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记怎么写
A. 关于秋天的日记怎么写
首先,日记的格式,年月日,星期几,天气如何,然后要分自然段落,确定每段的主题。要确定一个大的主题,这篇日记是要单纯写景,还是借景抒情,或者是通过景物描写事物和人物。选定一个角度,如果是单纯写景,就要在景物细节方面多描写,多运用修辞手法,可以让本身无聊的文本显得生动耐读,比如郁达夫《故都的秋》中描写到“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对秋天的气味,色彩都做了详细的描述。如果是借景抒情,或者是通过景物描写事物和人物。那文中就要多用拟人的手法,这样才能显得出主题不偏题。
其次,列一个大纲,因为日记的作文不同,字数是有限制的,字数偏少一些。所以要保证在既不超字数也能把自己所要表达的描述的很清楚。列举大纲既能让文章条理清晰,也能让文章不容易跑题。
最后就是,描写秋天的文章有很多,有很多大家写的都是经典很难超越,可以多借鉴,甚至稍加改造引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可以自己选择一个描写的角度,以此来展开描写。
B. 关于“秋游”作文要怎么写
秋游作文最重要的就是时间、人物、地点及游玩过程。
首先我们要明确主题——秋游,那么时间一定是秋天,首先我们可以在作文开头进行对秋季景色的简略描写,然后引出重点——秋游。
景色描写完,我们可以用一句过渡句“在这景色优美的秋天,我们开始了愉快的秋游之旅”,然后就可以开始介绍参加秋游的人员及秋游的目的地。
还可以描写一下目的地的风景,当然如果在秋游的过程中发生某些具有教育意义的事件最后可以记叙进去,比如说朋友们分享食物,或者小朋友因为某些东西发生争抢之类的,最好是有教育意义的,这样加进去就可以丰富作文的内容了
最后一段,可以写自己秋游结束后的感想以及对下次秋游的期盼。
C. 一篇秋天的游记 400字左右 五年级水平拜托了
傍晚,天未黑,我从柳湖路南往北漫步,夕阳照得人暖暖的,软软的。
放眼望去,成片的柳树儿错落有致地站立着,绿中还点缀着些秋天的金黄,有的地方浓,有的地方淡,有的地方疏,有的地方密。微风拂过,黄与绿便很快融为了一体,变成最灿烂的色彩,钩起人们最具活力的幻想。但不一会儿又变为现实。那一瞬间好似走过了四季,徜徉在时空转换之中。走在柳林中只见到地上一片凄凉,薄叶虽已满地,却无闻半声怨骂。只听得蔫巴了的柳叶儿在脚底下倔强的歌唱,那声音清脆而传神,大概是一曲生命的战歌吧!
继而向北走,到了“来鹤桥”。面对满眼美景,竟有飘飘欲仙的感觉。于是闭了眼,便觉得臃肿的身体开始变轻,悠悠然,神思飞升,对面湖心小岛旁的仙鹤塑像仿佛也神气了起来,和我一起在空中飞扬,一品古人“骑鹤上青天”的豪壮……
顺着湖轻轻地走着,忽然望见了最美的一幅画卷。坐在河边码头上,凝视着,久久不愿离去。我最爱看的就是那座弯弯的小红桥,清秀,和谐,儒雅。与它较之,大虹桥太拱,二十四桥太弯,润扬大桥太长,渡江桥太平……却是它――恰到好处,既具女子之羞涩,又具男儿之豪迈。若想形容它,或章,或篇,或段,或句,或词,或字。写满小桥,写满湖面,写满堤边岸头,写满面水泽沟壑,甚至写满墙头和屋檐,美景任性,最得意于它给人的感受。在周围的花花草草,亭台楼阁的映衬下,它的这一抹红色便成了引人注目的最美。好象万绿丛中的一朵娇艳的小花儿,无限风光尽被它占去。
再向红桥那边望去,是一座农家式的小房子,我不禁想到古时人们男耕女织,生火做饭的日子中其乐融融的景象,那种安静质朴的感觉在这里依然清晰可见。我不由得沉醉了!
