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吐蕃墓葬遗址
㈠ 唐代吐蕃大型墓葬群在历史上是怎样记录的
第一次发掘抄唐代吐蕃墓葬群是发掘袭于1983年 的青海省都兰县热水乡的唐代吐蕃大型墓葬群。吐蕃是唐朝时期藏族所建立的地方政权,它的区 域主要在青藏高原一带。唐朝为了发展同吐蕃的友好关系,曾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 这次发掘的吐蕃墓葬群,共有墓葬二百余座。已经出土的有大量丝绸、皮靴、核桃.织机构件、 金饰品、陶罐、木碗、古藏文木片和木牍等。在出土的丝织品上面,有唐代流行的连珠对鸟、连 珠对马图案、也有菱花、方格等具有吐蕃风格的图案。
㈡ 青海有哪些古迹
老爷山,塔尔寺,格尔木胡杨林 ,察尔汗盐湖景观 ,文成公主庙 ,仙米原始森林 ,柳湾墓地,热水吐蕃墓葬遗址 ,诺木洪文化遗址, 龙羊峡水电站 ,隆务寺 ,黄河源头 长江源头,古澜沧江 等等
㈢ 白兰王国的遗址在那
都兰
都兰曾是立国350余年的吐谷浑王国的活动中心,被北魏封为白兰内国,是古南丝绸之路容的主干道,是古代数百年间中原地区与西方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商贸文化交流的必经之地。境内古文化遗址众多,其中尤以唐代吐蕃古墓葬群 最为宏伟、壮观,墓群东起夏日哈镇,西至诺木洪乡,绵延200多公里。目前已查明的古墓有近千座,其中塔 文他里遗址及热水吐蕃古墓群属于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被称为“高原金字塔”。此外境内还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十余处,这些文物遗址为研究我国古代西北少数民族发展史;丝绸之路贸易史;中、西方文化、经济交流史提供了充分的佐证,其研究价值是无法衡量的,出土文物更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艺术瑰宝,令人抚古惜今,遐想连篇,感慨万千………。
㈣ 青海的名胜古迹有哪些
青海名胜古迹 风景名胜文章列表 [青海名胜古迹 风景名胜]格尔木胡杨林 佚名 04-27 [青海名胜古迹 风景名胜]察尔汗盐湖景观 佚名 04-27 [青海名胜古迹 风景名胜]文风景绮丽多姿的文成公主庙 佚名 04-27 [青海名胜古迹 风景名胜]气势恢宏的佑宁寺 佚名 04-27 [青海名胜古迹 风景名胜]仙米原始森林 佚名 04-27 [青海名胜古迹 风景名胜]柳湾墓地 佚名 04-27 [青海名胜古迹 风景名胜]热水吐蕃墓葬遗址 佚名 04-27 [青海名胜古迹 风景名胜]诺木洪文化遗址 佚名 04-27 [青海名胜古迹 风景名胜]龙羊峡水电站 佚名 04-27[青海名胜古迹 风景名胜]隆务寺 佚名 04-27
㈤ 血渭草原缘何古墓葬众多
我住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这里是古代吐谷浑人的统治范围,都兰的热水古墓我也去过几次。我估计你是看到热水的古墓葬群才发问的,那我就具体给你解释下。
其实吐谷浑也就是现在居住在青海海东互助境内的土族人的祖先。都兰热水古墓不是一场战争造成的而是当时吐谷浑统治的中心地带就在现在的都兰县热水境内,想想一个国家的都城都在热水这个地方,当然墓葬群的出现也绝非偶然。但是当时居住在吐谷浑的不仅仅有吐谷浑的本族人也有其他名族的,所以近几年考古发掘发现热水古墓不仅有吐谷浑古墓也有吐蕃的古墓。据此我们可以考证这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吐谷浑被吐蕃攻占的历史原因基本是这样的。
