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家坟遗址
① 无锡有哪些名人古墓值得去看么
有很多墓的,也是值得去看的。
比如位于龙寺生态园内的我国近代思内想家、外交家薛福成容之墓,周边绿树环绕、一对石狮守卫。
还有明代兵部尚书秦金之墓位于胡埭秦尚书湾,此处的水库里露出一块残缺的石龟,并立有秦金墓作为省文保单位、市文保单位及相关介绍的三块石碑。
② 有关萧山的风土人情,民间艺术,文化遗迹,民俗民风(可复制)
旧时萧山城里茶店甚多,最著名的是东门城桥头的东升茶楼,上下两层,横跨城河,是一个十分高雅的去处,可惜毁于日寇的狂轰滥炸。抗战胜利后,茶店又渐渐地多起来,但规模甚小,多为一 间店面,且摆设简陋,从东门到西门的整条狭长直街上少说有十几 家。这些茶店可以用两句话来形容,一叫乌烟瘴气,一叫云雾腾 腾。所谓乌烟瘴气是指其店容。 因多年用木柴烧水,整个店堂被 熏得黝黑,几乎找不到一块白的墙壁,连桌子板凳都呈黑色;烧水 的大小茶壶也黑得一点也看不出紫铜的质地,至于茶具更是积有 长年不除的茶垢;所谓云雾腾腾言其气氛。除店内整天弥漫着沸 水的蒸汽、茶叶的醇香外,更有那满堂的茶客吸着旱烟、纸烟,吞云吐雾。 旧时萧山娱乐场所不多,特别是上了年纪的男人,闲散时更无去处,茶店便成了他们娱乐和休闲的最佳地方。花几分钱,泡一壶粗茶,既可以与茶客海阔天空地漫谈,还可听说书艺人的“大书”, 确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享受。所以上茶店并不是叫喝茶,而是叫 吃茶,这几乎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情。 因此每爿茶店总有一班老茶客,连位置都是相对的固定,并逐渐形成一定的布局。如西桥茶店多为早市,因其主顾大部分是一早上街卖菜卖柴的附近农民,货销后就在茶店内一坐到午,有的索性在茶店门口出售,自己坐在 店内吃茶,讲大话,听别人说三道四。又如长乐茶店等就不同,主 要生意在夜市。因其顾客多为城里的店伙职工,一天劳累后在此 小憩,一边喝茶,一边听书,十分适意。这说书’的很有吸引力,一部 三国可讲两三个月,说得茶客风雨无阻、日日满堂。
③ 秦皇岛历史人物
秦皇岛出了哪些名人
韩愈啊·不知道他叫韩昌黎吗?还有马玉涛,刘秉义,两位老回歌唱家 始皇不是咱秦皇岛人答!·
http://..com/question/5336836.html
http://bbs.qhd.com.cn/dispbbs.asp?boardid=2&id=9697
④ 中国古代历史上谁挖了自己的祖坟
道教认为:宋起之地为归德属于"商星分野",而太原则属于"参星分野",自古参商不相见,这样,当中央政权强盛时,太原地区最后才服从,而当中央政权衰弱时,太原则将最先叛乱,因此,不宜把太原列为方镇。鉴于上述原因,宋太宗决定平毁太原城。
挖祖坟这种事情之所以在历史上屡屡上演,主要是因为风水的原因。人们大都相信,一个家族之所以兴旺发达,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的家族葬到了一块风水宝地。相应的,对于帝王家族而言,他们也相信如果他们的祖坟葬在了龙脉上的话,那么在龙脉的保佑下自己家族的皇位就会千秋万代。如果龙脉断了,或者祖坟被挖了,那么就意味着自己家族和国家的衰落。所以,在古代,不论是王侯显贵,还是普通百姓,都相信陵墓风水的存在。
正因为有这样的心理基础,所以历史上才会屡次出现挖祖坟的事件,其目的就是使被挖祖坟的家族从此一败涂地。当然,对于挖帝王的祖坟,其政治目的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从政治和心理上来打击自己所要反对的帝王。不可否认,挖祖坟的行为和帝王所倡导的道德价值观是不相符合的,但是在中国古代复杂的历史背景之下,却又似乎有着某种合理性。
秦朝一统天下靠霸占周天子墓穴?
处于西陲的秦国之所以能够由一个毫不起眼的国家而一统天下,据说是沾了龙脉风水的光。在此基础上,更为离奇的说法是,秦王占据了周天子的墓穴,所以才使得秦国从此鸿运当头,最终得以一统天下。关于这一说法,其背后的"理论依据"便是,考古学家在考察咸阳塬上的"周陵"时,竟然发现西周王陵和战国秦君墓同穴!
考古队考察了位于咸阳市城北的"周陵",并且探明了周陵外园墙,南陵和北陵共用的陵园园墙以及两陵各自的墓道,还发现了6处建筑遗址、27座外葬坑、161 座陪葬墓。现在的陵墓共有南、北两座,南陵外形为截锥体(即"覆斗状"),平面基本为方形。北陵南距南陵为145.8米,外形基本为截锥体,方锥体略圆,平面基本为方形略圆。两座墓葬形制均为"亚"字形,在封土四面的中部各有墓道一条,平面均为梯形。
一直以来,人们大都相信"周陵"为西周文王、武王墓的合称,南为周文王之陵,北为周武王之陵。不仅如此,考古人员曾于2004年发现了周公庙遗址群,而且相伴随着的是出土了一些甲骨文字,价值非凡,也让考古界更为坚信此处就是西周王陵。
但是,后来随着新考古成果的不断发现,先前所作的推断似乎又动摇了起来。因为考古队在陵园内的地表发现了散落的大量残砖块、瓦片,并在残瓦片的外表上还发现有粗绳纹、细绳纹、篮纹以及素面等。根据有关资料推断,素面圆瓦曾存在于战国早期,到了战国中晚期就已经很少了。结合以往的文献记载以及此次考古的调查勘探成果,有些考古专家认为所谓的"周陵"其时代应为战国晚期某代秦王陵,而非传说中的周王陵。
这些考古专家的理由如下:
第一,历史上的考古文献记载倾向于此处是秦王墓。《集解》引《皇览》曰:"秦武王冢在扶风安陵县西北毕陌中,大冢是也。人以为周文王冢,非也。周文王冢在杜中。"《正义》引《括地志》云:"秦悼武王陵,在雍州咸阳县西北十五里也。"《皇清经解》引孙星衍《毕陌毕原考》云:"毕陌在渭水北,秦文王、武王所葬,即今咸阳之陵,先诸书甚明,其误自宋人始。"
第二,根据陵园的布局分析,这座墓符合秦墓规制。因为墓为东西方向,东西方向的"亚 "字字形符合战国晚期秦王墓的特点。此外,根据陪葬坑内所陈列器物的次序比较混乱等情况来判断,墓葬应该不是西汉时期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考古过程当中还发现了一些青铜器,根据其纹路等特征被专家鉴定为战国晚秦时期的器物。
鉴于以上理由,这些考古专家认为,所谓的"周陵"其实应该为"秦悼武王或者秦惠文王"的墓。既然"周陵"并非周王陵墓,那么周陵到底在哪里呢?
