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游记中国
『壹』 1999年余秋雨同凤凰卫视巡游各世界文化遗址当时的资料
1999年就是余秋雨跟着凤凰卫视去希腊,伊拉克等地时,凤凰卫视同步播出的节目千禧之旅》一部拍摄历时4个多月,跨越4万多公里,踏遍全球10个国家的世纪力作《千禧之旅》,带引观众重游四大古文明发源地和三大宗教发祥地,一起探索、破译古文明的演变和兴衰......主持人:余秋雨 吴小莉 陈鲁豫 李辉 许戈辉 孟广美 曾静漪 壮行曲《爱你一万年》(主题曲):刘德华插曲《千年走一回》(腾格尔)、《分享》(田震)和《追随》(记如憬)走访4大文明古国:希腊、埃及、印度、中国 巡拜3大宗教发源地: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展现2股文化潮流:东方、西方 传递1个祝福:世界和平 视频网络上有,省一个事贴上吧
『贰』 余秋雨写的一本游记散文诗集名字是
《八千里路云和月》
『叁』 余秋雨的《游记》是什么
余秋雨:行者无疆——瑞士篇
余秋雨
瑞士小,无所谓长途。从伯尔尼到洛桑,本来就不远,加上风景那么好,更觉其近。
然而,就在算来快到的时候,却浩浩荡荡然,弥漫出一个大湖。这便是日内瓦湖,也译蕾梦湖,它是边境湖,一小半伸到法国去了,而且又是山围雪映、波诡云谲,丰富得让人们不好意思用一个称呼把它叫尽。
我和伙伴们看到了湖边的一座古堡。在欧洲,古堡比比皆是,但一见这座,谁也挪不动步了,于是哐当一声,槌下如锤,拍板停留。
这古堡真大,猛一看像是五六个城堡挤缩在一起了。一挤便把中间一个挤出了头,昂挺挺地成了主楼。前后左右的楼体在建造风格上并不一致,估计是在不同的年代建造的,但在色调上又基本和谐,时间一久,栉风沐雨,更苍然一色,像是几个年迈的遗民在劫难中相拥在一起,打眼一看已分不出彼此。
这个古堡最勾人眼睛的地方,是它与岩石浑然一体,又与大湖浑然一体,好像日内瓦从产生的第一天起就拥有这个苍老的倒影。
我前几步后几步地看清楚了古堡与湖光山色之间的各种对比关系,然后继续后退,从岸上的各个角度打量它。这才发现,岸边树丛间有一个小小的售货部。
与欧洲的其他风景点的售货部都一样,这里出售的一切都与眼前的景物直接有关。我看到一本书,封面的标题是CHILLON不知何意,下方的照片正是这个古堡,连忙抽一本英文版出来问售货部的一位先生,他说这是古堡的名字,按他的发音,中文可译作希隆,那么古堡就叫希隆古堡。
全书的大部分,是“希隆古堡修复协会”负责人的一篇长文,介绍了古堡的历史,此外还附了英国诗人拜伦的一篇作品,叫《希隆的囚徒》。修复协会负责人在文章中说,正是拜伦的这篇作品,使古堡名扬欧洲,人们纷纷前来,使瑞士成了近代旅游业的摇篮,而这个古堡也成了瑞士第一胜景。
书上说,这个古堡底部有一个地下室,曾为监狱,很多重要犯人曾关押在这里,拜伦《希隆的囚徒》所写的,就是其中一位日内瓦的民族英雄波尼伐(Bonivard)。
这个地下室气势宏伟,粗硕的石柱拔地而起,组成密集的拱顶,壁上、地下却留有原有的纹脉,气象森森。这里最重要的景观是几根木柱,用铁条加固于岩壁,扎着两围铁圈,上端垂下铁链,挂着铁镣。
拜伦说,波尼伐的父亲已为自由的信仰而牺牲,剩下他和弟弟关押在这个地下室里。三人分别锁在不同的柱子上,互相可以看到却不可触摸……
我想,即使是当初读了拜伦的作品前来希隆古堡的第一批英国读者,也不是来纪念波尼伐,而是来领略一种由拜伦营造的悲剧现场。有了拜伦的故事,他们知道这湖山的某个角落,有过一双处于生命极端状态的眼睛,湖山因这双眼睛而更显得珍贵。
许多诗文的后世效果,并非出自作者当初的期盼。但历史,还是强硬地把它们的某种精神变奏,融进了人们纷至沓来的脚步间。
为此,瑞士应该永远地感谢拜伦。一个人即便是天生丽质,如果没有众多爱怜目光的濡养,也会无觉无明,自生自灭。瑞士也是同样,如果没有那么多旅游者,它就会美得寂寞,富得枯燥。拜伦不经意地改变了这一切,但瑞士历来沉静寡言 ,不太会感谢人,那我们也不必强求,好在拜伦从不在意。
闲话旅游
日内瓦的一个夜晚,我们在一家木屋用完餐,正想起身回旅馆,却发现屋外已大雨滂沱。餐厅老板知道这场雨一时过不去便请侍者搬出一支巨大无比的民族乐器长号,让我们轮着吹。我们憋得脸红脖子粗也吹不出音,后来渐渐掌握了一点窍门,才发出一点呜呜声。
我和两位新近赶来与我们一起考察的记者坐在外间的一角聊天,他们问:考察至今,觉得欧洲有哪一些方面最值得中国学习?