这时,北边驶来了一艘游船。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浪花。我这才注意到那水,既不像天空那么蓝,也不像绿柳那种绿,正是一种说不出的色彩,泛着柔媚和煦的涟漪,给予人们莫名其妙的感受。
风也过去了,浪也过去了,只留下一片静谧之景,弹奏着无声的江南小调,咏颂着无限苍穹的壮美,天上人间不过如此。
D. 秋游游记
主要是要写出自己的感受,可以抓住一地或者一瞬间的感悟.具体来说:
游记是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它通过描写记叙旅游过程中的见闻,如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表达作者的真实情感。这里向同学介绍游记的几种写法:
一、定点换景法。这种方法就是说,作者的观察点固定不变,随着观察视线的移动,把观察到的景物按一定的顺序依次进行描写。这种方法可以使读者明确把握作者观察景物的位置和方向,便于读者从作者的观察点出发,逐一再现景物,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如《观潮》一文,作者固定不变的观察点是“海塘大堤上”。观察到的钱塘大潮这一景观是:先“看不出有什么变化”;接着是远远地看到“东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不一会儿,白线“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浪潮再近些,看到的是“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开进,浩浩荡荡”;最后,浪潮奔腾西去,“余波还漫天卷地地涌来”。这些描写,正是作者在固定的观察点上,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了钱塘大潮这一“天下奇观”。
运用“定点换景法”,要注意选择好观察点,在具体描写时,不要随意改变观察点。
二、定景换点法。这种方法是说,不改换所要观察的景物,而是变换观察点,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描绘景物。这是因为只从一个角度去观察,不可能看到事物的全貌和特征。大诗人苏东坡《题西林壁》中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如自读课本《梅雨潭》一文,作者就是采用“定景换点法”,先以“山边”为观察点,描写梅雨潭瀑布发出的响声和瀑布的远景;接着又以“亭边”为观察点,简要写了瀑、潭、亭的位置及亭边的景物;然后又详细而形象地写出了在瀑布前所看到的瀑布壮观,美丽的景色。
运用“定景换点法”观察一处景物,可以选择不同观察点,如远眺,近观,仰视,鸟瞰,立足点变了,观察的角度也就多了。在描写时,要注意交代清楚观察点,以便于读者把握文章对景物描写的角度。否则,写出来的文章会让人觉得顺序混乱,不知所云。
三、移步换景法。这种方法就是说,观察点不固定,所观察描绘的景物也不固定,是在移动观察点的同时,把所见到的不同景物的特征依次描绘。这种方法,可以逐一描绘出景物的各个局部,从而更好地展示景物的全貌。同时,这种写法的文章是以明显的浏览顺序为顺序,因而文章层次清晰,条理清楚。如《颐和园》一文,作者采用“移步换景法”,按游览的顺序,依次写出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的美丽景色,展现了颐和园景色的全貌及特征。
运用“移步换景法”时,要注意的是必须以浏览顺序为线索,把观察点的变交代清楚。另外,对各种不同景物的描绘要抓住特点,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避免写“流水帐”。
E. 谈读秋游记
[谈读秋游记]小黎: 你好! 感谢信任,将大作《秋游记》发来让我欣赏,谈读秋游记。细读两遍,很喜欢。现将读后感受略作梳理,供参考。 一是感慨于“年轻真好”。刘禹锡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适逢晴好周末,同窗好友携手秋游,实在是人生一大快事。人生最美好的岁月,莫过于青春;青春最美好的日子,莫过于大学;大学最轻松、最惬意的时光,莫过于周末,莫过于游乐。读罢此文,不禁想起了一首老歌:“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花儿香/鸟儿鸣/春光惹人醉/欢歌笑语绕着彩云飞……”你们年轻朋友们,那种“欢歌笑语绕着彩云飞”的快乐,作为已是不惑之年的我,似乎也能分享一二。 二是欣赏你“文采飞扬”。优美的文字,自不必说,单是“上下五千年,纵横八百里”的思绪,就让人钦佩。