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商朝遗址
『壹』 商丘历史
商丘由来
商丘是先商和商业的发祥地。早在4千年前,帝喾次妃简狄,因吃玄鸟而生(ē)阏伯,故《诗经商颂》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阏伯便是商的始祖。阏伯之孙相土首先发明了马车,六世孙王亥又发明了牛车。这便是史书上“立皂牢,服马牛,以为民利”的记载。农牧业的迅速发展,使商部落很快强大起来,他们生产的东西有了过剩,于是商祖王亥在商丘服牛驯马发展生产,用牛车拉着货物,到外部落去搞交易,开创了华夏商业贸易的先河,久而久之人们就把从事贸易活动的商部落人称为“商人”,把用于交换的物品叫“商品”,把商人从事的职业叫“商业”,由此衍生的文化称为“商文化”。 商丘的“商”字,源于商丘是商部族的起源地和聚居地、商朝最早的建都地、商人商业商文化的发源地,商丘因此被誉为“三商之源”。商丘的“丘”字,即商朝都城的遗址,商丘因此被誉为“华商之都”。
六朝古都
商丘为六朝古都:帝喾高辛之都、夏朝少康中兴之都、商朝开国之都、周朝宋国之都、汉朝梁国之都、南宋开国之都。商丘是中国夏、商朝最早建都的城市,有5000余年的建城史、1500余年的建都史,是炎黄、燧人氏、神农氏等三皇五帝的建都地。商丘是中国重要的古都, 商丘夜景
建都时间最早,跨度最长,前后共历1500多年。商丘为上古帝王之都,约在公元前24世纪,颛顼建都于商丘。帝喾之子契(xiè)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今商丘),为商族人的始祖。约公元前16世纪,契的14世孙成汤,灭夏称商,初都南亳(今商丘),商丘为商朝的第一个建都地,并先后六次在商丘建都。约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三年,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成王封殷商后裔微子启于商丘,称宋国,商丘为宋国国都。西汉商丘为汉代最强盛的诸侯国梁国的国都。北宋时期,商丘为北宋陪都,靖康二年(1127)五月,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商丘)即位,商丘成为南宋的开国都城。
商丘为上古帝王之都,约在公元前24世纪,燧人氏、颛顼、帝喾先后建都于商丘。 帝喾之子契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今商丘),为商族人的始祖。 约公元前16世纪,契的14世孙成汤,灭夏称商,都南亳(今商丘)。 约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三年,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成王封殷商后裔微子启于商丘,称宋国。 周赫王二十九年(前286)齐、楚、魏灭宋而三分宋地,商丘属魏。 秦时,本地分属砀郡与陈郡。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改为梁国,属豫州。 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将梁国改为梁郡。 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后秦时仍为梁郡。 南朝宋、齐为南梁郡,属南徐州。 北魏为梁郡,属南兖州。 隋开皇初梁郡废,十六年(596)置宋州,大业三年(607)复置梁郡。 唐武德四年(621)又改为宋州,天宝元年(742)置睢阳郡,属河南道,乾元元年(758)复为宋州。 五代梁三年(909)升为宣武军,五代唐庄宗同光元年(923)改为归德军,五代周时仍为宣武军。 北宋初复置宋州,景德三年(1006)升宋州为应天府,属京东西路(应天府始为京东东路路治,后为京东西路路治),大中祥符七年(1014)诏升为南京,为北宋陪都。 靖康二年(1127)五月,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商丘)即位,商丘为南宋开国都城。 金太宗天会八年(1130)更名为归德府,属南京路。 