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秦皇宫遗址

秦皇宫遗址

发布时间: 2021-02-16 12:00:54

❶ 秦始皇的墓在哪儿

经过8年发掘和研究论证,中国考古专家在甘肃礼县发现了秦始皇祖先的坟墓。至此,在中国考古学和先秦历史学上,秦始皇祖先坟墓所在地和秦文化发祥地两大谜团终于被解开。

这是已经回填、现在是麦田的秦王公墓葬。

在礼县大堡子山附近随处可见散落数千年的陶片。

在礼县一些地方至今仍保留着木轮双辕车这种先秦时期最流行的生产生活方式。

这是甘肃礼县永兴赵坪出土的春秋时期的方壶。

礼县博物馆工作人员随手就在大堡子山一带捡到先秦墓葬的陪葬马骨。(新华社记者梁强摄)

经过八年发掘和研究论证,中国考古专家在甘肃礼县发现了秦始皇祖先的坟墓。

“这意味着秦朝虽然定都陕西咸阳,但甘肃礼县才是秦文化的真正发祥地,”甘肃省博物馆历史考古部主任祝中熹说,中国考古界已就此形成共识。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统一中国、建立封建王朝的第一人。在中国考古学和先秦历史学上,秦始皇祖先坟墓所在地和秦文化发祥地一直是困扰世人的谜。

至今,两大谜团终于大白于世。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称“这一发现填补了先秦文化的研究空白”。

据悉,此次发现的秦始皇祖墓共有中字形大墓四座,瓦刀形车马坑三座。此外,附近山上还有规律地分布着200余座中小型墓葬。陵园中已发掘出300多件惊世文物,包括大量的青铜器和金、玉器,其中一组9件套的秦编钟,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套9件一体的秦青铜编钟。

这个名为秦西垂陵园的秦始皇祖陵,已被历史尘封约2800多年,是1993年被意外发现的。至于墓主人,考古专家认为“可能是秦庄公、襄公或文公”。

据历史文献证实,秦人共有四大陵园。1974年,中国发现始皇陵园;1987年又发现了秦人第二、第三陵园──雍城陵园、芷阳陵园。此次发现的秦始皇第一祖陵,坐西向东,墓主头西脚东,与前三大陵园完全一样。专家称,长达一百多米的中字形墓葬,显示出秦人喜好建造巨陵大墓的特点;从地理位置看,陵园“两河夹一山”的独特地势也完全符合先秦皇家陵园“风水”取向。

由于秦人四大陵园中三座都在陕西被发现,此次秦始皇第一祖陵却在甘肃被发现,因而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中国秦文化研究专家石兴邦称,秦始皇第一祖陵的发现,不仅为研究秦早期的社会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秦人由西垂到雍城再而咸阳的发祥直至统一全国的渊源流变也得到了系统可靠的解释。

目前,为再现秦始皇第一祖陵昔日的原始风貌,当地政府正在着手秦西垂陵区的保护与开发,遗址的规划已经进入审批过程之中。

秦祖陵出土大批惊世文物
秦始皇第一祖陵——秦西垂陵区,日前出土了300多件惊世文物。目前,这些文物被珍藏在甘肃礼县一座博物馆里。

甘肃礼县秦西垂陵区是秦人第一陵园区,目前已发现两大墓葬区:1993年发现的大堡子山秦公墓葬区;1998年发掘的秦贵族墓葬区。由于前者被盗严重,现在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主要出土于秦贵族墓。

在博物馆馆长王刚的带领下,记者一一观赏了这些文物。走入陈列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九件套的秦编钟。这套青铜编钟大的约30厘米高,小的高10厘米左右。整套编钟造型精美、显示出很高的铸造水平,尤其是其鼓部装饰的对凤纹,纹路色样繁复而高贵,令人叹为观止。

王刚说:“它是目前中国发现的唯一一套9件一体的秦青铜编钟,在先秦时这样的编钟只有王公贵族才可能享用。”

在陈列的文物中,有一辆约15厘米见方的微型青铜四轮车,造型极其精巧。车厢盖的四角上有四只鸟;打开车厢翻盖的两个手柄,分别是一只熊和一只猴子;车厢底部的四角上趴着四只虎,这些动物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车体的四只轮子至今还能转动。

四轮车可能是古代殡葬车的模型,也可能是古代贵族妇女存放化妆品或首饰用的盒子。有趣的是,连车厢盖四角上的小鸟也有玄机:当它们同时转向中间的猴子时,车身上的两扇翻盖才能打开。