唐初,吐蕃王朝势力强盛,拥兵数十万,不断蚕食周边各国。位于吐蕃东北(今青海省地区)的吐谷浑成为吐蕃开疆拓土的目标。贞观十二年八月,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根据入唐使报告,以吐谷浑王离间唐与吐蕃联姻为借口,率领吐蕃与羊同(少数族,臣属吐蕃)军队北攻吐谷浑。吐谷浑不能抵挡,逃到青海湖北,所部民畜多为吐蕃掠去。十四年闰十月二十三日,唐太宗李世民答应以宗女文成公主嫁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从此吐蕃与唐交好。
松赞干布去世后,吐蕃丞相禄东赞掌权,对吐谷浑附唐不满,企图吞并吐谷浑,遂于显庆五年(660年)八月,命其子起政率军攻打吐谷浑。龙朔三年(663年)五月,吐蕃与吐谷浑因相互攻击,各遣使向唐求援,唐廷皆不应允。此时,吐谷浑大臣素和贵因犯罪逃往吐蕃,泄露吐谷浑虚实情况,于是禄东赞出动精锐之师,乘虚进攻,大破吐谷浑于黄河上流一带。吐谷浑诺曷钵可汗与其妻弘化公主引数千帐逃奔凉州(治姑臧,今甘肃武威),请求徙居内地。
唐高宗李治遂命凉州都督郑仁泰为青海道行军大总管,率右武卫将军独孤卿云、辛文陵等分兵屯驻凉、鄯(治湟水,今青海乐都)二州,以防吐蕃进犯。六月二十六日,又命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安集大使,节度诸军援助吐谷浑。禄东赞一面屯兵青海,一面派使者论仲琮入唐,陈述吐谷浑之罪,又请与吐谷浑和亲。高宗不允,并派左卫郎将刘文祥出使吐蕃,持玺书指责其对吐谷浑的进攻。麟德二年正月二十四日,吐蕃遣使入见高宗,再次请示恢复与吐谷浑和亲,但仍要求把吐谷浑的赤水(今青海兴海东南黄河西岸)一带,作为吐蕃畜牧之地。高宗不许。后来,唐廷根据吐谷浑要求,将其迁移至灵州(治回乐,今宁夏灵武西南),以其部落置安乐州。至此,吐谷浑故地全为吐蕃所占。
这部分吐谷浑后裔和后来的海东藏族和蒙古和说特部及周边各名族之间通婚,就成了现在海东地区的土族。
以上有的是官方文史,其实有的地方描述欠佳。如果你有兴趣我可以继续解释!!!
㈥ 青海省海西州热水墓葬群到底是哪个民族的墓葬他到底是吐谷浑墓葬还是吐蕃墓葬
著名的吐蕃墓葬群抄就在青海省海西州柴达木境内,距离都兰县察汗乌苏镇10公里处的热水乡附近,背依巍峨的热水大山,面临滔滔滚流的察汗乌苏河,俯瞰绮丽的察汗乌苏绿洲,依山旁水。墓群所居真是一块风水宝地。
吐蕃是藏民族的先民,公元六六三年,日益强大的吐蕃国一举破灭了在青海建政350年,辖三千里江山的吐谷浑三超,占领了吐谷浑辖属的辽阔地域。吐蕃墓葬就反映了吐蕃统治时期柴达木地区社会政治经济以及东西文化交流的盛况。
㈦ 都兰热水大墓被发现,证实九层妖塔真实存在,里面到底有些什么
最早了解到九层妖塔是看了电影《鬼吹灯》,里边这座古墓给人们带来的是神秘又凶险的感觉,之前一直以为这只是艺术创作,但是后来才知道原来九层妖塔真实存在,是我们国家考古发现的一座古墓。
从挖掘的两层来看,其中第一层里多数都是动物的尸骨,还有一些类似丝绸的物质,第二层挖出来的是波斯金币以及一些生活用品,多数都是金银所制,所以可以看出这座墓最终指向还是吐谷浑王,不管是传说还是真实的情况,最终的谜题都需要我们考古工作者给解开,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㈧ 购买改造遗址是否合法
汉代以来,河湟谷地、环湖地区保存有大量的古墓葬。现已发掘的汉代墓葬240余座,其中上孙家寨200余座。随葬品有不同质量的陶、铜、铁、金、银、玉、石、木等生产、生活用具、装饰品及车马饰器、印章、钱币、兵器、刑具等1万多件珍品。
一匈奴墓中出土篆刻有“汉匈奴归义亲汉长”文字的卧驼铜印,另一墓中出土一批汉代木简残片(400片),隶体墨书,流利俊秀,内容为公爵、等级制度、征战功绩、赏赐、军队编制、操练规定、作战部署、兵车配备、弓弩使用等。另有一部分为新发现的<孙子兵法>佚文。平安县城附近发现汉代画像砖墓,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热水唐代吐蕃墓葬群,有墓葬200余座,出土了皮靴、镏金饰品、木碗、木碟、木鸟兽、古藏文木牍等。特别是丝绸文物,其数量之多,品种之余,图案之美,技艺之精,时间跨度之大,均属罕见。