一般来说,周朝之后的陵一般有封土,历史文献对此记载也很多。但是,周王陵则是不树不封的,而文献对此也少有记载,因此寻找的难度很大。所以,综合分析这几种情况来看,最大的可能是,最初的墓穴原址是周王的陵墓,因为他们不树不封,所以战国时期的秦王又在其上修建了自己的陵墓,由此便造成了同穴的特有历史现象。
随着问题的日趋明朗,一些风水术士也就有了占墓穴讨鸿运的说法。而且战国后期的发展趋势也似乎印证了这一点,偏安一隅的秦国在不占据天时、地利的情况下,竟然一举消灭了其他列国而一统天下。如果真是因为陵墓风水的话,那么秦始皇真应该谢谢他的老祖宗了。
秦始皇改地名断"王气"?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总担心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被别人给抢了去。当他听方士说,统治天下者,皆因祖陵葬在龙脉上。于是,为了使他的统治能够绵延千秋万代,秦始皇想尽了各种招数在全国各地来挖掘龙脉,以避免有人再度称王称帝。但是却事与愿违,造成了天怒人怨,天下大乱。很快,人们揭竿而起,奋起反秦,秦朝也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短命王朝。
那么,秦始皇又是如何在各地兴师动众乱挖龙脉的呢?
春秋战国时代,丹阳是楚国的属地。公元前222年,秦始皇平定楚国江南地带,并设置会稽郡,管辖今江苏东南部和浙江东部,丹阳也被改为了云阳县。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云阳县邑,不知让秦始皇费了多少心思,甚至不惜代价地来破坏此地的"王气"。
原来,秦始皇这样做是有他的原因的。当初,他在东巡路过丹阳境界时,随从史官便占卜称:云阳有"王气"。因而,秦始皇很是害怕丹阳会出皇帝来争夺他的江山,所以就立即下旨来破掉丹阳的"风水"。这其中的一个"举措",就是将带有"王气"的"云阳"县名改为"曲阿"。第二个举措,就是将"会稽驰道"经过丹阳的地段改得弯弯曲曲"截直道使曲",也就是故意把直道修成弯道,其目的也是为了破丹阳的"王气"。
这名字也改了,道路也弄完了,但是方士的预言最终还是不幸应验了。在秦始皇死后的430年(222年),丹阳出了第一位皇帝--三国吴大帝孙权。孙权原籍浙江富阳,后祖辈移居曲阿(今丹阳司徒镇),祖父孙钟在丹阳司徒以种瓜为生,死后被葬于司徒白鹤山,其父孙坚死后被葬于丹阳司徒吴陵港,墓叫"高陵"。到了南朝,丹阳又出了两代开国皇帝。其中的一位是萧道成,字绍伯,小名斗将,是南朝齐高帝,丹阳访仙镇萧家巷人,享年56岁,死后被葬于丹阳胡桥狮子湾"泰和陵"。另一位便是萧衍,字叔达,史称梁武帝,也是丹阳访仙镇萧家巷人,549年在一场大祸中身亡,享年85岁,被葬于丹阳荆林三村巷"修陵"。
项羽一把火是否烧掉秦朝龙脉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国富力强后,自栎阳迁都至距现咸阳市东北二十里的古都咸阳。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天下十二万户富豪迁到此地,设置成帝都,对都城规模,秦始皇一再扩大,并建造"东西五里,南北千丈"、可容坐万人,一直到秦朝灭亡也未建完的阿房宫。
在风水学家看来,咸阳城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它以九峻山为祖脉,以渭河平原为明堂,以渭水为朱雀,关住了九峻山的来气而聚成正穴。这样,咸阳介于九塔山以南,渭河以北,山水相互映照。同时,由于九峻山主脉的高大特异,加上秦始皇坐天下于此地,于是秦始皇仿效紫微宫,建造宫室145种,著名的有信宫、甘泉宫、兴乐宫等宫殿。咸阳宫可谓殿宇林立、楼阁相属、曲廊幽径、花香景深。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又下令征发刑徒七十余万人伐运四川、湖北等地的木材,开凿北山的石料,在故周都城丰、镐之间渭河以南的皇家园林上林苑中,仿集天下的建筑之精英灵秀,营造一座新朝宫。这座朝宫便是后来被称为阿房宫的著名宫殿。秦始皇还把渭水引入都内,象征天河,以皇宫标示北极星,告知世人咸阳是帝都,宫殿是天子的住所不可动摇,把整个都城建成一个宇宙图式。不仅如此,秦始皇死后把自己的皇陵选择建在渭河平原东北的临潼,南依骊山、北跨渭河,形成气度不凡的皇家气派。
但是,有人却说,秦始皇依靠龙脉,附之以阿房宫等宫殿的宏伟设计却被项羽一把火烧了个精光,这是真的吗?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姓项名籍,字羽,古代中国著名将领及政治人物,秦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人,秦末时被楚怀王封为鲁公,在公元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统率楚军大破秦军,之后"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唐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更是以浓墨重彩地描写了阿房宫后,无限感慨地歌咏:"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为了寻找项羽火烧秦宫的证据,2002年考古学家来到今陕西西安西郊三桥镇以南,东起巨家庄,西至古城村的阿房宫遗址上,开始了探索。虽然采用多种先进的设备和方法,但是,结果却出乎人们的意料:没有发现阿房宫被火烧的痕迹。会不会因为两千多年过去了,无数次风霜雨雪的侵袭,已经把大火留下的痕迹抹去了呢?为了进行比较,阿房宫考古队来到了汉代长乐宫的遗址,东汉末年,长乐宫也和汉代其他宫殿一样,逃不过被焚毁的命运,两千多年过去了,这里被火烧过的痕迹却仍然历历在目。
那么,是不是流传了两千年的西楚霸王项羽的军队入关以后,移恨于物,将阿房宫及所有附属建筑纵火焚烧,化为灰烬的说法不真实呢?
考古学家发现,人们通常所说的阿房宫遗址实际上是阿房宫的前殿遗址,阿房宫前殿遗址夯土台基东西1270米、南北426米,台基上面西、北、东三面已有夯筑土墙,墙顶部有瓦的铺设;夯土台基上面没有建筑南墙。三面墙里面没有发现秦代文化层和秦代宫殿建筑遗迹。从路土分布的情况来看,人们是把夯筑台基用土从南面运到北面,再从北面开始往南逐渐夯筑台基。专家就此大胆地推测,阿房宫的所有工程只有前殿建成了台基,其他工程尚未动工,阿房宫没有建成,也没有像史书记载那样被项羽放火焚烧!
