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亚洪水遗址
1. “诺亚方舟”何处寻
《圣经》中有一个故事:在远古时代,地球曾经遭受大洪水的袭击,诺亚为了躲避洪水,建造了矩形大方舟,从而躲过了洪灾。“诺亚方舟”存在之说,一直是专家学者争议的焦点。被誉为“海底神探”的美国考古探险家巴拉德曾发布了一个令世人震惊的消息,在近100米深的黑海海底发现了古代人类的建筑。由于这里曾于7000多年前发生过严重的洪水泛滥,因此推测,这可能是与《圣经》故事“诺亚方舟”有关的遗迹,甚至是“诺亚方舟”故事的起源地。
58岁的巴拉德,这位因在1985年发现“泰坦尼克号”沉船而名声大振的现代“海底神探”,率领一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探险队来到土耳其锡诺普港口,计划在黑海作5周的深海探测,没料想第二周就获得惊人发现。他们在距锡诺普以东20千米、95米深的黑海海底发现了一个长条状的洼地,似乎是古代河谷。更令他们激动的是,其中有一处长方形的凸起,尽管长年被淤泥掩盖,但方方正正的人工痕迹很明显。从声纳拍回来的照片推断,这个已倒塌的长方形结构长约15米,宽12米。巴拉德说,那差不多是一个仓库的大小。遗迹中有雕刻过的横梁、木桩及石器,据考证都是7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产物。此外,考古探险队还发现了两艘古代船只的残骸。
据推测,这个长方形建筑遗址的建筑时期约为7000多年前,显示出这个地方在被大洪水淹没前曾经有人居住过。探险队首席考古学家希伯特说,遗址具有古代黑海地区的建筑风格,而石器有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特征。从遗址的规模判断,当年这儿是人口众多的古城。希伯特兴奋地说:“这个重大发现将有可能重新改写黑海地区的文明史。”巴拉德认为,这次发现比1985年发现“泰坦尼克号”更有意义。
苏美尔语中的洪水一词(苏美尔语为Uru,阿卡得语为Abubu)(上)和新亚述楔形文字中逆时针转了90度的同一词(下)。最早的苏美尔符号表示的是一个宝座或台阶和一个极简单的船或方舟
2. 诺亚洪水 是什么啊
诺亚叫“挪亚”(Noah)传说《圣经》中的一个人物。据《圣经》记载:诺亚是拉麦的儿子。他活了950岁。诺亚在他500岁时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叫做闪,一个叫做含,一个叫雅弗。
▲相关传说:
上帝说:"我要将所造的人和走兽并昆虫以及空中的飞鸟都从地上消灭。"但是他又舍不得把他的造物全部毁掉,他希望新一代的人和动物能够比较听话,悔过自新,建立一个理想的世界。
在罪孽深重的人群中,只有诺亚在上帝眼前蒙恩。上帝认为他是一个义人,很守本分;他的三个儿子在父亲的严格教育下也没有误入歧途。挪亚也常告诫周围的人们,应该赶快停止作恶,从充满罪恶的生活中摆脱出来。但人们对他的话都不以为然,继续我行我素,一味地作恶享乐。
上帝选中了诺亚一家:诺亚夫妇、三个儿子及其媳归,作为新一代人类的种子保存下来。上帝告诉他们七天之后就要实施大毁灭,要他们用歌斐木造一只方舟,分一间一间的造,里外抹上松香。这只方舟要长300时、宽50时、高30时。方舟上边要留有透光的窗户,旁边要开一道门。方舟要分上中下三层。他们立即照办。
上帝看到方舟造好了,就说:"看哪,我要使洪水在地上泛滥,毁灭天下,凡地上有血肉、有气息的活物无一不死。我却要与你立约,你同你的妻子、儿子、儿媳都要进入方舟。凡洁净的畜类,你要带七公七母;不洁净的畜类,你要带一公一母;空中的飞鸟也要带七公七母。这些都可以留种,将来在地上生殖。"
2月17日那天,诺亚600岁生辰,海洋的泉源都裂开了,巨大的水柱从地下喷射而出;天上的窗户都敞开了,大雨日夜不停,降了整整40天。水无处可流,迅速地上涨,比最高的山巅都要高出15时。凡是在旱地上靠肺呼吸的动物都死了,只留下方舟里人和动物的种子安然无恙。方舟载着上帝的厚望漂泊在无边无际的汪洋上。
上帝要求诺亚用歌斐木建造方舟,并把舟的规格和造法传授给诺亚。此后,诺亚一边赶造方舟,一边劝告世人悔改其行为。诺亚在独立无援的情况下,花了整整120年时间终于造成了一只庞大的方舟,并听从上帝的话,把全家八口搬了进去,各种飞禽走兽也一对对赶来,有条不紊地进入方舟。7天后,洪水自天而降,一连下了40个昼夜,人群和动植物全部陷入没顶之灾。除诺亚一家人以外,亚当和夏娃的其他后代都被洪水吞没了,连世界上最高的山峰都低于水面7米。
