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英牺牲遗址
⑴ 除陈毅、项英外,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有多少高级干部坚持到了新四军时期
粟裕、江腾蛟、曾山、陈丕显、谭震林、傅秋涛等等
⑵ 新四军副军长项英被叛徒杀害,留下一儿一女,后来他们过得如何
新四军副军长项英被叛徒杀害,留下一儿一女,后来他们过得如何?
项英,新四军的副军长,在皖南事变突围中,于1941年3月13日被叛徒刘厚总杀害,牺牲可谓悲壮而惨烈,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1948年,中央派一批革命烈士的子女去苏联学习,项苏云也在其中。她在苏联学的是纺织,回囯后,她从最基层做起,在北京第二棉纺厂做车间主任,随后在纺织部研究所、情报所工作。后来由于视力下降,1984年调到中国科协,1991年离休。
项苏云有个幸福的家庭。丈夫林汉雄,当年与她一起留苏。1987年至1991年任建设部部长。他们有两儿两女。遗憾的是,项苏云的弟弟项学诚于1974年因病去世了。
⑶ 皖南事变杀害项英的真正凶手是谁
很快获得项英被刘厚总谋杀的详况,是在一九四二年。除了项英外,获知新四军副参谋长周子昆也死于刘厚总之手
⑷ 叶挺被俘,项英牺牲是哪谁打败
皖南事变,国民党指挥官顾祝同和上官云相。
⑸ 项英遗霜,后来嫁给谁
与新四军3师9旅旅长张爱萍相恋。
1941年李又兰与新四军副军长项英结婚,婚后不久皖南事变即发生,项英于同年3月14日凌晨在泾县蜜蜂洞被叛徒杀害。此后李又兰结识了时任新四军第3师第9旅旅长的张爱萍,并于1942年8月8日结为终生伴侣,育有三子一女。
长子张翔,曾任第二炮兵副司令员,中将军衔,次子张胜,曾任总参谋部作战部战役局长,大校军衔,曾著有《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张爱萍人生记录)一书。第三子张品,原国防工办所属新时代公司副总经理,大校军衔。
2012年2月2日李又兰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5)项英牺牲遗址扩展阅读:
李又兰简介:
李又兰(1919年11月18日 — 2012年2月2日),女,又名李幼兰,小港港口人。爱国实业家李善祥次女、张爱萍将军夫人。1937年抗战开始后由沪返回小港,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期间,历任新四军军部速记班班长、新四军政治部巡视员、华中局党校组织干事、新四军三师政治部组织股,2012年2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张爱萍慷慨激昂,作《浪淘沙》一首:
抗战历八年,豫皖苏边,敌后浴血扫狼烟。
创建抗日根据地,还我河山,捷报震耳传。
日寇乞怜,抗御外寇史空前。
祖国独立奠国基,改地换天。
⑹ 新四军中项英是怎么死的
3月日,在上面山洞里的,除了项英、周子昆外,还有副官刘厚总,警卫员夏冬青、黄诚。这天白天,周子昆叫黄诚到山头上去陈望、守卫,傍晚回到洞里。夏冬青到下面茅绷弄水洗澡,因下雨雪,被阻在山下。
这一天,李志高带了一些人去侦察情况,购买粮食。还决定第二天(即3月14日)清早由刘厚总、李馅和两人下山去找旌、径、太县委书记洪林联系突围过江的事。
夜晚,洞里点着蜡烛,项英和周子昆在地上划了个棋盘,用小石子作棋子下棋。据黄诚回忆,大约10点多钟,他对项、周说:“天很晚了,首长睡觉吧2”周子昆答:“小黄,你先睡吧,我们等一下就睡。”这天晚上,项英、周于昆的心情比往日轻松,边下棋边谈心,黄诚听到他们说过这样一些话;“找到了地方组织,去江北就快了。”“只要不死,总会突围出去的。”“这次我们吃了很大的亏,总有一天要把这个帐算回来。”