秦贵族墓中出土的各类珍贵文物多达两百多件,同属于周代晚期。除了编钟和四轮车,博物馆中陈列的7件一套的青铜鼎、6件一套的青铜簋、用于盛酒的青铜大方壶和鎏金镂孔铜柄铁剑等文物也是世所罕见的无价之宝。

秦古城地址之谜有望解开
中国学术界对秦始皇祖陵所在地礼县的确认,为尽快解开秦古城“西垂宫”地址之谜,提供了丰富资料和有利条件。

“西垂宫”是秦人东迁前建立的第一都邑,是秦文化的发祥地。据《史记·秦本记》记载,秦的祖先“在西戎,保西垂”。但西垂宫的具体位置在哪里,众说纷纭,史无定论。而未探明的原因,并不是少有人关注,而是因为除《史记》中对“西垂”略有提及外,再无其它研究资料。

礼县秦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康世荣告诉记者,二十世纪初,甘肃天水西南部出土了秦公簋,立即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王国维、郭沫若等史学家都认为这是探寻“西垂”所在地的重要线索。史学专家冯国瑞先生对此进行研究后提出:“西垂”应在甘肃礼县一带。但由于这一看法在当时缺少可靠的实证,未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

中国秦文化研究专家石兴邦指出:“秦人都城与陵墓的建筑是有机联系的,陵随都移,国都所在附近,即营陵寝”。甘肃博物馆历史考古部主任祝中熹通过研究历史文献中记载的10座秦公陵墓与都邑的地理位置关系,总结出历代秦公陵墓与其都邑的距离最远不过15公里,而且以5公里者居多。

根据这一规律,专家们发现秦始皇第一祖陵正是位于古建安水和西汉水的交汇地带,这与秦人建都多选两水合流处的习惯正好相符。

祝中熹告诉记者,现有信息表明,秦西垂宫就在甘肃礼县一带。但截止到目前,人们尚未在这片河谷盆地发现先秦古城遗址。这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这一带水位很高,西汉水河岸在不断上升,加上自然环境的变迁,古城遗址有可能已深埋于地下了;二是过去一直无人在这一地区展开过详尽的考古调查。

随着秦西垂陵区的发掘,揭开西垂宫地址之谜的条件目前已基本具备。专家们从西垂陵区的规模和出土的文物推断,秦人生活的都邑西垂宫应更为浩大,其古遗址的发现必将为考古学和先秦历史学提供丰富的实物资料,使秦早期文化研究更加完整。

据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张奎杰说,从秦贵族墓的规模和级别看,秦公墓中应当埋藏了更为珍贵且数量惊人的瑰宝。可惜的是,秦公墓中很多珍贵文物此前已被盗走,文物部门在抢救性发掘中仅出土了5件石磬、7件金饰片和一些较小的青铜器碎片,车马坑中也只发掘出若干件铜车饰和铁制品。

张奎杰告诉记者,秦公墓中埋藏的不少文物流失到了海外。目前已“现身”的就有美国收藏的秦公壶,法国收藏的鸱枭形金饰片、金虎,日本收藏的4件有铭文的秦子钟等。

“秦人后裔”诠说先祖殡葬文化
甘肃礼县发现秦始皇祖先坟墓后,老百姓们都纷纷以秦人后裔自居,为自己繁衍生息在“秦皇故里”而感到自豪。

大堡子山位于礼县县城东,属黄土梁峁丘陵地区,西汉水和漾水河从东、西、南三面环绕而过,形成一种两河夹一山的地势。在一般人看来,这样的地形在中国西北的黄土丘陵地带十分普遍,但在当地人眼里却非同寻常。

礼县文化局局长马建才和博物馆馆长王刚带着记者登上秦公墓所在的大堡子山头,指点着远处的山形说:“大堡子山是一条龙,正在把头探进河里喝水呢!秦人最喜欢选这样的地形建陵墓,因为这种‘风水’才能出贵人。”

中国民间一直信奉殡葬“风水”说,礼县的“秦皇风水说”更为独特。居住在大堡子山附近的村民们都管秦公墓这样的风水叫“麒麟穴”。他们认为,只有皇亲国戚才能葬在那里,普通人家或八字不好的人如果埋下反而会不吉利。

当地很多村民对这种殡葬文化十分了解,还总结出古人多选依山傍水之处建墓、朝向都是坐西朝东、墓里都有棺材和陪葬品、形状都是中字形等特点。其中葬人要依山傍水、坐西朝东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秦始皇祖先坟墓的发现竟一一证实了礼县民间的说法。

