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的遗址
❶ 哪个省是位于九江市都昌县的正东南方
位于九江市都昌县东边的省份就是安徽省。
❷ 都昌县的旅游
魔鬼三角区 老爷庙
老爷庙位于多宝乡龙头山首,与星子县隔河相望。旧称为定江王庙,建庙久远。该庙基以花岗石条堆砌7米高,右侧有阶梯曲折而上,庙群总面积为600多平方米,分主庙、龙王殿、同仁堂、大小客厅、厨房6部分,附属建筑分布主庙两侧。主庙面积为300多平方米,高9米,面宽14.2米,进深26.8米,系穿斗与架梁式混合结构,共52个立柱。庙内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部为正殿,中部为游楼,下部为万年台.庙内门窗梁坊雕刻花纹并涂以丹漆。1983年县政府又进行了修缮。为省级保护文物,这便是被称为“魔鬼三角区”的老爷庙水域。
南山风景区
南山寺位于县城南山山顶部西南侧。北距城区1公里,坐东向西,面积170平方米,系穿斗式结构。寺内分3大间,中部为正殿,两侧为僧人用房,寺后东北有山岩。寺前为100平方米场地,该寺始建于唐,初名“清隐寺”,宋扩修后更名“清隐禅院”,几经兴废,1987年县政府重新进行修缮。宋代著名文人黄庭坚曾撰写《清隐禅院记》(本文石刻藏南山碑廊内)。民国15年春,在这里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都昌县第一个党小组。该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枭阳城址
枭阳城址位于周溪泗山大屋场村以南60米湖洲上。城址西北有王家山、鹞嘴山、狮子山、座山、石虎头作天然屏障;南有城头山,山下有横港河;城北面临鄱阳湖。地势开阔平坦,面积约1平方公里。因地理变迁地势下沉,涨水季节淹没在湖中。城址文化层堆积有的达1至2米,地表暴露有大量绳纹板瓦筒瓦,并发现有万岁瓦当、长乐未央瓦当、陶网坠和陶片等。城址南端城头山上有残存人工修筑的土城垣。城内东侧有手工业作坊遗址。城址以北山边高地有汉墓群,墓室内用对角纹、网线纹砖砌成,并发现“永元七年三月十四日”的记年砖。墓内出土文物有五铢钱、四乳蟠螭铜镜、铜剑、铜簇、铁簇等。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尖源森林公园
三尖源森林公园位于都昌县大港镇境内武山山脉,最高峰三尖源海拔647米,有”小庐山“之称。公园内森林郁郁葱葱,置身其中,犹如进入世外桃源。
三尖源森林公园树种达200多种,溪流、密林、竹丛等构成了富有野趣幽深的自然空间,形成了“松涛幽谷”、“丛林原野”的景区特色,呈现了一幅以“自然、野趣、宁静、粗犷”为特色的森林景观。
鹤舍古村
鹤舍村位于九江市都昌县苏山乡。始建于东汉末年,成村于明代初期,发展于清代中叶,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全村为袁姓一支聚族而居,是一个耕读并重,农商并立的历史古村。
鹤舍村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左有小溪绕村而过,小桥流水,涓涓不断;右有公路,交通方便,南来北往,车水马龙。村内巷道纵横交错,村前池水明清如镜,村外群山,环抱连绵。成片的古屋在青山绿水的陪衬下,显得别具风貌。
江万里墓
江万里墓位于土塘镇港东(白石山西麓,原名石沙湾)。墓址座东北向西南,周围成椅背形,直径约8米。墓前有半圆形平坦地坪,视野开阔。墓原用紫砖石砌成,早年被破坏,墓内石廓尚存。该墓为县级保护文物。
马涧桥