上帝顾念诺亚和方舟中的飞禽走兽,便下令止雨兴风,风吹着水,水势渐渐消退。诺亚方舟停靠在亚拉腊山边。又过了几十天,诺亚打开方舟的窗户,放出一只乌鸦去探听消息,但乌鸦一去不回。诺亚又把一只鸽子放出去,要它去看看地上的水退了没有。由于遍地是水,鸽子找不到落脚之处,又飞回方舟。七天之后,诺亚又把鸽子放出去,黄昏时分,鸽子飞回来了,嘴里衔着橄榄叶,很明显是从树上啄下来的。诺亚由此判断,地上的水已经消退。后世的人们就用鸽子和橄榄枝来象征和平。
▲“诺亚洪水”真的发生过吗?考古学家多年来一直在中东地区寻找证据。
各种史前大洪水传说一定会让人们思考:史前大洪水真的发生过吗?事实上,一直以来,众多的专家学者锲而不舍地在世界各地寻找史前大洪水爆发的证据。
地质证据
考古学家认为,如果地球上果真发生过毁灭人类的大洪水,那么它们必定会在地质层 留下痕迹。上世纪,地质学家在今天的黑海地区寻找到一些据信是史前大洪水留下的痕迹。
中东地区被多数人认为是诺亚洪水的发生所在地。1922年,英国考古学家伦德纳?伍 爵士在巴格达与波斯湾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沙漠地带进行考古挖掘,结果发现了苏美尔古 吾珥城遗址。伍利和他的助手在一座王族墓葬之下发现了一层2米多厚的黏土沉积层。对黏 所做的分析证明,这是洪水泛滥后沉积下来的淤土,也就是说,在人类使用泥板记载历史 前,这一带曾经发生过一场规模巨大的洪水,其强度足以摧毁整个苏美尔文明。
更为重要的发现也来自中东地区。美国著名学者威廉?姆莱恩教授和沃特?彼特曼教授 过多年苦心研究,于1997年出版了一本名为《诺亚大洪水》的书。在这本书中他们提出了 个十分大胆的说法:距今7600年至12000年,随着一个冰河世纪的结束,欧洲大陆上大 小小的冰川开始融化,致使地中海水位暴涨,淹没欧亚两大洲交界处的中东地区。最终, 场水量比尼亚加拉瀑布还要大数十上百倍的特大洪水冲垮海岸,在今天的马尔马拉海和黑 之间形成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洪水过后,该地区少数人幸存下来。由于这场巨大 洪水发生在人类有记载能力以前,所以没有留下任何记载。但是,大洪水一定给流离失所 灾民们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象,人们世代口口相传了好几千年,可能就成了后来的《创世纪》中诺亚洪水的原始素材。威廉?姆莱恩和沃特?彼特曼称这场大洪水至少在中东地区留 了一个巨大的物证:将一个小小的淡水湖变成了今天的黑海。
3. 大洪水的传说是怎样的
亚当和夏娃的后代不断地繁衍,世界上的人口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上帝的诅咒,人们只有付出艰苦的劳动才能勉强度日。因此,人们的内心不免充满了对神的怨恨和恶念。同时,人们之间也互相残杀,互相掠夺。在上帝眼里,人类终日所为,都是罪恶。
《创世纪》中的大洪水和诺亚方舟景象上帝看见这种情况,心里十分忧伤,他后悔自己创造了人类和一切,决定要消灭所有的人和动物,铲除这个罪恶的世界。但是他又不想累及无辜,便把自己要毁灭世界的决定偷偷地告诉了诺亚。因为在上帝看来,在所有人之中,只有诺亚是一个纯粹的义士、完人和敬奉上帝的人。上帝命令诺亚用歌排木造了一艘方舟,带上他的全家老小以及各种飞禽走兽各一对登上方舟,以保全性命。
诺亚按照上帝的命令,带着全家老小,以及各种飞禽走兽各一对进了方舟。过了7天,天上果然降下了倾盆大雨,这天据说是2月17日。大雨一直下了40个昼夜,把世界上最高的山峰都淹没了。洪水到处泛滥,淹没大地长达150天之久。地上所有的人和飞禽走兽都被淹死了,只有诺亚方舟载着他一家老小和动物们漂泊在无边无际的茫茫水面上。
后人想象中恐怖的大洪水场景上帝惦记着诺亚一家和方舟里的动物,他止住天上的大雨,让洪水慢慢地消退。150天过后,诺亚方舟正好漂泊到阿拉特山。10月1日,山峰开始露出水面。诺亚等了40天后,便打开方舟的窗户放出了一只乌鸦,那只乌鸦没有回来。他又放出了一只鸽子,去看看洪水是否已经从地面退却。可是,那只鸽子飞回来了,因为它找不到落脚的地方。过了7天,诺亚又把鸽子放出去。傍晚时分,鸽子叼回一根新鲜的橄榄枝,带来了洪水开始消退的好消息。从此,鸽子和橄榄枝就成了世界和平的象征。又过了7天,他第三次把鸽子放出去,这次它再也没有飞回来,因为洪水已经消退,地面露出来了。据说经历整整一年的时间,地上的洪水才全部退尽。
