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江东遗址
❶ 宁波的名胜古迹有哪些
宁波的景点分抄较分散,市区里能走的也就只有天一阁、城隍庙、庆安会馆、钱业会馆(好像不开放),鄞州区有天童寺、阿育王寺、东钱湖、走马塘(进士村),镇海有郑氏十七房、招宝山(不推荐),余姚有河姆渡遗址,慈溪有越窑遗址,宁海有前童古镇、伍山石窟,奉化有蒋氏故里、雪窦山,看海要去北仑或象山
❷ 宁波历史遗迹
1、天一阁
它坐落在浙江省宁波市月湖之西的天一街,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人藏书楼之一。始建于公元1561年(明嘉靖四十年),建成于1566年(明嘉靖四十五年),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1982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2007年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
2、阿育王寺
它是我国现存唯一以阿育王命名的千年古刹。其地在今宁波市东20公里,鄞县五乡镇宝幢。寺之座落方位,在鄮山分支育王山之西麓。面对玉几山,左界育王岭,右是赤莹山峡谷。三山拥处,吉林参天,修竹蔽日。西望古刹,寺在山奥之底,南而远眺,俱在峰峦之中,有世外桃源之感。加之四周翠岗蜿蜒,群陵起伏,称之为“六殊胜八吉样地”实非虚言。早在南宗嘉熙元年(l237年),宋理宋就把其列为“天下五山之第二”。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被诏定为“天下禅宗五山之第五”。
3、保国寺
它是宁波郊区灵山之麓的一座寺院,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也是中国江南幸存的最古老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由山门、天王殿、大殿等建筑组成,占地面积1.3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0.6万余平方米。
4、天童寺
它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东30公里的鄞县东乡太白山麓(现属于宁波市鄞州区东吴镇天童村境内),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天童寺创建于西晋永康元年(300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宁波东部地区最著名的两大古代寺庙之一(另一座为阿育王寺)。
5、唐塔
那个在中山西路海小外面。。
再有,不记得了………………
❸ 宁波发现东周时期文化遗址,这些遗址的发现有什么意义
我们生存的地方,祖国母亲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内涵这何尝不是我们值得骄傲的地方呢?到现在我们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发现的遗址越来越多,从而我们得到远古时代的认识也就随之增加。我们国家的历史非常悠久文化遗产众多,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我们的考古学家一直在路上,寻找我们不知的历史。
❹ 宁波名胜古迹
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宁波城西北25公里处余姚市河姆渡镇。1973年发现。遗址面积4万平方米,堆积厚度4米,由相互叠压的4个文化层组成。经两期考古发掘,共出土文物7000余件,早期文化遗存距今已有6900多年的历史。遗址的第四文化层里发现大量人工栽培的水稻和生产工具骨耜,证明长江下游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地区之一。遗址出土的成排的木桩、板、柱等木构建筑残件,分布井然有序,部分凿有榫卯,为干栏式建筑遗存,是人类建筑技术上的奇迹。出土的工艺品有小猪、小狗、木碗、骨匕、象牙饰件等,用彩绘、刻画、捏塑、编结等手法制成。遗址出土了6支木桨,说明宁波的先民们早在7000年前就开始了水上活动。遗址还出土大量骨器、木器、陶器和少量的石器以及亚洲象、犀牛、四不像、猕猴、梅花鹿等动物的遗骨。继河姆渡遗址之后,市域内又发现了八字桥、辰蛟、董家跳、淄山、童家岙、茗山、塔山等属河姆渡文化的遗址30余处。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