马涧桥在鸣山乡马涧村西南200米处,横跨马涧港上,纵贯南北大路,为古时通往饶州要道。系元代县人李善庆所建。该桥为石质单孔拱桥。桥上原建有歇山顶,重檐亭屋。飞檐翘角,画栋雕梁,作寺庙使用,具有古代建筑艺术价值,抗日战争时被日军烧毁,战争胜利后重修成一层梁式结构亭屋,共5间,全长18米,宽5.3米,高4.3米。为县内唯一保存的桥亭合造古代建筑。建国后民政部门多次拨款维修。该桥为县级保护文物。
马鞍岛
马鞍岛与鄱阳湖畔的青山相邻,不过7公里水程,在青山老码头前就可远观马鞍岛。鄱阳湖中的岛屿大多以山为名,马鞍岛又名马鞍山,因形似马鞍而得名,山最高处海拔123米。鄱阳湖有40多座岛屿,大多位于南湖——松门山以南,北湖仅有鞋山岛,马鞍岛等少数岛屿,而马鞍岛是北鄱阳湖最大的岛屿并设有行政村。
马鞍岛位于都昌县苏山乡境内鄱阳湖中,与星子县火焰山,湖口县屏峰,庐山区长岭,青山相邻,面积4.8平方公里,岛上设有行政村—马鞍村委会,有居民1300多人,以打渔和水产养殖为主。
❸ 昌邑历史
一、历史沿革
昌邑市历史悠久,据北孟千戈庄出土的黑陶片鉴定,属龙山文化,距今4000多年。据载夏禹分天下为九州始,此地即属青州,春秋设城邑。属纪国,齐师灭纪,改称都昌,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析北海安乡置昌邑。金代昌邑属山东东路益都府潍州。明洪武九年,改属莱州府,洪武十年并入潍县。1941年,昌邑县人民政府在瓦城成立,1945年日军投降,分置昌邑、昌南两县属胶东区西海专区,1950年改属昌潍专区,1983年属潍坊市。
二、文物古迹
(一)古文化遗址
1、千戈庄龙山文化遗址 位于现北孟乡千戈庄西南50米处,南北长20余米,东西宽100余米,内涵不太丰富,暴露较少,曾出土素面加沙黑陶器残片。
2、石埠西村商周遗址 位于现石埠镇西村西50米牛头埠南坡,东西长200余米,南北宽100余米,文化层厚1.5米。内涵丰富,有大量的陶片和兽骨,上周时代的绳纹器物残片多有出土。1981年确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吕山周代遗址 位于饮马镇山阳村北(西距潍河约1000米),整个遗址坐落在吕山西南坡上,西北东南向,长300余米,宽200余米,陶片暴露较多,出土有豆把,罐口沿,鬲足等标本,现藏市图书馆。
(二)古城遗址
1、故城遗址 位于龙池乡利渔村东南方约2000米处,南北宽200余米,东西长300余米,古城址比周围地面高出1余米,被利渔村民拓为耕地。遗址有许多被盐碱腐蚀的陶片,纹饰难辨。1979年确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密乡故城遗址 位于围子镇古城村。故城遗址东西南北各500米。解放后群众用土将四周原有城墙残基取平,但遗迹尚存。西墙北端,开挖了1条宽20余米、深2米的南北大沟,暴露出许多砖瓦陶片和一口古代水井,井壁有陶圈垒成,现已淤平。遗址出土文物有:卷云纹瓦当、"齐化法"刀币、铜戈、铜镞等。
3、都昌故城遗址 位于今昌邑市第一中学、昌邑师范、市人民医院、市检察院驻地,北城墙在现检察院北侧,南城墙在市人民医院南端,东与西关相邻,西与刘家辛戈毗连,东西300余米,南北400余米,昌邑一中基建时出土许多汉代陶器,现藏市图书馆。昌邑师范南侧曾掘出一口陶圈砌成的水井,早已淤平。1978年文化馆基建,挖出汉代陶片及卷云纹瓦当若干。 4、胶阳故城遗址 西汉时为胶阳候国,位于塔尔堡镇高阳村。遗址南北长450余米,东西宽300余米,高阳村座落其上。城址破坏严重,面貌全非,在该城内只能发现汉代的砖瓦残片。
(三)古墓葬
1、埠头战国墓 位于现石埠镇埠头村北100米的土埠顶上,封土高3.5米,封土底径约22米。墓室为土穴,内有积石,穴长宽各约3米。1977年,从封土底部挖出器物若干,其中有铜敦一件,玉璧残部一件,水晶扳指一件,水晶环两个,玛瑙环、玉环各一件,铜带勾一件,骨器两件。这是战国时期卿、大夫的墓葬。