从王羲之,到李太白,到毛泽东,逸事雅趣,诗词歌赋,信手拈来,为尔所用,文学涵养可见一斑。更让我欣赏的是,在游历之中,在字句之间,包含着对当今世人的解读,对眼下作为的反思,个人的雄心壮志以及深沉的社会责任感,充溢于字里行间。文字,因思维而灵动;文章,因思虑而厚实;文采,因为思想而飞扬。 如果提一些意见的话,我觉得有两点,可供考虑。一是虚词的使用上,能减则减,比如“便登车出发了”,去掉“了”字,“便登车出发”,似乎更为精练;“各乘着一叶扁舟”,去掉“着”字,“各乘一叶扁舟”,似乎更为雅致。二是在格律诗词上,最好能要求更严格一些。比如你写的七律诗,其中的颔联和颈联如改成:“古贤即兴吟诗赋,今人冷眼看起落。沧海桑田今昔抚,斗转星移感慨多。”这样的对仗应更工整一些。 最后想说明两点:因为比较忙碌,所以给你回复也就比较迟缓;因为水平有限,所以许多评价不一定中肯。请谅解。 祝学习开心! 吴再柱 2011年11月5日(星期六) 秋游记 黎 美 待在武汉已经快两个月了,但却似乎从未嗅到过武汉的味道,大学似乎还是奔走在三点一线之间,毫无新奇之处,好不容易等到了班级秋游,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 早早地,同学们都起了床,整装待发,在校训石旁照完集体照后,便登车出发了。道路两旁的树木飞快地向后奔驰,我们的心情却早已奔向了森林公园,一路上献歌助威,不亦乐乎。经过了“九曲十八弯”,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大门两旁鲜花簇拥,人声鼎沸,大概是人们在喧嚣的都市中待腻了吧,都到这里来寻求自然的味道,也难怪,在“寸土必争”的武汉,除了钢筋混凝土的单一模式外,平日里我们很难与自然亲密接触,读后感《谈读秋游记》。利用这难得的周末一赏风光自然是许多人的首选。 走过漫长的大道,一路上聊天谈笑,两旁的古木沧桑而遒劲,似一位位布满岁月痕迹的老者的脸,向我们讲述着那过去的点点滴滴。我突然在想,是不是在若干年前的某天,也有着一批文人指着其中的哪一棵树吟诗作对,把酒临风。而我们这帮学生又继续着同样的“事业”,只不过他们吟的是诗词歌赋,我们讲的是网络流行语;他们谈的是君子圣贤,我们唱的是天王明星。古人今人各有各的乐趣,但仔细一想,我们的谈笑中却似乎少了一点文化的气息、历史的渊源。 谈笑间,时光飞逝荏苒,今天秋游的主要场地已经浮在眼前,这时我们才发现走得有点累了。武汉的天气真有点变化无常,一会儿像冬天,一会儿像夏天,只是中间少了一个秋天,早晨还凉嗖嗖的,现在却有点微热,于是,许多同学都脱下沉重的外套,坐在软绵绵的草地上,或小憩,或谈天,或听着耳机唱着歌,总之各得其乐,我们都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就在同学们休息期间,我独自漫步在喻家湖边,欣赏着湖光山色,远处碧绿的青山,连成一片一片,湖面上的雾气尚未退去,就给本来幽远的高山增添了一份朦胧的意境美,他像一位庄严肃穆的伟人,以他深沉的睿智洞察着世间的一切;青山旁边是一幢幢汉白玉颜色的现代建筑,巍峨而挺拔,淡雅而又超凡脱俗,像少女的脸,干净而纯洁,山与建筑的完美结合,既有古朴秀丽的意蕴,又充满着现代化的气息。稍近处是大理石铺成的桥,桥上川流不息的是一辆辆汽车、轿车,它们都在飞快地行驶着,却没有一辆车停下来欣赏一下着美丽的风景。也许,他们都是大忙人,在这工作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哪有欣赏自然的雅兴啊;也许他们真的很忙,也许迟到一点就会扣薪、降职或者是耽误了合同,所以他们不得不加紧前进。 我静静的走在湖边,双手后握,仰视远方,似乎有一点“一览众山小”的超然。古人、伟人见湖见水总喜欢吟咏几句,如果今天是李白于此,他会写下怎样的千古名句?如果,今天是毛泽东于此,他又会抒发怎样的英雄气概呢?可惜我才疏学浅,不能妙笔生花,倒是有感而发。也勉强凑合两句: 湖光山色两相和,丽日帆影泛清波。 古者吟诗作对赋,今人静对潮起落。 沧海桑田今抚昔,斗转星移感慨颇。 继往开来奋勇进,后浪前浪潇洒过。 “小船儿静静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小时候总是听到这首歌谣,今天算是身临其境了。真是幸运,今天居然还看到了久违的木船,而且不止一只,而是一群;一位貌似船工的老者正在小心翼翼地抹着他的船,真是难得,今天居然见到了诗歌中才见得到的渔人,于是就和他攀谈起来。 “老师傅,你这样的船一天能打多少鱼呀?” “不,我们不是打渔的,是供你们游玩的,四十块钱一条。” 哦,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在当今科技如此发达的大背景下,市场需求量如此的大,人们的消费水平如此的高,还会有驾着小舟打渔的人吗?