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家遗址
A. 兰州有哪些现存的历史遗迹 分别在哪里啊
兰州的肃王时代遗迹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设兰州,置兰州总管府,始有“兰州”之名。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改为兰泉县,是年兰州户口仅有395户,人口981口。金代初废兰泉县并入兰州,是时兰州人口为11360口。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兰州为兰县,洪武十一年,明太祖始封肃王,建文元年(1399年)肃王府由张掖迁至兰州并兴修城廓。兰州遂成为王城。清康熙五年(1666年)陕甘分治,兰州成为甘肃省会。民国三十年(1941年)正式设立兰州市。
历史上的肃藩王家族,是一支较平庸,没有出过什么特别著名人物的家族。不过,肃王这一脉的传承体系比较完整,自肃庄王移藩兰州后,对明代兰州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多有贡献。
兰州三台阁
兰州市的皋兰山有座古朴的的“三台阁”,此处海拔2129米。“三台阁”始建于明建文初年(1399年)。乃明朝第一代肃庄王朱瑛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移藩兰州后所建。原名“魁星阁”,上祀魁星。后来因为“神阁一楹,阁崇三级”,所以俗称“三台阁”,岁月流逝,人们也只称“三台阁”而忘记了“魁星”初名。
相传朱瑛修阁,是借眼前之地,寄传家天下之思。所以建成之后,每于重阳佳节,定会携眷登高望远,遥思金陵。
“三台阁” 历经370多年的风雨战乱,数番倾塌。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和道光十二年(1832年)都重新修建过,还划给养赡旱地25亩。但同治五年(1866年)三台阁又遭战祸所毁,至辛亥革命后又加修补。民国十三年(1924年)甘肃督军兼省长陆洪涛却暗使人拆毁三台阁以达到私利。解放后,1984年政府重建三台阁,重现旧观。
兰州金天观
肃庄王朱瑛好道教,到兰州两年后(建文二年-1400年) 兴建“金天观”。当时的选址在城西三里,这里唐有云峰寺,宋建九阳观,西方在五行中属金,故名“金天观”。修建之初,肃庄王见这一带山环水绕,如同仙人舞袖,还将城西面的一个城门取名为袖川门(有碑刻载“皋兰袖川外之金天观”可证),并不完全是现在七里河西津东路市工人文化宫的地点。工程到永乐四年(1406年)完工,人们是从雷坛河新桥边上的一个山门进入寺观。每年农历八月初八日为雷坛庙会,热闹异常。
金天观的建成,还有一段建文帝失踪之谜的故事所致。
明惠帝朱允炆(朱元璋的长孙,太子朱标的长子)1398年即位,年号“建文”。登基后,进行削藩,压制地方诸王坐大。燕王朱棣以入京除奸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明建文四年(1420年),经过四年的战争,朱棣攻入南京,夺取了明朝政权,惠帝神秘失踪。传说建文帝逃到兰州,当时肃庄王正在修建金天观,他便让建文帝匿藏观内。有人认为“金”是西方,“天”指天下,金天观的命名就是暗藏天子西去之意。
当年有位著名道人孙碧云,号“玄虚子”,孙十三岁上太华山修道,遇张三丰授以道术,再驻武当山,道行深厚,精通武当内家拳术。洪武年间入京师,甚得朱元璋褒宠,明景帝时还为其在京建万寿宫。可能匿于甘肃的传闻也传到朱棣那里,永乐十年(1412年)明成祖下诏,让孙碧云主持兰州金天观道场,暗地里打探建文帝消息。肃庄王之前与也与孙相识,为了迎接孙碧云,肃王还专门修建了望仙桥和雷坛,雷坛河就是因此而得名。肃王将孙碧云“迎居金天观环室接引群众,语多奥旨”,孙在兰州居留了两年,没得到建文帝什么消息,后来便返回太华山。
金天观落成,占地54亩,观内殿阁巍峨,回廊幽曲,声名鹊起,为陇上最大的道观。当时金天观以唐代槐树、壁画、牡丹而闻名。金天观里原有36株唐槐,称为“三十六部雷将”。今天仅存唐槐3株,最高的一株高达20余米,胸径近3米,也名正言顺的成为兰州第一号受保护古木;还有明清柏3株,树龄均在120年以上。
原来金天观回廊绘有建文帝时期的壁画《金阙玄元太上老君应化图》,还有兰州驰名的牡丹池,相传这里的牡丹来自唐长安城,有些甚至还是杨玉环的手植株,传闻总是令人浮想连篇的,可惜我那天转了每一处地方,除了可一瞻唐槐清柏外,其他都已消失,只见廊殿开着一间接一间的行货画廊和“奇石店”。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四月,林则徐被贬新疆途中,居兰州八天,一天他游览了金天观,在斗母宫题写了一幅对联:“普物无心,万讣共载慈云遍:资生有道,百族同依爰日长”,如今不知又在何处。
1956年,金天观改为兰州工人文化宫。好在原二清殿西廊还有明清碑刻十余块,是城市建设时人们将一些地方的石碑移立到此的。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从肃王府“节园”移来的“碧血碑”(“碧血碑”的故事下面会讲到),旁边还有清末陕甘总督左宗棠书的文天祥《正气歌》碑刻。
兰州白衣寺塔
兰州白衣寺是末代肃王朱识鋐管治下于崇祯四年(1631年) 始建的寺院。那时建寺初成,往往都获皇帝封赐名,大概崇祯正忙于应付清兵进逼,哪有心情顾及陇上一寺命名,当时就以寺内尊奉的白衣菩萨而称“白衣寺”。
B. 开化有哪些重要文物古迹
1—双溪口遗址[中村乡双溪口村北500米山坡上·新石器时代—春秋·第一批县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150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0.6米。1978年5月发掘,出土夹砂红陶、夹砂灰陶、泥质灰陶、着黑陶、印纹硬陶等陶片。印纹陶纹饰有瓦纹、方格纹、曲折纹、席纹等。石器有单孔斧、三孔斧、锛、镞、网坠等。破坏严重。
2—鲤鱼山遗址[池淮镇池淮畈村南200米·新石器时代——战国·第一批县文物保护单位]总面积约1800平方米,1984年8月发掘,出土泥质红(灰)陶、夹砂陶、印纹陶纹饰有编织纹、回纹、弦纹、曲折纹和米字纹。石器有:有段锛、刀、镞、网坠等,还有陶网坠。破坏严重。
3—下界首瓷窑址[华埠镇下界首村东北300米·宋代·第一批县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2100平方米,堆积厚度不等。1982年2月发掘,生产器物主要有韩瓶,胎色灰青,釉层薄,色青绿。其次是碗,胎色红褐。窑床已毁。窑具仅见束腰形圆柱垫具和垫饼。
4—龙坦窑址[苏庄镇龙坦村东山坡上·元—清·第二批县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7500平方米,堆积厚度1-2米不等。主要有碗、盘、炉、盏等。多数是青花,其次是白釉、影青、褐釉等。碗、盘底部多有涩圈。青花纹饰主要为花草和文字。尚存窑床遗迹。窑具有匣钵、垫饼。(见《考古》1995年第8期。)
5—余公墓[黄谷乡阳光村内·明代·第二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占地21平方米,座南朝北,分拜坛和墓室两部分,都用青条石和石板砌成。拜坛半圆形,有墓碑1通,上刻“余公之墓”。墓室前筑四柱三间三楼石牌楼1座,上立牌匾有隆庆三年(1569)年号。保存良好。
6—双溪桥[城关镇小桥头村内·明代·第一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因地处古溪和马金溪的交叉处,故名。始建于宋政和年间,明嘉靖间李候文重建。三孔石拱桥南北走向,跨古溪,长25米,宽4.5米,中孔拱跨11.5米,矢高6米,拱圈纵联砌置。桥墩迎水面做出分水见尖。桥面用石板铺砌。
7—敦睦堂[村头镇小溪边村·明—民国·第四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座北朝南,共有两进,中有天井,平面内呈凸字形,占地面积约204平方米。第一进大厅面阔三间,通面阔10.50米,通进深10.9米。硬山顶,阴阳合瓦,前檐柱上有一组斗拱支托檐檩,明间两缝五架抬梁前廊后卷棚,八角形柱础,厅后隔板上方挂“孝友”匾一块,时“明万历丙午年”第二进民国时重建,面阔三间,通面阔9.1米,明间两缝五架抬梁有后廊。后金柱上有对联一幅“开国宗支繇夏禹,赐封衍派自康王”。
8—致福堂[塘坞乡高朱村张家·明代·第四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座东朝西,现存一进。前原有四柱五楼挑檐牌楼式门楼,中有天井。该堂面阔七间,通面阔19.77米,通进深12.3米,总面积约243平方米。明间两缝五架抬梁前卷棚后双步,次、梢间皆五架穿斗式。硬山顶,阴阳合瓦,有屋面板。马头墙墙体用鹅卵石砌筑。平盘斗、雀替、牛腿及卷棚檩上雕刻精细,三架、五架梁及卷棚下曲梁两端皆用丁头拱承托。前檐金柱下为方形石柱础,四周雕刻神话传说故事,非常精美。明间檐下有“天宠嘉宾”匾,堂内悬挂有汪庆百书“致福堂”匾。三合土地面。