2、高阳候墓 位于塔尔堡镇高阳村西南约1000米处,堡陔埠的南端,原有封土高约10米,"文革"期间将封土取平,现可辨墓道口痕迹。此冢即高阳候孙并之墓。1979年确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固王冢墓群 位于双台湘南兴福、北兴福村西,虞河东岸。原有墓葬九座,称为"九顶莲花冢",并各有其名--斗冢子、升冢子、簸箕冢子、盖垫冢子、半边冢、东高庙、西高庙、焦冢子、仙姑冢,到底那座是固王冢尚难断定。"文化大革命"中,有四座被挖,五座尚存。在被挖的仙姑冢与升冢子中出土了一批陶器与铜器。陶器主要有盉盉、耳环、鸡形器、鸟形器等,全为泥制灰陶,造型生动;铜器有印章、洗、带勾、勺、驽机等,非常精致,其中铜印为方形长、宽、高均为2.3厘米,上有四个篆字"刘小字印",顶有桥式钮。根据出土文物鉴定为东汉墓葬。1979年确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大埠汉墓 位于都昌大埠村西端,1982年文物普查时发现画像石2块,长1.1米,宽1.5米,厚0.18米,正面刻有人像。这是一座东汉墓葬。
5、林家埠汉墓 位于石埠镇林家埠村南150米处,墓葬封土高约3米,底径约7米。1975年在墓南侧开挖排水沟时,发现铜壶1件,重15公斤,还有瓷壶2件,现已不存。根据出土文物鉴定为汉代墓葬。
6、黄福墓 位于都昌镇黄家辛戈村西北,昌邑县印刷厂东,墓室为石头结构。原有封土高约10米,四周围有砖墙,院门向东,并有台阶数级可攀。院内植松柏,墓前有明代杨士奇所撰墓碑两块,墓道两旁有白理石石人,石马,为明代御葬,抗日战争期间,墓室被盗,"文化大革命"期间,围墙被拆,石人、石马被砸。1979年确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黄元御墓 位于都昌镇黄家辛戈村南300米处,风土高1.5米,底径2.5米,墓前有石碑一座。1985年确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文物
铜器有:"五铢"钱范,胶西候印,"O"币,刀币,"铜仿壶"与"半两铜钱"等。工艺美术有:玉璧,木雕水牛牧童,"思我良朋"画卷。
❹ 江西九江都昌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都昌自古以来山清水秀、风光旖旎、人杰地灵,名胜古迹甚多。
枭阳城址:位于周溪泗山大屋场村以南60米湖洲上。城址西北有王家山、鹞嘴山、狮子山、座山、石虎头作天然屏障;南有城头山,山下有横港河;城北面临鄱阳湖。地势开阔平坦,面积约1平方公里。因地理变迁地势下沉,涨水季节淹没在湖中。城址文化层堆积有的达1至2米,地表暴露有大量绳纹板瓦筒瓦,并发现有万岁瓦当、长乐未央瓦当、陶网坠和陶片等。城址南端城头山上有残存人工修筑的土城垣。城内东侧有手工业作坊遗址。城址以北山边高地有汉墓群,墓室内用对角纹、网线纹砖砌成,并发现“永元七年三月十四日”的记年砖。墓内出土文物有五铢钱、四乳蟠螭铜镜、铜剑、铜簇、铁簇等。该城址邻近鄱阳湖中心陆地,是古代交通要道,水运便利,位置重要,具有良好的城建条件。据史书记载、枭阳建县于汉高祖六年,系豫章郡18县之一,南朝宋刘裕永初二年废。历时600余年,因彭蠡湖水淹蚀,枭阳城遂沉迹湖中。该城址对研究江西省历史及鄱阳湖地理变迁均有重要意义。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老爷庙:位于多宝乡龙头山首,与星子县隔河相望。旧为龙王庙,建庙久远。该庙基以花岗石条堆砌7米高,右侧有阶梯曲折而上,庙群总面积为600多平方米,分主庙、龙王殿、同仁堂、大小客厅、厨房6部分,附属建筑分布主庙两侧。主庙面积为300多平方米,高9米,面宽14.2米,进深26.8米,系穿斗与架梁式混合结构,共52个立柱。