我们翻看历史可以发现,《史记 .秦始皇本纪》载:"项籍为从长,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项羽是对咸阳采取了烧、杀、抢虏的政策,然而这里并没有明确提到火烧阿房宫。《史记.项羽本纪》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在这里也只字未提火烧阿房宫。火烧的很可能是秦朝的其他宫殿。《史记》中的另一条记载也从侧面证明阿房宫并未建成:"四月,秦二世还至咸阳,曰:‘先帝为咸阳朝廷小,故营阿房宫。为室堂未就,会上崩,罢其作者,复土郦山。郦山事大毕,今释阿房宫弗就,则是章先帝举事过也。""""复作阿房宫。"但是,这年七月陈涉、吴广就反了。前后就这么点时间,显然建不成阿房宫。
既然阿房宫连前殿都没有建成,前殿夯土台基上面没有宫殿建筑,项羽也就没有必要渡过渭河来放火烧一个没有宫殿建筑的夯土台子,所以传说认为项羽烧了阿房宫是错误的!项羽虽然没有烧阿房宫,火烧秦始皇依据龙脉所建的咸阳城其他宫殿却是不争的事实。
派人挖了李唐祖坟的隋炀帝
隋炀帝杨广杀父继位,成为隋朝的第二代皇帝。登上皇帝宝座以后,隋炀帝本性显露,对民众实行残酷的暴政,激起了天下人的公愤。于是,各地起义军风起云涌,其中一支便是太原的李渊家族领导的。
在得知李渊家族反隋的消息以后,隋炀帝深知李渊家族实力雄厚,他不去反思自己的暴政,反而幻想用挖断李渊家族龙脉的方式来打击李氏,然而,他不仅没有找到,还落了个死于非命的下场,真是可悲可叹。
李渊起兵以后,他向长安民众"约法十二条",除此之外,大隋各项苛刻的法令也都被废除了。当时,隋大臣阴世师、骨仪等按照凡是犯上作乱者都要发掘他的祖坟、污辱他的祖先的法令,命令京兆尹寻找李渊的五服祖墓所在地,将其全部挖掘开来,并将尸骨抛在野地里。李渊对此非常痛心,每一提及必定流泪。
据说阴世师,颇懂阴阳风水,在派兵士去挖李渊在河东老家的祖坟那天下午,当兵士刚挖开李渊祖父李虎的坟墓,突然,从中跃出一条硕大的青蛇,蛇身有水桶粗,那蛇高昂起头,"哧哧--"地呼啸着冲向兵士们,兵士们纷纷闪开,阴世师挥剑上前,不料蟒蛇吐出一团雾气,阴世师当时便昏倒在地。当时,在蟒蛇身边还有大小不一的三条青蛇和二只金蟾,四散逃避,兵士们的赶杀,一只金蟾跑开了,其余的则全被隋军的刀剑杀死了。当李渊的军队攻克长安以后,投降的兵士供认了阴世师的恶行,李渊悲愤不已,立即命陇西公李建成把阴世师等人斩杀于朱雀道。
虽然李渊的祖坟被挖掘了,但是隋朝的天下仍然在农民起义和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双重合力下走向了终结,而最终修成正果的则是李渊、李世民父子。
北宋为钉破太原龙脉,火烧水灌太原城
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病死,七岁的恭帝继位,时任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的赵匡胤掌握了军权。翌年正月初,赵匡胤在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并率军入开封,胁迫周恭帝禅位,夺取了皇位。因赵匡胤所领的归德军驻在宋州,所以建国号为宋,定都于开封。史称北宋。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自唐末而形成的四分五裂的局面,使中国又归于统一并逐渐进入中国经济、文化、科技的鼎盛时期。唐朝最盛时有五千多万人口,宋朝人口最盛时突破一亿。宋人有曰:"生民以来,能济登兹者,未有如大宋之隆也。"
在宋朝建立之初,为使宋王朝能长治久安,而不致成为继五代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北宋王朝除了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针,大力实施"强干弱枝"政策之外,还致力于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特别是当宋太宗听说,当时仍被北汉统治的晋阳出过好几个皇帝,是个"龙城"之后,更是亲自带兵攻下太原城,并火烧太原城,再水灌太原城......
太原古称晋阳,它西依悬瓮山、东临汾河水,地势十分险要,城堡十分坚固。晋阳城城池坚固,唐以后的五代,这里几度被一些野心军阀作为割据称雄的堡垒,称王称霸,自立为帝。太原经历了后唐、后晋、后汉、北汉等几个王朝。
979 年,宋太宗亲率大军,来到太原城下指挥攻城。晋阳城高大坚固,使得宋军损失惨重,内外马步军都军头王廷义,殿前指挥使部虞侯石汉卿阵亡,大将李汉琼、荆嗣、呼延赞、韩起重伤,以下将士伤亡者更多不胜数。当时,主要是由于宋已统一中原,平定南方,倾全力攻晋阳一城,晋阳孤城难守,北汉主才不得已降宋。自此,北汉十州全部归入宋的版图。五代十国时期最后一个分裂的小王朝被消灭了。
太原城被攻破之后,宋太宗赵光义决定平毁太原城,这是出于多方面考虑的。首先是晋阳城城池坚固,易守难攻,宋军强攻晋阳造成损兵折将,损失惨重,故宋太宗决心彻底平毁晋阳城以消心头之恨。其次是当时的李唐是从晋阳起兵而夺取天下,到唐末五代一些割据者又据晋阳争夺天下,或抗衡中原王朝,望气者认为晋阳有王者之气,这是宋太宗要严加防范的。再次是宋太宗继位时,多有道教人物相助、道教观天象认为:宋起之地为归德(今河南商丘市)属于"商星分野",而太原则属于"参星分野",自古参商不相见,这样,当中央政权强盛时,太原地区最后才服从,而当中央政权衰弱时,太原则将最先叛乱,因此,不宜把太原列为方镇,应当降低它的等级。鉴于上述原因,宋太宗决定平毁太原城,让居民迁往汾水东的新城,把新设立的并州府迁到榆次。居民出城后,宋太宗下令放火,"万炬皆发,宫寺民舍,一日俱尽"。第二年四月,宋太宗又封堵汾水、晋祠水,灌入太原。古太原城经此火烧、水灌,变为一片废墟。往日被誉为"锦绣太原城",并已逾千年的大都会便不复存在了。
太原旧城被毁后,宋太宗又命将太原治所从榆次迁到唐明镇(即今太原市)。逃出城的百姓逐渐聚集到这里定居下来。由于此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982年(宋太平兴国七年),宋太宗赵光义派三交都部署潘美在唐明镇的基础上,扩大范围,修筑城墙,兴建太原城。宋初修建的太原城是一座土城,城池周长5.28公里。筑四门:" 东曰朝曦;南曰开远;西曰金肃;北曰怀德。城西南至现迎泽大街北边,西至现新建路东边,后小河、东后小河是当时北面东边的城壕。据说赵宋在新修太原城街道时,都筑成丁字街,取其谐音,"钉"破"龙脉",使太原不再出现"真龙天子",危及赵宋天下。并忌讳使用"晋阳"、"太原"名称,而设为紧州军事,派潘美、杨业把守。
金代诗人元好问《过晋阳故城书事》在讲到此事时说:"南人鬼巫好机祥,万夫畚铺开连冈。官街十字改丁字,钉破并州渠亦亡。"旧的晋阳城平毁了,但太原的战略地位并没有变,当时辽据大同,建辽契丹又为游牧民族,其骑兵可以随时南下太原,太原街道修成"丁"字形对阻遏辽骑兵的驰骋是起了积极作用的。
李自成与崇祯互断龙脉便宜了多尔衮?