汪庆百,字元履,号生洲,芹阳镇(今城关镇)人。明万历三十八年(1603)进士。初授行人,天启初就职礼部。崇祯三年主纂《开化县志》,次年补太常寺少卿。崇祯十二年为南京工部尚书。
9—爱敬堂[霞山乡上田村内·明—清·第二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座东朝西,共三进,依次为戏台、大厅、后堂。面积约760平方米。正厅五间,通门阔17.8米,通进深8.3米,明、次间均为五架梁前卷棚后单步梁。月梁断面矩形略外弧,两端饰龙须纹线眉月状,并用丁头拱承托。柱础有八面形和鼓形两种,其下皆置覆盆。硬山顶并有封火墙。第三进民国建。“爱敬堂”匾额为明大学士商辂题。
10—永锡堂[霞山乡上田村内·明—清·第四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平面呈凸字形,座东朝西,共三进,依次为戏台、大厅、后堂。面积约690平方米。第一进戏台悬山顶,正厅面阔五间,通面阔18.3米,通进深9.6米。明、次间均为五架梁前卷棚后单步梁。明间月梁上雕刻人物故事和凤穿牡丹;两端用雕刻山水风景的雀替承托。以鼓形柱础为主,下置覆盆。硬山顶,阴阳合瓦。
11—大宗伯第[大溪边乡大溪边村·明—清·第三批县文物保护单位]中轴线上依次为戏台、正厅、楼房三进,占地1440平方米。正厅面阔九间,通面阔34.9米,通进深11.25米。明、次、梢间均为五架梁前后步梁。柱头卷杀,雀替雕刻简单。鼓形或质形柱础。硬山顶。
12—太和堂[黄谷乡方田村内·清代·第四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平面纵长方形,座西朝东,共三进,依次为戏台、大厅、后堂,均五间。通面阔16.3米。四柱三间五楼牌楼式大门。第一进戏台两边有厢房。第二进通进深8.6米,明、次间两缝均为五架前卷棚后单步梁。明间额枋上挂“太和堂”匾。瓜楞形柱础,下置覆盆。硬山顶。第三进有楼,地面高出二进0.31米,屋面与二进同。
13—西来岩[城关镇玉屏公园内·清代·第一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座西朝东,光绪《开化县志》载:西来岩,县西山。原名锡赉庵,邑候吉祥创建。始建于乾隆四年(1739),建筑面积126平方米,面阔和进深各三间,通面阔12.8米,通进深7.3米。明间两缝五架前卷棚后单步梁,牛腿、月梁、雀替雕刻人物故事。后檐墙嵌“灵岩”碑刻,上有“乾隆四年”年号。此为改名“西来岩”之由。
14—詹氏坊[音坑乡杨家村口·清代·第二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建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四柱三间冲天式石牌坊。通高6.5米,明间宽2.3米,次间1.1米。唯明间有楼,正面有“德照彤管”石匾,背面有“乾隆四十五年”记年。次间两柱冲天。《开化县志》有记。
15—胡氏节孝坊[杨林镇川南村东200米·清代·第一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建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四柱三间五楼砖石牌楼。高约7.1米,明间阔2.65米,次间1.2米。主体结构为青石、砖雕构件组成。主楼面用斗拱支托,明间额枋有云状雕刻。明间枋上镌有“旌表已故儒士李廷禹之妻胡氏节孝坊”横写2行16字,并有“道光二十九年”年号。《开化县志》有记。
16—田畈钟楼[何田乡田畈村东南200米·清代·第三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建于道光年间。座东朝西,平面近似正方形。面阔和进深各三间,通面阔6.6米,通进深6.75米。重檐攒尖顶,梁架不详,共有柱16根,鼓形柱础,下置方形石板。河卵石砌墙,东、西各有拱圈门。
17—杨氏节孝坊[音坑乡汶川口村内·清代·第二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建于道光乙巳年(1845)。四柱三间三楼石牌楼。高约7米,明间阔2.45米,次间1.19米。正楼牌匾刻“敕建叶学杰之妻杨氏节孝坊”,并有“道光乙巳年冬月”年号。正脊两端设鸱吻。
18—敦伦堂[马金镇高韩村内·清代·第二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平面呈纵长方形,尚存两进。第一进有歇山顶戏台。第二进五间,通面阔18.4米,通进深9.05米。明、次间两缝五架前卷棚后单步梁,月梁两端用雀替承托。牛腿雕刻龙、狮。瓜楞形或鼓形柱础,下置覆盆。硬山顶。
19—壕岭关[杨林镇壕岭村西1000米·清代·第二批县文物保护单位]东北、西南走向,用粗石条砌成。前门砌成券顶,上有“壕岭关”楷书阳文石匾,边款楷书咸丰七年建及监工姓名等。后门用条石搭成梁式。关的横断面呈梯形,高3.8米,厚4.8米,残阔6.4米。该关与江西德兴交界,当时为军事防御工事。
20—银岭关[杨林镇下庄村西南1.5公里·清代·第四批县文物保护单位]据传建于清乾隆年间。关用粗石条错缝砌成。高3.6米,厚6.41米,残阔4.1米。券顶门宽1.82米。与江西德兴交界,当时为军事防御工事。
21—思本堂[何田乡晴村·清咸丰八年(1858)·第四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座北朝南,尚存两进,门楼1966年重修。第二进大厅,面阔三间,通面阔12.7米,通进深9.7米。明间两缝五架前双步后单步梁,前后平身科置斗拱两攒,承托挑檐,两边有丁头重拱。各进悬挂匾额一块。石柱础,下置覆盆。硬山顶。
22—程氏节孝坊[张湾乡余田畈村内·清代·第四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座北朝南,四柱三间五楼砖牌楼。明间阔4.2米,次间1.8米。用砖顺缝砌成,层层叠涩挑檐。楼面阴阳合瓦有瓦当。整座牌楼嵌满各种题材的砖雕,有人物、山水、鸟兽等。有“大清道光乙酉年”年款。
23—凌云寺[苏庄镇余村古田山上·清代·第四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座北朝南,共两进,中设天井。建筑面积128平方米。第二进堂面阔三间,通面阔9.2米,通进深5.75米。穿斗式与抬梁混合梁架结构,明间两缝为五架前双步后单步梁,牛腿刻花草,方形石柱础。硬山顶。左右山墙上分别嵌有明万历、乾隆、嘉庆时碑刻。大门门楣上有“凌云寺”石匾并有“同治九年庚子孟秋”年号。
24—方永同公祠[苏庄镇唐头村内·清代·第二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座西朝东,分戏台、厅、堂三进,总面积790平方米。戏台明间月梁上有斗拱两攒支托檐檩,牛腿刻人物故事。第二进面阔五间,通面阔16.9米,通进深11.35米。明间两缝为五架前卷棚后单步梁,鼓形或方形木质柱础。彻上露明造,硬山顶。
25—汪岭桥[中村乡茅岗村皇林·清代·第四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单孔石拱桥,南北走向,横跨皇林溪。全长27米,宽5.5米,矢高8.9米。桥面用大河卵石铺筑。拱圈纵联砌置,其顶端的一侧嵌有“汪岭桥”石匾。是开化县最大的单孔石拱桥。
26—爱日堂[大溪边乡墩上、墩下村内·清代·第三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座北朝南,依次为戏台、大厅、后堂三进。四柱三间五楼牌楼式大门,上有砖雕“宋名臣第”匾额,整个门楼嵌满各种题材砖雕。第一进戏台,天花上有彩画,檐柱牛腿均为人物故事。第二进面阔三间,通面阔13.1米,通进深11.85米。明间两缝为五架前卷棚后单步梁,金柱用雕花八角形石柱础,下置覆盆。硬山顶。第三进楼1964年重建。
27—余氏祠堂[苏庄镇余村内·清代·第三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座西朝东,有戏台、厅、堂三进,中隔天井,天井两边为厢房。第二进面阔五间,通面阔18.95米,通进深8.5米。明、次间两缝皆为五架前卷棚,三架和五架梁均用雕花平盘斗拱支托童柱,牛腿雕狮子戏球。硬山顶。
28—永言堂[塘坞乡正大村内·清代·第三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座南朝北,有戏台、大厅、后堂共三进。第一进戏台,罗锅式山墙,明、次间为五架抬梁式。第二进大厅五间,通面阔17.8米,通进深8.05米。明间两缝五架梁带前、后廊,三架梁两端饰云头。前檐柱牛腿上有装饰性斗拱。柱础有鼓形和方形两种。硬山顶有望板,彻上露明造。
29—姜家祠[苏庄镇苏庄村内·清代·第一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座北朝南,现存戏台、大厅两进,占地面积628平方米。第一进为歇山顶戏台,各构件雕刻精细。第二进五间,通面阔19.3米,通进深13.8米。明、次间两缝皆为五架梁带前、后廊。童柱与五架梁间均用雕花平盘斗拱支托,金柱均用木质瓜楞形柱础,下置覆盆。
