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游记遗址 » 上洞沟遗址

上洞沟遗址

发布时间: 2021-02-16 19:59:43

『壹』 山顶洞人遗址的洞穴和年代

山顶洞抄分为洞口、上室、下室和下窨。洞口向北,高约44部分米,下宽约5米。上室在洞穴的东半部,南北宽约8米,东西长约14米。在地面的中间发现一堆灰烬,底部的石钟乳层面和洞壁的一部分被烧炙,说明上室是山顶洞人居住的地方。在上室文化层中发现有婴儿头骨碎片、骨针、装饰品和少量石器。下室在洞穴的西半部稍低处,深约8米。发现有3具完整的人头骨和一些躯干骨,人骨周围散布有赤铁矿的粉末及一些随葬品,说明下室是葬地。下窨在下室深处,是一条南北长3米、东西宽约1米的裂隙。发现了许多完整的动物骨架,推测它们是在人类入居以前,偶然坠入这个天然“陷阱”之中的。
在山顶洞堆积中发现的脊椎动物化石共54种,其中哺乳动物有48种,大多数属华东、内蒙古和东北地区的现生种,绝灭动物只有洞熊、最后斑鬣狗和鸵鸟3种,仅占动物总数的12.1%。由此表明山顶洞是晚更新世末的洞穴遗址。

『贰』 山顶洞遗址的洞口、上室、下室和下窑是怎么回事

山顶洞人文化遗址分为洞口、上室、下室和下窨4部分。洞口向北,高约4米,下宽约5米。上室在洞穴的东半部,南北宽约8米,东西长约14米。在地面的中间发现一堆灰烬,底部的石钟乳层面和洞壁的一部分被烧炙,说明上室是山顶洞人居住的地方。在上室文化层中发现有婴儿头骨碎片、骨针、装饰品和少量石器。下室在洞穴的西半部稍低处,深约8米。发现有3具完整的人头骨和一些躯干骨,人骨周围散布有赤铁矿的粉末及一些随葬品,说明下室是葬地。下窨在下室深处,是一条南北长3米、东西宽约1米的裂隙。发现了许多完整的动物骨架,推测它们是在人类入居以前,偶然坠入这个天然“陷阱”之中的。

『叁』 藏区四大古遗址

象雄王国遗址
遗址距今约1600多年。象雄王国曾经在青藏高原显赫一时,本教就形成于此时。公元8世纪象雄被吐蕃王朝所灭。如今与着名的达果雪山、当惹雍错并存的象雄遗址存有无数断壁残垣,供人凭吊和观光。古老的象雄产生过极高的文明,它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象雄文,而且还是西藏最古老的佛教“雍仲本教”的发源地,对后来的吐蕃以至整个西藏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然而其神秘的消亡留下了许多千古之迷。难怪今天有许多人煞费苦心仍找不到有关象雄文化遗址的蛛丝马迹,这也许正如一位作家所说“象雄是游牧民族。它不属于土地的文明”。
象雄的都城据本教传说是在被称为琼隆银城的地方,琼隆在今阿里扎达境内。扎达土林中确实有不少早期的人类洞窟遗址和岩画。在那曲尼玛县文部乡办事处不远的穷宗有大片遗址,也被称为象雄都城之所在。穷宗附近的当惹雍错是本教徒最看重的神湖,湖边今存一建于悬崖山洞中的寺庙——玉本寺,相传为本教最古老的寺庙,香火尤盛。
西藏古格王国遗址
古格王国遗址位于阿里地区扎达县托林镇扎布让村西南约1公里处,是古格王国遗留下的规模最大的一处建筑群遗址,同时也是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约始建于公元10世纪前后,是吐蕃王朝第九代赞普朗达玛的重孙吉德尼玛衮在吐蕃王朝崩溃后,率领亲随逃往阿里建立起来的。
卡若遗址
卡若遗址位于西藏昌都地区昌都县以南约12公里处的卡若镇卡若村,属于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距今约有4000至5000年的历史,是西藏自治区历史上首次科学发掘的古文化遗址,是考古界公认的西藏三大原始文化遗址之一(另两项为拉萨曲贡文化遗址、藏北细石文化遗址)。该遗址面积约3.8万平方米,出土文物多达3万余件,包括石器、玉器、骨器和陶器等。
曲贡文化遗址
1984年10月,西藏考古学家在拉萨北郊娘热山沟曲贡村的考古发掘,发现了一处4000年以前的拉萨先民村居遗址,把拉萨的文明史推到4000年之前。曲贡文化遗址分布在曲贡村和军区总医院北面的山坡下端,坡上是裸露的山崖,坡下是拉萨河谷地。这个古老的村庄东西约150米,南北约30米,总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是迄今在西藏发现的海拔最高、年代最早、面积较大、文化层堆积较厚、文化内涵极其丰富的多种文化并存的遗址之一。被誉为拉萨的“半坡”。