元为归德府,属河南布政使司。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降府为州,属开封府。嘉靖二十四年(1545)升州为府。 清沿明制,仍为归德府。 民国2年(1913)裁归德府,所属各县划归豫东道。1914年改豫东道为开封道。1932年为第二行政督察区,直到1948年。 1948年11月全区解放后为豫皖苏第一行政区,1949年3月改为商丘专区,辖商丘市和商丘县及睢县、民权、宁陵、柘城、虞城、夏邑6县。1950年5月商丘县城关区改建为商丘市,原商丘市改为朱集市。1951年8月朱集、商丘二市合并为商丘市,市治朱集。1952年1月,永城县由皖北专区划归商丘专区。1958年12月,商丘专区并入开封专区,1961年12月恢复商丘专区。1967年改为商丘地区。1977年10月兰考县由开封地区划归本区,1980年8月兰考重归开封地区。 1997年6月,商丘地区行政公署和商丘市合并为地级商丘市(原商丘地区行政公署和商丘市改为梁园区、原商丘县改为睢阳区,两区部分管辖范围有调动),辖梁园、睢阳2区,虞城、夏邑、民权、宁陵、柘城、睢县6县,代管县级永城市。
『贰』 商朝建立时的都城在哪里现在有是哪里
商朝建立时的都城在亳,在现在的商丘。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在商汤灭夏,建立商朝之前,商部落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部落,在黄河下游一带繁衍。商朝确立统治,就在亳(河南商丘)建都。
统治阶级贪婪本性,决定了王室内部为权力和利益斗争的局面不可避免。《史记·殷本纪》中记载;“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从仲丁算起,经九世正好到盘庚时期,说明这一期间商王室内部为争夺王位,内乱不止,致使外患不断。
商朝五六百年间曾多次迁都,大部分都城都在河南境内。《竹书纪年》记载,商王仲丁自亳(河南商丘)迁于嚣、河亶甲自嚣迁于相、。《史记》记载祖乙迁邢(河北邢台),迁庇、南庚“自庇迁于奄”、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
(2)商丘市商朝遗址扩展阅读
在河南的安阳市发现了殷墟,其他地方也发现商朝文化遗存。关于商朝的信息多来自于其后面的周朝,汉朝司马迁的《史记》,以及商朝金文和安阳甲骨文的记载。其中,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是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
安阳的殷墟遗址于20世纪上半叶被发现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几乎完全印证了司马迁《史记》中所记载的商王世系,殷墟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
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在以前被普遍看作蛮夷之地的非中原地区,如成都、广汉为中心的三星堆文化,湖南宁乡的炭河里遗址等出土的文物也证明,在商时期的长江流域也存在发达的文明。
『叁』 商丘城是如何成为了商朝的开国之都
契的十抄三世孙成汤当部落首领时,乘夏朝太康失位,把势力伸展到黄河下游的一些地区,商很快成为一个兴旺的小国。这时,夏朝阶级矛盾十分尖锐,而商的农业、手工业及商业都比夏进步。商的首领成汤任用奴隶伊尹做右相,任用车官奚仲的后代仲虺做左相,战胜夏桀,灭了夏朝。成汤回到老家南亳,也就是后来的商丘古城,建立帝都,定国号为商。于是,商丘城成为了商朝的开国之都。
『肆』 商朝遗址在那里
偃师商城遗址位于偃师市城西1公里处,北靠邙山,南临洛水。据偃专师市文物局专家介绍,城属址始建年代约为公元前1600年,延续使用200多年,距今已有3600多年历史。城址覆盖在地下1米至4米,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1700余米,中部宽约1120米,由宫城、小城和大城三重城垣及多组宫殿建筑基址组成。
