑
隋于公元582年在汉长安城的东南建新的都城宫殿,次年建成,其宫称大兴宫;公元605年,隋炀帝又在汉魏洛阳城之西建新都,次年建成,称东京或东都,其宫称紫微宫。这是隋在都城中所建的两所正式宫殿。
唐建国后,沿用隋代都城宫殿,改称大兴宫为太极宫,改紫微宫为洛阳宫或太初宫。公元662年,唐高宗在长安城东北角外附郭建新宫,称大明宫。五十二年后的公元714年,唐玄宗又在长安原兴庆坊建宫,称兴庆宫。这是唐在长安新建的两所宫殿。此外,隋唐两代还建了大量离宫,如隋之江都宫、仁寿宫、汾阳宫,唐之翠微宫、九成宫、上阳宫、合璧宫等。 隋大兴宫即唐改称的太极宫,在长安中轴线北端。近几年已经过勘探,其东西宽2820米,南北深1492米,分为中、东、西三部。中部为皇宫,即大内,东西宽1285米,面积1.92平方公里。东部为太子东宫,宽833米,西部为服务供应部分及作坊掖庭宫,宽703米。大内部分自南而北分朝区、寝区和苑囿三大部分。朝区为处理国政、举行大典的办公区,象征国家政权;寝区是皇帝的住宅,代表家族皇权。朝区正南为宫城正门承天门,是元旦、冬至举行大朝会等大典之处,比附周代宫殿之“大朝”或“外朝”,门外左右建高大的双阙,阙外为朝堂。门内正北为朝区主殿太极殿,是皇帝朔望(初一、十五两日)听政之处,比附周代宫殿之“中朝”或“日朝”。殿四周有廊庑围成巨大的宫院,四面开门,南门为太极门。太极殿一组宫院之东西侧建宫内官署,东侧为门下省、史馆、弘文馆等,西侧为中书省、舍人院等。太极殿后为宫内第一条东西横街,是朝区和寝区的分界线。
横街北即寝区,正中为两仪门,门内即寝区正殿两仪殿,也由廊庑围成矩形宫院。此殿是皇帝隔日见群臣听政之处,比附周代宫殿的“内朝”或“常朝”。两仪殿东有万春殿,西有千秋殿,三殿都各有殿门,由廊庑围成宫院,与两仪殿并列。两仪等殿之北为宫中第二条东西横街,街东端有日华门,街西端有月华门,横街北即后妃居住的寝宫,大臣等不能进入。此部分正中为正殿甘露殿,殿东有神龙殿,殿西有安仁殿,三殿并列,以甘露殿为主,各有殿门廊庑形成独立宫院。前后两列,每列之殿是寝殿的核心,有围墙封闭,其中两仪殿和甘露殿性质上近于一般邸宅的前厅和后堂。甘露殿之北即苑囿,有亭台池沼,其北即宫城北墙,有玄武门通向宫外。在朝区门下省、中书省和寝区日华门、月华门之东西外侧,还各有若干宫院,是宫中次要建筑。朝寝两区各主要门殿承天门、太极门、太极殿、两仪门、两仪殿、甘露门、甘露殿等南北相重,共同形成全宫的中轴线。太极宫各殿宇压在今西安市下,无法做进一步勘探,只能据文献做出平面关系示意图以知概况。 唐大明宫在长安外郭东北角墙外,近几年已经勘探和局部发掘。其平面南宽北窄,近于梯形,南面宽1370米,北面宽1135米,西墙长2256米,东墙不甚规则,面积为3.11平方公里。宫南墙即利用长安外郭北墙东段,宫内布置自南而北大致分四区。最南为深500米左右的广场,其北地势高起15米左右,在高岗前沿建第一座殿含元殿,南临广场。殿东西有横亘全宫的第一道横墙。含元殿后300余米处有宣政殿,东西有横亘全宫的第二道横墙。宣政殿四周有廊庑围成宽约300余米的巨大殿庭。东廊之外为门下省、史馆等,西廊之外为中书省、殿中省,都是中央官署。含元殿是举行大朝会之殿,性质相当于太极宫的承天门。它左右的翔鸾、栖凤二阁实际是双阙,阙外有朝堂,也和承天门外的情况全同。
宣政殿是皇帝每月朔望见群臣之处,相当于太极宫之太极殿,殿左右建官署的情况也相同。自含元殿至宣政殿一段是宫中的朝区。宣政殿之后有紫宸门,门内有紫宸殿,是皇帝隔日见群臣之处,相当于太极宫之两仪殿,为寝区主殿。紫宸殿东有浴堂殿、温室殿,西有延英殿、含象殿,东西并列,是皇帝日常活动之所。紫宸殿北有横街,街北即后妃居住的寝殿区,主殿在紫宸殿北,为蓬莱殿,殿后又有含凉殿,北临太液池。蓬莱、含凉二殿之左右又有若干次要殿,与之东西并列,自成院落。南起紫宸门,北至含凉殿,包括东西次要殿宇,四周有宫墙围绕,形成宫中的寝区。寝区之北为宫中湖泊太液池,池中有岛。池东、西、北三面各建有若干殿宇。池西有麟德殿、大福殿,都是巨大的建筑群,麟德殿是非正式接见和宴会之处;池东有太和殿、清思殿等,是唐帝游乐之所;池北有大角观、玄元皇帝庙、三清殿等,都是道观,因唐崇道教,故宫中多建道教建筑。三清殿等之北即宫北墙,正中为北面正门玄武门。自寝区以北,包括太液池及其周围诸殿,是宫内苑囿区。 大明宫内的含元殿、麟德殿、三清殿、玄武门等都已发掘并进行过复原研究,可以大体上知道它的面貌。
