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汝窑遗址
1. 汝窑遗址三大悬:北宋晚期汝窑是官窑还是民窑
不太容易买到真品
汝瓷是我国宋代“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瓷之一。名瓷之首,汝窑为魁。汝窑的工匠,以名贵的玛瑙入釉,烧成了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典型特色的汝瓷。
汝窑在河南省汝州市,解放后曾名临汝县,古称汝州,因名。是北方第一个著名的青瓷窑,北宋时创设,烧制御用宫中之器,时间很短,数量也少。器型简单,但釉色温润柔和,在半无光状态下有如羊脂玉,并截取定窑、越窑的装饰技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晚期在临汝县烧造的称为临汝窑,其中有「奉华」二字的是宋高宗刘妃的堂号,也有人称是后人补刻的。
南宋叶真《坦斋笔衡》说:“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说明汝窑在接受宫廷的任务,烧造汝官窑器,使北方青瓷的技术成为全国之冠。在制瓷工艺上开创了香灰色胎,超过了以前南方所有的青瓷,在烧成工艺上,采用满釉支烧的方法烧成的支钉痕,其细小而规整的程度绝无仅有,汝窑主要依靠釉中所含少量铁份,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纯正的天青色,使汝窑釉面开裂纹片成为一种装饰,使在烧成过程中无意识的缺陷(由于胎、釉膨胀系数不一致而产生的缺陷)变成了有意识的装饰。 由上可知,汝窑采用了南方越窑的釉色,同时又吸收定窑的印花技术,创造了印花青瓷的特殊风格,南宋周辉《清波杂志》云:“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釉,”汝窑产品土质细腻,胎骨坚硬,釉色润泽,釉中含玛瑙末,产生特殊色泽,其色有卵白、天青、粉青、豆青、虾青、虾青中往往微带黄色,还有葱绿和天蓝等。尤以天青为贵,粉青为上,天蓝弥足珍贵,有“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称誉。釉屋莹厚,有如堆脂,视如碧玉,扣声如馨,釉面沙眼显露了蟹爪纹、鱼子纹和芝麻花。汝瓷的烧制,以小支钉满釉支烧。
汝窑是北宋官窑,是供宫廷使用之器,在市场和民间中流传甚少。南宋时有文献记载:“汝窑……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及”。说明当时其身价已非同一般。其产品,首先最好者当然上供皇室,不合格者方许在市场出售,因此汝窑大部分产品是用来供奉朝廷使用的。 著名国画大师李苦禅先生曾说过“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得尽善美也。”汝州一带民间也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瓷一件”的口碑广为流传。
官汝窑大约共烧造了20年左右,传世品极少,所以物以稀为贵。根据目前的统计,汝窑器传世大约分布于以下几个地方:北京故宫博物院17件、台北故宫博物院23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大维得基金会7件、天津博物馆1件、广东省博物馆半件、中国香港收藏家罗桂祥1件、日本现存4件、美国现存5件、英国私人收藏1件,共计67件半。
由于文献记载不详,遗址出土甚少,汝官窑口在何处?汝窑之谜一直困扰着中国古陶瓷研究人员。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寻找汝窑,直到80年代才在河南省宝丰县发现。经过中央和河南地方文物考古工作者数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河南宝丰县清凉寺村找到了为北宋宫廷烧造的御用汝瓷的窑口。 从1987年开始,由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进行试掘,首次发现了为北宋宫廷烧制御用汝瓷的窑口,从而使这一重大历史悬案有了答案。到目前为止,对汝窑址已进行了五次发掘,发掘品中除了与原世品中相同的完整器和碎片外,还出土一些传世品中见不到的新器形,如镂空香炉,乳钉器及天蓝釉刻花鹅颈瓶等,获得了一批重要的实物资料,为传世汝窑器鉴定与鉴赏提拱了可行的实物依据及新资料。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相信汝窑将会有更多的发现。
2. 宋代临汝窑瓷器的介绍