30—华严古刹[华埠镇孔桥村孔埠桥南端·清代·第二批县文物保护单位]据民国《开化县志稿》载:华严禅院建造年月无考。清咸丰五年毁,光绪二十年顾文叔、应桂馨倡捐重建,座北朝南,有前厅、大雄宝殿、观音堂三进,占地面积720平方米。面阔均为三间,明间两柱上各有对联一幅。梁架结构较复杂,三架梁、五架梁、牛腿等均雕刻精细,有人物、动物造型。薄青砖砌墙,阴阳合瓦。硬山顶。1994年重修。
31—汪氏宗祠[马金镇霞田村内·清—民国·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座北朝南,共有戏台、大厅、后堂三进,占地面积760平方米。各进间有天井。戏台重檐歇山顶,有藻井,五架抬梁带前卷棚,正面明间曲梁上有民国六年记年。大厅五间,面阔18.2米,五架梁带前卷棚后单步,金柱下设八面形石柱础。砖砌墙,硬山顶。门面有鹿衔草等知恩图报之类故事的壁画。
32—启瑞堂[马金镇霞山一村内·清·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和汪氏宗祠合为一个省文物保护单位,包含在汪氏宗祠内。
33—继续堂[马金镇石柱村内·清·第四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座西朝东,共有戏台、厅、堂三进,占地面积约450平方米。第二进面阔五间,通面阔14.2米,通进深6米。明间两缝五架抬梁式,牛腿雕刻人物故事。第三进地面高出0.8米,梁架与二进同,雀替丁字形。整座建筑河卵石砌墙,三合土地面。
34—馀庆堂[齐溪镇岭里村·清代·第四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座北朝南,共有三进,进与进间有天井,占地面积329平方米。为公用性建筑。硬山顶,马头墙。第二进大厅,面阔三间,通面阔10.05米。明间两缝五架抬梁前双步。天井有条石及鹅卵石砌筑,砖石墙,鼓形石柱础和六面形木柱础。整座建筑雕刻简单。大门前有张瑞荣敬立“孝廉方正”方形石旗杆墩一对,上有“皇清宣统三年”年号。
张瑞荣,字玉叔,世居岭里。宣统辛亥以孝廉方正应北京保和殿殿试分选六部主事赠五品诰授奉政大夫。
35—鸣凤堂[齐溪镇余家村·清代·第四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座西朝东,依次为戏台、大厅、后堂。第一进戏台藻井上有壁画,并有“乐韶舞”、“歌应南风”匾,整体结构完整。第二进面阔五间,通面阔10.75米。梢间山墙上有人物故事壁画。
36—攸叙堂[塘坞乡矿山村·清代·第四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座西南朝东北。共有三进,进与进间有天井平面呈凸字形,占地面积约724平方米。为公用性建筑。第一进戏台,有楼。通面阔20.5米。第二进大厅,面阔三间,通面阔14米。明间两缝五架抬梁前卷棚。天井四周檐柱上都有牛腿,天井全部用青石板铺砌。整座建筑用砖错缝砌墙。青石条门框,砖叠檐门罩,门楣上墨书“勋贤世家”四个大字。
37—移睦堂[何田乡田畈村·清代·第四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汪氏祠堂,位于何田乡田畈村·清代·第四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座西朝东,该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戏台、正厅、后厅三进,进与进间有天井。占地600多平方米。第一进戏台70年代重修,一、二进间两边回廊有楼且木雕刻精美,惜有损毁,第三进天花上设圆藻井三个。
38—钟楼[马金镇霞山二村内·民国·第二批县文物保护单位]明弘治年间始建,咸丰丁巳年(1857)毁,后几经修建。现建筑为民国年间重建,座南朝北,四方形三层木结构,面积108平方米。面阔、通进深各三间,通面阔、通进深均为10.4米。重檐歇山顶,内有天花,梁架不详,共用柱16根,天花上挂明万历铭文大钟一口。东、西山墙各嵌民国碑刻1通。
39—启敬堂[塘坞乡西庄村内·民国·第四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座西朝东。共有四进,分别是前厅、后厅、堂、楼。面阔都为三间,通面阔11.2米,占地面积约387平方米。硬山顶,有屋面板和搏风板。整座建筑雕刻精细,纹饰有婴戏、花鸟、狮子戏球、人物故事等。墙用青石块和黄泥砌筑,三合土地面。
40—六合同春[林山乡田后村·民国·第四批县文物保护单位]由六姓氏合资建造之祠堂。共有两进,中有天井,总面积256平方米。第一进戏台,明间采用减柱方法,面阔五间,通面阔13米,明、次间作戏台,前檐柱被减。第二进地面高出一进0.35米,面阔三间,明间两缝七架抬梁带前后廊,次间七架穿斗式。前檐柱横断面为梅花形,整座建筑河卵石砌墙,石灰粉刷。三合土地面。
41—石像牲[城关镇高坑坞村石井东100米·宋代·第三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原墓地面积约315平方米,1958年前后被毁。现墓穴前尚存石翁仲2尊,高2.6米;石马、石羊、石狮各2尊,有轻微残损。据民国三十八年《开化县志稿》载:为宋吾满前之石人石马。吾满:宋三衢太守吾谓之次子。
42—狮山摩崖石刻[池淮镇芹源村狮山·宋—明代·第三批县文物保护单位]该石刻座东朝西,有字迹5处。其中“崇岗”两字最大,楷书阴刻,字径高0.6米,宽0.5米。竖刻落款年代:绍定壬辰年(1231),作者不详;另一处竖刻两行“福建按察副使方豪至嘉靖八年(1529)仲冬”,字径高0.16米,宽0.15米。其余作者、年代均不详。
43—十八洞摩崖石刻[菖蒲乡宋村十八洞内·明代·第一批县文物保护单位]据光绪《开化县志》载:“明正德丙子(1516)九月进士方豪告别先陇因游此,题名于石。”整幅石刻楷书阴刻,字径高约1米,宽0.7米,每字约为0.1米见方。现保存完好。方豪(1482—1528),字思道,号棠陵,棠陵村(今金村乡金路)人,官至福建提刑按察副使。
44—中共浙皖特委旧址[何田乡柴家村·1936年·第四批省文物保护单位]1936年8月13日,“中共开(化)婺(源)休(宁)中心县委”改为“中共浙皖特委”,机关所在地设在何田乡柴家村福岭山。旧址为二层砖木结构,座西朝东,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建筑面积约180平方米,阴阳合瓦,硬山顶,马头墙。大门左侧门框上留有当年红军标语的落款“红军政宣”墨迹。
45—中共开婺休中心县委旧址[长虹乡库坑村·1935年·第一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1935年中旬成立“中共开婺休中心县委”,机关所在地设在库坑。后经县党史办多次考证确认,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共闽浙赣省委”秘密机关曾在这里建立,时间1935年7月初至12月,历时半年。后转移到江西婺源县鄣公山。旧址为二层土木结构建筑,建筑座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建筑面积约120平方米。悬山顶,黄泥墙。
46—烈士纪念碑[何田乡中学内·1967年·第一批县文物保护单位]1967年8月间,何田乡政府和当地群众为纪念二战时期牺牲的七位红军战士而建。墓与碑用砖砌筑,外粉刷。碑身呈品字形,正中隶书“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阳文,两边各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诗句。
47—烈士墓[霞山乡政府大院边·1951年·第二批县文物保护单位]该烈士墓座南朝北,位于205国道边的霞山乡政府大院边的茶山间,由四座小墓呈一字形排列,用青石板、石条、鹅卵石砌筑。总阔5.65米,高3.30米。墓中分别葬着1949年—1951年间为革命光荣牺牲的10位烈士。墓碑分别由开化县人民政府、马金区公所敬立。
48—抗敌阵亡将士纪念碑[华埠镇孔埠大桥南山坡上·1938年·第三批县文物保护单位]为纪念“七·七”事变,1938年立“抗敌阵亡将士纪念碑”并建“七七亭”。碑青石质,高1.75米,宽0.9米,厚0.055米,碑阴刻捐款人姓名及捐款数额。亭曾毁,1985年重建。该碑重新立于亭中。保存完好。
49—犀牛化石遗址[塘坞乡洪村西500米山洞内·更新世·第一批县文物保护单位]洞深约5米,宽2米,高2米。1982年在该洞内发现犀牛牙齿、上下颌骨、腿骨等部位的化石。经鉴定,距今至少一万年。化石现存浙江省自然博物馆。
50—西岩洞(崇文书院旧址)[大溪边乡阳坑口村后山·南宋—清·第一批县文物保护单位] 据光绪《开化县志》载:“西岩……少监程俱常隐此。同治间创建崇文书院于岩前。”
程俱,字致道(1077—1144),南宋进士,北源村(今长虹乡)人。著有《麟台故事》、《北山小集》等,均入《四库全书》。现崇文书院只剩残垣断壁。洞内留有石墩石桌,石桌上刻有大清光绪年号。