我真是太想当然了。 忽然,手机一阵振动,我被叫了回去,我们的烧烤活动开始了。这时大家都忙活起来了,就像在外打仗的士兵吃庆功饭一样,拿出之前准备好的烧烤食品,架起一座座炉子便开始了我们的活动,有人备食,有人涂料,有人主烤,分工明细而具体,不一会儿就开吃了,吃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劳动成果感觉就是不一样,无比的踏实和喜悦,原来毛爷爷的“自己动手”的号召竟是如此的美妙。 “炊烟袅袅升起,飘飞千万里”,一处、两处、三处,处处都是烧烤,顿时,原本清雅宁静的公园一下子便便的乌烟瘴气,刺鼻难闻,酒足饭饱之后,一个个便自由洒脱。不过细细一想,我们还真有点破坏自然的嫌疑,如果是王羲之们在此,大不了流觞曲水,舞文弄墨,而我们却在这清幽的环境下放起了“狼烟”,真有一点“文人”的愧疚感。 稍后,我们班的同学便三五成群,各乘着一叶扁舟,游于喻家湖之上,颇有兴致,竟来起了刘三姐对歌,歌声在湖中游荡,和着桨声,消逝在幽静的江中,别有一番风味。 兴致未完,快乐而短暂的一天便过去了,带着疲惫的身影,一个个睡倒在回来的车上。 此时,我浮想联翩:秋游,我们“游”了多少?游后,又想了多少? 〔谈读秋游记〕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F. 秋游作文 怎么写
突出秋天景物的特点,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怎样写游记:
重点是“抓住环境特点,体会思想感情”。写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其一,观之有序,言之有序。写参观游览一类的文章,必须有一定的空间顺序,而这种顺序又往往和作者观察的顺序一致起来,因此,只有观之有序,才能言之有序。我们可以大致掌握以下常见的顺序:
<1>以游踪为序。游览的顺序就是文章的顺序。
<2>以方位变化为序。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左到右,由右到左;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先中间后四周,先四周后中间地观察,按照观察的顺序布局全篇文章。
<3>以景物的类别为序。我们参观游览一个地方,在大范围内又有各种不同类别的景物。例如:到了郊外,可以先看田野,再看山峦,最后看河流;到了荒原,可以先看天空,再看原野,最后看牛羊……
其二,抓住特点,描写具体。参观游览一个地方,所见所闻很多,如果什么都想写,就什么也写不好。只有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特点,才能写得准确、生动、具体、形象。那么,抓住景物哪些特点呢?
<1>色彩特点。景物的颜色是千变万化的,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颜色,即使是同一种景物,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位置,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2>形态特点。景物的不同形状和姿态,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精神、气质。例:白杨直立挺拔,表现出坚强不屈的精神;柳树轻柔,婀娜多姿,表现出它柔韧的性格;松树迎寒风挺立,战霜雪苍绿,表现出倔强的品格;老槐树像撑开的大绿伞,在炎热的酷夏安抚着大汗淋漓的人们,表现出它温和的天性……可见,抓住景物形态特点,既可表现形,又可体现神。
<3>动静特点。一切景物都处于自然之中,有时处于静态,有时处于动态,有时处于静动变化之中。因此,我们要抓住景物的动静写出景物的特点。
其三,寄情于景,主题鲜明。景物本身无情,但是,人是有感情的。同学们,当你怀着愉快的心情去游玩时,你会觉得天比平时蓝,花比平日红,草比平日绿。一阵风吹过,小树在风中摇摆,你会觉得它在向你招手。小鸟从身边飞过,你会觉得它在为你唱歌,向你问好。然而,当你挨了批评,考试成绩不理想时,走在回家的路上,眼前的景物就会截然不同了。游览中,无论由情及景,还是由景触情,都离不开情感的表达。只有把情感融注到字里行间,才会表达出鲜明的主题,也才会打动读者。在行文中,我们只有把心捧给读者,才会吐真情,有真意。情真文才美,只有情真,才能给读者美的享受
范文
这次秋游是我经历中最有趣的一天了,这里有软绵绵的、温暖的沙,有绿茵茵的草坪、高大的椰子树……
早晨,我高高兴兴地坐着爸爸的自行车来到学校,心里别提有多激动了,我猜测着沙滩和湖水的样子,仿佛已经看到美丽的湖水与沙滩。到了学校,我脸上总挂着笑容,因为我太兴奋了,好不容易等来了这一天呢!