临汝窑为中国宋代北方瓷窑之一。窑址分布在河南临汝县境内,以严和店窑为代表。临汝窑烧瓷始于北宋中叶,北宋后期至金代盛烧不衰。由于烧造宫廷用瓷的汝窑址尚未在今临汝县境内发现,所以现在所说的临汝窑则专指民间窑业。据最新的考古发现,河南宝丰清凉寺窑是一处烧制御用青瓷的汝窑遗存,今被称为“汝官窑”,出土了较完整的碗、盘、洗、瓶、盏托、盂、器盖等20余件,胎质细腻,香灰色,青釉温润有鳞状片纹,裹足支烧,工艺精细。其特点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北宋宫廷御用汝瓷相类。
3. 北宋汝窑在哪里
北宋汝窑在汝州境内(今河南宝丰清凉寺),故名汝窑。
4. 汝窑和临汝窑有什么区别
一、窑址不同
1、汝窑:在今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
2、临汝窑:专在河南临汝县地属域。
二、烧造年代不同
1、汝窑:始于盛唐时期,金灭北宋后,汝窑也随之消亡。
2、临汝窑:始于北宋中叶盛于北宋后期延续到金代。
三、特点不同
1、汝窑: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磬,明亮而不刺目。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
2、临汝窑:釉色多青蓝中闪绿泛灰、如钧似汝,釉质明显酥油感,多呈乳浊、亚光状态。装饰技法一为光素无纹,一为印花或帖塑,印花纹饰多数轮廓线凸起较高,叶筋多以点线纹表现。
5. 临汝窑和汝窑有什么区别
真正汝窑只烧了20多年,所以留下的很少,现在基本都在博物馆里。窑址在河南宝丰清凉寺临汝是个地名,烧的时间比汝窑长很多,两种瓷器有的比较像,但是专家肯定能看出不一样来
6. 宋代临汝窑瓷器有何特征特点
临汝窑以烧青瓷为主,遗物以各式碗、盘最多,印花青瓷占有一定数量。印花回绝大多数为阳纹,题答材以缠枝、折枝花卉为主,此外有菊瓣、水波游鱼与莲池鸳鸯等,碗心有印“童”和“吴”字者。阴纹印花及刻花装饰只有少量发现,制作技巧与纹饰布局均不及阳文印花装饰娴熟。临汝窑印花青瓷的造型与纹饰与陕西耀州窑非常相似(见耀州窑址)。印花青瓷盘碗中有6等分布局法,这类装饰具有明显的金代特征。东沟、陈家庄两处窑址均烧一种青绿釉盘碗,釉色介于钧、汝两窑之间,过去称之为邓窑,两处窑址发现后,解决了这类瓷器的产地问题。
7. 北宋汝窑的窑口分布及各个主要特点,你了解多少
汝窑,广义上讲,即原古汝州所辖的临汝、宝丰、郏县、鲁山等县所烧制的青瓷器物的统称,从狭义的角度,指朝廷派官专门监造供御青瓷的官窑器物。
上世纪50年代以来,经过我国古陶瓷研究界及文物考古工作者三代人的密切合作,通过全面考古调查与重点挖掘,以及对采集到的汝瓷标本进行科学检测,终于在1987年通过考古钻探与试掘的方式,在河南宝丰县清凉寺村,找到了汝官窑窑口,从而揭开了汝官窑神秘的面纱。经全面钻探,窑址总面积为110万平方米,后经发掘和密集钻探获知,锁定在清凉寺村内4800平方米的范围内,为汝官窑专业烧造区,专烧汝瓷御用品。在这个区域发掘出土的碎片标本与北京故宫、台北故宫博物院现存的汝窑传世品完全一致,证明了汝官窑窑口的确切位置,从而正式破解了汝窑近千年的历史之谜。
北宋汝窑奉华纸槌瓶
至于该窑口的属性、定位各有不同的见解:一曰北宋汴京官窑系列。根据现有出土的实物标本,确与北宋汴京官窑造型庄重、釉层厚润、紫口铁足、大而稀疏的开片,釉色月白、大绿差异较大,况且地理位置相差甚远,更无法得到印证;一曰为汝窑系列,系宝丰清凉寺汝官窑停烧之后又一处重要窑口。总之,目前发掘面积不大,资料不足,连发掘者也说不出更多的依据来判定,是官非官有待进一步探讨。
5.东沟窑:位于汝州寄料村东,窑址规模不大,属于北宋晚期——金元时期的窑址。器型有碗、盘、尊、瓶、三角炉、板沿洗、孩儿枕、香薰炉等。学术界曾有钧汝不分之说,实际两窑口地理位置相邻,又同属于青瓷系列,在胎土用料、窑炉结构上也很近似,在制作工艺上也有不少共同点。结合初步发掘获得的瓷片标本及在民间的传世品,其主要特点是:造型多样,工艺讲究,器施满釉,垫饼烧制。釉色主要有豆青、粉青、天青、月白,还有少量豆绿,其作品既有汝瓷釉层细润之特点,又在圈足底刷钧瓷常用的酱色护胎釉之特征,釉下气泡小而密集,显然与钧瓷汝瓷均不相同,它具有汝州东沟窑的“汝钧”风格,从而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品种。东沟窑的考古发掘与发现,为我们破解了神秘传说中“汝钧不分”的真相,并找到了“汝钧”的确切窑口和产地。
8. 汝窑在哪里
原产地在河南汝州和清凉寺一带,古代汝窑遗址也在这一块
9. 怎么鉴定是临汝窑产的瓷器
汝窑 。 河南省是我国北方瓷器的重要产区,不少瓷窑集中在豫中地区。宋代这里先后出现回了几个驰名于时的答瓷窑,临汝窑就是其中之一。
一部分烧宫廷用瓷,就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汝窑;另一部分烧民间用瓷,为便于区别,今称为临汝窑。
汝窑的特点主要是:
一、釉色青而润泽。
二、开创了青瓷印花的特殊风格。