这幅画描述了在大洪水退却后,在挪亚方舟上躲避洪水的各种动物纷纷离开挪亚方舟。该画取自15世纪英国的祈祷礼拜书。诺亚和他的家人、动物走出方舟。他建造了一座祭坛,向上帝献祭,感谢拯救之恩。上帝决定今后不再用洪水毁灭人类,并以彩虹为记,作为他与地上一切生物和好的标记。据说诺亚的3个儿子,后来分别成了人类3大支派的祖先:雅各是北方民族的始祖,闪是闪族的始祖,含是古什、埃及、利比亚和伽南人的始祖。
诺亚方舟和苏美尔神话的渊源关系,是19世纪70年代发现的。19世纪50年代初,大英博物馆的研究人员花了多年时间,把从尼尼微发现的2.4万多块楔形文字碑分类释读。一位叫做乔治·史密斯的鸽子口含橄榄枝向诺亚报告洪水开始消退的喜讯,从此,鸽子和橄榄枝便成为和平安宁的象征。亚述学学者一天在考察一堆破碎的石碑时,他偶然读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东西。碑文记载了古巴比伦时期,上帝派大雨和洪水来惩罚邪恶有罪的人类时的情景。在那次大灾中,一个人造了一只木船,载上家人和许多动物,在洪水中幸存下来。史密斯意识到,碑文记载的故事极像《圣经·创世纪》中描述的《洪水与诺亚方舟》的故事。他的这一发现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当时英国的基督徒把《圣经》奉为天书,认为它是神的启示,难以接受诺亚方舟来源于苏美尔神话的事实。可惜的是那块有关洪水故事的碑已破碎,史密斯也因此无法提供巴比伦故事的全文。于是一家叫《每日邮报》的伦敦报纸派史密斯去尼尼微找回破裂碑文的残余部分,有史以来的奇迹般的巧合出现了,史密斯竟然在不到一星期的时间里就找到了那块遗失碑文的其余部分。由此,史密斯发现了《圣经》中诺亚在《苏美尔史诗》中的原型齐乌素德拉。
20世纪20年代,英国考古学家吴雷在乌尔城进行考古发掘时,意外地在古城墙遗址之下7公尺深处发现了震惊世界的乌尔王陵。王陵距今约4千年之久,藏有大量稀世珍宝。接着,他又在地下13米的深处发现洪水泛滥留下的流沙和淤泥,厚度约3米多。这样厚的沉积层,它的沉积时间据推测要3百多年之久。在这个地层下面,则是另一个不同民族的居民留下的遗迹。这说明在遥远的古代(约5600~5900年前)曾经有一次持续时间达几百年之久的大洪水毁灭了当地原始先民的家园。这些原始先民现在被称为欧贝德人,他们虽没有被大洪水全部消灭,但也是所剩无几了。洪水消退之后,另一个民族来到两河流域定居,他们就是后来创造了人类最古老文明的苏美尔人。这场浩劫的记录,长期保留在苏美尔人的传说中。因此,在苏美尔历史文献《苏美尔王》中,也有大洪水的记载,并且把这次大洪水作为苏美尔历史的新起点。可以说,这些传说在某种程度上,是反映了远古时代的真实历史。当然,它也被祭司们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把大自然对人类的征罚变成了神对人类的惩罚,以此证明人类必须无条件地服从神的统治。
上帝的诅咒
4. 诺亚方舟的故事
诺亚方舟(Noah's Ark)是出自圣经《创世记》中的一个引人入胜的传说。
由于偷吃禁果,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亚当活了930岁,他和夏娃的子女无数,他们的后代子孙传宗接代,越来越多,逐渐遍布整个大地。此后,该隐诛弟,揭开了人类互相残杀的序幕。
人类打着原罪的烙印,上帝诅咒了土地,人们不得不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果腹,并且因着堕落的本性人的怨恨与恶念与日俱增。人们无休止地相互厮杀、争斗、掠夺,人世间的暴力和罪恶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上帝看到了这一切,他非常后悔造了人,对人类犯下的罪孽心里十分忧伤。上帝说:“我要将所造的人和走兽并昆虫以及空中的飞鸟都从地上消灭。”在罪孽深重的人群中,只有诺亚在上帝眼前蒙恩。
上帝对诺亚说:“人类的可憎我再清楚不过了,他们使这世界充满了仇杀。我有意要毁灭他们,也毁灭掉同他们一起的这个世界。你要为自己造一艘方舟,用丝柏木做船架,覆盖上芦苇,再在里外两面涂上树脂。