51—新四军整编旧址[华埠镇工商弄、城关镇政义坊弄·1938年·第五批县文物保护单位]1938年2月中旬至4月上旬,新四军第一、二、三支队共七千余人,先后集中在开化县城和华埠镇进行整编。整编期间在华埠镇的后街、武官衙门口、华阳小学等一些显眼地段,书写了:“团结一致共同抗日!”、“抗日高于一切,一切服从抗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大字标语口号。根据实地调查,当年陈毅在华埠的住处(现华埠镇工商弄24号房子)尚存,墙外标语隐约可见。该建筑为清代三进徽式砖木结构楼房,有后花园。清砖黑瓦,有马头墙。总面积1081平方米,现分别为工商弄16、17、18、19、20、24号,现有四户人家居住。城关镇政义坊弄21号面积240平方米,其中公用面积146.23平方米,私房1户面积80平方米。
52—登云桥[大溪边乡阳坑村·1923年·第五批县文物保护单位]纵联砌置单孔石拱桥,东西走向。桥长10.1米,宽5.5米,高4.55米,拱跨9.7米,。桥拱用方正粗石条砌成,桥面用石板铺砌,东端有引桥,有10多级石级,桥西头一廊房墙上有“德业流芳”碑记,时“中华民国二十一年”。桥拱顶端北侧嵌“登云桥为木结构建筑。”石匾一块。桥上有廊,阴阳合瓦,五架抬梁左右单步,脊檩上书“中华民国拾贰年岁次造”等字样。
53—华德堂[马金镇石柱村·清·第五批县文物保护单位]胡氏祠堂。共有二进,中有天井,占地面积约312平方米。第一进有戏台,牛腿、雀替有各类彩绘。天井构筑较精细。大门门罩用砖叠檐翘角,下有砖雕,门框砖砌,河卵石砌马头墙。
54—翕和堂[马金镇杨和村·清·第五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张氏祠堂。共有二进,中有天井,占地面积约345平方米。两进面阔都为五间。大门门罩用砖叠檐翘角,下有砖雕,门框砖砌。硬山顶,阴阳合瓦,有勾头滴水。据传从马金九里坑迁居于此,为五兄弟之一,建祠堂名“翕和堂”,义为和谐、和睦。
55—敦睦堂[马金镇举林村·清·第五批县文物保护单位]郑氏祠堂。共有三进,进与进之间有天井,占地面积约348平方米。第一进面阔三间,有梅花和圆形柱。第二进面阔三间,屋面阴阳合瓦有屋面板。第三进有楼。
56—光启堂[马金镇排田村·清·第五批县文物保护单位]郑氏祠堂。共有三进,进与进之间有天井,占地面积约420平方米。为砖、石、木结构建筑。第一进戏台,歇山顶,牛腿雕刻精美。一、二进中天井两边有走廊相连。大门门罩用砖叠檐砌筑,两边各有一券顶小门。
57—裕昆堂 [马金镇岩潭村·清·第五批县文物保护单位]余氏祠堂。座东北朝西南,共有三进,各进间有天井,天井两边有走廊相连,占地面积约480平方米。第一进戏台,两边有楼。第二进大厅,明间五架前卷棚后单步梁。第三进有楼。整体建筑雕刻简单,鹅卵石砌墙为主。
58—孝思堂[塘坞乡洪村·民国·第五批县文物保护单位]汪氏祠堂。座东北朝西南,共有三进,各进间有天井,天井两边有走廊相连,大门前有廊,占地面积约607平方米。第一进戏台。第二进大厅,明间五架前卷棚后单步梁。第三进有楼。整体为砖木石结构建筑。
59—凤山堂[塘坞乡朱坞村·民国·第五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张氏祠堂。共有三进,各进间有天井,天井两边有走廊相连,占地面积约390平方米。第一进戏台。第二进大厅前卷棚额枋上雕刻龙凤,非常精美。第三进有楼,高出二进0.7米。中天井两边有走廊相连。大门上砖雕内容丰富,形象生动。
60—三治堂[音坑乡青山头村·清·第五批县文物保护单位]郑氏祠堂。座北朝南,四柱三间五楼牌坊式门楼,门面砖雕精美且保存完整,青石条门框。共有三进,各进间有天井,天井两边有走廊相连。占地面积平方米。第一进戏台。第二进大厅明间五架前双步后单步梁。1998年重修。据《郑氏宗谱》记载,该村郑氏唐武德年间由安徽歙县迁来,始迁祖为太常寺少卿郑元畴。
61—文昌阁[苏庄镇苏庄村·民国·第五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共一进,占地面积约72平方米。为砖木结构楼阁建筑。重檐歇山顶,阴阳合瓦有屋面板和搏风板。面阔、进深各三间,共用柱18根,牛腿、雀替有雕刻。
62—敦怡堂[村头镇小溪边村·清·第五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座北朝南,共有三进,各进间有天井,天井两边有走廊相连,占地面积约469平方米。第一进戏台。第二进大厅前金柱枋上雕刻八宝图案非常精美。第三进有楼。大门框用青石条构筑,有砖雕内容丰富,形象生动,其中有“萝蔓世家”四个大字,但破坏严重。
63—林氏节孝坊[桐村镇王畈村·清·第五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座东朝西,四柱五楼砖牌坊,明间阔2.38米,次间阔1.53米。整座牌坊用砖砌筑,唯最高楼上嵌“圣旨”石匾,明间门楣上嵌“旌表已故儒士苏必亮之妻林氏节孝坊”石匾,石匾右边书:“大清道光乙酉”、左边书:“继男正元建”。
64—詹氏祠堂[林山乡舜山村·清·第五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共有三进,一、二进间有天井,天井两边有走廊相连,廊有楼,占地面积约576平方米。第一进戏台。第二进大厅牛腿、平盘斗、雀替雕刻非常精美。第三进后重建。大门为四柱五楼翘角门楼,左右各有一小券门。
65—永祚堂[塘坞乡洪田村·清·第五批县文物保护单位]朱氏祠堂。共有三进,一、二进间有天井。占地面积约360平方米。第一进戏台,歇山顶,单檐翘角。第二进木构件雕刻非常精美。
66—庆善堂[塘坞乡洪田村·清·第五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张氏祠堂。共有三进,依次为前厅、后厅、后堂,木构件雕刻简单。各进间有天井。占地面积约335平方米。第三进有楼。
67—集贤祠[长虹乡霞坞村·清·第五批县文物保护单位]共有三进,依次为戏台、厅、后堂,占地面积约340平方米。四柱三间五楼牌坊式门楼,第一进戏台,一、二进间天井两边厢房有楼。
C. 陇姓的郡望堂号
越嶲郡:秦惠文王更元九年(乙巳,公元前316年)灭蜀以后,由于政治和军事需要,在蜀地修筑城池。临邛、成都、郫三地土地肥沃、地当要冲,临邛故地更有铁矿资源、天然气井,交通便利,市场繁荣,故秦惠文王于更元十四年(庚戌,公元前311年)派蜀守张若主持修筑三城(一说张仪亦参与修筑事宜)。因临邛故地素有邛民(邛族)聚居,故取名临邛。临邛城店肆林立,规模宏大,城址在今邛崃临邛镇。
据《华阳国志.蜀志》载:“临邛城周回六里,高五丈。造作下仓,上皆有屋,而置观楼射栏。”城的主体为木结构。当时郡县制尚未普及,临邛城实为县的雏形,辖地今崇州、新津、大邑及都江堰一部分等地。历经演变两千三百年来,临邛城饱经沧桑,西汉末至王莽“新”朝时,城郭损毁,导江卒正(即蜀郡太守)公孙述设署临邛,主持营建新城,称为公孙城。
自西晋怀帝永嘉六年(壬申,公元312年)至西魏废帝二年(癸酉,公元553年),因战乱不息,临邛又为僚人所扰,乃将县治迁移至今崇庆县境内,凡二百四十年。临邛县城,迭遭破坏,又自唐文宗太和三年(己酉,公元829年)起至清康熙十三年(甲寅,公元1674年)先后数次被南诏、吐蕃以及吴三桂叛军等攻陷,州城残破,满目荒凉。其间,明宪宗成化十九年(癸卯,公元1483年),官府用泥士筑成简陋城垣,历三十余年而崩裂。
唐武宗正德十六年(辛巳,公元1521年)知州李廷诏主持改筑,高两丈,加厚六尺,周长一千四百二十三丈,约九里七分,垛口三千七百座,用石条包砌。城有四门,各门均建城楼。楼檐悬木匾,东曰“东望锦城”;南曰“南挹蔡蒙”;西曰“西宁番倮”;北曰“北跨鹤雾”。又于城之东南角上建“聚奎楼”企求本州文运亨通,科甲绵延。楼上塑“魁垦点斗”泥像,城墙外围开凿护城河。明末清初,战乱频仍,州城残破,户口锐减,常有虎豹出没,直至清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公元1693年)知州戚延裔捐资助修城垣,民得安居。
清乾隆二十九年(甲申,公元1764年),在知州王采珍主持下,大力维修。城周一千六百三十八丈,合九里一分。城开四门,另辟一门于东南角“聚奎楼”下,名“小南门”。除修复城墙外,又补砌女墙垛口一千七百三十八座。东城楼名曰“涌泉楼”,匾曰“环江沃野”;南为“挹翠楼”,匾曰“崃山拥秀”;西为“鉴湖楼”,匾曰“瑞霭云吟”,北为“跨鹤楼”,匾曰“灵绵雾岭”。城貌壮观,超轶前代。清嘉庆年间,城垣先后发生三次崩裂,均经官署维修完固。此后经历百余年直至解放,均未维修。1958年拆除城墙改筑围城公路,但古城轮廓清晰可睹,护城河亦如旧貌。镇雄县:镇雄县古称威信。
据《明史·四川土司》记载:明嘉靖五年,“兵部奏:芒部陇氏,衅起萧墙,骚动两省,王师大举,始克荡平。今其本属亲支已尽,无人承袭,请改为镇雄府。设流官知府统之。分属彝良,母享,落角利之地,为怀德、归化、威信、安静四长官司,使陇氏疏属阿济、白寿、祖保、阿万四人统之……而以通判程光为试知府。”《镇雄州志》载:“嘉靖四年,陇政、支禄诱杀土府陇寿,官军讨之。
嘉靖五年,朝议改芒部为镇雄府,设流官知府、经历、照磨、教授、训导各一员。以通判程光为试知府,分属彝良、母享、落角利之地为怀德、归化、威信、安静四长官司,以陇氏疏属阿济、白寿、祖保、阿万为长官。”据考证其他史籍也有同样记载。由此可见,威信源于明朝嘉靖年间改土归流(改土官为流官),朝议改芒部土府为镇雄军民府,置威信长官司于落角利之地而得名。威信属地原名落角利,在明朝前期为芒部土府所辖。