三、通体有极细的纹片,宛如冰裂,蟹爪,但也有裂纹的。
四、底部有细小的支钉烧痕。这是由于汝窑改变了定窑复烧的做法,用细小支钉托住。
官窑 。 据说宋大观、政和年间,徽宗曾下令在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建窑烧瓷,供宫廷使用,这就是所谓“官窑”。
为了与南宋的官窑相区别,有时又称为北宋官窑。
北宋官窑的产品釉色以月白为上,粉青次之,天青,翠青又次之。釉内且有冰裂,梅花,蟹爪等细小裂纹,还有带鳝血状的油斑。
北宋汴京官窑随着北宋朝灭亡而终结,高宗南渡后在杭州另立新窑,这是汴京官窑的继续,因称南宋官窑。
南宋时候,在临安(今浙江杭州)有两处官窑。一在凤凰山下的后苑修内司,世称修内司官窑;另一处在郊坛下,称为郊坛下官窑。《格古要论》说:“官窑器,宋修内司烧者,土脉细润,色青带粉红,浓淡不一,有蟹爪纹,紫口,铁足,好者与汝窑相类。
10. 宋代临汝窑瓷器的兴盛
它是在汝州境内(今河南临汝),故名。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有两部分,其一于北宋后期被官府选为宫廷烧御用瓷器。釉滋润,天青色,薄胎,底有细小支钉痕。宋人评青瓷以汝窑为首位, 明清两代品评宋代五大名窑时, 也列汝窑为第一。此窑烧瓷时间较短,南宋时已有“近尤难得”记载。属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之一。
南宋叶真《坦斋笔衡》说:“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说明汝窑在接受宫廷的任务,烧造汝官窑器,使北方青瓷的技术成为全国之冠。在制瓷工艺上开创了香灰色胎,超过了以前南方所有的青瓷,在烧成工艺上,采用满釉支烧的方法烧成的支钉痕,其细小而规整的程度绝无仅有,汝窑主要依靠釉中所含少量铁份,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纯正的天青色,使汝窑釉面开裂纹片成为一种装饰,使在烧成过程中无意识的缺陷(由于胎、釉膨胀系数不一致而产生的缺陷)变成了有意识的装饰。 由上可知,汝窑采用了南方越窑的釉色,同时又吸收定窑的印花技术,创造了印花青瓷的特殊风格,南宋周辉《清波杂志》云:“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釉,”汝窑产品土质细腻,胎骨坚硬,釉色润泽,釉中含玛瑙末,产生特殊色泽,其色有卵白、天青、粉青、豆青、虾青、虾青中往往微带黄色,还有葱绿和天蓝等。尤以天青为贵,粉青为上,天蓝弥足珍贵,有“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称誉。釉屋莹厚,有如堆脂,视如碧玉,扣声如馨,釉面沙眼显露了蟹爪纹、鱼子纹和芝麻花。汝瓷的烧制,以小支钉满釉支烧。汝窑是北宋官窑,是供宫廷使用之器,在市场和民间中流传甚少。南宋时有文献记载:“汝窑……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及”。说明当时其身价已非同一般。其产品,首先最好者当然上供皇室,不合格者方许在市场出售,因此汝窑大部分产品是用来供奉朝廷使用的。 著名国画大师李苦禅先生曾说过“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得尽善美也。”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汝州一带民间也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瓷一片”的口碑广为流传。
汝瓷在我国宋代已位居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之首,产于河南临汝,隋炀帝大业初年(即公元605 年),置临汝为汝州,“汝瓷”因此而得名。汝瓷始烧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北宋后期宋金战乱不息,兴盛前后不过二十余年,所以弥足珍贵。汝瓷传世品稀少,全世界现仅存65件,分别存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17件、台北故宫博物院23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达维德爵士基金会7件,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馆、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馆、美国克利夫芝和圣路易等知名博物馆和私人典藏约1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