主持大堡子山秦公墓发掘工作的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戴春阳认为,秦人殡葬文化除了讲究“风水”之外,还具有墓葬规模浩大、墓上都封土、一公建一陵、夫妇合葬但不同穴等特点,这说明秦人早在偏居西垂之时就形成了独有的殡葬文化。

戴春阳在所撰论文中指出,大堡子山秦公墓葬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使用殉人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与西周和东周时期其他诸侯国君墓基本不用殉人形成鲜明对比。除殉人外,墓葬中还发现了殉犬,车马坑中发现了殉马。戴春阳研究分析后认为,这种葬俗与历史记载中秦人来自东方及其与殷人的密切关系有关。

有趣的是,秦西垂陵园的墓葬中不但墓主享有随身佩带的饰物,很多殉人身上也发现了小件玉器和石器等装饰品

❷ 秦始皇宫遗址位于哪里

阿房宫是秦王朝的巨大宫殿,遗址在今西安西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带,版始建于公元权前212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国力日益强盛,国都咸阳人口增多。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开始营造朝宫,即阿房宫。由于工程浩大,始皇在位时只建成一座前殿。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其规模之大,劳民伤财之巨,可以想见。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写道:“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可见阿房宫确为当时非常宏大的建筑群。

❸ 秦皇宫好玩吗秦皇岛

不好玩,是一个遗址。

❹ 秦皇宫博物馆和北戴河博物馆是一个吗

您好,25年以前的时候,北戴河搞了一个人造景观“秦皇宫”,里面是声、光、电那套,内展示秦始皇来容秦皇岛东巡的,后来经营不景气,现在改成了北戴河博物馆。然后,北戴河目前有一个秦行宫遗址博物馆,那是对2000年前秦皇的行宫遗址进行了发掘和保护,这里面都是真家伙。

❺ 关于秦朝始皇帝的陵墓和阿旁宫的简介

秦嬴政(公元前259--前210年),是战国时代秦国 襄王的儿子,13岁继承王位,21岁开始亲理朝政。他采纳韩非、 李斯等法家代表人物的主张,兴修水利,奖励耕织,进一步增强了商鞅变法后本已强大的国力,又制定“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正确战略,用十年时间歼灭东方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后来,他又确立郡县制度,制定三公九卿的官制,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抗击匈奴,征伐南越,修建长城 驰道和灵渠,又用“焚书坑儒”来统一思想,在不长的时间内,创造了前无古人的业绩。后人常把他的历史功绩与暴行苛政联系在一起,但对于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发展,他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便大兴土木,让人依照六国宫殿原样,在咸阳建宫室145处,藏美女万人以上,其中以阿房宫最负盛名。他好大喜功,多次到全国各地巡视,每到一处便刻石立碑,记述自己的功绩,公元前210年,他病死於沙口平台(今河北平乡 广宗一带)出巡的路上,不久秦国便发生大乱而很快灭亡。

关于秦始皇修建自已的陵墓,有这麽一个传说。当他坐在宝座上,沉醉在一片万岁呼声中时,曾幻想永远不离开人间和豪华的宫殿,於是听信了方士们所编造的东海中有蓬莱、方丈、瀛州三座仙山,上边居住着仙人的美言,并派方士徐芾带领数千名童男童女,到海中的仙山上求取长生不老的仙药。但是徐芾一行入海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后有民间传说,他们来到了现在的日本国定居,传宗接代。以后,嬴政也认为“长生不死”的“神仙世界”是靠不住的事,所以他转而特别重视自己陵墓的营建。

其实,嬴政自即位后不久就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墓,直到他去世才草草收场,前后共用了37年,大规模的修筑是在统一后的10年,由丞相李斯督率72万刑徒和奴隶,倾国力修造。史称陵高50馀丈,周5里余,墓基极深,并用铜液灌注。直到今天,看到那高大的封土丘和形象生动的兵马俑,我们依然为之赞叹,秦陵的高大也就是秦皇的威风,秦陵的非凡气势就是秦皇的气势非凡。(中华万博网)