李自成(1606~1645年),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他率领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城,逼死了明崇祯皇帝,建立了大顺政权,但不久农民起义军就在吴三桂和满清军队的联合夹击下败亡,李自成也死于非命。有人说李自成和崇祯的两败俱伤是因为互断了对方的龙脉,才使满清的多尔衮捡了一个大便宜,这是怎么一回事?
关于明皇族朱氏的龙脉之说,据《朱元璋系年要目》介绍,朱元璋祖居江苏省句容县通德乡朱家巷。元朝初期,为了逃避官府的苦役,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就携带全家老小,逃到泗州、盱眙一带,居住在古泗州城北13里的孙家岗。
王文禄《龙兴寺记》记载着这样一个传说:杨家墩家有个洼窝,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经常卧于其处。有一次,一个道士路过此处,见了这个地势说:"葬于此处,后代可出天子。"
道士的徒弟追问原因,道士说:"你若是不信,就拿个枯树枝栽在这儿,十天之内就能起死复生",朱初一偷偷试验了一下,果真如此,于是把道士的话告诉了朱元璋的父亲朱世珍。十年后,泰定四年(1327年)朱初一病死,如道士所言,葬于此。半年后,朱世珍妻陈氏即怀了朱元璋。至正十二年(1352年),朱元璋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一路登上皇帝之位,1386年,朱元璋命皇太子朱标,带领文武群臣和工匠,到泗州城北杨家墩,开始修建祖陵。以后陆续增修,经过 28年,耗费大量资金,到永乐十一年(1413年)才把他的高祖、曾祖、祖父三代的陵墓全部修建成功。至此,杨家墩改称明祖陵。李自成攻破此处后,为了破坏明朝的龙脉,将明祖陵破坏的一塌糊涂。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为了打击李自成起义军,崇祯皇帝竟然也派人挖了李自成的祖坟。
李自成是陕西米脂县人,从小苦大仇深,和一些穷苦百姓参加了高迎祥领导的起义军。后来因为作战勇敢和有智慧,得到高迎祥的赏识,最后,接替高迎祥成为起义军首领,所到之处,百姓云集响应,一时间朱家天下摇摇欲坠,李氏"帝王之相"隐隐可见。当此之时,崇祯帝不知听了何人建议,希冀用伐掘李自成祖坟的办法断其 "龙脉",泄其"王气",以使"贼势当自破矣",从而挽大厦于将倒。崇祯十五年(1642年)正月初八,接到崇祯皇帝密旨的陕西总督汪乔年命延安府米脂县县令边大绶等人进山寻找李自成的祖、父的墓地。
⑤ 印度最古老的古塔都有哪些
中国十大名塔1 山西飞虹塔 飞虹塔在山西洪洞县一座小山顶上的广胜上寺广胜寺内,重建于明正德十年至嘉靖六年间(1515~1527),为砖砌楼阁式塔,八角十三层,通高47米。外形轮廓由下至上逐层收缩,形如锥体。塔身用砖砌,外镶黄、绿、蓝三色琉璃烧制的屋宇、神龛、斗拱、莲瓣、角柱、栏杆、花罩及盘龙、人物、鸟兽和各种花卉图案,把塔身装饰得绚丽多姿,金碧辉煌。塔底层设有回廊,回廊南面入口处突出一间二层屋。底层塔心室内有非常华丽的琉璃藻井。飞虹塔轮廓线不是魏晋隋唐以来常见的柔和的抛物线,而是一条直线,比较僵直,但铺满全塔的琉璃贴面反映了山西民间高超的琉璃烧造技艺。 塔中空,有踏道翻转,可攀登而上,设计十分巧妙,为我国琉璃塔中的代表作。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临汾盆地八级地震,此塔安然无恙。 2 登封嵩岳寺塔 嵩岳寺塔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该塔位于登封县城西北约6公里,太室山南麓的嵩岳寺内,建于北魏孝明帝正光元(520年),距今已有1470年的历史。 嵩岳寺塔上下浑砖砌就,层叠布以密檐,外涂白灰,内为楼阁式,外为密檐式,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多角形密檐式砖塔。总高41米左右,周长33.72米,塔身呈平面等边十二角形,中央塔室为正八角形,塔室宽7.6米,底层砖砌塔壁厚2.45米,这样的十二边形塔在中国现存的数百座砖塔中,是绝无仅有的。同时,这种密檐形式在南北朝期间也是少见的。该塔不仅以其独特的平面型制而闻名,而且还以其优美的体形轮廓而著称于世。整个塔室上下贯通,呈圆筒状。塔室之内,原置佛台佛像,供和尚和香客绕塔做佛事之用。全塔刚劲雄伟,轻快秀丽,建筑工艺极为精巧。该塔虽高大挺拔,但却是用砖和黄泥粘砌而成,塔砖小而且簿,历经千余年风霜雨露侵蚀而依然坚固不坏,至今保存完好,充分证明我国古代建筑工艺之高妙。嵩岳寺塔无论在建筑艺术上,还是在建筑技术方面,都是中国和世界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件珍品。 3 大理千寻塔 大理三塔在大理城西郊的洱海之滨,原是崇圣寺的一部分,现寺已无存,塔却依然屹立如故。一九二五年大理地区发生大地震,城内外房屋几乎全部倒塌,但距大理城只有1 华里的三塔,却安然无恙。 大塔又名千寻塔,高69.13米,是座方形密檐式的砖塔,共有16层,造型与西安小雁塔相似,为唐代典型的塔式之一。塔心中空,在古代有井字形楼梯,可以供人攀登。塔顶四角各有一只铜铸的金鹏鸟,传说用以镇压洱海中的水妖水怪。自塔顶向东眺望,洱海胜景尽入眼底。现在楼梯已坏,游人已不能登上塔顶了。塔前照壁上镶有大理石镌刻“永镇山川”四字,字体苍劲有力。 分立在大塔两侧的南、北两小塔,是一对八角形的砖塔。 三塔浑然一体,气势雄伟,具有古朴的民族风格。 关于三塔的修建年代,说法颇多,一般公认千寻塔建于唐代 南诏国时期。前几年在修塔时,取塔内的木料进行碳性放射年代测定,建塔的年代又远于唐代,但就其修建三塔的经济基础和技术条件看,只有在南诏晚蜞遥开成年间方有可能。南、北二塔是在大塔修好后增修的,大约建于宋徽宗时。 由于三塔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1975年维修三塔时,把千寻塔外表的贴砖拆去,又在塔身的隐蔽部位加了钢箍,对裂缝灌了水泥浆,使古塔得到加固,又修复了塔刹,使它恢复了明代以前的原貌。 4 应县释迦塔 中国辽代高层木结构佛塔。在山西省应县城内西北隅佛宫寺内。因塔内供释迦佛,故名。又因塔身全是木 制构件叠架而成,所以俗称应县木塔。佛宫寺建于辽代, 历代重修,现存牌坊、钟鼓楼、大雄宝殿、配殿等均经 明清改制,惟辽清宁二年(1056)建造的释迦塔巍然独存, 后金明昌二至六年(1191~1195)曾予加固性补修,但原 状未变,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全木结构高层塔式 建筑。1933年中国营造学社对木塔进行考察研究,1935 年实地测绘,1962年文物出版社又曾予以补测考察,古 建研究专家陈明达编著了《应县木塔》。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 西安大雁塔 大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建于唐代,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国务院于1961年颁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玄奘大法师从印度取经回来后,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因仿印度雁塔样式的修建故名雁塔。