目的地坐车十五分钟就到了。一下车,我就看见一块十分大的铁牌子耸立在我面前,上面写着几个大字:东湖沙滩浴场。走进去,就踏上了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滩,柔软极了,坐上去,就像坐在棉花堆里一样,舒服得不知怎样形容;躺上去,仰望蓝天,顿时感觉心胸开朗,眼睛也清凉了许多。
这时,老师让我们排队坐气艇在湖面上游玩。“还可以在湖面坐气艇?真棒!”我乐滋滋的想,恨不得跑过去把老师抱着亲一顿。终于轮到我们了,我和其他8个女生一起上了气艇,大家嘻嘻哈哈的,一边拽粗尼龙绳向前划,一边高谈阔论:谈生活、谈乐器、谈感受……湖水溅在我们身上,冰凉冰凉,使人神清气爽。
一上岸,我们班就要和三班举行一场激动人心的拔河比赛啦!等两班都准备好了后,老师一声令下,我们一起用尽全身力气,拼命地往回拔,想快点把对方拔赢,可就在我们漫不经心时,对方一用劲,我们全都摔倒在地,输了,比赛完后,我们带着一肚子的愤怒和委屈离开了比赛场地。
我脱下了袜子,和小伙伴一起走下湖水,只感觉清清爽爽,像换了个人似的,把一切疲劳和烦恼全都冲掉了。过了一会儿,我和张文璐上了岸,用沙把脚埋起来,沙是那样暖和,我真想在上面大睡一顿。把脚抬起来,‘哈!你变成‘毛脚’啦!’我指着张文路的脚说,原来,那些沙都粘在我们脚上啦!“啊?你怎么这样逗呀!毛脚?哈哈哈……”张文路捂着嘴巴,笑个不停,差点倒在沙滩上。
笑声在沙滩上飘荡,是那样甜蜜,那样响亮。
今天,天空晴朗,阳光明媚.同学们的心情别提多高兴了,因为我们盼望已久的秋游终于来了.
这次秋游的目的地是恩平.上午大约8点,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着浩浩荡荡的队伍从学校出发前往目的地.个个开心极了.我们在老师的带领去爬山,个个力气十足,迫不及待地往山顶爬.爬了一阵儿,我已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太累了,想休息,不想爬了.这时我想到龟兔赛跑的故事,我不能半途而废.。我内心想起了这句话:坚持就是胜利! 我就休息了一会儿,继续爬。
到了隔山顶只几步之遥的地方了,我缓缓地挪动着我的脚步,枝头的小鸟叽叽喳喳地仿佛在说:“坚持!加油啊!……”。我抬起沉重的双腿迈开最后几步,终于爬上了山顶,虽然我累得浑身酸痛不能动弹,但心里却充满了成功的喜悦。
最后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个地方。通过这次的爬山让我受益匪浅,无论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付出努力,就能成功!