秦始皇陵简介
秦始皇陵位于西安以东30公里的骊山北麓,南依骊山,层恋叠嶂,山林葱郁;北临渭水,逶迤曲转,银蛇横卧。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环境独秀。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姓蠃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公元前259年出生于赵国京都邯郸,公元前246年13岁即立为秦王,22岁加冕亲政。自公元前236年至公元前221年的15年中,秦国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个诸侯国,彻底结束了战国群雄割据的历史,在血与火中,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秦王朝。"秦皇扫六合,虎势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始皇--这位叱咤风云的旷世君主,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千秋伟业,还留有这座神秘莫测的皇家陵园。
古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中国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
秦始皇陵于秦始皇即位起开工修建,前后历时38年之久,比著名的埃及胡夫金字塔的修造时间还长8年,动用修陵人数最多时近于80万,几乎相当于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数的8倍。
陵园仿照秦国都城咸阳建造,大体呈回字形,陵墓周围筑有内外两重城垣,陵园内城垣周长3870米,外城垣周长6210米,陵区内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筑为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遗址。秦始皇陵的封土夯筑而成,形成了三级阶梯,状呈覆斗,底部近似方型,底面积约25万平方米,高115米,但由于经历二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封土底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高度为87米,整座陵区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秦王朝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秦始皇陵更集中了秦代文明的最高成就。秦始皇把他生前的荣华富贵全部带入地下。
秦始皇陵地下宫殿是陵墓建筑的核心部分,位于封土堆之下。《史记》记载:"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异怪徙藏满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考古发现地宫面积约18万平方米,中心点的深度约30米。陵园以封土堆为中心,四周陪葬分布众多,内涵丰富、规模空前,除闻名遐迩的兵马俑陪葬坑、铜车马坑之外 ,又新发现了大型石质铠甲坑、百戏俑坑、文官俑坑以及陪葬墓等600余处,数十年来秦陵考古工作中出土的文物多达10万余件。在陵园里设立有多处文物展台,展示了秦陵近二十年来出土的部分文物;布置有水道展区,重现当年陵园内科学周密的排水设施;相信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肯定还会有更大的意想不到的发现。
在凝重的绿色和高大的墓冢之间,为了让游客身临其境的感受王者的尊荣、王者的威仪,秦始皇陵上演有大型的"重现的仪仗队--秦始皇守陵部队换岗仪式"表演和集"声、光、电"于一体的秦始皇陵陵区、陵园、地宫沙盘模型展示,再现二千多年前神秘陵园的壮观场景,展示数十年来的考古成果,生动直观的揭示秦陵奥秘,展示其丰富内涵。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帝王陵园,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奋和聪明才智的结晶,是一座历史文化宝库,在所有封建帝王陵墓中以规模宏大、埋葬丰富而著称于世。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2002年秦始皇陵荣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陵风水的传说

骊山以它特有的温泉风景而闻名于世。西周末年的周幽王与爱妾褒姒主曾在这里演出了一场兴起烽火戏诸侯的历史悲剧,从而葬送了西周王朝。相传秦始皇生前在骊山与神女相遇,游览当中欲戏神女,神女盛怒之下,朝他脸上唾了一口,这样秦始皇很快生长了一身的烂疮。虽然这是一个神话故事,但隐隐约约可以看出秦始皇与骊山似乎有些缘份。他的墓地也选在骊山之旁。秦始皇为什么特别迷恋骊山这块风水宝地呢?
古人把墓地的选择看作是一件造福于子孙后代的大事,尤其象秦始皇这个企图传之于万世的封建帝王自然对墓地的位置更加重视。他之所以要安葬在骊山之阿,据北魏时期的郦道元解释:"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骊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美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郦道元的观点受到学术界多数学者的肯定。不过笔者曾著文提出过异议。在笔者看来秦始皇陵选在骊山之阿一是取决于当时的礼制,二是受"依山造陵"传统观念的影响。(见拙作《秦始陵园渊源试探》、《文博》1990年第5期。)现在从风水角度来看秦始皇陵也不失为一块理想的风水宝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兴起了依山造陵的观念。后来人们选择墓地又特点重视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立冢安坟,须籍来山去水。"(见《大汉原陵秘葬经》)依山傍水被古人视作最佳风水宝地。至于这个观念始于何时,无从考起。笔者曾以为秦始皇陵是依山造陵的典范,现在看来这个结论不够全面,也不甚确切。应该说秦始皇陵是"依山傍水"造陵的典范。秦始皇陵园南依骊山,北临渭水,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然而在秦始皇陵的东侧也有一道人工改造的鱼池水。按《水经注》记载:"水出骊山东北,本导源北流,后秦始皇葬于山北,水过而曲行,东注北转,始皇造陵取土,其地于深,水积成池,谓之鱼池也。……池水西北流途经始皇冢北。"可见鱼池水原来是出自骊山东北,水由南向北流。后来修建秦始皇陵时,在陵园西南侧修筑了一条东西向的大坝,坝长1000余米,一般宽40多米,最宽处达70余米,残高2至8米,它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五岭遗址。正是这条大坝将原来出自骊东北的鱼池水改为西北流,绕秦始皇陵东北而过。此外,在陵园东侧,在川流不息的温泉水经过。据《水经注》记载:"在鱼池水西南有温泉水,世以疗疾"。《三秦记》曰:"郦山西北有温泉。"可见当年的温泉与西北的鱼池水相对应。由此不难发现秦始皇陵的风水特点是,南面背山,东西两侧和北面形成三面环水之势。"依山环水"不正是秦始皇陵特意选择的风水宝地吗?
秦代"依山环水"的造陵观念对后代建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汉帝陵如高祖长陵、文帝霸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等就是仿效秦始皇陵"依山环水"的风水思想选择的。以后历代陵墓基本上继承了"依山环水"的建陵思想。