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乌撒、乌蒙、芒部三府改隶四川布政使司,明嘉靖五年(丙戌,公元1526年),朝议因芒部地方“夷性犷悍,嗜利好杀,争相竞尚,焚烧劫掠,习以为恒,去省辽远,莫能控制,附近边民,咸被其毒”。明政府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统治,废除芒部土司的世袭制度,改芒部土府为镇雄府,设流官知府统之,辖四长官司,因而在落角利之地设置威信(母享寨)、安静(角落寨)二长官司,以陇氏疏属何氏祖保为威信长官司世袭长官,盖取宣威立信于民之意。追溯其源,威信名称即来源于此。流官虽设,土官犹存。芒部初设流官,“蛮情未服”。旋即芒部沙保等谋复陇氏,拥陇寿之子陇胜纠众攻陷镇雄城,执程光,夺其印,杀伤数百人,程光奔毕节,连讨未定。
明嘉靖九年农林4月,革流宫知府,仍以陇胜为通判署府事,寻复土府。辖属各长官司,或革除或保留,时限各有不一。威信长官何祖保,世袭至希尧失印弃官为民。直至清朝雍正六年(戊申,公元1728年),云南总督鄂尔泰征服镇雄,再次改土归流,降镇雄府为州,复隶属云南,改属昭通府。
因镇雄幅员辽阔,鞭长莫及,爰就威信、安静长官司地面添设分防州判(亦称镇雄州威信分州),故沿用威信之名而建立威信州判署(治所取名转官司,今旧城),辖属下东六甲。原威信长官司治所仍称威信司,后称卫靖司(今三桃新街)。威信、卫靖音义相近,后人便将威信司叫作卫靖司。与此同时,由于谐音之故,转官司亦称为长官司也。
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镇雄州改为镇雄县,同时废除威信州判,仍沿用威信名称,置威信行政公署,治所在今旧城,仍辖六个甲之地,旋道废。民国六年直隶省。
民国九年(庚申,公元1920年)长官司地方因气候炎热,加之匪患扰乱之故,威信行政委员公署治所便由长官司移至扎西。
民国十八年(己巳,公元1929年)修建衙门大堂。
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年)废行政公署置威信设治局,民国二十三年(甲戌,公元1934年)废设治局,仍沿用威信名称立威信县。增拨镇雄上东(麟凤、长安)、中东(大河,水田)七个甲归属威信管辖,直隶云南省昭通专区。
1950年7月17日扎西解放,威信获得新生,从此,建立威信县人民政府。威信得名与镇雄同源,确有“布威信而安靖地方”,使所辖土著居民“怀德,归化”之意。
1956年2月,威信县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作出更改威信县名为扎西县的议案,报省人民委员会请国务院批复,未果,故威信县名仍沿用至今。
六枝:清康熙五年(丙午,公元1666年)农历2月,清政府以土司安坤地设立比喇为平远府,辖九里,即:东境设向化、怀忠、兴文三里;北境设慕恩里;南境设太平里;西境设敦仁里、崇信里;西远境设财丰里、岁稔里。同年农历6月,吴三桂从威宁进兵镇压陇安藩率领的彝族人民起义,以其辖地归安顺军民府。
清康熙十八年(己未,公元1679年),郎岱除设流官外,改陇氏土司为外委千总,分为二目统领,一目管辖郎岱本枝,一目辖六枝。
清雍正九年(辛亥,公元1731年)农历6月12日,以陇氏郎岱、六枝二目地及西堡司、副司地设置郎岱厅,厅治所为郎岱,添设安顺府同知一员分驻其地。
清乾隆十九年(乙亥,公元1755年)农历12月2日,于郎岱厅内设羊场巡检司,隶属于安顺府,治所羊场(今岩脚镇)。郎岱厅设置流官后,分为七枝管辖。即:郎岱为本枝,居西南隅,与安南、永安接界;正化为下枝,与普定、镇宁交界;正东为西堡枝,与普定县接界;西北为上枝,与水城交界;东化为化处枝,与安乎及平远交界;东南隅为木岗枝,与西堡枝相连。居上枝、下枝、本枝、西堡枝之间的地方为六枝。清道光年间,郎岱厅将七枝建置改为十里,即:乐善里,治所大拱地(今镇宁县属);岁稔里,治所落别,该两里领域为厅治之东物阜里,治所化处(今普定县属);财丰里,治所波玉河(今普定县属),该两里在厅东北。敦孝里,治所鼠场;笃行里,治所龙场;明让里,治所岩脚,此三里领域在厅治北。崇正里,治所黑塘;时合里,治所六枝;家仁里,治所郎岱城。全郎岱厅辖一百甲,三百九十五个自然寨。
1949年1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贵州省省会贵阳市。12月26日成立了贵州省人民政府。全省设一个省辖市(贵阳市)、八个专区(贵阳、遵义、铜仁、镇远、独山、兴仁、安顺、毕节)、一个专区辖市(遵义市),改雷山设治局为雷山县,共置七十九个县。
1960年撤销郎岱县,设置六枝市。
1962年撤销六枝市,改置六枝县。
1966年六枝县改为郎岱县。
1967年,设置六盘水地区,辖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特区。
1970年撤销郎岱县,并入六枝特区。
1978年12月撤销六盘水地区,设六盘水市,为省辖市,辖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特区。
2003年六枝特区辖五个镇、十四个乡,其中有九个民族乡。
盘县:历史悠久,有距今约三十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盘县大洞(原名十里大洞)。古为夜郎国属地,汉朝时期属宛温郡。晋朝时期属宁州,南朝刘宋时期置西安县,南齐时期称西宁县。
唐朝初期为训州地,唐贞观八年(甲午,公元634年)置盘州,唐天宝后期至宋朝为于矢部(齐弥部)属地。元朝初期置普安路,后升招讨司,继改宣抚司,复为普安路。
明洪武十五年(壬戌,公元1382年)卫府并设,改普安路为普安府,另置普山府(土府),土流二知府与卫同地分治。后普山府废,普安卫升军民指挥使司,后变废,复称卫。
明永乐元年(癸未,公元1043年)设普安安抚司,明永乐十三年(乙未,公元1415年)安抚司废,改置普安州。
明万历十四年(丙戌,公元1586年),迁普安州与普安卫同城而治。
清顺治十八年(辛丑,公元1661年)析州属三营三里地置普安县,清康熙二十六年(丁卯,公元1687年)裁普安卫并入普安州。
清嘉庆十四年(己巳,公元1809年)升普安州为直隶州,清嘉庆十六年改普安州为普安直隶厅。清宣统元年(己酉,公元1909年)改盘州厅。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盘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为盘县。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国家开展“三线建设”,为开发盘县煤田,于1965年由盘县划出九个公社,云南宣威划出三个公社设盘县矿区(后改称盘县特区)。
1970年盘县特区与盘县合并,仍名为盘县特区。
1985年末特区辖十七个区(镇),九十三个乡(镇);有汉、彝、布依、回、苗、白等二十八个民族。
1993年“建、并、撤”后,全县辖三十七个乡镇。
1999年更名盘县,县政府驻地搬迁红果。 越嶲堂:以望立堂。
镇雄堂:以望立堂。
六枝堂:以望立堂。
盘县堂:以望立堂,亦称盘水堂。
D. 天水市秦安县有哪些遗迹
兴国寺座落在秦安县城北街,是一组风格古朴的建筑群。《秦安县志》记载:“兴国寺创建于元至顺三年(1332年)。
街亭位于秦安县城东北40公里的陇城镇,距大地湾遗址8公里,是一处宽约6公里、长达十几公里的开阔地带,是关陇大地的咽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魏蜀街亭之战就发生在这里。
大池湾遗址位于秦安县城东北45公里五营乡,为新石器早期及仰韶文化早,中,晚各期文化遗址,距今7800--5000年。这里不仅有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的房址,灰坑,墓葬,窑址和壕沟,而且还有精制的地画,彩陶和面积很大,构造复杂的房屋遗迹。
可泉寺坐落于距县城1.5公里的南山脚下,整个建筑分为胡缵宗纪念馆、可泉寺及娲乡神母宫等3处。其建筑群年代可上溯到秦汉乃至传说中的女娲补天的上古时期,自宋元以前初具规模,明清两代虽经战争破毁,然屡毁屡建,规模不减。
陇城故城是晋代设置的略阳郡、略阳城、北魏至唐的陇城县,宋时的陇城寨,明代设置陇城巡检司的治所。陇城北魏、北周的故城,在唐代宗宝应年(公元762年),因吐蕃进犯而被毁,已不存在。宋正隆四年又重筑一城,即现在的陇城,又称八卦城。
秦安文庙,位于秦安县兴国镇新华街东,创建于元大德元年(1297年),总面积2800平方米。现存建筑有大成殿、崇圣祠、乡贤祠、名宦祠、乐器库、祭器库等。
泰山庙坐落在秦安县城东的凤山上,是保存完整的泰山庙古建筑群。
女娲祠的建造年代,目前可追溯到秦朝,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1986年,天水牧马滩出土秦墓木板地图,其中绘制葫芦河的2号图标有一亭形物。据学者考证,此亭形物当为女娲祠。
E. 马家窑遗址的马家窑文化