我说,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脱了很多课,初一看是科学技术上的课,实际更重要的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上的课。但这一路上感受最深的两点,一在欧洲,传统文化与创新精神并行不悖,共臻极至;二是在欧洲,个体自由和互相尊重并行不悖,形成公德。相比之下,真不知道我们中国为什么总是把这些对应性文化范畴看成你死我活的对头,结果两败俱伤。这一伤,几乎伤及了所有的文化人,使他们全都充满了沉重失败感和悲剧感。
对此我们找了很多原因,然后一起感慨:要在这些方面追赶欧洲,将是长期的事情,焦急不得。
“那么,可以被快速仿效的有哪些事情?能举出一件吗?”他们问。
“旅游。”我回答。
我的这个说法使他们有点吃惊。“旅游?”他们疑惑地重复着。
所有的旅游从业人员都知道,各国游客最向往、因此也最有旅游潜力的地方就是中国。联合国有关研究部门也已发布了这样的预测结论。那么,中国的障碍在哪里呢?
首先是观念障碍。虽然中国古人提出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原则,但多数中国人心中仍然存着安土重迁的封闭观念。中国历代超稳定的社会生活,确实不主张与外部世界热情交往,不倡导离家乡族宗独自出行。在很多中国人心中,游山玩水终究是一个不务正业的消极命题。
这便与欧洲产生了明显的对比。在欧洲,旅游的要领拓得很宽,即使是那些不发达国家,很多普通家庭都有接待外国旅客的能力。
中国现在星级饭店的设备超过外国同一等级,但最让外国旅客却步的因素却是沿途厕所。他们不理解在劳动力丰裕、管理权力有效的中国,为什么一直做不好这件小事呢?