❺ 谁有宁波名胜古迹的资料
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宁波城西北25公里处余姚市河姆渡镇。1973年发现。遗址面积4万平方米,堆积厚度4米,由相互叠压的4个文化层组成。经两期考古发掘,共出土文物7000余件,早期文化遗存距今已有6900多年的历史。遗址的第四文化层里发现大量人工栽培的水稻和生产工具骨耜,证明长江下游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地区之一。遗址出土的成排的木桩、板、柱等木构建筑残件,分布井然有序,部分凿有榫卯,为干栏式建筑遗存,是人类建筑技术上的奇迹。出土的工艺品有小猪、小狗、木碗、骨匕、象牙饰件等,用彩绘、刻画、捏塑、编结等手法制成。遗址出土了6支木桨,说明宁波的先民们早在7000年前就开始了水上活动。遗址还出土大量骨器、木器、陶器和少量的石器以及亚洲象、犀牛、四不像、猕猴、梅花鹿等动物的遗骨。继河姆渡遗址之后,市域内又发现了八字桥、辰蛟、董家跳、淄山、童家岙、茗山、塔山等属河姆渡文化的遗址30余处。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 天童禅寺 【天童禅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宁波城东南27公里处鄞县东吴镇太白山麓。始建于西晋太康元年(280),原址在今称之为"古天童"的东谷,开山祖师为义兴。唐重建时名"太白精舍",唐至德三年(758)因东谷地狭谷浅,徙建于太白峰下即今址。乾元二年(759),因传祖师义兴在修行诵经时,感动玉帝派童子下凡入侍,又因太白山有玲珑岩,唐肃宗赐名"天童玲珑寺"。宋景德四年(1007)敕赐为"天童景德禅寺",南宋嘉定年间列为天下五山之第三山。明洪武十五年(1382)赐名"天童禅寺"。几经兴衰,现寺宇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布局严谨,气势轩昂,中轴线上有伏虎亭、古山门、内外万工池、七浮图、照壁、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先贤堂、罗汉堂等,两侧为配殿、禅堂、钟鼓楼、僧房、客房等,总计999间,占地面积7.6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88万平方米。其规模之大,全国少见。天童寺在海内外负有盛名,为日本曹洞宗的祖庭。天童寺和太白山现辟为天童寺风景名胜区。风景区内,青松夹道,爽气扑面,抬头可见翠岗之上古塔挺秀,此为进山入寺的第一门户小白岭,岭上有五佛镇蟒塔、铁蛇关、揖让亭等胜迹。过小白岭,渐入佳境。太白山主峰高653.3米,重峦叠嶂,怪石嶙峋,潭深溪长,松茂竹密,与千年古刹天童寺构成了"深径回松"、"清关喷雪"、"东谷秋红"、"南山晓翠"、"平台铺月"、"凤岗修竹"等10大胜景。旖旎的山水风光,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来此游览抒怀,王安石游览天童时有诗:"村村桑柘绿浮空,春日莺啼谷口风。二十里松行欲尽,青山捧出梵王宫。"描绘了深山藏古寺的意境。今天太白山的山林和生态环境还保持着原始风貌,并作为国家森林公园予以保护。 阿育王寺 【阿育王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宁波城东20公里处鄞县五乡镇宝幢阿育王山西麓。西晋太康三年(282)始建。相传阿育王寺的开山祖师慧达为求贮有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宝塔,行至会稽之?山,在今古育王地祀祷,忽闻地下有钟磬之声,有舍利宝塔自地下涌出,遂建庐守护。因原址狭隘,后又另择宝地即今址建造殿宇。南朝梁武帝普通三年(522)赐额"阿育王寺",而其坐山也以阿育王名。历1700多年来,几经兴衰,现存寺院由山门、钟楼、天王殿、大殿、舍利殿、法堂及僧房、斋堂、偏殿等以及元代的东西二塔、新建的仿楼阁式塔等建筑组成,占地12.4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阿育王寺不但风光秀丽,殿宇巍峨,在中国佛教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南宋理宗时将其列为"天下五山之第二",明洪武十五年(1382)诏定为"天下禅宗五山第五"。