『肆』 穿洞史前遗址分几部分

穿洞史前遗址年代,其下部仅有一个碳14年代数据,为距今1.6万年左右,为第八至十层。中部为距今约9610年,为第六至七层,发现遗物极少;上部为第二至五层,第三层为距今约8080年,第五层为距今约8540年,人类化石大部采自5层以上。下部遗物被称为穿洞早期文化,上部为晚期文化。穿洞的早期文化比较接近四川汉源的富林文化和桐梓马鞍山遗址上部的文化遗物,与攀枝花市龙湾洞的下层器物组和汉源狮子山的石制品大同小异。上部地层的人类化石包括完整的头骨一具以及上、下颌骨、单个牙齿和部分体骨,至少分属于老年、中年、青年和儿童5个个体。位于第四层的头骨保存较完好,是一个女性青年的。

穿洞遗址出土的人类化石的形态特征多数具有现代人形态特征,与资阳人同属晚期智人亚种。1万余件石制品绝大多数也来自上部地层,除石片和石核外,石器类型有砍砸器、尖状器和刮削器。骨角器也主要出自上部地层。骨器以骨锥为主,还有骨铲和骨棒等以及少数刮制的鹿角铲。骨、角器总数近千件,骨器类型多,器形周整,磨制精工,为国内少见。穿洞人的用火遗迹包括上、下部的几个灰烬层、火堆遗迹以及数以万计的烧骨和少量的烧土块、炭屑和烧石。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有熊、虎、犀牛、鹿和麂等10多种,基本上都是现生种。下部石制品细小,石器多向背面加工,与北方小石器文化传统有关系;上部石制品相对粗大,打片多用锐棱砸击法,石器加工精细,多向破裂面加工,具有猫猫洞文化的特点。穿洞遗址对研究同时代不同文化关系,以及旧石器时代后期和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衔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大量磨制和刮磨制骨器的发现,也改变了我国南方骨器贫乏的状况,对我国境内早期人类制造骨器技术增加了较多的新知。