我要使洪水泛滥全世界,消灭天下所有活着的人,地上万物也要消灭光。但我要与你立约。你到时就带着你的妻子、儿子、儿媳们一起进入方舟。你还要把各种飞禽、走兽、爬虫,每样两只,雌雄各一带上,和你一道登舟,在船上喂养好。此外还要带上各种吃的东西,储存在船上,作为你们和动物的食粮。”诺亚遵照上帝的话,一一办到了。
这样,为了躲避洪水,诺亚和他的妻、子及儿媳们都上了方舟。和他一起上船的还有那些动物:洁净的和不洁净的牲畜,每种都是雌雄一对;所有的鸟类和地上的爬虫,也是一对一对的,按上帝的吩咐那样都上了船。
第七天结束的时候,洪水降临到大地。那年诺亚是六百岁,二月十七日那天,大深渊的所有泉源一齐喷发起来,天穹洞开,大雨倾盆,不停地下了四十个昼夜。……洪水泛滥了四十天,大水涨起来把方舟托起,高高地升离地面之上。落在地面的水越来越多,淹没了天下所有的高山。水一直涨到浸没高山十五腕尺之深。一切有气息的生物,所有生活在陆地上的东西,全都没有了。
上帝清除了世上的生物,人也好,兽也好,爬虫也好,飞鸟也好,全部从地面上消灭干净,惟独诺亚和在方舟上的他一起的妻子儿媳、鸟兽爬虫活了下来。
四十天后,诺亚打开了他方舟上的天窗,放出一只乌鸦去看看水退了没有,但乌鸦飞来飞去,到地面上的水都快干涸也没回来。诺亚等了七天,再从舟上放出一只鸽子去看看地上的水是否再退了些。但因为地面全部都是水,鸽子没落脚的地方,就飞回诺亚的方舟那里。
诺亚又等了七天,再次从舟上放出那鸽子去。傍晚时分,鸽子回来了,嘴里衔着一片刚啄下的橄榄叶。诺亚就知道地面上的水退得差不多了。但他又多等了七天,然后放那鸽子出去。这回它再也没有回来了。这样,在诺亚六百零一岁那年的正月初一,地上的水终于退了,诺亚打开舱口盖,从方舟上向外探望,地面已经完全干了。
月二十七日,大地全都干了。上帝对诺亚说:“你和你的妻子,你儿子儿媳们都从方舟上出来吧。把你带上方舟去的各种地上生物,鸟兽爬虫都放出来吧,让它们滋生繁衍,遍布全世界吧。”
诺亚就同他的妻子、儿子儿媳们从方舟上走出来。各种地上生物:野兽、牲畜、鸟类和爬虫都是雌雄配对的,也都下了船。接着,诺亚为上帝修了一座祭坛。他选了各种各样洁净的鸟兽作为供品,放在祭坛上奉献给上帝。
上帝闻到了供品的香味,心里想道:“我再也不会因人类而使大地遭到灾祸了。不论人从小就有多少邪念,我都不会像这次那样杀死一切生灵了。”
(4)诺亚洪水遗址扩展阅读:
2010年4月28日,一支由香港人和土耳其人组成的探索队在北京宣布,他们日前在土耳其东部的亚拉腊山海拔超过4000米处发现了诺亚方舟遗迹,并成功进入巨型木结构的方舟内,探索队员还在方舟内发现了陶器、绳索以及类似种子的物体。
这一发现引起了土耳其政府官员的高度重视。在现今土耳其的东部,接近亚美尼亚(Armenia)和伊朗(Iran)边界,有座名为亚拉腊的高山(Mount Ararat), 土耳其人称之为Aghri Dagh。朱迪山 此山有两个顶峰,即海拔16,804尺(5,122米)高的“大亚拉腊”(Great Ararat),及海拔12,840尺(3,914米)高的“小亚拉腊”(Little Ararat)。
“大亚拉腊”在海拔14,000尺(4,267米)以上之处, 长年积雪.此山被认为是方舟停留之处.。探险队称,他们已对遗迹进行了碳元素鉴定。结果证明此次发现的遗迹可溯至4800年前,这个时间也正是圣经、古兰经 中所提挪亚方舟的年代。
参与此次探索的荷兰著名方舟探索家格力特-艾顿介绍说,这次发现的诺亚方舟遗迹,有非常多的细节与历史记载吻合:高度超过4000米、方舟在山上是轻微倾斜、而且是棕红色的木头、颇长的长方形,艾顿称,已有大量的证据表明,这个木结构就是《圣经》《古兰经》 中记载的诺亚方舟遗迹。
5. 诺亚大洪水是不是真的
美国探险家曾在黑海海底发现了能为《圣经》中所记载的数千年前致使人类遭灭顶之灾的“诺亚洪水”提供重要佐证的史前建筑,从而不但可能证明远古时代地球曾经发生过特大洪水,而且还可能改写中东甚至全世界的人类历史。
编辑本段7千年前的人类居住遗址
当水下遥控照相机的镜头锁定黑海海底一个古河谷的时候,考察船上所有美国“国家地理协会”的考古学家和研究人员都惊呆了:海底有人类居住的遗迹,具体说是一座建筑,一座倒塌的建筑!“这不可能!”有人惊叫了起来。难怪这些才高八斗的学者权威们吃惊、疑惑和不解,因为这片黑海海底的历史至少有数千年。更惊人的还在后头呢,随着镜头进一步锁定目标,考古学家一眼就识别出这座建筑具有7000年前石器时代土耳其内陆地区远古人类建筑的明显特征!