小城临洛河,面积约80万平方米,其布局为面朝后市,择中立宫,对称布局。城南部地势略高处是宫城和官署区,国库位于城西南隅,铸铜作坊位于城外东北河边,普通居住区和手工业作坊主要分布在城的北部。
大城是在小城的基础上向北、东方向进行大规模扩建而成的,面积扩大到190万平方米。大城在保持原有格局基础上,绝大多数宫殿得以改扩建或重建,呈现出盛世景象。
宫城大体呈方形,外围有宽约2米的夯土围墙,布局层次分明,设施完备。由南往北,可分为宫殿区、祭祀区和池苑区三部分,宫殿建筑分为东西对称的两区;祭祀区设置考究,仅猪牲就发现近百头之多;池苑区的核心是一长约130米、宽20米的长方形水池,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城市园林遗址。鐧惧害鍦板浘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最新数据为准。
『伍』 商丘是几朝古都
六朝古都
商丘为六朝古都:帝喾高辛之都、夏朝少康中兴之都、商朝开国之都、周朝宋国版之都、汉朝梁权国之
都、南宋开国之都。商丘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中国夏、商朝最早建都的城市,有五千年的文明
史,4600余年的建城史,是炎黄、燧人氏、神农氏等三皇五帝的建都地。商丘是中国重要的古都,
建都时间最早,跨度最长,前后共历1500多年。商丘为上古帝王之都,约在公元前24世纪,颛顼曾
建都于商丘。 商丘夜景帝喾之子契(xiè)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今商丘),为商族人的始祖。约
公元前16世纪,契的14世孙成汤,灭夏称商,初都南亳(今商丘),商丘为商朝的第一个建都地,
并先后六次在商丘建都。
约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三年,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成王封殷商后裔微子启于商丘,称宋国,商
丘为宋国国都。西汉商丘为汉代最强盛的诸侯国梁国的国都。北宋时期,商丘为北宋陪都,靖康二
年(1127)五月,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商丘)即位,商丘成为南宋的开国都城。
『陆』 河南商代遗址有哪些
1、郑州商代遗址(二里岗遗址、小双桥遗址)
2、焦作府城商代早期遗址
3、洛阳偃师商城遗址,为商代西亳城的遗址
4、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
『柒』 商丘是什么朝代的“古都”
商丘为六朝古都:帝喾高辛之都、夏朝少康中兴之都、商朝开国之都、周朝宋国之都、汉朝梁国之都、南宋开国之都。商丘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中国夏、商朝最早建都的城市,有五千年的文明史,4600余年的建城史,是炎黄、燧人氏、神农氏等三皇五帝的建都地。
商丘是中国重要的古都,建都时间最早,跨度最长,前后共历1500多年。
公元前24世纪,帝颛顼曾建都于商丘。
商朝(约前16世纪),契的十三世孙成汤灭夏建立商朝,初都南亳。
周朝(约前11世纪),周成王封殷商后裔微子启于商,称宋国,都宋城。
(7)商丘市商朝遗址扩展阅读:
商丘位于河南省的东部, 是一座有着 5000年文明史的古老商城市,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厚重的历史、 古老的文明、璀璨的文化在这里汇集,众多故事传说在这里流传,商人、商品、商业在这里孕育,是名副其实的“三商之源,华商之都”商丘就像部史诗巨著, 囊括古今,悠久辉煌。
商丘历史悠久,“三皇” 之首的燧人氏, 早在约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已发明了人工取火,这是人类文明史上里程碑式见模宏大的燧皇陵。 的发现。
在新石器的五帝时代,炎帝、颛顼、帝喾就已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先后建立都城,之后的夏、商周朝末国、汉朝梁国南宋、金朝六朝均在此建都,并在这片神州大地上留下众多古老的遗迹。