地宫被盗的传说

秦始皇陵的收尾工程尚在进行之际,公元前209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了,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关东各地纷纷响应。由周文率领的一支浩浩荡荡的起义军不久便打到戏水附近,(戏水位于陵园东北的新丰镇附近)距陵园不足10华里。这时数十万修陵人员只好遵命放弃未完成的陵园工程,跟着少府令章邯阻击起义军,摇摇欲坠的秦王朝在掐扎中维持了不足一年的时间便告覆灭。随着秦王朝的覆灭,秦始皇陵的厄运也就降临了。
最早光顾秦始皇陵园的是楚霸王项羽。关于项羽盗掘秦陵的情节和盗掘程度史书记载不尽相同,甚至前后出入较大。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项羽掘始皇陵一事是极其严谨的。在他所有涉及陵园的记载中只字未提项羽近代陵一事。只是在刘邦与项羽在战前对骂时,刘邦列举了项羽的十大罪状,其中一条就是"掘始皇帝冢"。此话出自项羽的对手刘邦之口,是否确有其事连司马迁撰写《史记》时也无法断言,只好客观地永远了刘邦的原话。后来班固在《汉书》记载此事时也是比较慎重的,"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大师至其下矣。项籍焚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球羊,失火烧其藏椁。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紧闭之祸,岂不哀哉"。班固这段话同样也不是他本人的发明,这段话出自汉成帝的大臣刘向安下心来的上谏书中。当年汉成帝营造延陵,不久又改变计划营造昌陵,"营起昌陵,数年不成,复还归延陵,制度泰奢。"面对成几次改变陵址,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刘向劝谏成帝应当薄葬,反对厚葬。他在谏书中既列举了薄葬典型又谈到厚葬的恶果,其中秦始皇就是他着重叙述的一个厚葬的例子。作为一篇论说文的谏书,作者的主观动机及感情色彩是显而易见的,其中涉及的历史事例未毕完全确切。即使如此作者对项羽盗掘始皇陵的记述也是有分寸的。项羽只是"焚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数年之间,外项籍之为,内离牧之祝。"可见刘向的谏书中谈到项羽焚烧地面上的宫宇宫室,并没有断言项羽盗掘秦陵。总之从《史记》、《汉书》这些原始记载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初步结论:项羽带兵挖过始皇陵。总之从《史记》、《汉书》这些原始记载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初步结论:项羽光顾始皇陵,纵火焚烧了陵的园的"宫室营宇",但无法断言项羽带兵挖过始皇陵。然而到了北魏时期郦道元作《水经注·渭水》时,他的记载与《史记》、《汉书》就不大相同了。他这样写道:"项羽入关发之,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作物不能窜,关东盗贼销椁取铜,牧羊人寻羊烧之,火延九十日不灭"其实这段记载的内容一部分来自《汉书》,始牧羊人寻羊烧之;而另一部分则空无一人不同于《汉书》,如"项羽入关发之,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显然郦道元的记载做了人为的发挥,字里行间充满了虚张色彩。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距秦亡一百多年,《汉书》作者班固别具匠心秦亡二百年,郦道元具秦亡四百多年,按理具秦朝时间愈近记载应当愈细。可是司马迁只是通过刘邦之口,以"掘始皇帝冢"一笔带过;班固也是通过刘向之口,说项羽"焚其宫室、营宇"。可见这两位史学大师对于项羽是否盗掘秦陵一事,态度十分慎重,未置可否。然而后来的记载则肯定的说:"项羽入关发之,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这里连挖墓的人数、挖出的东西运了多少天都记载的一清二楚。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怀疑,郦道元的依据何在?另外,《汉书》及《水经注》中牧儿烧其地宫的说法恐怕也不足为信。

陵墓内果真有飞雁吗?