『伍』 水洞沟文化遗址的地理位置


水洞沟,位于宁夏银川市滨河新区境内,东西长约6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占地面积7.8平方公里。水洞沟旅游景区南距灵武市区30公里,西距首府银川19公里,距河东机场11公里,北依绵绵明长城与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相接。距机场仅15分钟的车程,银青高速及103省道依景区而过,交通便捷,有近距城市远离闹市的优势。 旅游区的明长城为土夯长城,是宁夏境内相对保存最完整的一段长城遗址。明长城西至入黄河巨龙的长城小龙头称为两龙交汇处,东至盐池境内。站在长城上放眼眺望,北边的毛乌素沙漠,南边的水洞沟景区地貌尽收眼底。我们看到的是东长城,起自黄河东岸的横城,经宁夏灵武、盐池两市县,入陕西定边县。这段长城先后修过三次。成化十年(1474年),总制尚书余子俊,王越修筑的“河东墙”(因在黄河以东,故称河东墙),自黄沙嘴(今横城北)至花马池(今盐池县),长387里,同时,还沿长城外侧挖了44000个“品”字形的深坑,为使敌骑到达时,不宜靠近长城墙体,以加强防守。时称“头道边”,俗称“边墙”。正德元年(1506年),三边总制杨一清又于灵州秦修“边墙”,得明武宗允准,因不依附宦官刘瑾等而得罪,被罢免总制三镇(即三边,延绥、宁夏、甘肃)军务,”所筑塞垣(即边墙)仅四十里而已。”嘉靖十年(1531年),总制尚书王琼因“河东墙”距沿长城所筑城堡5至10公里不等,不便于防守,“同贼至不即知”,上奏朝廷,又将长城南移至堡城处修筑,以为守御之便,时称“头道边”,又称“明大边”。原筑于头道边之北5至10公里处的“河东墙”,称之为“二道边”。明称“头道边”的明长城,自横城至花马池,全长360里,称之为“深沟高垒”,其中自清水营以西至横墙或河边之70里的这段长城,是加固了原有的“河东墙”,自清水营以东南移10里重新修筑长城墙休,并在墙体的外侧挖成宽深各3丈的堑壕,使长城易守难攻。修筑长城时,有意将“草茂之地筑于其内,使虏绝牧(不能到长城以外放牧),沙碛(沙漠)之地筑于其外,使虏不庐(不能设账篷或盖房居住)”。而于长城内侧又修筑了一条宁(即宁夏城今银川市)盐(今盐池县)大道。其最初是出于繁重的戍军后勤供应运输的需要,但自万历二年(1574年),清水营“马市”设立以后,“商贩满关隘,茶船遍江河。”“宁盐大道”客观上成为了有武装保护的茶盐客商来往的“黄金商道”,在明与周边各民族的交往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后来,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春,玄烨(康熙皇帝)第三次御驾亲征新疆噶尔丹的分裂叛乱,就是由花马池沿这条“宁盐大道”西渡黄河,到达宁夏府城今银川的。
明代于这一带筑长城时,就地取材,多用黄土10至14厘米夯层,其夯筑时之可以沿清水河而筑,更为取水方便,其靠近黄河处,即就近取用河水,黄河水本为紫铜色,长城及其它设施筑成后,呈现紫色,故又有“紫塞”之称。“紫塞”蜿蜒于岗峦层叠和山涧沟壑之中,似巨龙起伏,蔚为壮观。明代长城上每隔100米-200米,就有一个凸出墙外的台体,这是古代军事建筑上的一大特点。它们用于敌人兵临城下发动攻城时,守城将士,一方面可以从台上突出的垛口,居高临下进行侧翼射击,控制架梯攻城;另一方面又可指挥城头上的守军迎击攻城之敌。这是一种“两台相应,左右相救”兵法,在军事工程上的运用。这种台体突出墙体部分一般在5米左右,基宽约10米,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墙台,它的顶部和墙体顶部同高,称之为墙台,或叫“跨墙墩台”。墙台在平时,可供士卒巡逻放哨,台顶上设有能够遮风挡雨的简单房屋。“每墩盖铺房一座,以为守军栖止”,所以称之为“墩铺”。
另一种是敌台,其不仅凸出长城墙体之外,而且顶部要高出长城墙体顶部约4米。敌台顶部也建有房屋,平时也可供人居住,又可供储存粮草、兵器之用,类似于近代的碉堡。 红山堡是因位于红山地区而得名。据史书记载,古时在夕阳的照射下,这里山峦一片鲜红,因命为“红山”后讹传为“横山”,“红山堡”旧时也就一名“横山堡”。它是明代长城防御体系中的一个城障,始建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由总制陕西军务户部尚书秦纮秦筑,距今已有500多年。“红山堡”本属灵州千户所辖,其为正方形,边长均为300米,设东门一道,有瓮城,门向南开。墙高8米,底宽7米,顶厚4米,是按照明代长城沿线70里一城,30里一堡的防御体制设置的。它东至清水营50里,西至横城20里。