家窑遗址是黄河上游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首次发现,遗址文化层包括新石器时代较早期的马家窑文化,较晚期的齐家文化,以及更晚期的寺洼文化。该遗址内涵非常丰富,出土有大量的彩陶和石器。该遗址对研究马家窑文化及黄河上游地区诸史前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出现于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时间晚期,历经了三千多年的发展,有马家窑、半山、马厂等类型。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及甘肃,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一带。马家窑文化制陶业非常发达,其彩陶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爽朗的风格,但表现更为精细,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比仰韶文化有进一步的发展,彩陶的发达是马家窑文化显著的特点,按早中晚分半山类型,马厂类型,石岭下类型。
马家窑类型
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中南部和青海东北部,宁夏南部地区。陶器以橙黄陶为主,有少量灰陶。彩陶器型丰富多样,纹饰非常精美,以旋涡纹、水波纹、同心圆纹、动物纹为主,彩陶上的图案表达了当时各氏族部落有着共同的崇拜意识。陶器形状出现了较大变化,盆、碗、钵依然存在,但存贮器瓮、罐、瓶逐渐增多。 烧制陶器的技术和陶窑较仰韶时期有了较大进步,火塘和窑分离,烧窑温度明显提高。并且出现了集中的作坊式制陶窑址。比较完整的遗址如位于甘肃东乡自治县大夏河东岸的林家遗址,包含有马家窑类型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存,是马家窑类型的代表性遗址之一。在这个遗址中还发现了谷子的炭化物。这说明粟是当时先民的主要粮食之一。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马家窑类型早期的典型遗址有永登蒋家坪、东乡林家。马家窑早期彩陶的主要器形仍以盆、钵、碗为主,还有罐、鸟形器、壶、长颈圆腹瓶、筒腹平底及尖底瓶等。多以较稀的黑彩在橙黄陶上绘制花纹。盆、钵、碗中的内彩开始盛行。但内彩的花纹比较简单。
马家窑类型中期的彩陶已进入纯熟精美的境界。马家窑类型中期的典型遗址有东乡林家(中层)、兰州雁儿湾、临洮马家窑、民牙。核桃庄等遗址。这时的器形种类和图案纹饰都有较大的革新与发展。陶器表面打磨尤滑,用浓亮如漆的黑彩画在细腻光洁的橙黄或米黄色陶器上,闪烁着明亮动人的光彩。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进入了彩陶历史的鼎盛期。
马家窑类型晚期的典型遗址有东乡林家(上层)、兰州西坡洼(上层)、青海大通上孙家寨、乐都脑庄、永登杜家台、榆中麻家寺等。这时的彩陶仍以橙黄陶为主。除了单独的黑色彩绘外,还出现了黑白两色并用的彩绘方法,器形以壶、瓶、盆、钵和瓮为主,还有大口浅腹罐、勺、束腰罐等。
半山类型
半山类型因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首先发现于甘肃省广河县洮河西岸的半山遗址而得名。距今约4500年。分布在陇西、兰州、临洮、永昌、武威、古浪、景泰。西至青海的大部分地区。充分证明了中国彩陶源于本土,而且具有东来西去的传播趋势。半山类型除了一些房址夕卜,还发现在房址附近有许多烧制陶器的窑址。半山类型的墓葬除传统土坑墓葬外还发现了石棺墓。随葬品以彩陶为多。半山类型的陶器以红陶为主,有少量的灰陶和白陶。由于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定居生活方式的使然,制陶业逐渐发达,使彩陶艺术发展越发推向历史的鼎盛时期。
半山类型彩陶展现了彩陶艺术新的繁荣时期,半山类型的分布区域逐渐西移,根据地层关系年。器形排比,半山类型可分为四期:
一期遗址以兰州三营为代表,还有广河的地巴坪(早期),景泰的张家台(早期)和临夏的张家嘴等。器形以直口直颈壶和短领侈口罐为主。直颈壶口的两侧都有锯齿状的鸡头盲耳,腹部较圆。花纹多以粗细相等的黑锯齿带和红锯齿带相间绘成。颈肩之交都以一根红线和黑锯齿带并行相镶,这是半山彩陶的特点之一。
二期遗址以广河的地巴坪(中期)为代表,还有景泰的张家台(晚期),广河的半山、杜家坪,永靖的樱桃山等。半山期的器形单耳或高低耳的壶和罐的数量增多,而盆和钵很少见。二期彩陶以繁茂致密为特色,旋纹已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花纹。
三期遗址以兰州土谷台(早期)、青岗岔牙。沙井驿为代表,还有青海隆化群科。罐和壶的腹部最宽处上提,底部渐小,器形由稳重趋向挺拔。旋纹仍显彩陶的主要花纹,但旋心扩大。内饰各种精细的花纹。间置的黑色锯齿带纹变宽,而红条纹相反变细。半山三期的彩陶,更加精丽繁缛。
四期遗址以兰州土谷台(中期)为代表,还有乐都柳湾、会宁牛门洞、永靖陈井西山等。显示出了由半山类型向马厂类型演变的过程。壶和罐的底部更收小,腹部成为倒置的鸭蛋形。由于腹上部的彩绘面积大,因此。多绘二方连续的四大圈旋纹和由此发展而来的四大圈纹。神人纹流行起来。这时的神人纹多以红色绘主线。两边镶以黑锯齿带纹,人形举手作撒种状,手和腿的关节处长着爪指,有的头部为圆形花纹,有的头部则消失。
马厂类型
马厂类型因最早发现于青海省民寻县马厂塬而得名,距今4350—4050年,分布范围与半山类型基本相同。但最终向西发展到了武威玉门一带。从出土的大量纺轮和骨针分析,纺织业已得到了迅速发展。陶器以红陶为主,有少量的灰陶和白陶。也出现了大量的红陶衣和白陶衣。纹饰以变体神人纹、波折纹、圆圈纹、回纹、菱格纹、三角纹为主。马厂类型的房址与其他类型相比,差异比较大,已出现单间、套间和多元套间。房址周围有存储东西的小房,并且在房址不远处有烧制陶器的窑址。
马厂类型是半山类型的继续和发展。马厂类型出现了用土红色作底,上面再绘黑色花纹的彩绘方法。或者以两条黑线合镶一条红线的复合线来表现。除这些共同特征外,逐渐发展为两个支流,一支以乐都柳湾、兰州白道沟坪、永登蒋家坪为代表,另一支以永昌鸳鸯池为代表。马厂类型最为典型的陶器是带盖的敛口彩陶罐。马厂类型彩陶和彩绘技法也出现了变化,除了黑、红两色相间使用外,还出现了在红色宽带纹上加绘相应黑色窄带纹的现象。 文化价值
文化是历史的缩影,时代的一面镜子。马家窑文化的高度发展,是新石器时期华夏文明晨曦中最绚丽的霞光,折射着中华先民在远古时代所达到的多项文化成就,马家窑文化不仅包含着史前时期众多神秘的社会信息、文化信息、同时它创造了中国画最早的形式。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绘制中以毛笔作为绘画工具、以线条作为造形手段、以黑色(同于墨)作为主要基调,奠定了中国画发展的历史基础与以线描为特征的基本形式。彩陶是中国文化的根,绘画的源,马家窑文化将史前文化的发展推向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创造了绘画表现的许多新的形式,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图画,就是神奇丰富的史前“中国画”。
观赏价值
马家窑文化,产生在遥远的史前时代。它的图案之多样,题材之丰富,花纹之精美,构思之灵妙,是史前任何一种远古文化所不可比拟的,它丰富多姿的图案构成了典丽、古朴、大器、浑厚的艺术风格。它神奇的动物图纹,恢宏的歌舞,对比的几何形状,强烈的动感姿态,象黄河奔流的千姿百态,生生不息,永世旋动。它象黄河浪尖上的水珠,引领着浪涛的起伏,臻成彩陶艺术的高峰。它留下的极其丰富的图案世界,永远是人类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它所给予我们的欣赏价值是任何现代艺术都不能代替的。越是遥远的文化,就越能成为现代生活中最珍贵的收藏观赏品。马家窑文化彩陶的欣赏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
收藏价值
要看一种物品的收藏价值,就要看它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观赏价值和增值价值等。所有的远古陶都有历史价值,而马家窑文化古彩陶的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是其它远古文化类型的古陶器无法比拟的,特别是它的巨大增值潜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收藏队伍的迅速扩大,将进一步被人们所认识。马家窑文化彩陶的价格,每年都以翻倍的速度增长,成为收藏界十分耀眼的新星。马家窑文化是分布于甘肃一带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彩陶文化,其彩陶占整个陶系的20%-50%,随葬品中可达80%,而且成
型与装饰技术也至为发达。自本世纪二十年代瑞典人发现此类文化遗存以来,马家窑文化一直处在学术界热烈的讨论中。有关中国古代彩陶是本土发生还是西方传入的课题的研究使之声望日隆,其富丽神秘的图案及多变的造型也令艺术家爱不释手。但无论对这些问题作出怎样的诠释,马家窑文化炊食具本身的精美已足以让后人垂涎了。 仰韶文化是如何发展为马家窑文化的?