由于后来又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为了区别,人们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荐福寺塔叫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约45米,高约5米的台基上。塔七层,底层边长25米由地面至塔顶高64米。塔身用砖砌成,磨砖对缝坚固异常。塔内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长安风貌尽收眼底。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桅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塔南门两侧的砖龛内,嵌有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述三藏圣教序记》两块石碑。唐末以后,寺院屡道兵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巍然独存。另一说,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内,故又名慈恩寺塔。慈恩寺是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题记,仅明清时期的题名碑就有二百余通。至今,大雁塔仍是古城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也是闻名中外的胜迹。 6 杭州雷峰塔 雷峰塔原建造在雷峰上,位于杭州西湖南岸南屏山日慧峰下净慈寺前。雷峰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濒湖勃然隆起,林木葱郁。雷峰塔相传是吴越王为庆祝黄妃得子而建的,故初名“黄妃塔”。但民间因塔在雷峰之上,均呼之为雷峰塔。原塔共七层,重檐飞栋,窗户洞达,十分壮观。 雷峰塔曾是西湖的标志性景点,旧时雷峰塔与北山的保俶塔,一南一北,隔湖相对,有“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之誉,西湖上亦呈现出“一湖映双塔,南北相对峙”的美景。每当夕阳西下,塔影横空,别有一番景色,故被称为“雷峰夕照”。至明朝嘉靖年间,塔外部楼廊被倭寇烧毁。塔基砖被迷信者盗窃,致使塔于1924年9月25日倾圮。清朝许承祖曾作诗云:“黄妃古塔势穹窿,苍翠藤萝兀倚空。奇景那知缘劫火,弧峰斜映夕阳红。”雷峰塔倒塌之后,不仅作为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成了空名,而且“南山之景全虚”,连山名也换成了夕照山。 7 苏州虎丘塔 世界闻名的虎丘塔在苏州西北七公里处,高高耸立于景色幽雅的虎丘山巅,是苏州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塔,由于风格与同一时期建的杭州雷峰塔相似,被誉为江南二古塔。被喻为中国比萨塔。 虎丘塔是云岩寺的塔,称云岩寺塔。该塔始建于五代周显德六年(959年),建成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据记载,隋文帝就曾在此建塔,但那是座木塔,现虎丘塔即在木塔原址上建筑的。高七层,塔身平面呈八角形,是一座砖身木檐仿楼阁形宝塔。由于从宋代到清末曾遭到多次火灾,因而顶部和木檐都遭到了毁坏,原来的高度已无法知道。据有关专家调查,虎丘塔在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改建第七层时,发现明显倾斜。当时曾将此位置略向相反方向校正,以改变重心,纠正倾斜,也曾起过一定的作用。但近300多年来塔身倾斜还在继续发展中,可能是由于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所引起的。现在看到的虎丘塔已是座斜塔,据初步测量,塔顶部中心点距塔中心垂直线已达2.34米,斜度为2.48度。 杭州雷峰塔已经倒塌,建于公元961年的虎丘塔还依然矗立着,已有1000多年历史。今天,这座耸立于虎丘山巅的千年古塔,已成为古城苏州的标志,被誉为"吴中第一名胜"。 这真是: 沧浪网狮拙政园,天岩北寺虎丘山。 蔚林双塔枫桥夜,美景长留天地间。 8 杭州六和塔 六和塔位于杭州钱塘江畔月轮山上,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宣和五年,塔被烧毁。南宋绍兴二十四年重建,清光绪二十五年重修塔外木结构部分。1961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和塔的名字来源于佛教的“六和敬”,当时建造的目的是用以镇压钱塘江的江潮。塔高59.89米,其建造风格非常独特,塔内部砖石结构分七层,外部木结构为8面13层。清乾隆帝曾为六和塔每层题字,分别为:初地坚固,二谛俱融、三明净域、四天宝纲、五云覆盖、六鳖负载、七宝庄严。 六和塔外形雍容大度,气宇不凡,曾有人评价杭州的三座名塔:六和塔如将军,保俶塔如美人,雷峰塔如老衲。从六和塔内向江面眺望,可看到壮观的钱塘江大桥和宽阔的江面。 90年代在六和塔近旁新建“中华古塔博览苑”,将中国各地著名的塔缩微雕刻而成,集中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成就。 9 苏州报恩寺塔 又称北寺塔,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内北部偏西报恩寺中(人民路652号),又称北寺塔。塔高9层(76米),占地1.3亩。该塔号称“吴中第一古刹”。1957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报恩寺俗称北寺,是苏州最古老的佛寺,距今已1700多年。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年间(公元238-251年),相传是孙权母亲吴太夫人舍宅而建,古称通玄寺。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改为开元寺。五代北周显德年间(公元954-959年)重建,易名为报恩寺。 报恩寺塔是中国楼阁式佛塔,传始建于三国吴,南朝梁(公元502-557年)时建有11层塔,北宋焚;元丰(1078~1085)年间重建为9层,南宋初建炎四年(1130)在宋金战中复毁;南宋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改建成八面九层宝塔,现存北寺塔的砖结构塔身就是构筑于当时的原物。塔身的木构部分为清末重修,已不全是原貌。