考察小组的首席研究员、美国国家地理协会会员波拉德当场就肯定地说:“绝对是远古人类建的!”更重要的证据是:这幢建筑的周围居然还散落着几件相当精美的石木器——一把石凿子、两把中间钻有孔洞的石斧、一根木质横梁和一段加工过的木棒。这些惊人文物之所以能保持得如此完整,是得益于这里的水深和无氧的水下环境。这片神奇的人类居住遗址位于距离土耳其海岸24公里的海域内水深95米左右的一条古河谷里,面积在90平方米左右。
谈起如何发现这一海底人类居住遗址时,美国“国家地理协会”会员波拉德说,多年来,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研究人员坚信地球在远古时代确实发生过大洪水,而大洪水发生的地区就在如今的中东地区。1999年,一些重大的考古发现更坚定了波拉德的这一看法,因为他和同事在距离如今海岸线数公里外的168米深的黑海海底发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贝类,其中一种显然是淡水贝类,而第二种则是咸水贝类。经过科学检测,咸水贝类生活的时代最早也就距今6500年,而淡水贝类至少距今7000年,甚至更久远。这证明,今天的黑海在7000年前曾经是陆地!
这一惊人的发现使波拉德和同事的大脑里不约而同地闪过一个相同的念头:“大约7000年前,今天的黑海是从陆地淡水湖一下子奇迹般地变成咸海的!这只有远古时代的大洪水才有这样的威力,才能把大面积的陆地淹没。”
编辑本段被“诺亚洪水”淹没的人类家园
在中东不同国家的文明史上都有惊人相似的远古大洪水神话传说,其中以《圣经》里的“诺亚方舟”的故事最为经典。熟悉“诺亚方舟”故事的人对远古大洪水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一定非常熟悉——7000多年前,大约在中东地区,而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神话传说中更是随处可见远古洪水的影子。
有意思的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著名的学者威廉姆·雷恩教授和沃尔特·彼得曼教授经过多年的苦心研究,于1997年出版了一本名为《诺亚大洪水》的书。在这本书中,两位专门研究地球远古时代特大洪水的权威根据中东各国详实的古文化史料提出一个十分大胆的说法:大约在7000年至12000年前,逐渐走出冰纪的欧洲大陆大大小小的冰川开始融化,滔天的洪水使地中海水位暴涨,淹没了欧亚两大洲交界处的中东地区,许多水量比尼亚加拉大瀑布大数十上百倍的特大洪水终于在7500年左右冲垮了陆地海岸,形成了今天博斯普鲁斯海峡,滔天的海水直冲当时还是淡水湖的黑海,水势以每天15厘米的速度在狂涨,由于地中海是饱含盐分的海水,而黑海是淡水,所以密度大的海水下沉,而混合水则浮在水面上,从而使淡水湖里的所有淡水生物全部死亡,并且沉入海底,这一地区的远古人类和动植物面临着一场灭顶之灾。洪水退后,劫后余生的远古人类因为还没有发明文字,所以只能通过子子孙孙代代相传。然而这场大洪水却给中东地区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物证,那就是将一个小小的淡水沼湖化为今天的黑海!
编辑本段“海底神探”波拉德
正是这些远古的传说和学者们的研究坚定了波拉德在黑海海底搜寻“诺亚洪水”遗迹的信心。
如果光说波拉德的美国著名学者、探险家和美国国家地理协会会员的身份还不足以让人们耳闻目睹的话,那么如果提起他1985年发现“泰坦尼克”号轮船残骸,接着又找到二战期间被击沉的德国有名战列舰“卑斯麦”号残骸,以及在中途岛海战中被日军击沉的美国“约克城”号航母残骸的话,相信就再也没有人对其能力表示怀疑了,对其在美国知名度产生质疑了。
这位赫赫有名的学者兼探险家许多年前就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开了一家知名度很大的“神奇探险研究所”,在发现上述3处闻名世界的沉船残骸之前,波拉德还成功找到了地中海贸易之路的船只残骸,以及两艘迄今为止人类在深海中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船只残骸——以色列、威尼斯商船残骸。所以,当波拉德下决心在黑海海底寻找“诺亚洪水”遗迹时,不但没有人怀疑、嘲笑他的决定,美国国家地理协会、美国海军海上研究办公室、国家海洋与气象管理局纷纷解囊相助,“伍德霍尔海洋研究所”、“马尔船只管理公司”的专家学者纷纷加盟。
编辑本段可能改变人类历史的发现
探险小组首席研究员罗伯特·波拉德在土耳其北部海上一艘考察船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场发现的诸多人工制品都保存得相当完整,比如说手工制作的木质横梁、人类加工过的木棒和相当精美的石器等。我们当场就意识到这些发现的重要意义,我们打算尽我们所能来揭开这些海底史前人类古文物的种种谜底。”波拉德十分肯定地表示:“我们现在就敢肯定的一点是,汪洋一片的黑海曾经是远古人类活动的土地。我们现在面对的难题是,他们是谁?他们生活的空间有多大……但我们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会在这个古河谷地区有越来越惊人的发现!”