宋高宗、宋孝宗、清乾隆帝等曾御书匾额,唐代高僧鉴真在东渡日本时曾卓锡在此。另外,寺内还藏有许多文物,有唐代书法家范的所书"大唐阿育王寺常住田碑",宋代张九成撰写的"妙喜泉铭"碑,唐贯休十六尊者像石刻以及"钦锡龙藏"经等。寺附近有"佛迹亭"、"极目亭"、"仙人岩"、"月现岩"、"七佛潭"等胜景。 梁祝古迹遗址 【梁祝古迹遗址】宁波市鄞县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宁波城南8公里处鄞县高桥镇。遗址由梁山伯庙、梁山伯祝英台合葬墓组成。相传梁山伯为晋代人,曾任?县令,有政绩,晋安帝时追封为义忠王,建义忠王庙,后称梁山伯庙。梁祝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流传甚广。梁祝故事最早见于梁元帝《金缕子》一书,宋代的《四明乾道图经》有详细记载。墓地内曾有大量的晋墓砖出土,全国许多地方都有梁祝故事传说,但遗留有墓与庙的仅鄞县一处,现已辟为梁祝文化公园。 上林湖青瓷窑址 【上林湖青瓷窑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宁波城西北60公里处慈溪市桥头镇境内。越窑是中国著名的瓷窑之一,主要分布于绍兴的曹娥江两岸和宁波地区,而上林湖窑址则为越窑的中心产地。上林湖坐落在栲栳山下,四面环山,湖形狭长,岸线曲折,长达20公里的湖岸上分布着东汉、三国、唐、五代至北宋的120余座青瓷窑址。上林湖青瓷胎质细腻,釉色晶莹。唐陆龟蒙在《秘色越瓷》诗中赞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青翠如玉的秘色瓷不但成了奉给皇上的贡品,自唐以后还由明州远销高丽、日本以及阿拉伯诸国,成为中国古代外销商品中的大宗商品,形成了海上的"瓷器之路"。上林湖的高峰期为晚唐,其主要产品有壶、罐、碗、盘、盏、托、盒、杯、唾盂、水注、香炉、砚等,并烧造出珍贵的"秘色瓷"。瓷器的纹饰,以花草、鱼龟等为题材,采用刻、画、镂、堆塑等手法,技巧娴熟。北宋后期,越窑生产衰落。 保国寺 【保国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宁波市区北部江北区洪塘镇安山村灵山山腰。相传创建于东汉,原名灵山寺。唐会昌五年(845)灭法,寺毁;广明元年(880)重建,改名保国寺。现建筑群由山门、经幢、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及钟鼓楼、斋房、僧房、偏殿等组成。主体建筑大殿重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距今已有980余年,是中国古建筑中的瑰宝。大殿的平面进深大于面阔,前槽安装有3个镂空藻井,斗拱古朴粗壮,为七铺作单拱双杪双下昂偷心造。柱子的设计,别具一格,以小拼大"四段合"的做法为全国现存木构建筑中的孤例,斗的做法也各不一样,海棠斗、靴角斗等在现存的木构中也极为罕见。大殿的外观原为三开间单檐歇山式,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增建了下檐,现为重檐歇山式。保国寺大殿反映了当时高超的建筑艺术,前人题赞"山岙藏得古招提,宫殿岿然结构奇"。寺内还藏有珍贵的唐代经幢两座。寺四周层峦耸翠,流水潺潺,亭台楼阁点缀其间,是宁波市内著名的旅游胜地。 补充: 天封塔 在 宁波市 南隅。始建于唐天册万岁至万岁登封年间(695-696),故称天封。塔刹毁,残高41米,六面七级。南宋 绍兴 十四年(1144年)重建,以后又数次修建。清 嘉庆 三年(1798年)又毁于火,仅存砖塔身。1957年全面维修时,在塔顶发现五代吴越国王 钱俶 舍造的金涂塔。1982年又在地宫中发现银塔和银屋等许多珍贵文物。 天宁寺塔 在宁波市 中山 西路庄家巷口。 天宁寺 始建于唐 大中 五年(851年),寺已毁。寺前原有两塔,其中一座毁于清代。塔为砖结构,平面方形,5层,高约12米,外观略呈抛物线型,空筒形结构。全塔造型简朴,风格古拙,是浙江省仅存的唐代古塔。 鼓楼 在宁波市中山东路镇明路口。是古代宁波之谯楼。原为唐长庆元年(821年)所建的子城南城门,自始建以来,历经兴废、改建。 明万历 十三年(1585年)重建后,取唐杜审言《言晋陵陆丞早游望》诗中“云霞出海曙”之句,由原“明明伟观”而改称海曙楼。