秦地宫内有哪些珍贵的随葬品?千百年来由此引发了许多神奇的传说故事。地宫飞雁就是一个十分迷人的传说。
《三辅故事》记载,楚霸王项羽入关后,曾以三十万人盗掘秦陵。在他们挖掘过程中,突然一只金雁从墓中飞出,这只神奇的飞雁一直朝南飞去。日月星移过了几百年,到三国时期,(宝鼎元年)一位在日南做太守的官吏名曰张善,一天,有人给他送来一只金雁,他立即从金雁上的文字判断此物乃出自始皇陵也。这个神奇的传说有没有历史依据?近年来有的学者著文指出:"这虽然是个传说故事,但说明秦陵内的文物曾经流失于外,并且远达云南以南。至于说金雁制作精巧,不但好看,而且还能飞,这也是有可能的。因为在春秋时期,著名工匠鲁班已经能制造出木雁,在天空中飞翔,直飞到宋国的城上。几百年后,秦国的工匠能制造出会飞的金雁,这是可信的。”(武伯纶、张文立《秦始皇帝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3月)那么,这个传说故事究竟可信不可信?
在中国这个历史上不甚看重科技的国度内,假若在2200多年前就能制造出会飞的金雁,这在中国科技史乃世界科技史上都是一个罕见的奇迹。然而,金属飞雁的可信程度确实令国人捏把汗。假若你仔细推敲一番,立即就会看出这个传说的破绽之处。试想一个金属物体在空中飞翔并不象放风筝和轻气球那样简单易行。后者由于质量轻,它借助于自然界的风力就可以在空中飞翔,然而对于一个金属物体来说,它如果没有机械动力单靠自然界的风力,不要说空中飞行恐怕连起飞这个基本的难题也无法解决。2200年前的中国何以能解决金属物体的飞行动力问题呢?再进一步分析,假设秦代有能力制作会飞的金雁,那么金雁埋入地宫之后将会不停地自动飞翔,一直在地宫内飞行了近一千个日日夜夜。当项羽打开地宫的墓道时,这个自动飞翔的金雁又沿着地宫的墓道顺利地飞出地面,然后又越过秦陵南侧数千米高的山峰飞往遥远的南方。如果这个奇闻不是闲聊文人编造出来的说,那么,金雁的控制与指挥系统恐怕连今天的电脑也望尘莫及了。所以,我们可以肯定说秦陵金属飞雁的传说没有丝毫的可能性,具有现代科技意识的中国人切勿轻信这个传说了。
金雁传说的辨误问题到此应该结束了。然而进一步来说古代文人编造的这个传说故事在历史文献上有没有一点蛛丝马迹呢?笔者查阅了汉代有关的文献记载,发现在司马迁和班固的记述中有一句:"黄金为凫雁"的文字,显然两位史学大师记载的是墓内有用黄金制作的"凫雁",而古代文人很可能由此又演义和"创作"了飞雁传说的故事。

陵园修建了多少年?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这脍炙人口的诗句出自大诗人李白笔下,它讴歌了秦始皇的辉煌业绩,描述了营造骊山墓工程的浩大气势。的确,陵园工程之浩大、用工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久都是前所未有的。
陵园工程的修建伴随着秦始皇一生的政治生涯。当他13岁刚刚登上国王宝座时,陵园营建工程也就随之开始了。古代帝王生前造陵并非秦始皇的首创。早在战国时期诸侯国王生前造陵已蔚然成风。如赵肃侯"十五年起寿陵"(<史记>;还有平山县中山国王的陵墓也是生前营造的。秦始皇只不过是把国君生前造陵的时间提前到即位初期,这是秦始皇的一点改进。陵园工程修造了30多年一直至秦始皇临死之际尚未竣工,二世皇帝继位,接着又修建了一年多才基本完工。
纵观陵园工程,前后可分为三个施工阶段。自秦王即位开始到统一全国的26年为陵园工程的初期阶段。这一阶段先后展开了陵园工程的设计和主体工程的施工,初步奠定了陵园工程的规模和基本格局。从统一全国到秦始皇三十五年,历时9年当为陵园工程的大规模修建时期。经过数10万人9年来大规模的修建,基本完成了陵园的主体工程。自秦始皇三十五年到二世二年冬,历时3年多是为工程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从事陵园的收尾工程与覆土任务。尽管陵墓工程历时三十七八年之久,整个工程仍然没有最后竣工。当时历史上爆发了一次波澜壮阔的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的部下,周文率兵迅速打到了具陵园不足数华里的戏水附近(今临潼县新丰镇附近)。面临大军压境、威逼咸阳之势,二世这位未经风雨锻炼的新皇帝惊慌失措,召来群臣商讨对策。他,一幅丧魂落魄的样子,向群臣发出"为之奈何"的哀求。这时少府令章邯建议:"盗已至,众疆,今发近县不及矣,骊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二世当即迎合,并让章邯率领修陵大军回击周文的起义军。至此尚未完全竣工的陵园工程才不得不中止。
总之,陵园工程由选点设计、施工营造到最后被迫中止,前后长达三十七八年之久,在我国陵寝修建史上名列榜首,它甚至比埃及胡夫金字塔修建的时间还要长8年。