山洞里的地势外高内低,里面石壁上不断有水滴下来,地很潮湿,靠洞口则较干燥。黄诚挨着石壁先睡下,过了一会儿,项、周以及刘厚总也都睡下。四个人睡的位置,从里到外,依次是:黄诚、周子昆、项英、刘厚总。
深夜2、3点钟(即3月14日凌晨),黄诚睡得正熟,突然被几声沉闷的枪声惊醒。据他回忆,他当时是左侧身睡的,一支快慢机枕在头下。听到枪声后,便伸手去摸快慢扰,突然一道电筒光射在他脸上,他的右臂挨了一抢,紧接着又是一枪,只觉得头“轰”的一下就昏过去了。这一枪打在脖子上部脑壳下,子弹自有至左穿孔。刘厚总以为把三个人都打死了,炒走了他们的武器和经费,急急忙忙下山去了*
在下面茅榴里,李德和听到几声枪声,因山区回声大,弄不清打枪的方向,就问那里枪响?有的说,可能是有人在打野猪。过了一会儿,刘厚总下来了。他穿了一件长袍子,说是要同李德和一道去执行预定的任务,去找洪林。那时天还没有亮,路不好走。两个人定到山下党支部书记家,发现屋子里亮着灯;正退张益平、郑镕胜执行侦察任务回来,路过这里。大家在屋里吸了一会烟。刘厚总、李德和又继续赶路。定到通往铜山的又路上,天快亮了,刘厚总回过头来对李德和说;前面穿蓑衣、戴斗签的,可能是探子。又说,敌人来了,我们赶快跑吧!说着,他就一个劲地往山上跑,李德和在后面没有迫上。李德和看到刘厚总神色不对,怀疑夜里打枪的,可能就是他。李即折回。到了半山上的茅棚里.讲了刘厚总的行踪。谢忠良、李德和、张益平、郑锡胜、夏冬青、刘空等一起上山到了洞里,发现项英、周子昆、黄诚都例在血泊中,在项英胸前还放了现钞100元。周子昆侧身趴倒在地。黄诚血流满身,抚摸他的胸部,发现心脏还在跳动。大家随即把项英、周于昆烈士的遗体连同他们盖的毛毯,埋藏在离心洞约100米处的一个石坝里,用石头盖住。由刘查把黄诚送到当地群众徐老三家养伤、隐蔽。他们几个人立即转移。黄诚伤愈后,一直留在皖南,随同刘奎坚持游击战争,直至全国解放。
⑺ 因何种经历,项英的党内地位一直很高
项英(1898~1941),原名项德隆(龙),湖北黄陂人,因在武昌长大,故自称武昌人。项父乃穷寒书生,死得很早。项德隆与妹妹靠母亲纺织刺绣抚养成人。项德隆15岁毕业于武昌私立日新学校,家贫无力升学,考入武昌模范大工厂为学徒。三年学徒受了不少折磨,满师后仍在该厂做工,以成品计件得酬。20岁时仍不能养母育妹,母亲仍靠纺织刺绣自养,妹妹捡了几年破烂后才入小学。叔父项仰之,武昌慈善会长,有钱有势。但项德隆家从不与叔父来往,项德隆经常骂叔父“吃人的光棍”。
毕竟读过几年书,项德隆能够阅读书刊,自称数年坚持每天读两个钟点的书。当他读到《劳动周刊》,知道中国工人要组织起来,且已有自己的团体。1921年冬,项德隆致函正欲发展工运的湖北中共小组,说想与他们谈谈工人运动。几天后,一个寒冬的雨后,项德隆找到武昌黄土坡路16号,接待他的正是中共一大代表包惠僧。项德隆说:“我愿意从事工人运动,希望您能指导我如何造就自己,如何参加工作。”包惠僧觉得这个看起来像乡下人的小伙子很不平凡,有充沛的热力与远大的抱负,便向他介绍了刚刚成立的劳动组合书记部以及正在开展的工作,并请他为《劳动周刊》写稿,又送给他一些小册子———《两个工人的谈话》、《苏俄的研究》、《资本论浅说》、《劳动者》等。
过了一段日子,由于筹备江岸京汉铁路工人俱乐部,党组织决定聘请项为工人俱乐部筹委会文书,每月生活费15元,即要他成为职业革命者。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长江支部书记包惠僧要他回去和母亲商量一下,“因为他是经过三年学徒的熟练工人,抛弃这个职业,在一个平常人就不是一件小事。”项德隆却一口答应:“选择职业我完全有自由,我也没有把纺织工人作为终身事业来打算。”包惠僧对他有这样的见解很惊异!