织物有织、绣、缬3大类和锦、绫、缂丝、平纹类织物(绢、纱、絁、紬)与繝等,几乎包括了目前已知唐代所有丝绸品种。墓地曾被列为1983年全国6大重要发现之一。明代墓址仅发现6座,其中有祁秉忠和柴国柱之墓。
历史意义
编辑
这件彩陶盆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马家窑类型。马家窑文化因首先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而得名,该文化的遗址和墓葬,主要分布在甘肃西南部和青海东部的河湟地区。在青海除了上孙家寨,在乐都脑庄、民和核桃庄也有发现。马家窑文化以精致的陶器和流畅的花纹著称,但出土这样形象地反映原始社会先民们舞乐活动的文物,在我国考古史上还是第一次。
㈨ 世界上有哪些 署名 文化遗址
文化遗址 - 古遗址
从中石器时代到明清所遗留下来的历史生活遗址。其中旧石器时代仅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唐古拉山地区发现几十件打制石器,目前尚未发现有遗址,但这些难得的实物,证实了早在二三万年前的青海并非荒无人烟之地,而是有比新石器时代更为古老的人类在此生存,创造了更为原始的远古文化。
中石器时代遗址:贵南县拉乙亥遗址,有30个灶炕,出土遗物1500余件,多以打制石器为主,种类繁多,做工精细,类型稳定。骨制石磨制技能很高,骨针细长、尖锐、有眼。同国内同时期遗址比较,具有时代古老,面貌独特,文化内涵及遗物数量丰富的特点。
新石器时代遣址:有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其中马家窑文化在省内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民和、乐都等地,现已发现文化遗址,墓葬数百处,比较重要并经发掘的有大通上孙家寨、乐都柳湾、脑庄,民和核桃庄、阳洼坡,贵南尕马台及循化苏乎撒等处。由于文化内涵和地域的差异,又分石岭下、马家窑、半山和马厂4个类型,其间共延续了2000年之久。
铜石并用时代遗址:境内发现的齐家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河湟谷地,其中以民和、乐都较为集中。经考古发掘的有乐都柳湾、贵南尕马台、大通上孙家寨和民和清泉等处。尕马台出土的一面铜镜保存完好,铜锡之比为1:0.096,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铜镜。制陶、纺织有突破性进展。
青铜时代遗址:境内为辛店文化,化隆、循化、民和、乐都较集中,发掘遗址有民和核桃庄、乐都柳湾、大通上孙家寨、互助张卡山、共和合洛寺等近80 处。
青海土著文化遗址:主要有卡约文化和诺木洪文化。
文化遗址 - 古墓葬
汉代以来,河湟谷地、环湖地区保存有大量的古墓葬。现已发掘的汉代墓葬240余座,其中上孙家寨200余座。随葬品有不同质量的陶、铜、铁、金、银、玉、石、木等生产、生活用具、装饰品及车马饰器、印章、钱币、兵器、刑具等1万多件珍品。一匈奴墓中出土篆刻有“汉匈奴归义亲汉长”文字的卧驼铜印,另一墓中出土一批汉代木简残片(400片),隶体墨书,流利俊秀,内容为公爵、等级制度、征战功绩、赏赐、军队编制、操练规定、作战部署、兵车配备、弓弩使用等。另有一部分为新发现的《孙子兵法》佚文。平安县城附近发现汉代画像砖墓,是难得的艺术珍品。热水唐代吐蕃墓葬群,有墓葬200余座,出土了皮靴、镏金饰品、木碗、木碟、木鸟兽、古藏文木牍等。特别是丝绸文物,其数量之多,品种之余,图案之美,技艺之精,时间跨度之大,均属罕见。织物有织、绣、缬3大类和锦、绫、缂丝、平纹类织物(绢、纱、絁、紬)与繝等,几乎包括了目前已知唐代所有丝绸品种。墓地曾被列为1983年全国6大重要发现之一。明代墓址仅发现6座,其中有祁秉忠和柴国柱之墓。
柳湾墓地