探险小组的首席考古学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弗雷德里克·赫尔伯特在现场接受记者的电话采访时十分肯定地说:“这一重大发现首度证明黑海在被大洪水淹没之前曾经是远古人类的生活区,这一发现必将改写这片欧亚中东交界地区的历史。”在谈及考察进展时,赫尔伯特表示:“我们现在并不急于把发现的东西打捞起来,最关键的是扩大勘测面积,发现更多人类居住的遗址。当然了,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搞清楚人类在该地区活动的年代。我们将把海底的那些物品打捞起来做碳元素年代鉴定,然后就能弄清楚住在这一地区的都是一些什么人,他们使用的都是什么样的工具。”
为波拉德这次海底探险活动提供巨额资金赞助的美国“国家地理协会”,现在已经从这一重大发现中看到了巨大的商机。该协会准备出一本波拉德黑海探险的书,书名已经定为《深海探险历险记》。
而美国著名的《国家地理杂志》更是于2001年1月推出对波拉德的第一手专访,而美国的CNBC电视台、国家地理频道纷纷抢购该电视节目的转播权;国家地理协会的网站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准备于9月17日开始与电视台一齐推出这一惊人的发现。而整个探险活动结束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准备制作一个长达一个小时的特别节目,然后供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110个国家和地区播放。
6. 诺亚洪水历史上确有其实吗
挪亚方舟的遗址
大洪水和挪亚方舟的神话,千百年来一直流传不息。去年10月,由香港人袁文辉带领的首支华人探险队,在土耳其亚拉腊山的冰山上,发现许多民族历史书籍中记载的挪亚方舟遗址,也证实方舟内部结构确实是木制的!
千百年来,世界许多地方一直流传着大洪水和挪亚方舟的神话,因为有了那艘大船,人类和动物才能逃脱上帝愤怒的惩罚。
无数探险家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想探寻有关挪亚方舟的一切:它到底有多大?用什么材料建造?在哪里停泊等?
去年10月,由香港人袁文辉带领的首支华人探险队,在土耳其亚拉腊山(Mt.Ararat)的冰山上,发现许多民族历史书籍中记载的挪亚方舟遗址,也证实方舟内部结构确实是木制的!
袁文辉联同10名攀山专家和库尔德族人组队,费时2年多,在亚拉腊山军事禁区前后搜索五次,终于在4200公尺的冰山上发现挪亚方舟遗址。
探寻挪亚方舟,对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和众多热衷于从宗教角度进行“方舟考古”的爱好者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要寻找挪亚方舟,除了需要科学和文化方面的知识外,还要冒着攀登亚拉腊山的巨大风险。
亚拉腊山也称圣山
亚拉腊山位于土耳其东部与伊朗边境,是当地最高山脉和世界最高雪峰之一,高5165公尺,山顶常年积雪。这座高山的名字在《圣经》和《可兰经》中都出现过,据说是挪亚方舟的所在,因此也被称为“圣山”。
在2001年7月27日,我国登山好手邱瑞昭与6名外国登山好手组成的和平登山队,也曾征服亚拉腊山。
袁文辉接受本报香港越洋访问时说:“近200年来,西方科学家和探险家积极寻找挪亚方舟,并写下不少目击证据,然而往往发现地点不一,又没有清晰的影像为证,方舟始终是个谜团。”
他说,亚拉腊山经常发生雪崩和山崩,有终年隐匿在烟雾中的大裂缝,以及地震和火山爆发(亚拉腊山是一座活火山,最后一次爆发是在1965年)。
在边防敏感地带
由于火山活动产生的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还有雷击的危险,加上土耳其政府下达的禁令和被库尔德游击队员擒获的危险(亚拉腊山位于临近亚美尼亚共和国和伊朗的敏感地带),使过去人们几十次探险以失败告终。
不过,探险家设法继续寻找,而且在有关卫星照片被公布和传播之后更加热了起来。这些在上世纪60年代由美国和苏联间谍飞机拍摄的照片和由卫星传回的图像,证实了在亚拉腊山上确实存在一种“异物”。
袁文辉说:“使问题更复杂的是,土耳其政府基于边防安全等问题,一直不给西方探险家和科学家开方便之门,多次拒绝他们的攀山申请。虽然有少数探险家登山,但由于规模与装备有限,难有收获。”
掌握方舟确实位置
2003年8月,他连同梁燕城博士和圣地专家李志光牧师,首次踏足亚拉腊山,并得悉当地人流传山上有个长形木盒,埋藏在冰雪之下。他们经过多次尝试后,取得当地库尔德族领袖的信任。
他说:“在踏足亚拉腊山多次后,得到当地库尔德族领袖的信任,充分掌握了挪亚方舟的确实位置。我们随即向土耳其军方申请许可证,并同攀山专家和库尔德族人组成一支亚洲探险队出征。如果没有他们的协助,整个过程无法这么顺利。
“听当地人说,他们的曾祖父曾进入方舟,看过里头的房间,这信息令人感到非常兴奋与期待!”
最担心雪崩
登山之途艰辛难行。袁文辉说:“当地气候不好,多数时候得攀爬45度的斜坡,而且一人牵绑着另一人,好像扣环一样,万一有一个人跌倒,我们全部就会被拖下山去,一定没命的!还有,我们最担心的是雪崩,因为山顶都是雪。由于气候太冷,大概是摄氏零下10度,拍摄时又发生机器故障,折腾很久后,才顺利完成拍摄的工作。
“我们分阶段扎营,吃那里的兔子、山鸡等过活。我们看到有女爬山者因高山症而死掉,被抬着下山!这里是活火山,在那里三个月,我们经历了大大小小约500次的地震!”