鼓楼仍其俗称。现存楼阁为清 咸丰 五年(1855年)重建,占地700 余平 方米。城高8米多,门深16米,门阔5米,为拱形石构建筑。楼檐3层,气势雄伟。民国时置大时钟和铜钟,既鸣时,也报火警。 林宅 在宁波市海曙区紫金巷。是清末 同治 年间(1862-1874)举人林钟峤、林钟华兄弟的住宅。是一处以砖雕、 木雕 、 石雕 为主要特色的住宅建筑。宅内尚存砖雕170余幅,石雕、木雕50余幅(处)。 天主教堂 在宁波市新江桥北。由法国传教士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增建钟楼。宁波天主教的传入是在明朝末年,葡萄牙、意大利、法国传教士相继来甬传教,并建教堂,此天主教堂是现存最好的一座。建筑面积4800多平方米。具有 哥特式建筑 风格。 庆安会馆 在宁波市江东北路中部。是一处舶商祭祀天后神的 天后宫 ,也是舶商的行业会馆。宁波天后庙始建于宋代,在江东有3座分祠,一为闽人所建,一为南洋舶商所建,此宫为北洋舶商所建。该馆建于清 道光 二十年(1840年),殿宇巍峨,富丽堂皇。总面积约为4000平方米。大殿五开间,前檐使用四根石雕龙柱,刻工精湛。 七塔寺 在宁波市江东忠介街。全称七塔报恩禅寺。因寺前建有7座塔,故名。寺始建于唐大中十二年(858年),称东津禅院。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寺前建7塔,更今名。寺院建筑面积2100多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天王殿、三圣殿、 大雄宝殿 、钟楼、 藏经楼 等,以及唐咸通十四年(873年)的“栖心寺心镜禅师 舍利塔 ”、清嘉庆三年(1798年)的 五百罗汉 画像石刻和 宋嘉 定十一年(1218年)大钟等珍贵文物。 伏跗室 在宁波市城西孝文街91号。为浙东现代藏书家、目录家冯孟颛 藏书楼 。冯孟颛(1886-1962),历30年,积12万卷,碑刻400余品,藏品颇精。整理出 天一阁 全部藏书目录-《鄞范氏天一阁书目内编》。 抗日战争 时,冯困守地下室与藏书共存亡,故名伏跗室。伏跗室五间两弄三厢房木结构楼房。 天一阁 在宁波市城西。建 于明 嘉靖 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1566)。是明兵部右侍郎 范钦 的藏书处。阁系木构六开间二层楼房。为了防火,阁前凿有水池。并据汉郑康成所注 《易经》 “ 天一生水 ······地六成之”之说,取名天一阁。原有藏书7万余卷。存书大都是明代刻本和抄本。其中明代地方志和科举题名录尤富,是研究 明史 的珍贵文献。现藏珍版善本达8万卷。清康熙时(1662-1722),范钦后人在阁前增建假山,环植竹木,清幽精致,与藏书楼浑然一体。1933年重修时,又把宁波孔庙的尊经阁迁来后院,并集中安置宁波自宋至清的碑刻,称明州碑林,成为天一阁的附属部分。
❻ 宁波有什么古人类遗址
大榭遗址位于宁波大榭开发区下厂村。该遗址所在区域地理位置独内特,西北依托涂毛洞山,容西南背靠将军山余脉,东侧为平坦的稻田,更远处则是大榭岛最高峰七顶山。从发掘出土的陶器、石器标本来看,其主体文化遗存所处时代应在史前时期的良渚文化中、晚期至钱山漾文化阶段。
河姆渡遗址,是中国晚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3年开始发掘,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
田螺山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三七市镇相岙村的田螺山周围,其现存海拔最高度约5米,是浙江省一处重要的河姆渡文化遗址。遗址总面积约30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厚度超过3米,分为6个文化层,距今年代约为5500--7000年。
❼ 宁波发现距今8000年前遗址,这些遗址又蕴含了怎样的文化呢
2020年5月30日,这一天是重要的一天,是考古界一次重大发现。考古学家在浙江宁波发现井头山遗址在现场发掘出了大量的史前前各种器皿(有陶片、石器、木器、鼓器以及大量的贝壳等等。专家学者从这些遗存中了解到当时的人们是怎样的生活和生产劳作的。正因为这些遗存让考古学家可以对当时的哺乳类、禽类以及水生、陆生植物进行研究,这是一次历史性的收获。据专家分析这些生活遗迹是距今8000年前的遗址,这些遗址比河姆渡文化还要早1000年。这些遗址在哪时是怎样的文化呢?