中国人历来好客,即使在贫困年代也会尽力把外宾的衣食住行收拾妥贴,但他们无法想象自己的日常生活场所也可能是人家的游观对象。当他们终于明白,一个旅游大国的任何地方都会出现客人自由的脚步,那么,他们的待客之道也就变成了待己之道,因为惟一的办法是改变整体生态。这也正是我们对中国旅游业抱有厚望的原因。
“蔚蓝海岸”作为度假胜地的最早起点,是1934年。一位叫布鲁厄姆的英国勋爵途经此处去意大利,不巧因霍乱流行边界封锁,只能滞留于当时还只是一个渔村的坎城,滞留期间他惊喜地发现此地风景宜人,决定建造别墅。他的这个戏剧性决定引起了英国上层社会的好奇,后来连维多利亚女皇也来了,一时名震欧洲。于是公共设施也逐渐完善起来,在整体吸引力上形成良性循环。可见,作为旅游胜地,基础是风景气候,而关键是现代高层度假生态的构建。这种高层度假生态一旦构建,又成为自然风景之外的第二景观。今天到蔚蓝海岸游观的旅人,目光总是兼及两边,一边是浩瀚无际的地中海,一边是多采多姿的别墅群,真可谓在领略一种人化自然。站在蔚蓝海岸,我们会对历史古迹在旅游中的地位,产生更达观的想法。
中国文化历来重苦涩而轻愉悦,因此对自然景物也注意于文化学术层面,而不屑分解它们的审美享受功能,这是一种巨大的遗憾。
瑞士成为世界旅游事业的主要推动者,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山水之胜。二是早早的中立使这儿显得安全和安静。三是拜伦、雨果等文人的来访和传扬。显而易见还需要增加一个技术性条件,那就是一批经过严格训练的旅馆管理人员。这批管理人员的母校,就是洛桑旅馆管理学校。
它已开办了一百多年,在几十年间一直居于世界惟一的地位。希尔顿酒店系统总裁说过一句话:“在现今这个领域,拥有洛桑就拥有资本。”这所学校的宗旨是为旅游者提供最合意的居所,也可以说是为寻找“惊人之美”的人们提供“宜人之美”。要使这种打理成功有效,又必须制定一系列能使各色人等普遍喜悦的标准,对从业人员进行训练,这便是洛桑的使命。
如果没有这样的训练,旅行过程必将遭遇大量的不适和丑恶。世上有很多美景人迹罕至,原因之一,便是缺少一个安全舒适的呵护系统。但是,到了洛桑就明白,只要用心用力,世间任何地域都可能带给人群欢快。
我想,在洛桑整理一下由旅游而伸发的人文理想十分合适,便长时间地坐在这所学校的草坡间出神——让人和自然更亲密地贴近,让更多年轻人在遭遇人生坎坷前先把世界探询一遍,让更多的老年人能以无疆无界的巡视来与世界作一次壮阔的挥别,让不同的文化群落在脚步间交融,让历史的怨恨在互访间和解,让我们的路口天天出现陌生的笑脸,让我们的眼睛获得实证地理课和历史课的机会,让深山美景不再独自迟暮,让书斋玄思能与荒草断碑对应。
那么被我们一贯看轻的旅游事业,也真正称得上宏伟。
『肆』 你喜欢看余秋雨的游记吗
当代文坛,谈到散文不能不谈余秋雨。余秋雨结集出版的《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等,都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据说,单他的《文化苦旅》在台湾一年就重印了11次,可见其散文的魅力。余秋雨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创造了新的意与思结合的文化散文,借山水风物,寻求中国文化意蕴与人生真谛,探寻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与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本文试就其艺术特色进行分析探讨。
一、 主题和题材的扩展超越
贯穿余秋雨散文的主题是:对文明的召唤和呼喊。“至少有一个最原始的主题,什么是蒙昧和野蛮,什么是它们的对手——文明!每一次搏斗,文明都未必战胜,因此,我们要远远近近地为它呼喊几声。”①可见其散文的主题和题材并没有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而是在传统观念的基础上,更加深广。他的散文主题和题材的扩展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寻找隐藏于山水古迹的文化意蕴
余秋雨的散文大多以景物为题名,但是他不同于以往散文只关注景物的自然现象,多以个人的感情抒发和自我表现为主,而是用他深邃的目光,透过这些现象,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正如作者所说的:“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②这就与以前或偏重于时代精神的激扬,或沉迷于个人感性生活的抒发的散文有了迥然不同的风貌,开辟了中国当代散文的新的艺术空间。如《阳关雪》,对阳关雪的描写其实只是作为一个引子,“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今天,我冲着王维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他们的法术,不是别的,正是他们的文章。作者在此要表现的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价值和他们作品的魅力,来突出他们在官场上的尴尬与在文坛上的不朽地位所形成的巨大反差。《风雨天一阁》对天一阁也未多作描述,而突出写天一阁的创建人范钦其人,写其超强的意志力与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从而显现天一阁本身的存在价值。