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家窑文化,在青海东北部,宁夏南部也有遗存。马家窑文化是中原仰韶文化晚期在甘肃的继承和发展,故又名甘肃仰韶文化。在时间/顷序上,上承仰韶文化的庙底沟类型,下接齐家文化。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马家窑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一一前2050年。 马家窑文化在我州境内均有分布,蕴藏量十分丰富,文化遗址星落棋布。从二十年代起,考古工作者在我州多次调查发现马家窑文化遗址几百处,并在广河县半山、瓦罐咀,东乡县林家,临夏县张家咀,永靖县马家湾等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取得了丰富的考古资料。临夏的马家窑文化遗存,在马家窑文化内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马家窑文化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征,一般分为马家窑、半山和马厂三个类型,分别代表三个发展时期。有些考古者在马家窑类型前插入一个石岭峡类型,我州考古工作者在康乐边家林遗址发掘后,提出边家林类型,介于马家窑与半山之间。 马家窑类型因首次在临洮县马家窑村发现而得名,经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公元前3300一一前2900年。马家窑类型主要分布在陇东陇西,北至宁夏南部和青海西北部,西至甘肃武威。马家窑类型在我州各县均有分布,省级保护单位有东乡县林家遗址,永靖县小茨遗址,临夏县杨家河遗址,临夏市工坪遗址,县级保护单位有积石山三坪等更多。
马家窑类型彩陶在马家窑文化最为精美。马家窖彩陶为泥质红陶,质地细腻,呈橙黄色和土黄色,主要器形是盆、钵、碗、瓶、罐、壶等。马家窖彩陶以明亮的黑彩,在打磨光滑的陶底上绘出草叶、旋涡、波浪、圆点、平行风格等纹饰。无彩陶主要是罐、瓮、甑、砂锅等,其中泥质陶多为素面,夹砂陶多饰绳纹和附加堆纹。 临夏地区马家窖类型彩陶遗存虽然不甚丰富,但也出土了一些珍品。1954年在积 石山三坪发现的彩陶瓮,其造型优美,花纹精细,称之为“彩陶王”,现保存在中国历 史博物馆内。在东乡林家遗址出土的许多马家窑彩陶,也是难得的精品,现成为甘肃省 博物馆珍品。此外,在我州博物馆和各县文化馆也保藏着许多马家窑彩陶。马家窑彩陶 从体型和纹饰上,明显地可以看出,早期器物是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脱胎发展起来 的,晚期器物呈现着半山类型过渡的倾向。
半山类型因首次在我州广河县南山乡半山村发现而得名。它是继马家窑类型之后发 展起来的,经测定,年代约为公元前2900年一一前2350年,分布于陇西河谷和盆地,河西走廊以及青海东北部。半山类型在我州广泛遗存,除广河首次发现的命名地半山遗 口双耳鼓腹小底罐为最多。半山彩绘壬要以黑红两种相间的锯齿纹构成各种图案,常见 的有漩涡纹、水波纹、葫芦纹,菱形纹,网格纹等;夹砂陶肩部多饰附加堆纹。
半山彩陶造型宽厚,纹饰繁密,是马家窑文化的繁荣与兴盛的标志。二十年代瑞典 安特生在广河县征集了大量的半山彩陶的珍品,尤其以彩绘人头陶盖造型最为奇特,现 藏于瑞典远东博物馆。解放以来,我省考古工作者在广河地巴坪等遗址进行发掘和调查 中,取得了大量的科学资料,使这一类型文化内涵有了全面的认识,彻底否定了半山类 型仅为墓葬品的错误观点。
马厂类型,因首次在青海省民和县马厂遗址发现而得名,它是马家窑文化序列最后 一个类型,经测定年代约为公元前2350年一一前2050年,分布区域与半山类型相仿, 西至延伸到酒泉,玉门一带。马厂遗址与我州隔河相望,马厂类型的遗址在我州大量遗 存,其中省级保护单位有永靖杏树台等,县级保护单位更分布全州;在我州珍藏的彩陶 中,五分之三为马厂类型彩陶。 马厂彩陶多为泥质红陶,表面常涂一层红色
陶衣,体型基本脱胎于半山类型,而马 厂罐体型上长下短,腹部上移,耳部变大,以撇口短颈高腹小底罐为其特色。彩绘用 黑、红两色,以四大圆圈为典型纹饰,另外还有蛙纹、回纹、几何纹、波折纹等,早期 常用黑边紫红条带绘制图案,晚期以粗黑线条构成简单的表意纹样。马厂夹砂陶多饰附 加堆纹。 马厂彩陶纹饰相比马家窑、半山类型彩陶制造粗糙,纹饰简单,往往以抽象化的简 单图形,表现想象中的具体实物,由此可见马家窑文化逐渐衰退。马厂类型晚期出现的 菱形纹、编织纹,与后面的齐家文化彩陶纹饰相近。在我州永靖发现的马厂素陶,与齐 家文化更为相似,从而孕育一种新的文化即将在临夏这块地方产生。
居住在临夏原始地域,创造马家窑文化的原始居民,据人骨鉴定,属于蒙古人的东亚类型,与中原仰韶文化创造者同属一个种族。从瑞典人安特生从广河半山征集的陶塑 人头壶盖观察,也是圆脸,面部较平,颧骨较高,鼻梁较矮,系蒙古人种。另外,在临 夏市博物馆保存的一件陶塑人头壶盖上可明显看到,此是一位马厂女郎,脸部平展,头 部有黑彩线条饰披散状。马家窑文化的前身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陶塑人像也为披发, 两者是相一致的。而历史记载古代西域戎羌人都是披发。马家窑文化居民已经养羊,而羌的本义就是牧羊人,所以,马家窑文化的居民当是戎、羌族系的祖先。 马家窑文化的原始先民,已经进入农业种植时代,据东乡林家遗址发掘发现,有粟和麻籽的碳化物,反映了临夏农业发展历史。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临夏先民也制造原 始生产工具石铲、石锄等,同时,伴随原始手工业的兴起,制作了木作工具石斧、石 凿、石锛等。这些石器一般打磨精细,常有穿孔,工艺精细。纺织工具有陶纺轮,从遗 址出土的麻籽的情况来看临夏先民身着的当是麻布一类的衣服。另外,有些骨珠、骨 针、骨簪之类的日用品,其手工精细程度相当高。从有些墓中随葬的猪、狗和羊的情况看,家畜饲养也有一定的规模。出土的骨镞、石镞和石弹丸,表明了狩猎水平。
仰韶文化,中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最早发掘的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而得名。其分布,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中原地区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共发现遗址约1000多处,经较大规模发掘的典型遗址有10余处。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前3000年。仰韶文化的前身是老官台、李家村、磁山、裴李岗诸文化(有人统称为“前仰韶”时期新石器文化),在中原地区发展为庙底沟二期文化。仰韶文化以其分布之广泛,延续之久长,内涵之丰富,影响之深远,而成为中国诸新石器文化中的一支主干,它展现了中国母系氏族制繁荣至衰落时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
发现和研究仰韶村遗址位于渑池县城北,包含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河南龙山文化和东周文化等不同遗存。1921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发掘了该遗址。后来又在黄河中、上游调查发现了若干类似的文化遗址。由于这些遗存均含有一定数量的彩陶,曾被统称为“彩陶文化”。1926年起,中国学者先后发掘了山西夏县西阴村、万泉(今万荣)荆村、河南安阳后冈、浚县大赉店等遗址。1931年梁思永在后冈第一次发现了商代文化、龙山文化、仰韶文化上下依次堆积的“三叠层”,从而明确了仰韶文化的相对年代。自仰韶文化发现至40年代,学术界还初步探讨了该文化的特征和性质等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仰韶文化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有了新的收获。进行了广泛的考古调查,比较大规模地发掘了一批重要遗址,如陕西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华县元君庙和泉护村、华阴横阵,河南陕县庙底沟、洛阳王湾、郑州大河村等。在田野工作的基础上,以若干典型遗址为代表,考古界分析了仰韶文化的面貌,并对其分区、类型、分期及相互关系等问题,结合放射性碳素断代测定的绝对年代,进行讨论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还对其彩陶纹饰、制陶工艺、生产工具、建筑技术、埋葬习俗等,作了专题研究。又通过研究村落布局、住房形式、埋葬制度、工具用品等实物资料,综合探讨了仰韶文化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状况,以期复原当时的社会历史,其中主要对半坡类型的社会结构有了较多的认识。
主张仰韶文化为父系氏族社会者,认为当时已有发达的锄耕农业,处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之后;又提出墓葬中随葬品之有无和多寡,与私有制萌芽有关,这是父系氏族产生的标志。还有的以仰韶文化晚期轮制陶器的产生和多间房子的出现,作为父系氏族社会的征兆。