井头山遗址不仅有艺术价值以及历史价值以及对中国人类发展史有价值外,它对我们了解一万年以来的环境变化、气候变化和海洋变化都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井头山遗址为当时的中国沿海地区生产、生活状态和自然环境特征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
❽ 宁波是有哪些历史遗址遗迹
网上转的文章供参考
烟花三月最美的地方在那儿呢?江南啊!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杭州去过了?“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扬州去过了?好吧,那今天小编带大家来宁波,江南妹子的吴侬软语定会将你的心儿融化。
不过,小编怎能落入俗套?光带您看看那些表面的繁华有什么意思?作为知性美女的姐妹们,在春游时偶尔来一句“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一定会让同行的理工男刮目相看。
啊哈,如此甚好。
宁波有哪些不能错过的历史遗迹呢?
永丰库遗址(海曙区)
这是一座以元代永丰库为核心的宋、元、明时期大型衙署仓储遗址。被评为“2002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河姆渡遗址(余姚市)
1973年开始考古发掘,面积约四万平方米,新石器文化遗址。这一时期已出现了干栏式建筑、榫卯结构、水稻种植、饲养家畜以及各种农具等。
胡公岩摩崖石刻(余姚市)
始于1561年,初为纪念明代抗倭名将胡宗宪而雕凿。后又陆续在此开凿了弥勒坐像、济公像、观音及侍童像等八龛十四尊造像,均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上林湖越窑遗址(慈溪市)
上林湖周围12.9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从东汉至北宋的青瓷窑址共有120余处,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古窑址之一,曾被誉为“露天青瓷博物馆”。
秦渡庵画像石刻(慈溪市)
始刻于元代,面朝东方,纵高1.2米,横宽3.5米,主要由方形神龛及左右文字、石刻画像组成。
王锡桐起义遗址(宁海县)
始建于唐广德年间(763~764年),重修于1819年,规模较大,主要由五凤楼、戏台、大殿、后宫等建筑组成。王锡桐曾在此起义。
王锡桐是谁?小编也不知道,给小编的稿子是“沉重打击了披着宗教外衣的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太空了吧?小编顺手问了一下度娘,说是:
当时天主教在东南沿海一带传播,八国联军大举入侵中国,锡桐即秘密组织会党“伏虎会”,并于同年6月发动民众,烧毁大里、中胡教堂,惩办附近一带为非作歹的教民。1902年,面对教会的镇压和勒索,民众忍无可忍,密请王锡桐回乡发动了震惊浙东的“宁海教案”。在州府的镇压下,王锡桐“更名易姓,不知所终”。
唉,不知为什么小编一看见“不知所终”这四个字,就有点心酸的感觉。您呢?