此塔曾刻入南宋绍定四年(1229)的《平江图》碑中。塔正当平江(即今苏州)最主要的南北向大街北端,成为大街的对景。 寺南向,塔在大殿以北中轴线上,八角9层,砖身木檐混合结构。砖构双层套筒塔身,在内、外塔壁之间为回廊,内壁之中为方形塔心室,经由2或4条过道通向回廊,梯级设在回廊中。回廊地面为木楼板上铺砖,楼板由下层内、外壁伸出的叠涩砖支承。回廊、塔心室和过道均以砖砌出仿木结构的壁柱、斗拱或藻井。塔外各层塔身以砖柱分为3间,当心间设门,塔身以下为木结构平座回廊,绕以栏杆,栏杆柱升起承托塔身上的木檐,柱分每面为3间。底层之檐在重修时被接长成为副阶。全塔连同铁制塔刹共高约76米,其中塔刹占全高约1/5,底层副阶柱处平面直径约30米,外壁处直径17米。尺度巨大,但比例并不壮硕,翘起甚高的屋角、瘦长的塔刹,使全塔在宏伟中又蕴含着秀逸的风姿。 10 开封铁塔 铁塔位于河南省开封城内东北隅铁塔公园内。她以精湛绝妙的建筑艺术和雄伟秀丽的修长身姿而驰名中外,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塔”。 铁塔建于北宋皇元年(1049年),该塔因当年建筑在开宝寺内,称开宝寺塔,又因塔全部用褐色琉璃砖砌成,远看近似铁色,故人们又谷称铁塔。铁塔的前身是一座木塔,系中国北宋时期著名建筑学家喻浩为供奉佛祖释伽牟尼佛舍利而建造的。据说;他经过八年的构思设计和建造,终于在端拱二年(989年)把这座塔建成。初建成的塔向北倾斜,有人问他缘由,他说京师地平无山,又多西北风,离此地不远又有大河流过,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塔受风力作用和河水浸岸的影响,塔就自然会直过来了,并预言此铁塔可存七百年不会倒塌。可惜这个木塔在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夏天,便被雷火所焚,仅存五十多年。到了皇元年,宋仁宗下诏在距此不远的夷山上,仿照木塔的式样,建造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座铁色琉璃砖塔。 铁塔现高56.88米,为八角十三层,是国内现在琉璃塔中最高大的一座,它完全用了中国木质结构的形式,塔向修长,高大雄伟,通体遍砌彩色琉璃砖,砖面蚀以栩栩如生的飞天、佛像、伎乐、花卉等,图案达50多种。令人惊奇的是塔为仿木砖质结构,但塔砖如同斧凿的木料一样,个个有榫有眼,有沟有槽,垒砌起来严密合缝。据统计,塔的外部采用经过精密设计的二十八种标准砖型加工合成。塔身设窗,一层北、二层南、三层西、四层东以此类推为明窗,其他为盲窗。环挂在檐下的104个铃铎,每当风度云穿时,悠然而动,象是在合奏一首优美的乐曲。塔内有砖砌蹬道168级,绕塔心柱盘旋而上,游人可沿此道扶壁而上,直达塔顶。登上塔顶极目远望,可见大地如茵,黄河似带,游人至此,顿觉飘然如在天外。 铁塔建成近千年,历尽沧桑,仅史有记载的就遭地震38次、冰雹10,风灾19次,水患6次,尤其是1938年日军曾用飞机、大炮进行轰炸,但铁塔仍巍然屹立,坚固异常。 在铁塔西百米处,是一座重檐伟阁漆栋画梁的大殿,碧瓦迎日,脊兽成列,蔚然壮观,殿长、石狮雄立,殿周围24根大柱抱厦而矗,这就是铁塔公园中最大的殿宇接引佛殿,殿内接引佛像身高5.14米,重12吨,全部由铜铸成,佛像面目慈善,仪态庄严,金粉饰身,左手抚心,右手下垂,赤足立在莲花台上,随时准备引导佛教徒中修行有成的人到西天极乐世界中去。佛像周围的殿壁绘制有大型壁画“西天极乐世界图”,上有大小佛像70多尊,图中有慈眉善眼的菩萨,婀娜多姿的彩女,手托花盘的仙娥,舞姿轻盈的飞天等,锦衣广带,彩绦飘飞,笙萧婉转,鹤舞鹿鸣,一派温馨和谐的天国胜景。 铁塔以东是三十年代建立的佛学院遗址,现分别为铁塔历史文物陈列室和喻浩纪念亭,陈列室中有白玉琢成的释迦牟尼佛从像一尊,此佛面润肌滑,含笑吟吟,恍若生人。 公园近几年整修了铁塔湖,修建了水中连廊,亭台水榭,设置了游船,园内修建了假山、喷泉,供游人观赏游玩。.1塔的起源 印度佛教建筑窣堵坡和中国的传统建筑楼阁是塔的两大源头。 (1)窣堵坡: 印度的窣堵坡原是埋葬佛祖释迦牟尼火化后留下的舍利的一种佛教建筑,梵文称“窣堵坡”(Stupa),就是坟冢的意思。开始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在佛出生、涅盘的地方都要建塔,随着佛教在各地的发展,在佛教盛行的地方也建起很多塔,争相供奉佛舍利。后来塔也成为高僧圆寂后埋藏舍利的建筑。 (2)楼阁: 阁楼一名重楼,重楼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出现,但由于年代久远,至今已经没有两汉以前的楼阁建筑实物存在。了解中土重楼的具体情况,除了通过历史文献的分析之外,两汉时期墓葬中殉葬的冥器和墓室壁画是很好的资料。冥器中的重楼多为陶土烧制的2-3层的木结构建筑模型,多有斗拱作为支撑结构,各层分布平坐和檐,建筑有门窗等精细结构,建筑平面大多为正方形。汉代冥器重楼模型的结构特征与魏晋之后木塔的建筑结构有着明显的源流关系。
⑥ 萧太后的坟墓在什么地方
墓在今锦州复北镇的医巫闾山下。制
《辽史》记载,辽国景宗和萧太后的合葬墓在今锦州北镇的医巫闾山下,名为乾陵。根据《辽史》记载的地理位置,乾陵应该就在龙岗村附近。
古墓的附近已经挖掘出了陪葬墓的墓志铭,而墓穴的下方,也就是村落之内,有两处高高隆起的墓穴,经确认是萧太后的两个孙子。
根据辽国祖制,后代的墓穴要在长辈墓穴的下方,根据这个规矩,辽景宗的墓地应该在龙岗山的顶端。
(6)萧家坟遗址扩展阅读
内蒙古多伦县出土了《故贵妃萧氏玄堂志铭》,该墓志中记载了贵妃的身世,考古专家综合墓志内容并翻检多方史料,考证墓主人的身份为辽圣宗贵妃,墓主人与辽圣宗为“甥舅婚”,并与辽圣宗育有一男两女,其父为与宋作战的辽代名将萧排押。
《辽史》有传,母亲是萧太后宠爱的女儿魏国公主。另外,该墓志的作者张干,也是辽史中有记载的汉族官员。
盖志庸认为,最新确认的墓主人身份,对辽代家族谱系关系有极大的补充作用,同时为《辽史》研究起到了补阙作用,其价值与意义堪比之前轰动一时的海昏侯墓葬发掘。
⑦ 历史文化名城之南京有哪些历史遗迹
有:南唐二陵 、明孝陵、六合文庙、夫子庙、鸡鸣寺等。
1、南唐二陵
南唐二陵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祖堂山南麓,包括李昪及其皇后的钦陵和李璟及其皇后钟氏的顺陵,是五代十国时期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于1950至1951年由南京博物院组织发掘,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唐二陵相距约100米,均依山为陵,冈阜环抱,形势甚佳。由南唐江文尉和韩熙载设计。东为钦陵,西为顺陵,二陵均为砖结构多室墓,早年多次遭到盗掘,但陵墓建筑完整。
前者刻字填金,标明了陵名及下葬年代,后者有数以百计的男女宫中侍从俑、舞俑以及各种动物俑,为南方唐宋墓中所罕见。
南唐二陵发掘有600多件文物出土,其中玉哀册、陶俑等尤为珍贵。玉哀册记录了封建帝后的祭文,也是判定墓主身份的主要依据。为研究五代十国时期的帝王丧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明孝陵