初时,驻堡将士仅为“一百二员”,就是说戍守将士只有102人。到明英宗天顺年间(1457—1464年),瓦剌毛里孩、阿罗书、学罗忽三部渐强,入居河套。自成化元年(1465年)瓦剌三部不断寇掠陕西、宁夏。成化九年(1473年),王越于时属灵州的红盐池大败孛忽罗等部,迫使他们“渡河北去”。但鞑靼部渐强,小王子部又率众入居河套,经常侵扰边塞“杀伤以万计”使生产遭受严重破坏。这时,红山堡等长城沿线防守任务更重。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户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制三边(陕西、宁夏、固原)的秦纮,委派宁夏都指使史镛扩建红山堡,南北长约380米,东西长约320米;瓮城长30米,宽20米。堡内住军251名,设守堡官员一名,操守官一名。城堡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原有的房屋基址。如按明代兵制,每5人分住一间营房,红山堡应有50多间房屋。在城堡西北台地处,我们能见到大量残破砖瓦和建筑构件残片堆积。这里可能是守堡官员的住所,在没遭到破坏前,可能是一座档次较高的恢宏建筑。
最初设置红山堡等城障时,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加强长城线上的防守(这在介绍藏兵洞时已谈过);二是“防秋”。所谓“防秋”古已有之,到了明代,鞑靼、瓦剌贵族仍然遵循突厥等游牧民族贵族的古例,就是往往于秋天马肥草盛之际,大举兴兵南侵,这时农耕还正值秋收季节。为此,从隋唐至明,每到这时就要调集大军戍边,以保护百姓秋收,因称之为“防秋”。但在客观上,其作用并不仅如此。如自嘉靖十年(1531年),王琼筑“头道边”,实施“深沟高垒”后,使长城内的“宁盐大道”和陕北有屏障保护的交通大道相衔接,从而成为商运往来的“黄金商道”。另一方面,又在横山至清水营各城障设立驿站,其中红山驿设驿马18匹,原有驿站3名,新添至7名,往灵州南下关中的驿道,比过去延长了120里,是宁夏镇军事供应及军机文书传递、官员往来的必经之道,这就和“宁盐大道”共同构成了在军事保护下的两大主要交通线。另一重要作用,就是长城内外各族人民出入清水营“马市”及“牛羊小市”进行商品交易和商贸往来,红山堡是重要通道之一。
据志书记载,明代长城沿线自横城起至延绥的今定边界,共有城障21座(城堡之间又根据需要修筑的小城堡称为“障”)。横城分边守备17里,清水营守备36里,两城营之间的18里统归红山堡分边守备。这样红山堡一头挑着横城营,一头挑着清水营,其军事上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正应它在地理上的特殊性,藏兵洞的修建就更容易理解了,大约建于实施深沟高垒的嘉靖十年(1531年)。
红山堡及其他城障之北的长城基部,一般都设有“暗门”(即类似城门的拱形小券门)可使长城内外相通,由戍军把手,按照规定开启。除此之外,明代在修筑长城时,还于长城内侧每5里筑有一座烽火台,红山堡属下有4座,即安边墩、大莺墩(此墩处的长城上有“暗门”),镇罗边墩、窑儿边墩。烽火台为黄土夯筑,也称烟墩、烽台、烽燧、烽堠、狼烟台,俗称“烟火墩”。这种墩台,长城上也有设置,专用以军事报警,白天燃烟,夜间举火,依次递相燃放,军情很快就可传报到镇或州所。这种古老的报警方式,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无线电”。
明成化二年(1466年)的法令中规定:“合设烟墩,并看守堠夫,务必时加提调整点,须要广积杆草,昼夜轮流看望,遇有警急,昼则举烟,夜则举火,接递通报,毋致损坏,有误军情声息……传报得宜寇敌者,准其功,违者处以军法”。每座墩台一般设三个戍卒看守,日夜轮流值班。至于传递军情,其法令又规定“令边堠举放烽炮,若见敌一、二人至百余人,举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每座烽火台,通常都配备有旗帜、鼓、弩、软梯、炮石、火药、火箭、狼粪、牛粪、柴草等。 水洞沟遗址几乎从发现之日起就引起了争议。争议的核心,包括旧石器遗存的技术特点、文化属性、来龙去脉,还有它和西方旧石器文化的关系。
由于水洞沟遗址中曾经出土了大量具有欧洲莫斯特、奥瑞纳文化特征的石器,与西方出土的石器技术风格极为相似,有学者便据此提出了水洞沟文化“西来说”。同样的,水洞沟某些地点和地表存在大量具有我国北方小石器传统的石制品,又与其同期或稍晚的华北细石器文化存在某种关联,这两种类型的文化又支持了“本土起源说”。