之后,我们就回学校了。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也是每个同学盼望已久的日子,那就是--秋游。
走出了校门,我们登上了旅游车,开始了今天的旅程。汽车顺着笔直的大道飞驰,我透过车窗向看,看到了一盏盏美丽的路灯,一座座高大的楼房……车窗外的风景都在飞快地向后移动。同学们一路上说着,笑着,谈论着公园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大概半个小时后,我们下了车,来到了公园门前。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高达八米左右的石门,是牌上还醒目的写着“中山公园”四个大字,这四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走进大门,老师让我们先集合,点点人数。接着老师响亮地说:“同学们,我们的第一个活动就是到素有“小欢乐谷”之称的大型游乐场玩。”说完同学们便跟着老师,来到了游乐场。第一个游戏,叫做“双龙历险宫”。虽说是“历险”,其实是鬼屋。在这“历险”的过程中,乌漆麻黑的洞口使人害怕。可是,同学们一个抓着一个,充分的表现了同学们之间互助互爱的精神。本想着可以继续玩下一个游戏,可是老师说因为有电视台来拍我们班,要及时赶到,拍完了,才回来继续我们的游戏。还说这也是其中的一个活动,说是叫做“科技活动”。到了,同学们都好奇的看着这些好玩的东西,都起尝试着玩玩看,看看自己有多聪明。走着走着,看到了有一处地方围着许多人,便抱着充满好奇的心,走前去看。这个东西叫做“手摇发电机”,看真上面的介绍,才知道了是怎么一回事。原来,只要摇动手摇发电机,就可以产生电流,这时候,电表指针发生摇动,音乐机进入开始的状态,你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按一下音乐唱机的播放钮,就可以听到美妙的音乐了,是不是很神奇呢?过了没多久,同学们觉得无聊了,说要回到游乐场里玩,看着同学们的苦苦要求,老师也只好听从了。回到游乐场后,我们玩了许多的游乐设施,有金龙滑车、单轨车、碰碰车、翻滚飞船……,整个游乐场内都荡漾着同学们的欢声笑语。
吃完午饭后,老师带我们来到了“解放深圳英雄纪念碑”前,告诉我们这是为了纪念深圳解放军而建的。最后,老师说带我们去参观名人雕塑。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一个雕着孙中山的头像的雕塑,在孙中山的旁边,还雕着努力工作的农民和拿着枪的军人。
坐在车上,我不禁感到赞叹:孙中山的名字和成就在我们的心里受到尊敬,因为他把四十年的精力全部付给了人民革命。他的名字和成就始终珍藏在我们心里,因为他为了使中国解脱封建迷信的蒙蔽、经济落后和帝国主义的束缚,献出了自己的一切。由于他对人民革命事业的忘我的忠诚,他的名字和成就,在我们迈步前进去完成他生前未及完成的事业的时候,成为鼓舞全国人民的力量。
G. 经典的游记开头和结尾还有写秋天的文章片段
秋色赋
时序刚刚过了秋分,就觉得突然增加了一些凉意。早晨到海边去散步,仿佛觉得那蔚蓝的大海,比前更加蓝了一些;天,也比前更加高远了一些。
回头向古陌岭上望去,哦,秋色更浓了。 多么可爱的秋色啊! 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欧阳修作《秋声赋》时,把秋天描写得那么肃杀可怕,凄凉阴沉?在我看来,花木灿烂的春天固然可爱,然而,瓜果遍地的秋色却更加使人欣喜。
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秋天,比春天更富有灿烂绚丽的色彩。
你瞧,西面山洼里那一片柿树,红得是多么好看。简直像一片火似的,红得耀眼。古今多少诗人画家都称道枫叶的颜色,然而,比起柿树来,那枫叶却不知要逊色多少呢。
还有苹果,那驰名中外的红香蕉苹果,也是那么红,那么鲜艳,那么逗人喜爱;大金帅苹果则金光闪闪,闪烁着一片黄橙橙的颜色;山楂树上缀满了一颗颗红玛瑙似的红果;葡萄呢,就更加绚丽多彩,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透明,真象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似的;而那种叫做红玫瑰的,则紫中带亮,圆润可爱,活象一串串紫色的珍珠。……
哦!好一派迷人的秋色啊!
我喜欢这绚丽灿烂的秋色,因为它表示着成熟、昌盛和繁荣,也意味着愉快、欢乐和富强。
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多么令人兴奋的欣欣向荣的景象啊! 在这里,我们根本看不到欧阳修所描写的那种“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意萧条,山川寂寥”的凄凉景色,更看不到那种“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的悲秋情绪。
看到的只是万紫千红的丰收景色和奋发蓬勃的繁荣气象。因为在这里,秋天不是人生易老的象征,而是繁荣昌盛的标志。写到这里,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欧阳修把秋天描写得那么肃杀悲伤,因为他写的不只是时令上的秋天,而且是那 个时代,那个社会在作者思想上的反映。我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欧阳修生活在今天的话,那他的《秋声赋》一定会是另外一种内容,另外一种色泽。
我爱秋天。
我爱我们这个时代的秋天。
我愿这大好秋色永驻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