项德隆正式从事工人运动,一边工作一边积极阅读。每周,包惠僧到江岸听取工作汇报,项英都和他谈读了几页书或几本什么书,有哪些心得。项英一到长江支部机关,首先翻书报,如有新出版书报,必争睹为快。“所以他的进步很快,我们在一起工作了四个多月的光景,我就介绍他入党。”
1922年4-5月间,项英第一次参加党的会议,武昌胭脂山下南陵街李汉俊家,参加者为其时湖北所有中共党员,共十余人。会上,项德隆对党的报告和每位同志的发言都听得入神,详细记录。会后,项隆德对包惠僧说:
我过了二十多年的孤独生活,对人世间的冷酷是憎恶极了,现在入了党,在今天的会议上接触了这些同志,觉得大家都充满了革命的热情,都有丰富的思想,都是精诚无间的团结,共产党人真是一种特别的人,我接触到人生光明的一面,我要做一个好共产党员。
自从在京汉铁路工作后,项德隆常用化名“夏英”(其母姓夏),后对外通讯联络或在报上发表文章,合用本姓与化名:项英。1922年7月,他赴沪出席中共“二大”,十二代表之一,其时全国党员195人。
项英很有组织与交际能力,既与各帮头面人物相处甚洽,又能水乳交融地团结工人,还在工人夜校自任教员,威信渐起。大家都知道他是熟练纺织工人,丢掉职业来搞江岸工人俱乐部。
项英全程参加“二·七”大罢工,是大罢工领袖之一。他组织纠察团冲进江岸车站抢救林祥谦失败,死里逃生,潜伏江边,夜色深时才搭上一只小划子到汉口法租界上岸,到长清里熊晋槐寓所,与廖乾五会合,建立京汉铁路总工会联络处,接着成立“济难会”,调查死难工人情况,抚恤难属,营救被捕人员,寻找失踪者,救济200余失业工人,同时与各地工会秘密联系。
“二·七”大罢工失败后,项英与包惠僧等遭吴佩孚、萧耀南明令通缉,但他还是秘密潜往北京,积极参与对吴佩孚、萧耀南的弹劾案与劳动立法案,代表京汉铁路死难工人到参众两院请愿,并在众议院作“二·七工潮”报告,当时发行的《二·七工讯》小册子,也是项英起草的初稿。
此时,“阶级出身”显得重要了。正牌工人、亲历“二·七”,资本骄人,项英在党内迅速成名,升迁如飙,中共“三大”、“六大”分别进入中委、政治局,负责全国工运。1926-1930年,湖北省总工会党团书记兼武汉工人纠察队长、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兼上海总工会党团书记,中共党内当然工运领袖,且以此资格长期跻身政治局。
直至皖南事变,项英在党内地位一直很高。皖南事变后,尽管项英已牺牲,因事变损失较大,党内对他的指挥布置颇有意见。但从中共发展史,尤其是中国工运史看,项英确为拓荒者之一。
项英之死一直说法颇歧,近年考证死于1941年3月13日,距离皖南事变已近两月。副官刘厚总贪财起意,开枪杀死项英、周子昆(新四军副参谋长)及警卫员黄诚,抢走他们的武器及金银表笔,下山投降国民党,不料人家还不相信。1952年8月初,刘厚总被处决于南昌(《“皖南事变”中三个叛徒的人生结局》,原载《新晨报》2009年9月21日,《文摘报》2009年10月22日摘转)。
1990年,武昌塑立项英铜像,杨尚昆题词:“项英同志浩气长存”。项英著有:《三年来坚持的游击战争》、《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经验对于当前抗战的教训》(1937)、《项英将军言论集》(1939)。
⑻ 皖南事变中副军长项英是怎么遇害的
1941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皖南事变,以8万军队于1月6日将9000余人新四军包围于安徽泾县的茂专林地区属。
1月14日晚,叶挺军长前往敌营谈判,遭到扣留。当晚国民党军队发动总攻,新四军除1000余人突围外,大部分战士壮烈牺牲。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等突围时与大部队失散,只能留在皖南山区,待机北上。在当地地下党组织的掩护下,项英等10余人隐蔽在濂坑的石牛坞村后山腰的一个石洞中。
3月23日夜,项英、周子昆与警卫员黄诚住宿于石洞中,其余数人下山与地下党联系转移事宜。副官刘厚总于3月24日凌晨2时用手枪将项英、周子昆打死,黄诚也中弹负伤。刘厚总杀人后劫走项、周携带的黄金、银元、手表、枪枝,逃下山去,投奔国民党县党部报功请赏。
⑼ 项英是怎么死的
1941年1月皖南事变,被叛徒刘厚总(副官)杀害。
⑽ 武汉有哪些跟近代史有关的历史遗迹
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起义门、汉口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湖北共进会旧址、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旧址等。