2、关注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格精神
在余秋雨的笔下,闪现出一大批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他们都是才华横溢而又命运多蹇的人,苏东坡、范仲淹、柳宗元等。他们都具有“高贵又苦闷的灵魂”,他们因富有才华和个性而不容于朝廷,受到小人的诋毁。他们被冷落、被流放、被贬谪。他们的生命力受到挤压和摧残。但是,无论他们处在怎样的险恶条件之下,都有不变的文化良知。恶劣的环境没有折服他们,相反,反而磨练了他们的意志,激发他们更大的智慧,绽发出更灿烂的文明之花。《苏东坡突围》中苏辙指出:“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作者描写了伟大诗人苏东坡一次次地被小人诋毁,一次次被贬谪到更加偏远的地方。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化的探索,相反,官场的失意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事实证明,他的大多数优秀作品是在被贬谪的时候创作的。作者通过对传统文人的悲剧性命运的展示,使人更深刻地了解到,中国的文明史是一部苦难深重的文明史,文明的发展史是一部和专制制度及愚昧野蛮不断进行抗争的搏斗史。
3、以独特的视角探索中国文化
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独特的视角去看待中国的山水风古迹,更加人道主义,更加深刻、透彻。《都江堰》中,作者认为,都江堰比长城要伟大得多,长城是雄伟的,但更多的是排场,背后是让人惊悸的残暴。而都江堰是质朴的,它造福千年,永久地滋润和灌溉了中华民族。“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而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掩盖历史的创痛和丑恶,指出了长城背后的残暴,而肯定了都江堰的实用与贡献。
4、重建评判坐标
在对中国文明历程的展示中,价值观念不受民族、政治、地域的功利局限,而是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以一种公平的视野去鸟瞰中国发展的历史。如《一个王朝的背影》深刻地批判了姓氏正统论和民族正统论,“在我看来,现在的中国人特别需寻找人类历史的整体坐标,以人类历史作为价值坐标去分析看到的各种文化现象。”
对待历史人物,用诚实的理性的态度去对待,不受任何主观因素的影响。众所周知,秦桧是南宋的奸臣,人们都痛恨他咒骂他,没有人会为他说话,但余秋雨还是客观地理性地留出空间让他申辩。而对于苏东坡的好友沈括,也不避揭露其短,他曾因妒忌而陷害过苏东坡,他所检举的诗句,正是苏东坡分别时送给他的诗句。秋雨散文不同于以往散文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理性审美意识所支撑起的恢弘气度。
二、 对小说艺术形态的借鉴
为什么我们阅读余秋雨鸿篇巨制的散文不会觉得枯燥,相反,会爱不释手呢?我认为,这跟他散文的小说化艺术形态不无关系。读他的散文,你会觉得你同时也在享受一篇小说,作者有意识地将他的散文与小说以最好的形式结合起来,追求一种小说化的艺术效果。有利于不同层次,不同趣味的人读懂、接受、喜欢。其散文小说化艺术形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
传统的散文一般不注重故事的完整性、顺序性,一般都是为了体现某一主题而截取某一故事片断,把他们结合起来,使之突现主题。而余秋雨的散文则不同,他注重故事情节的塑造,并且做得非常好。《道士塔》中,给我们呈现了敦煌文化沦丧的整个过程,王道士如何愚昧地将壁画刷白,与外国人进行廉价的交换,中国官员如何对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视之不理,最终敦煌的研究者只能从外国买来文献的胶卷进行研究。整个故事完整生动,让人如身临其境。尤其是某些精彩场面的描写,更是让人义愤填膺、痛心疾首,“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车,又一大车。都装好了,扎紧了。吁——车队出发了。”“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信客》、《柳侯祠》、《遥远的绝响曲》、《漂泊者们》、《华语情结》等篇也都包含着一个或多个生动的故事。秋雨散文的小说化艺术形态使得散文具有小说的强烈感染力。
2、历史现场还原似的虚拟,丰富的艺术想象
一般认为,散文应当是写人的真情实感,历史散文的内容应当符合历史事实。但是,许多历史散文作家,就是由于太拘束于历史事实,导致其散文成了考古学,枯燥而无新意。余秋雨他认识到这一点,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散文创作规范,而采用了虚拟性的小说手法,发挥了合理的想象,把抽象而概括的历史材料,给予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如《阳关雪》中,描写王维“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我们都没有身临其景,都不知道王维的友人是否帮他打点行李,也不知道他是否“瞟了一眼”,是否“微笑着”,但是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渲染了朋友离别的气氛,呈现给我们一个具体而生动的画面,让我们更加容易理解王维当时的心境,更能够体会作者的情感。作者就是通过合理的想象,让历史再现,让人如身临其境。