大量的考古发现表明:水洞沟在三四万年前具有丰富的水源和动植物资源,也具有比较优越的生产、生活条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研究员据此推测,大约在4万年前,有一群原来生活在西伯利亚——阿尔泰地区的先民受冰期严寒的逼迫,辗转来到水洞沟繁衍生息,并利用已经掌握的技术,就地取材制作了大量锋利的石器。但不知何故,他们后来又神秘地消失了。
1919年,比利时传教士肯特在途经水洞沟时,落脚在“张三小店”。偶然间,肯特在水洞沟断崖上发现了一具犀牛头骨化石和一件经过人工打制的石英岩石片。不久,他在天津遇到法国地质古生物学家桑志华,并把自己在宁夏的发现告诉了他。1923年6月,桑志华和著名学者德日进在结束对甘肃部分地区的考察之后来到水洞沟。他们信步走到断崖边,发现了裸露在地表的哺乳动物化石。不久,一场历时十二天的考察发掘就此展开,他们总共发掘出了300多公斤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主要包括石核、刮削器、尖状器等旧石器。
1960年夏季,中苏古生物联合考察队开进水洞沟,对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
1963年,被称为“中国旧石器考古学之父”的裴文中亲自带队,又进行了第三次发掘。
1980年宁夏博物馆、宁夏地质局联合考古队对水洞沟的考古发掘,则是第四次。
2003年至2007年,数十位专家学者满怀希望又进行了新一轮的考古发掘。这次,是由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组队。这次考古,参加人数最多、历时最长、发掘范围最大,收获也最丰硕。这次,不仅调动了GPS定位仪、全站仪、摄像机等先进设备,而且邀请了地质学、年代学、古人类学、古环境学的专家到现场研讨、授课,其考古成果也格外引人注目。
在水洞沟发现的90年间,史前考古大家裴文中、贾兰坡,中科院院士刘东生等知名专家都曾前来发掘或考察,美国、韩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专家也都曾远道而来。 1923年,法国神甫、古生物学家德日进等人首次发掘了水洞沟遗址。后来经过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裴文中、贾兰坡等人以及宁夏考古工作者的悉心研究,确认其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
水洞沟是中国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被国家列为全国文物保护100处重大遗址之一。还被《国家地理》和《中华遗产》杂志联合评选为中国“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之一”。水洞沟还是我国明代长城、烽燧、城堡、沟堑、藏兵洞、大峡谷、墩台等军事防御建筑大观园,是中国目前唯一保存最为完整的长城立体军事防御体系。水洞沟的神奇还在于它不仅是三万年年前远古人类繁衍生息之地,还是我国明代边赛重要的军事防御重地,在我国有长城的地方很多,但是长城、沟堑、城堡与险峻的大峡谷以及沿峡谷绝壁而凿的藏兵洞共同组成的立体军事防御体系,唯水洞沟有,遍布整个峡谷绝壁的藏兵洞,场面宏大,设计绝妙,洞内坑道、机关、暗器、瞭望台、兵器库、水井、将军休息室、议事厅、厨房等设施一应俱全,在这里您可身临其境的参观和体验明代地道战的惊险和刺激,战争的残酷和明代守军的聪明才智在这就可零距离体验和了解,极大满足了游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已成为水洞沟的又一大亮点。
过去,考古界将水洞沟遗址与内蒙古萨拉乌苏遗址合称为“河套文化”,经过多年的对比研究,发现这两个遗址的石器在风格和类型上有着显著的差别。同时,这两个遗址的形成环境也有较大差异。萨拉乌苏遗址所处环境干冷,而水洞沟遗址的环境却较为温和,而且各自的文化性质也不相同,应该加以区分或者分别命名。
作为中国三大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而且是中国最早发现并进行科学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水洞沟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专家说,90年来,水洞沟虽然先后经历了5次系统考古发掘,但还有许多秘密埋藏在泥土里。