大明宫各殿都下用夯土台基,四周包砌砖石,绕以石栏杆。初期建的含元殿殿身东、北、西三面用夯土承重墙,麟德殿三面各宽一间处用夯土填充,表现出北朝和隋代惯用的土木混合结构建筑的残迹,以后所建各殿即为全木构架建筑,但房屋之墙仍为土筑,不用砖,表面粉刷红或白色。殿之地面铺砖或石,踏步或坡道铺模压花纹砖。建筑之木构部分以土红色为主,上部斗拱用暖色调彩画,门用朱红色,窗棂用绿色,屋顶用黑色渗炭灰瓦,脊及檐口有时用绿色琉璃。晚期建筑遗址曾出土黄、蓝、绿三色琉璃瓦,说明唐代中晚期建筑色彩由简朴凝重向绚丽方向发展。
『捌』 归元寺的历史
1658年,清顺治十五年,浙江僧人白光、主峰创建归元寺;在前朝(明朝)王章甫的葵园旧址基础上建造。
1661年,中院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初建,其后经多次维修;现大雄宝殿是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修。
道光年间,南院主体建筑罗汉堂初建;
1852年,南院毁于兵灾;
1895年,重建南院,1902年完成;
1922年,归元寺兴建了新阁,藏品丰富;
1935年,太虚法师出访缅甸,仰光佛教徒赠予的一尊1吨多重的玉雕释迦牟尼佛像,今供奉于北院藏经阁。这种佛像在中国只有三尊,其他二尊分别列供于北京和上海。
1983年,归元寺被中国国务院确定为汉地全国重点佛教寺院。
(8)翠微宫遗址扩展阅读:
该寺旧有比较稳定的经济来源,其经济实力为(武汉)各寺庙之最,历代护法捐赠过不少田产和山场,供寺庙维修和扩建。每年农历正月间,罗汉堂门庭若市,七月阅焰口忙不暇接,佛事活动收入颇丰。
寺内常住及挂单僧人总有两三百人之多,成为近代鄂、豫、湘三省佛教的传戒中心。年年有定期传戒,一直持续到1948年
院占地17500多平方米(一说4.67公顷),分为中院、南院、北院三组,有藏经阁、大雄宝殿、五百罗汉堂三组主要建筑,殿舍200余间。
现由宝通禅寺隆醒大师担任归元寺方丈。隆醒法师和原主持隆印皆为归元寺老主持昌明大师徒弟,昌明师最后的传法弟子隆智为昌明师晚年所收,俗世修行。
『玖』 中国古代不同的朝代的都城和皇宫分别是什么
1、秦咸阳宫——阿房宫
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皇帝,他的都城位于现在西安市的西北部。咸阳背靠大山,南临渭河。秦始皇的宫殿几乎铺满了整座城市。气吞山河的始皇帝动用了数百万的劳工为他修建宫室,包括为他修建死后的陵墓,耗费了二十多年时间,直到他死在巡游的路上,庞大的建筑工程仍然没有结束。
(9)翠微宫遗址扩展阅读:
古代的五大城市。所指不一。
(1)西汉以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为五都。《前汉书·食货志下》:“遂於长安及五都立五均官,更名长安 东西市令及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市师。”
(2)三国魏以长安、谯、许昌、邺、洛阳为五都。《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改许县为许昌县” 裴松之 注引《魏略》:“改长安、谯、许昌、邺、洛阳为五都。”
(3)唐代五都指的是唐代的五大都城。分别为上都长安,东都洛阳,西都凤翔,南都成都,北都太原。
宫殿建筑,又称宫廷建筑,为传统建筑之精华。古代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突出皇权的威严,满足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规模巨大、气势雄伟的建筑物。这些建筑大都金玉交辉、巍峨壮观。
万象神宫即武则天明堂,于垂拱四年(688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建成,号“万象神宫”,高300尺(今90余米)。富丽堂皇,准许民众入内参观。武太后又令于明堂之北起天堂,以贮夹像,颁《亲享明堂制》。后来武则天称帝,万象神宫成为武周王朝的政治中心,每年举行祭天地的仪式,同时迎接各地使节。
咸阳宫是秦帝国的皇宫,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和西安市部分重叠。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迁都咸阳,开始营建宫室,至迟到秦昭王时,咸阳宫已建成。