三、 对原有散文文体模式的突破与创新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古典散文形成了简约的审美规范,曾有人称之为“小品文”。写作学科给散文所下的定义是:散文是指以记叙、抒情、描写为主要方式的篇幅短小,取材广泛,写法自由,文情并茂的文学体裁。
然而,读余秋雨散文的第一感觉就是,篇幅宏大。《文化苦旅》31篇中,以都江堰最短,也有3500余字,而压卷之作《江南小镇》有9000余字,《风雨天一阁》有16000余字。其实,长篇散文的出现是散文发展的必然趋势,篇幅短小的文体规范极大地制约了散文的表现内容,使许多过程长的、容量大的、情节复杂的重大题材被排斥在外,只有长篇散文,才能吞吐古今,驰骋中外,具有黄钟大吕的磅礴气势,读起来令人荡气回肠。林语堂曾指出:好散文必须具有容纳充分发挥才能的篇幅和轮廓,必须改变迫于生产力落后而形成的简约、削足适履的旧观念。可见,余秋雨散文的出现迎合了散文的发展趋势。
另外,写作手法上,秋雨先生的散文并非以抒情为主,而是以议论为主。他的散文核心成分是议论,但又多以抒情的笔法来表达,这种抒情与议论的水乳交融,使文中的议论充满了睿智与情趣,使读者总能在理性的思考中获得一种特有的精神享受。如《阳关雪》中“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这儿应该有几声胡笳和羌笛的,音色极美,与自然浑和,夺人心魄。可惜它们后来都成了兵士们心头的哀音。”正是这种抒情与议论的结合,才使人们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文化所经历的苦难历程,中国文人所独有的悲剧性命运,促使人们反身自问,文明是什么?文化是什么?我们在哪里遗落?又怎样才能找回。可以说,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最具特色和最有魅力的部分,不是来自生动的场面描写,也不是来自温情脉脉的抒情,而是这种用抒情的笔法,进行理性思考的议论。
综上所述,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他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以崭新的范例拓宽了当代散文的领域,创造了新的散文审美形态,使散文的河流改变了流向,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个体意识的抒发到到整体精神的张扬。
『伍』 余秋雨作品有哪些主要是他的游记有哪些
作品来:
文化苦旅 ▪ 山居笔记 ▪ 霜冷长自河 ▪ 千年一叹 ▪ 行者无疆 ▪ 晨雨初听
▪ 借我一生 ▪ 寻觅中华 ▪ 摩挲大地 ▪ 历史的暗角 ▪ 问学余秋雨 ▪ 我等不到了
▪ 戏剧理论史稿 ▪ 都江堰 ▪ 中国戏剧史 ▪ 艺术创造论 ▪ 信客 ▪ 戏剧审美心理学
▪ 中国戏剧文化史述 ▪ 观众心理学
游记:
千年一叹 ▪ 行者无疆
『陆』 余秋雨游记散文
在《文化苦旅》里几乎都是呀,你可以去看看
『柒』 中国作家旅行游记的书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三毛的万水千山走遍,还有一个女作家写过一本旅行的意义。时间都有点久了,呵呵
『捌』 急求余秋雨一篇关于旅游的文章
啊,看来最狠的还是我们老师,去年寒假要求写读后感+摘抄10000字,我选的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原文如下,仅供参考:
文字的真正力量,是我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感受到的,一字一句都感于心,思于心。受很多人的影响,我读余秋雨先生的第一本书已经是他的封笔之作《借我一生》,之后又读过了《文化苦旅》、《千年一叹》和《行者无疆》。
余秋雨的文字是走出来的,同样也是读出来的。读是在山腰上的中正图书馆,也许读书很多的人不少,大学读文科的人大都回被老师逼迫地读上一车,但是有谁会像他一样不停地旅行,古人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而余秋雨先生是:“行万里路,写万卷书”。写出来的文字是沉淀了时间的。不像某些文人写出来的东西,只是无病呻吟,飞絮残花毫无力度,甚至有些文人写出来的东西只是为了诋毁别人。
我始终不相信能写出这些文字的人会道德低下,我并不是没有看过那些诋毁余秋雨的书,看的时候我只是感到心痛,感到那些骂他的人十分的可怜。他们不懂得真正流传下来的不会是他们那些诋毁他人的话,留下来的只有思想的积淀。不能不说迫害文人的事情从古至今从没断过。秦王焚书坑儒,造成历史的模糊,清朝文字狱,还有文化大革命。甚至这些还不受国界的限制,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毅然地喝下了毒药。书页上全都是血。我十分庆幸我没有生活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更加庆幸我没有活在六七十年代。
曾经在书店听见两个人在谈话:
“买些什么书呢?”