与其他文化的关系 仰韶文化是由“前仰韶”时期新石器文化发展而来的。后者包括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老官台文化(或称大地湾文化)和李家村文化(见华北早期新石器文化)。其中对渭水流域的老官台文化了解得比较清楚,经过大地湾期、白家期和北首岭期3个发展阶段,一直可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衔接起来。从器物对比来看,“前仰韶”时期新石器文化的陶器以三足器和圜底器为特点,器类中的钵、碗、盂、罐、盘,与仰韶文化早期的器物接近,随时间的推移其特点越加相同。所饰刻划纹、绳纹和线纹,以及简单的彩纹,如宽带纹和在盆、钵内面着彩,都为仰韶文化所承袭并进一步发展。其他如“前仰韶”时期新石器文化圆形或椭圆形的半地穴式房子,成人多实行头向西的单人仰身直肢葬,儿童也用瓮棺埋葬等,都说明它与仰韶文化有渊源关系。有人认为,其演变最早可能是在渭水流域完成的。仰韶文化发展到晚期,即秦王寨类型和西王村类型。前者在中原地区,发展成庙底沟二期文化,后者在渭水流域,发展为赵家来类型和常山下层类型,然后再发展到陕西龙山文化和齐家文化。两者基本上是同步发展的。
仰韶文化与大汶口文化是大体并行发展的两支原始文化,相互借鉴和影响之处很多。如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中的鼎、圈足器和镂孔器,多是大汶口文化的典型器物,为仰韶文化所吸收;大汶口文化刘林、大墩子墓葬中的彩陶盆、钵,无疑是从仰韶文化中汲取的。在长江中游,大溪文化中期的卷唇盆、敛口钵与仰韶文化相同,器盖上的把钮与半坡尖底瓶口形状一致,关庙山遗址出土的彩陶花纹中也有与庙底沟类型特征相同的。黄河上游甘青地区的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中、晚期向西发展所形成的一个地区性支系。接近北方沙漠草原地带的仰韶文化诸遗存,含有不少细石器的文化因素。远处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也含有仰韶文化的纹饰和器形,甚至有人看作仰韶文化向东北发展的地方支系。 总之,仰韶文化在长达2000年的历史行程中,逐渐形成为中华民族原始文化的核心部分,它不断吸收周围诸文化的因素,又给周围文化以不同程度的影响,共同为中华民族文化机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F. 韩立和陇家有什么过节之前的哪一张有他们最初的矛盾哪位道友指点一二
韩立和陇家?他跟一个有凤真血的女的,把陇南好像给重创了,把陇南的两个亲戚的什么鬼王级别的让谛魂吸了~他自己私下扣留了一点真凤血和龙血~在1000章以后吧?有点忘了
G. 大地湾遗址的年代分布
大地湾遗址根据地层可分四期:即大地湾一期,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它的发现,在考古学上不仅对探讨甘肃东部地区考古编年与序列有着现实意义,也为研究仰韶文化的起源及文化多源说提供了新的证据和资料。2006年发掘工作的最新发掘研究成果显示,大地湾遗址的人类活动历史由距今8000年推前至距今6万年。
据考古工作者介绍,通过细致研究,第1—3文化层形成于距今60000至20000年,地层中仅发现石英砸击技术产品,如石英石片、碎片等;第4文化层距今20000至13000年,细石器技术产品和大地湾一期陶片开始出现,但在遗物总体数量上处于从属地位;第5文化层距今13000——7000年以细石器和大地湾一期陶片为主;第6文化层距今7000——约5000年,主要文化遗物为半坡和仰韶晚期陶片。对这些遗物的研究显示,古人依次经历了原始狩猎采集、发达狩猎采集、大地湾一期原始农业和仰韶早晚期成熟的农业四个经济发展阶段。专家们认为,人类自距今6万年就进入到大地湾地区,成功度过了寒冷的末次盛冰期并延续下来,使用先进细石器技术的狩猎采集人群可能随末次盛冰期的来临向南迁徙到这一地区,在大地湾地区开始了原始的粟作农业,并大约于仰韶晚期发展成成熟的粟作农业。 根据碳十四年代测定,大地湾文化遗存的相对时代约为距今7800-4800年,上下跨越3000年左右。
第一期即前仰韶文化是,距今7800-7300年,它是迄今为止渭河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文化。这批最早开发陇原的先民创造发明了我国最早的彩陶,同时种植生产了我国第一批粮食品种——黍。
第二期即仰韶文化早期,距今6500-6000年。这里揭露出可称为“陇原第一村”的较完整的原始氏族村落,本期出土了一批绚丽夺目的彩陶,其中不乏艺术珍品。如成系列的情趣盎然的鱼纹盆,将造型、雕塑、彩绘艺术和谐地揉合在一起的人头型器口彩陶瓶。
第三期即仰韶文化中期,距5900-5500年。彩陶艺术达到鼎盛阶段,生动活泼的线条、变化无穷的图案、造型与彩绘的完美结合无不体现出原始艺术大师的精湛技艺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第四期即仰韶文化晚期,距今5500-5000年。此时的聚落由于农业的发展,人口的剧增。迅速扩展到整个遗址,山坡中轴线分布着数座大型的原始会堂式建筑,周围为密集的部落或氏族。其中以“F901”为代表的大型建筑420平方米,居住面为料疆和砂石混凝而成的类似现代水泥的地面,即有主室和侧室,又有后室和门前附属建筑,其保存之好、规模之大、结构之复杂、工艺之精湛均为中国史前建筑所仅见。大地湾仰韶晚期聚落已成为当时清水河沿岸各部落的中心。这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中同一时期绝无仅有的聚落。本期还发现了白灰地面上绘制的神秘古朴的我国最早的地画。
第五期为距今约5000-4800年间的仰韶文化向齐家文化的过渡期。
H. 我国远古人类遗址分布最多的区域是1辽河流域 2长江流域 3珠江流域 4黄河流域A1、2 B2、3 C3、4 D2、4
150万年前西候度猿人在现今山西省黄河边的芮城县境内出现,其后,100万年前的兰田猿人和30万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黄河岸边取鱼狩猎,生活繁衍,继续为黄河文明的诞生默默耕耘。 7万年前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3万年前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晚期智人,奏响了古老黄河文明的序曲。 距今10000~7000年的细石器文化遗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3700~2700年的青铜器文化遗址和出现于公元前770年的铁器文化遗址等几乎遍布黄河流域。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的发展中心。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创造发明了人工取火技术、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他们拉开了黄河文明发展的序幕。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这些帝王统领着中华民族把古代黄河文明推向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顶峰。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唐诗、宋词、元曲是黄河文明中闪闪发光的瑰宝,发明创造和科学成就不仅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而且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全人类的进步。 一、我国第二长河 黄河,我国第二长河,一条5464公里长的大河,在中国北方蜿蜒流动。从高空俯瞰,它恰似一个巨大的“几”字,又隐隐就是我们民族那独一无二的图腾。 二、黄河的表征 它不仅仅是一条大河。黄河,黄土地,皇帝,黄皮肤以及传说中的中国龙,这一切黄色表征,把这条流经中华心脏地区的浊流升华为圣河。《汉书·沟洫志》就把黄河尊为百川之首:“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 为宗。” 三、黄土风成说 在久远的地质年代,在亚洲内陆的沙漠戈壁,遍地砂石在骤冷骤 热的严酷环境中被支解粉碎,直至形成粉末。内陆盛行的西北气流, 经年累月地把它们吹向东方,粗砂落于蒙古高原,最细腻的粉末随风飘落到今天甘肃、陕西、山西、青海、宁夏、河南6省。千百万年的搬运堆积,终于形成了一个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日月山,东达 太行山的黄土高原。 四、深厚广阔的黄土层 这是一片无与伦比的黄土,它的面积广达41万平方公里,黄土覆盖厚度一般在100米以上。而陇东、陕西、晋西等地,黄土深达 100到200米,兰州地区更厚达300米以上。 五、六千年前的伊甸园 植物学家们研究发现,虽然黄土高原的降水不如南方丰沛,但养分的淋溶损失也较少,非常适合杨树、桦树、栎树、油松、云杉和酸 枣、黄荆条等生长。那时繁茂的植被,涵养着一个温暖多雨的伊甸园。 今天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份,分布着大片原始森林。地处中 原的河南省简称为"豫",显示在仓颉造字的时代,它仍是大象出没之地。 七、远古时代文明的启蒙 在160多万年前的山西芮城西候度人类活动遗址中,人们找到了被火烧过的动物化石和鹿角化石,在100万年前的山西蓝田人类遗址中,人们找到了多处碳末堆积。 从那以后,蓝田人、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都在黄河的臂湾里繁衍生息。直到6000年前,黄土地上出现了以半坡文明为代表的母系氏族文化。 我们的祖先,就在这样一片绿野间狩猎采集,度过了华夏文明 的金色童年。
I. 韩立对陇家老祖是哪一回
好像叫巨猿战老祖
J. 昭通市有哪些土司遗址
昭通市镇雄县大湾镇有个陇家大院,保存的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