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保存较好的一处原始社会墓地。位于乐都高庙镇柳湾村后,西距县城17公里。墓地总面积约11万平方米。1974-1980年进行发掘,共发现墓葬1730座,包括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其中马厂类型1041座。出土文物37000余件。墓地包括文化类型之多,墓葬之密集,文物之丰富,为国内外考古界所瞩目。墓葬为竖穴土坑墓,次为带有墓道的土洞墓。多有木棺,形状为:大头小尾的梯形棺,长方形呈木盆式棺、独木棺。葬法有单身葬、合葬,并有随葬品。它的发现对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氏族有重要学术意义。
文化遗址 - 古城堡
自古以来,青海是中原通往西域、吐蕃的重要通道,加上古代诸多民族形成的割据政权,因而有较多的古城堡遗址,据省考古工作者调查,已知古城遗址百余处,较为重要的有:
海晏三角城:汉代西海郡城址,王莽时所建,城址保存较完整。东西长650米,南北宽600米,城墙残高4米,4门可辨。城内发现虎符石匮1尊,还发现西汉和新莽时的五铢、货币、大泉五十及东汉铭文瓦当,唐代莲花纹瓦当和宋代崇宁重宝、圣宋宝等钱币。
伏俟城:又称铁卜加城,位于青海湖西7公里处。城墙保存较好,东西长220米,南北宽200米,墙高12米 ,宽17米,南门宽10米。城为吐谷浑在公元6世纪修筑,是晋、南北朝、隋、唐4代吐谷浑王国国都,为当时中西交通枢纽。
石堡城:位于湟源城西20公里处的哈拉库图,坐落在褐红色三面断崖的方台上,又称西山营盘台。吐蕃始筑于唐宋元六年(718年),叫铁仞域。因地处交通要冲,地势险峻,唐时为一重要军事据点。唐蕃双方反复争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曾发掘出开元通宝300枚及陶、砖片等。
西宁古城:初建于魏文帝黄初三年(222年),仅筑南、北、西墙,更名西平郡。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修筑新城,周长4500米,城墙高、厚各15米,有城门,角楼4座,敌楼19座,逻铺34所。1575年,原城墙加大,表面砌砖。清雍正三年(1725年)大修。
文化遗址 - 石窑寺
河湟地区有西宁北禅寺石窑、平安寺台尕寺石窑、夏宗石窑等。北禅寺石窟位于西宁土楼山半崖中,有近200个洞龛,初建于北魏。现遗存有隋、唐、宋、元时期壁画。
原始舞乐史上的一颗明珠——大通上孙家寨出土舞蹈花纹彩陶盆
1973年秋季,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了一件距今约5000年的珍贵文物。这就是曾引起历史、考古、艺术、体育界的极大兴趣,闻名中外的舞蹈花纹彩陶盆。
彩陶盆高12.7厘米,口径28.5厘米,平底侈口,质地细腻,器表呈桔红色。更为可贵的是陶盆内壁绘有三组舞蹈人花纹,每组五人。舞蹈者头上留有发辫,背后下部飘拂着饰物,手拉着手,似在劳动、狩猎之余,在草地或小河边,踏着音乐节奏,尽情地跳舞、唱歌,以祝丰收。它再现了先民们生动活泼的舞乐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舞蹈花纹陶盆出土于上孙家寨甲区第384号墓,伴随出土的还有彩陶盆、粗陶罐、骨纺轮、蚌壳装饰品等,说明墓主人不仅是一位生产能手,而且是一位舞乐艺术家。
这件彩陶盆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马家窑类型。马家窑文化因首先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而得名,该文化的遗址和墓葬,主要分布在甘肃西南部和青海东部的河湟地区。在青海除了上孙家寨,在乐都脑庄、民和核桃庄也有发现。马家窑文化以精致的陶器和流畅的花纹著称,但出土这样形象地反映原始社会先民们舞乐活动的文物,在我国考古史上还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