证实方舟木制结构
几番探索,终于拍摄到挪亚方舟的遗骸外貌,也证实方舟内部结构恰如所描绘的全以木制而成。熔岩包住了木舟,变成石化结构。
他说:“多年来经过无数次的火山爆发,把方舟炸成几截,我们看到的,只是方舟其中一角。”
他说:“可惜我们不能从方舟仅有的一个窄口进去,因为地上只是薄冰,大概只有一英寸的厚度,下面全是水,走动不小心造成冰裂的话,全部会掉进冰水里。”
近年来亚拉腊山探险者
现代第一个有据可查的登上亚拉腊山的探险者是德国医生弗里德里希帕罗特,他在1829年上了那座山,但并未找到挪亚方舟留下的明显遗迹。
不过,他欣赏到了埃奇米阿津修道院中(它在亚拉腊火山1840年的一次爆发时被毁),东正教神甫们顶礼膜拜的一个十字架,它很像是用《圣经》里记载的那艘船上的木材制成的。到1955年为止的历次探险中,探险家未能成功寻获方舟。
随后,法国工业家弗尔南纳瓦拉到亚拉腊山进行第三次探险后,带回一根橡木梁,他断言隐约看见了冰川下有一只船,这根梁便是从船上掉下来的。
最初的一些分析证实这名业余考古学家的叙述:利用碳14(carbon-14)所做的检验,证明这件发现物的年代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
不过,一个专家组反驳说,如果它在如此长的时间里都被深埋在海拔4000公尺的冰川之下,那么释放的碳14与分析中所显示的结果会完全不同。有关论战和分析延续至今。
袁文辉也是香港影音使团总干事,他带领的华人摄制队登亚拉腊山近距离拍摄实况。他说:“这次的探索是基督徒和当地回教徒的合作,充分表现出和谐与包容的精神。”
为了进一步证实挪亚方舟遗骸的真实性,他说:“我们除了把实际情景拍成影片外,也正向全世界公开招募考古学家、地质学家和科学家,安排再度前往探索和考证,希望有兴趣的人能一起去探个究竟。”
影音使团实地考察摄制的《挪亚方舟》纪录片电影自年初推出的短短几个月内,在港、台、加、美、澳等地引起热烈回响。影片导演杨永祥曾制作《寻找他乡的故事》、《影响世界的中国人》等节目,曾获香港“最高欣赏指数电视节目大奖”六连冠及纽约电视节优异奖。
方舟与洪水灭世典故
根据《圣经》的《创世纪》第6至7章记载,古代人类曾犯大罪,造物者以洪水灭世。神吩咐义人挪亚建造一只方舟,要他一家八口,连同地上所有动物,一公一母带进方舟,并要预备足够的食粮。
挪亚用了120年,以歌斐木,外涂上松香,建成一艘3层高的方舟。雨降40昼夜,所有地上的活物无一生还。方舟在海上飘流150天。洪水退后,方舟便停泊在土耳其亚拉腊山上。上帝与挪亚立虹为记,从此不再以洪水灭世。
按记载,方舟300肘,阔50肘,高30肘,以今日计算单位,约长135公尺,宽22.5公尺,高13.5公尺。这个比例,在风浪中倾斜60度,也不致翻覆。估计其可用平面空间超过10万平方英尺,比20个篮球场还要大。立体空间151万8000立方英尺,最少等于569个现代货运火车的容量。
现今,地球动物及水上生物共90多万种,据专家统计,放入方舟的陆上动物约有3万5000种,其中少数是巨型的,如长颈鹿和大象,大部分为小动物,如老鼠、猫等。所有动物进入方舟后,约等于方舟37%的体积,仍有大量空间存放粮食及活动。
7. 圣经大洪水故事的原型来自哪里
亚当和夏娃的后代不断地繁衍,世界上的人口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上帝的诅咒,人们只有付出艰苦的劳动才能勉强度日。因此,人们的内心不免充满了对神的怨恨和恶念。同时,人们之间也互相残杀,互相掠夺。在上帝眼里,人类终日所为,都是罪恶。
《创世纪》中的大洪水和诺亚方舟景象
上帝看见这种情况,心里十分忧伤,他后悔自己创造了人类和一切,决定要消灭所有的人和动物,铲除这个罪恶的世界。但是他又不想累及无辜,便把自己要毁灭世界的决定偷偷地告诉了诺亚。因为在上帝看来,在所有人之中,只有诺亚是一个纯粹的义士、完人和敬奉上帝的人。上帝命令诺亚用歌排木造了一艘方舟,带上他的全家老小以及各种飞禽走兽各一对登上方舟,以保全性命。
诺亚按照上帝的命令,带着全家老小,以及各种飞禽走兽各一对进了方舟。过了7天,天上果然降下了倾盆大雨,这天据说是2月17日。大雨一直下了40个昼夜,把世界上最高的山峰都淹没了。洪水到处泛滥,淹没大地长达150天之久。地上所有的人和飞禽走兽都被淹死了,只有诺亚方舟载着他一家老小和动物们漂泊在无边无际的茫茫水面上。