阿房宫之所以叫阿房宫有几种说法,一个是因为那里的地名叫阿房,但是这可能不是秦始皇的本意。
第一种观点认因为根据历史学家近几年来的研究,发现秦灭亡的时候阿房宫还没有完全建成,所以并没有起名字,就以地名来命名为阿房一名是由于宫址靠近咸阳而得名的。“阿,近也,以其去咸阳近,且号阿房。”

第二种观点认为阿房一名是根据此宫“四阿旁广”的形状来命名的,阿,在古意中亦可解释为曲处、曲隅、庭之曲等。阿房宫“盘结旋绕、廊腰缦回、屈曲簇拥”的建筑结构就体现了这种“四阿房广”的风格和特点。正是由于阿房宫建筑的这种风格,在《史记·秦始皇本纪》索引中解释此宫为何称阿房宫时说:“此以其形命宫也,言其宫四阿旁广也。”

第三种观点则认为此宫所以被称为阿房宫,是因为上宫宫殿高峻,若于阿上为房。这一观点出自《汉书·贾山传》,传中的注释曰:“阿者,大陵也,取名阿房,是言其高若干阿上为房。”这就是说,阿房宫是由于宫殿建筑在大陵上而取名。从考古发掘来看,这种说法也是言之有理的。西安市郊约15公里的阿房村一带是古阿房宫的遗址所在地,从发掘的遗址可以看出,当年的阿房宫坐落在地势高峻的丘陵上,这里至今还残存着宫殿的高大地基。在阿房村村南附近,有一个宫殿遗留的大土台基,周长约31米,高约20米;在村西南还有一个据考证是P可房宫前殿遗址的高大夯土台基,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长 500至600米,最高处约有8米。阿房宫就建在这些高峻的台基之上,恰如《汉书》所言“高若干阿上为房”。
杜牧的阿房宫赋写了宫殿的宏伟,并以此来揭示了秦灭亡的原因: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覆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晌,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掠,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迭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❻ 秦朝秦王宫的遗址现在在咸阳的什么地方

咸阳宫是秦始皇议政听事的地方,统一中国的象征,现在渭城区窑店镇牛羊村北有个秦王宫遗址博物馆,虽然规模没有当年咸阳宫宏大,但是可以去看了解,门票十块

❼ 秦始皇陵在哪

秦始皇陵位于西安以东30公里的骊山北麓,南依骊山,层恋叠嶂,山林葱郁;北临渭水,逶迤曲转,银蛇横卧。
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环境独秀。
希望你能采纳(*^__^*) 嘻嘻