最初咸阳宫位于秦都咸阳城的北部阶地上,在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中,不断进行扩建。据记载,该宫“因北陵营殿”,为秦始皇执政“听事”的所在。
公元前202,汉高祖在秦朝兴乐宫的基础上建成的长乐宫,是为汉三宫之一,两年之后建成未央宫于是才把汉朝的都城从栎阳迁都长安。长乐宫是西汉的政治中心,其总体上是由四组宫殿组成:长信殿、长秋殿、永寿殿、永宁殿。长乐宫是汉高祖刘邦处理政务的地方。
在历史上,长乐宫又叫“东宫”。淮阴侯韩信就是被刘邦的老婆吕雉和萧何诱杀在长乐宫的钟室只内。刘邦死后,皇帝移住未央宫。长乐宫就专供太后居住,遂得名。
未央宫在长安城的西南部,是皇帝朝会的地方。始建于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自高祖九年迁朝廷于此,以后一直是西汉王朝政治统治中心。未央宫宫内的主要建筑物有前殿、宣室殿、温室殿、清凉殿、麒麟殿、金华殿、承明殿、高门殿、白虎殿、玉堂殿、宣德殿、椒房殿、昭阳殿、柏梁台、天禄阁、石渠阁等。
大兴宫,是古代传统宫殿建筑,属于隋朝皇宫。隋朝及唐朝初年称为大兴宫,唐睿宗以后称为太极宫,为隋高祖杨坚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兴建,开皇三年建成,由建筑师宇文恺主持修建,为隋朝皇宫。唐睿宗景元元年(公元710年),改称太极宫。宫城坐落在大兴城中轴线北端、大明宫之西。
唐大明宫初建於公元634年,当时,李世民在城东北角禁苑内的龙首塬上修“永安宫”让其父李渊在那里临时消暑,但还未完工,李渊就死去,于是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更名为“大明宫”。龙朔二年(公元662年)重加修建,改名蓬莱宫。
南京故宫,又称南京明故宫、南京紫禁城,是明初的皇宫,如今北京故宫的蓝本。明故宫位于南京城东,占地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是中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宫殿,被称为“世界第一宫殿”。
中国宫殿建筑以北京的故宫为代表。紫禁城,即北京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的宫殿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总面积72万多平方米,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为“殿宇之海”,气魄宏伟,极为壮观。
参考资料:网络-五都
网络-古代皇宫宫殿
『拾』 古代宫殿名字大全
宫殿是古代建筑的精髓,你知道哪些古代宫殿的名字?中和殿,北京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属于明清传统宫殿建筑。位于紫禁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的地方。凡遇皇帝亲祭,如祭天坛、地坛,皇帝于前一日在中和殿阅览祝文。祭先农坛举行亲耕仪式前,还要在此查验种子和农具。哦还有咸阳宫。最初咸阳宫位于秦都咸阳城的北部阶地上,在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中,不断进行扩建。据记载,咸阳宫“因北陵营殿”,为秦始皇执政“听事”的所在。咸阳宫占地面积3.72平方千米,是明清故宫的5倍。
最后一个是储秀宫。它是北京故宫内廷西六宫之一,位于咸福宫之东、翊坤宫之北,是始建于明代的宫殿建筑,明清后妃居住地。储秀宫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前出廊。清咸丰年间,孝钦显皇后(即慈禧太后)入宫后曾居住储秀宫后殿(今丽景轩),并在此生下同治皇帝。清朝退位后,婉容曾居住于此,并在装修陈设中融入西洋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