庙内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部为正殿,中部为游楼,下部为万年台.庙内门窗梁坊雕刻花纹并涂以丹漆。殿内有“定江王”塑像。庙的两侧墙壁嵌有石碑2块,右为“鼎建左蠡元将军庙记”,左为“加封显应元将军庙记”。正殿前有方形花岗岩石立柱,上阴刻对联,上联是“数百年庙貌重修偏颂吾王功德”,下联为“九万里威灵丕显顿平蠡水风波”。庙门平台两侧有石狮1对。庙后有朱元璋“点将台”和“插剑池”遗址。庙左岩上有“水面天心”摩岩石刻,相传为明太祖朱元璋题。据旧县志记载,清康熙二十二年,嘉庆十五年和光绪辛已年,对此庙进行过三次维修和扩建。光绪辛已年改称“定江王庙”,群众把王爷称老爷,故后人一直称此庙为老爷庙。民国27年遭日寇炸毁,民国35年由僧人在来往船商捐助下,按光绪时模样重修。1983年县政府又进行了修缮。为省级保护文物。
南山寺:位于县城南山山顶部西南侧。北距城区1公里,坐东向西,面积170平方米,系穿斗式结构。寺内分3大间,中部为正殿,两侧为僧人用房,寺后东北有山岩。寺前为100平方米场地,场地前为峭壁,地势险要。寺周围被青松翠竹环抱,冬暖夏凉,景色宜人。该寺始建于唐,初名“清隐寺”,宋扩修后更名“清隐禅院”,几经兴废,1987年县政府重新进行修缮。宋代著名文人黄庭坚曾撰写《清隐禅院记》(本文石刻藏南山碑廊内)。民国15年春,在这里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都昌县第一个党小组。该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江万里墓:位于土塘镇港东(白石山西麓,原名石沙湾)。墓址座东北向西南,周围成椅背形,直径约8米。墓前有半圆形平坦地坪,视野开阔。墓原用紫砖石砌成,早年被破坏,墓内石廓尚存。该墓为县级保护文物。
马涧桥:在鸣山乡马涧村西南200米处,横跨马涧港上,纵贯南北大路,为古时通往饶州要道。系元代县人李善庆所建。该桥为石质单孔拱桥。桥上原建有歇山顶,重檐亭屋。飞檐翘角,画栋雕梁,作寺庙使用,具有古代建筑艺术价值,抗日战争时被日军烧毁,战争胜利后重修成一层梁式结构亭屋,共5间,全长18米,宽5.3米,高4.3米。为县内唯一保存的桥亭合造古代建筑。建国后民政部门多次拨款维修。该桥为县级保护文物。
马鞍岛:马鞍岛与鄱阳湖畔的青山相邻,不过7公里水程,在青山老码头前就可远观马鞍岛。鄱阳湖中的岛屿大多以山为名,马鞍岛又名马鞍山,因形似马鞍而得名,山最高处海拔123米。鄱阳湖有40多座岛屿,大多位于南湖—松门山以南,北湖仅有鞋山岛,马鞍岛等少数岛屿,而马鞍岛是北鄱阳湖最大的岛屿并设有行政村。
马鞍岛位于都昌县苏山乡境内鄱阳湖中,与星子县火焰山,湖口县屏峰,庐山区长岭,青山相邻,面积4.8平方公里,岛上设有行政村—马鞍村委会,有居民1300多人,以打渔和水产养殖为主。马鞍岛孤悬鄱湖中,风景秀丽,宁静悠远,是旅游休闲上佳之地。
马鞍岛虽然是鄱阳湖中一小小孤岛,但清代乾隆和嘉靖年间先后出过举人(戴高)和进士(戴凤祥),而且两人为父子,现岛上尚存进士第石匾石柱石狮等遗迹,书香遗韵犹存。近代庐山有名的海会寺住持普超和尚也是马鞍岛戴姓人,岛上有普超出家的寺庙—青云寺,寺前有千年古樟,另湖滨有定江王庙遗址,岛上最有名还要算大片的沙山了,香港海粤集团公司计划投巨资开发马鞍岛旅游度假区,景区规划面积达1平方公里,欲将马鞍岛建设成为鄱阳湖中的度假岛。岛上景点还有青云寺,马鞍古樟,沙山,定江王庙遗址,进士第牌匾等古迹,鄱湖风光,渔家风情,鄱湖日出,鄱湖夕照等。
❺ 都昌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
中文名称
都昌县
外文名称
Duchang County
别名
枭阳
行政区类别
县
所属地区
江西省九江市
下辖版地区
12个镇、12个乡权
政府驻地
都昌镇
电话区号
0792
邮政区码