商丘古城又称归德府城,在4000年的漫长岁月中,原建筑早已消散于历史的烟云中,而今我们看到的是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重新修建的归德府,多年的风云岁月,依然保存完好。至今已伴随着商丘走过了500多年的历史。
在结构设计与建筑布局上十分注重,这座历时8年才完工的古城,是“天人合一、天人协调”的最高境界,城池除了东西南北4座大门外,在每座大门外的翁城之上又分别建了4个扭头城门,被称为“四门八开”。
商丘古城是当今世界上现存形的城郭,内含方形的城墙,与古代的“天国地方“说相一致,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排是古人智慧的伟大创造。商丘古城在我国现存的古城中是控无位一体的大型古城遗址。为我国古代城池建筑的典型代表。
在商丘,既可以游览百家的名胜古迹,也可以坐下来喝杯清茶,听当地的老人讲述那流传千古的动人故事,月下老人牵线才子佳人的喜悦、汉高祖新白蛇的英勇不凡、花木兰的忠贞,李香君的贞烈等,让人回味无穷。
『捌』 商丘还有关于商汤的遗址吗
商丘周龙岗遗址:
位于睢县蓼堤乡周龙村北面,地势较高,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00米,文物层度约2米。1978年试掘,上发现灰坑6个、残陶鬲、陶盆、陶罐等。下层为龙山文化层,发现灰坑6个、残陶窘1个和一些文化遗物。并采集到一些殷商时代的文化遗物和两片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片。
商丘魏堌堆遗址:
位于虞城县城西南魏堌堆,被确认为是龙山、商、西周文化遗址,面积约为1万平方米。从魏堌堆遗址的发掘文物来看,谷熟在夏末商初应该有很发达的文明,可能是都城所在地。
商丘蔡楼遗址:
位于夏邑胡桥乡蔡楼村东南高出地面5米呈正方形边长100多米。下层发现有商周时期的陶片、蚌壳、鬲足、陶网坠;中层为汉代墓葬区;上层为古寺庙基址的扰土层。
『玖』 商丘是几朝古都
【 七朝来古都源商丘 】
商丘为七朝古都 :
一、夏朝少康中兴之都
二、商朝开国之都
三、周朝宋国之都
四、汉朝梁国之都
五、北魏 建武帝睢阳之都
六、南宋开国之都
七、金朝归德之都
上古帝王古都 :
A、虞朝 虞幕(颛顼之子)开国之都
B、帝喾(颛顼的侄子)高辛之都
C、颛顼(黄帝的孙子)徙邑之都
D、炎帝(朱襄氏)朱野之都
E、燧皇(天皇)燧明国之都
商丘是中国最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夏朝算起,商丘为七朝古都 。同时,商丘还是三皇五帝时期:上古“帝王之都 ”。
『拾』 1998年在河南( )市郊考古挖掘出商代初期都城遗址。
应该是选 (A) 偃师商城早于以安阳殷墟为代表的商代晚期,从中可较清晰地看到商人文化的历史轨迹,其发现足以震惊世人。偃师市文物局专家郭宏涛说,学术界已达成共识,它是我国迄今发现商代早期城址中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座帝都。偃师二里头夏都的废弃,偃师商城作为商代都城的兴起,是中国历史上夏、商王朝更替的重大事件。偃师商城的始建年代可作为夏、商文化的界标,国家重点工程——《夏商周断代工程》更是把这一学说作为该工程的标志性
不对··不应该是商丘,商丘是商朝繁荣的时期的都城!!
1983年春季,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洛阳汉魏故城工作队在偃师县尸乡沟一带发现了一座商代早期的城址,当即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其后,考古所派出了河南二队,专门对偃师商城进行勘察、钻探、试掘、发掘和研究。以上工作为进一步确认偃师商城的年代、性质和功能,提供了大量的证据。
一、偃师商城的形制特征
1,墙体宽厚,城门狭窄偃师商城目前已解剖了东、西、北三面城墙,南城墙尚在进一步勘察之中。东墙有曲折,长度1600余米,西墙长1710米,北墙1240米。城墙厚17—18米,基槽深0.6—1米,一般从黄生土层即开始起夯,夯层厚约10厘米,夯打平整,夯窝密集,排列多重叠,夯窝直径约5厘米。