“这么多呢?挑挑……”
“余秋雨的?”
“嗯?那个……那个……有点……算了吧……”
有点什么呢?我站在旁边很想问一问。是受不了他文字的重量吗?,如果没看过,又是听谁说的呢?余秋雨的文章是有锋芒的,而且锋芒毕露,他会去批评一种人,会去批评一种社会现象,难道是他说中了谁,谁受不了了?
不管别人怎样说,我依然会读余先生写的书,一直读下去,感受文学的重量。
这一万多字,算是不多,也有我的一些感悟,高一的孩子也未必出得了什么太过深沉的感悟,这也可能与思想还不健全,或者与性格的不健全相关,写出这些一小半是为了作业,另一大半也是想排挤心中的郁闷。看与不看都是一样。这一篇看山故乡是序的东西,也属于读书笔记的一部分,不看这本书,我是不会写的。
写在电脑上也是为了方便算字数,如果有雷同,那是不可能的……
1道士塔
《道士塔》是《文化苦旅》中的第一篇文章,我认为这一篇极其经典。
我并没有去过莫高窟,以前是很想去的,滚滚黄沙,大漠孤烟,却有敦煌壁画,亦真亦幻。可现在我真的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去那里。我不配,我不能去真正的领悟古人对宗教的热忱,不能真正的感受到现代研究者的辛劳和付出,不能更深地领会那个时候一个民族深重的危机并不只是外国的侵略,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去了跟没去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是再次加快了这些色彩脱落的速度,何况我要怎样去看那个早被搬空了的藏经洞?所以就不要去了。
敦煌本该失中华最值得骄傲的,比之长城它多了绚烂,比之皇宫它多了内涵,可最后它却是中华之伤。
在第二节里,余秋雨一开始并没有写他自己的感受,而是两段的叙述,他写王道士怎样将洞壁上的“唐代笑容”、“宋代衣冠”刷白。他写王道士怎样将塑雕“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余秋雨的笔触很轻,只是略加了些修饰,读来却痛入骨髓。我自认为不是易动感情的人,别人可以看到哭的故事,我最多也只是皱眉或者面无表情。可能这次是真正的感受到了笔者压抑在文字下的心情,并且被他带动了。我想他写的时候一定是在苦笑吧?苦是痛苦,笑是惨笑。
之后的一段有一种亦真亦幻的感觉:
我几乎不会言动,眼前只晃动着那些刷把和铁锤。“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困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一片惨白。
答案补充
上面是一部分的原文.这里还有一大半那么多
至于描写江南的,那篇江南小镇,这里有;cid=143
『玖』 余秋雨的游记
余秋雨:行者无疆——瑞士篇
余秋雨
瑞士小,无所谓长途。从伯尔尼到洛桑,本来就不远,加上风景那么好,更觉其近。
然而,就在算来快到的时候,却浩浩荡荡然,弥漫出一个大湖。这便是日内瓦湖,也译蕾梦湖,它是边境湖,一小半伸到法国去了,而且又是山围雪映、波诡云谲,丰富得让人们不好意思用一个称呼把它叫尽。
我和伙伴们看到了湖边的一座古堡。在欧洲,古堡比比皆是,但一见这座,谁也挪不动步了,于是哐当一声,槌下如锤,拍板停留。
这古堡真大,猛一看像是五六个城堡挤缩在一起了。一挤便把中间一个挤出了头,昂挺挺地成了主楼。前后左右的楼体在建造风格上并不一致,估计是在不同的年代建造的,但在色调上又基本和谐,时间一久,栉风沐雨,更苍然一色,像是几个年迈的遗民在劫难中相拥在一起,打眼一看已分不出彼此。