332600
地理位置
江西省北部,鄱阳湖畔
面积
2669.53平方千米
人口
83万
方言
赣语-昌都片-都昌话
气候条件
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老爷庙、南山、三尖源森林公园、印山,马鞍岛等
❻ 昌邑的名胜古迹
文物古迹
(一)古文化遗址 1、千戈庄龙山文化遗址 位于现北孟镇千戈庄西南50米处,南北长20余米,东西宽100余米,内涵不太丰富,暴露较少,曾出土素面加沙黑陶器残片。 2、石埠西村商周遗址 位于现石埠镇西村西50米牛头埠南坡,东西长200余米,南北宽100余米,文化层厚1.5米。内涵丰富,有大量的陶片和兽骨,上周时代的绳纹器物残片多有出土。1981年确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博陆山周代遗址 位于饮马镇山阳村北(西距潍河约1000米),整个遗址坐落在博陆山西南坡上,西北东南向,长300余米,宽200余米,陶片暴露较多,出土有豆把,罐口沿,鬲足等标本,现藏市图书馆。 (二)古城遗址 1、故城遗址 位于龙池乡利渔村东南方约2000米处,南北宽200余米,东西长300余米,古城址比周围地面高出1余米,被利渔村民拓为耕地。遗址有许多被盐碱腐蚀的陶片,纹饰难辨。1979年确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密乡故城遗址 位于围子镇古城村。故城遗址东西南北各500米。解放后群众用土将四周原有城墙残基取平,但遗迹尚存。西墙北端,开挖了1条宽20余米、深2米的南北大沟,暴露出许多砖瓦陶片和一口古代水井,井壁有陶圈垒成,现已淤平。遗址出土文物有:卷云纹瓦当、"齐化法"刀币、铜戈、铜镞等。 3、都昌故城遗址 位于今昌邑市第一中学、昌邑师范、市人民医院、市检察院驻地,北城墙在现检察院北侧,南城墙在市人民医院南端,东与西关相邻,西与刘家辛戈毗连,东西300余米,南北400余米,昌邑一中基建时出土许多汉代陶器,现藏市图书馆。昌邑师范南侧曾掘出一口陶圈砌成的水井,早已淤平。1978年文化馆基建,挖出汉代陶片及卷云纹瓦当若干。 4、胶阳故城遗址 西汉时为胶阳候国,位于塔耳堡镇高阳村。遗址南北长450余米,东西宽300余米,高阳村坐落其上。城址破坏严重,面貌全非,在该城内只能发现汉代的砖瓦残片。 (三)古墓葬 1、埠头战国墓 位于现石埠镇埠头村北100米的土埠顶上,封土高3.5米,封土底径约22米。墓室为土穴,内有积石,穴长宽各约3米。1977年,从封土底部挖出器物若干,其中有铜敦一件,玉璧残部一件,水晶扳指一件,水晶环两个,玛瑙环、玉环各一件,铜带勾一件,骨器两件。这是战国时期卿、大夫的墓葬。 2、高阳候墓 位于塔耳堡镇高阳村西南约1000米处,堡陔埠的南端,原有封土高约10米,"文革"期间将封土取平,现可辨墓道口痕迹。此冢即高阳候孙并之墓。1979年确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固王冢墓群 位于双台湘南兴福、北兴福村西,虞河东岸。原有墓葬九座,称为"九顶莲花冢",并各有其名--斗冢子、升冢子、簸箕冢子、盖垫冢子、半边冢、东高庙、西高庙、焦冢子、仙姑冢,到底那座是固王冢尚难断定。"文化大革命"中,有四座被挖,五座尚存。在被挖的仙姑冢与升冢子中出土了一批陶器与铜器。陶器主要有盉盉、耳环、鸡形器、鸟形器等,全为泥制灰陶,造型生动;铜器有印章、洗、带勾、勺、驽机等,非常精致,其中铜印为方形长、宽、高均为2.3厘米,上有四个篆字"刘小字印",顶有桥式钮。根据出土文物鉴定为东汉墓葬。1979年确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大埠汉墓 位于都昌大埠村西端,1982年文物普查时发现画像石2块,长1.1米,宽1.5米,厚0.18米,正面刻有人像。