后人想象中恐怖的大洪水场景上帝惦记着诺亚一家和方舟里的动物,他止住天上的大雨,让洪水慢慢地消退。150天过后,诺亚方舟正好漂泊到阿拉特山。10月1日,山峰开始露出水面。诺亚等了40天后,便打开方舟的窗户放出了一只乌鸦,那只乌鸦没有回来。他又放出了一只鸽子,去看看洪水是否已经从地面退却。可是,那只鸽子飞回来了,因为它找不到落脚的地方。过了7天,诺亚又把鸽子放出去。傍晚时分,鸽子叼回一根新鲜的橄榄枝,带来了洪水开始消退的好消息。从此,鸽子和橄榄枝就成了世界和平的象征。又过了7天,他第三次把鸽子放出去,这次它再也没有飞回来,因为洪水已经消退,地面露出来了。据说经历整整一年的时间,地上的洪水才全部退尽。
这幅画描述了在大洪水退却后,在挪亚方舟上躲避洪水的各种动物纷纷离开挪亚方舟。该画取自15世纪英国的祈祷礼拜书。诺亚和他的家人、动物走出方舟。他建造了一座祭坛,向上帝献祭,感谢拯救之恩。上帝决定今后不再用洪水毁灭人类,并以彩虹为记,作为他与地上一切生物和好的标记。据说诺亚的3个儿子,后来分别成了人类3大支派的祖先:雅各是北方民族的始祖,闪是闪族的始祖,含是古什、埃及、利比亚和伽南人的始祖。
诺亚方舟和苏美尔神话的渊源关系,是19世纪70年代发现的。19世纪50年代初,大英博物馆的研究人员花了多年时间,把从尼尼微发现的2.4万多块楔形文字碑分类释读。一位叫做乔治·史密斯的鸽子口含橄榄枝向诺亚报告洪水开始消退的喜讯,从此,鸽子和橄榄枝便成为和平安宁的象征。亚述学学者一天在考察一堆破碎的石碑时,他偶然读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东西。碑文记载了古巴比伦时期,上帝派大雨和洪水来惩罚邪恶有罪的人类时的情景。在那次大灾中,一个人造了一只木船,载上家人和许多动物,在洪水中幸存下来。史密斯意识到,碑文记载的故事极像《圣经·创世纪》中描述的《洪水与诺亚方舟》的故事。他的这一发现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当时英国的基督徒把《圣经》奉为天书,认为它是神的启示,难以接受诺亚方舟来源于苏美尔神话的事实。可惜的是那块有关洪水故事的碑已破碎,史密斯也因此无法提供巴比伦故事的全文。于是一家叫《每日邮报》的伦敦报纸派史密斯去尼尼微找回破裂碑文的残余部分,有史以来的奇迹般的巧合出现了,史密斯竟然在不到一星期的时间里就找到了那块遗失碑文的其余部分。由此,史密斯发现了《圣经》中诺亚在《苏美尔史诗》中的原型齐乌素德拉。
20世纪20年代,英国考古学家吴雷在乌尔城进行考古发掘时,意外地在古城墙遗址之下7公尺深处发现了震惊世界的乌尔王陵。王陵距今约4千年之久,藏有大量稀世珍宝。接着,他又在地下13米的深处发现洪水泛滥留下的流沙和淤泥,厚度约3米多。这样厚的沉积层,它的沉积时间据推测要3百多年之久。在这个地层下面,则是另一个不同民族的居民留下的遗迹。这说明在遥远的古代(约5600~5900年前)曾经有一次持续时间达几百年之久的大洪水毁灭了当地原始先民的家园。这些原始先民现在被称为欧贝德人,他们虽没有被大洪水全部消灭,但也是所剩无几了。洪水消退之后,另一个民族来到两河流域定居,他们就是后来创造了人类最古老文明的苏美尔人。这场浩劫的记录,长期保留在苏美尔人的传说中。因此,在苏美尔历史文献《苏美尔王》中,也有大洪水的记载,并且把这次大洪水作为苏美尔历史的新起点。可以说,这些传说在某种程度上,是反映了远古时代的真实历史。当然,它也被祭司们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把大自然对人类的征罚变成了神对人类的惩罚,以此证明人类必须无条件地服从神的统治。
《创世纪》中的大洪水和诺亚方舟景象
8. 洪水淹没过世界吗
圣经里的诺亚方舟?20世纪80年代初叶,美、苏、法、德、日及中东一些国家的考内古学家们发现,在距今五六容千年的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的两河流域的确发生过大洪水,在古亚述王国都城尼尼微的拔尼巴国王图书馆遗址里,还发掘出“泥板文书”,泥板上也有关于洪水泛滥的记录。据此,学者们推断,《圣经》中上帝指示诺亚造方舟躲避洪水之事即源于此。根据那扑拿发掘的残木分析,专家们认为,诺亚方舟有可能就在达阿禄山上。今天的达阿禄山从山间至山峰仍有厚厚的冰河。
据推测,也许是洪水之后天气巨变,洪水的一部分冻结为冰河,当诺亚等人爬上山顶躲避洪水时,天气突然变冷,竟使他们乘坐的方舟冻结在冰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