明孝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位于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墓。因皇后马氏谥号“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占地面积达170余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明孝陵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明永乐三年(1405年)建成,先后调用军工10万,历时达25年。承唐宋帝陵“依山为陵”旧制,又创方坟为圜丘新制。将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完美高度,成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文化与环境美学相结合的优秀典范。
3、六合文庙
六合文庙位于南京市六合区,又名学宫,始建于唐咸通年间,规模居中国第五。文庙主体建筑为大成殿。
另外还有奎星亭、照壁、泮池、灵棂门、戟门、东西庑、崇圣堂、明伦堂等古建筑,总面积为8000平方米,是江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筑。以文庙为首的万寿宫、清真寺等古建筑群,古韵深厚,是六合重要的文化积淀。
4、夫子庙
南京夫子庙位于南京市秦淮区秦淮河北岸贡院街、江南贡院以西,即南京孔庙、南京文庙、文宣王庙,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是中国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也是中国四大文庙。
为中国古代文化枢纽之地、金陵历史人文荟萃之地,不仅是明清时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时也是居东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筑群,现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重要组成部分。
夫子庙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主要由孔庙、学宫、贡院三大建筑群组成,占地极大。有照壁、泮池、牌坊、聚星亭、魁星阁、棂星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
夫子庙被誉为秦淮名胜而成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观区,是中国最大的传统古街市,与上海城隍庙、苏州玄妙观和北京天桥为中国四大闹市。
夫子庙始建于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康三年(337年),宋景祐元年(1034年)改建为孔庙,在六朝至明清时期,世家大族多聚于附近。
故有“六朝金粉”之说。范蠡、周瑜、王导、谢安、李白、杜牧、吴敬梓等数百位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有这里创造了不朽的业绩,写下了千古传诵的篇章。
5、鸡鸣寺
鸡鸣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东麓山阜上,又称古鸡鸣寺,始建于西晋,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的美誉,是南朝时期中国的佛教中心。
鸡鸣寺历史可追溯至东吴的栖玄寺,寺址所在为三国时属吴国后苑之地,300年(西晋永康元年)在此倚山造室,始创道场。东晋以后,此处被辟为廷尉署,至527年(南朝梁普通八年)梁武帝在鸡鸣埭兴建同泰寺,使这里从此真正成为佛教胜地。
1387年(明朝洪武二十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拆去旧屋,扩大规模,重建寺院。朱元璋题额为“鸡鸣寺”。后经明宣德、成化、弘治年间扩建,院落规模宏大,占地达百余亩。后来古寺毁于咸丰战火,虽同治年间重修,规模已大大缩小,但香火却一直旺盛不衰。
1958年改为尼众道场。1983年起,在原住持宗诚法师的带领下,依明清时规模形制,鸡鸣寺逐步恢复并对外开放,成为南京一重要寺院。1992年,《新白娘子传奇》剧组因当时西湖的雷峰塔已倒而新的尚未修建好,来到南京古鸡鸣寺借用药师佛塔来拍雷峰塔相关剧目。
⑧ 中国各地古墓遗址
4.1 古文化遗址4.1.1 窑铺岗窑址名称:窑铺岗窑址级别: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公布时间:1987年9月15日时代:唐类型:古文化遗址地址:江西省余江县锦江镇石港村委会窑铺岗李家与占家村简介:窑铺岗窑址位于余江县锦江镇石港村委会窑铺岗李家与占家村。据当地群众反映,当地古代异常繁荣,一说叫锦溪镇,又说叫兴安镇,只是在黄巢起兵后,因战乱而萧条衰败,这一带有古窑址二十一处。李家村旁的丘地上发现的呈龙窑型,发现大量碎碗片与次品碗。同时还发现残破小高颈青瓷罐一只,园口鼓腹四系罐一只,残破窑具等。秞不及底,呈蟹壳青色,碗中都有五个支点的痕迹。经省文博专家鉴定为晚唐瓷窑。4.1.2 霄冲山遗址名称:霄冲山遗址级别: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公布时间:2004年12月27日时代:商周类型:古文化遗址地址:江西省余江县邓埠镇倪桂村委会霄冲倪家村小组简介:霄冲山遗址位于余江县邓埠镇倪桂村委会霄冲倪家村小组,面积约50多亩,山上栽满了梨树等果树,霄冲山下面有一口大水塘。在霄冲山发现了许多陶片,有篮纹、方格纹、绳纹、曲折纹等,该遗址属商周文化遗址。4.1.3 象山书院名 称:象山书院级 别: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编 号:公布时间:1986年4月时 代:南宋类 型:古遗址地 址:贵溪市第一中学简 介:象山书院旧址在上清镇东十里许的应天山。据《贵溪县志》记载:宋淳熙中(1174—1189)彭世昌与侍郎张运之侄伯强行已等开山结庐,延青田陆子讲学,以山形如象,更名象山,斋日:象山精舍,自号象山翁。绍定五年(1232),江东提刑袁广微以山间不近通道,改建三峰山下之徐岩,具以本未上于朝,有诏赐额“象山书院”。此后,三峰山下的象山书院多次进行修建,并在城内梅花墩和挂榜山建过象山书院,至清末,又在三峰下进行了重新修建,其规制为:讲堂五间、文昌官三间,山长居所三间,学员居所三栋15间,象山祠一座10间,文峰塔一座,藏室一座在山岩。现应天山象山书院房舍已荡然无存,遗址难辨。三峰山下的石壁上尚存镌刻的“象山书院”四个大字,字体为楷书,每字一米见方,山下仅存山岩藏室一座。解放以后。三峰山下象山书院的旧址上已改建为贵溪第一中学。4.1.4路水坑古城墙名 称:路水坑古城墙级 别: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编 号:公布时间:1986年4月时 代:清代类 别:古遗址地 址:贵溪市冷水林场桂港工区东北十五华里处简 介:路水坑古城墙位于本市冷水林场桂港工区东北十五华里处的深山密林中。