❽ 秦始皇的皇陵在哪里

秦始皇陵位于西安以东30公里的骊山北麓,南依骊山,层恋叠嶂,山林葱郁;北临渭水,逶迤曲转,银蛇横卧。 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环境独秀。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姓蠃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公元前259年出生于赵国京都邯郸,公元前246年13岁即立为秦王,22岁加冕亲政。自公元前236年至公元前221年的15年中,秦国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个诸侯国,彻底结束了战国群雄割据的历史,在血与火中,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秦王朝。"秦皇扫六合,虎势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始皇--这位叱咤风云的旷世君主,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千秋伟业,还留有这座神秘莫测的皇家陵园。 古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中国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 秦始皇陵于秦始皇即位起开工修建,前后历时38年之久,比著名的埃及胡夫金字塔的修造时间还长8年,动用修陵人数最多时近于80万,几乎相当于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数的8倍。 陵园仿照秦国都城咸阳建造,大体呈回字形,陵墓周围筑有内外两重城垣,陵园内城垣周长3870米,外城垣周长6210米,陵区内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筑为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遗址。秦始皇陵的封土夯筑而成,形成了三级阶梯,状呈覆斗,底部近似方型,底面积约25万平方米,高115米,但由于经历二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封土底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高度为87米,整座陵区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秦王朝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秦始皇陵更集中了秦代文明的最高成就。秦始皇把他生前的荣华富贵全部带入地下。 秦始皇陵地下宫殿是陵墓建筑的核心部分,位于封土堆之下。《史记》记载:"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异怪徙藏满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考古发现地宫面积约18万平方米,中心点的深度约30米。陵园以封土堆为中心,四周陪葬分布众多,内涵丰富、规模空前,除闻名遐迩的兵马俑陪葬坑、铜车马坑之外 ,又新发现了大型石质铠甲坑、百戏俑坑、文官俑坑以及陪葬墓等600余处,数十年来秦陵考古工作中出土的文物多达10万余件。在陵园里设立有多处文物展台,展示了秦陵近二十年来出土的部分文物;布置有水道展区,重现当年陵园内科学周密的排水设施;相信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肯定还会有更大的意想不到的发现。 在凝重的绿色和高大的墓冢之间,为了让游客身临其境的感受王者的尊荣、王者的威仪,秦始皇陵上演有大型的"重现的仪仗队--秦始皇守陵部队换岗仪式"表演和集"声、光、电"于一体的秦始皇陵陵区、陵园、地宫沙盘模型展示,再现二千多年前神秘陵园的壮观场景,展示数十年来的考古成果,生动直观的揭示秦陵奥秘,展示其丰富内涵。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帝王陵园,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奋和聪明才智的结晶,是一座历史文化宝库,在所有封建帝王陵墓中以规模宏大、埋葬丰富而著称于世。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2002年秦始皇陵荣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❾ 求秦始皇陵的详细资料

3位粉丝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0公里的骊山北麓(另两资料分别为:秦始皇陵位于临潼以东5千米处的下河秦始皇陵全景村。秦始皇陵位于西安市以东35公里的临潼区境内,),它南依骊山的层层叠嶂之中,山林葱郁;北临逶迤曲转、似银蛇横卧的渭水之滨。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环境独秀。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陵园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陵上封土原高约115米,现仍高达76米,陵园内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周长3840米,外城周长6210米。内外城廓有高约8—10米的城墙,今尚残留遗址。墓葬区在南,寝殿和便殿建筑群在北。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其巨大的规模、丰富的陪葬物居历代帝王陵之首,是最大的皇帝陵。陵园按照秦始皇死后照样享受荣华富贵的原则,仿照秦国都城咸阳的布局建造,大体呈回字形,陵墓周围筑有内外两重城垣,陵园内城垣周长3870米,外城垣周长6210米,陵区内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筑为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遗址。据史载,秦始皇陵陵区分陵园区和从葬区两部分。陵园占地近8平方公里, 建外、内城两重,封土呈四方锥形。秦始皇陵的封土形成了三级阶梯,状呈覆斗,底部近似方型,底面积约25万平方米,高115米,但由于经历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封土底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高度为87米(另一资料:陵园初高120米,“高大若山”,后经风化侵蚀及人为破坏,降低了40多米)。整座陵区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建筑材料是从湖北、四川等地运来的。为了防止河流冲刷陵墓,秦始皇还下令将南北向的水流改成东西向。
陵墓地宫中心是安放秦始皇棺椁的地方,陵墓四周有陪葬坑和墓葬400多个,范围广及56.25平方公里。主要陪葬坑有铜车、马坑、珍禽异兽坑、马厩坑以及兵马俑坑等,历年来已有5万多件重要历史文物出土。1980年发掘出土的一组两乘大型的彩绘铜车马——高车和安车,是迄今中国发现的体形最大、装饰最华丽,结构和系驾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铜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
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1974年春被当地打井的农民发现。由此埋葬在地下两千多年的宝藏得以面世,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为研究秦朝时期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成为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兵马俑坑现已发掘3座,俑坑坐西向东,呈“品”字

❿ 秦皇宫是秦始皇住过的地方吗

这是唯一一座秦始皇没有入住过的行宫,遗留至今。在不大的秦皇宫来来回回穿梭中专不属免让人恍惚,恍惚间,就像是穿越了时空隧道,回到了久远的从前。而今天,面对沧桑历史,却是满街游客,悠闲萧散中领略这浮光掠影般的梦幻世界。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