这是一座东汉墓葬。 5、林家埠汉墓 位于石埠镇林家埠村南150米处,墓葬封土高约3米,底径约7米。1975年在墓南侧开挖排水沟时,发现铜壶1件,重15公斤,还有瓷壶2件,现已不存。根据出土文物鉴定为汉代墓葬。 6、黄福墓 位于都昌镇黄家辛戈村西北,昌邑县印刷厂东,墓室为石头结构。原有封土高约10米,四周围有砖墙,院门向东,并有台阶数级可攀。院内植松柏,墓前有明代杨士奇所撰墓碑两块,墓道两旁有白理石石人,石马,为明代御葬,抗日战争期间,墓室被盗,"文化大革命"期间,围墙被拆,石人、石马被砸。1979年确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黄元御墓 位于都昌镇黄家辛戈村南300米处,风土高1.5米,底径2.5米,墓前有石碑一座。1985年确立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昌邑姜氏祠堂
姜氏祠堂坐落于昌邑城里南隅十字街南巷一号,解放路中段路西。现有正厅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南大门一间及东西耳房各两间。西院北屋五间,南屋五间连大门一间。占地面积约九百平方米。祠堂建筑全部为砖木结构,青瓦覆顶,脊饰吻兽。正厅前出廊檐,明柱六支,每柱头梁端篆刻自东向西分别为“福、营、邱、分、派、寿”六字。大门十柱落地,门枕为精雕石鼓。一九八六年确立为昌邑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九年政府拨款,将其修缮一新,署文物管理所。一九九七年博物馆成立后归属其管辖至今。二零零七年成为省重点保护单位,目前正在申请成为国家重点。 据史书记载,“姜氏受姓于姜水,著于营丘,大于齐之桓景,而后繁衍于滨海诸郡”。昌邑一派则于宋末靖康年间(1127年-1128年)由宁海彤岭(金朝宁海州彤岭,现山东省乳山市徐家镇峒岭村)迁来,始祖为喜公,传六世后无考。一世祖为文庆公,于元代自黄县迁来。经六百余年繁衍,现已成为昌邑望族。姜氏名人辈出,远者史书有载,此不再赘,近者于明正统年间(1436年-1449年)五世祖瑄公、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八世祖民望公均为御医。六世祖镗公官为南直隶凤阳府通判。自清康熙始,我族更显赫一朝,十一世士祯公,后入旗籍改李姓,官至江西、广东巡抚,为清初肱股大臣、封疆大吏。其子煦公任苏州织造三十二年,长期兼视两淮盐漕御史,后进阶户部右侍郎、大理寺卿。其侄焯公累升徐州知州,另一侄煌公在刑部为官,曾出资兴筑潍河堤防,至今受益。 尊宗敬祖,必建祠堂,此前昌邑姜氏各村各自修祠,规模卑小,不便祭奠。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昌邑姜姓阖族议定,在城里购地一段,建先祠一处。由衷四、云衢二公率先捐资,共集钱五百二十缗。先建正厅五间,东西厢各三间,并于厅西新营北屋五间,南偏九间,大门一间及四周墙垣。道光八年,可法公又出私田数亩,用每年所收田租之息作为祠堂修葺管理及祭祀之费。民国八年至十一年(1919年-1921年),续涛公率县内二十六村并族人六十三人,共集资一万余千钱(每千钱当银元一元),对祠堂进行重修。姜泊庄其璐公一人捐资五千元,占全部捐资的一半,至今为人称颂。新中国成立后,将祠堂收归国有,不再祭祀。
❼ 江西都昌有一座有名的山,叫什么名字
三尖源 南山
❽ 都昌有什么好玩的