有条用鹅卵石铺成的小道沿着小溪曲径通达。路水坑古城墙用大块鹅卵石铺成,坚固结实。长59米,高4米,厚:顶部1米,底部1.5米,中段有一门,高2米,阔1.5米,上端为拱形,如城门。由于城墙修筑在两座高山的陡壁悬崖之间,有一人防守,万夫莫开之势。古城墙里50米处有屋基一处,包括围墙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似为防守人员居住,再进去3华里,有残存屋基10多处。《贵溪县志》无路水坑石城墙记载,在对当地群众进行调查中,有两种说法:一说这里是唐王躲番处;二是躲“两兵”(外国侵略者)而修筑的,据此,路水坑古城墙有可能是南明唐王朱聿键(年号隆武—1645)或唐王朱聿粤(年号绍武—1646年)而筑,也有可能是近代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军为防止外国侵略者而筑。4.1.5 皮子岭商代遗址名 称:皮子岭商代遗址级 别: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编 号:公布时间:1986年4月时 代:商代类 型:古遗址地 址:贵溪市河潭镇毛炉村皮子岭简 介:遗址位于本市河潭镇毛炉村皮子岭一带。东西走向,宽约2华里,长5公里,这里属丘陵地带,坡缓,向阳,近信江河。由于雨水冲刷,1979年1月,毛炉大队护林员阮从光发现了暴露地面的石器,后经文物人员考察,在这五平方公里的地带,共获取石予8件,石镞30件,石刀6件,穿孔石刀9件,石斧6件,有肩石斧6件,石锛2件,在这67件文物中,除6件石镞完好无损外,其他均有不同程度的残缺。这些石器磨制精细,经考察属商代遗址,由此可以推知认定,在四千年前就有人在这一带劳动、守猎、繁衍、生息。该遗址于一九八六年四月,被贵溪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4.2 古墓葬4.2.1江汝壁墓名 称:江汝壁墓级 别:贵溪市文物保护单位编 号:公布时间:1984年4月时 代:明代类 型:古墓葬地 址:贵溪市金屯镇南坂村简 介:江汝壁墓座落在本市金屯镇南坂村委会螃蟹形村西约50米的一座山丘上。据《贵溪县志·人物》记载:“江汝壁,字懋谷,号贞斋,正德辛已进士,延试二甲一名世宗朝,历官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修撰,充经筵讲官,纂修玉碟,讲述太极图,继充日讲官……,官至詹事府少詹,致仕十有余年而卒。有《碧洋集》行世。”江汝壁墓建在圆形山包的中央,东南向,两旁有弧形山岭,呈螃蟹形。墓外形宏伟,中间有石阶通山下,宽5米(现已无存)。两旁有石俑、石马、石羊、石狮各一对,造型逼真,工艺精湛,上述石雕虽历经风雨,但保存完好。此墓于1985年被盗。另该墓原有“江汝壁之墓”石碑一块和石香炉一座,也无存。4.2.2 明代夏鼎碑名 称:明代夏鼎碑级 别: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编 号:公布时间:八十年代时 代 :明嘉靖十八年(1535年)十二月十五日类 型 :古墓葬地 址 :龙虎山上清镇桂洲村东首简 介:墓碑坐落在上清镇东首。碑为汉白玉石刻,碑高3.75米、宽1米、厚0.33米,其中碑头高0.5米。碑头有4龙戏珠,明嘉靖十八年(1535)十二月十五日。4.2.3 饶国公吴全节墓名称:饶国公吴全节墓级别: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公布时间:1987年9月15日时代:元类型:古墓葬地址:江西省余江县马荃镇青山村委会贯前周家南面简介:饶国公吴全节墓位于余江县马荃镇青山村委会贯前周家村南面。据《县志》载,宗师吴全节乃元代寿杨村人,博古通今,元成宗时授“法教嗣师”,元顺帝时,赠饶国公爵上卿,死后葬十二都山田村,现仅存石人四具(三具无头),石马两樽,墓早年被盗,仅留墓坑一个。4.2.4 大窝象形山明墓群名称:大窝象形山明墓群级别: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公布时间:1987年9月15日时代:明类型:古墓葬地址:江西省余江县马荃镇管坊村委会璜塘姜家东南一公里简介:大窝象形山明墓群位于余江县马荃镇管坊村委会璜塘姜家东南一公里处,此山原是璜塘姜家村祖坟地,墓群葬于山腰,共有四座墓。第一座为姜明所夫妇合葬墓;第二座为姜石谷夫妇合葬墓;第三座为姜文峰之墓,墓碑刻有“明中宪大夫”;第四座是姜云木夫妇合葬,墓碑上刻有“明中顺大夫”。四墓前后连成一条直线。墓场两侧竖有两层大石墩,高1.5米,相距40米。姜文峰即姜桂,系明弘治进士,曾任知县、知府,至浙江左布政。
⑨ 王选事迹陈列馆的详细地址
无锡市解放东路上的辅仁中学旧址
⑩ 牛郎织女的故乡、故里,故事发生在哪里
牛郎织女只是个神话传说,既然为传说,民间各地就有多个不同的版本了,所以各地的版本故乡都是不一样的。
我国古籍中最早只说织女和牵牛是天河中相近的两颗星宿,两者并没有什么关联。直到汉时,这两颗星宿才被转化为具体人物,在民间流传成牛郎织女的故事。
《牛郎织女》的各种地方化版本:湘西苗族有《天女与农夫》,贵州清水江苗族有《牛郎织女的故事》,云南傈僳族有《花牛牛和天鹅姑娘》,广西瑶族有《五彩带》,贵州侗族有《郎都与七妹》等等。
(10)萧家坟遗址扩展阅读:
五地争牛郎织女发源地:
2009年3月30日,“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授牌仪式在河南鲁山县辛集乡举行,这标志着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的“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正式落户鲁山,鲁山县成为名副其实的牛郎织女传说发源地。
同样被授予“中国牛郎织女之乡”的还有山西和顺县,加上湖北郧西县,江苏太仓,以及我们山东沂源,一共有5个地方共同争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牛郎织女之乡”的原地。
其中沂源更是大手笔,投资兴建了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授予馆藏同一主题(爱情)邮票最多的博物馆—“世界爱情邮票博物馆”。此外,沂源还出资聘请专家,学者,组织编写了一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牛郎织女传说》丛书,共分5卷。
该书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地对中国“牛郎织女传说”进行系统研究的重要著作, 由国内诸多优秀文史专家编撰而成,通过科学细致的甄别和分类,严谨笃实的选材和考证,为“牛郎织女传说”研究作了更全的总结、更深的挖掘的和更新的探索。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牛郎织女 (中国著名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