1、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全称为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简称为(武汉)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武汉)辛亥革命军政府旧址等,现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北端,又称红楼。原是清政府于宣统元年(1909年)所建的“湖北省咨议局"大楼。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成功,即在此组成革命军政府,颁发了第一号布告,宣布废除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并通电号召各省起义。
1961年国务院公布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2、起义门
武汉起义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首义路起义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辛亥革命的历史见证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起义门原是武昌古城的中和门,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距今700多年历史。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工程营起义后,迅速控制中和门,南湖马炮营得以从此门入城,在城头架炮轰击湖广总督府,掀开中国近代史新的一页。
中华民国成立后,为纪念武昌起义的胜利,中和门改名为起义门。城楼解放前已倾废。1981年,城楼在原址修复;
2011年,依据古城墙图纸,原样恢复重修了333米城墙,同时增加辛亥革命碑林、风雨长廊、楚望亭、首义烽火石刻等,扩大为红色旅游景区。
3、汉口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
汉口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1926年10月10日,湖北省总工会成立,设机关于此,后中华全国总工会由广州迁武汉,也在此办公。
除李立三曾任省总工会委员外,苏兆征、刘少奇、邓中夏、项英、林育南等都曾在此任职。大革命失败后,中华全国总工会迁至上海,湖北省总工会转入地下。1959年在此筹建纪念馆。
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湖北共进会旧址
共进会机关旧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口上海街楚善里28号(原宝善里14号)。共进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后,孙武等先后回国运作革命,在汉口鸿顺里等地设立机关。
1911年,为策应广州起义,孙武又在此设立机关。同年9月,文学社与共进会联合部署起义,在此设政治筹备处。
同年10月,孙武在此造炸弹失事,机关暴露。原建筑已毁。现建筑是后来重修。砖木结构二层楼,东向,硬山顶,红瓦,面阔4.5米,进深12.8米。
5、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旧址
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旧址位于武昌区解放路259号,即现湖北武昌实验小学院内,是原清“两湖书院”地域。
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是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国共两党为培养国民革命人才而合力创办的高等军事院校,隶属于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旧址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建筑尚存三栋砖木结构平房。
2013年旧址已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起义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汉口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湖北共进会旧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旧址