都昌自古以来山青水秀、风光旖旎、人杰地灵,名胜古迹甚多。 枭阳城址:位于周溪泗山大屋场村以南60米湖洲上。城址西北有王家山、鹞嘴山、狮子山、座山、石虎头作天然屏障;南有城头山,山下有横港河;城北面临鄱阳湖。地势开阔平坦,面积约1平方公里。因地理变迁地势下沉,涨水季节淹没在湖中。城址文化层堆积有的达1至2米,地表暴露有大量绳纹板瓦筒瓦,并发现有万岁瓦当、长乐未央瓦当、陶网坠和陶片等。城址南端城头山上有残存人工修筑的土城垣。城内东侧有手工业作坊遗址。城址以北山边高地有汉墓群,墓室内用对角纹、网线纹砖砌成,并发现“永元七年三月十四日”的记年砖。墓内出土文物有五铢钱、四乳蟠螭铜镜、铜剑、铜簇、铁簇等。该城址邻近鄱阳湖中心陆地,是古代交通要道,水运便利,位置重要,具有良好的城建条件。据史书记载、枭阳建县于汉高祖六年,系豫章郡18县之一,南朝宋刘裕永初二年废。历时600余年,因彭蠡湖水淹蚀,枭阳城遂沉迹湖中。该城址对研究江西省历史及鄱阳湖地理变迁均有重要意义。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老爷庙:位于多宝乡龙头山首,与星子县隔河相望。旧为龙王庙,建庙久远。该庙基以花岗石条堆砌7米高,右侧有阶梯曲折而上,庙群总面积为600多平方米,分主庙、龙王殿、同仁堂、大小客厅、厨房6部分,附属建筑分布主庙两侧。主庙面积为300多平方米,高9米,面宽14.2米,进深26.8米,系穿斗与架梁式混合结构,共52个立柱。庙内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部为正殿,中部为游楼,下部为万年台.庙内门窗梁坊雕刻花纹并涂以丹漆。殿内有“定江王”塑像。庙的两侧墙壁嵌有石碑2块,右为“鼎建左蠡元将军庙记”,左为“加封显应元将军庙记”。正殿前有方形花岗岩石立柱,上阴刻对联,上联是“数百年庙貌重修偏颂吾王功德”,下联为“九万里威灵丕显顿平蠡水风波”。庙门平台两侧有石狮1对。庙后有朱元璋“点将台”和“插剑池”遗址。庙左岩上有“水面天心”摩岩石刻,相传为明太祖朱元璋题。据旧县志记载,清康熙二十二年,嘉庆十五年和光绪辛已年,对此庙进行过三次维修和扩建。光绪辛已年改称“定江王庙”,群众把王爷称老爷,故后人一直称此庙为老爷庙。民国27年遭日寇炸毁,民国35年由僧人在来往船商捐助下,按光绪时模样重修。1983年县政府又进行了修缮。为省级保护文物。 南山寺:位于县城南山山顶部西南侧。北距城区1公里,坐东向西,面积170平方米,系穿斗式结构。寺内分3大间,中部为正殿,两侧为僧人用房,寺后东北有山岩。寺前为100平方米场地,场地前为峭壁,地势险要。寺周围被青松翠竹环抱,冬暖夏凉,景色宜人。该寺始建于唐,初名“清隐寺”,宋扩修后更名“清隐禅院”,几经兴废,1987年县政府重新进行修缮。宋代著名文人黄庭坚曾撰写《清隐禅院记》(本文石刻藏南山碑廊内)。民国15年春,在这里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都昌县第一个党小组。该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江万里墓:位于土塘镇港东(白石山西麓,原名石沙湾)。墓址座东北向西南,周围成椅背形,直径约8米。墓前有半圆形平坦地坪,视野开阔。墓原用紫砖石砌成,早年被破坏,墓内石廓尚存。该墓为县级保护文物。 马涧桥:在鸣山乡马涧村西南200米处,横跨马涧港上,纵贯南北大路,为古时通往饶州要道。系元代县人李善庆所建。该桥为石质单孔拱桥。桥上原建有歇山顶,重檐亭屋。飞檐翘角,画栋雕梁,作寺庙使用,具有古代建筑艺术价值,抗日战争时被日军烧毁,战争胜利后重修成一层梁式结构亭屋,共5间,全长18米,宽5.3米,高4.3米。为县内唯一保存的桥亭合造古代建筑。建国后民政部门多次拨款维修。该桥为县级保护文物。
❾ 潍坊昌邑有哪些名胜古迹
你好,昌邑的历史名胜古迹有:
千戈庄龙山文化遗址、 昌邑高阳候墓、昌邑埠头战国墓、昌邑姜氏祠堂、 高阳侯墓 、 固王冢墓群 、 都昌故城遗址 、 密乡故城遗址 、 石埠西村商周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