根据发掘资料的排比,墙体宽厚是商代前期四座古城的普遍特征。山西夏县东下冯商城南城墙,长440米,仅为偃师商城长度的三分之一,但墙体厚度已达8米许。夯层尺寸与偃师商城无异,唯夯窝直径稍大,湖北黄陂盘龙城,面积比偃师商城小的多,而城墙墙体却异常宽厚。郑州商城东城墙,其长度与偃师商城相仿,但墙体厚达22米。
与宽厚城墙极不相称的是狭窄的门洞。已发掘的西城门全长16.5米,宽度仅2.4米。东城门的发掘结果与西城门大同小异,宽度也是2.4米。
2,宫城与拱卫城组合配置偃师商城南部中央有一组宫殿建筑群,周围有800余米长的夯土围墙,墙厚2米,我们把它暂称为宫城。宫城之内已发掘完四号、五号两处宫殿建筑基址。宫城的东北和西南各发现一座拱卫城,拱卫城平面亦成方形,每面长宽近200米,都有2米厚夯土围墙。但城内的建筑分布与宫城内涵判然有别。两座拱卫城之内布满了排房式建筑,它们或许是仓莫、武库的集中地。
3,自成一体的封闭式宫殿建筑宫城内四号宫殿东西长51米,南北宽32米。正殿面阔36.5米,南北进深11.8米,前沿有四幅台阶可供上下。东、西、南三面廊庑相连。南有门道,宽2.5米。五号宫殿情况复杂,其建筑遗迹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建筑东西长达107米,正殿东西54米,南北14.6米,四周有48块柱础石,平均间距2.5米。前沿下有四对狗坑,内埋狗架,相互间距2.6—3.7米,它们的有规律的分布,可能与正殿台阶的位置有某种关系。正殿两侧还各有25—28米宽的北庑基址,这进一步增强了正殿的宽大宏伟。下层建筑平面亦成方形,东西长约38米,南北长约42米。中间方形庭院中有水井两眼,它的大部分建筑遗迹叠压在上层建筑之下。四号宫殿与五号宫殿上下层建筑遗迹,就其主要特征来说都是一致的,即以北边正殿为主体,东、西、南三面设廊庑的、自成一体的封闭式建筑。
4,浓厚的军事防御色彩偃师商城的宽厚墙体和狭窄的城门,应是出于军事方面的考虑。城南三座小城各自用夯土墙设围,也同样属于军事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另外,西城门侧旁有3—4米宽的斜坡“马道”,一端与城墙垂直相交,一端与城内大道相通,其功能是为了便于兵士迅速登临城头。城外除了护城路之外,还有宽深的护城壕。
5,工程浩繁的都城排水系统东城门的路土之下,发现一处构思巧妙的石木结构的排水孔道。宽度2米,高1.5米。底用石版鱼鳞状铺砌,与水流方向一致。两壁用石块垒砌,其间夹砌木柱,共同支撑上面的木盖板或圆木,其上再铺草泥土成为道路,因此而组成立体排水系统。根据钻探,这条排水孔道一直向西延伸,长800余米,直达宫城。在宫城以西的相应位置也同样发现有这种排水孔道,全部相加长达一千余米。此外,在四号宫殿南侧,还曾发现较狭窄的石砌排水孔道,长、宽约1米,用石块垒砌,上有盖板。显然是属于宫殿自身的排水设施。
二、关于偃师商城的始建年代和废弃年代
在城墙墙体的多次解剖过程中,均有商代早期的鬲、豆、罐残片出土,这表明偃师商城的始建年代不会早于商代早期。
发掘西城门过程中,两座商代早期陶器墓(MMl8、M21)打城了城门洞内侧的路土。依此,偃师商城的始建年代也不会晚于商代早期。这就从考古地层学上证明,偃师商城是商代早期的一座城址。
偃师商城的使用时期并不短暂。五号宫殿上下两层建筑遗迹的发掘表明,这座宫殿有着建筑——使用——废弃——再建筑——再作用——再废弃的漫长过程。从偃师商城北城墙解剖情况看,与二里冈上层相当的某段时期内,北城墙曾经作过修补。再次,宫城之北的灰土沟发掘中发现灰土堆积多达七—八米之厚。以上诸多迹象表明,偃师商城始建于商代早期,繁荣于商代二里冈时期,废弃于二里冈上层晚期,或更迟一些。三、关于商城的性质这一学术课题目前尚在热烈的讨论之中。自汉以来历代西毫说者,均明确指出西毫就在偃师以西的尸乡一带。《汉书地理志》河南郡偃师县条下班固自注云:“尸乡,殷汤所都”。
偃师商城西北几百米的杏园村,最近有许多唐代墓志出土,志文中多指此地为“尸乡”、“西毫”、“毫邑”。如景龙三年(709)李延祯墓志:“乃访旧瘗于北邙,祔新莹于西毫”。这些记述说明,唐代前期仍沿袭着汉人旧称,称这里为“西毫”、“尸乡”故地。有的墓志文还详明唐偃师县在今偃师老城,而不是偃师商城以西的新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