『陆』 阿房宫遗址的河沟遗迹

2016年1月,在有宏大规模夯土建筑台基的阿房宫前殿遗址下,考古人员内发现了一条古代河沟延伸容进入前殿的夯土之下,时代早于秦阿房宫兴建。
这次河沟的发现,说明阿房宫前殿下并不是一片完整的高地。在河沟上修建宫殿,就意味着打断了原有的水网,使流水改道,再深挖淤泥、回填夯土。河沟一带的阿房宫基础深达5.8米,可见当时工程量之大。
由阿房宫中心线一直向南,正对着秦岭北麓有名的峪口“沣峪口”。南至沣峪口,北至渭河,阿房宫所在地正是这条轴线上的最高处。也与文献的记载意义相合。由此看来,‘表南山之颠以为阙’的记载也并不完全是文学上的夸张。这说明阿房宫是当时人为的、具有强烈轴线意识的选址,这条轴线看来应该是秦始皇给统一后的秦帝国都城咸阳所定的轴线。这条河沟的发现为此提供了新的佐证。

『柒』 门头沟有什么历史,古老一些的,或者遗址之类的

门头沟区历史悠久,从1万年前的“东胡林人”起,其历史演变大致分为史前文明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辽、金、元时期,明、清时期和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门头沟区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人类的祖先始居在天然洞穴之中,约1万年前,东胡林人离开了祖先洞居的巢穴,来到门头沟区清水河谷东胡林黄土台地居住、生活、繁衍,人类的历史从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在东胡林人生活的遗址中,发现了用小螺壳制成的项链和用牛肋骨穿成的骨锡,反映出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原始畜牧业的萌芽n此外,在沿河城的大东宫村、斋堂镇柏峪村等地,都发现了这一时期古人类生活的遗迹。 门头沟区地处古冀州。周武王十一年(前1066年)设燕、蓟政区,区境属蓟,燕并蓟后,区境属燕。战国时期,燕为七雄之一,设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5郡。区境东部,今龙泉、永定、潭柘寺三镇范围均属渔阳郡,其余地域属上谷郡。在军庄村一带春秋战国墓葬中出土的燕国刀币、青铜剑、青铜戈等,说明了当时境内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秦并六国后,行郡县制,区境属广阳、上谷二郡。三国时,区境属幽州。公元250年,魏征北将军刘靖屯兵幽州,为解决军粮和发展农业生产,组织军士1000余人,修建车箱渠(引水渠)和戾陵堰(拦水坝),于境内三家店处引漂水(永定河)人高梁河,使蓟城南北灌田2000顷。这是北京历史上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西晋佛教盛行,晋憨帝建兴四年(316)在区境内修建佛教名刹潭柘寺,初建时称嘉福寺,后屡经扩建、改名。因寺后有龙潭,寺前有朽树,故称潭柘寺。东晋政权偏安南方,北方出现了由少数民族统治者建立的割据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太武帝发司、幽、定、冀四州10余万人,修筑畿上塞围,东起上谷,西至黄河,广袤干里,今境内尚留有北魏长城遗迹。东魏武定三年(545),平远将军元勒动用民工1500余人,在区境内河北衬西北筑城戍边。 隋朝,南北统一,“罢天下诸郡”,设州县二级地方行政建制。区境内上苇甸乡、王平地区办事处范围以东属幽州蓟县,其余地域属燕州沮阳县。唐武德五年前,在境内马鞍山修建慧聚寺(明代重修后改名万寿寺,俗称戒台寺)。