这个古堡最勾人眼睛的地方,是它与岩石浑然一体,又与大湖浑然一体,好像日内瓦从产生的第一天起就拥有这个苍老的倒影。
我前几步后几步地看清楚了古堡与湖光山色之间的各种对比关系,然后继续后退,从岸上的各个角度打量它。这才发现,岸边树丛间有一个小小的售货部。
与欧洲的其他风景点的售货部都一样,这里出售的一切都与眼前的景物直接有关。我看到一本书,封面的标题是CHILLON不知何意,下方的照片正是这个古堡,连忙抽一本英文版出来问售货部的一位先生,他说这是古堡的名字,按他的发音,中文可译作希隆,那么古堡就叫希隆古堡。
全书的大部分,是“希隆古堡修复协会”负责人的一篇长文,介绍了古堡的历史,此外还附了英国诗人拜伦的一篇作品,叫《希隆的囚徒》。修复协会负责人在文章中说,正是拜伦的这篇作品,使古堡名扬欧洲,人们纷纷前来,使瑞士成了近代旅游业的摇篮,而这个古堡也成了瑞士第一胜景。
书上说,这个古堡底部有一个地下室,曾为监狱,很多重要犯人曾关押在这里,拜伦《希隆的囚徒》所写的,就是其中一位日内瓦的民族英雄波尼伐(Bonivard)。
这个地下室气势宏伟,粗硕的石柱拔地而起,组成密集的拱顶,壁上、地下却留有原有的纹脉,气象森森。这里最重要的景观是几根木柱,用铁条加固于岩壁,扎着两围铁圈,上端垂下铁链,挂着铁镣。
拜伦说,波尼伐的父亲已为自由的信仰而牺牲,剩下他和弟弟关押在这个地下室里。三人分别锁在不同的柱子上,互相可以看到却不可触摸……
我想,即使是当初读了拜伦的作品前来希隆古堡的第一批英国读者,也不是来纪念波尼伐,而是来领略一种由拜伦营造的悲剧现场。有了拜伦的故事,他们知道这湖山的某个角落,有过一双处于生命极端状态的眼睛,湖山因这双眼睛而更显得珍贵。
许多诗文的后世效果,并非出自作者当初的期盼。但历史,还是强硬地把它们的某种精神变奏,融进了人们纷至沓来的脚步间。
为此,瑞士应该永远地感谢拜伦。一个人即便是天生丽质,如果没有众多爱怜目光的濡养,也会无觉无明,自生自灭。瑞士也是同样,如果没有那么多旅游者,它就会美得寂寞,富得枯燥。拜伦不经意地改变了这一切,但瑞士历来沉静寡言 ,不太会感谢人,那我们也不必强求,好在拜伦从不在意。
闲话旅游
日内瓦的一个夜晚,我们在一家木屋用完餐,正想起身回旅馆,却发现屋外已大雨滂沱。餐厅老板知道这场雨一时过不去便请侍者搬出一支巨大无比的民族乐器长号,让我们轮着吹。我们憋得脸红脖子粗也吹不出音,后来渐渐掌握了一点窍门,才发出一点呜呜声。
我和两位新近赶来与我们一起考察的记者坐在外间的一角聊天,他们问:考察至今,觉得欧洲有哪一些方面最值得中国学习?
我说,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脱了很多课,初一看是科学技术上的课,实际更重要的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上的课。但这一路上感受最深的两点,一在欧洲,传统文化与创新精神并行不悖,共臻极至;二是在欧洲,个体自由和互相尊重并行不悖,形成公德。相比之下,真不知道我们中国为什么总是把这些对应性文化范畴看成你死我活的对头,结果两败俱伤。这一伤,几乎伤及了所有的文化人,使他们全都充满了沉重失败感和悲剧感。
对此我们找了很多原因,然后一起感慨:要在这些方面追赶欧洲,将是长期的事情,焦急不得。
“那么,可以被快速仿效的有哪些事情?能举出一件吗?”他们问。
“旅游。”我回答。
我的这个说法使他们有点吃惊。“旅游?”他们疑惑地重复着。
所有的旅游从业人员都知道,各国游客最向往、因此也最有旅游潜力的地方就是中国。联合国有关研究部门也已发布了这样的预测结论。那么,中国的障碍在哪里呢?