赤坎游仙寨遗址(象山县)
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依山而筑,占地面积约1.86万平方米,是保存较完整的明代抗倭兵寨遗址。
花岙兵营遗址(象山县)
始建于1659年,沿用至1664年,是南明军队在宁波地区的重要军事基地。其中,以雉鸡山西南山腰与西北麓的雉鸡山兵营、高涂岙兵营规模最大。
东钱湖石刻(东钱湖旅游度假区)
建于1118~1584年,主要指南宋史氏望族和明代内阁大臣余有丁墓葬神道的地面石刻群。这些石刻造型精美,栩栩如生,保存完整,在全国实属罕见。
桂井巷(海曙区)
原称“桂花井”,格局形成于明代陆氏家族聚族而居时期;目前,巷内还保留许多明清传统建筑,共计楼群20个,墙门29个。
永寿街(海曙区)
原称“永寿巷”,因巷内曾有永寿庵、永寿桥而得名,保留了宁波较为典型的明清传统街区风貌。
南郊路(海曙区)
曾是宁波最繁华的“南门三市”所在地,其历史可以追溯至唐代,是城区内唯一体现江南水乡“前街后河”特色的历史街区。
云石街(海曙区)
原称“宝云寺巷”,其历史可以追溯至南宋时期,曾是天下讲宗十刹之一宝云寺的最终迁建地,充分展现了宁波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
横河街(海曙区)
古时也称“黉河头巷”,许多民族资本家曾在此建宅居住,至今保存下来一批中西合璧建筑和传统风格民居,充分展示了宁波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结合的独特魅力。
老外滩(江北区)
开埠于1844年,是中国仅存的几个具有百年历史的外滩之一。目前,该区域仍然保存着英国领事馆、浙海关、天主教堂、宁波邮政局等一批欧式风格的近代建筑,完美呈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独特的历史韵味
❾ 宁波哪些遗迹
保国寺,天一阁
保国寺内殿宇古老素朴,园林绿树繁花,是一个罕见的文化、生态完美交融的旅游园区。它坐落在宁波市江北区灵山山腰,这里山野植被茂盛、空气清新宜人,山寺隐匿于郁郁葱葱、云雾缭绕的灵山之中,颇具仙气。
保国寺依山而建,中轴线上,自南向北分布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堂和藏经楼,两侧有钟楼和鼓楼连接其他建筑,错落有致,大殿前有水池,池水清澈,四季不涸。寺内大殿为北宋时期的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保国寺大殿进深大于面阔,呈纵长方形,构筑极为罕见。令人称奇的是:整个大殿的全部结构皆用斗拱之间的巧妙衔接,不用一枚铁钉将建筑物的各个构件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承托起整个殿堂屋顶。大殿前槽的天花板上,安置有镂空藻井,巧妙地遮盖住了大殿的梁架,人站在殿内也不容易看到,故而又有“无梁殿”之称。不过,最令人奇怪的是保国寺大殿无人擦拭,却始终能够一尘不染——墙角无蛛网,梁上无燕巢。原因向来众说纷纭,一说因建造大殿的材料是一种特殊香木,虫鸟嗅之即避,又说,大殿的结构极为科学,空气十分流通,蛛网不能结织,灰尘不易积留,故殿内能常年保持清洁。
如今的报国寺无僧无佛,俨然成为了文物展出场所。寺内共有十七个展室,全天候对外开放。除了建筑本身,重要的文物展品还有钦赐龙藏、佛像陈列、青铜礼器、砖雕石刻、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千工床、万工轿等,颇有科学、艺术价值。
天一阁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之一。古籍浩瀚,历史悠久,距今已有430多年的历史,素负“南国书城”之盛誉,巍然屹立在宁波城月湖之滨,成为亚洲现存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三个家族图书馆之一。它是宁波人最引以自豪的一个文明星座。文人墨客到了宁波,没有不到天一阁一饱眼福的。这古朴的建筑,幽雅的园林,恬静的环境,确实令人神往。然而过去的天一阁只是一个普通的私家藏书楼,历经几代沧桑;如今的天一阁则是宁波的一颗“明珠”,它集藏书、文物、旅游于一体。1982年2月23日,天一阁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❿ 宁波发掘出东周时期的文化遗址,这代表着什么
从去年七月到今年五月,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和厦门大学,宁波市北仑区文物保管管理所合作在北仑区发现了东周时期的四顾山遗址该遗址的发掘面积为1000平方米。其中出土完整或可修复文物标本近300件。
该遗址发现了东周的文化遗迹。俗话说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这一时期,宁波毗邻说文化的重要中心,绍兴地处越国的东疆。 早期考古发现表明,当时宁波城邑大约位于今天的慈城城山。沿着慈溪至北的一代海岸线上,分布着若干大大小小的聚落,人们饭稻羹于善于行船,体现了典型的海洋文化和港口文化特征。发现较多的烧制瓷器的窑和很多青铜器表明当时常有战争战乱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