大业三年(607)年,州废,区境分属蓟、怀戎二县。唐兴隋亡,建中二年(781),析蓟县西部与广平县东部置幽都县,区境东部属广平县。县治所由原古城(石景山区)迁至区境内辛秤村(今分东、西辛秤),此为境内设县之始。光启中年(885。888),置永兴、矾山二县,区境西部属矾山县。乾宁三年(896),李克用兵征幽州卢龙军节使刘仁恭,渡木瓜涧(区境内清水河流域)被刘所败。刘仁恭撤矾山县、幽都县置玉河县,区全境属玉河县。五代初,契丹势力进入华北。为报契丹援立之功,天福三年(938),后晋高祖石敬塘割燕、云等16州归契丹,玉河县属契丹。开泰元年(1012),辽改幽都县为宛平县,宛平县名始于此。宋、金结盟攻辽,辽败,玉河县先属宋,后归金。金天眷元年(1138),玉河县废,区境归属宛平县。辽、金两代,兴寺拜佛,众多高僧到潭柘寺、戒台寺研习佛法。戒台寺虽建于唐,但其规模和样式基本是辽代的风格,是我国北方保存辽代文物最多、最完整的寺院。其中佛塔、石经幢、戒坛等,都是辽代佛教中十分罕见的珍品。“辽三彩”在中国瓷器史上占有特殊地位。龙泉务辽瓷器窑遗址中出土的辽代“寿昌五”年款的三彩残片,解开了辽三彩烧造地不明之谜。同时,从瓷窑火膛内发现大量灰渣及未燃尽的煤核,不仅说明门头沟区在辽代已能用煤,而且把用煤历史从记载中的元代提前到辽代,甚至更早;元朝,区境大部分属宛平县,仅沿河城一带初属矾山县,后属怀来县。元宗教开明,诸教并存,区境内燕家台通仙观、后桑峪村天主教堂等均为当时建筑。境内设立的“西山煤窑场”“琉璃渠窑场”,说明煤炭、石灰的开采和琉璃制品的烧制已成规模。1340年著名学者熊梦样在斋堂村完成了北京地区年代较早的著名方志书《析津志》的撰写。 明洪武元年(1368),元大都改称为北平府,后又改为顺天府,宛平县属之。嘉靖三十三年(1554),沿河城地区归属宛平县,至此,区全境属宛平县。明迁都北京后,大兴土木,从而促进了煤炭、建材业的进一步发展。据明代户部《万历会计录》记载,仅乾清官在门头沟境内就有70余座直属皇宫的煤窑产业。皇宫的扩建,使琉璃烧造业更加发达。自明清以来,北京地区所用的琉璃制品大多出自头沟区。景泰二年(1451),为加强西部防御能力,在区境内沿河口设守备营,驻守要塞,辖石港口、东小龙门口、天津关口、洪水峪口、黎元岭口等17处隘口,总长200多公里。此后,又在境内沿河城、斋堂城修筑要塞,并派抗侯名将戚继光在境内加修长城和敌台,驻兵把守40余公里,成为京师西部、北部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物遗址亦是今境内旅游的一道风景线。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经济势力的侵入,刺激了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1872年,清政府在区境内创办了北京第一家以蒸气动力为提升设备的近代工业——通兴煤矿(今门头沟煤矿前身)。1883年,又创办了北京第一家近代机械工厂——神机营机器局,制造新式火炮。 中华民国三年(1914)10月,顺天府改为京兆地方,宛平县随属。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区境内宣传马列思想,建立党的组织,领导工农运动。1927年初,中共北京市委在门头沟矿区建立了第一个支部——门头沟特别直属支部。1932年,在西部山区成立了第一个党支部——田庄高小党支部,成立了第一个县委——中共宛平临时县委。到1949年建国前,中国共产党在区境内共建立了230余个支部,发展6700余名党员。“七七”事变后,八路军邓(华)宋(时轮)支队到斋堂一带开辟平西抗日根据地。1938年3月,在东斋堂材建立了北京地区最早的人民政权——宛平县政府。由于战争的发展与变化,宛平县政府辖界变动频繁。