首先是观念障碍。虽然中国古人提出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原则,但多数中国人心中仍然存着安土重迁的封闭观念。中国历代超稳定的社会生活,确实不主张与外部世界热情交往,不倡导离家乡族宗独自出行。在很多中国人心中,游山玩水终究是一个不务正业的消极命题。
这便与欧洲产生了明显的对比。在欧洲,旅游的要领拓得很宽,即使是那些不发达国家,很多普通家庭都有接待外国旅客的能力。
中国现在星级饭店的设备超过外国同一等级,但最让外国旅客却步的因素却是沿途厕所。他们不理解在劳动力丰裕、管理权力有效的中国,为什么一直做不好这件小事呢?
中国人历来好客,即使在贫困年代也会尽力把外宾的衣食住行收拾妥贴,但他们无法想象自己的日常生活场所也可能是人家的游观对象。当他们终于明白,一个旅游大国的任何地方都会出现客人自由的脚步,那么,他们的待客之道也就变成了待己之道,因为惟一的办法是改变整体生态。这也正是我们对中国旅游业抱有厚望的原因。
“蔚蓝海岸”作为度假胜地的最早起点,是1934年。一位叫布鲁厄姆的英国勋爵途经此处去意大利,不巧因霍乱流行边界封锁,只能滞留于当时还只是一个渔村的坎城,滞留期间他惊喜地发现此地风景宜人,决定建造别墅。他的这个戏剧性决定引起了英国上层社会的好奇,后来连维多利亚女皇也来了,一时名震欧洲。于是公共设施也逐渐完善起来,在整体吸引力上形成良性循环。可见,作为旅游胜地,基础是风景气候,而关键是现代高层度假生态的构建。这种高层度假生态一旦构建,又成为自然风景之外的第二景观。今天到蔚蓝海岸游观的旅人,目光总是兼及两边,一边是浩瀚无际的地中海,一边是多采多姿的别墅群,真可谓在领略一种人化自然。站在蔚蓝海岸,我们会对历史古迹在旅游中的地位,产生更达观的想法。
中国文化历来重苦涩而轻愉悦,因此对自然景物也注意于文化学术层面,而不屑分解它们的审美享受功能,这是一种巨大的遗憾。
瑞士成为世界旅游事业的主要推动者,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山水之胜。二是早早的中立使这儿显得安全和安静。三是拜伦、雨果等文人的来访和传扬。显而易见还需要增加一个技术性条件,那就是一批经过严格训练的旅馆管理人员。这批管理人员的母校,就是洛桑旅馆管理学校。
它已开办了一百多年,在几十年间一直居于世界惟一的地位。希尔顿酒店系统总裁说过一句话:“在现今这个领域,拥有洛桑就拥有资本。”这所学校的宗旨是为旅游者提供最合意的居所,也可以说是为寻找“惊人之美”的人们提供“宜人之美”。要使这种打理成功有效,又必须制定一系列能使各色人等普遍喜悦的标准,对从业人员进行训练,这便是洛桑的使命。
如果没有这样的训练,旅行过程必将遭遇大量的不适和丑恶。世上有很多美景人迹罕至,原因之一,便是缺少一个安全舒适的呵护系统。但是,到了洛桑就明白,只要用心用力,世间任何地域都可能带给人群欢快。
我想,在洛桑整理一下由旅游而伸发的人文理想十分合适,便长时间地坐在这所学校的草坡间出神——让人和自然更亲密地贴近,让更多年轻人在遭遇人生坎坷前先把世界探询一遍,让更多的老年人能以无疆无界的巡视来与世界作一次壮阔的挥别,让不同的文化群落在脚步间交融,让历史的怨恨在互访间和解,让我们的路口天天出现陌生的笑脸,让我们的眼睛获得实证地理课和历史课的机会,让深山美景不再独自迟暮,让书斋玄思能与荒草断碑对应。
那么被我们一贯看轻的旅游事业,也真正称得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