『捌』 老君山的硝洞遗址

来到老君山,自然要去寻找“中国火药之乡”的古硝洞遗址,不然就算不得是到过老君山。自从2006年6月重华镇正式注册成为“中国火药之乡”后,老君山便被赋予了更深远、更广阔的美誉。
在董平的陪同下,记者从梦竹苑出发,踏过几公里的路程,来到老君山脚下一处名叫天雨洞的山洞。眼前的情景让人为之一振:洞内面积约1万平方米,往昔采硝的痕迹清晰可见,而且还较为完整地留存有3个熬硝的平台。
由此可见,天雨洞应该为历年人工挖掘扩展而成,当年开采硝矿与熬制硝末均在洞中完成,这里十足就是一个硝石采制一体化的完整的工作场所。
而这神奇的天雨洞仅是众多硝洞中的一个。据董平介绍,在后山的悬崖峭壁上有一处以朝阳洞为主的古硝洞遗址群,它们分别为烟子洞、妖精洞、老君洞、干人洞、牛角洞、高观洞、明月洞、大兴洞、犀牛洞、白人洞、牛角洞等。据当地老百姓流传,硝洞还远不止已经发现的这些,事实上应该有二三十处之多。
令人惊奇的是,除天雨洞外,其它硝洞几乎全在人迹罕至的荒野从莽之中,或悬崖峭壁之上。据说,2003年北京文物考古专家前来探寻古硝洞时,从后山脚下到山顶就用了5个多小时,然后从山顶固定绳索,再沿绳索顺势吊下,才艰难地到达朝阳洞内。可想,普通人想要探寻就几乎成为不可能了。
“此前有一条毛路通达山顶,后来,特别是地震以后,这条路已经被滑坡泥石与杂草掩埋了。”董平说,现在就算是只想到后山顶瞧瞧也成了一种奢望。
据史料载,古代配制火药的三大原料为硝、磺和木炭,其中硫磺与木炭随处可见,唯有硝最难找。由此一个谜团随之解开:清朝乾隆年间,重华镇上为何客商云集,繁华无比?原来重华的硝支撑起火药制造,而火药制造又支撑起重华一时的繁华。
“目前,老君山风景区恢复重建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接待中心新建、道观打造、真人表演炼硝和火药制作流程等项目建设将是近期规划,远期还将在山门上筑上大坝,游人就可从山脚下坐游船直接到达山顶了!”重华镇文化旅游服务中心董平告诉我们,未来的老君山设施会更完备,景致会更优美。

『玖』 山顶洞人遗址的文化遗物

山顶洞人的装饰品非常丰富,有穿孔的兽牙、海蚶壳、小石珠、小石坠、鲩鱼眼上骨和刻沟的骨管等。穿孔兽牙最多,有125枚,除1枚虎门齿外,馀者为獾、狐、鹿、野狸和小食肉类动物的犬齿,均在牙根部位两面对挖成孔。有的因长期佩带,孔眼已磨光变形。其中5件出土时呈半圆形排列,可能是成串的项饰。穿孔海蚶壳3个,在铰合部以下处磨穿成孔。制作得最精巧的是7颗小石珠,原料为白色石灰岩,形状不规则,大小相近,最大的直径为6.5毫米,孔眼由一面钻成,珠表面被染成红色。它们都散布在头骨附近,可能为头饰。石坠系用天然的椭圆形黄绿色岩浆岩小砾制成,两面扁平,其中一面经人工磨过,在中央对钻成孔。还发现1件鲩鱼的眼上骨和4件骨管。前者在边缘处钻一小孔,局部染成红色;后者用鸟骨制成,管体光滑,有摩擦痕迹,表面有短而深的横沟,多少不等但排列一样,显然是为了接系其他饰物特意刻出来的。

热点内容
一部国外电影,一个老男人骑个摩托车 发布:2024-08-19 09:13:10 浏览: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么电影 发布:2024-08-19 09:03:17 浏览:374
变形金刚撒谁家的 发布:2024-08-19 08:43:06 浏览:478
美国男电影双胞胎 发布:2024-08-19 08:42:20 浏览:764
黑人橄榄球少年收养电影 发布:2024-08-19 08:25:26 浏览:918
夏目哉大片 发布:2024-08-19 08:09:22 浏览: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电视剧是,的英语 发布:2024-08-19 08:07:54 浏览:654
电影检索 发布:2024-08-19 07:48:52 浏览:198
谁有视频 发布:2024-08-19 07:41:55 浏览:141
成龙香港鬼片电影大全 发布:2024-08-19 07:39:46 浏览: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